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有關美食的作文(集合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美食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美食的作文(集合15篇)

有關美食的作文1

我最喜歡吃炒雞了,我爸爸媽媽也都喜歡吃,而且我家還開着炒雞店,所以經常吃。

爸爸做的炒雞不但香氣十足,而且不鹹不淡,吃着正好。我最喜歡炒雞的辣,有一句俗話叫“無辣不歡”,我覺得我沒有了辣就像女孩子沒有了芭比娃娃。我喜歡吃雞的翅、爪等部位,雖然沒有太多的肉,但是翅、爪部位比任何一個部位都要香多了,炒雞整體來説也是非常不錯的。炒雞就像考試,必須放鬆、認真、穩定的炒,如果過了火或者是不熟那就味道不行了,所以做好炒雞還是挺難的。炒雞最主要的就是永遠吃不膩,無論你吃多少頓都不會討厭吃,我就是這樣。最近報紙上説多吃肉食雞會不好,我告訴你,我們飯店的雞絕對沒有一隻肉食雞,全都是柴雞。要是我騙你,假一賠十,這下你放心了吧。

有一次,我回到家,我發現家裏沒有人,但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我跑進廚房,離香味還差一兩米,我就判斷出這肯定是炒雞而且還是隻柴雞,我過去一看,果然和我想的一樣,飯桌上有一個盤子,盤子裏有一整盤雞。我當時沒多想,“嗖”的一下拿了個雞翅,兩秒鐘就吃完了,我就接着一塊、兩塊、五塊、十塊飛快的吃起來,可以説是狼吞虎嚥,我當時也不知道怎麼了,就一聞香味就開始吃了,可能是因為我太餓了吧,一會兒就吃完了盤子裏的`雞肉。我挺着肚子正美美的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聽見腳步聲,原來是媽媽回來了,她看到我肚子挺着,又看看廚房裏的盤子,怒氣衝衝的説:“宗一恆,盤子裏的雞肉上哪去了!”我不好意思地摸着肚子説:“在這兒呢。”媽媽氣得説:“這是爸爸給奶奶做的,有二斤多雞呢,你全吃了?馬上給我關上電視做兩張試卷去!”我當時背上涼颼颼的,就像颳了一塊肉去,趕緊跑屋裏去做試卷了。我邊做邊想:“用兩張試卷換一盤雞肉太值了,哈哈哈!”。

炒雞的難度大但味香、好吃。我喜歡挑戰難度,我更喜歡吃炒雞!

有關美食的作文2

世界上有許多不一樣的菜系,不一樣的菜系裏又有許多不一樣的菜。

在杭州,有一種叫做“松子桂魚”的美食,它但是我的最愛啊!每一次到外面的酒店、飯店裏去吃飯,這道菜但是必點哦!沒有了這一道菜,好像其他再好吃的菜,都變得沒有味道了。

在非常久以前,因為被魚刺刺到了喉嚨,所以那時的我但是不吃魚的,別説一塊了,一“滴”都不可能。

可就在那時,桌上出現了一道黃澄澄的菜,在燈光的照耀下,好像還閃閃發光呢!我一下子就被這道外形靚麗的菜所吸引了。瞧,旁邊還有些兒點綴的小星星――松子呢!這但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我稍微夾了一小塊,發此刻那層黃澄澄的皮的裏面,竟然是這麼潔白,給人感覺又嫩嫩的肉啊!我毫不猶豫就把它往嘴裏送。

含在嘴裏的時候,有一股濃濃的味道糊上了我的心上。那味道,甜裏帶了點酸味,酸裏又帶了點甜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嗯,外面酥酥的,味道濃濃的,又好象是脆脆的'。總之,就是美味極了。

而裏面,我已開始還擔心那肉會沒有味道,讓人難以下嚥呢。可吃了下去,才明白原先那肉不僅僅又嫩又滑,該有的味道,一點兒也沒有少啊,甜甜的,酸酸的,真是吃了一塊還不夠,還想要再來一塊呢!

那點綴的小星星――松子,不僅僅又脆又小,味道十足,外面,好像也包裹了一層濃濃的松子鮭魚的味道。

品嚐完,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魚,竟然有這麼入味,這麼好看,這麼美味,這麼完美的魚!我對這道菜的評價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贊!

這可真不愧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啊!

有關美食的作文3

這個星期四,我們學校舉辦了美食節,那天,我們玩得很痛快。

早上,我從圍欄旁邊的一條人行道向校園走去,欄杆上掛了十面國旗,走進了校門,只見校門後出現了一個“燈籠門”,增添了幾分節日的喜慶,但是在南門的過道上,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有動漫人物,我感到操場上空蕩蕩的。我進了教室時,同學們正在穿草裙。此時,美食節開幕式即將開始,我們排着隊伍,拿着藍天黃月旗,帶着各式各樣的蝙蝠面具向田徑場走去,途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班級獨特的裝扮,有的班級把自己打扮成印第安人,有的穿上了西裝,有的變成了聖誕老人,還有的把紙捲起來,做成了捲髮戴在頭上。我們很快就全部進了場,跳起了《小蘋果》,這時,許多同學手忙腳亂,動作明顯慢了半拍,而我由於練了一個星期,跳得十分流利,我一邊跳,一邊聽唱歌的聲音,那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唱的,他們明顯唱走了調。很快,這首歌曲就放完了,那些沒在家裏練過的同學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卻感到很爽。

我們回到教室,拿起了工具,去參加柚子創意大賽,我做了一個大鹿頭,我先用美工刀在柚子側面的皮上割了兩刀,做出了兩個耳朵,之後在正面偏下的地方用美工刀畫出了一條波浪線,做出了鹿的`嘴巴,我用一個金桔做鼻子,用兩個桂圓做眼睛,再分別用牙籤來固定,大鹿頭就做成了,由於做得不逼真,我的鹿頭沒被選上。投票時間到了,我走上了投票台,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作品“加菲貓”,這幅作品栩栩如生,生動地畫出了加菲貓沉默不語的表情,博得了六年級多數同學的讚賞。在這個活動結束後,我們在教室吃了午餐,下午又舉行了朗誦比賽,之後就放學了。

這次美食節比前四次更加豐富多彩,它作為我最後一次在沈一小參加的美食節,將永遠記在我的腦海裏。

有關美食的作文4

鏡糕則是與甑糕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傳統小吃食品。説鏡糕是小吃,不如説是零食。鏡糕很小,材料及製作簡單,是把糯米粉裝入直徑約六釐米大小的籠裏蒸制而成,僅幾分鐘即可蒸熟。從籠裏倒出來的鏡糕,厚約三釐米,白白嫩嫩,形狀若小圓鏡,故名為“鏡糕”。這種零食隨流動三輪車而走,機動靈活,現蒸現賣。吃時,用竹籤扎一塊,蘸一點白糖、芝麻或其他作料,咬一口,綿軟香甜,既好看又好吃,深受兒童和年輕人喜愛。外地遊客逛西安,也喜歡舉着這種“小鏡子”,邊走邊嘗。

陝西地方口音常把甑字唸作“jing”(鏡),以致也常有人把“甑”誤寫成“鏡”字。為此曾有人專門撰文糾正“甑”字讀音。可惜在解釋鏡糕時,僅憑讀音去推斷鏡糕即是甑糕,將兩種食品混為一談。這正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蘇翁月夜泛舟遊鄱陽湖,親身探得湖中石鐘山鐘鳴聲響的真實原因,由此推翻了長期以來人云亦云的種種訛傳。蘇翁因而感慨地問:“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翁的話意味深長,如甑糕和鏡糕悠遠的飄香。

木籠鏡糕是一種來自於陝西西安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做法簡單,選用品質上乘的糯米粉裝入一個小小的木製蒸籠之內,撒上一些紅豆或綠豆作為輔料,之後再在爐子之上蒸制而成;色澤白嫩,形狀小小的,圓圓的,頗似一面小鏡子,故而得名“鏡糕”;顧客付款後,攤主用竹籤扎入鏡糕之中,然後再取出,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蘸紅糖、白糖或者桔粉,豐富、完善這道點心的口感;入口綿軟,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很不錯。

你去西安一定要嚐嚐它哦!

有關美食的作文5

餃子是我平時最愛吃的美食,更是我們中國人春節必須吃的一種美食,餃子不但好吃,更代表着吉祥。

今天是大年三十,吃過午飯,媽媽和姥姥便忙了起來——她們要包餃子了。

姥姥先和起面來,媽媽也將洗淨的大白菜放在菜板上剁了起來,“嘭,嘭,嘭”,隨着媽媽手中上下飛舞的菜刀,白菜慢慢變得越來越細,看着媽媽的.動作,我耐不住了,便搶過媽媽手中的菜刀,自己剁了起來,可剁了幾下後,白菜濺了一地。媽媽站在一邊説:“要輕輕的,慢慢的,不要心急,”聽到媽媽的話後,我減慢手中菜刀的速度,果然,白菜不再往地下掉了。

媽媽剁好白菜後,便把早就剁好的肉和白菜攪拌在一起,加入油、鹽、味精等調料後,開始攪拌,沒一會,媽媽就把餡子攪拌好了。這時,姥姥已經把面和好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餐桌前開始包水餃。

姥姥擀的餃子皮又大又圓,厚度都一樣,我好佩服姥姥,我也想擀一個,於是姥姥把擀麪杖給了我,我擀的皮子又小又長,姥姥看見後,手把手教我擀皮子,雖然還是不大好,但比上一次好多了。我不斷練習,技術大有長進。

擀好水餃皮後,我們便開始包餃子,媽媽包出的餃子有一個大肚子,像一個元寶,而我我包的像一個扁豆。我照着媽媽包的樣子反覆練習了好多遍,終於成功了!我高興極了。原來,要想把水餃包好,既要熟能生巧,勤學苦練,還要找到規律,掌握要領。這不也是把事情做好的訣竅嗎?

媽媽説:餃子像銀元寶,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它寄託了人們的願望,希望每個人來年都吉祥如意,像芝麻一樣節節高。

有關美食的作文6

走進湖北,你便會看見街上形形色色的美食小吃,讓人垂涎三尺。

在湖北的美食小吃中,最惹人喜愛的是孝感麻糖。湖北孝感麻糖生產歷史悠久。相傳在宋朝就負有盛名。封建社會曾用它作為貢品。它以精緻糯米、優質芝麻、綿白糖為主要原料,並配上桂花、金錢橘餅等,經過十二道工藝流程,三十二個環節制成。吃起來不沾牙,香甜可口,具有潤燥、暖肺、養胃等功效,對肝腎也有補益。

而聞名長江中下游的'傳統糕點——青山麻烘糕也頗受人們歡迎。它既有米烘糕香、鬆、脆、爽的特點,又有云片糕甜潤易融的風格,麻烘糕選料講究,它採用應山縣的糯米、咸寧市的桂花、黃梅縣的黑芝麻及上等白綿糖精緻而成。吃起來具有麻仁、桂花的香味,又疏鬆、甜、脆、爽口等。

坐落在漢口鬧市區的老通城酒樓,以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豆皮而享譽國內。迄今,很多高級政府官員、首腦人物都品嚐過。豆皮以糯米、雞蛋、鮮肉丁、鮮蝦仁等為主要原料,做成一釐米吼、小塊見方的式樣。用油煎好,盛於盤中。吃起來外皮香脆內裏酥軟,美味可口,油而不膩。國內僅武漢獨有。

而湖北最有名氣的美食,便是雲夢魚面。雲夢魚面生產於古澤雲夢,始產於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雲夢魚面選用“白鶴分流”之魚,桂花潭中之水,新麥上等麪粉及芝麻香油等為主要原料,白如銀、細如絲,故又稱“銀絲魚面”。雲夢魚面營養豐富,風味獨到,鮮美可口。1915年,雲夢魚面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加特產比賽獲優質銀牌獎,暢銷全國及國際市場。、

湖北還有很多的美食小吃:沙湖鹽蛋、咸寧桂花茶、桂花糖果、桂花糕、風味鴨脖、熱拌麪……湖北的美食小吃琳琅滿目,真不愧是“美食之城”呀!

有關美食的作文7

我是一個對美食很感興趣的小姑娘。可老媽為了保持我良好的身材,對我的飲食控制得很厲害。至於我最愛吃的漢堡包,自然想都別想。

一天,我和媽媽去書店。路上,我們又經過“漢堡王”!聽同學説,這家的漢堡包可好吃了!可我一次也沒吃過!唉,今天也別想了!可我還是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脣。一旁的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説:“這段時間你表現很好,給你20元,自己去買吧!”我心裏樂開了花,拿着錢一蹦一跳地跑向“漢堡王”。

等了好長時間,我終於買了一個我最愛吃的雙層雞肉漢堡包。在路上,我將漢堡包聞了又聞。正想咬上一口,突然身邊傳來一個聲音——“那東西肯定很好吃!”啊,又有什麼好吃的?我不禁望去。哪有什麼好吃的,只有一個穿着破舊衣服的小男孩。他又瘦又小,頭髮亂糟糟的,鼻涕都要流到嘴巴那兒了。他緊緊地盯着我,不停唸叨着:“爸爸,那小姐姐手中拿的'東西真香呀!”我這才注意到小男孩身後還躺着一個人——一個好像沒有胳膊的中年人。我不想再看了,繼續往書店走。

哈,難得老媽大發慈悲,終於可以吃到傳説中的“漢堡王”了!可那個小男孩的聲音卻總在我耳邊迴盪,我不由放慢了腳步。猶豫了好半天,我才下定了決心。我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塊漢堡包,放到嘴裏。嗯!的確很好吃!然後大步流星地向小男孩走去。我將一大半漢堡包遞到小男孩手中,他愣了一下,然後迅速接了過去,也顧不上髒兮兮的手,便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了兩三口,又將漢堡包塞到中年人嘴裏。

我踏着歡快的腳步走到書店。“哇,你這麼快就把漢堡包吃完了?”媽媽驚訝地問道。“那當然!”“好吃嗎?”“非常好吃!”我一邊笑着,一邊舔舔嘴脣。

這件事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每當想起它,我心裏都美滋滋的。它是我心中的小祕密,如果你知道了,請一定要為我保密哦。

有關美食的作文8

萬里無雲的一天,我和媽媽去雙桂坊調查特色美食,我早已準備好了。

到了雙桂坊,我和媽媽並沒有急着點菜,而是東逛逛西看看。這裏面的小吃各種各樣,如:豆渣湯、大湯包、麻糕、甩餅、饅頭……弄得我眼花繚亂,都看不清哪幾種是特色美食了,只得一一記在了本子上。一樣樣問媽媽,沒想到媽媽也手足無策,小聲對我説:“我也不太清楚,只聽別人經常説什麼麻糕,大湯包,銀絲面、三鮮餛飩什麼的,你先記下來吧!”我聽了,連忙記了下來,生怕連這些都忘記了。我和媽媽又走了一圈,驗證一下有沒有剛才報的特色美食,結果令我非常高興,全有了真想一蹦三尺高呀!可這時,媽媽又説了:“咱們不能全買,就選一個你平常沒吃過的嚐嚐吧。”我聽了,立刻給出了答案“麻糕!”,可想想麻糕也吃過了呀?接着,我左思右想,一連串答案從我嘴裏滾了出來“銀絲面”、“三鮮餛飩” ……可能選一樣呀,沒辦法,我只能選一樣呀,沒辦法,我只好選了“大湯包”。

剛端上鍋,湯包熱騰騰的,我快速用筷子撐開湯包,沒想到來了個“不速之客”湯包。裏面的氣冒出來,活像一座火山,可上面插着一根吸管,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想了想,一口吸了下去,嗯 ,香香的.,有一股濃濃的肉湯味直撲鼻子,我又吸了一口,可不知怎麼的,口吸到了一點點,湯味全沒嚐到,我再準備喝下一口,可發現裏面沒湯了,湯包也瘦成‘小不點’了,沒辦法,我只能開始吃皮,一開始,我咬了一小口,怎麼也不想吃皮,嘴裏滿是剛才的肉香,後來,肉的香味沒了,我只得繼續吃皮,漸漸地,皮也快被我吃光了,只剩一點了,剛塞入嘴,我覺得這塊皮比其它的都好吃,爛爛的,十分香。我把它含在嘴裏,不想讓它滑走,吃玩後,我心裏甜滋滋的,十分開心。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其它特色美食就等着你們自己品嚐吧。

有關美食的作文9

在幸福村的小吃街上,有一家不大的餛飩店。每次從舞蹈班下課經過這兒時,我總要被那餛飩的香氣鈎住腳,走進店裏,點一碗“千里香餛飩”。

餛飩店的老闆是一對老夫妻,只要有客人點了餛飩,他們便立馬端出一疊餛飩皮和一大盆餛飩餡現包。老闆總是熟練地用左手托起一張張餛飩皮,右手捏着小竹鏟(一種特製的薄薄的小竹片)包餛飩。只見小竹鏟蜻蜓點水般地挑了一點餡,放入皮的中央,左手迅速將餛飩皮輕輕對摺了幾下,一個包好的餛飩便被放進了一個白色的瓷盤中。包好的餛飩就像一條小金魚,前面鼓起來的部分像魚的嘴巴,後面散開的部分像魚的尾巴,樣子好看極了。

我也想學學小金魚餛飩的包法,便目不轉睛地盯着老闆的雙手。可我看見老闆這邊的右手剛用小竹鏟挑了點餡,那邊的左手就丟出了一個餛飩,接着又丟出了第二個,第三個……看得我的眼睛應接不暇。老闆甚至在和我説話的時候,手還不停地忙活,有時連眼睛都不用看,簡直神了!不一會兒,盤子裏的餛飩就堆成了小山。餛飩包好了,鍋裏的水也開了,老闆將餛飩倒入沸水裏煮。一會兒功夫,一碗香噴噴的餛飩就擺在我的面前。

碗中的.餛飩真像一條條小金魚,和小米蝦們在水中嬉戲,香氣直鑽入我的鼻孔。我迫不及待地撈了一個餛飩放入口中。啊,真燙!即便是這樣,我也捨不得吐出來,不停地往嘴裏吸着冷氣,餛飩很快就涼了。薄薄的皮軟軟的,不用嚼,就滑進了我的喉嚨。餛飩包着肉的部分,又很有嚼勁。一碗餛飩很快被我吃光了,我脣齒留香,真想再來一碗。這時,我才發現店裏的顧客越來越多,空氣中到處瀰漫着餛飩的香氣。

我一邊回味着口中的餘香,一邊走出了餛飩店。回頭再看那店門口不大的招牌,我不禁讚歎道:“千里香餛飩真是香飄千里啊!”

有關美食的作文10

從小到大我吃過許多常州風味的小吃,但唯獨雙桂坊那鮮美無比的小籠包難以忘懷,至今回味起來,彷彿仍有餘味在舌尖繚繞。

凡到常州來的遊客,都要來品味麻糕、蘿蔔乾、小籠包等。其中最受歡迎的還要數雙桂坊的小籠包了,它皮薄、汁多、餡大,出籠後熱氣騰騰的樣子,分外惹人饞,從外表看過去,晶瑩透亮,連裏面的汁都看得見,説以有別名“湯包”。

小籠包的皮很薄,原因是選擇的精緻麪粉細細加工而成,每隻小籠包的個頭都一樣大小,一籠一般有8只,它們排的整整齊齊,小巧玲瓏,惹人喜愛。這剛剛出籠的它們嬌嫩得很呢,倘你輕輕把皮剝開,準能清晰地看見用純精肉、蝦仁和蟹肉做成的陷。汁中不會以味精充入,而是用了濃濃的雞湯攪拌進去,再放入適量的.調料,使其更美味,嚼於口中嫩嫩的、滑滑的、香香的。()那麼蒸小籠包也是有講究的哦。火候一定要把握好。熟透的小籠包半透明的,隱見湯汁流於餡中,稱之為湯包果然名副其實啊!

與其稱讚小籠包的看相好,不如痛痛快快吃起來啊!面對一籠熱氣騰騰的美味飄逸的包子,我情不自禁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先咬開它那蟬翼一般的皮,一股鮮美的湯汁準會溢出來,流進你的口中。或是不由自主“吮”,香氣四溢,好吃,好吃,真好吃!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是哪位“猴人”急着去咬開它的輕薄的皮,汁準會燙着你,這時你“狼吞虎嚥”也不行,“細嚼慢嚥”也不可。我最愛的小籠包啊,每次遇見你都忍不住把你“趕”進我的肚子裏,我一口氣能吃掉一籠呢,回家後什麼也吃不下。

説到這,你也會饞涎欲滴了吧,迫不及待想要品嚐這美味吧,那快來常州一飽口福哦!

有關美食的作文11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大浪淘沙,也惟有臭豆腐,依然在時代的浪潮緩緩的衝擊中默默地傳承和發展。

臭豆腐“聞着臭”的經典口號可以説是耳熟能詳了。在江南的街頭巷尾中,每天都上演着這樣的場景:一副擔子,一頭小灶油鍋,一頭木格按板;油鍋小沸,一位老爺爺用鉗子把鍋中的臭豆腐翻個身,按板上放着調料瓶、竹籤。

臭豆腐其名俗氣,但是愛吃者多而又多。臭豆腐是用黃豆進行發酵做成的。它穿着一身牛奶白的外衣,帶着一股特殊氣味,呈長方形或正方形。炸熟後換了一身金黃色晚禮服。賣臭豆腐的老爺爺總是先拿出做好的白嫩臭豆腐,放進油鍋裏炸。頓時,鍋裏熱鬧起來,隨着“噼噼啪啪”的交響曲,把臭豆腐翻個身再炸。老爺爺會撒上點兒調味品:雞精、胡椒粉、自制的辣椒粉。接着撮一點兒切細的葱花均勻地放在臭豆腐上。這樣一份美味的.臭豆腐就做好了。每次,老爺爺的攤前總是排着老長的隊伍。

“臭豆腐”、“臭豆腐”,兩元、三元、五元都行。一聽到這熟悉的吆喝聲,便會忍不住買上幾元錢。瞧,這些臭豆腐,長長的、方方的、扁扁的,加上排放整齊的配料,令人看了垂涎三尺。把這些金黃的臭豆腐往鼻子上一靠,哇!一股香臭相間的味道撲鼻而來,直鑽我的胃中,望着這些可愛的臭豆腐,我真有點捨不得吃呢……開一個小天窗,鮮而美味的汁順着舌頭流入口中,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中間似海綿般柔軟的臭豆腐腦。外酥內嫩,這正是臭豆腐最純正的味道了!這臭豆腐還十分有嚼勁呢!送一塊放入嘴中,瞬時間,雞精的鮮、胡椒、紅辣椒粉的辛香辣味和葱花兒的香伴着鮮嫩多汁,外酥內嫩的臭豆腐味一起湧進口中,令人口味無窮。

呵!臭豆腐這種小吃,大家都應該去嘗一嘗哦!

有關美食的作文12

説到揚州,大家自然會想起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自然也會想到揚州的“三把刀”。不過,“小小美食家”的我想起的就是揚州的美食了,其中,一道家喻户曉的“揚州炒飯”就是我的最愛了。

揚州炒飯的特點是飯菜合一。在家裏製作時,步驟其實也簡單:第一步:從準備食材開始,有雞蛋、小葱、鬆軟的米飯等等;第二步:大火把鍋裏的水燒乾,水蒸發了,宛如一塊縮水肉不斷縮小;第三步:放入兩勺油,待油燒到八成熱時,調至中火,打入兩個雞蛋和一些配料,比方説,我就喜歡放培根肉丁,火腿腸丁,綠豆,玉米粒等等。遠遠望去,就像一家吉祥三寶;火可千萬不能大,要不你就只能吃到糊雞蛋啦;第四步:過大約半分鐘以後,雞蛋就成蓬蓬鬆鬆的了,然後倒入米飯,不停的翻炒;第五步:調至大火,再加入少許油以防粘鍋,最後將適量地鹽、味精用開水化開倒入,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醬油、麻油……“滋!——啪!闢!”炒飯盛入碗中時,像一鍋大雜燴。油星還不停往外跳,猶如流星一般,但你可要小心被“流星”燙傷哦!新鮮出爐的'揚州炒飯看上去絕對的讓人眼睛一亮,黃澄澄的、香噴噴的,每一粒米粒都那麼飽滿,吃一口,保證你吃了一碗還想再來一碗,好吃得沒話説,真是對得起“金裹銀”的稱號啦!揚州炒飯又叫“碎金飯”,相傳是隋揚帝傳下來的呢!現在已名揚海內外,許多的外國友人都喜歡吃,據説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還是“揚州炒飯”的忠實“粉絲”呢!

同學們不要以為我光説不練——假把式哦,我有時會自己炒盤蛋炒飯,再配上一個湯,悠閒的吃着,咀嚼着、回味着。其實炒飯就像一個人的一生,米飯就是一個人,配料就是人生當中的各種小插曲,調料就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吧!

有關美食的作文13

我的家鄉泰興,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其中,宣堡小餛飩,可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

一碗香噴噴的小餛飩端上桌,只只餛飩像一條條小船,在水面上很悠閒地漂着,熱呼呼的湯上浮着一層金黃色的油和碧綠的葱花,煞是好看。一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香味是濃烈的、細膩的,透着一股股農家氣息,使人食慾大增,滿口生津。用小湯匙輕輕地攪一攪,碗裏的餛飩立馬活躍起來,一隻只打着旋兒,在碗裏轉圈,互相碰撞,像一隻只戲水的小鴨子,十分可愛。舀起一隻來仔細端詳,重疊在一起的皮爾呈透半明狀,薄薄的,軟軟的,好像薄紗一般,依稀可見那嫩紅嫩紅的肉餡。

吸一口小餛飩中飽滿的湯汁,含在嘴裏,細細品味。湯汁在舌頭上來回滾動着,微辣的湯汁刺激着味蕾,使得舌頭有點麻麻的,但那瀰漫了整個嘴巴的香味,又促使你忍不住再吸一口,彷彿帶着你走進散發着稻香與泥土氣息的故鄉的田野。咬開滑滑的餛飩皮,裏面的一小團肉餡是粉紅色的,很嫩,在勺子上微微晃動着。待你咀嚼着肉餡的時候,脣齒間充溢着肉的香味,那感覺是很微妙的,讓人陶醉其中。當一整碗小餛飩吃完後,回味着剛才的那份美味,心裏總會充盈着滿足感。

美味的宣堡小餛飩,做起來很不容易。要擀差不多五個小時的面,才會擀出這薄如蟬翼的'皮爾。裏面的陷也很講究,必須選上好的豬腿肉,剁細了,拌以碎生薑、蒜蓉及料酒、蟹油等佐料攪勻。包的時候,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夾住皮,在右下角放一點肉餡,然後五指併攏,將剩下的兩個角重疊捏緊,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煮餛飩時,先用開水將白胡椒粉、葱和預先熬好的豬油在碗裏衝開做成湯,再將包好的餛飩丟到開水鍋裏一燙,就可以撈出放入已經做好湯的碗裏,一碗香氣撲鼻的小餛飩就做成了。

我愛吃這美味的宣堡小餛飩,更愛這飄着香味的故鄉。

有關美食的作文14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扭光” 秋意漸濃,鱖肥蟹美,正是吃蟹黃湯包的好時節,我們一家三口也趕到了淮海東路的老東門準備嚐嚐湯包的滋味

一股香氣撲鼻而來,蟹黃湯包出籠了!整個湯包呈半透明狀,餡料隱隱約約的映了出來,透過騰騰熱氣,只見湯包裏的鮮肉汁調皮的上下滾動。每隻湯包都如一朵即將開放的菊花,而湯包中間的蟹黃就像菊蕊,在酷熱中含苞欲放。“菊花正值蟹黃時,皮薄餡多蟹味鮮,入喉頓覺身心爽。”人們常用這首民謠來讚頌美味可口的江南湯包。

別看只是一隻小湯包,做起來可講究了。首先取蟹黃魚肉凍為主料,抓一些雞丁、豬肉、竹筍紹酒熬成脂膏。製作時,揉麪人用水調出適量的精麪粉和蝦丁混合。用力搓揉後擀成看似一模一樣的圓皮,再用小勺挖出適當的肉餡,均勻地鋪在皮上,用手一捏,轉眼間一隻小巧玲瓏的湯包便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最後再放進籠裏,用急火蒸熟,淋上醋,倒上香菜,一籠色香味俱全的湯包便上了桌。

湯包一上桌,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筷子,看着皮薄如紙的湯包,口水在嘴裏打轉。小心翼翼夾起一個湯包,在薄薄的皮上輕輕地開了個口,一股肉汁頓時湧了出來,吸一口,嗯,濃濃的肉香,鮮鮮的蟹香,淡淡的清香,全都結合在一起,真是美味呀!沾一點醋,撒一點香菜,把皮兒和肉完美的送到嘴裏,這種味道實在是把我陶醉。蟹黃湯包鹹而鮮,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在明媚的早晨,與一籠湯包相伴,好一個愜意的早晨。我愛這味道鮮美的蟹黃湯包,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呢?

有關美食的作文15

話説美食,我們都知道在街頭小巷上的美食最有特色,正是因為它價格便宜、種類繁多的原因才吸引了人們的味蕾,所以我今天就來寫街邊的小吃——燒烤。

最有名就是在新百旁邊的巷道里,尤其是在晚上,每一家店鋪都會開門,一條街紅紅火火,煙霧繚繞,這裏不僅有美味好吃的燒烤,還有比河豚還好吃的水煮魚。每次在這兒就算離千里之外,也同樣能嗅到到那味道,真是回味無窮。

果然,這次我又來到了那條街上名勝的小吃店——燒烤聖店。我們走了進去,點了一大份羊肉串,這是它家的經典菜。之後這菜端上來時,我們都很興奮,因為第一次看到這樣油水沸騰,烤的金黃金黃的肉串。它的形狀也很獨特,像羊肉條似的'串上去的,但外觀好還不夠,重要是這味道,都要比上天上龍肉,地下羊肉的美稱了。我吃了十幾個不過癮,立馬抓了一大把,直往嘴裏塞。

我很好奇這羊肉串為什麼不僅不幹不柴,反而還有很多水分,所以我直往後廚奔去。之後,店裏的叔叔告訴我:“其實我們這兒都有一個獨門祕方,就是先蒸後烤的原理。原來這樣不僅可以鎖住羊肉串裏面的水分,又可以烤的好吃,所以這才是我們羊肉串有特色的原因。”

之後,我又問了他們的做法,原來這個羊肉的刀功很重要:“因為我們切的都是鮮肉,所以難度很高,至少要練十年才行,而且火候也很重要。我們這兒都是老手了,要知道這多不容易呀。”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感染了我,讓我知道了不管做什麼美食,都要千萬遍練習之後才能做好。

説到這裏,你是否也心動了呢?瞭解了勞動人民的艱苦,也知道了美味之不易,所以請你們不要浪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