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確定位置》學習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一、對象感,張老師心中有學生。

《確定位置》學習心得

要做到真正的心中有學生,就要擁有兒童的視角。兒童的視角,意味着知道孩子考慮到兒童的需要,知道她們的能與不能。

1.張老師關注了學生知識儲備對於新知的影響。

任何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必有它知識的源頭。過去我們總喜歡在新課前採用“複習回顧”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喚醒舊知,從而為當天的新課做準備。新課程改革的旗幟亮出來以後,我們都拋棄了這種所謂的帶有陳舊課堂表徵的“複習回顧”。而都選用時下最時髦的情境導入。情境導入的優勢自不必説,那麼是不是因為情境導入的成功,過去的“複習回顧”就變得一文不值呢。我想説,我的理解不是這樣的。大家教了新教材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這套教材的知識點比較碎,同一範疇的知識時間跨度又比較長。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繫比較少。

前面講了《百分數》《圓柱和圓錐》《比例》然後就是《確定位置》。從前面幾個單元的思維裏一下子跳到“確定位置”對學生來説是有難度的。同時,孩子對於舊知的理解度和遺忘度直接影響到新知的學習。所以我覺得每個單元的起始課是必須要“複習回顧”的,怎樣讓學生比較快德建構起過去所學知識的聯繫,但又不落入俗套呢?張老師用一種很靈活的方式——猜字謎完成了這一使命。孩子思維有了方向。

2.張老師關注了學生學習中的弱點

使用量角器度量角和畫角的方法,是孩子們掌握中的弱點。無論其他公開課怎樣迴避或者用其他技術手段掩飾這個問題的,但是隻要教過的老師都明白,這裏的確是學生的一個弱點。因為她們時常搞不清量角器的0刻度線應該和橫軸還是縱軸重合。需要我們花時間。張老師這節課這裏指導得很詳細。有人開玩笑説,公開課都是上給老師看的,因為老師對於這個知識點都會,所以就看這節課的表現形式、教材處理、語言優勢、誰有新意等。但是課堂終歸是學生的,只有讓孩子真正學會,或者説在課堂上儘可能的.會得多一點,會得實一點,才是根本。

3.張老師心中的對象感還體現在一些細節:如,問題提出來出現“冷場”,張老師給予了等待的時間,給予了學生足夠的耐心,這樣的一份寬容和從容,我想是源自她心中有學生。

二、學科感,張老師把握了本節課的本質。

張老師的做法是:縱向整合“寓豐富於簡單之中”。

將新知和已有知識綜合起來分由於對教學資源的充分整合,使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由於對將學知識和已有知識的恰當整合,使學生目的明確,為學生架構了通往新知的橋樑,因而成就了簡約之美。為學生架構橋樑,使之形成新的系統。

本節課從“感悟描述物體位置的基本方法,即在一個平面上,説清方向和距離就可以確定位置——產生學習矛盾-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嘗試通過測量卻確定方向和距離——感受“觀測點”對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在遊戲中感受知識體系”。層層鋪開,越來越集中地指向問題的核心。

關於位置確定,一年級(上冊)二年級(上冊)二年級(下冊)五年級(下冊)都有接觸,六年級下冊的《確定位置》是國小生在國小階段最後一次接觸"確定位置"。設計旨在從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為國中幾何教學奠定初步基礎。張老師從“面(東北方向)——線(添上角度)——點(定好距離)”,步步深入,越來越集中地指向問題的核心。

本課簡約、清晰、流暢的教學形式,承載的是豐富、深刻的教學目標,成就的優質和高效學習效果。一路思考練習,加深對方位確定知識的感悟、理解、鞏固和強化,實現了“寓豐富於簡單之中”,讓課堂多個環節變得流暢、連貫,給人以“簡約而不簡單”的強烈感受。

三、文化感,張老師將數學思想有機融合,自然滲透。

這點在例一的教學中最為明顯。

例1教學的確定位置是方向與距離的複合概念,張老師分成四步進行教學。第一步呈現一艘輪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圖,讓學生看出圖中的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燈塔2在輪船的西北方向,激活已有的方向經驗。第二步結合輪船航行的情境圖,指出東北方向叫做北偏東、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幫助學生聯繫已有的方向知識,初步建立兩個新方向詞的概念。第三步根據情境圖上燈塔1和輪船的連線與正北方向的夾角30°方向,把燈塔1所在方向説成“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北偏東”的含義,體會北偏東30°比較清楚地描述了物體所在的方向。第四步利用情境圖上的比例尺和圖上距離,算出輪船到燈塔1的實際距離,從而知道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6千米處”。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例題的教學線索,在原有方向知識的基礎上先建立“北偏東”的概念,再陸續添上偏東的度數和相應的距離,突出“知道了物體的方向和距離,就能確定位置”這一思想方法。同時,這一思想方法也散落在整節課。如兩組矛盾的設置:①都説成是東北方向4000米處,為什麼兩艘艦艇在不同位置?②同一艘明珠號,為什麼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描述。兩組矛盾,都是為了讓學生突出“知道了物體的方向和距離,才能確定位置”這一思想方法。“尋寶遊戲”滲透的也是上述思想。

兩點思考:

1.張老師最後有了進行系統梳理的意識,但只對“數對”和今天的內容進行了對比,如果能將整個國小階段出現的確定位置的內容進行梳理,也許會更加豐滿。

2.“北偏東60°,這裏有兩個需要解決的點:一是北偏東等四個新的方位詞,而是60°的角到底是那兩條射線形成的夾角。這是學生認識的難點,僅靠口頭解釋很難理解透徹。是不是可以藉助教者的手勢、多媒體技術等進行突破。只有在這裏進行了突破,後續的度量角畫角等活動,才能比較好的進行。因為教學中的任一環節的設置都不是孤立的,應該對後續環節打下伏筆,怎樣能將每個環節的效用發揮到最大,是我們每個課堂實踐者永遠的實踐內容。

上述僅是個人觀課所感,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