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國小科學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1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科學説課稿15篇

國小科學説課稿1

我説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水循環"的第三課《凝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裏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國小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後,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為學習下面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着我們不熟知的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於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能力培養方面,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國小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啟蒙課程" 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於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着鏡子哈氣,觀察有什麼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説説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説學生

通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對於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户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通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知道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對比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一定的瞭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生設計對比實驗,尤其對於實驗的細節還是有一定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對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鍊動手實驗能力。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願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1、教法我將用到複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集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 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 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通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通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的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最後得出結論並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導入

我將採用複習法: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説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着對凝結現象的認識,因此,這裏我加入複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後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老師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説説什麼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 老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因此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氣。

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下面我們從一個小遊戲開始。對着鏡子哈氣,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現在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再彙報現象。

師:聯繫剛才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熱)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這裏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温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啟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於導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 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呼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製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製造出水蒸氣並使它變成水嗎?)我採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温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温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後探究: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形成。這裏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知道,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麼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為什麼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温比較低,那鏡子的温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老師給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鏽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於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後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製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可以提問為什麼用熱水)。

引導學生説出:要用對比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温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着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温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學生分組實驗,彙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知道,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覆再反覆的檢驗!所以採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 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同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

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麼這個不同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同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為小水珠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 凝 結 ) 我們可以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對比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對比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對比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麼方法?對比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後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彙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在學生的彙報之後,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並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於對比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後,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對比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並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老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温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衝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含有有趣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書設計:

凝 結

凝結:水蒸氣--受 冷-→ 水

五年級 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對象,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形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國小科學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緊緊圍繞地球運動及其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進行學習,而晝夜交替則是地球運動的重要地理意義之一。它對我們以後學習時差和晝夜長短起到了鋪墊作用。並且,學生對晝夜交替的學習有利於透過一些自然現象認識到事物本質規律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能夠解釋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想象。

(2)能夠讀圖判讀晨昏線,並能夠運用晨昏線的特徵解決問題。

(3)樹立世界的物質性及物質運動規律性本質性的價值觀。

重、難點分析

判讀晨昏線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及讀圖分析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它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運用之一。

遂將晨昏線的判讀和特徵及運用定為本節重點

將晨昏線的判別和特點定為難點。

二、説學情

我的學生是剛進入高中學習的高一新生,接觸專業地理知識的時間較短,對這一方面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我要着重興趣導入和強化概念,讓他們能打好基礎。此外,這個年紀的學生自我意識都比較強,所以在課程中,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性,由老師説,學生聽,轉化為老師引導,學生探索,學生思考,學生梳理。

三、説教法

本節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以讀圖分析法為主,通過地球儀演示,讓學生根據演示來分析、歸納、比較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形成,運用教學掛圖,指導學生分析歸納晨昏線的特徵,同時輔以情景創設,採用設問式教學方法完成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去理解知識,運用學習成果。

四、説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地球儀,地圖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出一些小問題 (如在同一時間裏,為什麼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思考,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被動為主動。

五、説教學過程

(一)上下銜接,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在複習上節課的內容之後,以提問“太陽直射點是否固定?移動的太陽直射點會形成怎樣的自然現象?”來引出白天黑夜現象,進一步描述為“晝夜現象”,以日復一日白天黑夜往復交替的事實規律,從而引出晝夜交替現象。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創設情境,明確關係

在引入新課的基礎上,首先要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是什麼?),在學生回答出“光”之後,我們就能得出“太陽是地球有晝夜交替的必要原因”

繼續提問“靜止的太陽或地球還會造成晝夜現象嗎?”,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假設①地球不動,太陽繞着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着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着太陽轉,同時自轉。。。。。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以前學生對晝夜交替現象肯定有些許瞭解,也就讓學生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為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習慣和方法做好指導。

在讓學生小組討論,假設,推導之後,讓學生來公佈討論結果。我會表揚學生的活躍思維並且總結,明確晝夜交替現象是由太陽和地球雙方的特性決定的。通過地球儀來演示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現象。再指出相對於靜態的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動態的,讓學生明確晝夜交替是在晝夜現象的而基礎上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2。步步引導,合理過度

在上面知道了晝夜交替的原因,通過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晝夜交替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日,這裏的一日是指太陽日(24小時),在這裏要強調我們的研究對象為地球和太陽,是以太陽作為參考點,所以週期為一個太陽日。

再指出晝夜交替影響着人類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陽日被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3。圖文結合,突破難點

讓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指出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線(圈),在這裏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掛圖形象直觀的出分界線在空間上表現為一個圈。再指出,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構成的,通過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黃昏日落的自然下現象引導出晨昏線的判讀方法,即順着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分界線為昏線。在這裏要強調順着地球自轉方向這個前提條件。接下來,通過教學掛圖來分析晨昏線的特徵,針對晨昏線是過地心的大圓的這個特點,以赤道為例補充説明球體上大圓的知識點。在特點中重點強調晨昏線平分赤道,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六點,昏線赤道的交點的地方時為十八點,並指出這點在以後知識學習中的重要性。對於太陽光線垂直於晨昏線,以及將經過的緯線分割為晝弧和夜弧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即可得出,作簡要解釋即可。

4。課後問題

地球上的晝夜交替我們已經瞭解了,那麼地球的衞星——月亮上的晝夜交替是怎樣的呢?它與地球晝夜交替的差別又在哪裏?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在課後去了解。

板書設計

晝夜交替

一、晝夜現象 四、晨昏線

二、交替原因 1。構成

三、交替週期 2。特點

國小科學説課稿3

三年級科學開學第一課

帶走了一批成熟的六年級,引來的是一批“幼稚”的小不點,小歸小,卻是個個古靈精怪。特別是那幫男生,對科學有一股特別的“感情”。如何讓這批朦朧的“未來科學家”做好準備,成了我第一課的重點。

經過網絡上專家同事的指導和自己的深思,我精心準備了第一課。孩子們人生第一次科學課,就是被我“忽悠”着來的。

看我設置的問題

一、 科學課是門什麼課?它要帶我們學些什麼東西?

這個問題是很多孩子想要了解的,而且他們已經知道了許多關於科學的事情。

看看孩子的回答:1、科學就是帶領我們去探索

2、科學就是讓我們觀察

3、科學就是我們去做實驗

4、科學裏有許多好玩的知識等等

學習哪些東西?1、植物和動物

2、我看見要我們養蝸牛

3、可能還要學習許多實驗吧

孩子的聰明勁不得不讓人佩服,在學習以前,他們已經能夠從各個方面提取對科學的認識,這也反映出這些城市的家長對孩子科學方面教育的成果吧。至少在興趣方面,許多家長做得還是非常棒的!

二、 怎樣即輕鬆又快樂的學好科學?

學生表現出的對於科學學習的勁頭,讓我異常興奮和感動。同時,學生一定想更好的學習好科學知識。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很統一。

1、 我們要仔細觀察

2、 我們上課要認真聽

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們看出我們教育後的端倪,統一而死板的教育後果。學生很少會有更好的回答方式,可是我自己又企望他們做怎麼樣的回答呢?

其實,學生能夠回答出觀察,已經在我的“圈套”裏面了,觀察時整個三年級階段我們要學習的核心內容,什麼是觀察呢?學生是如何理解的呢?我詢問。

於是,回答出來了,觀察就是仔細的看。大部分學生就是這麼説。仔細的看,認真地看,學生的理解很準確。

為什麼要仔細?

不仔細我們就收集不到需要的東西,不仔細我們就會錯過要觀察的東西。學生的回答,很好。只是要讓孩子做到仔細,談何容易。只能在後面慢慢來了,並且我從美國的“哥倫比亞”號事件談起,讓學生更實際的認識到仔細的重要性。學生們很習慣聽故事,希望他們能從這些故事中,學到點東西。

在觀察過程中,除了看之外,我們還有其它的方法瞭解更多信息嗎?

關於這個問題孩子的回答,差異性比較大。

典型的回答

1、 查詢。可以上電腦查資料、可以查閲書本、可以多看課外書,很奇怪的事情,走讀班的`孩子很注意去“查”資料,而住宿班也許是因為住校的緣故,很少有這方面的回答。

2、 實踐。好多學生提到,觀察過程中,我們可以去實踐下,所謂實踐就是到大自然去觀察,去摸摸看。極少數的班級提到可以做做比較。

遺憾的是,沒有孩子提到記錄和合作的內容。也許這正是三年級孩子最缺乏的東西,也是最需要學習的部分。

因此,我要求每個孩子準備一本小記錄本,專門用來記錄科學,希望孩子們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將記錄本用好。

最後,我要求孩子們保持傾聽的習慣,所謂傾聽就是要認真仔細的聽,在聽別人或者老師説話時,不可以插嘴,有問題舉手回答。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

三年級孩子的習慣培養,任重而道遠,希望我能和全體孩子一起努力,讓孩子們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的學好科學。

國小科學説課稿4

一、説教學內容:

《飲食與健康》是首師大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關愛健康》的第一課時,本課的主要目的是先引導同學認識食物中含有哪些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然後指導同學學習幾種鑑定食物營養成分的簡單方法,最後向同學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本課內容分為四個局部

第一局部:指導同學認識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

第二局部:指導同學用實驗的方法,鑑定食物中的三種營養成分。由於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一般不容易直接觀察出來,需要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鑑定。根據學校的儀器和設備情況,教材選擇了鑑定蛋白質、脂肪和澱粉等三種營養成分的方法。

第三局部:向同學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在這局部內容中,主要介紹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報它的結構、兒童少年中的營養不良狀況以和營養午餐的事實、合理營養的原則等。

第四局部:讓同學應用合理營養的有關知識,進行科學配餐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同學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指導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

2、學會鑑定蛋白質、脂肪、澱粉等三種營養成分的簡單方法

發展目標:

1、關注自身的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資料:雞蛋白饅頭向日葵種子花生碘酒酒精燈等

三、説教學戰略、方法和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需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沛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激發求職慾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同學動起手來,參與到實驗中去,並且能夠積極地去設計實驗方案,自主地探索新的連線方法等。下面,我具體説一下這節課的幾個環節

(一)、認識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開始上課後,教室談話:人每天都要吃食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然後讓同學進行討論,進行簡單彙報。教室接着問:你都知道食物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哪些營養成分?在給同學一些時間進行交流,然後彙報,最後教師小結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同學交流,使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地考慮,使同學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更多的認識。

(二)、鑑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學習檢驗食物營養成分的方法

談話:我們怎樣來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呢?

(同學討論檢驗的方法)

2、介紹實驗方法:

實驗一:把蛋白質放在酒精燈上燒,問道難聞氣味,檢驗蛋白質

實驗二:把花生米在紙上摁壓,檢驗脂肪

實驗三:給食物點上稀釋的碘酒,檢驗澱粉

3、組織同學分組進行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

(教師在此處可以給同學們創設“矛盾”,比方讓同學們猜一猜土豆裏面含有什麼營養成分,讓同學們的想法發生分歧,來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

談話:用實驗的方法,可以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下面各小組可以自身選擇一些食物進行檢驗

要求:

(1)、邊實驗邊觀察

(2)、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記錄本上

組織同學彙報交流

小結:

檢驗各種營養物質的方法

本環節主要是讓同學知道鑑別三種營養物質的簡單方法,然後通過自身動手實踐,來驗證一些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

(三)、各種營養養成分對人體的作用

1、談話: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各有什麼作用?

(同學討論)

2、組織同學彙報

3、小結:

合理營養是健康的基礎。現在,在兒童少年中,因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是肥胖兒童、“豆芽菜”型兒童的數目不時增加。這不只影響兒童少年的正常聲中發育,而且還危和兒童少年成年後的健康。為了改變中國小營養構成不夠科學的狀況,北京市在中小同學中推行由營養師設計的營養午餐。

本環節主要是讓同學知道合理飲食的重要性

(四)應用知識的活動(彈性活動)

1、談話:你喜歡去麥當勞嗎?你認為麥當勞的快餐中營養搭配有什麼特點?

2、跟據學到的知識來設計一份學校營養配餐的食譜。

四、説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同學的態度和能力,所以評價時,不應過於看重同學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和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同學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明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和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同學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長,施展自身的才幹,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同學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書面資料的評價與對同學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同學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基於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

國小科學説課稿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緻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描述食鹽、麪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

比較食鹽、沙、麪粉在水裏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麪粉1。

教學過程

一、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範,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

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後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地描述)

5、學生彙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後有什麼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麼異同

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麪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佈

是否沉澱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裏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徵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高錳酸鉀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時顆粒的分佈是(不均勻)的。

五、課後反思:

國小科學説課稿6

  一、説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本單元認識的最後一種簡單機械。本課是依照“問題――實踐――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局部: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同學知道什麼是斜面。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這局部內容分為兩段:首先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後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導同學認識斜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實驗驗證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注意控制變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教學擬達到以下目標: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方面: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來説明斜面的省力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同學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二、説教法、學法

教師要以同學的經驗為起點,重視同學的實踐操作,本節着重於讓同學在體驗中學習。課前我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實際對分組資料進行了變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個紙盒的幾個不同高度的立面來控制,用一釐米寬的紙條來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局部的一致性,這樣一來使同學的操作更規範易行。在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同學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同學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協助,實現每個同學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為了取得合作的實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小組分工明確:實驗前確定了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協調大家的工作,佈置每人實驗操作的順序。這樣大家分工明確,操作時既節省了時間,又能取得較好效果。

(2)成員輪流實驗:操作時,我建議同學每人操作實驗中的.一個步驟,這樣依次輪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收穫。

(3)和時記錄:人人有實驗記錄單,既做觀察員又做記錄員,防止同學鬆懈。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用談話法説運河橋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確什麼是斜面。教師做明確説明:一塊木板當把它從低處到高處搭成一個斜的平面,並沿着它向上搬運物體時,它就成為一種簡單的機械――斜面(板書)。

(二)探究斜面有什麼作用

1.提問是搬油桶還是藉助斜面滾油桶到車上更省力呢?説斜面能省力光憑感覺還不行,還要用什麼來證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較才幹判斷。問同學怎麼設計證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實驗呢?

3.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根據同學的彙報,教師小結:先稱出物體(小車)垂直時的拉力,然後記下物體(小車)在斜面運動時的拉力,再進行比較。教師逐一出示為同學準備的資料,並演示組裝、分發資料和實驗記錄單。實驗要求:

⑴、由小組長分派每人操作一個實驗步驟。

⑵、把小車放在斜面下端,通過測力計拉着它均勻上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

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⑷、彙報實驗結果:分析你的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

⑸.同學分組討論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最後小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同學通過上一個實驗發現了同樣的物體省力情況不同。問同學答案。希望同學找到可能是由於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的原因。

接着讓同學猜測從低處到高處走樓梯和爬梯子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省力情況,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分組設計實驗,並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準備)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並進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級梯度要依照先高後低的實驗順序進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車外的紙包裝盒的幾個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個坡度,最後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筆來完成。為保證對比實驗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局部也相同,藉助兩釐米寬的紙條使露在斜面以上的局部和紙條寬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單)

四、學以致用

先啟發舉例:通過教師用線在圓珠筆上繞兩種螺旋線讓同學觀察後比較哪種螺絲更容易擰進木板中去,問同學為什麼你會這麼選擇?然後想一想盤山公路為什麼會修成“S”型。再問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

用了斜面。

最後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簡單機械?有什麼作用?有什麼缺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板書: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國小科學説課稿7

一、説教材

《風》是九年義務教育冀教版國小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空氣中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初步感知空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構建風是由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這一科學概念,然後模擬製作風車模型實驗理解人類利用風力的原理,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初步歸納概括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直接感受風的力量、動手創作風車模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他們能根據材料,獨立進行探究活動獲取新知的能力。

在這一課內容中還有關於風力歌的介紹,培養學生觀察風力及時記錄的內容。考慮到一節課容量較大,放在第二課時完成。本節課的説課主要説第一課時的內容,感受風的力量,做風車模型,理解人類對風的作用。

二、説學生

三年級學生雖然才接觸科學學科,進行實驗探究剛剛起步,但對於風這一現象並不陌生,只是沒有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理解風的形成。這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學生在學習了《認識空氣》之後,已經知道空氣會流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懂得風形成的原理,認識人類對風的作用。三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模擬製作實驗環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三、説教學目標

遵循新課標,科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依據這一理念,確立了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能按示意圖組裝出可正常運轉的風車模型,通過實驗説明流動的'空氣有力量。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激發探究知識的慾望。

3、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説明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

4、stse目標

能舉出實例説明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風有力量,瞭解風力的作用

教學難點:製作風車模型,理解風力利用原理。

五、説教法,學法

聯繫國小生對實驗動手特別感興趣的實際情況,本課我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為“實驗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能親自動手,從而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聯繫生活等教學方法。

1、教法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特點,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問題。然後,對問題進行猜想,探究,實驗的形勢分析,最後,歸納總結獲得結論並通過動手實踐應用聯繫生活。

2、學法

科學來源於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而國小科學課就應該是一個充滿個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並通過猜想,實驗,結論,應用一系列學習活動,實現由“學會”到“會學”。

六、説教具準備

本節課中需要提前準備的實驗材料有:紙,扇子,吹風機,氣球,風車模型製作材料(白卡紙、圓木棍、紙盒、線繩、電風扇每兩組一個)

七、説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師: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猜一自然現象)教師評價鼓勵。

師:風就像一位神奇的姑娘,時常伴隨在我們身邊,誰能能説出她的摸樣?讀詩:《誰見過風》。我們對風有哪些瞭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風”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讀詩,既激發學生思考,又讓學生體會到無處不在的風充滿了奧祕,問題的提出,使學生迫不及待的想對風進行探究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們的教學就開始了。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風是空氣的流動”

師:我們怎樣才能“製造”出風、感受到風呢?看誰想出的辦法多。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交流。代表發言,相同的答案不必重複,只闡述不同的做法,對每組的回答教師都要給予評價及時鼓勵表揚,激發學生們的自信心。

2、分組實驗,用盡可能多的方法感受風。

3、彙報交流:你是怎樣感受風的?(學生的方法很多,給予鼓勵,引導學生歸納兩種方式:一是皮膚直接感受到的空氣流動。二是被風吹動的頭髮,紙片等物體是被流動的空氣帶動的。從而得出結論:“空氣流動形成風。並進一步感知風是有力量的)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初步進行科學探究,獲取知識,根據材料,讓他們自行設計實驗來驗證推測,鼓勵他們,讓學生體驗創造風的快樂,激發他們探究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用自己的所見和親身感受來體會到空氣的流動形成風,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聯繫生活,體會人對風的利用

教師介紹: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利用風的力量來做事情。指導學生到謎底的同學教師給與表揚2師瞭解風車的應用。

1、出示風車提水圖。指導學生觀察,瞭解風車的基本結構和利用風力提水的原理。

2、在生產生活中人們利用風車能做很多事情,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3、瞭解風力的其他作用。(風力的利用:出示帆船、帆板的圖片)

【設計意圖】:本環節中,在讓學生動腦筋想、動眼睛看的過程中,認識風力的利用原理。使學生把自然現象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繫,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增添樂趣。)

(四)、實驗操作,製作風車

師:風不僅可以是大自然變得美麗,還愛幫助人們,為人們服務。風車就是藉助風的力量推動下轉動的,從而可以提起重的東西。現在就拿起你的材料,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根據書中的提示一起製作吧,注意要小組分工合作。

1、學生觀察製作圖,動手製作風車模型。

2、分組展示製作成果,同時提出問題:“怎樣能讓風車轉得快呢?物體是怎樣被提起來的?學生敍述想法,初步調試。

3、利用電風扇比一比哪組風車模型提起的物體重,給做的最好的組獎勵。

【設計意圖】:正所謂只有放手才能放心。本環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讀圖、自由奔放的發揮。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給出的示範圖,在小組內充分發揮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尋找問題答案。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風,知道了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自己也動手製造了風車模型,並瞭解了風對我們生活中的用途,老師為你們的表現喝彩,感到驕傲。風還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課後查閲資料繼續探討研究。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願望,促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外資料蒐集,延伸科學學習的時空,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向更廣闊的科學學習大課堂。

八、説板書設計:

空氣的流動→風→風有力量→風力作用(發電、帆船)

國小科學説課稿8

一、 説教學內容:

《飲食與健康》是首師大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關愛健康》的第一課時,本課的主要目的是先引導學生認識食物中含有哪些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然後指導學生學習幾種鑑定食物營養成分的簡單方法,最後向學生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本課內容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指導學生認識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

第二部分:指導學生用實驗的方法,鑑定食物中的三種營養成分。由於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一般不容易直接觀察出來,需要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鑑定。根據學校的儀器和設備情況,教材選擇了鑑定蛋白質、脂肪和澱粉等三種營養成分的方法。

第三部分:向學生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在這部分內容中,主要介紹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報它的結構、兒童少年中的營養不良狀況以及營養午餐的事實、合理營養的原則等。

第四部分:讓學生應用合理營養的有關知識,進行科學配餐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指導食物中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

2、學會鑑定蛋白質、脂肪、澱粉等三種營養成分的簡單方法

發展目標:

1、關注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雞蛋白饅頭 向日葵種子 花生 碘酒 酒精燈等

三、説教學策略、方法及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須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職慾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動起手來,參與到實驗中去,並且能夠積極地去設計實驗方案,自主地探索新的連線方法等。下面,我具體説一下這節課的幾個環節

(一)、認識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開始上課後,教室談話:人每天都要吃食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然後讓學生進行討論,進行簡單彙報。教室接着問:你都知道食物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哪些營養成分?在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交流,然後彙報,最後教師小結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學生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思考,使學生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更多的認識。

(二)、鑑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學習檢驗食物營養成分的方法

談話:我們怎樣來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呢?

(學生討論檢驗的方法)

2、介紹實驗方法:

實驗一:把蛋白質放在酒精燈上燒,問道難聞氣味,檢驗蛋白質

實驗二:把花生米在紙上摁壓,檢驗脂肪

實驗三:給食物點上稀釋的碘酒,檢驗澱粉

3、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

(教師在此處可以給同學們創設“矛盾”,比如讓同學們猜一猜土豆裏面含有什麼營養成分,讓同學們的想法產生分歧,來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

談話:用實驗的方法,可以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國小科學説課稿9

【教材分析】

1、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的時間單元。這一單元主要研究的是人類對於鐘錶發現的進步歷程,讓學生們瞭解從古到今人們經歷了從天體計時—工具計時—鐘錶計時的過程。而工具計時為本單元的重點,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蠟燭鍾、水鍾、擺鐘等。通過用各種工具計時,使學生們認識到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減小。正是因為這點人類在不斷追求精確的過程中才讓我們的測量工具向前發展。這樣才會有古代的計時工具發展到現在的計時工具,從而有了現在非常準確的機械手錶、電子錶、石英錶、和更為先進的原子鐘。本單元通過製作計時工具讓學生感受到縮小誤差是使科技和工具進步的內在動力。

2、課程分析

本單元關於擺的內容有《用擺計時的鐘》、《測量擺的快慢》、《調整鐘擺》三課。這三課之間存在着遞進的關係。《用擺計時的鐘》對《測量擺的快慢》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而《調整鐘擺》是針對於前兩節課的一個檢驗應用和拓展。這三課體現了學生們認知的循環過程。從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擺在本單元當中很重要,因為本單元前幾課的計時工具用來計量時間誤差非常大,為了減小誤差,擺的出現大大滿足了人們的需要。用擺來計量時間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測量擺的快慢》這一課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猜想—驗證—分析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對猜測與擺的快慢有關的三個因素:擺錘的重量、擺的幅度、擺線的長短進行了驗證, 通過驗證得到擺的快慢只與擺長這一個因素有關,只得到這個結論不是最終的目的。而從實驗中學會控制變量、數據的分析、誤差分析等方法。讓學生們真真切切的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3、學情分析

本課的特點是經歷一個驗證猜測的科學探究過程。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已經不陌生了。學生們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了影響擺的快慢的有關因素,在猜測過程中學生們的原有認知發生了矛盾,有的認為有關係,有的認為沒關係。從這裏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認真思考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實驗後的數據分析都是學生們極其感興趣的。在整個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量和分析誤差成為本課的亮點。也是五年級學生學習的主要導向。

【教學目標】

1.經歷改變擺錘的重量、擺動幅度、擺線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活動過程。

2.初步意識得到精確測量結果是需要反覆測量。

3.能夠對自己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且根據自己的分析進行猜測。

4.通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擺線,鈎碼,鐵架台。記錄單。

學生準備:秒錶或電子錶,米尺或長尺,量角器。

記錄單是我為學生事先準備好的。

【教學設計】

本課的總設計理念:本課主要以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是否有關係展開了三個活動。從活動中學生們記錄了大量的數據,並做了詳細的分析。本課除了通過實驗得到了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係這一結論之外,還要賦予學生們分析誤差的意識。誤差的分析是貫穿本課的主要線索。

活動分析:

本課由三個活動組成,就內容來看,三個活動之間存在着並列的.關係。但我認為三個活動之間也具有梯度,這個梯度體現在誤差方面。無論先研究哪一因素,學生對誤差的認識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減小誤差的方法。

接下來我對教學流程進行説明:

一、複習導入

幫助學生回顧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的幅度。

研究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明確本課的測量方法是測量擺10次的時間。

預設:研究擺的快慢學生能想到兩種方法1、一分鐘擺多少次。2、擺10次測量多少時間。

引導學生分析採用哪種方法誤差更小。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1、明確研究的問題,2、確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動

活動一、研究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彙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使學生學會設計實驗和控制變量。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得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的結論。教師直接教會學生誤差分析的方法。

具體教學步驟:

1、 研究問題:①猜想——擺錘的重量與擺的快慢有關係嗎?

②設計——你打算怎麼通過實驗來驗證?

③變量控制——如何改變擺錘的重量?如何保持擺幅、擺長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彙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你得到的結論是什麼?得到結論的依據是什麼?

②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會導致誤差?

本環節預設1:學生不會控制擺長、擺幅的問題。

解決策略1:告訴學生擺長的概念,從物體的重心到擺線固定點的距離。學生就會注意鈎碼的懸掛方式,不能把鈎碼掛成串形。擺的幅度保持不變,有一些學生認識到從同一位置出發。還有一些細心的學生想到用量角器測量角度更精確。量角器的出現也為下面研究擺幅做了鋪墊。

預設2:學生無法從數據中發現擺錘重量與擺的快慢是否有關。

解決策略2:引導學生髮現擺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測量後的時間非常的接近。

預設3:學生不會分析誤差。

解決策略3:教師幫助學生分析誤差產生的因素——空氣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問題。

活動二、研究擺長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彙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學生通過實驗得到擺線的長短與擺的快慢有關。且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

的越快的結論。根據前面幫助學生分析誤差的方法,教師不能告訴學生如何分析誤差,

具體教學步驟:

1、 研究問題:①擺長與擺的快慢有沒有關係呢?

②如何設計這個實驗?

③如何改變擺長?如何保持擺幅度、擺錘的重量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彙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導致誤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環節預設1:有的學生認為控制擺的幅不變的方法可以從同一個位置出發。

解決策略1:如果在改變擺長的情況下,使擺從同一位置出發,擺的角度就會改變。

預設2:把擺長改變2倍後得到時間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認為是誤差。

解決策略2: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測量原來擺長的時間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也就佔了總共時間的1/5。所以並不是誤差導致的。分清誤差與數據的區別。所以擺線長短與擺的快慢有關係。

預設3:誤差分析有侷限。

解決策略3:如果鈎碼掉了,重新系在線上就會改變擺長。

活動三、研究擺幅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本環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研究問題2、實驗和記錄過程3、彙報和分析數據

本環節達到的目的:通過數據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在一個角度臨界內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與無關,如果超出這個界限擺的幅度就會影響到擺的快慢。

具體教學步驟:

1、研究問題:①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之間有關係嗎?

②根據前面活動一、活動二的研究方法。請你説説如何設計這個實驗?

③如何改變擺的幅度?如何保持擺線長短、擺錘的重量不變?

2、實驗和記錄過程。

3、彙報和分析數據。

問題:①從數據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在這個活動中導致誤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環節的預設和解決策略:

預設1:學生都願意把擺從角度大的位置出發,因為擺的次數比較容易數出,最後得到結論擺的幅度與擺的快慢有關。

解決策略1:讓認為有關係的學生彙報自己都選擇了多少角度來測量的。然後我來在課堂上演示研究擺幅的實驗過程。我選擇角度小於10度的2個角度來測量時間,時間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擺的角度與擺的快慢無關。

預設2: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

解決策略2:除了前面分析的誤差,還應該注意使用多次測量的方法可以使誤差減小、工具產生的誤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錶。

三、小結以及拓展。

我們研究的問題是關於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擺幅之間是否有關係。進行了三組實驗,從數據中我們得出了結論,擺的快慢只與擺長有關。我們可以從數據中獲得很多的收穫。我們可以知道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着一些誤差。我們想辦法去減小誤差的因素。使得到的數據更精確。同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課下想想關於擺你還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的擺。

【板書設計】

擺的快慢

擺錘的重量 無關

擺的幅度 無關

擺線的長短 有關。擺線越短,擺的越快。擺線越長,擺的越慢。

針對着擺一工具測量時間一課,學生們推測出可以跟幾個因素有關:

1.擺錘的重量。

2.擺線的長短。

3.擺的幅度。(學生想到的是擺的角度)。

4.操作上的問題。(如在實驗過程中碰到了擺等因素)

5.空氣的阻力。

這幾個因素孩子們認識到前3個因素很容易控制。操作上的錯誤可以解決,但空氣的阻力難以解決這個問題會導致一些誤差的存在。

測量一分鐘擺動的次數,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親身組裝,觀察,認識,使用擺這鐘工具。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驗來計算擺的次數,進行探究,為下面對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進行了鋪墊。學生在測量一分鐘的擺動次數時,有的小組測量的是一分鐘的次數,有的是測量半分鐘的次數。有的人就認為時間是一半,所以次數就應該是一半的關係。有的人進行了反對,由於誤差的存在,所以時間成倍數關係,次數一定不能成倍數的關係。我想這是孩子們定性的分析,這時我説你可以再來做做看看到底是不是成倍數的關係。這也是讓孩子們不能僅僅靠自己的猜想,估計來當成是真理。而是通過量的得出,進行定性的分析。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們這一點。我想這一課孩子們不僅僅是會玩了擺。本課更有效的教學目的是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實驗發現了擺計量時間存在着誤差,可能在那些方面。這個過程是孩子們自己進行實驗的數據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過程發現的。而次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猜測下襬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關。對下面的各種因素進一步研究做了鋪墊。

國小科學説課稿10

尊敬的各位評委及老師們:

大家好!

我上的是國小四年級上冊大象版科學第六單元第一節《飲料瓶的知識》的內容。

現在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飲料瓶的知識》是大象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內容。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動物家族後進行教學的,是學生進一步體會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開始。通過學習對飲料瓶知識的認識,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與周圍環境的緊密聯繫,加深對自己周圍的環境的保護。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飲料瓶所藴藏的知識

(2)學會使用廢舊飲料瓶進行製作及實驗活動

(3)在科學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飲料瓶的活動,探尋飲料瓶的相關知識;

(2)利用飲料瓶進行科學小製作的設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操作、觀察、想象、探究合作的學習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科學習慣和在科學實踐活動中的創新精神,滲透法制教育,懂得愛護周圍的環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飲料瓶藴藏的科學知識。

難點:飲料瓶上的信息與日常生活進行聯繫比較和實踐運用

四、説教學方法

1、針對科學知識教學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針對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法、觀察發現法,以及討論、合作探究的形式,並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導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來學習相關知識點,利用這些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一系列有序活動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

2、對於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但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豐富,本節課將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學會運用抽象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同學們平時喜歡喝飲料嗎?(學生回答)都喝過哪些飲料?(指名學生説説)老師這裏也準備了幾種飲料,看看大家喝過沒有?請看大屏幕。師:喝完了飲料,你們注意觀察過飲料瓶嗎?(學生回答)從飲料瓶上你看到過什麼內容?(學生回答)這些知識又會告訴我們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引入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飲料瓶的知識。(板書課題:飲料瓶的知識)

二、授新課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的飲料瓶,仔細觀察,看看從飲料瓶上能發現什麼?可以在小組內探討,交流,並把觀察的內容記錄下來。(小組活動:學生觀察並記錄)

(1)師:通過觀察你們從飲料瓶身上都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彙報)

(2)師:飲料瓶上的這些信息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學生交流)

(3)師:對於飲料瓶你還想知道什麼?請把你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學生交流)

(4)師:請同學們把我們在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吧!

(5)課件展示飲料瓶的知識飲料瓶上的知識飲料瓶的信息商標條形碼質量安全標誌網址、地址、電話環保標誌綠色產品標誌保質期產品標準號信息的作用“商標是商品的臉”。有了商標,就能區別相同產品的不同來源,有助於維護合法權益。能告訴產品的價錢、廠家,起防偽、價格作用。它表示此飲料質量絕對安全,請放心的喝,大膽的喝……。它告訴我要想了解此種飲料的一些情況,可上網查找。它告訴我,喝完飲料後,不要亂扔飲料瓶。它能告訴我此飲料為綠色產品,無毒無害。在規定的條件下保證食品質量的日期。每一種產品都有它的生產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就是合格的,反之,則認為是不合格產品。因為產品眾多,每個標準國家有統一的編號,就是標準號。表示正在申請中的商標,使用時間:從拿到受理通知書到拿到註冊證書期間。圈加R表示已經註冊的獲得商標法保護的商標。使用時間:從拿到註冊證書開始使用。TM標誌R標誌

三、飲料瓶的應用

(1)好,剛才我們從飲料瓶上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那飲料瓶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沒有用處呢?(學生回答後展示自制作品及課件內容)

四、手工藝製作欣賞。師:老師的製作很有限,這裏為大家帶來了一些用飲料瓶製作的小工藝品,請觀賞。(課件播放:小製作的畫面)

五、課後小結:師:同學們,廢舊的飲料瓶除了可以回收再利用還可以變廢為寶。今天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許多飲料瓶的知識,得到不少收穫,請同學們今後把我們今天學到的飲料瓶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去,以便讓我們消費時更安全!

六、作業佈置:請同學們自己製作一個小玩具或工藝品並寫上小標籤向其他同學解釋製作過程和用途。

國小科學説課稿11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後,不易折斷的性質。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徵。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鈎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後彙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後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後,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鏽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並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彙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髮現:比較的材料由於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鏽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彙報,教師引導,最後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釐米,用回形針掛上鈎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釐米、10釐米和15釐米後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後彙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製品?

2.出示各種塑料製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後思考:這些塑料製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麼特性,並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瞭解塑料的循環使用

1.閲讀教科書,説説你瞭解了些什麼?

2.出示"可回收標誌",認識可回收標誌。

3.討論:我們以後在使用塑料製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國小科學説課稿12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説課的課題是首師大版科國小科學第五冊的《浮力》。而我説課的資料主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背景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

一、説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資料分析

《浮力》一課在課標中是處於“物質科學領域”之中的“力作用於物體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部分。在教材中處於首師大版科學第五冊第三單元《力與生活》中的第二課,前一課為《推力和拉力》,這為《浮力》的知識和技能作鋪墊。

(二)學生情景分析

在《推力和拉力》這課中,學生對推力、拉力、重力有了必須的瞭解,對使用測力計的方法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本節課從一個小故事開始,引導學生感受什麼是浮力,讓學生經過自我的觀察,比較幾種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景,進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説明

本節課我採用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的教學方式,提出問題後讓學生進行初步的猜測,然後進行簡單的體驗,然後再進一步做實驗,再一次體驗活動,最終得出結果,使學生的探究本事得到提升。

(四)技術準備

演示材料:水管、乒乓球、水、水槽、正方體鐵塊、繩子、測力計

分組材料:水、水槽、空塑料瓶、正方體鐵塊、鐵釘、泡沫塑料塊、輕木塊、繩子、測力計、記錄單

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浮力;明白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能簡單測量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二)本事目標

經過驗證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本事,細緻觀察本事及分析問題,收集整理信息的本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經過本課教學,學生初步具有對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祕密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進而樹立學好科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思。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過自主探索,實驗操作,明白所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難點:經過實驗分析,明白物體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三、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故事導入,引入新知——學習新知識,感受物體的浮力——進一步實驗,探究沉在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鞏固與總結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引入新知

1、教師説故事:一天,小明與小方在打乒乓球,一不細心,小明將乒乓球打進了一個窄小的鐵水管裏,由於水管口太窄小了,他們的手都伸不進去,小明想:將水管翻轉,乒乓球就會滾出來啦,可是這個方法也行不通,因為鐵水管太重了,他們兩個抬不起。怎樣辦呢?同學們,你們有什麼辦法將乒乓球取出來呢?

2、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拿出實物水管和乒乓球,將乒乓球放進水管,讓同學們親身動手取出乒乓球。如果學生不能説出教師想要的答案,則由教師引導學生加水進水管,讓乒乓球能浮在水面。

第二環節學習新知識,感受物體的浮力

1、(1)談話:教師那裏還有一些物品,它們放進水裏是怎樣的呢?是浮還是沉呢?請同學們猜一猜,把大家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教師出示物品:空塑料瓶、正方體鐵塊、鐵釘、泡沫塑料塊、輕木塊

(2)學生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結果

提問:同學們的猜想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一齊動手做做實驗吧!請同學們一邊實驗一邊記錄實驗結果。

2、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3、提問:為什麼這些物品會浮起來呢?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小結: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這一環節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明白浮力的初步定義。

第三環節進一步實驗,探究沉在水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

1、提問:在水面上漂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那麼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2、學生猜想

3、談話:到底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此刻,請同學們跟着教師一齊來證明我們的猜想。

4、教師示範,學生跟着做:用繩子將正方體鐵塊綁着,用手感受一下它在空氣

中的重量;然後將正方體鐵塊的一半(教師事先已在每個鐵塊的一半上標出一道線)浸入水中;最終將它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到底部。

5、請同學們説出自我的感受。

6、用測力計把正方體鐵塊吊在空中,看它在空氣中的重量是多少,把測力計的讀數記錄下來,填寫在表格中;然後將它的一半浸入水中,再將它緩慢地放入水中,直到完全浸入水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有什麼變化,把這兩次測力計的讀數也記錄子表格中。

7、彙報實驗結果。

8、小結:測力計的讀數慢慢變小,由此看來,沉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那麼,測力計上的讀數是不是浮力呢?

9、談話:我們先來正方體鐵塊的手裏情景,在實驗中,它主要受到什麼力呢?(教師在黑板上分析)受到了兩個向上的力,分別是拉力和浮力,還受到一個向下的力,是重力。因為當物體不動時,受到向上的力與受到向下的力是相等的,所以浮力大小加上拉力大小等於重力大小。

總結公式:浮力=重力—拉力

10、根據公式,計算出正方體鐵塊一半與完全浸入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

經過這環節讓學生明白在液體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並且學會測量、計算浮力的大小。

四、鞏固與總結

1、談話:經過實驗,我們明白了無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還是沉下去的物體都

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2、聯繫實際:利用水的浮力,我們能做些什麼事情呢?例如行船、游泳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五、板書設計

1、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

2、無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還是沉下去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

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所受到的浮力的就越大。

4、浮力=重力—拉力

國小科學説課稿13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中的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分為"瞭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學生們聽説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説,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學生們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學生有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及了學生在本單元要建立起的有關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形成的;三是培養學生們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是學生們在學習了"地球的運動"以及"在陽光下"兩個單元以後認識發展的必然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説,這一部分內容是學生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基礎部分。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通過中年級的科學課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態度,並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擬實驗,類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對月食部分的光學傳播原理進行了淡化處理,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沒有強調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過程,而是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和類比推理,自己總結月食產生的原因。這種教學設計,既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也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推理能力(根據日食現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據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

3、通過認識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關係,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天體)是相互聯繫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認識日食的成因。

2、難點:根據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激發興趣,適時誘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導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學生模仿課件自己動手做實驗,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擬實驗(日食的成因),小組合作,類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日食、月食視頻、動畫,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

2、學生準備:電燈泡、小皮球。

七、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太陽發生過圓缺現象嗎?

2、學生質疑、分析、發表自己的意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多數知道這種現象是日食現象。(此時教師適時加以追問:關於日食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分別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如:日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有日食現象……)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於日食的錄像。

(2)談話:根據剛才的錄像,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麼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小夥伴一起説一説。

(3)學生分組活動,討論日食的形成,並彙報討論結果。(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學生對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對此,我及時給予肯定)

(4)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發生日食現象是太陽本身在一段時間內變黑了,還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你認為哪種可能性大?(學生通過討論認為最有可能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種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可能是哪個天體?我引導學生帶着這個問題來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顯示討論的問題)

①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什麼樣的?(弧形的)這説明擋光的天體是什麼樣的?(圓的)

②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説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有多大?(與太陽一般大小)哪個天體可能是這樣的?(月球)

③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哪邊開始,向哪邊移動?(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説明什麼?(説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哪個天體是這樣運動的?(月球)

(6)那麼,綜合以上分析,你認為可能是哪個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月球)

(7)這時我提出:為了證實你們的想法對不對,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8)學生利用實驗用具,自己設計實驗證明推斷的正誤,並彙報結果。

①利用電燈泡當作太陽,皮球當作月球,甲同學的頭當作地球。

②讓乙同學拿着"月球"圍繞着"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讓甲同學再看"太陽",還能看見"太陽"嗎?

③當"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是否重新看見了"太陽"?

(9)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我用課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動畫。

(10)根據以上研究,參考日食形成的動畫,用自己的話説説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裏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

2、認識月食的成因

(1)問:既然有日食現象,會不會有月食現象呢?(演示月食過程圖)請你説一説你對月食的瞭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圖

(3)討論: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你能根據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4)學生分組討論並彙報結果。

(5)演示月食的錄像

(6)能過討論,看了錄像後,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月食形成的原因嗎?(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揹着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裏,太陽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會發生月食。)

(三)鞏固應用

1、教師講解:日食和月食現象,自古以來就吸引着人們去研究,我國遠在三千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日食的記錄。

以前,由於人們不瞭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於日食和月食有各種猜測,其中有不少錯誤的、迷信的説法;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才認識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相對運動的結果。現在,人們不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經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規律,能夠準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和地區。

2、鞏固練習:今天,我們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請你試着做一做下面的練習:分別畫出發生日食和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位置圖。

八、設計理念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國小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學此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展開探索的:

1、從舊知入手,因勢利導。學生已經在前面的一課中學習到了月相的知識,並聯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從這裏開始本課的教學,既體現了知識的連貫性,也使學生學得自然。在教學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為教學的重點,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為一個探索作業的形式,既倡導了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

2、以圖解為載體,促進理解。天文知識的學習,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圖解來讓學生初步認識發生日食和月食的條件。這也是一種直觀教學的方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加深理解。重現日食和月食發生時候的現象,這樣使抽象的東西更加形象化,從而有利用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4、通過模擬實驗,培養能力。模擬日食和月食發生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知識,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5、通過畫圖練習,鞏固知識。學生學完了這一刻,真正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還是示意圖;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還是要藉助示意圖。所以,在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一個練習,就是讓學生畫示意圖。即使有少數的學生在前面的環節中還沒有掌握,那麼通過畫示意圖,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過以上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直觀中理解知識,在思考和討論中形成知識,在實驗練習中鞏固知識。

我的説課完畢,感謝大家,歡迎指教。

國小科學説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國小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入,自然引出“寬度增加,紙的抗彎曲能力會怎樣”的問題,由此展開一系列關於形狀和結構的研究。所以,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為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課探究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動。通過在不同寬度的紙上放螺帽,比較不同寬度的紙抗彎曲的能力。然後收集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紙的寬度增加,抗彎曲的能力會明顯提高。第二部分: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之間的關係。第三部分:研討長方形截面的橫樑平放好還是立放好。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結論的應用。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承重的橫樑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讓學生解釋橫樑立着安放的現象,最後要求他們用感受尺子抗彎曲能力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發展規律,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通過實驗,能積極分析並善於發現引起實驗結果出現差異的各因素,能根據實驗經驗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並不斷改進實驗。能通過採集實驗數據和實驗驗證等手段展開科學探究。

2、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樂於探究不同厚度的紙和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係,樂於通過小組合作積極主動完成實驗;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探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的同時,亦能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初步感受到科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探究形狀與結構的興趣;

3、科學知識目標:通過實驗,認識增加紙條厚度和寬度可以顯著提高紙條的抗彎曲能力。並能理解橫樑平放和豎放的道理。

三、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紙的厚度、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的研究;

教學關鍵:對科學實驗的變量識別與控制;

四、設計理念及基本思路:

本課體現“以探究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採用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將實驗探究、解決生活問題與課外延伸三部分緊密聯繫,使教學內容邏輯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動化。激趣引入部分:首先安排教師的演示實驗,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引出紙條抗彎曲能力的因素也為引出課題做準備。自主探究部分:三組自主實驗的設計,完全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服務,用填表形式展示實驗結果,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合作,積極彙報,得出比較科學的數據。解決生活問題部分,出示建築圖片,目的是將學生的視角引向生活,讓他們感受生活與科學的聯繫,又一次將所學運用到生活,體現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

五、關於小課題的落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而實驗能力正是創新能力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科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一直是科學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具體的問題有:實驗材料難準備,學生實驗難駕馭,小組討論形式化,種種問題制約着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作為科學課研究的小課題顯的尤其重要,本節課中為了落實這一課題,我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實驗材料的收集與保管,填充與更新,發動學生備齊實驗材料做好實驗的前提保證。

2、注重制定明確具體的實驗要求,起到約束學生有序實驗的作用。

3、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組設置了小組長、實驗員、記錄員、觀察員,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學生有事做,有問題想,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

4、注重實驗設計的目的性,提高學生自主實驗的效果:一節課中,如果實驗沒了目的,那麼學生實驗便亂了方寸,更別談實驗的有效性了。本節課我共給學生設計了四組不同的實驗,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組實驗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對比試驗要控制的條件,抓住這一關鍵,緊扣這一核心,就為後續實驗打好了基礎,鋪好了路,第二、三組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實驗,通過這2組實驗使學生看到寬度、厚度的增加能明顯提高抗彎曲能力這一現象。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讓學生明白橫樑為什麼立放的道理。使科學道理迴歸生活。這些實驗的設計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目的性強,循序漸進的把學生帶入了探究的天地。

國小科學説課稿15

説教材:

這是《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槓桿原理、輪軸省力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中學生將認識這兩種機械,並通過用測力計測量、比較的方法研究滑輪的省力情況。在課堂上通過科學實驗活動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原理,也將把學生引向滑輪組的探索中,所以《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必須由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探究驗證,從而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總結結論,讓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悦。

説學情:

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定滑輪的位置較高,比較隱蔽,真正見到過的不多,實際應用中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也常與吊鈎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學生對這類機械的感性認識是比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觀察到,(現在建築工地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課前要蒐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滑輪圖片,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升國旗實例出發引出定滑輪,最後又讓學生舉例説明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機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説教學目標:

在《科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並結合國小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科學概念:

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着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瞭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動滑輪作用與定滑輪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學重點: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5.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驗證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説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選擇必須對學生有啟發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根據本課知識特點,根據國小生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實驗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

2、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滲透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制定的三維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繫國小生的生活實際,本着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嗎?升旗手輕輕拉動繩子,旗杆上的什麼裝置幫助我們把國旗升上高空?(學生回答:有滑輪)

2、(出示課件)細心觀察的.學生髮現,原來在旗杆頂部有一個滑輪,你知道這個滑輪在工作時有什麼特點嗎?(板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3、(出示課件)定滑輪的定義:像這種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科學探究

(一)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

1、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 (學生猜測)

2、請小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3、請各小組討論利用現有的器材怎樣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

請各小組參照活動手冊上的實驗記錄表,討論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各實驗組彙報實驗方案,全班分析討論並改進,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案。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時所需的力的大小

鏈接定滑輪,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測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較兩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實驗

5.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6、彙報交流:通過實驗你們小組發現了什麼?(學生用數據分析總結 多叫幾個小組彙報增強結論的説服力)

7、現在請大家總結一下定滑輪有哪些作用?(結論: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動滑輪

1、(出示課件)提問:“圖片中的這些滑輪是定滑輪嗎?”(不是)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指導學生從定義去認識並判斷滑輪的種類

2、動滑輪的定義:那他們是怎樣轉動的?(板書: 隨重物一起移動)人們在搬運貨物時,常常使用這種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你能給取個名字嗎?(板書:動滑輪)

3、猜測:你認為動滑輪的作用和定滑輪的作用相同嗎?(不同)會有哪些不同呢?(學生猜測)

4、反問學生:你們猜得就對嗎?(學生説要通過實驗來證明)請各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來證明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5、學生彙報交流,教師概括。

(1)組裝動滑輪。將細線套在滑輪的槽裏,左端掛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將重物掛在滑輪架的鈎上,使滑輪成為一個能與重物同時升降的動滑輪。

(2)用測力計測量將鈎碼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測力計測量將同樣多的鈎碼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大小。

6.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完成書中表格

7、交流發現: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用數據説明)

小結: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8、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定滑輪 優點:改變用力方向

缺點:不能省力

動滑輪 優點:省力

缺點: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學以致用,尋找生活中的科學。

1、談話:同學們你能舉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例子嗎?

2、想一想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動滑輪?(搬運較重的貨物時就選擇動滑輪,想站在地面上把較輕的物體搬運到高處就選擇定滑輪。

3.引申的問題: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運到5樓的建築物上,你會用什麼樣的滑輪?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學習後的收穫是對本課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請各小組組長迅速把器材分類整理好歸還老師。(教師清點器材,評價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