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尚書

《尚書》讀後感

欄目: 尚書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尚書》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尚書》讀後感

《尚書》讀後感1

打開網站第一眼就被舟曲的標題所吸引,前段時間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報道,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是我所瞭解的第二次中國人民面臨的災難了。點開標題,內容是南京的一所中學正在進行愛念儀式。在不大的操場上,同學們面對降下的半旗,在心中對舟曲遇難的同胞表達最深切的悼念。在網上、在新聞上看過的舟曲遇難同胞,心中感到很難受,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眼中充滿了悲切和渴望,期盼能再有個家,再有個安靜、敞亮的教室可以去讀書、寫字。那些對於孩子應該享有的温馨、幸福、體貼已經離得太遠太遠。

多麼希望每個人都有個完整的家,每天都有歡聲笑語,每天都見到自己可敬的爺爺奶奶,可愛的爸爸媽媽,英俊的哥哥,能有一個讓我結識小夥伴的教室。

是的,同胞已逝,讓我們為他們真誠的祈禱,祝福他們一路走好,人間有愛,讓我們用真情温暖災區的人民,舟曲災情牽動着我們每個人的心,我們與災區人民永遠心連心!舟曲,我們風雨同舟!

《尚書》讀後感2

夏商周距今已經是4000多年,因為這部書,才會使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風貌。

《尚書》這部書記錄了堯舜禹及其之後的商周時代的大事記,裏邊的典故後世闡述的很多。

比如牧野之戰,周公輔成王。裏邊的戰爭動員場景描寫詳實,很有身臨其境感。

中國最開始的.文學是在史學中孕育的,文學主要記載當時的政治新聞。《尚書》經過孔子的編纂,到了漢代躋身到儒家十三經的行列,足見該書的文史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時代,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相得益彰,很多學術思想和學術著作蔚然可觀,《尚書》《戰國策》《春秋》等這些書籍的創作背後,顯示了當時讀書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的文學和史學創作,着眼於客觀的政治立場的需要,是以務實的姿態來著書立言。我覺得這樣的精神才是最為今天的人們所應該去借鑑和學習的。

《尚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歷史文集,是記言體的史書,這樣的題材能夠最大限度的還原當時人物的説話語氣、神態,對後世的讀者理解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