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丁肇中簡介

欄目: 中國教科文衞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7.04K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研討

丁肇中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是作者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提出了他的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着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但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於是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作者以王陽明“格”院子裏的竹子為例,説明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這是儒家傳統的看法決定的。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闡述了實驗的過程和要求:實驗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實驗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要有一個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質為例,説明要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只有靠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於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考試的成績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個人的經驗為證”,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誤以為靠埋頭讀書能應付一切,結果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傳統教育的弊病,也説明了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闡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而後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結尾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

二、問題研究

1.這篇文章論述的問題有什麼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社會中,這個缺點甚至可以説是致命傷,它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而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當然,這個缺點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遠的文化背景,並與當前的考試體制有關。要克服這個缺點,任重而道遠。

這篇文章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教訓,聯繫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精闢地闡明瞭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的問題。高屋建瓴,一針見血,語重心長,對我國學生不啻是當頭棒喝,每個人都由此終身受益。

2.作者説:“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試舉出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例如,為了駁倒亞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個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體,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以同樣速度落地。

練習説明

一、熟讀課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學高分低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怎樣學習才能適應現在的世界環境?

此題意在引導同學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聯繫實際思考一些問題。

有些同學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於在傳統教育的背景下,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因此考試得高分,一開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動手時,就不知所措了。

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實驗精神真正變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説出來與同學們交流。然後説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此題意在幫助同學聯繫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進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問。讓學生隨意説他們各自有趣的經歷,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啟發。

第二問。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三、課文説:“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討論一下,為什麼“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並把你的看法寫成片段作文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並能寫一點心得筆記,讀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學”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因為人文科學思想也是從實踐中產生的。毛澤東同志早就説過,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裏固有的,而是從實踐中來的。

“在個人行動上”為什麼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個人行動不是盲目的行動,總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導。這思想、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關於這個練習,應該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建議

一、不妨在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確立課文的學習重點:一是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歸納課文的中心論點,學習課文的論證方法。當然,允許學生根據本人情況另外確立學習重點。

二、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注意提醒學生,一定要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閲讀課文。可以組織一些討論,下列問題可供選用:

1.《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

2.作者所説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3.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病?

4.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三、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對於中國傳統教育的反思,以及對於中國教育更新理念、順應國際潮流的企盼。應引導學生在這幾方面獲得啟示,受到教益。

有關資料

“j粒子”的發現者丁肇中(王渝生)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寫了一篇自傳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個物理學家的體驗》。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引用了葉劍英元帥的《攻關》詩: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

丁肇中説他於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國,但出生3個月後,父母又把他帶回到中國。他説:“由於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一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當然,那時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規教育。”在他12歲時,隨全家遷往台灣,才進中學讀書,因而十分珍惜上學的機會。高中時,他特別喜歡理化,刻苦鑽研,成績很好,他的一個同學曾在畢業紀念冊上給他這樣的贈言:“你的理科可以説在班上無敵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進攻,發明幾個丁氏定律!”中學畢業後,丁肇中被保送進台灣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1956年他20歲時隻身赴美,進密執安大學,於1962年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丁肇中選定了實驗物理作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領導一個小組在紐約的布魯克國家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去尋找新的重粒子。對於實驗的艱鉅性和複雜性,他曾經這樣比喻道:“在雨季,一個像波士頓這樣的城市,一分鐘之內也許要降落下千千萬萬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顏色,我們就必須找到那滴雨。”

1974年11月12日,在實驗室裏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兩年多,全力攻關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佈,他的小組發現了一種未曾預料過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這種粒子有兩個奇怪的性質:質量重,壽命長,因而它一定來自第四種夸克,這推翻了過去認為世界只由三種夸克組的理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被稱為是“物理學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訪華期間向鄧小平建議中國科學院派遣物理學家參加他的實驗小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個中國物理學家小組迄今十年來,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邊。他説:“與中國的合作令人滿意。”他還説:“這幾年,中國科研人員的素質有了很大改善。從領導到一般科技人員,都大大年輕化了。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發現都靠年輕人。像牛頓、法拉第、李政道、楊振寧,他們的重要發現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因此,我對科學院年輕的科技人員抱有很大的希望。”

(選自《青年科學嚮導》總第5期)

Tags:丁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