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老屋的作文(集錦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屋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屋的作文(集錦15篇)

老屋的作文1

家鄉的老屋,是我父親出生前一年建的,如果現在還"健在"的話,應該已到"古稀"之年了.

在我的童年時代,老屋承載了我太多的回憶.父親説:當時,在村上我家的老屋是最好的:大塊的青石打的地基,土坯建的牆體,屋頂是整整齊齊碼好的小青瓦,非常的漂亮.據説:我奶奶就是看上那間老屋才嫁給我爺爺的,但這話無從考究.父親還説:當年,公社劃成分時,就因為那處老屋,我家還被劃為富農.後來,隨着我在老屋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但當時,我們一家五口人也還是擠在那間老屋裏.

直到我讀國中時,家中的日子才慢慢地好起來,但也只是夠吃飽飯的,經濟上還不是很寬裕.那時的老屋也比較老了,有時陰雨天時,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我和弟弟只好用盆盆罐罐到處接水.屋頂的小青瓦上長滿了綠綠的青苔,兩邊斑駁的山牆也開始向外傾斜了,牆體出現了很大的裂縫,太陽的光束都可以"透?"進來,父親只好用幾條大木棍把它支撐起來.最後,看實在不行了,父親才湊點錢,把小青瓦換成了大青瓦,屋頂是不漏了,但其它地方依然如故.

參加工作以後,我離開了老屋的懷抱,很久再也沒有聞到過它的氣息,於是也漸漸淡忘了老屋的存在,淡忘了它曾經帶給我的歡樂.在工作後的第二年時,我寫信問弟弟老屋怎麼樣了?父母是否還在老屋內住?弟弟回信説:老屋沒什麼大的變化,只不過是又比以前略顯蒼老了一些,他已讓人修繕了,還能住人.

那年我成家時,弟弟又對我説:老屋太老了,已搖搖欲墜,不能再住人了,他曾與父母合計着準備給父母在村邊上再建兩間,但商量了好幾次,他們就是不願意搬出來,説是對老屋有感情了,湊合着還能住幾年,就不要再麻煩了.弟弟讓我勸勸父母,説住在裏面他不放心,也不安全.我把想法同父母説了,等了好幾天,他們才勉強同意.就這樣,第二年,父母極不情願地搬到了新建的房子內,老屋從此就再也沒住過人,更多的時候也只是放一點雜物而已.

去年夏天回老家時,我又特意到原先老屋的位置看了一下,老屋已經坍塌了,當年的牆體還有半人高,破碎的青瓦已被母親收集在一起,整整齊齊地堆放在牆角處,當年的小院子也被母親種上了南瓜,到處飄散着花香.牆體上爬滿了豆角秧,短短長長的果實一簇一簇的,煞是好看.我記憶中那熟悉的老屋大致輪廓還在,站在原地,還依稀能聽到我童年的笑聲在老屋的四周飄蕩,只是老屋已不復存在了.

老屋的作文2

今晨,騎着車子,跟往常一樣,又一次地路過了這間老屋。

一眼望去,今天的老屋可跟往常不一樣,許多圍觀羣眾紛紛而來。有些長輩指着這間老屋,詢問別人老屋的事情;也有些中年人跟朋友們喋喋不休,似乎談論的也是老屋;更有一些小孩,看着老屋,大聲地歡呼着。

我驚疑地走過去,卻看到了一件悲劇:挖土機轟隆隆地撅着地,吊車吧一個個房樑吊起,拖向另一頭,整間老屋像是狼狽的小孩,丟了樑,棄了瓦。原來,□隊正在奮力地拆房子!我皺着眉頭想:這麼好的一件老屋,為什麼要拆呢?

想着想着,便想到了往常的老屋。

這間老屋,很久以前就已經沒人住了,但房子還是保存了下來,直到現在。那時,鬆動的木門敞開着,裏面堆積了很多塵埃;樓梯上,那幾層斷了的年老的台階嘎吱地搖擺着;房樑上巨大的蜘蛛網微微地飄動着;一整個房間散發出一種濃重的塵土味。歲月斑駁,歷史悠久,整間老屋從嶄新的屋子變成陳舊的老屋。聽別人説,這件老屋好像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門前那幾株草,如今已變得枯黃、暗淡。從遠方望去,這便是一位年老的老伯伯,彎着腰,緩慢地向你走來。

然而,我每一次經過這裏,都會被老屋的氣息所吸引,時不時地朝這裏看,讓我感覺到我與老屋的距離——多麼熟悉,多麼親切的老屋。可能是它帶給我太多回憶吧!

現在,佇立在這件老屋前,回想起以往的許多畫面,好像這間老屋,也融入其中,成為記憶中的一部分。

我彷彿看到了我在大廳裏快樂、自在地蹦蹦跳跳;與家人們玩老鷹捉小雞,歡快得聲音迴盪在整間屋子裏。還彷彿看到了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飯,團聚在一起地温馨場面:家人們互相夾着菜,互相送到別人的碗裏,而對方也夾一些菜,送到別人的碗裏,我想,這就是一種禮儀美吧!也彷彿看到了小時候我睡覺時,媽媽坐在牀頭,輕輕地拍着我,哄我入睡。突然,這段美好的回憶瞬間被挖土機的噪音所打破,這種美好再也尋覓不到了!為此,我感到深深的感傷!為什麼,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要把這棟古老的建築拆掉?為什麼要把我曾經所擁有的美好破壞掉?為什麼……

如今,看着老屋即將從眼前倒下,心裏便浮起些哀傷。看着老屋漸漸地消逝,我的心不由得顫動!

這些施工的人們,你能告訴我:在哪裏還能看到這樣滄桑的老屋呢?

老屋的作文3

觸摸歲月的痕跡,感受離別的氤氲。

——題記

失去摯愛是什麼滋味?我已經懂了……

搭上了一個揹包,獨自一人走出門外。這陽光有些刺眼,這心痛依舊澎湃,我要再看它最後一眼。

不知不覺坐上了一輛回家鄉的巴士,脱離了喧器的城市,鑽入了大山的懷抱,賞着窗外綠意葱蘢,不免想起它的路已快步入盡頭。

顛簸之中,心也在顫抖,漸漸地就已經回到了家鄉小鎮。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陣陣懷念的氣息。走過舊大橋,和年老的梧桐樹打過招呼,再一直走。我,便站在了老屋的門口……

這偌大的三層樓房無法再與同街的新樓相比,十五年的風雨已讓它形容憔悴。是的,我出生的那年,它也剛剛建好。那以後的日子,我和它歡笑,它見證我的成長,為我的心靈撫平創傷。

然而這明媚的相處卻不能永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要賣掉老屋,那陪伴我一路走來的老屋!買家要拆掉它,在它的廢墟上修建小洋樓!於是,在某個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刻,我默默流淚,彷彿自己的一部分要被割捨。朦朧中,記憶的畫面靜靜地浮現。

老屋承載了我的童年。它親切地看着五歲的我學習自行車,看着我在雨中堅守的執着。那時,我沒有想過放棄,因為身後就是老屋寬闊的肩膀,任我依靠;還記得那次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一不小心栽進了門前的菜地,忍住疼痛帶來的眼淚,因為它的巍然讓我學會了堅強!別忘了,還有那無數個夏夜,我躺在涼椅裏,涼椅躺在老屋懷抱裏,大家一起數星星,那璀璨的星星,編織了我的一個個童話夢:把它們摘下來做項鍊;飛到星星上,自己當國王……之後整個屋子都回蕩着我天真的笑聲……

六歲那年,我離它遠去了,去了北京。時隔六年,12歲的我回到老屋的身邊。我分明看見它朝着我微笑,可它已不堪歲月的考驗,淺黃色的大門大片大片的掉漆,磁磚都已被磨花。我輕輕地用手撫摸牆壁,正如它當初撫摸我一般,心在流淚……

而現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門前,卻不得不將它賣出。我時常感覺自己一是個叛徒,無恥地出賣了摯友;又恍若一個懦夫,沒有能力去保護它。

那些年,那些歲月,那些不可磨滅的過往。天空此時已不再明亮,你讓我怎樣放下?我的老屋,我的朋友!我輕輕地走上前去,趴在牆上,靜靜聆聽老屋的囈語,再次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原來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越長大越要割捨真愛。淚水浸入了牆裏,我看見老屋也在顫抖。對不起,朋友,謝謝你的陪伴!

我多麼想時間就此定格,現實卻又在催促我。漸漸離去,望着老屋漸漸離去,眼眶再也匣不住淚水的洶湧。猶豫,回首,揮最後一次手。留下的,是滿地花瓣的歎息,歲月時光的無情……

老屋的作文4

紅瓦、木門、石頭牆,那是外公和外婆的家,也是我兒時的回憶。

屋,老了。屋上的紅瓦殘缺不齊,原來火焰一般的紅長了苔,黑色的苔。木門上的一道道刮痕格外顯眼,側屋的石頭牆上是孩子的塗鴉,各種顏色的筆反而給老屋添了點生機。

老屋後廳的牆上有一幅畫,佔了一大面牆壁。畫上有兩隻栩栩如生的丹頂鶴立在松樹旁邊,向着太陽張望,旁邊的對聯上寫着“玄鶴千年壽,蒼松萬古春”,橫批是“吉星高照”。紅日、青松、白鶴,每次家裏來客人,看到這幅字畫都讚不絕口,也不知是哪位名家誰畫在那兒的。

前廳和後廳中間有個天井,那裏養了很多花,養得最多的便是土蘭花,是外婆最喜歡的花。花用舊時盛水的大缸養着,有兩大缸。茂盛的蘭花挨挨擠擠地站在缸裏,外婆買來了幾個花盆,分養了兩缸蘭花。每年夏天,土蘭花就伸出了一串串花苞,綻開了一朵朵嬌俏清香的蘭花。奶奶把蘭花剪下來,曬乾,泡在爺爺自己養的蜂蜜裏,又甜又香的蘭花蜜消炎潤喉,是我兒時的最愛。

外婆和外公都是農民,前廳有兩間屋子,其中一間放滿了農具和肥料。那些農具可是外公外婆的寶貝,雖然生了鏽,有些還少了腳,但也陪着外公外婆風吹雨打、春耕秋種,功勞不小。房門口還有個狗洞,那就屬於一隻大黃狗的。大黃狗生活得很自在,白天在屋裏逛來逛去,孩子們逗着他玩,有時就跑到院子裏曬曬太陽、打打滾,晚上便躲在前廳的小窩裏睡大覺。門口一有風吹草動,它便警覺地大叫起來。在這個老屋裏,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員,更是我快樂的小夥伴。

院子裏有口井,井水清澈甘甜。老家的院子沒有圍牆,每天早上是院子最熱鬧的時候,鄰居們都會陸陸續續來提點水回去洗刷做飯,有的還提着一籃子的衣服到邊上的洗衣池洗刷,大家説説笑笑,那是最輕鬆悠閒的時候。井的對面有一小畦菜地,裏面種的菜可不少,葱、蒜、姜、韭菜、小白菜都有,需要的時候就摘,純天然無公害,可好吃了!

小時候,我喜歡和外婆一起坐在後門的石階上,外婆跟我講着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講她小時候的趣事,講我媽媽成長的故事,講“虎姑婆”的故事……外婆是個文盲,但她用通俗易懂的閩南語講了很多故事,一個又一個,一遍又一遍,我百聽不厭,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老屋越來越老,但關於她的美好記憶留在我的腦海裏,永遠不會忘記。

老屋的作文5

隆冬時節,天寒地凍。歲寒三友,竹在其中。冽冽寒風中,不禁想起鄉下奶奶家老屋前的那一片翠竹來了。

老屋依山傍水,別有韻味。房子前面是一條水溝,40多米長的地段上長着一片翠竹,宛如一個天然的鳥園。竹林裏,終日百鳥歡歌,鶯飛燕舞。一道兩米多寬的小木橋橫卧在水溝上,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正是得了流水的滋潤,這片老屋前的竹林才越長越蒼翠。在蟲吟蛙鳴皓月當空的夜晚,默唸着“不知夜涼風動竹”,“人靜月當樓”的詩句,頓覺趣味橫生,彷彿自己也沾了雅氣,就是那兩間簡陋的老屋,也籠罩着一種素雅温馨的氣氛。

“旁舍連高竹,硫籬帶晚花”,“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老屋前的那片竹林,生機盎然,四季翠綠,充滿着詩情畫意。

春日,水溝兩旁的山茶樹開滿紅豔豔的花朵,庭院裏的梨樹、李樹、慄樹、石榴樹也競相開花。成羣的鳥兒在竹林間婉轉歌唱,再襯以滿院“喔喔喔”、“嘎嘎嘎”的雞鴨聲,一片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熱鬧景象。徜徉竹林邊,逍遙舒暢,樂不思歸。

夏日,綠陰滿院,竹林便是乘涼的好地方。泡一杯茶,拿一本書,躺在椅上,看一會兒書,品味一下書中所講的事理,望望院外的田園風光,聽聽人聲水聲風聲鳥聲歌聲,雅趣意趣情趣鳥趣竹趣樂趣便油然而生,什麼酷暑煩惱人生的不如意,全在這片綠陰中煙消雲散了。

秋日,天高氣爽,果實飄香,不説那田野裏的一片蛙聲,只這竹林裏便是個熱鬧的世界。成羣的鴿子、畫眉、黑頭翁、麻雀,就在竹林裏上躥下跳,引得孩子們成天拿着彈弓鑽來鑽去。那吸足了雨水的竹筍都爭先恐後伸出毛茸茸的腦袋,欣欣然看着滿院秋色,只七八天時間,竹筍便長得一米多高,二十多天後,挺立在眼前的就是一片竹子,景象煞是威武壯觀。

冬日,草木凋零,寒風凜冽,但庭院裏的桔子、枇杷、石榴、蘭花、緬桂、日本葡萄仍是一片翠綠,與之相襯的就是這片翠竹。下雪了,白雪中的竹林,鳥兒們藏起了自己的蹤跡,竹林卻是“雪壓枝頭低,低不下沾泥。一輪紅日升,依舊與天齊”。小小竹林,隆冬不凋,經霜猶茂,亭亭玉立,搖曳多姿,成了老屋前、溪水邊一道永不褪色的風景。

冬去春來,時光荏苒,老屋前的青青翠竹,就這麼瀟灑地佇立在蒼穹下,頤養着農人們的身心,點綴着山村人的生活。走近竹林,遠離了小城的喧囂,暫時忘卻了心中的煩惱,在鳥語花香中安享這一片沁人心脾的綠陰,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

老屋的作文6

外婆的老屋在山上,每次去看她,都要坐很久的車。

外婆的屋邊有一塊菜地,那裏種着很多蔬菜,白蘿蔔飽滿鼓脹,拔出來還零星地粘着幾點粉末狀的黃土;紫茄子閃着亮光,似乎深藏內心的夢想終於可以大見光明了;小青菜則爭先恐後地直想先入你的眼,在陽光下綠得耀眼。外婆把這些菜當作自己的孩子,跟在孩子們身後,把心都栽進了土裏。大熱天,她戴着草帽澆菜;大冬天,她頂着寒風看園;一早一晚,一天兩趟,從未間斷。

屋前有一個小院,院裏種着一棵龍眼樹,龍眼成熟時,我們小朋友一個個爬上樹,坐在樹頭吃龍眼,一邊吃龍眼,一邊還可以欣賞田園山水呢!這個時候,外婆便搬一把椅子,端坐在屋門前,把我們當成了她的小菜,眼睛一刻不離地盯着我們,一個勁地叮囑:

小心摔了滿臉含笑,聲音還拖得長長的

外婆老屋內的擺設十分簡樸。一張小桌子,一張牀,和一些勞動工具,例如鋤頭、犁耙、簸箕什麼的,都是她和外公一起使用了幾十年的老古董,靜靜地躺在屋裏散發着與他們相關的古老氣息。一見到我,外婆總會説,外公像我這麼大時,是如何扶着犁頭將田來來回回翻個遍的。望着外婆那甜蜜的樣子,我真想像外公一樣,小小年紀就擁有無比神力。

外婆老屋後還有一個養雞的小房子,外婆經常把我們吃剩的飯拿去餵雞。小雞們得了飯,歡快地叫着,像是為了吃食而興奮,又像是在感謝我們。

有時,我會去外婆屋後的山坡上玩耍。我們會在山坡上的花叢裏,發現很多顏色奇特的蝴蝶。這些精靈們,穿着顏色豔麗的服裝,緊緊地抓住我們的眼球。那時的我極幼稚,見到好的東西總想抓在手裏。追着蝴蝶,在山坡上不知跑了多少個來回,卻總抓不住它們。這時,外婆的聲音又在身後響起:

憬仔仔,別跑,別跑,摔跤了,摔跤了

我卻因此跑得更歡了。

為了不讓我到處亂跑,外婆特意在家門口挖了兩個兩米深的坑,支起兩跟粗木柱,搭了粗麻繩,做了個鞦韆架。每天看到我在家裏當來蕩去,她笑得特別歡。

那鞦韆能蕩得很高很高,高到能越過家裏的矮牆。小夥伴們看到了,都來外婆裏玩鞦韆,你搡我十下,我推你十下,笑聲像銀鈴般清脆。吱吱呀呀的麻繩與木樁也歡快地奏起了歌。老貓和着曲子,躺在椅子上打盹兒。花狗來到木樁邊,砸吧着嘴巴,衣服津津有味的樣子。外婆則忙出忙近,把去年藏的話梅都翻了出來,讓我酸酸甜甜地醉在了快樂的時光裏。

外婆的老屋,如今不在了。但老屋裏的故事,老屋裏的外婆,卻總是在我的面前閃閃發光。

老屋的作文7

我是一棟老屋,很久很久以前,我記不清是多久了。一個美麗的姑娘把我建成了。時間淌得很快,我的主人慢慢地變老了。我在靜謐的森林裏,陪着她一起生活。森林裏,有清鮮的空氣,有奔流小溪,有清涼的晚風。我和老奶奶一起生活在這裏。看看飛鳥,聽聽風聲。

我是天下所有落魄之人的小家。我陪着老奶奶接待過許多人,老奶奶會温柔地與落魄的人聊天,而神奇的是,每次傷心、絕望的人到了奶奶這裏,都會容光煥發,充滿希望。每到這時,他們就會離開我,再接受、體驗生活。

老奶奶是一個奇妙的人,從她是姑娘起,我就不知道奶奶是從哪來的,她經歷了什麼。我只知道,她是一個善良又深沉的人——我的主人。

有一次,我印象特別深刻,看到一個衣着講究,但神態憔悴,拉着行李箱的人,他走得很慢,但腳步很穩。老奶奶為他開了門。他放完行李,走出了老屋,徑直坐到花園裏。看起來不是第一次來了,我暗自想。“老屋,你肯定在想,我好像不止來了一次吧。”他沙啞而空洞的聲音響起。我一驚,盯着他。他苦澀一笑,“別奇怪,我就是這樣,能看到所以非人類和人類的思想,可我不喜歡和人待在一起。因為我能看見他們的思想,所以我從小就發現了很多骯髒、自私的情感。”

“我好想逃,每天每夜都壓抑着我。”我久久沒回過神,不知不覺,老奶奶已坐到了他對面,他們捧着老奶奶自制的桃子茶。老奶奶喝了一口茶,抬頭看着天空中的繁星點點,眯起眸。她的眼裏好像泛起了淚光。

“小夥子,別在意那麼多。那些骯髒、自私的想法,只是別人活在世上的另一種方式。人這一輩子,要看你到底是不是問心無愧。”

他還在沉默,我和他一樣聽出了,奶奶眼裏和聲音裏的悲慟。老奶奶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如果你,不想回到那兒了,那便,陪我這老太婆,生活在這與世隔絕的山林裏吧。”老奶奶温柔地找着。

後來,他就留下了。老奶奶曾對我説:“小屋,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接待那些絕望的孩子嗎?”她又悲涼地笑了笑,“因為啊,我……年輕時做了很多錯事,我就想,就想,我要在我在世時,阻止,阻止那些做傻事的孩子們犯了和我一樣的錯。”

“小屋,那些絕望的孩子,最難得到的就是温暖與希望。我希望我去世以後,你再和那小夥子,一起把温暖延續下去。”

後來,老奶奶走了,那個小夥子接手了我。在這住了很久很久……

不論過?了多久,我們都謹記心中的那份信念,以及老奶奶的執念,把温暖,一直帶給人們……

老屋的作文8

暑假,姥姥家原先在槐樹嶺的房子要拆,需要收拾東西,我自然也去幫忙。

剛進房門,雖然自認為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我還是嚇了一跳——桌上,地上的塵土積了厚厚的一層;雪白的牆壁早已失去了本色,穿上了一件黯淡的灰衣。抽屜裏,櫃子中有價值的東西都收拾得一乾二淨。兒時我用來背詩,畫畫的小書桌也被折起塞到牀下,在被遺忘的角落緬懷過去的林林總總。這還是那個記載了我童年所有快樂的小屋嗎?

我心裏有些空蕩蕩,像是有什麼重要的東西被挖去了一般。年少時的一幕幕如放電影般出現在我的腦海:沙發上的“遙控板兒大戰”;當我成功地把“新聞聯播”變成“七色光”時姥爺慈祥的笑容;我大鬧廚房時,姥姥不強硬的責怪……可這一切一切的發生地卻將在幾聲“轟隆”的巨響下煙消雲散。剎那間,所有的心酸與不捨通通湧上心頭,如開閘的洪水,在我的胸中澎湃。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時間在毫不留情的走着。這,倒也是必然。

姥姥,姥爺興高采烈地帶我們去看他們的新房子,窗明几淨,寬敞大方,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也難過二老會那樣開心,原來的那間“陋居”根本沒法和這間大房子比擬。不過,新房子對於我來説只是個能遮風擋雨的房子,老屋卻有讓我足以可以珍藏一輩子的回憶。

從新房出來,我知道兒時的我已經封存在記憶的深處,現在的我會失落,會惆悵……我長大了。

看着母親頭上漸生的白髮,我知道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是多麼渺小。時代更替,不過一瞬,滄海桑田,也不是眨眼之間罷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會因時間的前進而改變。有時,我會不禁感歎:時間,你真狠!

有人説:世上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美人遲暮,將軍白頭。此話不假,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傾城紅顏終逃不過歲月無情的風化;再驍勇善戰,鋒芒畢露的英雄亦敵不過時間無聲無息的來襲。但他們曾經燦爛過:她讓人們記住了她的傾城一笑;他讓人們記住了他的風爽英姿。就像我們記得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昔人已逝,歷史的腳步不會停止。

我們既非美人亦非將軍,但我們是不可取代的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會在“千金難買寸光陰”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警示下,與時間賽跑。我們也會在遲暮,白頭燦爛一番,留下我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夕陽西下,沐浴在一片暖暖的桔紅中的老樓像是一位歷盡滄桑的慈祥老人,靜靜地等待着終結之日的到來。它幸福,因為旁邊那一幢幢高聳,大氣的新樓是它的希望……

老屋的作文9

離開老家已近20年,最令我難以忘卻的就是那座老屋。老屋始建於哪一年,已無從知曉,但是,從我記事起,她已經在陪伴我了……

近日,回到老家,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老屋。

我的老家在孔子的誕生地——尼山,生我養我的村莊叫顏母莊,相傳是孔聖人的姥姥家。也許是沾了太多聖人靈氣的緣故吧,這裏每年出的大學生都比周圍村莊要多得多。村前面是一條小河,名字叫“小沂河”,現在已被尼山水庫吞沒了,村後邊是一座不大不高的山,屬尼山山系,名字已無從查考。這裏有山有水,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特別是夏秋之交的夜晚,月亮是那麼的皎潔,星星是那麼的耀眼,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裏的人們民風淳樸、熱情善良……

我家的老屋是父親在世時蓋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用石頭砌壘而成,三間瓦房,石頭壘起的院子,剛落成時,屋頂是用茅草覆蓋的,隨後經過幾次翻新,屋頂的茅草已被灰瓦代替,在那貧瘠的小村中,當時能夠擁有這樣的房子,也算實屬不易了。當初為了這房子,父母親不知吃過多少苦!印象中聽母親説過,這房子來得可不容易,母親為了這房子,落下了“肺氣腫”的毛病。

老屋不大,而且還很簡陋,但她卻是我們全家遮風擋雨之所,是我童年的夢幻之地……人的記憶可真奇怪,近二十年過去了,這屋子的一切還記憶猶新,小時候的童趣——在腦海裏閃現,爬樹、打架、下河摸魚、上山捉蠍,“偷”摘鄰居家棗樹上的棗,將金黃色的小米偷偷拿來放在塞子底下捉麻雀,為此常常招來母親的一頓好打,.....一一都在記憶中嚴絲合縫的對應上了。

老屋老了,她經歷了太多的滄桑,斑駁陸離的牆體早已不堪重負,望着她那傷痕累累的身體,我不禁淚流滿面……

要走了,我摸摸這兒,看看那兒,心裏充滿了愧疚,充滿了眷戀,象是要找回以往的甜蜜及自己童年時的影子。我扒在窗台上,望着窗外遠處的羣山,田野,於是我再一次回到了童年:媽媽,山的那一面有什麼?山上住着神仙嗎?....小時候的那麼多為什麼,總是招來大人們善意的笑聲,那笑聲至今還在耳邊迴響,迴盪着.....

“爸爸,這就是你小時候住的地方嗎?這麼破呀?!”女兒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是呀,生活在蜜罐中的她,怎會理解父輩的艱辛?父輩的期望?以及爸爸濃濃的鄉情,對老屋依依不捨的感情?

長大的我,來到了山的那邊,也終於穿越了童年的夢。但山的曲線一直在我的記憶中刻得很深很深。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了家鄉的炊煙、孩子們的笑聲、喧鬧聲、狗叫聲,而我,又孩子般地嬉戲在老屋!

老屋的作文10

“老屋要拆了!”媽媽突然説道,我懵了一下:“什麼,老屋要拆?”……

拆之前我和母親要回去一趟,就當給老屋送別吧。車行駛在寂靜的鄉間公路上,我趴在車窗邊,心情激動而又複雜。終於,在清晨的薄霧下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輪廓。幾隻燕子棲息在那翹着的屋檐上,好似在張望歸途中的我。炊煙從那一根根煙囱裏飄出來,好似在召喚我。下車再步行穿過彎彎曲曲、坑坑窪窪的鄉間小道,終於回到了夢魂縈繞的老屋。走近老屋,發現牆面斑駁、瓦片殘破,它就像是一個奄奄一息的老者。奶奶坐在屋前的老槐樹下,一見我來了,便蹣跚着向我迎過來,喊道:“我的乖瑩瑩,終於回來啦!”驀地,我的鼻子酸酸的',拉着奶奶的手進屋了。

我輕輕推開那扇鐵門,跨過那熟悉的高高的門檻。老屋還是原來的樣子,只是那盞琉璃燈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光彩;那幅山水畫好似隨時會飄下來;祖父的那張寫字枱也是蛛絲遍佈……每一處的擺設如今都已陳舊。輕輕推開奶奶的房間,門“吱呀”地響了一下,赫然映入眼簾的是那張硃紅色的中山牀。

思緒紛飛,回到兒時。只記得那時旭日還未東昇公雞開始打鳴,奶奶就早早起來給一家人準備早飯。我們幾個孩子在公雞的一聲聲鳴叫的催促下,才戀戀不捨地從被窩裏鑽出來。走出屋外,呼吸着花草混合的香味,頓時覺得神清氣爽,睏意消去。嗅着淡淡的幽香,看着滿眼的翠綠,伸個大大的懶腰,聞到廚房飄出的誘人香味,急忙走回屋裏,纏着奶奶:“奶奶,今天做啥好吃的了,這麼香!”那垂涎三尺的樣子把奶奶逗樂了:“別急別急,有你吃的。”我搶先到廚房去端出早餐,原來是奶奶親手製作的美味佳餚——西葫蘆餅。圓潤的造型,金黃的外皮,一口咬下去,又脆又香,細細品味又能感覺到西葫蘆的清香與草雞蛋的嫩滑得到了完美融合。再來一碗玉米粥,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了。吃飽喝足後,便召集夥伴們在老屋門前的空地上跳皮筋,捉迷藏。老屋像個沉默的老人看着我們嬉鬧、玩耍,又像一個守護者,守護着那些快樂的時光……

我漸漸從思緒裏回過神來,抽開奶奶梳粧枱陳舊的盒子,裏面竟有一沓沓從前的照片!我坐下來,一張張仔細翻閲,那些發黃的照片,記錄着我從滿月、一歲、五歲直到十歲的幼童時光。看着看着,眼眶濕潤了,不禁感慨:時間去了哪兒!離開家鄉的這幾年,看着父母在外地的打拼,時常懷念家鄉的一切。直至晚霞染上天空,在母親的聲聲催促中,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老屋。回望老屋,霞光萬丈,美得攝入心魄。我在心裏默唸:再見了,我心中最美的聖地!

後來老屋還是被拆了,可是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我相信,它是我生命的根,即使故鄉物是人非,但生命的根永遠不會動搖,它將伴隨着我一生的成長!

老屋的作文11

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鄉間的土地上,斑斑駁駁,煞是好看。在這些翠綠的背後,有一片荒廢的水田,長滿了雜草,都高到了人腰,往前看去,一座老舊的瓦房安靜的站在那裏。

那是我的老屋。

我從未在這住過,卻對這個房子很熟悉。青綠的瓦片,白牆上的深色痕跡,荒廢的後院,窄窄的小路……彷彿住了十幾年。

大廳

老屋只有在新年才會打開門,那時最先看見的就是大廳。老屋的屋頂有一個開口,陽光從哪裏照下來,因為經過雜草和苔蘚,是淺綠的。正對着開口的地面是一個明顯低於周圍的坑,裏面養着不知名的植物,用青花瓷盆裝着,長勢很好。我一開始覺得很奇怪,一下雨,那不會變成水池麼?奶奶就會罵我,説她當時如何勤勞,每日清理……

繞過坑,有一層台階,踏上去,正中間放着兩張大椅子,不知用什麼木頭做的,一直沒有人清理也沒有壞掉,反而一走近就聞到一股香味。上面佈滿了灰塵,站在椅子前看着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們在打掃,突然就覺得看到了曾經在這裏的生活。

充實、安詳,而又幸福。

房間

我數了數,老屋裏大概有十四個房間,都上了鎖。幸好奶奶帶了幾個房間的鑰匙,我才可以對親人們的房間“一飽眼福”。

二伯的房間比較乾淨,只有牀跟書桌,小巧的書架上孤零零的站着幾本書,從遠處看都是焦黃的。漂亮的草字在信封上書寫,雖然因為時間的問題而風化了一部分,但還是可以看出寫字人的意氣風發。信寫的文縐縐的,像是文言文,又像是白話文。

大娘的房間也整理的很好,在那裏我還有幸見到了神奇的老式收音機。看起來笨笨的,拿起來倒是蠻輕的,可惜當時身上沒有電池,要不然還可以拿來聽。哥哥的房間最亂,散落一地的東西,牀板上上擺着三個大大的箱子,沒有書桌。他的房間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説不上名字,看起來挺有科學家的感覺。

後院

出了房間,往後走幾步,就是後院。後院有點像四合院,三道牆圍着,背後是一座土山。牆上還堆着木材,旁邊是未燒的深棕色的樹枝,過了那麼久,應該不能用了。地上的青石磚不知因為什麼,長出了厚厚的青苔,整個地板都是綠的,踩上去像是地毯一樣。

周圍很安靜,只是偶爾傳來鳥的鳴叫。每年春天,老屋的門才會打開一次,同時在這一天又要關上。離開前,我再次忘了它一眼。

老屋安靜的站在那裏,像老人佝僂着腰,卻依然用它的脊樑頂住時間的壓迫,等着我們下一年的歸來。

我們明年再見,老屋。我心裏説。

老屋的作文12

五年來,我對故鄉老屋的那份思念總是不能割捨——每到暑假,我總是要回到那老屋去。 故鄉的老屋簡直就是一個老古董。它如一個風蝕殘年的老人.佇立在小巷的西端,青色的生了苔的火磚,好些地方已經剝落;被薰成棕褐色的樓板,已失去了先前的堅實.用手指輕輕一掐,就可以掐下一小塊木頭;殘缺的瓦片壓着幾乎朽爛的橡皮在微風中搖晃,甚至連堂屋門前的兩隻石獅,也蝕跡斑斑。然而,它卻是我童年時的居所,是我童年時代的樂園。

我還清楚地記得:一到放學,我們就像一羣脱了韁的野馬,把書包往石獅旁一扔,就玩耍開來。大家拼命地追趕.高聲地喊叫,震得老屋搖搖欲墜。捉捉迷藏,做做家家,玩玩四角板,儘管這種玩法在現在看來是那麼古老而乏味,但對兒時的我們卻具有無窮的誘惑力。它可以促使我們每天玩到牛羊歸攔,雞鴨進籠。要不是父母吆喝着“吃飯了!”還不知夜幕已經降臨呢!可是一端上飯碗,就又粘到了一起:你夾給我一塊魚肉.我遞給你兩片酸蘿蔔,誰都不會計較葷素,誰都不去顧忌性別,誰都不害怕因吃“百家菜”而染上疾病。吃完飯後.帶上作業本,又擠到一張方桌上,交頭接耳起來。收起作業本,又同坐一張板凳,跟“孫悟空”親熱起來。第二天早晨上學,叉是你等我、我等她,非等齊不可!偶爾,張三和李四吵翻了,各自漲紅着臉説:“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可是沒過半個時辰,又是形影不離的在一起了。

大人們呢?相處得更為融洽。東家的桃子紅了,總要摘一籃挨家挨户地去送,説是給孩子嚐嚐新;西家的葡萄熟了,也總要摘一桶挨家挨户地去送,説是給孩子嚐嚐鮮;南家釀好了米酒,也總要給每家端一碗去,説是給孩子止止饞;北家宰了年豬,也總要給每户拿一塊去,説是給孩子開開葷。

鄰里間有什麼事,不必出聲自有人幫忙,幫完了也不計較報酬,連一塊毛巾也不好意思收下。各家的門總是敞開着,你想進就進,想出就出,誰家也不必“防盜”。老屋的自然環境很好。門前榕樹婆娑,屋後荷香四溢。春天,不必養鳥,就有鳥語盈耳;夏天,不需掛畫,就有紅蓮映目;秋天,你可以欣賞金菊飄香;冬天,你可以觀看蒼山負雪,加上雞鳴狗吠.蛙跳鴿飛,生機盎然。每到夏天,大家搬一張竹牀,帶幾條板凳,往榕樹下一擺,攀談開來。大家漫無邊際地講《三國演義》、説《水滸傳》、品《紅樓夢》,從遠近奇聞談到農作物的長勢和收成……高興時,有人還用粗獷的喉嚨唱幾段山歌。

後來,由於工作調動,我家遷入了縣城,搬進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套間住。款式全新的傢俱。種類齊全的電氣設備,無一不充滿現代氣息。從此,吃喝拉撒一概在各自的大門內進行。緊閉的鐵門,阻隔了鄰里;光潔的地板,謝絕了

老屋的作文13

家鄉的老屋,青瓦、磚牆、綠樹,説着農村特有的純樸與厚重。

小時候,經常在奶奶和姥姥兩家生活。到現在,惟記得兩家的老屋。這種房子,在從前,農村中最常見。房頂上歪歪斜斜的排列着常年風吹雨打的青磚,時間久的,有的冒起了青苔。牆體則是那種散發着微黃色的土牆。好一點的,和者點石灰,略略發白,但無論怎樣,這種強,總有種沉穩、温暖的感覺。最顯眼的,當數老屋前的綠樹了。我念的最多的是早熟。挺拔的向上,在青瓦上投下片片綠蔭。

老屋門前,大人們總會放幾塊石頭。一到晚上,在幽幽月光下,清風微曛,老人、婦女,抱着孩子,或者拿着毛線,鞋底,就坐在老屋門前的幾塊石頭上,説着,笑着,逗着可愛的小孩,有的一邊説着什麼,一邊低頭納着鞋底,指着毛衣。小時候,我經常聽到的,是大人們談論莊家的好壞,與收穫。“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有喜有悲,但更多的是那份純樸與自然。久而久之。幾塊石頭被磨得光滑我特別喜歡爬在這樣的石頭上,雖然很吃力,又是害怕不上去,但只要趴在上面,冰冰涼涼,隨性自然。

走進兩老屋,一般都會有一個小院,棗樹、蘋果樹、柿子樹、石榴樹……目不暇接,琳琅滿目,花枝招展。不大的院子,樹倒是不少。樹下鋪着薄薄的亦曾綠膜,遠遠望去,很夢幻。當然,這種那樣的花也隨意的生長。這邊牆角一片薄荷叢,那邊樹下幾朵不知名的花。沒有太過濃粧豔抹,素淨自然就宛若天仙。這樣的花大概才能真正使人心如止水吧!在樹下,在花中,藍藍的貓,看家的狗,還有那到處覓食的雞,你來我往,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真正到了老屋的房間內,簡單、隨意,推開房間的門,正入眼簾的定是一幅很大的年畫。有的龍鳳呈祥,有的是青松白鶴,有的則是大片大片的麥浪。不同的年畫,反應不同的希翼,相同的時刻王平安幸福的心。年畫下面,有大大小小的香火爐。奶奶姥姥那輩的人,最喜歡點幾炷香,在年華下磕幾個響頭了。老屋內經常有那種老式的擺鐘。到點後。就叮―叮―叮的響個不停。屋內幾乎沒什麼裝飾品,除了日常用具歪,最多的是年畫或擺鐘。乾淨利落。

現在,兩家都抄了勞務,蓋了新房子。把書也看了,鋪上了瓷磚。過年時,外地求學的表姐説:“真懷念,你姥姥家從前的小破房兒啊!”

是啊,好懷念,家鄉的老屋和那份純樸自然啊!

老屋的作文14

老屋要拆了!

媽媽打電話通知我們老屋要拆了,要我們回去看看。早就知道老屋要拆了建華麗的大房子,卻不曾想這一天竟來得這麼快。

終於在清晨的蒲霧這下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輪廓,那翹首的屋檐像是在張望着路途中的我,殘破的瓦片和圍牆使它看上去像一個苟延殘喘的老者。看着,我不由地心酸了,兒時附着蒼涼的玫瑰紅色的記憶,在封塵的厚重的石門後掙扎。驀地,霧氣氤氲了我的雙眼。

我決定最後一次看看,看看我的老屋。

從朝北的小門走進,推開那斑駁的木門。眼前是老式的售貨櫃台,從我有記憶開始它便已經這樣靜靜的立着。櫃枱後總有帶着老花鏡的奶奶低頭算錢。牆上是一台老式掛鐘,那是奶奶進貨時得到的。她説要拿它教我認數,可她卻不知道晨面藏着一隻布穀鳥,它每天都勤懇的報時。“咕咕,咕咕。”布穀鳥又叫了,不似曾經的清脆,卻扔能勾起我幽深的記憶。身高不及櫃枱的我一聽到布穀鳥叫便興奮地跳起來。午睡結束,遊戲時間開始。我直溜溜地盯着奶奶,不語。奶奶抬起眼瞼,寵溺地一笑,抽出一張小面值的鈔票給我。用温暖的手撫了撫我的額頭:“乖,玩去吧,錢省着點花。”暖色畫面無情地跳轉入灰軒的現實,我留戀地撫了撫櫃枱,卻不再有絲毫餘温,長大的劉海掩不住我滿眼的落寞。

穿過小店,跨過石檻,正是我們家的大堂。曾經覺得它擁擠,不夠我和朋友們玩耍,現在卻覺得它很空蕩,足以裝下心中滿滿的感傷,面徒四壁,我又抬眼望望。粗實的橫樑還在,上面的小小的鳥窩還在。想到春天,大門朝南敞開。“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的平淡生活多麼美好,奶奶抱着我,面朝朝陽,春暖花開。可如今巢成雛長大,卻再無老屋和新燕相伴過年華,獨留我黯然神傷。

我低頭沒多想就穿過大堂向左,不自覺走到一間用來祭祀的小屋。明黃色的墊子還在,卻不見香煙鳧鳧,記憶石門推開,奶奶如煙般縹緲虛無的聲音傳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阿良阿清萬事如意,出入平安。保佑我們雯雯健健康康,考上大學,將來有出息,來雯雯,過來磕頭。”我茫然跪下,卻見奶奶雙手合十,閉眼,低頭,鞠躬,屈膝,跪下,一拜,二拜,三,起身,又一深鞠躬,睜眼,眼裏滿滿的虔誠與期待。期待?是期待啊。我頓悟。

雖然時光流逝,年華不再,老屋破敗,她也不會後悔,不會惋惜,她只希望能多看我們幾眼,看到我們快樂平安,看我們成長成功。我們和她從來都不是在守着才屋,我們想守住的是老屋裏的人和幾十年來沉澱的家的味道。

明耀的光從天窗透進,照亮老屋一隅,老屋顯出一絲生機。我想不論老屋在不在,老屋的人和老屋的味道我們都可以守住。繼續,漫步過大小卧室,漫步過院子,有留戀,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盼。

我的老屋,再見!

老屋的作文15

我生在南方,對於她的一切都瞭如指掌。

她就佇立在那,幽靜的、朦朧的。一幅天然的水墨畫棲息在我眼簾。又好似清秀的女子,撩人心絃。

“青磚小瓦馬頭牆,飛檐翹角花格窗”。江南的房屋是樸素的。它們穿行於青山綠水之中,給家鄉更添一份風景。青瓦白牆,不加一點裝飾。

我家的屋子就是這樣的。幾棵果樹似嬰兒的褓襁裹着裏面低矮的瓦房,門前小院零零散散跑着幾隻雞,屋裏充溢大人小孩的歡笑。這樣就描繪出一個純粹的農家小院。

老屋牆皮由於年久失修早已脱落。牆面凹凸不平。通往老屋的石板路長滿了青苔,走上去,很滑。每經過這兒,我總要加快速度,以擺脱污泥的沾染。但爺爺好像不知道似的,他總細心地打理屋子。老屋雖破,但勝在整潔,屋外非但不雜草叢生反而長滿瓜果,生機勃勃。

每次回到家裏,看見滿目蒼夷的老屋,我總憂心忡忡,生怕它哪天塌了,爺爺有個三長兩短。爸爸和我常勸他:“辛苦了大半輩子,該享清福了,這房子也老了,該退休了,新房也給您建好了,咋就不願去?”他卻急了,臉上的皺紋泛在一起,深深淺淺的皺紋像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你!你們什麼都不懂!它年輕着呢!”説罷一言不發地走了。連好脾氣的奶奶都沒法子:“你爺爺他就是頭老倔驢!冥頑不化!他這破房子都不知道多少人投訴!”

被投訴是情有可原的,這間老屋與周圍的屋子顯得格格不入,就好像一幅畫上的污點,着實使人心煩。也不知道爺爺為什麼那麼執着,難不成這小破屋還有什麼祕密不成。

因為這間老屋,整個春節都格外壓抑。臨走前,爺爺終於開口,喊住爸爸:“爸在這兒,生活了一輩子,這的山山水水沒有一處爸不知道的。爸不是不想住新房,但、但總沒這兒好”爺爺的眼睛早已渾濁,像一潭泉水,幽靜而深不可測。雖如此,但話語中無一不透露着真誠。他那顆對故鄉眷戀的心是赤誠的。“爸我!”爺爺拍了拍爸爸的肩,沙啞道:“這永遠是你的家”

理解了,也就釋懷了。屋子裏哪有什麼祕密?只因它充滿了回憶才顯得珍貴無比。

又一個春,老屋簡樸而親切。摸着這破皮的白牆,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它也老了。牆上滿是歲月斑斕,年邁的痕跡訴説着不為人知的往事。老屋和那些年輕的屋子還是大相徑庭。我們都沒説什麼,從何説起,説些什麼呢?只要知道,總有人在等你,總有一扇門為你而留就足夠了。

我願在這兒,守着我愛的人,和老屋一起,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