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魯迅簡介

欄目: 中國文學名人 / 發佈於: / 人氣:5.38K

燈下漫筆

魯迅簡介

一、 魯迅介紹

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使用的筆名。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大家庭裏。紹興是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傳統的地方,保留有眾多的名勝,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踐卧薪嚐膽留下的遺蹟,近代反清女傑秋瑾從容就義的軒亭口,等等。民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戲劇演出和傳説故事。鄉親們最津津樂道的是兩個“鬼”:一個是“帶復仇性的,比別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強的鬼魂”——女吊;另一個是腰束草繩,腳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無常”。鄉土傳統與民間文化,深深地影響着魯迅的一生。

魯迅從小就表現出活潑的性格。因為外祖母家在農村,魯迅也就有了一批農民小朋友,一起在朦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趕去看戲;回家的路上,肚子餓了,就“偷”自家地裏的豆煮了吃。魯迅還在叫做“百草園”的後園裏,發現了大自然的無窮趣味: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蟋蟀彈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烏;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傳説……正是這樣自由的童年生活,開發與培養了未來作家魯迅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6歲時魯迅告別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拜本城中極方正、極有學問的壽鏡吾老先生為師,一直讀到17歲。在這裏,他熟讀了儒家的經典,又在課餘廣泛閲讀了儒家之外的各種雜書:小説,野史,筆記……不僅關注歷史、人事,也注意觀察自然。這樣開拓了魯迅廣闊的精神空間,為魯迅以後思想與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寬廣深厚的知識基礎。

魯迅的童年也有陰影:13歲那年,祖父因故入獄,不得不隨着全家到親戚家避難;以後父親病重,家庭生活也從小康陷入困頓。作為長子的魯迅,不得不經常出入於當鋪與藥店,在周圍人的歧視與侮辱中,感受社會的冷酷與勢利。父親最後因庸醫的延誤而過早離世,更給少年魯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開始了對中國社會、文化、人世與人心的思考。

魯迅曾經説雜文是“感應的神經”,作為一種報刊文體,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對正在發生的社會、思想、文化現實作出最迅速的反應,並及時得到社會的反響。因此,它是魯迅這樣的時刻關注國家民族命運、民眾疾苦的知識分子,與他所處的時代保持密切聯繫的最有效的方式。魯迅又説,雜文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於有害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並因此把雜文分為“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兩類。魯迅一生都在戰鬥,懷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範圍的對人的奴役與壓迫(民族的奴役、階級的壓迫、男性對女性的歧視、老人對少年的摧殘、強者對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説他這樣做,並不是個人的意氣,而是為了中國與人類的“將來”,因此他的一切批評“實為公仇,絕非私怨”。魯迅的15本雜文集,就是從五四前後到3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的忠實記錄,就是一部思想、文化發展的歷史。而作為一個作家,魯迅更為關注的是在歷史事變背後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應與變動。魯迅曾充滿自信地説:“‘中國大眾的靈魂’,現在是反映在我的雜文裏了。”在這個意義上,魯迅的雜文就是一部活的現代中國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瞭解中國的社會與歷史,特別是要了解中國人,那就讀讀魯迅的雜文吧。

二、主旨

本文通過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與剖析,對中國現狀的揭露,指出歷史的黑暗,現狀的殘忍,號召青年去創造奴隸當家人主的新時代,體現了作者深刻的歷史洞察力和強烈的批判精神。

三、疑難詞句

四、學習要點

1、本文第一部分的論點

對廣大人民來説,歷史無非是“想做奴隸的時代”兩者的交替循環。

2、第二部分的中心論點

“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謂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誕宴的廚房”。

3、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內在聯繫

第一部分從民族心理角,對中國歷史進行了反思與剖析,第二部分從民族文化角度,對當時中國現狀作了深刻的揭露。民族心理與民族文化,歷史與現狀都密切關聯,互為因果。而作者的批判意識與否定精神在兩部分中都體現得十分鮮明與強烈。作者在兩個部分的結尾都指出了“現在的青年的使命”。第一部分的“使命”則為“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筵席,毀壞這廚房”一在創造,一在毀壞,這正是“使命”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論證方法上,兩個部分也具有共同的特點,每個部分都從自身感受寫起,接著以大量日常生活事件,歷史事實和文獻典籍為論據,多方進行論證,最後推斷出結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説服力。

4、理解本文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與剖析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認為中國漫長的歷史,其實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兩者的交替循環這一概據極其確切。因為“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創過人”的價格,至我不過是奴隸,到面在還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所謂“下於奴隸的時候”就是指“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這兩種時代的交替循環。作者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與概括,揭示了封建社會階級壓迫的本質,體現了他那深邃的歷史洞察力,醒人耳目,憾人心魄。

5、理解本文對民族心理的剖析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對中國民族心理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認為中國人“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他們唯恐做不上奴隸,希望有主子給他們定下奴隸的規則,“使他們走上奴隸軌道”如果這規則不變,則“萬姓臚觀”稱欲“天下太平”了。這説明,中國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族心理十分可悲。他們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貼耳,屈服於統治者的“暴力”之下,作者深刻地揭示了民族心理的奴化性,其目的在於開啟民智,喚醒沉默的國民的靈魂,去創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6、理解魯迅所説的三種時代的內涵

“想做奴肅而不得的時代”是指“下於奴隸的時候”社會處於戰亂時期,百姓比奴隸還不如;“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是指比較安定,百姓可按奴隸規則生活;“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時代”是指百姓擺脱了奴錄地位,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新時代。

7、理解本文所揭露的“中國因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實質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以犀利的筆觸,深刻的揭露了“中國因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實質。作者認為,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文明就是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一級一級地制馭著,貴號賤,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量也可以吃別人”這“大小無數的人肉筵宴,即從有以來一直排到現在”所以,作者尖鋭地指出:“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8、理解本文對當時中國現狀的深刻剖析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不僅揭露了中國因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實質,而且對當時中國現狀作了深刻的剖析。他認為,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人肉的筵宴,但這些筵宴,只有闊人才能享用,而大多數窮苦百姓在受凍捱餓,“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如果不改變現狀,這人肉的筵宴將一直排下去,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只有毀壞這“廚房”才能徹底改變當時的中國的現狀。

9、理解本人作者所指出的當時進步青年的歷史使命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這就是當時進步青年的歷史使命。

10、把握本文的論述特點(見課本52頁)

11、識別本文所用的反誤、暗示和諷刺手法

魯迅(1881~1936) 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清光緒七年八月九年級)生於浙江紹興一個沒落地主家庭。父親周伯宜是秀才。

魯迅從小受封建文化教育。1898年到南京入江南水師學堂。次年轉入礦務鐵路學堂,開始接觸和信奉進化論。1902年赴日留學,先後入東京弘文學院普通科、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1906年棄醫學文,返東京從事文藝活動,並加入反清革命組織光復會。1909年回國,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教育部部員,後隨政府遷往北京,任教育部科長、僉事等職。

1918年初,魯迅任《新青年》編輯。5月首次用魯迅筆名在該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猛烈抨擊封建制度和禮教。與後寫的《孔乙己》、《阿q正傳》等名篇編成第一個小説集《吶喊》,同時寫了許多雜文收入《熱風》、《墳》,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

1920年起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講授中國小説史。1921年五四新文化統一戰線發生分化後,在彷徨探索中創作與編成了第二個小説集《彷徨》、散文詩《野草》、雜文集《華蓋集》等,並組織了莽原社等文學團體,出版了《莽原》等刊物。在此時期,他開始接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926年8月,魯迅南下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赴廣州中山大學任教,開始同中國共產黨建立密切聯繫。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開反共後,憤而辭職,轉赴上海編輯《語絲》、《奔流》等刊物,開始由進化論者轉變成為階級論者。1928年參加由創造社、太陽社發動的關於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論爭,聯繫中國革命及文藝運動的實際,發表了許多精闢意見。1929年主編《科學的藝術論叢書》,翻譯出版了蘇聯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等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名著。1930年起主編《萌芽月刊》(後為左聯機關刊物),併發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與“新月派”、“民族主義文學”、“自由人”、“第三種人”進行論戰。

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後,魯迅寫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等八個雜文集,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對粉碎國民黨的文化“圍剿”作出了重大貢獻。

1933年,魯迅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上海分會執行委員,與宋慶齡等積極開展營救被捕共產黨員、進步人士等活動。這時,他和共產黨人瞿秋白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瞿秋白被國民黨殺害後,他抱病為瞿整理出版譯著《海上述林》。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經二萬五千里長徵勝利到達陝北,魯迅輾轉致電中共中央,表示祝賀。當北平學生爆發“一二·九”運動時,魯迅熱情讚揚人民羣眾對學生愛國運動的支持。魯迅還保存了共產黨人方誌敏在獄中寫給中共中央的信和一些文稿,並妥善地轉送黨中央。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廣大羣眾爭相奔赴萬國殯儀館瞻仰遺容,中共中央也致電弔唁。送葬羣眾達數萬人。魯迅一生著作極為豐富,並有許多翻譯小説詩歌文學作品,編為《魯迅全集》十六卷。

Tags: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