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説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99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説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説課稿 篇1

《上將與下士》記敍的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一個小故事,通過華盛頓幫士兵們頂住巨大石塊的事。表現了華盛頓作為偉大人物的不平凡之處。課文內容很淺顯。學生一讀就懂。因此,我將放手讓學生閲讀,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感悟,從上將與下士的不同表現中體會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真正偉大的人決不會強迫別人尊重自己。在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下士面前,華盛頓仍然表現得誠實熱情,像普通人一樣,他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在生活中我們也要以此為信條,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感悟在偉人與凡人之間其實沒有差距,真正的偉人決不會強迫別人尊重自己,學習喬治華盛頓平等待人的高貴品質。

重難點:抓住上將與下士的不同表現感悟人生道理

前置性作業:

1、課前讓學生蒐集華盛頓的資料

2、熟讀課文

説教學過程

預設

一、 導入:本單元我們接觸了兩位偉大的人物毛主席和周總理,今天老師再向大家介紹一位偉人——喬治華盛頓

二、 生介紹喬治華盛頓的資料

三、 走進課文,體會交流

1、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 出示句子

真正的偉人決不會強迫別人尊重自己

(1) 誰被稱為“偉大的人”

(2) 下士在偉人面前算一個怎樣的人?

(3) 小組討論:

這是一個________的上將

這是一個__________的下士

四、 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明理:

真正的偉人決不會強迫別人尊重自己他們總是__________

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瓦房店市職教中心的日語教師——xx。我説課的題目是《スミスさんはピアノを弾くことができます》。本課內容出自《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第20課。我將從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選取教法與學法、設計教學過程、課後總結與反思這四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一、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

教材分析:《標準日本語》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圖書株式會社合作編寫。它的特點是:1.充分考慮中國人學習日語的需要,既注重打好基礎也不忽視實用性。2.在選材方面反映時代發展,注重語言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3.注重實際溝通,旨在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系統地學習標準日語。

課程分析:本課的標題是《スミスさんはピアノを弾くことができます》。教學內容以語法知識為主,主要的語法知識點是動詞的基本形及其用法。由此我確定這節課的類型是語法教學課。根據教材內容我將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技能——認識動詞基本形並瞭解其用法

過程方法——能夠把動詞的ます形變換成動詞基本形,掌握由動詞基本形所構成的兩個句型的實際應用

情感態度——在探求新知-練習-表達-交流的過程中去克服困難、培養意志力和自信力

課程地位和作用:本課在標準日本語初級的地位非常重要,在20課之前,謂語動詞都是以ます形結束句子,而本課學習了動詞基本形、21課學習了動詞た形之後,22課開始學習簡體句子( 簡體主要由基本形及た形結束句子),所以本課程有着承前啟後、承上啟下的地位。它的作用是可以對前面所學的動詞ます形進行終結和比較,又為將來學習句子的敬體向簡體過渡打下語法基礎。 學情分析:授課班級是二年級日語專業,對學習有興趣、有基礎、也有動力,但意志力薄弱,思維力差,學習態度較端正。為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學有所得,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並製作了PPT教學課件,將每個教學環節直觀立體的展示給學生,重點可以反覆訓練難點可以多次強調;同時注重學法指導與因材施教——

對於基礎差的學生我預設的目標是能夠完成動詞基本形的轉換;對於基礎一般的學生是能使用句型造出符合語法的句子;基礎較好的學生應達到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並嘗試應用語言進行交流。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教學重點是訓練學生把動詞ます形變換成動詞基本形。教學難點是正確理解和使用動詞基本形及其所構成的'兩個句型。結合課程的地位,我把教學的關鍵確定為認知動詞基本形、理解形式名詞こと的語法作用。如此才能巧妙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二、選取教法與學法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在教法的選擇上體現兩個原則: 一是運用啟發式教學。把教和學的各種方法綜合運用,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促發思考,形成完整的學習過程,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二是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日語的基本方法(動詞活用/句型替換),培養邏輯思維和自學習慣,力求做到葉聖陶老師所説“教就是為了不教”。在授課過程中,具體採用了提問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分組合作法。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得當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可採取:1、自主探究:把教學資料展示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留出足夠的思考和練習時間,使學生養成發現問題-思考-討論-發問的習慣。2、分組合作:有助於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問題,培養髮散性思維。

三、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六個環節。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出問題——上次課給同學們佈置的學習任務是什麼?(預習教材237頁動詞基本形) 你完成了嗎? 什麼是動詞的基本形,你如何理解“基本”這個詞? 誰能舉例子説説動詞基本形是什麼樣的? 我們之前學習的動詞都是以?ます形式出現的,那麼這節課學習的動詞基本形和ます形之間如何轉換呢?

激活學生的思考力和理解力,討論、發言貫穿其中,之後教師引入新課。 環節二:講授新課

“基本形”是動詞的基本形式,詞典中的詞條都使用這一形式。基本形和ます形之間的轉換規則是? 一類動詞:ます形去掉ます後,把い段假名變為う段。二類動詞? 三類動詞? 我們據此規則來完成下面動詞的轉換訓練。 學生作答,

教師操作鼠標顯示正確答案,如果不符則點擊返回重新作答??(進展順利的話還可以請同學來操作)

我們學習了動詞的基本形,那它們都用在什麼地方呢?接下來我們學習由動詞基本形構成的句型「?ことができます」。它的構成、接續和意義分別是怎樣的?構成和接續由教師對照課件內容敍述講解;意義請同學看着逐漸顯示的文字大聲讀出來,此處採取讀書指導法,引導學生抓住敍述的要點,正確理解該句型的意義。然後是練習和鞏固。請你應用句型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訓練表達能力,教師點擊鼠標顯示正確答案,如果不符則點擊返回重新作答??

同樣方法學習第二個句型「~は???ことです」

播放20課課文對話的情景劇,請同學們去體會動詞基本形在實際應用中的表達習慣。

最後,補充説明一點: <動詞基本型+こと>起到和名詞相同的作用,因此,也可以用<名詞或者名詞短語>來代替。請看以下例句:

小野さんは 車を運転すること ができません

小野さんは <車の運転> ができません

私の趣味は 切手を集める ことです

私の趣味は <切手の集まり> ことです

環節三:知識延伸

我們參考以上練習的例句,想一想,以前我們也學習過如何表達能力和喜好,那是在第幾課呢?點擊鼠標,在屏幕上依次展示出11課學習的相關句型及例句表達——知識遷移、有關〈~ができます/すきです/きらいです〉的表達 ? 私は日本語がわかります

李さんはコンピューターができます

私は音楽が好きです

這是在11課學習的有關能力/喜好的表達方法,而這節課我們學習了「~ことができます」、「~は???ことです」也可以用於表達能力以及愛好 環節四:應用拓展訓練

和你的同桌一起談論一下自己的能力與愛好。注意要用到這節課的句型及例句。教師可給予及時的啟發、點撥。

環節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動詞基本形,它的轉換規則是什麼?又學習了兩個句型來表達能力或愛好,分別是什麼?

環節六:佈置家庭作業

為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有所為,佈置了由簡單到複雜的三項任務,學

生可選擇性完成。

1.基礎題 - 239頁練習題第4題-將ます形變為基本形;

2.鞏固題 - 第5題-仿照例句練習會話談論愛好;

3.加強題 - 學過了動詞的幾種形式?預習21課動詞た形。

板書設計:基本型的變換規則

「ことができます」的構成、接續和意義

「~はことです」的構成、接續和意義

時間分配:導入新課 2分鐘

講授新課 25分鐘

知識延伸 5分鐘

應用拓展訓練 8分鐘

課堂小結 2分鐘

佈置家庭作業 2分鐘

四、課後總結與反思

總結:完成了預定目標,全體學生能運用變換規則説出動詞基本形;大部分能造出符合語法的句子;基礎好的經過教師的點撥可以運用兩個句型自由表達能力與愛好。師生都獲得了滿足與喜悦的心理體驗,並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信心。

反思: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制定得明確合理,符合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授課過程條理清晰,教與學步調一致;課件體現了知識之間的聯繫以及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過程,兼具邏輯性和操作性,可在今後推廣使用。不足之處在於,這堂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但沒有體現學生豐富自由的個性、激發創新與探索,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呆板。而現代課程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思想卻是好的課程要致力於學生的智力與人格的協調發展,今後的教學設計應注意。

成功經驗:1.語法教學要抓住重點夯實基礎,把普遍適用的規則用準確的語言傳授給學生,在精講多練的原則下抓準點撥的時機,才能實現有效的語法教學。

2.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邏輯編排的,每學習一項新知識都有必要回顧一下相關的舊知識,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繫再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以更高效的使用教材。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內容,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我説課的內容是《找駱駝 》它是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五冊第4單元的一篇課內閲讀課文,,下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預設程序、和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初步設想。 有關學情分析,將滲透到各個環節之中。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一)本文是這單元訓練提出的不懂的問題的第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以後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起到鋪墊作用,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商人尋找駱駝的事,説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第一自然段——找駱駝2-10自然段——找到駱駝11自然段”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因果關係的句式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

2、預設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新課標》對第二學段學生的識字、閲讀、的要求。如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等。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班共學生46人,外地務工子女多,因此,一部分孩子基礎知識較差,雖然有些字會認但拼音卻掌握不好,因此,自學能力較差,而另一部分孩子思維活躍,領悟能力高,各方面都比較優秀。但為了顧及後進生的學習發展,實際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主動學會本課中幾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9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詳細和仔細”的不同意思,,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代講。以讀引導想象。背誦老人説的一段話。

(3)情感態度目標” 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教學重點、難點: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

1、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老人怎麼會做出正確判斷的。

2、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新課標第二學段學生的閲讀要求,那麼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也是難點。

二、説教法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卻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無法預見,也就產生出許多的生成性問題。必然要求教師要形成“彈性化”方案,要適當 “留白”。隨時調整,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發展的需要 。

因此預設本課採用地教法如下:

1以讀代講法:在語文能力體系中, “讀”佔鰲頭 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閲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得重中之重。因為讀書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讀,盡情地讀,力求讀出對課文的獨特感悟。2、質疑問難法 陶行知先生説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可見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十分重要。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2、情境教學法 我班孩子共有的特點就是有好奇強、愛探索、易感染,愛表演。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本文教學中以圖文結合、多媒體教學、表演等方法來創設情境輔助教學。

三、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自學能力較差這個特點,在本文教學中我將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讀讀 劃劃 議議 中整體觸摸文本,養成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方式,學會傾聽,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 入鏡 構建新知。

四、説程序

新課標提出了,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教材、處理教材,因此為了把目標落到實處,我預設安排3課時實施教學,下面我説一下每課時的教學目標:第1課時,指導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學生字新詞,讀通全文,整體把握內容,第2課時,研讀全文,理解老人説的話,第3課時,朗讀、背誦課文,進行詞句訓練。

下面我詳細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預設,共分3個大板塊進行學習: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第三板塊:在反覆練説中訓練思維

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

首先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提出的問題,並出示問題: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得這麼詳細?這節課咱們就帶着這個問題去讀懂課文,讀好課文。這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回顧舊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使教學前後銜接,同時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再同桌合作交流,預計學生會學的有目的,學的有興趣。

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

新課標強調,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的解決本文的主要問題,我讓學生先學習2-9自然段,這幾段是商人與老人的對話,講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況,理解難度並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導學生去讀,多媒體出示句子 ,首先 讓學生自由練,然後指名讀,教師隨即問,你剛才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讀的?為什麼要這樣的,讓學生自己説出理由。並隨即理解 “忿忿”的意思 ,以及當時商人的想法,讓學生想象説話。如此步步引導 把朗讀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把 “讀”和“説”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由點到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着 通過分角色讀、、以及同桌表演讀 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進一步 ,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商人的情感,從着急到高興再到萬分高興,最後轉喜為怒、忿忿的。並在讀中體會老人的冷靜沉着。然後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追問:從商人與老人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回答並板書:左腳有點跛,左馱蜜右馱米,缺了一顆牙。這板塊的設計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原則。

第三板塊:在反覆練説中訓練思維。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預設通過,讀讀、劃劃、議議、畫畫等手段,使學生明白: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預計教學思路如下:1、師過渡:老人知道了那麼多,他是怎麼知道的?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有所瞭解了,現在請讀讀第10段,劃出那幾句是寫老人怎麼知道駱駝特點的。

2、交流:並板書 看見…又看見…還看見

3、進行因果句説話訓練, 出示: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左邊馱着蜜,右邊馱着米,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那是因為-----------。讓學生先自由準備説,在指名説,師生對話,齊説。並換個句式用 因為…所以…來説。( 讀是內化吸收,説是外化表達,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把內化吸收了的課文語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並能夠在説的過程中逐步瞭解了老人的思維過程,也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

4、質疑,討論:讓學生針對老人説的話提出心中的疑問,組織討論,幫助解決,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a,為什麼看見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上台演示一下,跛腳人走路的姿勢,感受一下雙腳用力的不同,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問題便會迎刃而解,2、b、學生可能還會問: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的牙齒印是怎樣的?教師藉助簡筆畫,讓學生選擇哪一張葉子是駱駝啃過的?並説明理由。然後指導朗讀老人的話,昇華情感。通過讀、説、議、以及辨認,使學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的準確判斷的依據,讓學生和老人一起經歷着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靜,觀察仔細,認真思考的思維品質。

5、第11自然段僅兩句話,告訴學生事情的結果,我預設先齊讀,再抓“果然”一詞,追問:從“果然” 一詞你讀懂了什麼?再次體會老人的思維品質,自然學生談談為什麼要順着腳印去找,説説理由,也訓練了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五、在深讀課文後抒發感想。

1、讓學生結合板書,再説一説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的這麼詳細。自由説——指名説。對課文進行整體回顧。

説説學了這篇課文,你又什麼感想?或收穫?並板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得出結論

2、(,這節課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導入新課,再由問題的解決結束這堂課,使整堂成為一個不可分割讀整體,同時讓學生來總結,抒發感想,説説收穫,由培養了學生的説話能力,並讓認真觀察、冷靜思考的處事理念深入學生心中。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知;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六、説板書

本文板書力圖直觀形象的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用簡潔的文字,勾勒老人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教育學生遇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13、找駱駝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得出結論

看見 腳印右深左淺 左腳有點跛

又看見 路邊左有蜜右有米 左馱蜜右馱米

還看見 啃過的樹葉留下 缺了一顆牙齒

了牙齒印

本課教學我努力想體現“以讀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精神,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將語文課上成知識、語言、思維等能力培養綜合訓練課。謝謝!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我説課的教學內容是《國小五年級第10冊色彩的認識》一課中,關於純度對比的評講一課時。

2、教學地位:本課是在學習了色彩理論知識和明度對比的基礎上進行總複習。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並掌握色彩的純度對比的運用方法,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色彩純度的過程中, 體會色彩與生活的聯繫,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美術的自信心。

4、教學重點、難點: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色彩的純度對比聯繫中要注意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如何美化自己的作品。

二、説教學方法: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觀察比較:教師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教師通過設疑,指明學習方向,營造探究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 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三、説學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色彩的純度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序:複習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 總結。

(一) 複習導入

(評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找準了新知識的起點,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二) 探索新知

這一程序主要安排三個教學環節:

(評價: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比較、想象、推理、反思、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自己作品中的問題,充分的探究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 實踐應用

(評價: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上述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可以深化教學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 反饋 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學設計的更新

《七顆鑽石》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教科書裏收編的新篇目,較之傳統教材有更多可供師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教學前研究調查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徵並據此設計製作適用面較廣、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件並在教學中加以使用;

教學設計着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口語表達、寫作、音樂欣賞甚至表演能力等等。

二説:課改理念的貫穿

學生在課堂上處於絕對的主體地位,所有環節都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創造性的參與,並在

[情景再現]環節中擔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處於主導地位,在

[情景再現]環節中甚至可以把主導暫時交給學生,真正實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

三説:教材重難點的選擇和處理

本文的教學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來實現,分別是⑴;⑵;⑶;⑷。每個板塊還包含相應的子板塊,貫徹着不只一個教學重點或難點。

學習隨着故事情節發展逐漸升華的愛心(重點)

從教材內容分析,《七顆鑽石》一文突出了本課課文內容的重點就是隨着愛心的不斷深化不斷出現變化的水罐,水罐的珍貴也就寓意着愛心的崇高,教師要做到能調動學生參與並融入課文的氣氛中併為之感動。適當的引導和強調對學生還處於發展階段的身心都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通過多種形式(導讀、課文分析、表演、音樂欣賞等等)來豐富和完成。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重點)

從教改理念貫穿和對學生未來的關注出發,我把問題留給學生,通過

[妙想天開]想象作文片段練習、[情景再現]課本劇在教師的簡單點撥下即排即演、[課文分析]等等環節來培養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閲讀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聯想的能力(難點)

從大語文教學觀的角度來看,語文課固然應該少些語文味,

但必須基於語文能力訓練的基礎之上,而學生閲讀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聯想的能力是這堂課的重點但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接受能力不同,這個環節同時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在學生進行以上活動[貫穿於課文分析、拓展練習等環節]時,我着重關注教師小結語言的總結性、概括性和通俗性。

四説:實際教學的收效

實際教學的收效在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彰顯,具體表現在:

每個環節都體現了學生參與面廣,參與積極主動,真正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除了外,學生還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現]兩個環節表現出對課文理解準確到位以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形成;

學生在中的[妙想天開]環節不但能充分發揮學生想象,鍛鍊寫作能力,而且學生們的語言能維繫和發展原文風格,把愛心這個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橋》的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羣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

這篇文章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構思新穎別緻,設置懸念,前後照應;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共產黨員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瞭解課文在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三、説學生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於本課扣人心絃的故事,學生的閲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時,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

四、説教法

1.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儘量挖掘文本的價值,體會語言的魅力,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媒介,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感性資料,儘可能多的把課堂交給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學習

2.倡導學生個性化閲讀,探究文本思想美。

五、説學法

學生主要通過自讀自悟,思考,探究等方法體會洪水的兇猛與無情。

六、説課前準備

準備洪水暴發的圖片及重點句子的課件。

七、説課時安排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抓住文中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第二課時 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八、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視頻資料)。

看完資料,同學們想到了什麼?誰來説一説?

預設:我想到了洪水是多麼可怕,洪水又是多麼的無情啊。

2.出示課件(板書:16 橋)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在洪水襲來時人們自救的文章。

二、自學生字詞。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劃出新詞。

2.交流彙報。

三、範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學生回答。

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着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了

3.集體朗讀。

四、再讀課文,感受洪水的兇猛。

1.輕聲朗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描寫雨水和山洪兇猛的句子。

出示課件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雨水非常大?誰來讀一讀?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2.指導朗讀,讀出洪水的兇猛與可怕。

3.出示課件觀察畫面。

這就是當時洪水襲來的情景。看了這幅畫面,這場洪水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嗎?

4.出示課件引導:當洪水突然襲來的時候,村莊裏發生了什麼?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踏在水裏。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

5.引導:人們找到生路了嗎?是什麼?

預設:找到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橋。

6.引導:橋是一座窄窄的橋,人是一百多號人,水已沒到了腰部,如果人們毫無秩序地搶着過橋,會造成什麼後果?

預設:(橋毀人亡)。

7.引導:然而慘劇有沒有發生?(沒有)是誰扭轉了局面?是誰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指名回答: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五、品讀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1.出示課件,提問:年邁的老支書沒有因為驚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樣做的?怎麼説的呢?請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

(1)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面臨危機時,老漢的神情是怎樣的?(沉着鎮靜)誰能讀出老漢的沉着鎮靜和威嚴來?

(2)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指導朗讀。

(3)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A.找出描寫老漢動作的詞。(衝、揪、吼)

B.你從這些動詞看出老漢當時的心情怎樣?

C.你能用生氣的語氣讀出來嗎?

問:從“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這句話看出老漢怎樣的神情與品質?

你從這些語句中感受到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領悟了《橋》這篇課文中洪水的兇猛和無情,更加體會到了老支書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偉大人格。

七、思維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老漢説些什麼?或者你想用怎樣的語言去讚美老漢?

説課稿 篇7

【説教材】

1、教材地位及特點

這篇文章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這種理所當然的藉口,自我安慰,在書店裏開心地讀下去,有幾分童稚,還有幾分詭譫。在“竊讀”這種氛圍中,一方面享受閲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歷其境。

此外,作者還善於用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裏邊了”等等。

2、選擇這篇課文作為課外讀物的目的:

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二是在閲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

三是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閲讀的興趣。

【説學情】

這個班級經過去年一年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朗讀的方法和閲讀形式。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閲讀,他們有一定的情感積累,但由於他們大多數家庭的文化素養不高,家中沒有較多的藏書,所以沒有多少課外閲讀量,語言積累和語言感受力相對就比較缺乏。通過這節課的共同學習,他們能夠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對讀書或者某一本書產生閲讀興趣就可以了。

【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圈劃描寫心理活動、動作的語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變化。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圈劃和討論等方法,體味竊讀的滋味。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主人公熱愛讀書、渴求知識的精神。

【説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圈劃並有感情的朗讀竊讀時心理、動作描寫的'語句,體味竊讀的滋味。

2、難點:揣摩人物情感變化。

【説教法】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散讀、默讀,讓學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風格。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説學法】

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心到、手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描寫的細節重點。

2、朗讀法:指導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由高爾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格言進入題目解讀,由“竊讀記”意思進入文本學習。

(同學們,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音孩童時代那奇特的“竊讀”生活吧。首先,看看題目,竊字的原意是指什麼?竊讀又是什麼意思?連起來,竊讀記可以解釋為……)

設計意圖:從讀書的氛圍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文本。

二、整體感知(8分鐘)

快速默讀全文,找找“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竊讀”的,試着用一兩句話分別概括出來。

(過渡語:好的,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找看“我”究竟是怎樣竊讀的呢?並試着用一兩句話概括。四人小組交流)

假裝問價錢來竊讀。

貼在大人身邊來竊讀。

下雨天竊讀。

飢腸轆轆的竊讀。

三、品讀賞析(18分鐘)

(過渡:通過剛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時候想出了許多方法來“竊讀”。那麼有誰能很快找出課文中集中體現作者竊讀時心情的語句呢?“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1、圈劃出描寫竊讀時心理活動、動作等詞語或語句,並簡單談談你的體會。

追問:作者又是如何表現他的快樂和恐懼的?請大家從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兩方面入手圈劃出自己喜歡的詞句,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朗讀。(在學生比較準確的説出自己的體會之後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