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手指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手指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指説課稿

手指説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手指》第一課時,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五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手指》是

先生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散文,編排在部編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本單元一個重要的語言要素就是感悟作者語言的風趣幽默。這篇課文就是用生動而又風趣的語言,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説教學目標

結合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本單元的語言要素,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能通過多種方式理解“窈窕、堂皇、附庸、養尊處優”等詞的意思;

2、學會抓中心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學習文章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進行簡單的仿寫

3、通過抓關鍵詞品析大拇指的姿態和性格特點,激發學生對大拇指似的人物的

崇敬之情,感悟作者語言的風趣幽默。

重點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理解大拇指的姿態特點和性格特點

難點

根據五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品悟文章語言的風趣幽默

三、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基於此,我採用的教法:

1、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地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想象描述法。藉助課文語言文字的創設情境、想象大拇指的形象以及像大拇指似的人物,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寫作訓練。

(二)説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體味作品的語言幽默風趣。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説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

1、從作者“豐子愷”入手,讓學生談談對他的瞭解。

孩子們自然會提到已經學過豐子愷的《白鵝》,接着追問:為什麼對這篇課文印象深刻?自然地提到作者的語言風格——幽默風趣。“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大師的風采。”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預習自學能力,所以這一環節,我力圖從學生自身需求出發,去學習難讀、難寫、難理解的字詞,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1、讀音

大屏幕出示本課要求會認的,讓學生自讀,然後提出需要提醒的讀音(主要是平翹舌,鼻音和三聲連讀)及多音字

2、詞意

讓學生提出自己比較陌生的詞,其他孩子幫助理解

3、字形

再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同樣讓孩子自己觀察,提出難寫的字,老師範寫,學生再練寫

第三步: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抓出中心句

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朗讀和概括能力。

1、讓孩子快速瀏覽課文,説説主要內容

2、課文主要內容在那一段明確寫了?引導學生找到中心句

3、根據中心句推測作者在寫五根手指時會從那幾個方面進行描寫(引導學生抓中心句中的重點詞——姿態、性格)

第四步:品讀“大拇指”,感受語言的風趣幽默(重難點)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這一環節,我將按以下幾個步驟來教學

1、拋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自讀第二段,説説你從這段中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大膽地去動手,動腦,去發現。

2、根據學生的彙報,重點交流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姿態

從那幾個方面寫大拇指的姿態?他在你腦海中是個什麼形象?能讀一讀嗎?

(2)性格特點

吃苦耐勞:

a、引導學生體會排比的句式,擬人的手法,標點的運用,重點詞的感悟

b、聯繫生活,大拇指還能幹什麼?並仿照文中排比句寫一寫

c、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

默默無聞:你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這一特點的?

(3)拓展:

由大拇指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由此產生敬佩之情,鼓勵孩子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品格

五、説板書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潔地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22、手指

姿態:其貌不揚

大拇指吃苦耐勞

性格

默默無聞

結束語: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完成了教學,教師的導立足生的學,在教學中與學法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使他們主動的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中,再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並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手指説課稿2

教學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 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表達方法,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勞動不説話。(手)

2.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手,十個手指,這一雙手,十個手指,讓我們學會了許多事,幹了許多活。現在我們來想一想,説一説你用這雙手做過哪些事情,在做這些事情時,這十個手指是怎麼分工合作的?

3.學生回憶生活,想一想,説一説。

4.過渡導入:關於手指,同學們想説的還真不少。是啊,手長在每個人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著名作家、漫畫家豐子愷曾經寫過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手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篇文章吧!

二、初讀課文

1.簡介作者。

2.默讀閲讀提示,標出閲讀要求並指名回答。

3.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5. 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6. 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7. 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根據課文內容完成表格,彙報交流。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

大拇指最肯吃苦。姿態不美

食指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

中指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

無名指風光無限能力薄弱

小指小巧玲瓏能力薄弱

4.感受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的特點,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四.聯繫實際,感悟道理。

1.準備一支筆,一塊磚,指名學生上台配合做遊戲。

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這隻筆,看能不能拿起來,拿不起來找其手指幫忙,用兩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會有什麼發現?再分別用同樣的方法去拿這塊磚,你有什麼感受?

(團結就是力量)

2.做了這個遊戲後,你認為和文中哪段文字相符找出來讀一讀。

3.指名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明確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作業

小練筆: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試着寫一寫。

手指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我説的課文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最後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同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特別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能力”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是本組課文“人生領悟”中的最後一篇,我將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通過完成圖表,讀讀,議議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道理。

因此,我將隨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歸納總結。通過其他幾篇課文的內容總結,明白這篇課文的寫作意圖。其次,我還將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這組課文表達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中或文末直接表達作者的情感,及直接表白的方法,給人以啟示。《頂碗少年》是將説明的道理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從中受到啟迪。再次,我將充分利用文前的導讀和文後的閲讀鏈接,讓生長閲讀前明確閲讀任務,閲讀後,在課文鏈接的指導下,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説教學過程

(一)、從導語入手,明確閲讀要求

1、板書課題《手指》,今天,我們來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正如單元導言所説,平凡的事物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啟發。

2、引導全班讀“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①五個手指各有什麼特點,②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3、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學生自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完成表格。

1、檢查讀書情況,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可以用“首先……接着……最後”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找出文中的總起句。

4、本文章表達方法上與其他幾篇課文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5、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完成表格。

手指長處短處啟發

拇指肯吃苦形體不美,構造簡單人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團結就是力量

食指機敏,幹活以他為主不窈窕常受傷

中指相貌堂皇,曲線美幹活不出力

無名指

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能力薄弱

(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長文短教,通過一張表格把文章的重點問題明朗化、簡單化,讓學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時,加強對手指各自特點的認識,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集體反饋,深入探究,體會寫法

1、指名反饋表格中的內容,師適當引導。

2、師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表現手法

觀察表格,結合課文內容想想:作者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從表格中的“吃苦”,“窈窕”,“秀麗,樣子可愛“等詞語體會文中擬人化的手法。)

通過觀察表格,體會出文中的對比手法

(長處——短處,五指之間的不同特點對比着來寫)

3、作者説:“卻無愛憎在其中”,真的沒有愛憎傾向嗎?談談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五指中的一員,你願意做哪一個手指,為什麼?以此來發散生動思維、活躍他們的思想。

(在此過程中,注重個性的理解,隨機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窈窕,堂皇,養尊處優”的意思。)

4、教師導讀:是呀,正如作者所説——(屏幕出示)

“手指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美醜之分了。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1、師創設情境:一天,五指發生了矛盾,他們為什麼會發生矛盾?結果又怎樣呢?請你也仿照本文擬人的手法來編寫一個童話故事,讓人從中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

(這既是對全文寫法的練習,也是讓生從寫作中加強人生感悟,明白本文的寫作意圖,這也將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五)、總結課文:引讀閲讀鏈接,是的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起來力量就會更強,就是豐子愷先生從手指上得到啟示。有位詩人又是這麼讚美手的!齊讀閲讀鏈接。豐富對手的理解。

①齊讀最後一自然段,②師小結課文

四、説板書設計:

5※手指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總)擬人

(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分)

對比

團結就是力量(總)

手指説課稿4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手指》是著名散文家、畫家豐子愷的作品,課文用擬人化且風趣的語言介紹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作用,課文最後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道理。學習本課,能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語言幽默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拇、弦”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等15個字,正確讀寫“拇指、搔癢”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難點:領悟課文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説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與默讀結合法

本課課後有默讀的要求,因此本課的教學採取朗讀與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要讓學生多朗讀,把課文讀流利。同時繼續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鍛鍊學生通過默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2.發現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重點是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因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作者描寫手指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的,以及這樣描寫的好處,學習作者的表達特點。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作者簡介,課文生字等內容,輔助教學。

三、説學法。

學習本課,要體會作者風趣的語言,同時要學習作者的表達特點,學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完成本課小練筆。

四、説教學流程。

本課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前要安排預習,課堂上安排了兩個課時的教學內容。

(一)佈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為什麼。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1.談話導入: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手指》一課。

2.板書:手指,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生字:拇搔癢穢軋擰螺鈕釦貌倉渺享庸憎

3.指導學生進行生字書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讓學生快速讀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後分別具體寫(),最後總結寫()。

3.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指名學生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師:這節課我們具體來看看作者是怎麼介紹手指的。

二、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三、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提示:團結就是力量。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分別讓你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

4.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

四、課文小結

本課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性格和作用,揭示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道理。

五、板書設計

手指説課稿5

一、設計意圖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各個年齡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小蝌蚪”、“青蛙”作為表現“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傢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説,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和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和遊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創作”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着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三、説重點和難點:

目標3的實現,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前面已經分析過,這裏就不再重複了。這節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導入課題後採用了“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説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蛙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程序:

有了以上這些分析和準備,活動程序也就一目瞭然了。可以簡單的概括為

“觀察------想象------創作”三個部分。

(一) 以圖片導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

1、幼兒邊聽歌曲邊表演小蝌蚪遊動進場入座。利用幼兒學過的本領,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出現青蛙媽媽的圖片)

老師:“咦!青蛙媽媽皺着眉頭,好像有點心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回事吧!”(教師扮演青蛙媽媽,説:“唉,聽説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唸完兒歌后出示出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的圖片。)

老師:“哇!真棒!小蝌蚪終於找到媽媽了。它們可開心了,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複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二)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

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説一説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節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經常有畫一下換一次工具的習慣,為了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裏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後,請幼兒再次作畫。這時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藴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3、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教師繼續利用課件創設的情景,對幼兒説:“青蛙媽媽看到這麼多的寶寶,真高興啊!一蹦就蹦到了我們小三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牆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媽媽的身邊啦。

4、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遊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手指説課稿6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謝省教研室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讓我們有一次展示自我和互相學習的機會。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有趣的手指畫》,本次説課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即一、説教材;二、説教法、學法;三、説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手指畫》是贛美版國小美術二年級下冊中的第5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目的是通過看看、印印、想想、畫畫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通過對指印和手印的聯想,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精神,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讓學生認識手指畫,瞭解創作手指畫的基本方法。

2、學會用手的不同部位壓印、擦刮出不同的圖形,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聯想,添畫成有趣的形象,再以合作的形式創作一幅完整的手指畫作品。

3、激發學生創作手指畫的願望,體驗其創作的喜悦,從而熱愛繪畫,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體驗印製,聯想和添畫的樂趣。

教學難點:對指印、手印的聯想及畫面的合理佈局。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中根據低年級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我把學法與教法有機結合起來,採用欣賞法、比較法、觀察法、發現法、聯想法,啟發學生聯想,經歷創作過程,體驗成功樂趣。

三、説教學設計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為活躍氣氛,我藉助多媒體播放了一首兒童歌曲《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孩子們在愉快的歌聲中,跟着節奏做拍手遊戲,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接着我藉助多媒體播放課件,讓學生通過課件認識指腹、指尖、掌心等部位,為後面的教學作了輔墊。

(2)欣賞作品、提示課題

《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可藉助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其審美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我先借助兒化語言,激起學生思考,激發其探究慾望,“手不拿筆能畫畫嗎?”接着我又藉助多媒體,播放精美的手指畫課件,把學生帶入到一個美的情境中,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探究慾望,為後面的學習打開了情感目標的大門,並作了紮實的鋪墊。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新課。

(3)嘗試壓印、體驗樂趣

在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後,我首先讓學生在視覺上獲得對指印的感受。於是,我一邊在指腹上塗上顏色,壓印在紙上,示範給學生看,一邊告訴他們塗色,壓印時需注意的問題。為了讓學生了解手的其它部位也能壓印和擦刮出不同的圖形,我把問題拋給學生:“除了用指腹,還能用什麼地方印?不同部位印出的形狀是怎樣的?用手指按一按會出現指印,那用手指來擦一擦,刮一刮又會是怎樣的呢?”接着讓學生主動探究,嘗試用手的不同部位通過按、擦、刮等方法在紙上隨意造型,讓他們在五顏六色中體驗用筆無法獲得的樂趣。這其中學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調色時,水放多了,以致於印出來的造型不清晰,多種顏料混在一起導致畫面色彩灰暗等。這時,我把這些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明白正確的方法,為後面的創作奠定基礎。

(4)啟發聯想,小組創作

為拓展學生的思路,讓他們展開豐富的聯想,我拿出一張學生已印好的各種圖形問學生,看到這些不同的形狀,你會想到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聯想進行添畫,把它們變成各種有趣的形象,讓學生眼前一亮,達到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目的。因這些形象彼此之間無聯繫,擺在一起又比較零亂,畫面沒有整體美感。此時,我再提出疑問:“它們就這樣擺在一起,美不美?”學生回答:“不美!”於是我就讓他們去找不美的原因,並出示了幾張完整的示範畫,通過比較,他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畫面的合理安排和色彩的有機搭配,才能組成美的畫面。這正應驗了《新課標》中的一句話:美術課程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接着在創作過程中,我讓他們分小組進行合作,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並將集體的力量轉化為智慧的結晶,他們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充分地展示了孩子的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本環節這樣設計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又亮出了教學精彩的一面。

(5)展評作品,促進交流

在《課標》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評價,就無法客觀、公正地判斷課程目標是否達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展評作品中,我採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每小組選派一名學生對本組的作品進行介紹,觀察他們在作業中能否較好地表現出自己的創意及想法,並讓學生相互評價,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講出喜歡的原因。之後,教師再給予綜合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達到發現並糾正問題的目的。最後,我和大家一起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

本課的教學活動,從聽一聽到評一評,從教師的步步引導到學生的主動探索,無不體現了教與學的相輔相成,學生從體驗中獲得快樂,收穫了成功!

以上是我的説課設計,不足之處敬請專家評委指正!

手指説課稿7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江西美術出版社,第三冊第5課的內容《有趣的手指畫》,我準備分五個步驟來説。 出示課件

一、説教材

首先是對教材的分析和認識

手指畫是採用壓印、聯想、添畫的方法來創作的。在欣賞感受手指和手形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手蘸色,通過沾、按、添等方法創作出更多造型。 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分為兩點:

1:引導學生用藝術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手指和手形。

2:學會用手指印畫,通過聯想、加工,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利用手指、添畫創作出有趣的作品。 難點在於:指紋的輕重、圖形的設計以及畫面整體效果的處理很難掌握。

二、説教法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尋找生活中的美。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視頻激趣法、演示法、示範直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説學法

學生通過觀看大量實例產生“記憶”與“聯想”,進一步認識指紋和手形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水粉顏料、水彩筆、勾線筆等進行教學。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視頻激趣,強化手形特徵

俗話説“情感產生興趣”。動畫視頻能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使學生產生對手型的聯想,我出示 手影表演 導入新課,然後問學生:看了精彩的手影表演,你覺得我們的手指神奇嗎?它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呢?通過這一環節的活動,學生對下面的學習充滿了好奇。於是出示手指畫作品讓學生欣賞,並問學生:你知道這些畫是怎麼畫出來的嗎?趁學生有了創作的衝動,告訴學生這些畫都是用手指印出來的,讓學生再次感受手指的神奇。這時,我將 印畫的步驟 展示出來。比如畫一個蘿蔔,先用一隻手指沾上你喜歡的顏色印在紙上,作為蘿蔔的外形,再用勾線筆給它添上葉子、根、表面的紋理,一個營養豐富的蘿蔔就畫好了。接着我又出示其它手指畫的作畫步驟給學生作參考。然後問學生,一個手指印可以畫出這麼多圖形,多個手指印又能畫出什麼呢?出示課件原來多個手指印可以創作出更多有趣的畫。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手指印畫步驟,於是請一位同學上台與我參與示範。

有了課件的展示與作畫步驟的示範後,我和學生一起總結手指印畫的方法 ,並把印畫步驟 通過課件 展示出來。

第一步:沾顏料 這時,我指導學生用手指均勻地沾上顏料。

第二步:按圖形 告訴學生將沾好顏料的手指輕輕地按在紙上。

第三步:添畫 這一步,我會請學生注意將印好的圖形晾乾後再進行添畫。 經過這一環節,學生對作畫步驟有了基本的瞭解。

第二環節:欣賞手指畫 出示課件 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能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還能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給學生提供創作的靈感。這時,我會引導學生邊看、邊思考、邊議論,通過多種感官擴大知識面,以獲得最佳效果

第三環節:手指畫創作 出示課件

針對這節課內容的特殊性,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創作,提供給學生合作鍛鍊的機會。在作畫前,叫學生先商量好畫什麼,並根據自己的想法開始創作。之後,我邊巡視邊指導,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張揚個性。當學生創作到了一定階段,我會指點學生注意背景的處理,讓學生懂得一幅優秀的作品一定要畫面完整。

第四環節:展一展、評一評

評價,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鞏固所學的知識。當學生創作完後,讓他們把作品展示出來,大膽地介紹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展開互評,全班互動。這時,我也會肯定學生作品的創意和表現技法。

第五環節:歸納總結,課後延伸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我將進行課堂小結。並請學生來説説今天學的手指印畫的步驟。之後再進行課後延伸:原來我們的手指可以印出這麼美麗的畫呀!回家後再和父母一起玩玩手指印畫的遊戲吧!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帶到生活中,與家人進行情感交流。

五、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設計能在教學過程中起嚮導作用。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板書與作畫過程相配合,與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出示課件 把作畫步驟板書出來,並在每一個步驟旁貼上作畫步驟圖。

手指説課稿8

課文內容與特點:

課文講述了一位旅店房客的經歷,描述了貝多芬刻苦練琴的一幕,揭示了成功的又一祕訣:勤奮。

旅客的情感變化貫穿故事的始終:欣賞琴聲時的陶醉和讚許——發現天花板滲水時的疑惑——得知真相後的驚訝和讚歎。這是故事的明線。故事的暗線是:描繪貝多芬琴聲之美,寫他藝高——貝多芬蘸水彈琴,寫他刻苦——侍者的讚歎,寫貝多芬的聲望。藝高與聲望,更説明其精神可貴。這篇課文很特別,他不是很直接的介紹偉大人物,而是通過其他人的所見所聞顯現人物之所以偉大。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課文,內容很簡單,但如何設計教法有一定的難度。如果第三人稱旅客講多了,就有一種喧賓奪主之感。光講貝多芬又覺有些唐突。如何處理好他們倆的關係是一個難點。經過反覆思考之後,設計教學過程。以下就是我設計教法的説明。

教學目標:

1 能借助拼音正確認識"維,館,亢,委,婉,縫,繼,涼,芬,偉"10個生字;理解,積累"簡陋,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貫注"等4個詞語,能正確書寫"館"。

2 正確朗讀課文,能在閲讀中邊讀邊思考,逐步養成習慣。

3 學習課文後,懂得勤奮苦練是人的美德,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就。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讓學生能在閲讀中邊讀邊思考。這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又是學生學習這個閲讀方法的第一課,而這個語文學習能力,可以説是影響人一生的閲讀習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關鍵字的品讀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音樂導入,瞭解貝多芬

1,沒有教學這篇課文之前,孩子們就知道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家,他的鋼琴曲《命運》有些學生也熟悉。再説課文的第一小節也有一句介紹貝多芬音樂的句子: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 於是我就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欣賞鋼琴曲,聽完後,請他們説説感受。播放音樂使孩子思想高度集中,在孩子説感受時很自然地引出課文那句描寫琴聲的句子,學生通過聽音樂明白了兩個抽象詞語: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意思。無需解釋,音樂是最好的答案。適當的補充兩三個描寫音樂的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詞語運用能力。

2, 通過琴聲講到貝多芬。貝多芬是怎樣一個人 我給學生兩種介紹人物的句式(1),他就是_____ 貝多芬。(2),貝多芬是_______。請學生選一種句式介紹貝多芬。給孩子固定的句式是讓他們語言表達更規範。兩種句式是讓他們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其實在介紹貝多芬時我已經提前把侍者的話教學完了。因為侍者和學生們是同一層次的,他們只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3,過渡到課文主要內容時我用了這樣一句過渡語: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二百多年前,音樂之都——維也納,一間簡陋的小旅館裏,跟隨一位旅客近距離的瞭解貝多芬。這句話我覺得很有必要説一説,這樣使教學更連貫,很自然的引出故事,處理好旅客和貝多芬的關係。

這一環節凸現出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作用。都是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要説,又有內容説,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二、找到突破口,抓住關鍵詞,學習課文重點小節

1,我反覆讀這篇課文時,發現作者講發燙的手指,其實是突出貝多芬的勤奮和努力!於是我確認"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是課文的突破口,也是課文的中心。於是就讓學生從課文裏找到這位旅客是怎樣稱讚貝多芬的句子。引出課文的中心句。

2,因為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邊讀邊思考。這個語文學習能力,可以説是影響人一生的閲讀習慣。到底如何培養這一能力呢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可以關鍵詞來了解句子的內在意思。這節課我主要是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邊讀課文邊思考的能力。

(1)先讓學生知道中心句"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中"努力"是個個關鍵詞,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一句最能體現貝多芬努力的句子。出示重點句,如:原來,他彈得太久,十個手指都發燙了,需要隨時用涼水冷卻一下。這句句子是講貝多芬很努力,讓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貝多芬的努力。

(2)我通過重點句中關鍵詞的把握,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再一次瞭解到貝多芬是多麼的努力和勤奮。

在教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寫貝多芬努力的三句句子,我分步驟分層次地由扶到放地讓學生學習。第一句學習時,重教師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第二句,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學習第三句,學生小組自主學習。學生在品詞品句的過程中,不但瞭解課文的內容,而且培養了語文能力。

三、總結全文,揭示課題,明白道理

1,我在不斷完整板書的過程中,最後揭示課題。板書內容:1,貝多芬2,"偉大的音樂家3,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4,發燙的手指5,43(發燙的手指)。課題的揭示是放在最後的,是為了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並且在教學時讓學生好好的讀讀課題,課題出示得既不突然,還強調了重點詞語。

2,明白道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 生字教學有着重,隨文識字為主

生字教學還是二年級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但是不同於一年級起步時字字教,字字寫。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大部分的識字方法,要放手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識字,作為教師在課堂上不需每個字用力均衡,但要有側重,要隨課文識字,以免割裂了課文的整體感。比如教學"館"時,我着重指導最後一部分的書寫筆順,因為這是學生最容易寫錯的。"維""亢""委""婉"最主要放到課文的詞語中讓學生理解意思即可,如高亢激昂,委婉深沉都讓學生聽着音樂自己感受。"縫""繼""涼""芬"都在教學中隨文出現,只需指導讀準確即可。

手指説課稿9

【説教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説預設】

教學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麼特點?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於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着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説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説,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説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 點 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無名指

小 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3、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你有什麼想法嗎?

4.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兩遍。

5.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賦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據你要表達的意圖,編個課本劇表演一下。

四、檢查自學,深化理解

1.學生彙報對自學題中前三題的理解。

2.指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課本劇,其他同學評價表演,教師根據表演情況點撥,指導重點是學生劇本中藴含的道理是否正確。

五、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1.學習本單元課文時,我們基本悟到了讀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請你讀一讀,想想短文藴含一個什麼道理?

六、作業設計:

1、照樣子,寫詞語

隨時隨地 有聲有色 掏掏耳朵 抹抹鼻涕

2、填寫合適的字

( )算盤 ( )螺絲 ( )藥末 ( )脂粉 ( )鋼琴

手指説課稿10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有趣的手指畫》,《有趣的手指畫》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國小二年級上冊第5課的內容,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手指畫是採用壓印、聯想、添畫的方法來創作的。通過對指印的學習,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認識手指畫,瞭解創作手指畫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標:學會用手指印畫,通過聯想、加工,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創作手指畫的興趣,體驗其創作的喜悦,從而熱愛繪畫,熱愛生活。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體驗手指印畫的樂趣。

難點在於:指紋的輕重、圖形的設計以及畫面整體效果很難掌握。

二、關於教法與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個視頻導入新課,然後採用直觀教學法和講解示範法來幫助學生把握手指畫的製作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由大膽的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同時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還採用勾線筆、水粉顏料、水彩筆、調色盤、水粉紙進行教學。

四、本課的教學過程,我分為五個環節來進行

第一環節:視頻激趣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天真、好動,課堂自制能力較差,過多的批評會引起學生的牴觸心理,為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藉助多媒體播放一首兒歌《我有一雙勤勞的手》導入新課。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歌聲中,跟着節奏邊唱邊做拍手遊戲,通過這一環節的活動,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學生也就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了好奇。(從而進入第二個環節)

欣賞手指畫在這個環節中我出示手指畫作品讓學生欣賞,並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畫是怎麼畫出來的嗎?趁學生有了創作的衝動,告訴他們這些畫都是用手指印出來的,讓學生感受手指的神奇。你想擁有這樣一雙神奇的手嗎?那就跟我一起走進神奇的世界吧!緊接着出示課題——《有趣的手指畫》。這時,我將印畫的方法展示出來。比如畫一個蘿蔔,先用一個手指沾上你喜歡的顏色印在紙上,作為蘿蔔的外形,再用勾線筆給它添上葉子、根、表面的紋理,一個營養豐富的蘿蔔就畫好了。接着我又出示其它手指畫的作畫步驟給學生作為參考。然後問學生,一個手指印可以畫出這麼多圖形,多個手指印又能畫出什麼呢?原來多個手指印可以創作出更多有趣的圖形。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手指印畫方法,我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作畫步驟。

第一步:沾顏色,把手指沾到顏料盤中,注意手指上的顏料要沾得均勻。

第二步:按圖形,將沾好顏料的手指輕輕地按在紙上,不要用力按,就可以輕鬆地按出圖形。

第三步:添畫,請學生注意將印好的圖形晾乾後再進行添畫。為了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我又利用課件展示同齡孩子優秀的作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緊接着是第個三環節:手指畫創作

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我特意開展了一個繪畫比賽,主題是“我的手,我繪畫”。在創作中要求學生搭配自己喜歡的顏色來進行壓印,看看印出來的形狀像什麼,然後通過添畫讓它變得更形象、更漂亮。最後伴隨着兒童歌曲,讓孩子們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體驗創作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接下來是第四個環節:展示作品,促進交流

對於學生作品的評價,是國小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態度,當學生創作完後,我先讓學生把作品展示出來,大膽的介紹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展開互評,全班互動。最後,我和學生一起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

最後是第五環節:歸納總結,課後延伸

在以上教學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回憶並歸納今天所學的內容。回家後請同學們與父母一起玩玩手指印畫的遊戲。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帶到生活中,與家人進行情感交流。

四、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説説我的板書設計,一個好的板書設計能在教學過程中起嚮導作用,美術課的板書應融於一體,我將板書設計與作畫步驟相配合,與多媒體課件相對應,通過用手指沾顏料、按圖形、添畫三個步驟達到了直觀教學的效果。

本課的教學活動,從教師的步步引導到學生的主動探索,無不體現了教與學的相輔相成,學生從創作中獲得快樂,收穫了成功!

手指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我説的課文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通過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非常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個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最後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同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特別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而且語言也較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採用從重點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層層引導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通過讀讀、劃劃、議議、説説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章的道理。

三、説教學程序

第一步: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一開始我就用親切,生動的語言讓學生猜一猜謎語:“同學們,我們先來猜一個非常簡單又非常有趣的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 這是什麼?”學生猜後,課件出示手的圖片。接着,我又説:“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每隻手上又都有五個手指,讓我們拿出我們的雙手叫一叫這些手指的名字。”學生叫後,我再讓他們仔細觀察自己的手指,説説有什麼發現。請幾個學生説後,我再導出課題:“我們的豐子愷爺爺也把自己對手指的認識寫成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手指》。”(板書:手指)這樣用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快地進入以下的學習。

第二步:感知全文,瞭解內容

緊接着,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課件出示以下自讀要求:

1、邊讀邊劃出帶拼音的生詞,讀正確。

2、標好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從中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心理學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閲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無目的的讀的效果是有目的讀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於這點,讓學生在閲讀之前就明確學習任務是非常必要的。學生自學完後,再檢查自學情況,先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及容易讀錯的詞讓學生讀一讀,重點指導:“搔”、“憎”、“窈窕”的讀音 。讀後完成以下填空: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寫五個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填空旨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對自學課文的第三個要求的檢查。學生在説告訴我們什麼的時候,可能會説出很多不同的答案,我就用:“如果這個地方叫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你會用哪一句呢,趕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句,知道五個手指有強弱、美醜之分,過渡到第三步的教學。

第三步: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這一步我又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個環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瞭解大拇指的特點。

先指名學生讀讀這個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描寫大拇指特點的句子。然後,引導他們抓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這幾個詞來重點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聯系實際生活説説除了課文中寫的,還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大拇指吃苦受累呢?這裏用聯繫實際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大拇指的優點,學生體會起來會更加深刻。接着,讓學生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大拇指,把文中的“他”換成“我”再讀一讀這段話,體會大拇指的優缺點。最後,引導他們總結出大拇指有所長,也有所短的。(板書:所長 所短)

接着,我用:“大拇指有自己的優點,又有自己的缺點,那其他幾個手指是不是也像大拇指一樣呢?”這句話過渡到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環節,自學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手指名稱

優點

缺點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叫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詞句劃出來,説説剩下四個手指的優點及缺點,在説的過程中,結合理解: “窈窕”、“堂皇”、“養尊處優”、“附庸”的意思,並指導感情朗讀,引導他們總結出每個手指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特點。(板書:各有 各有) 再引導他們聯繫到我們人是不是也各自有優缺點,談談假如自己就是這五個手指中的一個,你覺得自己是屬於哪一個手指呢?這裏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説説,不僅是對所學知識、道理的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更是文本中的道理與實踐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作了鋪墊。接着再分角色讀一讀2—5自然段,體會各個手指的不同特點。

第三環節,找出總起句,讀一讀,我先説:“同學們,其實文章一開始就用一句話寫出了五個手指的特點,趕快找到這句話讀一讀。”學生讀後再引導他們説説本文的寫作順序及方法。

第四環節,理解中心句。“是啊,我們人就像這五個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讓我們再來讀讀豐子愷爺爺的這句話。”(課件出示中心句齊讀。)説説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小結,相機板書:團結、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深化認識。為了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學到書上的內容,而且還能積累到課外的知識,豐富、深化他們的理性認識,我又出示兩句課外的關於團結的名言以及一篇寫文具爭功的童話讓學生讀一讀,進一步體會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閲讀《文具爭功》這篇文章也是為學生完成作業題中的第三題作鋪墊的。

第六環節,課外作業佈置(課件出示以下作業)

1、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

2、積累關於團結的名言警句

3、把這篇課文改寫成一篇對話式的童話,

並演一演。

一二兩題作業是學生積累課內外詞句的練習。語文新課標中非常重視學生的積累,提到有“厚積”才能“薄發”。確實,語文學習永遠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腳踏實地地學好每一步,多閲讀,多積累。而第三題則是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四、説板書設計

手指 人

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團結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好的板書,應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既體現文章的重點內容,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我這樣將手指和人對比起來設計板書,力求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及教學的難點,使學生看一看板書就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中心,簡潔又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