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1.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後感集合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四大名著。最精彩的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吳、蜀、魏三大勢力在激烈的征戰中爭奪天下,許多奮勇抗戰的英雄人物都不幸戰死沙場,最後司馬炎、司馬昭統一了天下,創立了晉國。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很多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英雄,如劉備、關羽、張飛……,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山趙子龍和關羽。趙子龍是英勇無比,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在孫權和曹操十萬大軍的夾擊下還是保護了劉備之子劉阿斗,殺死了很多敵軍,逃回了蜀國。不幸的是他沒有和諸葛亮一起“六出祁山”,當時趙子龍病逝後,諸葛亮説了一句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臂”。我也認為趙子龍的病逝讓蜀國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關羽是忠義的化身,在“過五關斬六將”中,關羽得知劉備的.消息,不因在曹軍的良好待遇,帶着劉備的家人前來尋找,卻一路被曹軍刁難因此才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會面。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受益無窮,我還知道一首詞,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這本書的最好寫照。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描寫了從東漢靈帝建寧二年起,到晉武帝太康元年止這百餘年間發生的事件,中間着重描寫了歷時約半個世紀的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書裏面也講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等。讀了《三國演義》,還讓我瞭解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個歇後語的來歷。

讀完這幾個故事後,我認識到,我們平時要多讀書,多學知識,多注意觀察,而且要學會把學過的知識與平時我們遇到的'一些事情聯繫起來,像諸葛亮一樣用知識解決問題。在暑假裏我去過北京,在北京的科技館裏,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像大氣的壓力可以讓倒過來的水杯裏的水流不出來、水有表面有張力等等,很神奇,當然還有很多奧祕需要我們去探索,加油吧,夥伴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小諸葛”。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三國演義》有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不錯,今天我們就來説説《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有很多精彩的歷史,完美的結局,如:“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三氣周瑜”……在《三國演義》裏,我再喜歡關羽,因為他是忠義的化身,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智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温酒斬華雄,水淹七軍。在導演曹操,因為他陰險狡詐。我們就主要來説説千里走單騎吧。關羽騎着赤兔馬來到第一關,守城的'是東關嶺孔秀,兩人打鬥許久,關於最後還是勝了。在關羽的全力拼搏之下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第五關,守城將領——滑周秦琪。兩個人説了些話,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羽。兩馬相交,只一合,關羽到起,秦琪頭落。關羽説:“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速備船隻,送我渡河。”軍士急忙撐傍岸。關羽請二嫂上船渡河。

《三國演義》好看的地方還很多呢!有時間我再給你細細講解。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少要讀三國,老要讀水滸。”近期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每每讀起這本書,總是令我流連往返。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説,以描寫戰爭為主。諸葛亮在陽平駐兵,把大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想了想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水掃地。自己則登上城樓,從容不迫的坐着彈琴。讀到這,我不禁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萬一司馬懿真的帶兵攻進城來,怎麼辦?沒想到,司馬懿帶兵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裏想到:這諸葛亮從來不幹沒有把握的事,今日打開城門,城內肯定有埋伏。因此不敢貿然進入,便下令退兵。我為諸葛亮的智慧敬佩,他有勇有謀,怪不得劉備三顧茅廬。《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五次讀了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

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閲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三國演義》是我國元末明初著名小説家羅貫中所著。書中描述了三國時期的許多歷史人物、講述了許多戰爭故事,讀來蕩氣迴腸、餘味無窮!其中有篇故事描寫的就是五虎將之一的關羽。

書中説道,關羽帥兵攻擊樊城,冷不防被毒箭射中右臂。關羽忍痛拔出毒箭,箭毒已經深入肌肉,右臂很快腫了起來。手下人急忙去尋醫生,恰好有個醫生經過這裏,聽説關羽受了箭傷,便急忙趕去關羽帳前。關羽看眼前人竟然是當世名醫華佗,心裏非常高興,便問這毒能治否?華佗微微一笑:“我自有辦法,就怕你不敢!”關羽毫不猶豫地要求一試!華佗用刀把關羽的傷口劃開,把骨頭上的箭毒一點一點的颳去。眾人目不忍睹,而關羽卻在飲酒、下棋,談笑風生!

讀到這裏,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刮骨療毒難道不疼嗎?當然很疼,他是在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克服痛苦,也鼓舞的身邊的將士!

而我呢,做個皮試都會怕的大喊大叫呢!所以我們要學習關羽勇敢、樂觀的精神,和麪對困難時堅定的意志,做個關羽那樣的勇者,積極面對學習的困難和生活的磨鍊!

《三國演義》讀後感6

嘿!同學們好。我給大家推薦的是四大名著之——三國。

三國説的是:黃巾軍騷擾百姓,民心不穩。皇帝無用,反賊當道。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去殺黃巾軍,劉關張大捷。他們聽説袁紹、袁術也殺黃巾軍便投靠了他,然後便有了官渡之戰、三英戰呂布。劉備獨立後,聽説城裏有高人,便去請。馬上有了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後來許多人投奔劉備,曹操、孫權、劉備便有了三分天下。然後,趙雲單槍匹馬救阿斗。後來孫吳和劉蜀聯合打曹操,然後有了赤壁之戰。後來諸葛亮三氣周瑜,把他氣死了,然後諸葛亮草船借箭顯示了他的'實力。吳國呂蒙便設計害死關羽。張飛又被自己部下害死了。最後魏國改叫晉,晉先滅蜀,後又滅吳。中國暫時統一。

如果同學們想看的更仔細,那就去買本三國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作者羅貫中稱之為章回小説的鼻祖。故事寫了自黃巾軍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天下,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鋭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強調“忠義”,以關羽為代表表現出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思想,寄託了人民渴望明君仁政,社會安定的願望。作者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仁愛善良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七擒孟獲;粗中有細的張飛智擒嚴顏;有勇有謀的'關羽温酒斬華雄;奸詐狡猾的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等等。

書中的故事不勝枚舉,其中規模最大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我最喜歡官渡之戰,它是由曹操7萬攻打袁紹700萬大軍,以少敵多獲勝。戰爭中袁紹一意孤行不聽許攸的良計,許攸之後投奔曹操,曹操聽説了,連鞋都來不及穿上,光着腳來迎接許攸。採用了許攸的良策,打敗了袁軍,説明曹操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三國最終被司馬炎率領的西晉統一了中國,讓歷史的車輪繼續發展下去。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閲讀的一本書。書中一個個傳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觸,苦肉計、空城計、王允巧施連環計等都讓人拍案叫絕。

我最喜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壯舉之一,令我揮之不去。

三國時期,東吳有個大都督,姓周名瑜字公瑾。

他很嫉妒蜀國的諸葛孔明,想嘲笑他一下,就把孔明叫來了,“孔明先生,我們就要和曹操在赤壁決戰了。在江上用什麼武器最好呢?”周瑜問。

“吾人覺得用弓箭最好。”

“哦?那我們的弓箭不多,只有兩萬餘支,要和曹軍對決,還要十萬支箭呢。如果現造,可能時間不夠。”

“那就讓我來造吧,只需三天,若造不成任君處置。”

前兩天一直沒有消息,知道點二天晚上。他讓士兵們扎大量的'稻草人安在船上,把船放到水中,每隻船上點了幾根火把,人站在船艙中。恰巧大霧瀰漫,曹軍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箭正好十萬只。

幾天後,這些箭都被用來攻擊曹軍了。

真是大快人心。

《三國演義》讀後感9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第一句話這樣説到:“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英雄人物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國演義》的書,感悟很深。

首先,我對那些引起歷史動盪的奸雄恨之入骨!董卓,利用手中的兵權,當上了太師,廢掉了少帝,立陳留王當上了獻帝。最後還是王允獻連環計除掉了董卓。還有呂布,一介勇夫,背信棄義。"黃巾之亂"是隨丁原。伐董卓時又跟了董卓,最後自立成國,死在曹操白門樓下。他們兩人都是罪有應得。

其次,我對那些英年早世的英雄感到悲哀。關羽,三國大將,最後中了呂蒙之計,使自己敗走麥城。周喻,東吳大將,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到死。諸葛亮稱卧龍時戰死棉竹城。龐統稱鳳雛,但還是被亂箭射死了。唉,這些英雄死的真可惜!

我對三國大將十分佩服我佩服趙雲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

我十分喜愛這一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在這些日子裏看的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國演義》,令我忍不住想寫一些我的感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其中我國演義》裏還有很多這樣的小故事,大家也去看看吧。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

自從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去了之後,他確實想出了很多好辦法。

有一次,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因此陷害他。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船,黑夜就去借箭,因為那時是霧天,曹操看不出是誰,就命令軍士們射箭。清早船上就有十幾萬只箭了,諸葛亮用智慧挫敗了周瑜的暗算。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只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就像周瑜這樣;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就像諸葛亮這樣。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小故事嗎?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三國,不管你喜歡三國中的哪些人物,都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個羣雄逐鹿,展示才華的大時代。《三國演義》正是這樣一部對於三國時代故事加以演繹修飾的書籍,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見其重要程度。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

三國戰亂紛爭,羣雄並起,但不可統稱之為英雄。真正的英雄,其志在於平定天下,使天下百姓免受戰火之苦。而那些志在奪得天下,稱帝繼位以求名垂青史者,自私之人爾,不足以論之。

朝代更替並非時代潮流,百姓安康才是眾望所歸。倘若人民安居樂業,又何必改朝換代?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三國演義》是一部以三國為題材的長篇小説,本書介紹了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三國鼎立最後歸入晉朝的歷史。《三國演義》是我非常喜歡的書籍,這不僅因為此書中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更因為書中有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

這本書寫的是三國時代的歷史,可這本書又不想普通的史書一樣按年代或人物寫下去,而是把劉備集團作為核心,由蜀魏吳三國間發生的戰事、政治交往展開的,這本書每回只敍述1或2條線索交織進行。這樣的排布既不會使人感到累,也不會使人感到乏味宂長。所以這本《三國演義》能令人百讀不厭,流傳千古。

一讀《三國演義》便讀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我至今仍記得書中那火燒赤壁的故事情節,那一場熊熊大火為蜀國的'建立和吳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根據書的大概內容,我發現三國之間的大戰爭大多都與火有關。特別是蜀國的興衰,興盛於赤壁的大火,使勢力最弱的劉備有的一塊“風水寶地”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是《空城計》。

馬謖、王平到了街亭,看過地形,馬謖笑着説:“丞相太小心了,魏兵怎麼會來到這裏?”

從這句話中,體現了馬謖粗心大意的性格,為下文被攻破做好鋪墊。從馬謖的粗心大意中更能襯托出王平的細心、仔細。像這樣的事例我在生活中也是時常見過的。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南城。以前那裏有兩個餐廳,一個是大餐廳,一個是小餐廳。大餐廳生意比較火,往往髒亂的地方他們都不管不顧,服務員接待客人的態度也是很冷漠的',你可以看見,一撥人進去,總會有幾個人出來的。小餐廳的人雖然説不是很多,但是,他們待人接物都是非常熱情的,每一個小細節做得都非常用心。現在,他們兩家的生意是恰恰相反的。到了晚上,大餐廳一個人也沒有,可小餐廳早已人山人海。

看到了這兩個餐廳所發生的一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認真對待,所做的一切都要為以後做好準備,不然會適得其反。

這便是我最喜歡的《空城計》了,你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的互相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刻畫了近

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

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能可貴的忠。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還需要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賢臣,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火燒新野等都是常人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曹操在我心目中也是一代梟雄。他説劉備與他並世英雄,説得劉備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曹操的大度。

還有趙子龍坡單騎救主、三江口周渝縱火……《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豐富的人物形象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很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