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錦集七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錦集七篇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1

一、 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練習四》是北師大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二)中“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一節練習課。

(二)教材分析:本單元加與減(二)是在學生已學習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和100以內數的不進位、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的加減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練習四》是在學習了本單元第一課: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後安排的一節練習課。編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同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涉及進位加法運算的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學生已學過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和100以內數的不進位、不退位減法以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法,對加減法的意義了一定的理解。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但還不夠熟練。甚至一部分學生在列豎式時,會忘記“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將進位的小1漏寫或漏算。

(四)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並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 進一步理解、鞏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兩種以上的方法(口算和列豎式計算),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這也是教學難點之一,還包括從具體情境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説教法和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本節課教學中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主要採用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並運用遊戲、競賽、觀察、交流等形式輔助教學,設計適合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發展的教學過程。在有趣的活動和遊戲中,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感受到數學問題並非憑空捏造、遙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有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 説教學流程

該學段的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上進心和求知慾,但年齡小、自制力較差。因此,在教學中,我遵循該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並結合教材內容,創設了“在數學智慧王國中逛商城”的情境,來貫穿整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探索欲。下面就整個教學過程作具體闡述:

(一) 創設情境,引入學習

創設“在數學王國裏逛商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小朋友,今天數學王國的商商城開張,淘氣和笑笑決定去逛一逛。你們想去嗎?請用行動告訴我吧。”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二) 體驗情境,快樂學習

1、 智慧圖書館。我在這一環節設計了“參觀小書架”的活動:根據已經創設的情境出示圖書專櫃圖,引出圖書統計表即第1題,請學生看統計表理解並交流題意“大家算一算,每一個小書架一共有多少本書”,獨立完成後,同桌交流“觀察統計表中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2、 智慧門診。以淘氣在商場裏遇見老朋友啄木鳥醫生的情境引入。淘氣説:有幾棵樹生病了,請醫生幫忙看看樹病在哪兒。由學生扮演醫生,幫淘氣找到數的並在哪裏,再開個“藥方”給樹治治病。通過體驗當醫生的角色,交流幫小樹開“藥方”的心得,進一步鞏固豎式計算的方法,突出教學重點。

3、 智慧購物街。這一環節設計了以下活動:“智慧泡泡店”、“小小服裝設計師”、“體育明星店”。

活動一:智慧泡泡店。笑笑在智慧商場裏買了神奇的智慧泡泡水。瞧,這是她吹出的泡泡,出示有算式的泡泡。提出要求:如果算錯了,那個泡泡就會破。進入計算情境,比一比,看看誰最後得到泡泡多。通過遊戲與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並通過競賽規則的方式提醒學生計算時要做到準確、熟練。

活動二:小小服裝設計師。“淘氣來到了童裝店,遇到了許多小朋友,他們都穿上了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可該配哪頂帽子呢?請大家幫這些小朋友搭配一下吧。”請學生觀察第4題後,説説題意,算一算得數是幾就連哪一頂帽子,再連一連,看誰該戴哪頂帽子。彙報交流時提問:77+8為什麼沒有帽子?提高分析為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三:體育明星店。安排這個環節是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談話引入:好孩子不僅愛學習,也愛鍛鍊。笑笑又買了一副羽毛球和一副乒乓球。出示第6題,組織學生收集數學信息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成第6題。學生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培養解決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4、 智慧廣場。在參觀智慧廣場小猴和“摘桃比賽”表演時需要獲得入場券,先要通過“智慧大闖關”環節。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第7題,接着集體訂正,交流時,説説自己是怎麼比較的,鼓勵發現左右兩式間的關係直接比較的方法。闖關成功,觀看小猴摘桃表演,看練習第8題,選擇一隻喜歡的小猴,算一算,幫他很快的摘到桃子。通過活動,在遊戲與比賽中強化計算能力,從而突出教學重點。

(三) 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1、 這節課我們去數學王國逛商城,你玩的開心嗎?你有哪些收穫?你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怎樣?

2、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最後的總結與交流,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穫和體會,不但學會反思和評價自己,而且學會反思和評價他人。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2

一、説教材。

《小兔請客》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課時,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過20以內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在後面還要學習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又是進一步學習運算的基礎。

“小兔請客”的教學內容是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減法,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然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後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標準》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説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並能正確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也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説重點、難點。

1、重點:計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四、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運用了情境創設法、比較、遷移、歸納法及練習鞏固、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並對學生進行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法指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學法指導及合作、交流、探究學法指導。讓學生在直接感觸的基礎上,體會算理,掌握多樣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五、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複習鋪墊。

2、故事導入。

在一個很美很美的森林裏,住着一隻勤勞善良的小兔子……講故事的過程中揭示並板書課題:小兔請客。多媒體出示主題圖。本環節通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教師提問: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有關果子的數學信息呢?學生思考後回答。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不但要學會提出問題,還要學會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30=或30+20=

(3)那麼20+30等於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先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後,教師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算法。(反饋計算方法。)

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這時,可能出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為2+3=5,所以20+30=50;

③因為2個“10”加3個“10”是5個“10”,所以20+30=50;

④用數一數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計數器十位上先撥2個珠子,再撥3個珠子,合起來5個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並把它説給你的小夥伴聽一聽。

2、滲透應用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鼓勵,同時提問,你們知道在這個算式中每個數字都表示什麼含義呢?鼓勵學生嘗試回答,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對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建立初步的簡單印象。

3、學習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每一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這時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並邊説邊板書。

4.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繼續講故事了,就在他們正要享用這些果子的時候……,前面計算的講解和練習,學生難免疲憊,老師通過繼續講故事,一方面是讓學生得到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件顯示第二幅情境圖,指導學生説出圖意,重點在於同第一幅圖相區別。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試着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學過程與上面大體一致。

5.學習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做完後組織學生口答,並説出計算過程。“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這道題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什麼?

(五)思想教育:老師知道你們不僅聰明,而且者是懂事的好孩子,對嗎?小白兔有好吃的要與好朋友們一起分享,誰能説説你們在生活中有好吃的是怎麼做的?

生:我分給爸、媽媽吃。

生:我要分給小朋友們吃。

生:我要和老師一起吃。

意圖:使學生把本課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使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説課堂評價。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探究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遠比結果重要的多,所以只要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與,教師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學的意見,對於同學與自己相同的看法要肯定,不同的看法要討論,在交流與探討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北師版教材一年級上冊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統計的初步知識,體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最喜歡的水果”的情境是學生學習象形統計圖的載體,教材通過設置這一活動性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入的體會到,統計圖對數據處理的方便,從而體會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必要性。

2、教學目標

(1)、藉助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並能根據圖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的培養。

二、説教法、學法

1、設計思路

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統計活動會有一些接觸,雖然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統計知識,但對於本課的學習他們不會感到陌生,所以設計了一個“小熊請客”的情境,讓學生幫小熊調查朋友們最喜歡吃的水果,在他們動手操作進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2、教法

這節課主要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在班內展示;通過全班交流,得出製作統計圖表的基本方法。

3、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感受到統計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三、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分三部分進行教學。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4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三單元“摘果子”一課。

一、説教材

本課是學生學習減法的開始,學生對減法的含義體會不深。教材從學生日常生活入手,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及必要性。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因此,我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特點確定教學目的為:

知識目標、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繫。

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體會減法含義;能正確列出並讀出算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與語言交流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減法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二、説教法

本課我採用觀察操作,練習,討論多種方法交進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摘果子”這一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減法含義。

三、説學法

學生本課中通過觀察操作,提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對減法的理解。

四、説教學流程

根據數學“創境——探究”教學模式,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複習準備,創設情境

l 在這一環節,我充分利用“摘果子”這一情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園,自然過子裏的果子成熟了,蘭蘭提這籃子來摘果子。她請我們一起去,你們説好嗎?那我們出發吧!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渡到第二階段。

(二)探究新知,總結規律

首先讓學生看圖觀察,樹上原來有幾個果子?蘭蘭摘走幾個?還剩幾個?教師引導學生講圖意提問題,這樣即可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問題能力,又為以後學習減法應用題打下基礎。接着指名列式計算,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自己讀算式,認識減號。為了加深對減法的理解,我問:“你是怎樣知道

還剩3個果子?為什麼用減法算?”學生對減法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我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尋求不同解法。

為使每個學生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建立在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同桌擺鉛筆的小練習。一人説另一人擺。最後我引導學生: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與減法有關,你能舉例説明嗎?讓學生找找身邊的.減法,初步體會減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再進行小結質疑:蘭蘭見到同學們學得這樣好高興得忘了剛才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誰能告訴她?如果沒有問題進行第三街段。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練習是發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練習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1看圖填算式。讓學生對本課知識點進一步掌握。2算一算檢查學生離開圖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3到5題也是看圖計算。其中4,5題答案會有不同的結果,只要學生解釋合理,我都給予肯定。為了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我設計第6題是比較大小。這道題我採用同桌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合作解決困難,讓他們每個人都產生成功的喜悦,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 因素。最後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遊戲“摘果子”讓孩子們在玩玩,笑笑,算算中結束本節課。

(四)全課總結,強化新知

一堂課的結束,要讓學生明確所學的知識,建立知識網絡。我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這節課我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自主感受,協調發展。力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課堂教學優質高效。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5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的教學內容。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個新體系,這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它是本冊教材第四單元分類中第二部分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整理房間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種分類活動。學生在通過整理房間 的活動後,已經感知和體驗了分類的含義及方法,學生能按指定的分類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這一內容的學習,是讓學生通過實際的分類活動,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由於這部分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聯繫緊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高。課本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呈現教材,體現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思想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給事物分類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全體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難點: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關鍵: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學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

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於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經歷分類的活動,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 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中認識和體會到分類的必要性。在給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活動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拓寬教學的時空。①②③

(1)分類是一個學生實踐性的活動,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自去整理房間,體會分類的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處,學會做一些事情。

(2)課後讓學生去觀察和尋找實際生活中運用到分類的一些現象,體會分類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整理書包》説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整理書包》説課稿2、在課堂教學的設計當中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利用比賽、猜想,分一分等多個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是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創設問題情境 一開課我就讓學生進行了一個小比賽,請同學們按老師的要求拿出指定的.物品就站起來,並讓每一位學生對結果進行猜想,為什麼有些同學拿得快。從而引入了這節課的內容。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思考與觀察,然後利用教材提供的內容,化靜為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1]、動手實踐,分類整理書包 首先教師請大家把書包裏所有的東西都放在桌面上,然後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在整理物品之前,最好先做什麼?(學生會回答:給物體分類)接着就請同學們先分類整理,然後同桌兩人相互説一説,你是怎樣整理的。(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教師對與學生的整理過程可以給予過程性評價)。

[2]、介紹討論不同的分類方法 讓學生説説是怎樣分的,我們可以知道有些學生是按學科的不同分的,有些學生按用途的不同分成書和本子兩類等。接着引導學生看書上的笑笑和淘氣是怎樣分的,你和誰的分法一樣?並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分法。

[3]、整理好書包並初步體會分類的好處 請學生把自己已經分類整理好的書、本子再放回到書包裏,再比一比看誰拿得快,讓學生感受這次拿和上次比一比有什麼不同。學生會知道這一次方便多了,不像以前那麼亂,書包裏比以前整齊多了,原來分類整理有這麼多的好處。

(3) 解釋與應用 在做練習中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學中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猜想推測活動,分類之前學會先思考後再行動,這既是做事情的一種好習慣,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分類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思維方法: 按什麼分?(理由是什麼?) 如何分? 這樣分好不好?(有必要嗎?)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的過程這一課改新理念。整節課的教學都是圍繞活動進行,整理書包,分帽子、分車子、給老師和同學分一分,學生是全程參與,全員參與分類活動,而且每一個活動中都安排有同學之間的交流,説説你是怎樣整理房間的、你認為誰拿書會快一些,為什麼?、説説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説出你分帽子、車子和人的方法。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利用學生之間的資源組織教學。

教學中儘量鼓勵學生一人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總結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而且分類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希望學生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真正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學會自己分類整理書包,分類房間和其他物品,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説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眾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6

一、集體備課的思路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並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並回答問題。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在教材中先後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並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製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製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閲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藉助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2、使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做出判斷和決策。

4、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我本着以生為本,發展能力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徵考慮,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由奧運和福娃引入"組織什麼比賽好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組活動中收集數據時,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整理數據,在愉悦的動手中瞭解了同學們都喜歡什麼活動好,又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再根據統計圖上的的信息做出決策:組織參與人數最多的那項活動才好,又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數據的方法後,我聯繫課堂實際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裏統計得到獎勵的福娃,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比較,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北師大版 篇7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第一單元8、9頁的內容。本課是在瞭解兒童的認數、數數情況,以及1~5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小貓釣魚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思考、交流,理解0的含義,即0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和(或)分界點,學會讀、寫0。教科書的編排是先認識0的意義(表示什麼物體也沒有),再認識、理解0的其他含義,最後書寫0,並將知識拓展到課外,尋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根據一年級新生喜歡聽故事和做遊戲的特點,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學生樂學、愛學。

二、説學前分析

對0的認識,許多學生只把0理解為什麼都沒有,對0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點)基本沒有接觸過,因而對0的更深刻的認識,單獨安排一節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0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可以認識到一個數所表示意義的多樣性,體會答案的不惟一性。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三個含義,通過直尺認識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能力目標:

2、指導學生規範寫0,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3、體會數的意義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通過探究活動發展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生活中會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做事要認真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種含義

四、説教法,説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中完成教學,併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情境導入法: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因此,我以釣魚遊戲的形式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於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引入多媒體教學,

設計小貓釣魚的情景圖,以鮮活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通過出示直尺、温度計等實物引導學生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樑,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發現不同於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

學法可歸納為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好學。

(二)舉例説明法:學生説出生活中用0的例子,理解0的含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操作觀察法:利用直尺、温度計、枱秤等實物或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直觀感知0表示起點和分界線的意義,突破學習的難點。

(四)活動練習法:把練習設計成各種活動,使學生樂於參與,激發學生樂學的慾望。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播放數字歌)

(一)組織學生做釣魚遊戲,並計數,比比看在一定的時間裏誰釣的魚最多?多者獲勝。利用遊戲的形式開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今天,小貓們也舉行了一場釣魚比賽,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比賽的情況呀?我們來幫小貓記一記,四隻小貓分別釣了幾條魚,好嗎?(出示主題圖).

(點評:“藉助小貓釣魚”的有趣情境,呈現一組情景圖,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變化過程.我在這裏注意聯繫學生的兒童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歡的童話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新知探究:教學0的含義。

(一)0表示沒有。

你們能把這些數(小貓釣的魚的條數)寫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點評:學生之間的評價也很重要,在學生評價中我有意識的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互評.)

教師:小黃貓一隻也沒釣着,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0)它怎麼一條魚也沒有釣着呀?(因為做事不認真,三心二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我們做事時不能像小黃貓一樣,應該認真做事,專心致志……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着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裏0表示什麼呢?(沒有)板書:沒有

2、實踐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1)猜鉛筆的遊戲。先是師生猜再由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猜一猜,注意要創造出用0表示的。

(2)教師舉例讓學生理解:如小猴吃桃、放飛氣球等。

(3)學生舉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0表示。(我有一支鉛筆用玩了,剩下0枝。媽媽給我了三個蘋果,我一天吃完了,我還有0個蘋果……)通過這一環節,不但使學生可以清楚地理解0表示沒有的含義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就可以用0表示,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對説得好的學生應及時給與表揚和獎勵。

3、教學書寫0。

1、教師:我們剛才已經認識了0,那麼0像什麼呀?説一説,你會寫0嗎?

2、課件演示:0的寫法,學生認真觀察。

3、教師在黑板上邊演示邊講解,強調格式,學生書空。

4、描紅,練習書上的第8頁寫一寫,寫完後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