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彭世貴簡介

欄目: 中國文學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4.36K

小城風景

彭世貴簡介

作者:彭世貴[土家族]

大庸,在一個前是隧道,後是隧道的山腰處。

走出月台,下坡百餘米才是候車室。青瓦風雨廊,送你直至出站。石級小道,逶迤着,迎你進城。

環城皆山,青鬱葱蘢。細瞧,看得出道道環狀的紋路,如匝匝密實的螺旋,由下而下,直至山頂,那是茶園,整個小城被綠色環抱着。

河水明快地流着。繞城而過。名字很美——古陰河。河岸處有一掛挺氣派的瀑布。不過,沒有水。一面青冷的石壁,十幾丈高,一道藤簾從壁頂直瀉下來,十幾丈高。一色青青葉子,輕風吹過,譁然作響。斜陽閃動在蠟質葉片上活脱脱一道飛瀑。壁腳的人家,卻臨窗搭起涼棚,引來柔柔藤蔓,取材於這天然的造化。

還莫急着進城。沿河向北,去看那生在石壁上的“小鳥籠”。其實,是一間一間的居所,比舊時上海的“亭子間”大不了多少。前面有橫亙而過的馬路,後方是聳立的絕壁。二者夾出的一小塊空地上,攀着石壁就呼啦啦立起三五間磚砌房來。前面放了亮門,做成一方小小櫃枱,賣些瓜子、糖果之類。背後的一堵,藉着石壁的依託,顯得並不規則,那凹進的一處,卻天然成了堆放雜物的好地方。

有河便是橋,是極自然的事情。溯源,一路排上去,倒數出了三四座。年代的久遠,不必考證,最能簡捷地得出大略的,是那思源橋,想想名字,也曉得古不到哪裏去。其中有一橋,由於地勢的緣故,橋面橋下,都是馬路,橋面的馬路,於橋頭斜下,轉彎,鑽進橋下去。我的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看了説,小城雖小,居然還有“立交橋”。口氣雖有幾份揶揄,卻到底也像是這麼回事。

橋的兩邊,是半腰多高的黑鐵欄死死護定。若遇墟場,城街太小,這即為處來攤主所佔據。那花花綠綠,獵獵飄動如旗的衣物,就展示出一片繁蕪駁雜的風景。

橋頭,多有旺着的時候。夏夜納涼,無疑是絕好的所在。年輕人自有他們的去處,或草壩,或河灘,成雙成對,盡往夜色重處融。這空出的地盤,自然而然是老人的天地。二兩老窖喝足,一搖三晃,哼哼唱唱,拄着老長的水竹煙竿,各處慢慢回這匯。三五成羣的人,就着溶溶的燭光,沐着習習河風,搓麻將,唱陽戲,抑或編排某某、某某的故事,消消停停地打發時光,直到下半夜,消了暑,盡了興,才姍姍而歸。

城街窄且短,但緊湊。兩邊的梧桐樹,枝椏觸着枝椏,手臂挽着手臂,陽光漏不下來。走在下面,有一股陰森森的感覺。那條稍長的河街,遍地散滿着案板或地攤,無一例外地擺着待售之物,卻絕無外來商販的叫賣聲。最多的是那透着清香的茶葉,若去問價,不高不低,一分錢一分貨,或好或次,看好買好,盡隨你挑。

這是從老遠鄉下趕來的攤主。城裏的住户,則一律從城街兩旁的店鋪,支出一幅布幌,上書“出售茶葉”,就讓它很古典地飄。

的確,這是茶鄉了。但你還不能就此説真正見識了茶鄉。待到清明節時,那才更見茶鄉的風情呢。

一夜清清爽爽的清明雨,洗出一個清朗明麗的好天。漫山茶園嬌嬌嫩嫩,圓圓新葉,青翠欲滴。三月清明採茶忙,苗家妹子上茶山。便見紅豔豔的衣巾於漫山漫坡閃動,輕盈盈的巧手在簇簇茶叢中翻飛,便有醉人的茶歌隨風飄舞。

採下的茶葉,便揉,便炒。經過一道道精細的工序,便成茶族的驕子——清明毛尖。炒茶的活兒,家家由過得硬的人看着守着,火候一到,即刻起鍋,此時此刻,滿街滿巷,都是濃濃的茶香了。

於是,有人就在這濃濃的茶香裏浸潤了篇篇文章,端上報刊。這茶,也就慢慢香出省,香出國,遠飄重洋,賺回不小的名氣。

倘若你運氣好,碰上那很好客的主人,端出上好的毛尖,為你衝一杯,坐等一時半刻,便可一邊聊着天,一邊慢慢品嚐這份殊榮,也算開了一回眼界。那衝好的茶,慢慢濃了,豔了,金明輝煌,清亮澄碧,若釅釅的桔汁,如芬芳的老酒。呷在嘴裏,溢出滿口的清香和津甜。

你喝上好茶了!

這全因那眼清冽的北泉水。

這是從城北茶園山腳流出的清泉,一個古樸的井亭護着,全無日曬雨淋,溶蝕風化之虞。此水夏時痛飲,解暑止渴,酌來泡茶,潤肺生津,倍受居民看重。

若不嫌累,由此往前,可看公路坎上坎下齊嶄嶄的新民房,或抄近旁的小路而上,到那茶園,撫青青茶樹,聞幽幽茶香,美美地醉他一回。

出這世界,是芙蓉鎮,是猛洞河。一片洞天福地。我管不着了。

或許,你會記住了這個小城。

Tags:彭世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