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春天來了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天來了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天來了説課稿

春天來了説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春天來了》.

首先我説的課分為以下五個部分來完成.

一、説教材

1、説內容:選自人音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會七年級14冊。

2、説教材分析:是一首女聲獨唱歌曲,歌曲採用大調式,三拍子的節奏,使歌曲顯的歡快跳躍,並採用A+B+A的單三部曲試結構,段落結束處多次採用花腔來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活力,表達了人們內心抑制不住的喜悦心情。

3、説教學目標

a、演唱、欣賞有關春天的歌曲和樂曲,瞭解相關知識和信息,學會用恰當的情緒、聲音來描述春天的意境,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春天”所帶給我們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

b、能在演唱和欣賞中感覺到音樂的基本結構。

4、説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節是一節欣賞課,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比較抽象,所以要引導學生調動視覺、聽覺器官,有比較性地欣賞歌曲。

5、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等。

二、説教學設計理念。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三、説教法學法

學生是教學得逞主體,國中生在試聽覺方面已經有一定的基礎音樂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要採用視聽覺結合的方法,以優美的畫面配上優美的音樂,在淺易默化中,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春之美。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在一年四季中,哪個季節讓人們充滿了希望,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哪個季節被讚美得最多?(從音樂的角度,我運用聽、説的情景導入,營造春天來了的氛圍。並且為後面的音樂欣賞作了情感鋪墊,學生急切地想聆聽春天的音樂。)

(二)欣賞《春天來了》、《北國之春》

在音樂世界裏,也有許多描繪春天的作品聽兩首有關春天的歌曲,一首是《春天來了》,另一首是《北國之春》,感受兩首歌曲所帶給我們的不同的.春的氣息。

師生共同欣賞《春曉》)師除了人聲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樂器聲或生活中一些物品發出的聲音來模擬自然界中的聲音來描繪意境和場景。

(三)以“春”為主題進行活動交流

(此活動旨在加強音樂與文學、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聯繫,通過畫畫、唱唱、誦誦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並將它表現出來,而且還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培養其綜合思維能力。由於考慮到課堂時間有限及學生的實際能力,故把這個活動放到課後讓學生自己去完成。))

(四)悟春揭示春天的內涵

師請你説一、二句讚美春天的話,學生來回答,從而真正把握春天的內涵,完成本課的課題.

五、總結延伸

師春天是恬靜的、活潑的、絢麗的。它屬於我們大家。希望同學們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希望各位領導老師給予意見和建議,謝謝!

春天來了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爭豔、綠草如蔭、一派迷人的景色。春天裏孩子們脱去了厚重的棉衣,喜歡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春天的景色,喜歡在園子裏尋找春天。天氣好的日子孩子們更喜歡圍坐在一起討論春天。討論着春天裏能做的事情。中班下學期的幼兒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並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同時這個時期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孩子們在平時的活動中也積累了許多有關繪畫方面的經驗。

2、教學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主導作用,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下活動目標:

通過談話,瞭解春天的季節特徵和春天裏人們的活動。

1)學習側面人的動態畫法。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描述自己的.作品。

3)句子:春天來了……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確立目標的依據: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新《綱要》反覆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活動目標中,我將動態人物的畫法作為了活動的重點。難點就是側面人物的畫法。

二、説教學策略。

1、教法分析

《剛要》中強調“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表述的完整連貫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談話法:活動一開始,我和幼兒一起談論春天的景色,為後面的環節展開作了鋪墊。

2)提問法:是指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在觀察圖片時,將自己所發現的,以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一起尋找答案。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一些啟發幼兒想象、創造的問題,如“春天裏除了美麗的風景外,小朋友在春天都會做什麼?”

3)體驗感受法: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動態人物的畫法,請幼兒進行示範,找出難點一起解決。

2、學法分析

(1)觀察法:幼兒的想象力雖然比較豐富,但讓幼兒憑空想象幼兒往往無從下手。因此,我採用了觀察法,通過觀察教師示範,引導幼兒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更加直觀形象地觀察、感受教師畫側面人物的步驟及要點。

(2)操作法:讓幼兒在自主繪畫過程中既獲得提高,又充分發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

還有自主探索法、實踐創新法等。

(3)教學準備及教具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有:春天背景圖、人物動態圖若干、黑板、白紙、彩筆。

三、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談話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我利用談話形式引導幼兒將自己已有的關於春天的經驗進行整理,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環節二:出示春天背景圖。

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説圖片上春天的景色,由春天的景色聯繫到春天裏小朋友的活動,根據幼兒所説到的人物動態貼到背景圖上。

環節三:教師示範畫動態人物。(正面、側面)

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觀察、欣賞的平台,通過與觀察教師畫動態人物的過程,加深對動態人物的掌握。

環節四:幼兒自主創作,巡視中給予個別輔導。

這一環節,幼兒將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創作。在這其中,我將充分地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幼兒繪畫時發揮想象、認真、細心而大膽地創作,創作出與他人不一樣的、有自己特點的作品。

環節五:幼兒展示作品。

欣賞和評價是為了引發幼兒更強烈的想象、創造願望。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能力情況和速度的不同,我安排先完成的幼兒將作品拿給旁邊的小朋友觀看,這樣一方面使先完成的幼兒“有事可幹”,避免了無謂的“消極等待”;另一方面,讓幼兒在與老師和同伴的互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悦,獲得美的感受,從而煥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高度熱情,同時提高語言表達的完整與連貫。

四、説教學評價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提問、交流、自由表達等方式,對幼兒對春天的景色很熟悉,人物動態掌握的基本情況以及幼兒參與也表現出了積極的情緒和態度,對幼兒進行及時評價。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要調控好教學節奏合理分配好時間。組織好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力爭讓幼兒有不同發展。使得教學內容、教法達到最優化,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提高活動效益。

活動結束前,對於幼兒的情緒狀態以及幼兒的完成情況考量幼兒是否初步達到預設目標。

春天來了説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春天來了》,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説這堂課的設計:

一.説教材

《春天來了》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的第一個學習主題。本課內容是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編寫的。本單元總體目標是:使學生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習慣。這個單元在內容上從四個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今天我説的是第一主題。這個主題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找春天的活動,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春天來了〉〉這個主題我計劃教學為兩課時,今天説的是第一課時。根據教材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我覺得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

4. 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2. 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小朋友們蒐集一些有關反映春天的資料。

2. 播放春天美麗景色的資料。

3.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

二.説教法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一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探究。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的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道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地傳授給他們的。

三.學法指導

關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的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走進教科書

〈〈春天來了〉〉這一課,教科書是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課本中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麗景色的圖片。課本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麗,用不同的語言來讚美春天,同時小兔乖乖又提出了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我要組織學生仔細看圖,發現教科書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導教室中的兒童與課本中的兒童進行對話與交流,生活中的小朋友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春天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活動二:走出教科書,找春天

本科教學內容是與我們北方氣候相匹配的。教材有一定的侷限性,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例子,春天的很多信息它並沒有設及到,教材以外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新課程倡導品德與生活教學更緊密聯繫生活實際這一基本理念,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帶領學生到學校周圍或校園裏看一看、找一找,看看你眼中的春天再哪裏,再學法上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找春天,並讓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最能表現春天特徵的現象寫下來,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達到主題目標的第一點,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活動三:合作交流,春的`信息

課本中的資源是有限的,開發運用課外資源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講課前我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反映表現春天的資料,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我也向同學們播放介紹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觀形象的畫面,符合低年級認知特點,兒童喜聞樂見,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四:討論交流,春天的變化以及春遊中的應有的文明行為

學生在課堂上就教學重點、難點、認識不一致的問題進行交流是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之一,新課程理念特別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協調能力,所以我採用這一教學活動形式,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走下講台,深入到兒童中間去組織、去傾聽、去引導、去交流,蹲下身來欣賞每一位兒童,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活動五:留住春天的景色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畫一畫,唱一唱,寫一寫,照一照……這些活動都體現了這一理念。教科書讓學生畫一畫春天的嫩芽,我把這個建議拓寬了,我讓學生畫一畫你所知道的最能表現春天特徵的景象畫下來,這樣教室中的兒童敞開自己的心扉,用畫筆把對春天的熱愛表達出來,告訴課本中的小朋友。這樣生活中的小朋友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一起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天給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各位評委,我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科學,敬請各位指正。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新課程條件下教學內容是有彈性的,教學過程中常會生成動態的新的資源,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面對課堂教學中臨時生成的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努力做到及時去捕捉這些閃光點,營造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鬆氛圍,為每一個學生表現或發展自己創造機會,讓課堂煥發生命。

春天來了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春天來了》是走進大自然的第一個學習主題,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尋找春天的活動,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一年級的孩子認知水平有限,尋找春天僅限於書本中或教室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本學科融合,利用媒體展現春天到來的種種跡象,引起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共鳴。

二、目標確立及教學策略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課程,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確立本課活動目標是:

1.通過看、聽、聞、想等方式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2.培養學生對自然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

3.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加深對大自然的嚮往與熱愛之情。

本課重點: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本課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環保意識,加深對大自然的嚮往與熱愛之情.

為了突出重點,通過多媒體生動的視聽,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變化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而視頻展示“賞春過程中不文明的一幕”,又使“明理”過程生動而豐富,自然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繼而突破教學難點。

三、具體活動環節

第一環節:看聽聞想,尋找春天

課的`開始,出示《春之場景》(視頻),伴隨着輕快的音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並説一説:春天來了,你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聞到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春天:冰雪融化、草長鶯飛我們看到了她;燕子呢喃、百鳥爭鳴,我們聽到了它;花兒開放,清香撲鼻,我們聞到了它;春風拂面、細雨如絲,我們觸到了它。其中,在做出上述概括的同時,冰雪融化、草長鶯飛、燕子呢喃等場景都以精心剪輯的短視頻展示出來,使學生更有直感。

教材中呈現的春筍生長、油菜花開是學生很難見到的,為了開闊學生視野,繼而展示《我國南北方春天特徵對比》的影像,並加以説明,引導學生説出對春天的感受。由此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激情導行,讚美春天

春天是美麗的,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使春天更美麗。當學生還在十分投入地欣賞着祖國的大美春光時,展示《賞春過程中不文明的一幕》(視頻),這樣聯繫實際,辨析導行,讓學生交流體會,充分感悟到環保的重要性,較好地落實了德育教學內容,使行為訓練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熱愛時,設定了超級鏈接,當學生説出用哪種方式來讚美春天時,適時出示相關素材,有效利用了多學科課程資源,也給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間。

四、效果預測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和鼓舞,本次活動充分利用多媒體,恰恰能很好地喚醒學生的內在情感,既深化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又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將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實現活動目標。

春天來了説課稿5

《春天來了》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的第一個學習主題。本課內容是依據《課程標準》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編寫的。

這個單元在內容上從四個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春天來了這個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找春天,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

本單元總體目標是:以學生親近自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到來,使學生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習慣。

教 材編寫特點圖文並茂,精選了很多卡通圖片,這些精美的卡通圖片,他們的言談舉止、面目表情非常貼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愛看,都願意與課本中 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為呈現方式,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啟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 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根據教材特點和課標的相關要求,我覺得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教學活 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春天來了》這一課的主題目標是: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及他們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珍愛生命的情感,難點是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學生尋找所生活的地方反映春天的特點、植物特徵。

2.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3.教學器材:貼圖、農民耕種、小朋友觀賞春天美景及遊戲。

制 訂了主體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 求,結合一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自主探究的能力較差,喜歡觀看卡通等動畫圖片,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 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的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 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然, 用兒童的心靈感受自然,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自然,通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道德知識 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地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 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服務。根據這些基本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關 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的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體現學生 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 本節課中,我用提問對話的方式導出新課。如問學生:一年之中有幾個季節呢?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知道嗎?通過對話,引出課題:“春 天來了”。(板書課題:春天來了)正在學生情趣盎然的時候,注意力自然集中的時候,我又接着問:春天有什麼特點呢?你知道多少?學生會依據自己的觀察回 答。為了加深學生對春天特徵的印象,我依據教材的內容繪製了幾幅反映春天到來的圖畫。(教師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並問:圖上的畫面和你觀察到的一樣 嗎?誰敢把圖上的內容給同學們講一講。問:圖上都有什麼?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空氣清新、景色美、心情快樂)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春暖花開 了?你感覺校園現在的環境怎麼樣?想把這樣的美景留住嗎?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下一環節讓學生動手操作做鋪墊的。

二、仔細觀察,動手操作。

在 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引導學生重點觀察花的特點。問學生:誰觀察過校園裏盛開的花?都有什麼顏色?花開的特點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呢?(學生自由答)老師也 仔細地觀察了在春天裏盛開的花,還拍下了兩張不同顏色的照片。(出示照片)同學們想看嗎?要仔細看這兩種花開的特點。問:這花開的美嗎?襯托着春天景色特 別好。是一種自然美。(板書:自然美)怎樣才能使這些美景永存呢?留住春天裏的花仙子呢?老師告訴你們,可以模仿這些花製作紙花就能留住它們了。(教師出 示製作的乾花標本)讓生評價教師製作的花標本。做花分六個步驟:1、小組討論確定做哪種花。選擇好顏色。2、教師講述製作過程。3、教師巡視指導。4、小 組成員合作完成。5、展示小組作品。6、互評作品。在這次動手活動中,學生雖然小,但還是大膽地放手,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動手能 力,拓展了思維能力。加深了對春天美景的熱愛。

三、懂得在賞春活動中自己應有的文明行為

1、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春天給我們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這麼多好處,所以我們要更加地熱愛大自然,保護好自然環境,這樣才能使生活的質量高。為此設計了讓 學生賞春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在賞春活動時,怎樣做才能讓你生活的環境永保美麗、設施的完好呢?教師接着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觀看圖中的小朋友都是怎樣做 的?(貼圖)學生看後,做模擬遊戲。遊戲活動分:1、小組討論分配角色。2、以小組為單位表演。3、學生互評活動表演如何。(1)找學生唱“春天在哪裏 “歌。(2)展示學生的畫。這樣的活動學生喜歡參加,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特長,使課堂活躍,有情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增加了珍愛生命的情感。

四、效果預測:

由於本節課我設計了學生用眼觀察、講座探究、動手操作分角色表演等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明確了怎樣以文明行為來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板書: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我認為本節課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和情感上都全面得到了促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預定效果。

春天來了説課稿6

一、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是以“春天”為主題的單元,作曲家雷雨聲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民樂三重奏曲《春天來了》是本單元的欣賞教學內容。這首樂曲是根據福建民歌《採茶撲蝶》、雲南民歌《小河淌水》等音樂素材改編而成,既發揮了原曲歡快喜悦的情趣,又以各種演奏技巧以及巧妙的配器等,生動地表現了山泉淙淙,鳥語花香的明媚春光。

樂曲為帶引子和尾聲的復三部曲式:引子+A+B+A+尾聲。引子部分由高胡在兩架古箏強有力的琶音伴奏下,響起了昂揚的旋律。樂曲主題第一次由高胡奏出,下襯古箏輕快的伴奏音符。這個旋律是原來民歌《採茶燈》的末尾部分。在主題得到充分陳述之後,以漸慢的過渡段引出抒情的慢板。音調舒展,與前面熱烈歡快的情緒形成對比。之後突發性的轉折,再現快板,並在末尾加以展開。最後以再現快板段落結束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易受環境、氛圍的影響。形象思維處於主導地位,對抽象的知識難於掌握。可以用音樂的節奏,氛圍加以鋪墊,引導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

我校處於城市邊緣地帶,外來務工人員子弟較多,對音樂的認知和感知起步較晚。經過三年多的音樂課學習,他們具備一定聽賞能力,節奏感尚可,對民族樂器中的古箏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對高胡和揚琴還是首次接觸,因此聽辨音色會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另外,第三部分中揚琴與古箏的音色非常相似,估計學生聽辨起來會出現偏差。

三、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要求,我設定了以下3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本課有三個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目標:

第一是能夠辨認高胡、古箏、揚琴的音色,對樂器的表現力有所認識。

第二是能夠從體驗中初步感知復三部曲曲式結構,並能在聆聽中展開想象,用肢體語言和身體簡單的律動來表達聆聽音樂時的感受。

第三是知道樂曲主題旋律取材於《採茶燈》。

2.教學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準備採用四種方法,來引導學生參與體驗活動,解決難點。 使用的四種方法分別為:A。古詩導入激趣法; B。分段配不同聲勢體驗法; C。形象感知與音畫結合使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D。關聯與提升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夠從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感受到快樂和美好隨處可見。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孩子們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樂於參與表現音樂的活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樂曲的主題取材於福建民歌《採茶燈》,分辨三種民族樂器的音色,知道演奏方法;通過樂曲速度、情緒等的變化對比初步感知復三段體結構。

難點:能夠辨認高胡、古箏、揚琴的音色,對樂器的表現力有所認識;並能夠從體驗中自主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

五、教學方法與策略(説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的要求,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古詩導入激趣法 分段配不同聲勢體驗法

形象感知與音畫結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法 關聯與提升法

六:説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欣賞引子部分

出示古詩《春曉》,朗讀之後聽兩小段音樂:《春天來了》引子部分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開頭部分,請學生為古詩選擇配樂,並説説為什麼。

介紹樂器以及演奏方法,出示樂器圖片及演奏圖片,並模仿演奏方式。引導學生髮現:高胡是拉弦,古箏是撥絃,揚琴是擊弦。

分別聽三種樂器的音色,對比音色的特點,教師簡單總結。再次聽引子部分,根據音色特點聽辨所用樂器,教師板書。

音樂情緒 慢,高昂 所用樂器 高胡、古箏

設計意圖:通過為熟悉的古詩選擇配樂,引起學生興趣,瞭解三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為後面欣賞中分辨所出現的樂器打基礎。

2.分段欣賞樂曲 (重點)

過程:分為三個小部分,即分別欣賞《春天來了》三個樂段的主題但不出示課題,同時要用自制樂器和老師一起打節奏或者做動作,每段復聽時要引導學生根據音色聽辨出現的樂器。每段聽完後由學生總結速度、情緒以及所用樂器,老師寫板書。

重點:聽第一樂段時要感受和發現速度的變化。學習《採茶燈》的旋律,簡單介紹福建民歌《採茶燈》,瞭解欣賞曲主題的來源。

引導學生從音色上分辨所用的樂器以及樂段的情緒。 音樂情緒 慢,高昂快—稍慢—快,歡快 慢,舒展 快,歡快熱烈 所用樂器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揚琴。

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採茶燈》的旋律使學生知道欣賞曲主題旋律是取材於《採茶燈》。通過用自制樂器和道具與老師一起為樂曲配上伴奏或律動體會樂曲情緒和樂曲的段落變化,在體驗中理解情緒,感知曲式,使學生熟悉樂曲的脈絡,為完整欣賞樂曲做準備。引導學生從音色特點聽辨每個樂段所用的樂器,解決難點。

3.揭示課題,完整欣賞樂曲 (重點)

先把學生分為幾個組,一組朗誦古詩,一組拿自制樂器,一組拿紗巾。教師放完整的音樂並指揮學生隨音樂配上不同表演。

然後引導學生總結活動順序,教師板書並揭示曲式與課題,在學生對樂曲內容、曲式結構和情緒有了瞭解的基礎上配以春天美麗景色的圖片再次聽賞。

春天來了——民樂三重奏 引子 A B A+尾聲 活動形式 讀古詩 打節奏 舞紗巾 打節奏 音樂情緒 慢,高昂快—稍慢—快,歡快 慢,舒展 快,歡快熱烈 所用樂器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 高胡、古箏、揚琴引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這種“引子+A+B+A+尾聲”就叫做復三部曲的曲式。三段體曲式的複雜化: 就是原來的A、B、A三段中有一段或兩段本身就是由二段體或三段體等構成的。這首樂曲中的A段就有一個小小的變化,形成了小的三段體。

樂曲用了高胡、古箏和揚琴三種樂器一起演奏不同的聲部,所以是三重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體驗,總結出“引子+A+B+A+尾聲”的結構,以及幾部分的音樂情緒。滲透曲式概念。完整欣賞全曲,加深體驗。

4.課堂小結和思想滲透

首先通過幾個問題帶領學生回顧曲式結構、器樂知識、以及樂曲主題來源,並告訴學生,樂曲的B樂段其實取材於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自己找來聽。然後通過談話,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對人情緒的調節作用。

設計意圖:鞏固當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包括樂器知識,主題來源並做一點小拓展,音樂表現,曲式結構。然後,就音樂內容使學生們懂得音樂可以疏導情緒,並從簡單易懂的“冬天過後就是春天”這個道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困難以及不良情緒,把音樂作為一種有效手段,來激勵自己克服困難,疏導不良情緒,快樂的生活學習。

七、課後小結反思

本節課,我首先用與音樂密切相關的、學生熟悉的古詩作為切入點,然後把樂曲按照不同的情緒分為小段落,再帶領學生用切合樂曲內容的簡單律動來熟悉樂曲,降低欣賞難度,突破難點,用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方法來達到讓學生會聽、樂聽、聽懂的效果,並從中學到知識。最後,在聽懂音樂的基礎上提升一步到對學生的情商有一個引導和正面培養作用。

對於三段體曲式的複雜化,如何通俗易懂的給七年級的學生講清楚,設想起來應該是稍有困難的。在實際教學中,會找個相似生活中的例子,做個類比説明。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音樂欣賞課的一點小小的思考,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春天來了説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叫任愛玲,在寶坻區城關二小,教《品德與生活》課。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的第一個學習主題。本課內容是<<課程標準>>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編寫的。本單元總體目標是:使學生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習慣。這個單元在內容上從四個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今天我説的是第一主題<<春天來了>>。這個主題教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找春天的活動,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春天來了〉〉這個主題我計劃教學為兩課時,今天説的是第一課時。人教社的〈〈品德生活〉〉教材圖文並茂,精選了很多卡通圖片,這些精美的卡通圖片,他們的言談舉止、面目表情非常貼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愛看,都願意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為呈現方式,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啟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根據教材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我覺得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春天來了〉〉這一課的主題目標是: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及他們新的一年的期盼。

4.培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難點是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小朋友們蒐集一些有關反映春天的資料。

2.播放電腦動化片,反映農民春耕春種的勞動場面。

3.播放春天美麗景色的資料。

4.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

制訂了主體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一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的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道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地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根據這些基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關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的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活動一:走進教科書。活動二:走出教科書,找春天。

活動三:創設情境,學生表演,介紹資料。

活動四:合作交流,春的信息。活動五:討論交流,春天的變化。活動六:畫一畫春天的景色。

活動一:走進教科書

〈〈春天來了〉〉這一課,教科書是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課本中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麗景色的圖片。課本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麗,用不同的語言來讚美春天,同時小兔乖乖又提出了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我要組織學生仔細看圖,發現教科書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導教室中的兒童與課本中的兒童進行對話與交流,生活中的小朋友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同時我還要引導兒童看看農民伯伯在春天裏勞動的場面,讓學生初步感知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和在春天裏農民勞動的艱辛,落實教學目標第三點。

活動二:走出教科書,找春天

本科教學內容是與我們北方氣候相匹配的。教材有一定的侷限性,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例子,春天的很多信息它並沒有設及到,教材以外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新課程倡導品德與生活教學更緊密聯繫生活實際這一基本理念,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帶領學生到學校周圍或校園裏看一看、找一找,看看你眼中的春天再哪裏,再學法上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去找春天,並讓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最能表現春天特徵的現象寫下來,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達到主題目標的第一點,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活動三:介紹資料,學生表演

生活在城市中的兒童一般不知道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和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而這美好的春天正是農民伯伯春耕、春種的大忙季節。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達成教學目標3,讓學生初步體會農民伯伯春耕春種的辛勞以及他們對新一年的期望,所以我給同學們放一段農民汗流浹背春耕的勞動場景,以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初步感知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讓學生分組模擬表演農民插秧的姿勢,感受勞動的艱辛,讓學生交流體會,學生通過表演感悟到農民伯伯很辛勞、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要愛惜勞動成果,這樣的活動較好的落實了德育教學內容,也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四:合作交流,春的信息

課本中的資源是有限的,開發運用課外資源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講課前我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反映表現春天的資料,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我也向同學們播放介紹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觀形象的畫面,符合低年級認知特點,兒童喜聞樂見,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五:討論交流,春天的變化

學生在課堂上就教學重點、難點、認識不一致的問題進行交流是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之一,新課程理念特別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協調能力,所以我採用這一教學活動形式,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走下講台,深入到兒童中間去組織、去傾聽、去引導、去交流,蹲下身來欣賞每一位兒童,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看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活動六:畫一畫,春天的景色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葉聖陶老先生早就説過:解放孩子的手,讓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腦,讓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讓孩子多説一説,在這些理念支撐下,我努力營造讓兒童在做中學的氛圍。教科書讓學生畫一畫春天的嫩芽,我把這個建議拓寬了,我讓學生畫一畫你所知道的最能表現春天特徵的景象畫下來,這樣教室中的兒童敞開自己的心扉,用畫筆把對春天的熱愛表達出來,告訴課本中的小朋友。這樣生活中的小朋友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一起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天給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各位評委,我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科學,敬請各位指正。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新課程條件下教學內容是有彈性的,教學過程中常會生成動態的新的資源,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面對課堂教學中臨時生成的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努力做到及時去捕捉這些閃光點,營造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鬆氛圍,為每一個學生表現或發展自己創造機會,讓課堂煥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