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科學説課稿14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59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説課稿14篇

科學説課稿 篇1

我説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水循環"的第三課《凝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裏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國小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後,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為學習下面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着我們不熟知的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於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能力培養方面,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國小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 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於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着鏡子哈氣,觀察有什麼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説説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説學生

通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對於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户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通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知道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對比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一定的瞭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生設計對比實驗,尤其對於實驗的細節還是有一定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對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鍊動手實驗能力。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願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1、教法我將用到複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集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 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 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通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通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的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最後得出結論並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導入

我將採用複習法: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説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着對凝結現象的認識,因此,這裏我加入複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後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老師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説説什麼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 老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因此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氣。

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下面我們從一個小遊戲開始。對着鏡子哈氣,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現在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再彙報現象。

師:聯繫剛才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熱)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這裏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温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啟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於導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 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呼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製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製造出水蒸氣並使它變成水嗎?)我採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温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温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後探究: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形成。這裏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知道,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麼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為什麼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温比較低,那鏡子的温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老師給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鏽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於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後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製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可以提問為什麼用熱水)。

引導學生説出:要用對比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温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着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温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學生分組實驗,彙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知道,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覆再反覆的檢驗!所以採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 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同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麼這個不同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同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

凝 結 ) 我們可以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對比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對比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對比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麼方法?對比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後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彙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在學生的彙報之後,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並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於對比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後,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對比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並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老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温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衝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含有有趣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書設計:

凝 結

凝結:水蒸氣--受 冷-→ 水

五年級 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對象,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形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科學説課稿 篇2

説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空氣是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氣都是因為有空氣的的存在,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明問題。使幼兒變被動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究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説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徵及作用。

2激發幼兒探究自然現象的愛好。

説活動重點:

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愛好。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科學啟蒙的要害,它將使幼兒永恆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我把培養幼兒的探究愛好做為重點,精心的呵護和培植。

説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老師的示範操作實驗,從中找到空氣,我班幼兒年受其原有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影響,對事物及其關係的熟悉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説教具和學具:皮球透明玻璃杯粉筆透明盛水容器蠟燭打火機碎紙屑卡紙

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將運用啟發提問法觀察發明法引導發明法實驗操作法等,使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

2學法: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通過猜謎,實驗操作觀察獲得認知能力的。

説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愛好。

猜謎語,引出課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猜猜它是誰?

謎語:

看不見摸不着,不香不臭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空氣)

出示皮球,讓幼兒説出皮球為什麼會鼓起來?誰住在皮球裏?(空氣)

(二)提出問題,幼兒猜想。

1查找空氣:

小朋友們,我們此刻一起來找一找,什麼地方有空氣?出示皮球,讓幼兒説出誰住在皮球裏?(空氣)

2幼兒討論後回答,教師點評。

(三)實驗操作,探究活動。

1、身體裏的空氣

請幼兒伸出一隻手,嘴對着手用力吹氣,感知身體裏空氣的存在。或用手捏住鼻子閉上嘴巴,並説出自己的感受

2、粉筆裏的空氣。

以小組的形式,幼兒分別把粉筆頭放入盛水容器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並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説出來。

(四)做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遊戲[](師示範)。

(五)倒不出來的水。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給玻璃杯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後把杯子倒過來。你能使杯子裏的水不倒出來嗎?成功的和失敗的一名代表來演示。通過對照,幼兒知道惟獨使杯內無氣泡(杯內無空氣),才幹將杯子倒過來。幼兒再次進行試驗,直到獲得成功。

2、是誰在幫忙。為什麼杯子裏沒有空氣,水才不會倒出來?究竟是誰在幫忙?誰那麼有力量?引導幼兒交流:杯子裏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不讓水從杯子裏流出來。

3、將蠟燭點燃請一幼兒用玻璃杯罩住,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幼兒作答,把碎紙屑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用手在四面煽動,觀察紙屑的變化。讓幼兒感受我們的四面充滿了空氣,只是我們看不見它。

反思:本活動讓幼兒對實驗中發生的現象產生愛好,在實驗中讓幼兒重複玩,使幼兒在操作;探究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玻璃杯中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把水壓入杯中卡紙就被吸住,水不會倒出來。同時我在這課添加了用杯子去蓋點燃的蠟燭,一下蠟燭就滅了。空氣可以支持燃燒。這樣吸引幼兒的注重,目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建立一個探究嘗試與交流的平台。,幼兒簡單理解。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觀察發明法,引導發明法,實驗操作法。幼兒通過猜謎語——查找空氣——試驗操作的教學環節,讓抽象的自然想象變得具體化了,課堂氣氛很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通過科學探究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簡單的科學實驗使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也是這次活動的亮點,讓幼兒理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空氣無處不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空氣。也培養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科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麼祕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於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瞭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慾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説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幼兒觀察並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麼?”,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遊戲,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用“引”的方法,啟發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在本環節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藉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麼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麼祕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麼祕密?”,“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科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説,兒童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兒童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作為兒童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兒童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兒童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兒童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

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兒童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兒童的團結協助能力。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

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兒童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

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大水盆、紙、木塊、金屬、石子、海綿、塑料、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2)、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二、説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幼師應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兒童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兒童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幼師通過敏鋭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兒童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兒童並未見過,因此,幼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幼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兒童直接瞭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兒童盲目探索的

可能性。

三、説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兒童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兒童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兒童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幼師要為兒童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兒童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兒童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兒童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的祕密。

2、記錄法;讓兒童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為兒童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幼師組織兒童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兒童與兒童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指導語: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剛開始,幼師為兒童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兒童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操作

活動(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幼師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兒童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兒童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兒童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幼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3、認識活動(指導語:你知道這是什麼標誌嗎?)

在這裏,幼師通過講解、示範讓兒童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誌,為接下來的記錄活動做好準備。

4、記錄活動(指導語:哪些東西會下沉,哪些東西會上浮,請你用沉與浮的標記記錄下來,並出示記錄表。)

通過記錄,使兒童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目瞭然,還為後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

5、分類活動(指導語:請你把沉與浮的物體分類放在兩個籃子裏。)

分類活動,讓兒童對物體的沉浮現象有所鞏固。

6、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説説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麼。)

在這裏,幼師為兒童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兒童自己記錄結果,兒童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兒童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兒童思維。

7、延伸活動:(請兒童回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沉下水底,哪些東西會浮上水面,並説説它們沉、浮的原因。)

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幼師讓兒童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兒童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科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兒童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兒童“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兒童的活動中,藉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麼祕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兒童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於保持兒童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兒童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瞭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兒童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慾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説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兒童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兒童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幼師給足兒童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兒童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幼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兒童的活動中,與兒童有效地互動。讓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幼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兒童一臂之力,對兒童進行點拔,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兒童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兒童觀察並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麼?”,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遊戲,激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兒童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兒童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幼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兒童的活動中,藉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用“引”的方法,啟發引導兒童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在本環節中,幼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藉助兒童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兒童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麼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麼祕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兒童的探索興趣引向幼師要求的方向,將兒童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兒童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麼祕密?”,“引”發兒童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兒童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科學説課稿 篇6

《水和空氣》這一單元,共7課內容,前4課涉及“水”內容,後3課涉及“空氣”的內容。本單元注重的是如何通過多次的比較,使學生形成對於水和空氣的性質的一種認識,注重概念形成的過程化,注重形成概念的方法,要讓學生感悟到一個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課完成的。關於“水”的內容,教材的安排是希望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步認識液體的典型代表物質——“水”的一些基本性質,同時,為和氣體的典型代表物質——“空氣”進行比較學習做好準備。

《比較水的多少》這一課是希望學生能從關注“水沒有固定形狀”這一概念目標向“水有一定體積”這個概念目標過渡。讓學生通過解決“比較水的多少”這一實際問題,引發“表述水的多少”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本課有四個探究活動,分別是“比較水的多少”“比較水多多少”“認識和使用量筒”“估算液體體積”。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比較水的多少,多多少的過程中,重現量筒的發明過程,並在測量工具的產生過程中發現“水沒有固定形狀,但有一定體積”的這個不同於固體和氣體的特徵,同時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導學生測量比較。認識到測量需標準工具,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應該説教材的編排已經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徵,同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更有利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

【説學生】

三年級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剛接觸科學探究活動不久,對科學探究充滿興趣,樂於發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雖然對水的一些基本性質,以及液體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對水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尤其是通過前三節課的學習,形成了關於液體的一些概念,並且能通過合作解決一些問題。

【説設計理念】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他們在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建構基礎性的科學概念、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本節課,我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以比較水的多少為主線,以探究活動為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多多少,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重現量筒的發明過程,認識到“水沒有固定形狀,但有一定體積”的這個不同於固體和氣體的特徵,明確有了標準工具,測量信息的交流才成為可能,更從中培養學生探究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説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水的體積多少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比較和測量的;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經歷人類發明量筒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於確立科學的標準。有了標準工具,測量信息的交流才成為可能。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經歷人類發明量筒的過程;

教學難點:

認識到測量需標準工具,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説教學方法】

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採用了直觀教學、情境教學、啟發教學、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對話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十分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

【説教學準備】

本課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這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教師準備材料:多媒體;3個大小不同裝有水的塑料瓶(分別裝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量筒、各種容量的容器等。

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分別裝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一次性紙杯等。

【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我們先來看一段,(《西遊記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學們看到,豬八戒實在是太熱了,現在他叫喊着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裏面裝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裝水最多的一瓶,但卻挑不出來,大家能幫他猜出來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導入,以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擺了三個瓶子,裏面裝的水和老師講台上的都一樣,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猜測一下,哪個瓶子裏的水最多,哪個瓶子裏的水最少,並説明理由。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對水的多少做一個感性的比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比較水的多少,體驗探究過程

過渡:同意*號瓶中水多的人明顯佔優勢,那我們就認定*號瓶中的水最多,這樣可以嗎?

1、怎樣才能比較出水的多少呢?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對學生的猜測正確與否,不做出評價,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啟動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合作研究比較的方法,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的自主探究得以有效的進行。)

2、學生彙報想出的辦法,引導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

師根據彙報板書。

預設:分別倒入同一個瓶子比高低、互換瓶、倒入一個杯裏比杯數、比重量、瓶子底部孔比水流淨的時間、用刻度杯等。 (板書)

(設計意圖:在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對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簡便、科學、有效,同時有利於學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動中選取比較好的實驗方法,達到實驗效果。)

3、小組確定實驗方法、實驗材料,明確分工後實際操作,交流結果。

提醒:從每個瓶子裏倒出的水,在比完後要倒回原來的瓶子,不能讓水灑出來。注意把比較的結果記錄下來。

預設: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此時有學生提出用畫刻度的方法可以更精確的比較,並可以使比較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直接引領學生進入比較水多多少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開始自制刻度線測量。 (板書結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收集事實、分析事實的存在來驗證假設猜測的正確與否,完成對水的多少的初步比較,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三、比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發明過程

過渡:同學們找到了裝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兩個瓶子裏的水多多少呢?你們能説出來嗎?

1、2號瓶中的.水比其它2個瓶子裏的水多多少呢?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這時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到,教師要引導。

2、學生彙報想出的辦法,引導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

預設:(所有方法最終指向用有刻度的杯子量。)

A、 用小杯子量。追問:“用小一點的杯子一杯一杯去量,多出來裝配怎麼辦?再用更小的杯子嗎?又多出來半杯怎麼辦?

B、 做一個記號。如果要比較更多瓶水的多少呢,每一次都做一個記號嗎?有辦法讓這個杯子能比較多杯水的多少嗎?

C、 用有刻度的杯子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麼用?如果沒有帶刻度的杯子怎麼辦?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描述水多多少,最終找出科學的方法,此環節注意了和第一個活動方法的聯貫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能力強的學生自主發現比較水多多少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測量,能力稍差的學生學習到了科學的思維方法,使所有學生體驗到遇到問題不斷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畫刻度線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學生實踐:自制刻度條,並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裏的水,並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並討論問題。

預設:最終指向比較時必須統一刻度。

A、 測量結果大部分相同。追問:為什麼我們的測量結果一樣?

B、 測量結果不同。追問:你們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什麼辦法能使結果統一?(統一刻度)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活動,在學生經歷量筒的發明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學生理解發明有刻度的量器的意義,同時對量筒的單位毫升產生的意義有初步的認識。開始意識到測量需標準工具,用標準單位測量才可以讓信息交流成為可能。設計本次探究活動,還可讓學生認識到“水的多少”是立體的,希望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向科學概念“水的體積”轉化,希望學生從關注“水的形狀特徵”開始向關注“水的體積”這一新特徵轉化,為量筒和毫升的引入做準備。)

四、認識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認識量筒及單位毫升

1、出示量筒,學生觀察,彙報發現。

(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還有一個嘴)

2、認識毫升:誰知道ML又叫什麼?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毫升是液體的體積單位)

3、提示測量要求:

數一數大刻度之間有幾個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

在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呢?(多媒體出示正確讀數方法)

(二)、使用量筒

請學生到講台前用量筒測量講台上三瓶水的多少,並彙報測量結果。 (板書)

(設計意圖: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指導學生規範地使用量筒;提出毫升概念,引導學生測量比較,認識水體積多少的不同,更使學生明確“水沒有固定形狀,但有一定體積”,同時理解測量需標準工具,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五、總結拓展,課後延伸

1、小組測量一次性紙杯能裝多少毫升水並交流結果。

2、估算一些常見液體的體積。

(出示醬油、礦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裝多少毫升)

(設計意圖:繼續關注“水的體積”,練習使用量筒和毫升,能初步估算常見液體的體積。)

3、課後調查:不關緊的水龍頭1分鐘滴幾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4、算一算:照這樣計算,不關水龍頭1天,1個月會浪費多少水?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課外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同時教育學生節約用水。)

科學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綱要》中提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和經驗”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有彩色的臘光紙、有薄薄的毛邊紙、有光滑的紙、有粗糙的紙……它們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點:易燃、易撕、易濕、易皺等。正因為紙的品種多樣、用處廣泛,所以它一直是幼兒最喜歡的物品之一。平常與幼兒的交流與觀察中收集到有關幼兒許多關於紙的疑問與話題,如:“為什麼在臘光紙上不好畫畫呢?”“為什麼皺紋紙放在水裏會退色?”“為什麼宣紙放在顏料水會變顏色?”“你們瞧,紙會飛起來!”……這是幼兒的興趣點。因此這一課題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當前需要——探究紙的祕密,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激發其創造的意識,且其教育資源豐富,有孩子們愛看的圖書、有爸爸媽媽愛看的報紙、有色彩鮮豔的包裝紙……孩子們喜歡用紙折飛機、做紙球、摺扇子、寫字、畫畫等,對紙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根據《指南》科學領域水平目標中提出:“嘗試運用基本的科學方法探究問題,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以及本班幼兒探索慾望強,喜歡動手操作,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會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來看,我將《紙》定位為一個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神奇的紙》是系列活動之一,着重讓幼兒在玩中體驗、感知、發現各種紙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識於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這與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孩子的學習要來源於遊戲,來源於生活。”的情況相吻合的。

根據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能力、發展水平與潛在能力的差異,制定本次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探索活動,發現紙的不同特性。

2、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樂意與同伴交流。

3、培養幼兒探究精神與分享經驗的願望。

活動中引導幼兒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探究紙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説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師生共同佈置時裝表演的舞台

2、經驗準備:

(1)教育的整合應該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個教育整體,因此,活動前讓幼兒瞭解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並知道各種各樣紙的名稱、種類。開展了體育活動《扔紙球》《揪尾巴》,美術活動《染紙》《撕紙》等。

(2)幼兒有記錄、操作活動的經驗。

3、物質準備:

(1)時裝表演的VCD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紙、漿糊、釘書機、剪刀、水彩顏料及記錄用的筆、紙等。

三、説教法學法:

1、課件激趣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活動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我以看課件“時裝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模特身上的服裝是用什麼做的?”再讓幼兒猜想“身上的服裝是怎麼做的?”通過形象生動、色彩鮮豔的紙服裝,讓幼兒瞭解紙時裝的材料及製作方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及進行時裝表演的慾望。

2、記錄比較法

《綱要》中指出:“通過探索操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處於半意識狀態東西,通過思考和適當的方式表達(如繪畫、記錄表等)形成想法。”因此我採用了記錄比較法,它可讓幼兒把在探索中的發現及時地記錄下來,並通過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祕密。活動中,我向幼兒拋出這樣的問題“請你們用這些紙邊做邊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然後把發現記錄在紙上。同時,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能用2種以上的方法進行比較,而且依次記錄;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用1—2種方法比較紙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記錄發現,在相互的分享中,師幼共同歸納出紙共同的特點與不同的特性,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難點。

3、多感官觀察發現法:

《指南》的科學領域中提出“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和現象”且大班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在觀察中幼兒能主動參與,積極性高,能有效的發揮主體作用;因此我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探索、實踐,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裝是用什麼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紙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間的不同,動手摺一折、撕一撕發現各種紙之間的差異等。這樣幼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因自己的成功發現而增強自信心,也激發了幼兒參與下一個活動環節的.積極性,從而為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打下鋪墊。

四、説活動過程:

過程遵循幼兒的發展特點,以《綱要》理念為指導,體現了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原則。

第一環節: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探索——讓紙站住不倒。

1、幼兒自主探索讓紙站住不倒的不同方法。

2、共同小結讓紙站住的不同方法。

(在這第一環節中本人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自由説説自己以前對“紙特別是鉛畫紙”的認識,為下一個環節作好良好的鋪墊。通過幼兒的“説”使幼兒的已有經驗與現有經驗進行了整合,也讓我對幼兒的水平有了更深瞭解,為接下來的活動組織提供了一個參考。)

第二環節:

二、再次設置情景,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在站着的紙上面擺放多塊積木。

1、猜測紙摺疊後能否擺放積木?並個別嘗試。

2、比較紙的不同折法,討論如何摺疊才能在上面放更多積木?

3、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測。

4、幼兒自主嘗試。

(這第二大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是活動的主要環節。在這裏我首先是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寬鬆、自由的活動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綱要》中提出教師應為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提供自由選擇和創造的機會與條件,本人正是遵循了這一理念。接下來引導幼兒自由自主去探索“紙摺疊後能否擺放積木?在站着的紙上面可以擺放多少塊積木?討論如何摺疊才能在上面放更多積木?”讓幼兒帶着目的、帶着疑惑去探討,這個過程就是讓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是提供機會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通過親自嘗試、親自探索來解決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又學會自己去發現新的問題,再次去實際操作、自主探討,做到在解決眾多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科學知識,提高觀察力、探討力、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探索活動中與探索活動後的交流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而且幼兒的合作、討論、分享能力也會由此提高,同時也體現了合作探究式的生生互動、師幼互動形式。)

第三環節:

三、產生挑戰的數量,引導幼兒再次嘗試。

1、師幼一起討論嘗試後的結果,產生挑戰數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挑戰最多的。

3、經驗交流:如何摺疊才能挑戰成功?

4、結束。

(這個環節放在活動的後面進行,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挑戰同伴的最高成果”的自主實踐嘗試活動中鞏固積累的經驗,增強自信心,提高實踐挑戰能力。通過趣味性的操作遊戲幼兒再次得到了發展,相互之間又有了經驗交流、互動成長、分享成果的機會,我所處的位子仍是引導者鼓動者,幼兒仍是自主發展着。本環節準備在5分鐘左右完成。)

總的來説,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力求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採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讓幼兒在充滿輕鬆、自由的活動氛圍中學得主動、輕鬆、快樂,並運用多種感官解決多個問題,真正實現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在玩中學、做中學、學得快樂,由此設計的活動過程也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三大環節。

科學説課稿 篇8

一、設計意圖:

玩水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但對於小班孩子來説,瞭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應該通過實驗、操作,藉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特性一一顯露出來,讓幼兒在親眼目睹、親身體驗中理解水、認識水。

物質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理現象。本活動旨在通過體驗水的味道的變化讓幼兒探究、瞭解某些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現象。採用變魔術的形式,是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的;讓幼兒在探索後通過標記記錄兩種“變”的方法,實際上是對科學探索方法的隱性引導,激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結果。孩子們在活動中始終充滿好奇,積極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目標

新《綱要》科學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提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並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為此我制訂了以下三個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裏後水會變味。

2.通過操作感受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現象,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達出來。

3.願意參加實驗活動,對實驗操作有興趣。

三、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裏後水會變味。

活動難點是通過操作感受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現象,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達出來。

四、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講述法和提問法。

五、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操作法、實驗法、討論法的.學習方法。

六、活動過程

一、觀察、嘗試活動,導入主題。

讓小朋友品嚐白開水,讓小朋友品嚐白開水,發現淡淡的水怎麼會變成甜甜的水?

二、幼兒探索:變甜甜的水

幼兒自己操作發現淡淡的水怎麼會變成甜甜的水?

三、再次探索:變不同味道的水

幼兒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發現,淡淡的水中加入不同的溶劑會變成什麼味道。

四、活動延伸

提供食鹽、咖啡、豆奶粉等,讓幼兒品嚐變成各種味道的水。也可以嘗試把兩種飲料粉

同時加入水中,觀察水會變成什麼顏色,品嚐一下水的味道。

科學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光的反射是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這種概念比較抽象,我們最常見的是鏡面反射,這種反射也更能讓幼兒所接受。所以本次活動時主要讓幼兒通過鏡子讓幼兒來了解這一現象。由於這一知識點比較難,所以放在大班進行。這是一次科學活動課。科學活動課主要是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和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本次活動要幼兒初步瞭解光的反射現象及培養其探索的樂趣。

  二、説目標、重難點

一般來説,幼兒園的孩子對於反射的理論知識較難明確,但如果經過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的結論往往要比老師的講述要深刻的多,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瞭解光的反射現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以及光的反射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目標一是活動的重點,目標二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幼兒年齡小、好玩,注意裏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了更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以情景式教法為主,努力給幼兒創造一個寬鬆的可以探究的環境,讓幼兒到户外實地操作,同是通過同伴與同伴之間,師幼之間可以暢所欲言,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玩一玩、説一説、想一想多種形式,讓幼兒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四、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氛圍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觀察光的反射現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在這個環節中通過配班老師從户外將光反射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引起活動的主題。第二部分引導幼兒探索鏡子的反光現象。這部分是活動的.重點及難點所在,也是突破重難點的關鍵部分。活動中讓幼兒手持鏡子自由探索,自由交流,並請成功的幼兒示範,師小結。這樣可以讓幼兒帶着目標去探索,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讓幼兒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讓幼兒再次探索,再次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麼發現,它會移動嗎?是怎樣移動?讓幼兒明白調整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同過這些提問,讓幼兒注意觀察別人,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意見,這樣舊可以體現活動的主體性。

最後藉助幼兒感興趣的動畫,讓幼兒明確光的反射原理,更具直觀性、形象性。第三部分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光。在這個環節裏通過讓幼兒説一説、摸一摸、試一試的方法找找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鼓勵幼兒探索這些反射有什麼不同。最後一部分把活動引申到生活中,根據所學的反射知識,初步瞭解光的反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與不便之處。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好好利用光的反射,讓它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幫助,用理論知識轉化為日常生活,以達到讓幼兒主動觀察周圍事物的目的。

科學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天氣預報》是大象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天氣是與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其對我們的影響日益增加並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從小就對氣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於他們來説有很多知識需要探索。

本節課的主要資料包括有:明白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蒐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學會製作科技小報等知識。

讓學生利用科技小報進行表達與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成果;宣傳科技知識;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鍛鍊學生收集資料,設計製作等本事。

2、學習目標

(1)明白天氣預報的流程。

(2)瞭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開展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能製作氣象小報。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天氣預報的常識。

難點:製作科普小報。

  二、説學情

農村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對天氣現象並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對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有很多的瞭解,課文中這一資料完全能夠讓學生自我討論交流就能夠完成的,但對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不是很瞭解,教師在這個資料上就要利用有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幫忙學生去了解。製作科技小報其目的是讓學生去收集資料,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資料上有侷限性,這就要求學生的小報資料不限,形式多樣。

三、説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情景我採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經過讓學生經過對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進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然後經過教師的講解和查閲資料看圖片、視頻去了解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天氣預報新的資料——氣象指數,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在製作科技小報的時候能夠要求同學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景,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氣象諺語和農民長期總結的一些氣象知識來製作。

  四、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閲讀與交流:首先讓學生閲讀“下雨了”連環畫了解動物與天氣變化的關係,然後讓學生交流討論你們還明白那些與天氣變化有關係的自然現象(這個資料對農村孩子並不困難,能夠讓學生歸納在一齊互相交流,讓大家瞭解更多)

第二部分探究討論:教師首先準備了有關天氣預報製作流程的圖片和視頻(製作成演示文稿)。教師能夠藉助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深的瞭解現代科技與天氣預報的關係,瞭解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天氣預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期天氣觀察,測量,蒐集氣象諺語,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的培養(收聽天氣預報方法有:查詢電話12121或96121;看電視、報紙、和互聯網)。此外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我還利用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增添的一項新的資料——氣象指數預報。這樣學生不僅僅瞭解了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同時也瞭解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更加激發他們去長期觀察天氣。

第三部分:製作科技小報{討論交流},經過交流探討同學們已經瞭解了很多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這時能夠讓同學們把你們明白的有關天氣預報知識分資料寫出來,在全班上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性的東西就能夠開始辦科技小報了,這時候教師能夠出示教師自我辦的一份小報作示範,同學們能夠仿照我的格式或方法,當然要要求學生不能千篇一律要形式多樣,資料豐富,板式新穎漂亮。學生可能一時不能完成就佈置在下一節課進行展出。

五、説練習設計

這一課的練習分為長期練習和當堂練習。

長期練習是:堅持長期的氣象觀測並做好觀測記錄,每月進行整理分析數據一次。

當堂練習是:修改科技小報(在修改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收集知識本事和動手的本事,當堂不能完成能夠課外完成。

六、説教學效果

本課的設計方案我以往在我校兩屆五年級班進行了教學,效果很好,異常是學生辦的科技小報很有特色,有電子版的,有手寫版的,都是圖文並茂資料豐富,有必須的科學性。學生在辦科技小報的同時收集和積累很多的科技小常識。學生對天氣的觀察記錄的興趣也培養起來了,大多數同學能堅持觀察天氣並記錄分析和整理,同學們自我成立了一個氣象小組,不定期的在班上發佈氣象信息,編制氣象小報,效果十分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自我去交流----探究-----討論------交流,從而得到新的知識,這種方法比教師去講解要好得多,這樣不僅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獲得知識的方法,這才是教師要學生真正掌握的技能。

七、探究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需要在一週內完成)

1、用氣象符號記錄一週的天氣情景。

2、蒐集有關天氣的諺語。

3、蒐集動物、植物預報天氣的資料。

科學説課稿 篇1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影子常常陪伴在我們身邊,但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不會在意到它的存在.只要孩子一注意,他們就會對影子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兒對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在《綱要》中科學目標提到“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先從人的影子出發,逐步過渡到對物和物的影子的探索。由易到難,逐步深入。

2、目標定位。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

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初步瞭解光被物體擋住會出現影子的現象.

(2)通過參與實踐操作活動,感知影子的特徵,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萌發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重點和難點。

我認為幼兒園科學活動的主要性質是讓幼兒探索事物的具體現象和獲得科學

經驗為主要目的,因此,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知影子的有趣,主要是影子的形成”。難點是:“引導幼兒參與探索,在與同伴的合作中瞭解影子的特徵,初步獲得物與物的影子的關係”。

4、活動準備

1、白紙、手電、各種玩具等若干。在第二環節探索物體的特徵用。

2、多功能教室開着幻燈機。為第一環節幼兒在光束前走過出現影子用。

3、找影子卡片難易兩份。

4、粉筆若干,為活動延伸中畫影子做的準備。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日感染孩子外,還採用適宜方法來組織教學。在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悦,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悦感。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

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説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環節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用手電與玩具做遊戲的實驗,引導幼兒將手電照射在玩具上,會產生什麼?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着實驗,

四、説教學過程。

我採用了環環相扣來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自由探索——自由討論——鞏固練習——延伸活動

1、激發興趣。(5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帶領幼兒從開着的幻燈機旁走過,出現自己的影子,讓幼兒在前面做做不同的動作,感知影子的有趣,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回到位置上,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什麼?(影子) 如果幼兒説不出就請

一幼兒再次上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這個黑黑的就是他的影子。再次提問:為什麼會有影子呢?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另外一邊,讓幼兒看看牆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才會產生影子。

由開着的幻燈機的光引出生活中的手電筒也會發出亮亮的光,從而讓幼兒進行探索操作。由於手電筒在現在的孩子生活中很少用到,於是先讓幼兒瞭解一下手電也能發光的功能。“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2、自由探索。(10分鐘)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

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為每組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材料,供幼兒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鬆氛圍中,幼兒通過擺弄操作材料,讓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這部分是從人影子過渡到物體與物體的影子的探索,符合了幼兒的認知水平。但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是個難點,怎樣突破呢?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從觀察影子的.顏色、影子的形狀來觀察。

3、自由討論(5分鐘)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的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影子的經驗進行整理。提問:“在玩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請個別有不同發現的幼兒來演示。總結出:原來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由於材料投放在幼兒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避免了空洞性,

4、鞏固練習。(5分鐘)

進行找影子的練習,鞏固幼兒對影子的認識。操作材料分成難易兩份:一份是不同影子連線;另一份是在兩種相似的影子中圈出與前面的圖一模一樣的影子,它可以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和形態認知能力。

小動物要和影子做遊戲,可是他們不知到自己的影子在哪裏?你們願意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影子嗎?講解操作卡片做法。

5、 延伸活動:繪畫影子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有很多東西都能讓物體產生影子。那我們一起到外面陽光下去找找,有沒有影子呢?一起畫一畫影子。在這裏為了讓幼兒不受空間的限制,選擇很大的空間來畫影子。幼兒可以選擇玩具來畫或與同伴合作來畫自己的影子,這樣培養了他們合作積極配合的精神。有了繪畫比較,才能深層次的探索:“物體的影子會隨着光源的變化而變化。”

科學説課稿 篇12

一、 説教材

種子的傳播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幼兒所切身接觸的,可以幫助幼兒去了解種子的傳播過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且對自然現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們對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卻不一定有了正確的認識。這次活動,主要讓他們通過親自細緻的觀察和動手操作,來加深對種子傳播的認識,而在操作中,我們需要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在合作中體驗活動的樂趣,並且學會更多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説目標

1.知道種子傳播的方法,瞭解並掌握種子播種的'過程。

2.樂意和同伴一起進行觀察,討論,並積極思考。

三、重難點分析

這次教學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種子的傳播過程。

因為這次活動名為《種子的傳播》,也就是種子傳播的過程,很多幼兒並不明白什麼是種子的傳播,更不知道是如何傳播的,所以,我把這個作為重點解開幼兒的疑問。

活動難點,幼兒學會使用鏟子和鋤,樂意與同伴合作。

這一時期的幼兒大多不知道鏟子和鋤頭是做什麼用的,更不知道怎樣正確的使用,通過這次活動,正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鍛鍊操作能力。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教學活動,更加深刻清楚的明白種子的傳播過程,我作了以下準備:

1.一個關於蒲公英的故事;

2.各種植物的種子;

3.鏟子,鋤頭,小桶等工具。

  五、説活動過程

1.聽故事,導入主題

教師講述“蒲公英漂流”的故事,讓幼兒在聽故事的樂趣中初步瞭解蒲公英的傳播過程,為後面的討論作鋪墊,從而進行教學。

2.幼兒討論“種子是怎樣旅行的”。

(1)還有哪些種子會旅行?

(2)這些種子是怎麼旅行的?

3.認識種子,探索傳播過程

(1)教師出示常見的幾種種子

(2)讓幼兒指認是什麼種子,怎樣進行傳播的?

(3)教師進行指導並舉例

(蒲公英的種子就像小傘一樣,風婆婆帶者她落到一個地方生根發芽,蒲公英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4.學習播種

(1)教師示範播種

(2)幼兒自己播種,教師進行指導

説明:經過教師示範,激起幼兒想親自動手的興趣,讓幼兒主動學習播種,教師在旁給予指導。

5.活動延伸部分

1 教師發給幼兒一些種子,讓他們回家和爸媽一起種。

2 讓幼兒發揮想象,將種子製成漂亮的小飾品。

科學説課稿 篇13

設計意圖:

很多家長在與我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裏就餐時,喜歡用勺,不喜歡用筷子,或不會用筷子,而科學證明,長期使用筷子會對幼兒小手肌肉的發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促進大腦相應功能區的完善和發展,家長很希望老師能説服孩子多用筷子,因為孩子們最聽老師的話。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這個科學實踐活動,目的在於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筷子的用途,在遊戲活動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並正確使用這一工具。

活動目的:

1、瞭解筷子的產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獨特的發明創造。

2、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實踐和遊戲活動。

3、培養幼兒小手肌肉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副筷子,一個不鏽鋼小碟子。事先按6個一組分好後放入大托盤中並用餐巾布遮蓋起來。

2、每6名幼兒分為一個小組,每組一個不鏽鋼水果盤,放入煮熟的五香胡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一台,活潑歡快的兒童樂曲磁帶一盒。

活動重、難點:幼兒正確操作筷子,並用筷子開展各種活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大家猜猜是什麼。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猜一樣日常生活用品。幼:筷子。

師:是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們中國古代人的發明,那時的人們用竹子削成這樣的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開始人們稱它為“箸”,後來又叫筷子,別小看這一雙細細的筷子,無論麪條,米飯,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它,它既可以這樣夾菜,也可以當叉子,又方便又衞生,後來中國人就習慣了用筷子吃東西,並且一代一代傳下來。現在,它可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離不了的好夥伴。你們説,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學習活動。

①請每一組的小組長為幼兒分發筷子與小碟子,幼兒將各自的筷子按老師的要求拿在手上。

②師:先將筷子象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隻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後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現在。讓我們互相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幼兒間相互交流,檢查,老師則巡迴指導,並幫助那些還不能正確持筷的幼兒掌握要領。) ③師:現在,讓我們舉起我們手中的筷子來做個筷子操吧! 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練習筷子使用的各種模仿,如:併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橫着筷子挑麪條,豎着筷子叉饅頭,攪動筷子攪拌等等,反覆多次練習。

3、實踐活動。

①請小組長分發果盤。

②師:小朋友們非常能幹,這麼快已經學會使用筷子了,現在老師有好吃的東西請大家吃,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吃的時候,大家要用手裏的筷子夾着吃,而不是手或別的東西,那樣不衞生。大家先將喜歡吃的豆子夾到自已的碟子裏,再用筷子夾着吃,吃多少就夾多少,不要浪費,如果還想吃,再去盤子裏夾,大家都記住了嗎?就讓我們開始吧!

③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老師一邊巡迴指導,幫助那些掌握得還不夠好的幼兒,一邊和孩子們交談,品嚐食品。

科學説課稿 篇14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秦漢時期文化是秦漢時期歷史的重要內容,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又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這一時期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醫學和數學的成就和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秦漢時期的文化成就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當時的世界科技領域中也處於領先地位。教材編排的意圖是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建立在國家統一、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的,説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經濟的反映,並能從中感受到我國古代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優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發民族自豪感,加深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

(二)教學目標定位:

(1)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比較“蔡侯紙”和以前的書寫材料,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

②收集有關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③ 整理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和製作圖表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閲讀課文,結合造紙術發明前後的有關圖片、圖表等歷史資料展開自由討論,闡明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學會比較分析問題的方法。

②課前收集有關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瞭解張仲景、華佗的主要醫學成就及事蹟,學會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③ 整理秦漢時期有關造紙術、醫學和數學等科學技術領域中的傑出成果,並製成簡單的表格,學會歸納歷史知識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學習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當時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②通過參與本節課的各種活動,體驗小組學習,關注科技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

1、造紙術的發明、改進及其影響;

2、地動儀

(四)教學難點:

1、地動儀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2、使學生認識到文化的繁榮是建立在國家統一、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的。

二、學情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秦漢時期有關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學生通過書籍、電視、網絡及其它方式,對秦漢時期的科技文化發展已有一定的瞭解,但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瞭解不深入,不繫統,對一些歷史概念的認識比較模糊,理性思維較弱,感性思維較強。

三、教法分析:

新課標把“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學基本理念的核心,因此歷史教學應當是歷史探究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

針對學生的特點,本課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式”和“問題討論式”教學法,通過“活動與探究”、“歷史與現實”等環節的設置,充分利用自學、觀察、討論等方式,全面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總的來説遵循了三點原則:

1、合理利用課程資源,較好利用多媒體教學。

2、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在師生探究式學習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既知道歷史線索,又知其歷史發生所以然,更從中會意歷史賦予我們的啟示,以求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四、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以圖片《東方朔上書漢武帝》創設情景,再現歷史,讓學生感受到當時書寫材料使用很不方便,引導學生思考改變方法,激發學生了解秦漢時期先進科學技術的興趣。

[二]整體把握

閲讀思考:

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早在秦漢時期就在一些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個方面的傑出成果?

2、你認為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有哪些原因?

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從整體上把握秦漢時期傑出的科技成就,並思考這一時期文化繁榮的原因。

[三]講授新課

(一)、造紙術

活動與探究:

1、紙有許多用途,你認為紙的最大用途是什麼?

2、紙發明之前,人們曾用哪些東西來記載事情呢?

3、你知道最早的紙出現在什麼時候嗎?

4、“蔡倫造紙”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户曉。紙是蔡倫發明的嗎?

5、 “蔡侯紙”同以前的書寫材料相比,有哪些優點?

通過層層設問,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利用史料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得出蔡倫善於總結前人的生產經驗,並加以改進,使古代的造紙術臻於完善。蔡倫不是中國造紙術的首創者和發明者,然而他確實在造紙史上作出過重大貢獻,是一位出色的改革家。讓學生通過記載文字材料的演變明白髮明創造存在一個動力問題;產生革新與創造總是不斷髮生的歷史進步現象。從而訓練學生在學會比較分析問題的同時,形成正確歷史發展觀。活動與探究:

6、你能看圖説説蔡侯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造紙工序,互動參與可以更大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同時也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整理知識的能力。

多媒體顯示視頻《紙是這樣造出來的》將造紙流程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創造力。

用示意圖《造紙術的傳播》引導學生了解造紙術的發明對世界的影響,認識到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做出的重大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歷史與現實:

1、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提倡使用“再生紙”有什麼重要意義?

2、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電子信息藉助網絡傳播成為必然,請對紙張用途的前景作一番預測。

引導學生將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通過觀察分析歷史事件,反觀自我、折射現實,為人生成長和社會發展做力所能及的思考和努力。

(二)、《九章算術》

活動與探究:

1、《九章算術》具體涉及的是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體現了我國古代數學的什麼特點?書中有哪些領先世界的成就?

學生閲讀交流後得出:《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時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數學專著。書中的分數四則和比例的算法、負數等,是當時居於世界先進地位的成果。東漢以後的1 000多年裏,它一直被當作教材使用,隋唐時期傳到朝鮮和日本,長期被當作數學教科書使用,後又傳到阿拉伯和歐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產生了巨大影響,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與探究:

2、《九章算術》是在什麼情況下編撰的?為什麼在當時會出現這樣一本數學書籍?

引導學生結合秦漢時期經濟發展的情況和《九章算術》的具體內容進行討論,理解隨着秦漢時期國家統一局面的出現和逐步鞏固,經濟也逐漸發展繁榮。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如丈量土地、計算穀倉容積等實際問題,於是人們編了這本書。從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成就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秦漢時期的先進的科學技術與這一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三)、地動儀

活動與探究: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破壞特別嚴重的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里,災區涉及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等地。成都、重慶、上海、天津、廣州、陝西、甘肅等近半個中國有震感。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造成的危害無法用數據表示。

你是否聯想過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時期,人們對地震有哪些認識?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在東漢時期,地震更加頻繁,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由於當時對地震現象還不能做出科學地解釋,以為是神靈主宰,造成了人們的恐懼。張衡衝破神學迷信思想的束縛,製造出地動儀,通過實際檢測,宣揚了他的科學觀念,具有進步意義。

活動與探究:

你知道張衡發明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以及地動儀的工作原理嗎?

七年級的學生對於地震的知識只是初步瞭解,物理還沒有學習,而地動儀的工作原理無論是地震學知識,還是物理上的力學知識,都是學生難以理解的。講述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時,用flash《地動儀原理演示》將地動儀的內部構造具體化、形象化,通過多媒體顯示,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把複雜的物理學原理,通過直觀教具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解學習上的困難,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創造力。

歷史與現實:

1、如果將地動儀放在北京博物館,那麼在四川發生地震時,八條龍中哪個方向的龍口中的小球會落入到下面的銅蛤蟆口中?

2、地動儀能預測地震的發生嗎?它的發明有什麼作用呢?

對於地動儀的作用,學生容易誤以為只有預報、預測地震才有用,而對及早了解地震方位的意義認識不足。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測出千里之外的地震方向,這就等於告訴人們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對破除迷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地動儀還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能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它表現了我國古代科學家非凡的創造力。

(四)、名醫華佗和張仲景

互動參與:

1、你能給大家講一講華佗和張仲景的故事嗎? 2、從華佗和張仲景身上你能學到什麼?

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講述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華佗發明“麻沸散”等故事,認識古代名醫張仲景和華佗不畏艱難、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孜孜以求的崇高品質和科學精神,他們的成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的精神應該世世代代繼承和發揚。

[四]課堂小結

自己動手

請你結合本課內容,從科技、數學、天文、醫學等方面列表總結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提示表格的項目至少應該包括科技領域、代表人物、時期、主要成就四項。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小結,培養學生閲讀課文、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整理、歸納課文中的資料,製作表格,歸納鞏固所學的歷史知識。

五、評價分析

經過教學的實踐,本課時基本實現:

1.教學目標多元化,涉及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2.教學設計“面向全體”,注重“過程”,使學生從經驗、活動中、從一個個“再創造”的過程中,通過主動探究與交流,有目的、有意義地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結構,獲得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

3.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學習,知識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昇華。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張衡與地動儀”一目時,學生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提出“地震的發生能不能預測,怎樣預測地震”的問題,因對此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夠,沒有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還必須要加強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做一個學者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