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45K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1

今天,我為大家説説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

本着中學課改理念——在閲讀教學中要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即在提高閲讀本領的同時,也提高文學修養,二者相符形成,互相促進,針對本篇文章,我覺得應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全文,領會其中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能結合自身實際總結人生經驗。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學法和方法、説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闡述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七年級一單元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語言風格簡潔,故事性強,在尋常的故事中藴含深刻人生哲理性的記敍文。本篇文章在整個單元中是精讀課文,是對前一篇《在山的那邊》學習人生話題的延續,《走一步,再走一步》講述的是“我”八歲時的`一次爬懸崖的冒險經歷,總結出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將大困難化作小困難,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地慢慢地來解決,定能戰勝一切困難的人生哲理。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愛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時候,能用心去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能聯繫自己生活的體驗,想象人生的大問題,在閲讀上,主要提高朗讀能力,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橋當,能初步讀出語氣。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根據七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一定的閲讀能力的實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學通過默讀朗讀本篇文章,把握整體內容,能夠複述文章情節,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認識到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將大困難化作小困難,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地慢慢地來解決,定能戰勝一切困難的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是相輔相成的,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是在實現教學目標之中,而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又是對教學目標的深化和補充。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結合本課文,引導學生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以及包括的人生哲理。難點是對故事複述的完整性。和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得出有價值的經驗。重點的突破是在老師的講解和設置的問題完成的,而難點的解決則需要反覆的朗讀並且結合講解完成。

學習本篇課文主要要教會提高朗讀能力,瞭解記敍文的寫作特點,並實行聯繫、討論等方式實現這些。

二、説教學和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是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統一。本篇文章,我採用講述法閲讀法、點撥法三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倡導“自主、何須哦、探究”的討論學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個學生“充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通過導入,默讀,複述課文,解決生字詞,對全文進行初步掌握,然後進行朗讀訓練品味文章,最後佈置思考問題,為第二課時做回顧準備。

第二課時,解決第一課時的思考問題,回顧全篇文章,然後進行課堂討論,從多角度出發,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積累語言,最後做總結,並佈置寫作訓練。

四、説板書設計:

主要突出複述的時的情節要素即地點、時間、任務、環境。畫一幅簡筆懸崖畫,對故事的經過進行展示,最後推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經驗的總結。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2

多元化的學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就有多元化的設計。本執教者的“説課教案”是按照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本課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新課程設計的原則設計的。分為三大板塊:一、説教學設想;二、説教學流程;三、説板書設計。

【教學設想】

一、總體教學設想

1、把握新教材特點,理解本課編排的目的。

2、知曉學生學情,為共同學習奠基。

3、與學生同閲讀課文,同在一個平台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4、在自讀中感知,在合作中領悟,在探究中啟迪,在實踐中運用。

5、注重讀寫過程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張揚個性,亮出自己。

教學設想闡述:

1、把握教材特點,理解課文編排目的:

(本課選自人教版教材七冊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是一篇學讀課文。這篇課文是著名的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寫的。它主要是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8歲時一次“脱險”的經歷,其中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再大的困難,只要我們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將困難化解為一個個小的困難,最終戰勝困難。

整個第四學段的教材編排的依據是《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的外在線索是與生活的聯繫,內在線索的是按三大板塊: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而本課是屬第一板塊:人與自我。這個單元都是談人生。寫的都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閲讀這些課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

2、知曉學生學情,為共同學習奠基:

(從教材的編排特點,看本課,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學讀課文,它是第一二單元人與自我中的主要課文。作為一篇學讀課文,教會學生讀書,即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這是最主要的。而面對剛進入第四學段的(國中)學習生活的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分析看學情:其一,天真、活潑,富於表現力。其二,面對着帶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喜歡讀。其三,喜歡討論,喜歡發問,喜歡探究。其四、喜歡説自己的故事。然而難點是對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中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難度。

面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採用多種學習方法引導、和學生同攻難關。為共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與學生同閲讀課文,同在一個平台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因為本文就是通過作者在童年時爬懸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難,就應在懸崖上走下一樣,“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體驗,和學生同在一個平台上,同讀課文,同探討人生的哲理。 )

4、在自讀中感知,在合作中領悟,在探究中啟迪,在實踐中運用:

(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閲讀、討論、探究本課藴含的人生哲理;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會有嗎,我們應怎樣對待?這個故事的主要敍述的情景是什麼?我遇到困難的情景是什麼?作者想到了什麼,我想到了什麼?一是要讓學生知道要多讀,讀出味,才能懂其意;二是要領悟文章的內容所藴含的意義,要多思,三是要多説,在實踐中學習語文,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橋樑,和作者莫頓·亨特進行心與心的對話。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從讀到寫,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談談自己對生活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5、注重讀寫過程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張揚個性,亮出自己:

(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更重要體現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以,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評價標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師──生──作者──課文之間的共同學習、探討的和諧氣氛,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美的享受。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在學習過程中處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勵學生展現自我,亮出自我。

本課教學設想的目的,學生閲讀本文後,知曉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腳印都能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是與生活相聯繫的。 )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是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從不同角度,用不同題材回答了“怎樣走好人生之路”這個問題。《在山的那邊》用象徵手法説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怕艱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説明的是面對一個似乎無法解決的困難該怎麼辦。《生命,生命》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及其意義的嚴肅思考。《紫藤蘿瀑布》由藤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生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童趣》説的是作者童年時代觀察蟲蚊、叢草等趣事,有一種物外之趣。閲讀五篇,不但對同學們正確認識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可以引發學生對有關人生問題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記敍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險和在父親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戰勝困難脱險的經歷,告訴我們:困難和危險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怕它,將它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困難,從眼前腳下做起,就能個個擊破、戰勝它的道理。通過一個故事生髮出人生感悟,引出一個富有哲理的道理,給人以啟發和教益。

二、學生分析

對一個剛剛跨入國中大門的同學來説,國中生活的開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他們是帶着父母親友的期望,在他們殷切的目光中走進國中校園的,因而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設計與規劃。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有幹勁,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而一遇到困難,或手腳失措,不知該咋辦;或怨天尤人,哀歎命運不公;或乾脆打退堂鼓,畏懼退縮。總之,他們大都不敢面對困難,正視困難,積極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故對學生進行正視困難並積極克服困難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前面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從三維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學習借事説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初步讀出語氣的能力及其複述課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朗讀、整體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所藴涵的深刻道理,增強學生正視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事説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分析

a)教法

我講這篇課文主要使用講讀法。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分析中,在對朗讀的指導中增強感悟、加深理解、引發思考。

b)學法

反覆朗讀培養語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聯繫生活實際並有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發生在1945年1月,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上,一個上尉飛行員在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情況下,駕駛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出色完成偵察任務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悟,熟悉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準備複述。

1、自讀以前,提問:複述這個故事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待學生明確因為這篇是記敍文,所以我們應該講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後,學生再讀課文就能有意識地記住一些相關內容。

2、複述前,提問:複述的'重點應放在哪兒呢?讓學生明白,本文敍事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3、學生們在四人小組中相互複述 。

4、指名學生面對全班複述,並進行評價。

5、設置這一教學環節,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下一教學環節作好鋪墊。同時培養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

(三)研讀理解,培養能力。

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我打算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七)在攀爬懸崖的整個過程中,“我”總共哭過幾次?哭的作用完全相同嗎?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八)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寫“我”在攀爬時複雜的心理狀態的語句並加以分析。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

(九)在“我”爬下懸崖的過程中,父親是怎樣指導的?“我”的信心有什麼變化呢?為下一環節對主旨的領悟打下基礎。

(十)這段爬懸崖的經歷雖然已過去很多年,但對於“我”來説是難以忘懷的,因為“我”從中獲得了“永遠忘不了的經驗”。這“經驗”指的是什麼?進一步領會主旨。

因為七年級的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強,故老師的“導”顯得猶為重要,而以何種方式作為切入點就比較關鍵了。我之所以設計問題1,就是因為我覺得此問題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引發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內容,深入思考。同時在此過程中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告訴學生朗讀不但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音準確,而且要做到停頓恰當,讀出語氣語調,注意抑揚頓挫。

(四)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作者的經驗僅僅針對爬山而言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從中得到的啟示。設置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使學生理解“我”在攀爬懸崖的過程中悟出的道理它對生活的意義,讓他們受到啟發和教益。

(五)質疑問難

學生再讀課文,發現並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設置這一教學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精神。

(六)反思總結,談收穫。

(七)結束語

師送學生一首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後提出希望。

六、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懸崖的經歷 得到的經驗

我的心理變化 父親的指導

毫無信心

走一步

有了信心

再走一步 在困難面前不應畏懼卻步,

信心大增 而要冷靜分析,化解困難。

每次走一小步 將大困難化小,一個一個

巨大的成就 解決,就能戰勝困難。

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是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從不同角度,用不同題材回答了“怎樣走好人生之路”這個問題。《在山的那邊》用象徵手法説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怕艱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説明的是面對一個似乎無法解決的困難該怎麼辦。《生命,生命》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及其意義的嚴肅思考。《紫藤蘿瀑布》由藤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生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童趣》説的是作者童年時代觀察蟲蚊、叢草等趣事,有一種物外之趣。閲讀五篇文章,不但對同學們正確認識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可以引發學生對有關人生問題的一些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記敍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險和在父親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戰勝困難脱險的經歷,告訴我們:困難和危險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怕它,將它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困難,從眼前腳下做起,就能個個擊破、戰勝它的道理。文章通過一個故事生髮出人生感悟,引出一個富有哲理的道理,給人以啟發和教益。

二、學生分析

對一個剛剛跨入國中大門的同學來説,國中生活的開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開始,他們是帶着父母親友的期望,在他們殷切的目光中走進國中校園的,因而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設計與規劃。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有幹勁,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而一遇到困難,或手腳失措,不知該咋辦;或怨天尤人,哀歎命運不公;或乾脆打退堂鼓,畏懼退縮。總之,他們大都不敢面對困難,正視困難,積極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故對學生進行正視困難並積極克服困難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前面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從三維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學習借事説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初步讀出語氣的能力及其複述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朗讀、整體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文章所藴涵的深刻道理,增強學生正視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事説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分析

教法

我講這篇課文主要使用講讀法。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分析中,在對朗讀的指導中增強感悟、加深理解、引發思考。

學法

反覆朗讀培養語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聯繫生活實際並有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發生在1945年1月,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上,一個上尉飛行員在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情況下,駕駛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出色完成偵察任務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悟,熟悉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準備複述。

自讀以前,提問:複述這個故事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待學生明確因為這篇文章是記敍文,所以我們應該講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後,學生再讀課文就能有意識地記住一些相關內容。

複述前,提問:複述的重點應放在哪兒呢?讓學生明白,本文敍事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學生們在四人小組中相互複述 。

指名學生面對全班複述,並進行評價。

設置這一教學環節,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下一教學環節作好鋪墊。同時培養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

(三)研讀理解,培養能力。

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我打算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在攀爬懸崖的整個過程中,“我”總共哭過幾次?哭的作用完全相同嗎?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寫“我”在攀爬時複雜的心理狀態的語句並加以分析。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

在“我”爬下懸崖的過程中,父親是怎樣指導的?“我”的信心有什麼變化呢?為下一環節對主旨的領悟打下基礎。

這段爬懸崖的經歷雖然已過去很多年,但對於“我”來説是難以忘懷的,因為“我”從中獲得了“永遠忘不了的經驗”。這“經驗”指的是什麼?進一步領會主旨。

因為七年級的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強,故老師的“導”顯得猶為重要,而以何種方式作為切入點就比較關鍵了。我之所以設計問題1,就是因為我覺得此問題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引發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內容,深入思考。同時在此過程中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告訴學生朗讀不但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音準確,而且要做到停頓恰當,讀出語氣語調,注意抑揚頓挫。

(四)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作者的經驗僅僅針對爬山而言嗎?聯繫生

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從中得到的啟示。設置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使學生理解“我”在攀爬懸崖的過程中悟出的道理它對生活的意義,讓他們受到啟發和教益。

(五)質疑問難

學生再讀課文,發現並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設置這一教學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精神。

(六)反思總結,談收穫。

(七)結束語

師送學生一首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後提出希望。

六、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