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20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47K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本研修培訓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20篇)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

得到參加xx市骨幹教師研修培訓的通知,心裏是多麼高興,可也不由得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從1996年畢業以來,我一直在邊遠的山村任教,多麼渴望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能讓自己在學習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而對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我一定會好好的珍惜,也會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為我縣的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5月25日,我踏上了學習的征程……

四天的培訓,我不僅聆聽到了專家們精彩的講座,還與各位同行們一起學習、生活,獲益匪淺,也深知自己與各位老師之間的差距,就此我的感悟也不少。

收穫一:感悟特級教師的成長之路。

李煜老師用她那誘人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成長之路,讓我十分佩服,教師工作是平凡的,但在李老師卻能走出如此令人敬佩的路來,她的成功不正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楷模嗎?

聆聽李老師成長的'故事,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現在的我是班主任,首先,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用李老師的有效三招――關心每一個學生、理解尊重真誠相待、運用教育的藝術和智慧來指導自己的班級管理,它雖沒有很深的教育理念,相信樸實的話語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對學生要嚴慈相濟。愛即是教育的基礎,又是教育的根本。在班級的管理中,愛要貫穿始終,與學生談話不可居高臨下,要心平氣和,與學生平等交流,時時要做好學生的思想疏導,讓學生成為你的朋友,對於犯錯誤的學生要給學生以希望的台階,讓學生能與你交心,你這個班主任就成功了。

最後,要創造學生喜歡的語文課堂。要向李老師那樣,教學中實現三個字————實、情、趣。時刻記住在課堂上我不僅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也是一個學生成長的引領人,以趣激活,課堂中必須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後的魅力,在有趣味、創新中樂意的去學。

總之,在教師成長的這條路上,只要你認真的、踏實的走下去,我們也會像李老師那樣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路來。

收穫二:優秀教師應有獨特的教學風格。

廣西師範大學王彥教授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一位優秀教師的必備條件。教師的教學應有自己的風格,沒有教學風格的教師,個性和格調在教學中沒有體現,教學就沒有吸引力!

我雖從教已有16年,但教學中總感覺懵懵懂懂,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要鑄就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光具有改革和創新的精神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教師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諸於實施。只有在不斷探索和實驗的過程中,自己才能檢驗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較快地進入獨特性階段,並使自己的教學個性更鮮明地表現出來。人人都説優秀教師都是從教學改革與實驗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的。聽了王教授的講座後,我覺得作為一位中青年教師,必須要明確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不能毫無目標毫無方向地教學。更不應該“隨大流”,盲目地追求“分數至上”,整天忙於“磨”學生,自己原有的教學風格會被“磨”得毫無稜角,在教學活動中也會感到越來越心慌。

今天自己身為骨幹教師的培養對象,將代表的是一個學校的教學方向,在教學中必須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和領會,大膽嘗試,為打造自己的成長為骨幹教師而努力。

收穫三:工作中,讓我們也從賞識開始,學會賞識……

聽取馬來西亞賞識教育專家曾桂安教授的講座後,心情一直很激動,曾校長深入淺出的語言為我們打開了賞識教育的大門,在場的每一個聽眾無不動容,我沉浸在曾教授所營造的輕鬆愉悦的氛圍中,身心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曾教授認為“賞識教育”即是一種“真愛教育”,是對學生“無條件看得起對方”的教育。是啊!賞識是一種心態,允許學生失敗,但千萬不要用“打擊、羞辱、看不起學生”的負面心態看待他們,而要用主動積極的心態來培養他們主動積極的品質。

聽了講座後反觀自己,發現自己擁有的太多,卻也有太多的抱怨,這些抱怨多來自於學生。其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有時學生不能懂得我們的良苦用心,意識不到這是我們愛他們的方式,苦惱與抱怨就油然而生,賞識就是讓我們大家學會怎樣去愛,此時我想對曾教授説:“謝謝您,讓我更明確瞭如何進行賞識教育,多去看看學生的優點,自己就會覺得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這必將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作為骨幹教師培訓對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用自己無限的真誠,勤奮工作,勇於創新,不辜負領導、老師們的期望。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2

最近,我閲讀了《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國中化學)》這本書。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在我們所進行的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值得深思和改進的地方,需然對於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們知道了不少,但在課堂教學實踐即教學行為的的實施中的確認識得還很不到位。通過對本書的學習,的確該書教學設計理念真是太富有哲理性了,我試着按書中的設計方法進行實踐,的確是大有好轉。現在我只對教學設計行為創新的認識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教學設計本身只是一種構思一種預設,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隨機修正。因為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觀中,教學設計的核心不是如何按部就班的順利實施預設方案,而是在互動的複雜的多變的課堂中重建完善方案,預設與重建是為了更好的更真實的實施課堂教學。預設只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已有的對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對教材的認知情況而進行的一種超前的設計。課堂的多變,學生認知情況的複雜,課堂進程的動態性因素等等情況,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實施也必須是動態的變化的,即實施中的不斷重構,這也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以人為本的一個表現。反思我們的教學,一堂課緊抓一份教學設計,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唯恐學生不聽話,課堂教學出意外,尤其是公開教學,這種心理和行為表現尤為嚴重。更有甚者一份教案多年沿用抄襲,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教材更新了一本有一本,社會進步了一次又一次,然而,不變的.依舊是那份視如珍寶的教案。從現在的課堂教學來看,這種做法不就是一種

愚蠢的笑話嗎!

教師是讓學生變成聰明的人的引路人,教師卻拿着一份不變的教學設計對待一級級、一代代變化的人,愚蠢的思想與沒有創造更新的行為怎能造就出聰明的社會的人呢?延伸開去沒有創造性意識的人,如何建設創新型社會,再往下想恐怕這樣的教師就很難承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托起明天的太陽”的美譽和責任了,這類教師無意有意間充當了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阻礙者和罪人了!

創新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不斷探索與自省,全方位的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知識的佔有人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的人,教師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學生可利用的資源之一,教師的任務由過去單純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啟發誘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信息的優化選擇為主。因此只有教師認清信息時代的教育要求,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教學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才能落實到行動,從而在課堂上進行適應新形式的創新教學。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3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我省全面鋪開進行了歷時八個多月的“國培計劃(20xx)"XX省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這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有專家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

本次培訓,讓我們有機會聆聽眾多專家、學者乃至國內的數術界權威人士的講座,傾聽他們對英語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英語思想方法等。從規劃自我——課堂設計——實施教學——自主研修等幾個階同步段的學習培訓,讓我們從各個層面更新理念,從如何做個好老師,到課堂的實施同時線上線下互動研修,異彩紛呈。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卻帶給我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推動網絡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項目,對於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校本研修模式的創新,優化研修內容,保持校本研修的常態化持續性和系統性,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具有積極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穫頗豐!

一、網絡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台

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過去教師要想學習教育理論、瞭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學校或個人訂的有限幾本教育教學雜誌,以及圖書館中已陳舊的理論書籍,學習渠道極為狹窄。網絡的明顯優勢在於其擁有無限的信息資源,而且不受時空限制。網絡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

二、網絡為教師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

教師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關鍵環節。合作與交流可以把教師個人的聰明才智進行加工凝結在一起,最後綜合成遠遠大於單個教師研究的簡單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幫互助,就是教師羣體之間相互探討教育教學問題,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羣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在網絡時代,網絡技術將全世界融合為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同處於一個村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僅侷限於學校內部教研組或課題組,還可擴展到校際教研活動、網絡上的教師羣體,給教師與教師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網絡為教師專業引領提供了有效平台

強大的網絡平台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學校要積極建立網絡平台,鼓勵教師走進網絡,構建自己的話語舞台和獲取教育教學資源的信息通道。網上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好實現了向專家學習、請教,同專家交流、對話的可能。

網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資源,教師們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觀摩到大量優秀的課例,吸取豐富和最新的專業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在網絡時代,每位教師的成長與網絡發展息息相關。教師要掌握基本的網絡操作能力,積極利用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和網絡交流工具,充分地進行網絡交流和學習活動,為校本教研開闢新的舞台,促進自身專業更快發展

四、建立基於網上學習的以校為本的研修平台

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體現了當代最偉大、最活躍的生產力。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對教育思想觀念、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的巨大優勢在學校教育領域已經有了充分的.體現。鑑於學校的資源有限,網上學習就成為研修的有效手段。網絡為教師自我反思、教師交流、專業引領等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

1.研修模式的創新

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結構性變化,使網絡研修的廣度與校本研修的深度有機融合提升研修工作的力度;

2、教師學習行為的改變

從個體被動的接受培訓到網絡社區主動參與交互式學習研討實踐,從固定的學習日變為常態化學習;

3、組織機構和管理指導的落實

學校層面制度不健全,經費不落實會流於形式,組織管理層面任務設計脱離實際,校本資源和專業指導都遇到發展瓶頸問題。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未來的教師應該是懂網絡,並能熟練運用網絡為我們教學服務。充分整合校本研修和網絡研修將會成為未來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因此,我們今後應該做到:

(1)、關注教師的發展

以往我們常説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我認為教研也要關注老師的發展,現在教師的職業倦怠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許多老師沒有自我提升的意識,以至於“回回上新課,次次走老路”,這樣教一年書的老師和教二十年書的老師沒有什麼區別。有一位校長對老師們説:“你一天不學習,不知道教什麼,兩天不學習,你要向學生學,三天不學習,你就得離開講壇,下崗走人”。與其抱怨工作的不如意,不如認真學習,從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因為心態決定狀態,停止抱怨你會站在成功的十字路口,你改變不了現實就學會適應現實。

(2)、重視教研的作用

從事教育敍事研究是進行教學研究的有效途徑,教育敍事就是就是寫解決教育問題的故事。是以敍事、講故事的形式把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遇到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過程敍述出來。寫小論文和做小課題研究有助於教研工作的開展,而且也能促進教師個人發展。

(3)、探究校本研修與網絡研修整合的方向

課堂的在職學習,要建立在反思與行動聯繫的基礎上。課堂教學是業務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徑。網絡研修是培養合作教師文化,構建學習型團隊的必由之路。

(4)、終身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加強學習:一是學習專業教學理念,強化專業發展意識;二是積累學科專業知識,奠定專業成長基礎;三是磨練自身專業能力,促進自身不斷髮展。

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但作為教師的提高學習永遠不會結束!相反,這是繼續教育一個新的起點,今後希望能夠多參加類似的培訓。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與學習,時刻關注學生,關注課堂,在課堂教學組織中,發現問題深刻反思尋找解決問題途徑;同時注重協作。積極參與學校教研組開展的一切活動,與同學科同課頭老師協同合作,共同推進學校我將要針對本次培訓認真做好反思,整理學習筆記,把我們在假期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4

從事教育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讓每一位教師適應時代的發展,多學習一些新的理念,好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渠道的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校本研修是我們提升專業水平的平台,只有在校本研修中認真實踐從培訓中學到理論知識,我們的進步才能與日俱增,在教學中才能做到遊刃有餘。我認為在校本教研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1。學習新課標。瞭解教學目標及要求,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從而使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有所轉變。

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在活動中多聽聽老教師的教學方法,來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3。及時反思。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確實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每上完一節課,靜下心來對自己的課堂來一次深刻的反思,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堂調控,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去進行反思,並認真地做好記錄,作為以後的教學經驗來儲存。

4。在線研修。在線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學習方式,在一個平台上,我們可以跨越時空交流經驗,獲取知識,交流環境輕鬆自在,我很喜歡這樣的研修方式。每次都積極地參加交流研討,不管是自己認同的觀點還是不認同的觀點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心聲,吸取了其他老師很多有用的經驗。

通過校本研修,不但增長了自己的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朝着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5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我鎮中心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鎮教師進行校本研修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着獨特的作用。特別是校本培訓通過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説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匪淺。

一、重視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

1、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説,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着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着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通過專家講座,瞭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2、注重學習型團隊的打造和教師終身學習力的激發

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台階。近年來,學校把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當作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來抓。我們精心討論制定了“二期課改”精神的學習方案,引領教師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內涵,並通過教師成長袋的形式激勵教師靜下心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如今,本校教師新課程的核心理論可以説是耳熟能詳,對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環節——“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幾個環節“自主反思、夥伴協作、專業引領”更是津津樂道,為教師不斷更新觀念、自覺實踐新型的教學行為提供了可能。

3、幫助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我們把指導和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作為“校本研修”的重要內容之一。

首先,我們不斷提高教師對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意義的認識:每個教師都明確,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是不能退的底線,以犧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價來換取的語數外學科成績的提高是不值得的,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教育道德的淪喪。

其次,我們從學校發展規劃的角度,對“質量觀”作了如下的界定: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學校的綜合教育質量達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常規管理上,每學期,我們對任何一門學科都進行“質量監控”,從整體上來把握學校的教學情狀況。

二、“校本研修”要重視倡導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

1、“校本研修”的內容選擇要根據學校中教師的原有基礎、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而展開,充分體現“校本研修”出它植根於學校的特徵。

由於學校中教師發展的不平衡,培訓的內容必須體現具體性、針對性的。如:我校教師隊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討好”的現象——教師有良好的意願,也肯付出,但有時急功近利,方法簡單,從而導致家長、學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開心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曾作了專題的培訓,不僅從法律意識角度幫助教師完成角色意識的轉變,而且,從為師者的責任、目標、從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掌握讓學生真心順從、讓家長理解的技能(如:與家長、學生溝通,談話技巧的培訓)。現在,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這方面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每學期的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座談會上對教師教學態度的滿意率非常高。特別是一些轉學而來的學生及家長更是對我們的教師讚不絕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必須與其實際的工作緊密結合

我們認為,“工作與學習的不可分”是設計“校本研修”的具體活動的原則之一。 “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應當之無愧地成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點——在這種探究與研討的過程中,每個參加的人員都經歷着學習的過程。而往往這種培訓更易受到老師的認可和歡迎。我校語文組在工作中發現作文教學難於把握,大家就此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專題。

總之,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台階。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6

開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素質,已成為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由於校本研修工作在我市才剛剛起步,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模式可借鑑、教師對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所以造成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校本研修的實效不明顯的問題。本學期,我們結合本校實際,在研修過程中針對上述問題做了一些積極探索,現將我們的一些做法提出來與大家交流研討:

第一、從實際出發,確立研修主題。

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要想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就必須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解決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學期初,我們本着問題來源於教師,再讓教師通過研修得以解決的原則,以教研組為單位,鼓勵教師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急需解決實際問題,問題提出後,教研組長再整理出本組成員最為關注的一個確定為本組的`研修主題。這樣確立研修主題,使教師意識到校本研修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牴觸情緒沒有了,參與研修的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二、積極採用有效的研修形式。

一是採用自主研讀的形式進行學習。原來組織集體教師學習效果不好,集體學習時,大多教師心不在焉,支差應付,學完了腦子一片空白,學習效果不理想。本學期,我們安排老師在空閒時間自己品味、閲讀有關文章,並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然後在研修時間進行交流研討,這樣的學習形式靈活機動,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可快可慢,教師既有寬鬆的學習環境,又有心理壓力,自然學有成效。

二是利用身邊的案例進行研討,也就是讓組內教師提供自己教學中真實的案例,讓大家聯繫主題圍繞案例進行研討,由於案例來自自己的實踐教學,教師有話可説。實踐證明,這樣的研修形式,老師願意主動、積極參與,自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主導作用。

本學期,我校為教研組長提供了發揮自主能動性的平台,讓他們充當研修活動的主角,組織本組的校本研修活動:包括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研修計劃;活動周曆表;並按照活動安排積極組織教師參與活動。雖然教研組長們在思考、安排、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佔用了大量時間,投入了大量精力,有時還會遇到些困難,但她們也在此過程中,增長了才幹,提高了自身的素質,併為此項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通過在實踐中的摸索,我們深深認識到要想搞好校本研修工作必須作到以下三點:

1、校本研修要務實,校本研修就是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校本研修要真實,要引導教師樹立一種自主研讀學習的意識。更要引導教師勇於自我解剖,善於反思和合作。

3、校本研修要發揮教研組長的能動性,為他們提供成長的平台,使教研組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發揮他應有的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們本着務實、真實、紮實及從教師中來,真正為教師教學服務的原則,想方設法、靈活機動地開展工作,校本研修會取得預期的效果的。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7

通過參加遠程學習的培訓,聆聽了幾位專家的講解,於萍專家的《立足校本研修,促進師生髮展》、李晶專家的《校本研修實踐策略與指導》等視頻,我收穫很大,它是一次踏踏實實為教學服務的一次學習,受益匪淺。

一、能夠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

並做好記錄,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1、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有經驗教師請教,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2、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1、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培養

教書育人,師德為本,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新課程理念研修。本學期繼續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重點學習。加強通識研修,做到課前反思新舊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三維目標如何落實、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等等;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後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

總之,在工作中,有收穫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惱。路漫漫兮我將上下求索,為這最光輝的事業奉獻着無悔的人生。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8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每位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如果我們教法得當,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將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營造氛圍;創新模式;學法指導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 識本身的內部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動力,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慾,推動他們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營造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

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能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慾望,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為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1.教師要把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用富有情感、生動、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

2.儘可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俗話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適時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肯定,讓學生有成就感。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9

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利用這樣一本教材上好一年級數學課,是我這一學期來始終思考的問題,下面談談這四個多月來從事一年級數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們一味地加以批評和責備,勢必會使剛剛開始國小學習的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以後的學習。怎樣讓剛剛進入國小的孩子一開始就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我想這也是一年級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數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發掘情感的積極因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堂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無疑是告訴我們在課堂中要採用形式多樣的活動、遊戲等,投其所好,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

三、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

不難發現,學前教育中家長注重藝術智能啟蒙,忽視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等抽象思維開發大有人在,家長注重純數學計算力的訓練,忽視抽象思維的培養比比皆是。所以,我在課堂上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年級,是遊戲和學習的過渡,是學校學習的新起點。一年級的學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點,只有我們老師教材和學生的年齡實際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開心更紮實,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為一生的學習打好基礎。

新課程理念下一年級數學教學

心得體會

國小部:代嬋虹

20xx年6月24日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0

這次研修培訓,為我們教師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先的傳統教學模式,更給我帶來了新的學習觀念。我在校本研修學習中,始終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既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又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點體會:

1、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洗禮。

參加這次培訓,的確是充實和完善自己的好機會。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細想一下,這次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一線教師的專題講座,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行動學習。這次的培訓學習,一方面,對我既有思想上的洗禮。另一方面,我也有了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2、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

通過遠程研修,不僅讓我瞭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也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

3、校本研修伴我成長

遠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文章和評論,甚至有些老師在晚上十一二點都在網上學習這些老師的學習精神真是值得我努力學習。他們的文章: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

行文優雅俊秀。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遠程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從提高自身素質和人才培養上講,遠程教育資源因為在教學、管理、學習方式等教學環節上與一般教學不同,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較強的網絡技能以及較強的信息構建能力,也就是説現代網絡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一種非常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另外,參加培訓,使我對教科研方面的認識有進一步提高,能自覺地參與課堂的教學研究,積極參加課改研究,及時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的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業務水平,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了自己課堂教育能力和教學質量。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課後經常撰寫教學反思,尤其是撰寫教育教學敍事研究,以便今後上課進一步提高。並積極撰寫教育隨筆和教學論文參與投稿或評比活動。

總之,這次遠程研修學習活動啟示我,教學是不斷探究,不斷髮展,不斷完善的過程,養成學習實踐反思和總結的習慣,要多學習,多學別人的優點,繼續努力。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從中感受

成長。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1

這次有幸參加了橋口區校本研修骨幹培訓,非常感謝各級領導給予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使我們得以靜下來好好思考、學習校本研修的相關知識。在教校的精心安排下,我們比較系統的學習了校本研修的有關理論,也參與了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受益頗深,在此也向各位的辛勤勞動,精心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班主任老師給我這次交流的機會。使我能將在這次學習中的點滴體會與感受向大家做個彙報,與大家共同分享、探討,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導和幫助。

我校位於橋口區北部的城鄉結合部,是橋口區北部的一所薄弱學校,建校時間不長,底子薄,加之學生多,老師少,大家工作都非常忙碌,所以老師們對教研工作的重視相對較弱。然而當我們在潘海燕教授指導下以“自修——反思”的培訓模式進行校本培訓後,,猶如一股春風,吹動了教師人心思進、見賢思齊的熱情,帶動了全校自我學習、自我反思的熱潮,引動了家長社會關注常小、認同常小的熱流,使學校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XX年9月,湖北省“教師科研素質提高”課題組現場會在橋口區舉行,常碼頭國小作為橋口區參加課題研究的學校代表,在現場會做了經驗交流和資料彙報,得到與會專家,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會後,不少省內參與課題的學校又先後來我校學習交流,前不久,潘教授還帶領湖南省的幾個參加課題組的兄弟學校又一次來到我校,介紹這一培訓模式和我校開展活動的具體情況。成績的取得,讓我們反思,學校的進步與發展,靠的是什麼?如果還要進一步發展,應該怎麼做?

記得那是二〇〇三年的一天,區教校的張自立主任來到學校,給我們介紹了教育敍事和“自修——反思”的培訓模式,他指出,新課改的實施,不僅僅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更應該充分認識到它的前提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因此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講教育故事”的.敍事研究,要求廣大教師“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場所裏發生的教育,教學問題,然後將自己怎樣遇到這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整個教學過程‘敍述’出來,並且加以自己的反思”。他的介紹既給了我們以專業的指引,又給了我們以具體的指導,讓我們真正感到“解惑、解困、解渴”,對於清除舊“三論”(無用論、無關論、無法論)極具有鼓舞,我們頓時心中萌動着在“教育敍事”研究中一展身手的慾望,空氣中瀰漫着大家力圖以這一新的研究方式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的渴望。通過這次學習,我們正式從理論上了解到校本研究是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形式,促進教師變革教學方式,邁向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此看來,這次的邂逅,可以看做是我們學校校本培訓拉開序幕的日子了。非常感謝張主任,感謝橋口教校引進的先進理念。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2

一、通過培訓使自己從思想觀念上發生根本改變

1、以前傳統教學活動和研究活動是彼此分工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而教學研究是專家們的“專利”,並逐漸形成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是教師雖然在崗位上踏踏實實進行着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卻不敢公開陳述表達自己的研究,也沒有人去理會自己所謂的研究。二是即使參加某些教學研修,往往只是在輔助地位,自己沒有真正的參加研修過程,教師當然也沒有什麼受益。

2、如今,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打破了傳統的格式,具體地提出教師是教育教學研究主體,教師成為研究者使我懂得,從事教育需要一腔熱情,更需要每位教師去認真研究,研究學生各個方面,包括興趣、愛好、學業基礎、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設計出最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和社會迅猛發展,教師職業也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鉅變。其中非常重要的兩點就是:從傳承走向創新和從奉獻走向發展!教師不再僅僅是春蠶、蠟燭,而更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學會學習、終生學習,成為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主力軍!一名優秀的教師既是好的教書匠也是好的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我在校本研修學習中,始終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既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又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

三、養成反思的習慣。

國學者波斯納就曾十分簡潔地歸納出教師的成長規律為“經驗+反思=成長”。但我認為這裏的“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説,它其實也具有研究的'性質。我們教師不只是完成和執行教學任務,而應該作為一個自覺的反思者,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我準備好上課了嗎?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了嗎?學生在知識以外,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麼收穫嗎?我的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在課堂上又落實得怎麼樣?我的教學還存在那些未解決的問題?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我還應該做哪些調整,使之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被動的,還是合作探究式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反思和解決的問題。

四、教師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是這次培訓班給我感受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培訓班的濃厚的學習氣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和依託,這樣才能克服以往教學中的慣性和弊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會貫通,將其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所以我也會從現在開始,堅持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學習和研究中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

五、注重課堂教學中的校本研修

教研從課堂上來。在我看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我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而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説,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我就是在課堂上採取邊教邊研的形式,這樣更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六、不斷提升合作的能力。

現今的校本研修,特別強調教師集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以及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因為,教師專業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最實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教師的合作中,還能促進教師的自我實現,使教師擺脱職業孤獨,形成教育合力,從而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例如,我們的課題研究、集體備課、聽評課、執教公開課等,都是我們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展現,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把握!

總之,在校本研修培訓的這段期間內,使我認識到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校本研修是教育改革的呼喚,是學校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需要!它是立足於學校,解決學校教育實踐問題,充分發揮教師專業能力,通過“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去適應變革,學會生存,使校本研修之路越走越寬!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3

本次培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理論性的培訓,主要以講座的形式開展,包括元業輝老師的<學生傷害事故安全處理方法>的講座,鮑明旭老師的的講座,下午王月秋老師的講座,楊亞飛老師的講座等.為了能夠更好地吸收這次培訓的精髓,指導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特此作如下小結。

通過這次培訓更加深入瞭解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其二,通過暑期的集中學習,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師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 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所涉及的課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識是很廣泛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不斷地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古今中外、文史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識都有要學,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涉及其他知識,也就是知識面要廣,要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求。

我感覺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既需要有紮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青少年發展的規律,掌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具備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既要做“經師”,又要做“人師”。 教師的素養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思想完善和知識豐富;教師的行為,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果學生需要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社會,教師就要不斷補充知識能量,才能更被學生受到尊敬。

通過幾天的培訓,我認為作為教師還應該做到不放棄一個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看到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不應該只重視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了那些後進生。如果老師能夠關注到他們的話,説不定我們就能挖到寶了。否則又怎會有後積勃發、大器晚成之類的詞語呢。要“點燃學習的動力”,要小心地呵護兒童天生具有的學習動力。面對學習中感到無助、無力的學生,我們需要認真分析產生動力不足的原因,幫助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熱情,而不是放棄他們,這是我們教師肩負的重任。

上面這些都是關於這次暑期培訓的一些收穫和我的感受。那麼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其一,和那些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相比,我的教學經驗太膚淺了,所以,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向每一位老師學習和討教,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其二,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博學求精。就是説在自己的學科知識上要不斷的提高水平,還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因為現在都在講學科的整合,那麼教師應該要求自己能有淵博的知識,不一定要讀的很深,能有些基本的瞭解就可以了。而且這對我們自己在教學方面也有幫助的。現在的教科書更趨於實用性和時代性。因此,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其三,在教學中應該不斷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師的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做好前輩們的學生。從他(她)們的經驗之談中,知道了自己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向前輩們請教學習,他(她)們滿含激情的講授感染了我,無形中我的壓力告訴我要:手勤心勤、虛心請教,快挑戰自己,做一個勇敢的前行者。

在教育工作中,我積極尋求師傅的指導和幫助,努力學習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懇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點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手段,讓每一個孩子都展開笑顏。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4

通過本次《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國小數學》的遠程教育培訓學習,使我獲益匪淺,本次培訓主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並結合着40個實際課例對我們老師的備課、課堂教學、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課外知識的的效延伸、如何對學生客觀公正的考核、檢測等多方面、立體式的培訓。目的是想以新的課程的實施給學校和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帶來新的變化。而教師是這場變革的決定因素,只有教師真正理解新課程的理念和方法,瞭解具體的設計與操作,並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才能使新課程得以落實。

一、大膽探索,既要求實,更要創新。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大膽創新,採用反常規教學法,設計課堂活動,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喚起學生的需求,激活學生所必需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運用多種手段,刺激思維。嘗試開展了課堂討論,組織課堂競賽,讓學生到黑板上演示一些練習,並説明思路,讓學生講解解法,利用多媒體,把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真實呈現。通過以上教學手段,學生不僅有一種親臨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時也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活躍了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思維,促使他們努力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祕。如:在教學中使用“答記者問”的方式,讓學生課前依據課本內容提出相關疑難問題,上課時由學生充當記者對老師進行採訪,最後由老師總結新課並對學生進行評價。此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們為了能主動表現自己,個個踴躍提問,使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勇氣和信心,發展了學生思維,有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面向全體,既有展示,更有深華。

每節課前輪流請一名學生在講台前展示才華。該環節是從教學整體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個體進行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從而激勵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在開學初的'緒論課“與同學們談地理”上做總體部署,其呈現的內容一般是要求學生自己根據個人愛好和興趣以科學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地理知識資料,然後以各種方式在全班展現,並可就講述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請全班同學課下思考。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保守性,並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思維的開闊性。

三、打破常規,既有順應,更應逆取。

長期以來的思維形式是求同思維,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使學生思維閉塞,甚至機械學習,死記硬背,而逆向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求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打破定勢,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使之逐步養成良好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設計些無法在教材直接找到的答案且學生能接受的創新問題,引導創新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以上問題不需要有統一的答案,但可以充分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我們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從我做起,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變“教”學為“導”學,使學生具有自主攝取知識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以適應學生走向社會後再學習的需要,努力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5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解讀體會

20xx年 10月份,很榮幸有機會到西南大學參加國培計劃(20xx)雲南省國小數學骨幹教師高端研修培訓。這期間聆聽了宋乃慶教授(原西南大學校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關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學習與思考》的講座。通過本次宋乃慶教授的講解,結合我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感覺本次新課標不管是從理念、內容角度來看,還是從具體實施角度看,都有非常大的變化,同時引領我們的教學觀隨之改變。

一、 新課標修訂的主要方面

(一) 新課標修改的關注點

理念、核心概念、四基、四能、內容標準、教學和自主學習、數學文化

二、新課標的主要特點

(一)課程理念:改變與發展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公民必備的基本素

養。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

作用。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課程目標:過程性與情感性目標

課標原文: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活動:教師教學和自主學習、探究相結合。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互動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親身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新課標的結構體系

(一)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目標的整體實現,是良好數學教育的標誌。

2.課程內容:內容的選擇方面注重數學的結果、數學的'形成過程、藴含的思想方法。內容選擇貼近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理解、思考探索; 內容的組織處理好三個關係:

過程和結果的關係,直觀與抽象的關係,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內容的呈現方面要求體現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

(二)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呈現結構

2.課程目標動詞

瞭解、理解、掌握、運用、經歷、體驗、探索、

3.課程目標總體闡述從“雙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到“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 、 基本活動經驗),突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基本思想內容包括:

(4)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澱,是數學學習活動

過程中逐步積累的。

操作性經驗:通過眼、耳、口、手等對現實素材操作獲得的直接經驗為操作性經驗,如堆積積木、摺紙等獲得的經驗;

反思性經驗:通過對思維材料的內隱思考而獲得的經驗為思考型經驗,如推理的經驗、抽象的經驗等。

3.課程內容包括四大學習領域

新課標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四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4.新課標對十個核心概念進行解讀

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觀念 、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四、新課標的地位

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頒佈了包括《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

課程標準(20xx)》在內的19個學科的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國家的法定文件,是教材編寫、教學活動、評

價的基礎。

研讀《課程標準》,應該避免“重內容部分,輕理念部分”的情

況。

“課標”的地位和重要性高於出版的教材。

五、反覆研讀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一)“兩句話”的啟示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啟示: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並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同樣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不是歧視,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儘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思考,放慢腳步,聆聽花開的聲音,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二)、新課標轉變了課堂教學

1、新課標在繼續保留和強調了“雙基”基礎上,還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變“雙基”為“四基”,更符合數學教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由 “雙基”教學變化到新版的“四基”教學,明確了教什麼的問題。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傳授給學生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應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讓數學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使之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數學無處不在,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美,發現數學的奧妙。

3、“兩能”到“四能”的變化,則明確瞭如何教的問題。

新課標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而且更應培養學生學會數學思考,通過數學學習學會思維,發展思維。

4、新標準中的數學教學活動,應設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三)新課標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具體分析如下: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標》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説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倡導新的教學方式

<一>、從創設情境入手,營造學習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6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能激發和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底藴,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慾,就能積極生動的學習。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根據國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我就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知過程都是相聯繫的,任何認知過程都伴隨着情感。國中生對某一科的學習興趣與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一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科任教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因此,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師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當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數學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

二、練好教學基本功

隨着教學理論的深化,人們對教學基本功含義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除了課堂組織、語言表達、板書、畫圖等傳統內容以外,還要重視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直觀、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投入到現實的探究性教學活動中去,同時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抽象、枯燥的認識,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與情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三、教學組織形式要多樣化

教師要改變“灌輸—接受”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要多種多樣。可採用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巧妙設置與學生的生活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7

當前,課改浪潮洶湧磅礴,教學方法五彩紛呈,使得有些教師茫茫然,惶惶然,舉手投足不知所措,聽了專家的講座,頓覺有晃然大悟之感:先學一家,融匯百家,發展創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後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一語道的,教學切不可趕時髦,擺花架子,盲目追隨,死板硬套,而應該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性格、閲歷、見識、語言表達、現代技術應用能力不盡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勢必洋相百出,不成體統。

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要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五彩繽紛的花園裏,不可眼花繚亂,要學蜜蜂,採擷百花精華,自釀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幾位專家的人品、學識、閲歷、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茅塞頓開。

我們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您的臉上!我們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能理解、寬容。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

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

教師必須要更新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師生交流、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8

九月是開學季,金秋九月,我們在學校通過集中會議進行《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學習。本次培訓時間雖然是短短的半天,但是對我們教師來説,應該是收穫頗豐的。此次培訓使我對新課標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感受到新課程洋溢着時代的氣息,體現着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對於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它不僅讓我們對學生的基礎性學習、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抓好加強外,最終讓學生享受學習,自主性終身學習。“兩基”變“四基”,“六個核心詞”變“十個核心詞”。利用圖文並茂,詳實例子説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幫助我們瞭解和記下了,“四基”就是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十個核心詞”就是數感、符號意識、空間概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教研員老師對新課標的進一步解釋,是我們瞭解到新舊教材的產生對比,新課標完成實施一輪改革的總結情況,以及新一輪的新課標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們又以新的姿態站在教育前沿。暑假為參加技能考試,我認真的學習了一遍《數學課程標準》,但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鑽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瞭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

有以下的認識:

一、變“備教材”為“備學生”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複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準確把握上。

二、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我認為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為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例如,原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修訂後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後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展。三、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我覺得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因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注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繫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成應用數學的習慣。今天的學習中,教研員用豐富的影像資料,告訴我們如何上好一節課,受益匪淺。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任重而道遠,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的樂學,做學習的主人。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19

8月25至26日,我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晉江市國小學科教學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識培訓。培訓中,福建教育學院培訓管理處處長楊文新、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學院副院長郭春芳、福建教育學院科研處副處長黃麗萍、福建教育學院文科研修部副教授陳秀鴻等專家,分別就《名師成長之路》、《“錢學森之問”與創新教育》、《例談教學科研中的思維技巧》、《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方面作了專題講座。其中,陳秀鴻博士的《基於教師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專題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古以來教師就是以“傳道、授業、解惑”來作為自己本職使命,然而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這一本職使命又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固有的教育也受到了碰撞,所有的教育者都在思考,我們要給教育的下一代留下什麼?讓他們學會什麼?於是,我們開始了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開始不斷思考:素質教育是什麼?教師角色定位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首先,新課程強調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勤於動手、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就要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交流者、指導者,與學生一起經歷探索過程,交流過程中的經驗,分享整個過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索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比教師硬灌輸給他的.要記得牢,並且覺得輕鬆有趣。其次,教師應由課程的複製者向課程的整合者轉變。我們僅僅是按照課本知識“依葫蘆畫瓢”是遠不能滿足當下學生需求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本地、本校學生學情對課本知識進行整合,並具有一定研發校本教育資源的能力。而且要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就如一名優秀的科學老師就像一本大百科全書,光是能講課本上的知識是遠不夠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你不知道他們會有多少個“為什麼”等着你,所以除了要把教材吃透,還要不斷地“充電”。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有所創新。此外,教師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組織教學能力,還應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上課可能難不倒老師們,但如何做好科研?教師要善於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及時總結並形成文字資料,從中發現問題來研究,讓自己成為“教育研究者”。教師只有勇於創新、敢於進取,以正確的言行引導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適應社會、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校本研修培訓心得20

隨着現代教育的發展,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本學期的校本研修培訓中,我嚴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積極主動的做了很多相關的工作,如學習教育理論、聽課、評課、備課、上課、攥寫教學反思、讀書、寫讀書筆記等等。校本研修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一名現代的好老師,尤其是當前課改下的好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沒有與新課程合拍的教育理論沒法教;沒有紮實的德才學識和廣博無私的胸懷教不了;沒有勤鑽研,善反思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進取精神,絕對教不好。回顧本學期的校本研修活動,我覺得自己有很多的收穫和體會。

一、重視學習教育政策和理論,切實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需要,才能正確把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台階。

二、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領悟。

教師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就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的同時也要學習相關教育理論知識,讓思想與時俱進,使自身的業務素養不斷提高。努力向優秀老師學習,通過現場觀摩或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錄象,進行相互交流、探討,吸取他們的教學長處和優秀品質,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發現問題,及時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同行一起探討教育教學方法,對在教學中所體現的教學觀念和這堂課所採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想一想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能否適合學生特點,是不是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等等。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堂課,課後反思自己的不足。在這種探究與研討的過程中,經歷着學習與反思的過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去實現目標。

三、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的教書育人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校教學工作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如果沒有創新教育的能力,我們上課學生就不愛聽。總是用以前的方法來教學生,已經很陳舊,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源源不斷的泉水,而不是一桶水,我們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的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悔人不倦、精益求精,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當前,日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輔助教學手段,教師假如還不能把握教學角色,無法適應教育技術革命的形勢,仍然固守傳統教學觀念及方式,將落後於時代的要求,最終被學校教育所淘汰。

總之,經過本學期的校本研修,帶給了我走向成功的信心。儘管我尚沒有產生過“跨越式”的飛躍,但相信在每一次學習中都能夠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為學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