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詩經

詩經讀後感[實用]

欄目: 詩經 / 發佈於: / 人氣:9.85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經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經讀後感[實用]

詩經讀後感1

一樹繁花,清淡典雅。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我們與古人原本相隔於遙遠的光陰兩岸,卻因為有了詩歌這座跨越古今的橋樑,我們才得以與古人心意相通。詩歌的美妙,令人無法猜測,看似平淡的字眼,簡單的韻律,卻能千變萬化,讓人回味無窮,咀嚼出萬般韻味,萬般情意。

詩詞歌賦中,最迷戀的是《詩經》。詩經,這個名字本身,就滲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來的甘汁還是那麼有味道,無盡回味,透着沁人心脾的詩意。

讀過詩經,她有一種古樸誠懇的美,像極了我見過的一種花——粉簌簌的流蘇。我記得張曉風女士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要我給那棵花樹取一個名字,我就要叫它詩經,它有一樹美麗的四言。”這棵花樹就是流蘇。流蘇與詩經,詩經與流蘇,如果要我給詩經起一個名字我就叫它流蘇,它有滿腔纖細的花香。

據説,那些關於詩經的故事,長達六百年之久。六百年,從西周時期一直到春秋中葉,這一段漫長的過程中,那些還尚不識文明煙火的古人,就已經懂得如何運用那些優美的文字,來含蓄、委婉地表達,內心自由奔放的情感。

那時的人們是最淳樸的,天真的,用最平凡的文字訴説內心的感受。當一個人的身心,在某一個午後,完全進入一種恬靜的狀態。那些帶有靈動氣質的詩句進入心扉,帶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神祕朦朧美,營造“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和諧寧靜,送來“谷則異室,死則同穴”的震撼人心的愛情宣言,畫出“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青澀愛戀。那是一場靈魂盛宴,是美的潛移默化。

在《詩經》中情感之事總是特別美好,少年的難開之口,少女的矜持緩步以及豔若桃花的容顏,都瀰漫着潮潤的霧氣與悸動的氛圍。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願,那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美豔難收。不過是在某個時間有過一面之緣的銘記,便從此日思夜想困頓不已。這美好的'情愫也隨着冷黃紙頁與口口傳唱而新鮮如昨。

當然,若《詩經》中僅有愛情,縱是最浪漫的詩篇,多了,也會覺得輕浮。《詩經》中,也不乏戰亂流離、憂國憂民的詩篇。

激盪了故國的熱土,沉重的傷懷和悲愴的吶喊響徹天地。但《詩經》中卻將這種情感化為歎息。不但如此,即便故國成為廢墟,宗廟毀於炮火兵戈,多麼激憤的感情到了《詩經》之中都會轉化為輕輕幾句的哀歎“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欲墜之軀步經昔日繁華的宮殿與宗廟,所有生長的禾苗都在祭奠着盛世的荒蕪,見證着王朝的復辟與衰敗。

一卷一卷風、雅、頌,重讀似歎息,輕讀猶如耳語。沒有撕心裂肺的喊叫與哭泣,有的只是年復一年迴環往復的歎息。

同時,《詩經》為當時和後世描繪了一卷社會與歷史的圖畫,真實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社會的面貌,謳歌了上古時代人民的勤勞、勇敢,鞭撻了統治階級的卑劣、無恥,為後世留下了立體的、具象的歷史畫卷。在《詩經·國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向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大膽地提出了正義質問:“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有的詩中還描寫勞動者對統治階級直接展開鬥爭,以便取得生存的權利,在這方面,《碩鼠》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

撇開一切背景,《詩經》只是《詩經》,樸素悠遠,寧靜自然,繼承了華夏民族一貫的淳樸與穩重,卻不乏清新雋永的文風。

《詩經》是一樹絢爛的繁花,承載着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些被後人概括為的“風雅”精神。

這樹絢麗的詩詞花,始於西周,終於春秋,詩中的千古繁華,人間樂事,像一縷清風,一朵落花,一葉小舟,從遠古湧來,向未來奔去。

詩經讀後感2

在《詩經》《楚辭》這兩大中國文學的發端鼻祖中,我們很少看到後世詩人們最常愛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長的草木猶如大地伸出的觸角,曲折蜿蜒,綿延不息。歌之詠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辭》是士大夫所作,詠物言志寄託情懷,他們不需親自下田,只把農人採摘下來的香草製成的香囊配帶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雜草惡木似小人,但詞意深奧,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詩人的內心很難親近。相比之下,《詩經》中的草木要來得自然生動得多,勞作中的人們身邊有什麼就唱什麼。草木在這裏更多地被真實地還原,自然地詠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采葛草嗎?藤莖蔓生糾纏不解,就如我一日不見你啊,好象過了三年。你在那邊遠遠的山上採蕭艾嗎?濃郁的香氣在山間蔓延,就如你的氣息啊,讓我懷念。採摘通常應該是女子的事情,那麼想念的人應該是一個男子了。葛是那時候一種最常見的經濟作物,人們拿它織成葛布做成衣服。但葛藤最是纏綿,長的可達十多米,莖葉交錯攀爬,《楚辭》中也有“葛蔓蔓”的説法。蕭艾在古詩中經常被一起提到,那是一種極易蔓生的帶着濃郁香氣的草,古人常採集它的枝葉,曬乾後混合動物的油脂,做成今天寺廟中燃的香燭一樣的東西,用於祭祀。勞動和生活就是這樣密不可分,他們的感情不是水上的浮萍,不是天邊的遊雲,是生長在山間的藤蔓,摘不完剪不斷;是瀰漫在周圍的每一縷味道,呼吸空氣就是呼吸你。

顧隨先生説,《詩經》中寫愉快少,寫憂傷多。離亂之音中慌年懷人,更是有別樣的心憂。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這又是一個正在採摘的女子,這次她採摘的是卷耳,這是一種葉子上有小鋸齒,果實上長滿了到鈎小刺的野菜。春秋時期,種子附着在牛羊毛上由邊疆傳入中土。蒼耳到處可見,無法想象這樣的尖鋭的植物在飢慌的時候是重要的充飢。女人們採集它的嫩葉,在水中反覆地煮,直到去掉它的苦味。那是慌年才不得不食的.草。在這樣的艱苦的時候,男人還在遠方打仗,站在高高的山崗上,眺望他回來的方向,身體的飢餓內心的思念讓人如何捱過歲月。這首詩的第二、三章換了角色,變成男子的口吻,也好象是女子想象中的他:“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維以不永懷。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馬兒都已眼發花,腿搖晃,如何才能不想家。

《詩經》最著名的一道野菜應該算是《采薇》中的薇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説它著名因為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采薇首陽山”中那個野菜。薇菜也叫薇霍,也就是野豌豆,歷來為貧者所食,伯夷和叔齊在商亡後隱居首陽山,身無一技之長,抵死不吃周武王送來的糧食,采薇為食。被一個搗蛋的女子看到,説這野菜也是周地植物,你們為什麼要吃呢?結果終於是餓死了。好象這樣不識大局冥頑不靈的人並不值得同情。《采薇》中遠別家人的戍邊兵士在歸途的風雨霜雪中想起采薇的人,此時薇不單是賴以生存的食物,更是一種節令更替的象徵,當野豌豆紫色的花在眼底花開花謝,歸鄉之期也一延再延。“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采薇》中的最後一章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古詩中最美的片段。激烈的戰爭終將結束,回鄉路上飢腸碌碌的小兵,心中的哀是大哀。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什麼草兒不枯萎,哪兒有一天不奔波。這是《小雅》的最後一篇。憂中有了憤,堪堪亂世,人不如草木。草木還有春來發新伢的機會,我離開家鄉離開你,卻可能再也不能回來。

生長在《詩經》中的草,因了我們想象的泉水不停地灌溉,在書本的字裏行間伸展出每一個葉片,鬱鬱葱葱,蔓延過我們荒蕪的心田,為我們充當最恰當的精神食糧。

詩經讀後感3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幾千年來,華夏大地孕育出了燦爛的詩歌文化。秦漢之時,漢賦辭藻極盡華麗,樂府敍事蕩氣迴腸。唐宋之際,有謫仙人的浪漫瀟灑,也有杜少陵的憂世傷民,有蘇東坡的豪氣萬丈,也有柳三變的醉心繁華,淺酌低唱。華夏文明裏,詩書代代相傳,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詩經》。兩千多年前,中原人煙稀少的曠野中,純樸的先秦百姓的興之所至,放聲高歌;嘉賓集聚的歡樂宴席上,所奏之樂悠揚清雅;伴隨着繁瑣周禮的肅穆頌歌在莊重古樸的廟堂奏響。他們所歌之詞便是《詩經》的來源。周代的先民們把漢字的音韻之美以詩的形式傳之後世,同時傳承的,還有那精煉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土壤。

“百善孝為先”,孝之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詩經》中便有很多相關詩句。《蓼莪》裏“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道盡了孩子對父母養育之恩的體察與感激。《凱風》中“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則以吹自南方的和暖之風起興,把尚在幼年的孩子比作“棘心”即幼小的酸棗樹。小棗樹在南風的吹拂下茁壯成長,就像母親用温暖的'愛撫育我們長大一般。如今,當我們吟詠起這優美的詩句,腦海裏也不禁會浮現這樣的畫面:蹣跚學步的幼兒身邊,總少不了父母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保護;成長的路途中遇到挫折,總少不了父母的安慰與鼓勵;當孩子長大,即將遠行,總少不了父母的擔憂與叮囑。光陰荏苒,孩子從柔嫩的樹苗長成參天喬木;歲月如梭,卻也使父母滄桑了臉龐,花白了鬢髮。自《詩經》始,歷經千年,一代代的父母對他們的子女付出無私的愛,歷經千年,一代代的中華兒女亦在感歎:“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詩經》中父母子女間的温情體現了先民們對世間美好情感的歌頌。然而許多美好不能長久,因為它總被罪惡打破——那便是戰爭。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縱使邊關烽火不絕,華夏子民們卻從來不是好戰之人。徵人思婦,自古有之。還記得那句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嗎,那便出自一位離家征戰的士兵之口。這是他對妻子的誓言,卻也因戰爭變成了奢望。而在家中的女子們,則是“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以至於採摘卷耳時都無法集中精神。千百年來,戰爭使多少妻兒離散,使多少家庭破亡。到如今,世界在高呼和平,但戰火仍舊未熄。處在戰亂中,最無辜又傷的,卻是平民百姓。炮火聲不絕於耳,死亡的恐懼日夜相隨,飢餓與疫病更使他們的生活被黑暗籠罩。而中國人民是幸運的,我們享受着安定祥和,我們不用擔心美好家園頃刻變為斷壁殘垣,我們不用擔心無情的炮火將我們與親人陰陽兩隔。因為我們生活在愛好和平的中國,因為自《詩經》始,先民們便把和平的種子深埋心中,代代傳承。

子曰:詩三百,一言蔽之,思無邪。上古淳樸自然的民風貫穿於每一首極富韻律的詩歌中,造就了詩經的“思無邪”之美。在《詩經》中,人們是那麼直率地抒發着他們的情感,他們贊君子德行高尚温潤如玉,他們諷小人無德不死何為,他們歡欣於他人相贈之物並要投桃報李,他們感歎國家昔盛今衰而痛徹心扉。對於德行,對於為人處事,對於個人發展,對於國家興亡。《詩經》以精煉的語句包含了世間萬象。讀詩經,我們能懂得去讚頌美好,揭露醜惡;我們能懂得禮尚往來,相互贈答的處世之道;我們能懂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這許許多多的情感,自詩經中源起,經過浩如煙海的經書典籍的傳承,已融入每個中華兒女的骨血之中,不可割捨。

溯詩歌之源,我們感受優美文字中濃烈的古韻清香,溯詩歌之源,我們回顧精煉語句中燦爛的思想光芒,溯詩歌之源,我們追尋傳統文化的起點,感受歷經千年的傳承與變遷。

詩經讀後感4

比起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裏的句子更多的給人是未經雕琢的真誠感和衝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刻的窗櫺檐角,滿是技巧,儀態萬千;詩經則是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裏上千年。感覺裏兩週戰國時候的古代人們總是最真誠的,誠懇的歌頌祖先功德,誠懇的拜求風調雨順,誠懇的去想喜歡的姑娘。風,雅,頌,隨便抄起一段,寥寥數字,卻又是那麼的讀不勝讀,美不勝收。

初讀《詩經》的時候,只是感覺每句必有一字不識,但是偏偏是這種磕磕絆絆的陌生感覺更讓人感覺美好,彷彿憑空多了一股猶抱琵琶半遮面半遮面的感覺。就比如這一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這個“僚”字,就是抵死不會認識的。但是偏偏能懂得它的意思,“僚”麼,不就是“撩”麼。美人月下倩影,撥撩小夥子的眼,也扭扭捏捏撥撩着自己的心。不管當年的古代人為何而寫,寫為何意,反正幾千年後的我是這麼理解的,也自覺得理解對了,月出而皎,美人身材窈窕,多麼美好多麼誠實的意向啊。還有膾炙人口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不是看詩經下面的註釋,誰知道雎鳩是個什麼,君子好逑的“逑”又是什麼意思。但是偏偏是這麼一句,就那麼直接擊中你的心裏,讓你猛的一下想起自己的淑女或是君子,讓你就想不顧一切的去“求一求”自己的意中人。“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一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沒什麼特殊的地方,沒什麼雕砌的辭藻,但是就是強烈又直接的説出了每個人從小,從第一次戀愛就想説但是沒能説出來的話。兩週戰國時候的人們就這麼兇猛直接,能準確又強烈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寫在詩裏歌裏,而且讓幾千年後的看到的人感同身受。就好像是一股風來,從千年前吹來,到讀詩看經的人身邊為止。

大概看過外文詩歌的人都知道,凡是此類的詩歌,即使是每句都有一詞不認識,讀來也遠勝於譯文。總是感覺有那麼一股內在的韻律和情感在句子裏,有個把詞不認識,也絕不會影響這種感覺。之前我不瞭解這是怎麼回事,直到某個下午,奉老師的命令拿起詩經又一遍細看的時候才猛然發現,原來這種偶有字不識,讀來卻甘之如飴的感覺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啊。詩經就是這樣,幾千年前的一羣古人,留些吶喊的,呢喃的話下來,精簡又精簡,流傳着,丟失着,散佚着,直到傳到今天我們手裏。傳到我們手裏這些,代表的是幾千年來人們共同的感覺,共同的躁動,因為沒有共鳴的話和片段都已經在前年的歷史中散失掉了,留下來的,都是人們心裏最深處,最能認可的,最能感動的語句,這種感覺中外大抵也是一樣,要不外文的詩歌也不會流傳到中國來。越早遠的詩歌,技巧便越少,流傳下來經受的考驗就越多,能流傳下來的那些,帶着的共鳴力量也越多,也大概便是詩經中的.語段,看起來總是不如唐詩宋詞精緻,卻仍然有簡簡單單的感動人吸引人的力量。與唐詩宋詞相比,現代的很多詩歌也是更顯浮躁,總是感覺不如唐詩宋詞雋永,大概也是沒有經過時間提煉的的緣故,比雋永,總是比不過這些幾千年的老古董的。

説實話,我是不太喜歡詩經裏那些政治道德和價值理想之類的吶喊的。因為站在幾千年後的歷史來看,這些當時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都是些統治者麻痺勞動人民的工具,很有一些腐朽且不堪,這些情感的表達,比起愛情啊,對風調雨順的渴望啊,對戰爭的厭惡,對不歸人的思念啊這些人類更真誠的情感來説,自然要低一個等級。一句描寫悲哀的婦人等待丈夫戰爭歸來的詩句,總是比一句號召士兵上戰場效忠君主的的詩句更有感染力。人的本性的樸素的情感雖然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是不會變的,而表徵着這些情感的樸素又遙遠的詩句,更是會歷久彌新。這大概就是很多人認為“國風”是詩經最高藝術成就的原因之一。

略一品讀詩經,就有這麼多不着邊際又實實在在的感受。由此可見其魅力一斑。千年傳下來的老古董,論雋永,論衝擊力,果然是值得品味學習。這詩裏的味道,即使再傳個幾千年,大概也是不會變的吧。

詩經讀後感5

春秋時候的衞國似乎盛產詩人,“詩三百”裏面,光是衞國的詩就有二十六、七首,又分了《邶風》、《鄘風》、《衞風》,而這些詩裏面,有愛情的、有軍旅的、有刺政的、有言志的種種不一,表現手法也非常多樣。可以説,衞地的詩歌,在整個《國風》裏面是有非常重要地位的。

這一首詩,雖然每句並不出名,在網上卻真正是一首被用濫了的詩。衞詩中長詩很多,但這首《式微》,從形式上面來看,卻像一首小令。一節短短的十六個字,分了五句,卻非常精妙的刻畫了一個場景,兩個形象,一份豐富曲折的感情。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是指減弱,也就是天色將要黑,卻還沒有黑下來的時候。白天明亮的日光漸漸的減弱下來,可是被等待的那個人,卻還沒有回來。用“微”字,來寫這種天色的變化,而不是用“暗”、“黑”這種表示狀態的詞,其實是描寫了一種等待的過程。因為等待而關注了天色的變化,又因為天色漸晚而心生焦慮,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發問“胡不歸?”為什麼還沒有回來呢?這句話的重點,在“胡”上面,因為天晚,所以按照常理,應該是歸去的,可是卻沒有,那麼自然是發生了一些什麼。

《毛詩序》:《式微》,黎侯寓於衞,其臣勸以歸也。若作這種解釋,那麼後句的“微君之故”,自然是指“黎侯”了,不歸的原因是黎侯,不歸的結果是“中露”,“泥中”。

其實我倒更加願意把這首詩看作一首情詩,這種看法也確實沒有什麼不合理的。春秋時候很多外交、君臣之間的交流,都會引用民間的小調來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在前面的很多詩裏面我已經提到了。事實上這裏的詩,從字面上更容易理解為一個婦女,在等待她晚歸的丈夫。“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我為什麼還沒有回去,自然是在外面餐風飲露的等你回來了。這種等待有的時候只需要很短暫,就可以夫妻雙雙把家還,有的時候卻很漫長,漫長到傳説中女子變成了“望夫石”,日夜在村邊眺望。

除了你之外,我又怎麼會在外面風露中呢?這種傾訴看似埋怨,其實並不是埋怨,而是一種非常真摯專一的情感的表達。那種為了對方甘願付出艱辛的摯愛,以及期盼中忐忑的焦慮,在短短的十六個字中刻畫得淋漓盡致。自己未歸是因為對方,而對方未歸卻並不知道原因,這種懸念的設置,和沒有答案的結局,給予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又把這種不安和真情傳達的非常準確。詩未盡而意已足。

記得小時候,我的母親有幾年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加班晚歸。每次晚歸,父親在飯後都會走到小區外面的馬路上面等待母親一同歸來。有的時候是下雨,有的時候是寒風瑟瑟,有的時候甚至大雪紛飛,父親從沒有一次在家裏看電視安坐。我問父親,母親又不是小孩子,不需要去接阿,父親總是笑着回答,不放心。是的,因為是所愛的人,所以不能放心她一個人歸來,看着天色漸漸沉下,心裏自然就會被“胡不歸”的問題縈繞。

“式微,式微,胡不歸?”總是在討論什麼是愛情,其實這就是愛情啊。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牢騷的小詩,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説《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築長城,據説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聖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象,皇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築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説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於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樸忠厚與愚昧無知並存,如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説他之所以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現在來看,身為小人物而敢於發牢騷,並且牢騷之辭竟可錄入書中,成為經典,來教育後代,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它讓人想到,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統治的人,把不滿自己統治的言論記錄下來傳給後世,究竟是愚昧還是一種權謀?

詩經讀後感6

品讀詩經,除了其詩歌字面上關乎體裁言語的一種欣賞,還有的就是對於其所要表達的含義的思考。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本不朽的著作,我很難能夠以學者專家的高度去評判它,畢竟對於這部傳世的經典之作,那些所謂文人騷客的研究也已經夠多也夠完善的,而我只能以一位普通讀者的眼光去看待,去講述它所吸引我的地方,畢竟從一開始選擇這一部書便是緣於自身對於古代文學的一種喜歡。

就是古代詩歌,也正因為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才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詩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賞及意境的感受,很大部分都要通過喉嚨來表達,欣賞也需要一種探索和實踐。

因為詩經一書本身就摘錄了當時不同地區的民間歌謠,固有“十五國風”之稱。也許各地方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異及其古今文化的改變,,有的詩歌讀起來並沒有那麼流暢,甚至於有些繞口,一些陌生的字詞難以理解或是表達。但這在思想內容的含義上卻是不可忽視的,畢竟這反應了一個社會在那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內涵。因此除了來自於民間各個地區“風”,還有作為當時王畿之樂,亦為典範的音樂的“雅”與表現當時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些關於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我們稱之為“頌”。正是這三種文化的合流,融匯成這一部記載了當時社會風土民生的“史書”。

眾所周知,《詩經》有“六義”,除了展示詩歌內容的“風雅頌”之外,“賦、比、興”便是常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本意的手法。正是這三種手法塑造了詩經的靈魂,同時也深深影響了兩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化的發展。它就如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千百年來文人騷客之好逑,寤寐思服。

有對於“關關之鳩,在河之洲”迷人景色的描寫,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人物景緻的刻畫,甚至於“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窈窕淑女,在水一方”般深情直白的告白,簡單的話語透露着古樸真摯的情感。

被譽為中國招隱詩之祖的“鶴鳴”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對君王隱晦的諷喻進諫,對於國家的憂思,對於賢才的渴望。“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用燦爛盛開的桃花表達對新娘的美好祝願。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於變化。“賦”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對於詩歌中渲染氣氛、創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便是在不論用哪種方式都能表達出心中的那份情感。但從詩經中除了這份直白,儘管不變的是真摯而動人的情感,更多的卻是一份剋制,平和與淡淡的抒情。《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語言大膽而清麗,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闢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詩經》作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化的開端,雖然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於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詩經藴藏了當時社會的多少悲歡離合,沉淪與得志,批判社會的黑暗與讚美生活的美好。詩經亦是“思經”,用詩意的話語來表達對於生活的思考。

詩經,讀得太過倉促,只讀得一點皮毛,閒時多多品味幾遍不定能尋得些許相同的感觸,畢竟之於情感是千年不變的。

詩經讀後感7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

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

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閲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為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為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

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文人的詩歌固然在藝術技巧與格律上更為工整和雅緻,但是期間畢竟少了幾分純真,多了點個人的自憐。實際上,真正的大眾很少自憐,他們總忍即反,很少做無謂的思考,也敢於行動。在中國,能夠真正的成就實事的總是農民,他們空談和,要求的是要麼接受要麼。因為在他們那裏有一種非常樸素的觀念,對現實也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接觸的那些普通的工人和農人,都很少抱怨,絕對不會腸斷。

有時候,看多了複雜的東西,人們就嚮往單純。

詩經中的大部分詩歌都起源於中原地帶,黃河文明的中心。

是樸實的單散發着田野和炊煙氣息,豪爽而真摯,我以為要讀那些詩歌,最好要到真正的田野中去,而不是蹲在書齋裏搖晃腦袋,就象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好在户外進行,才可以體現人的美。

詩歌是最接近自然,也是最接近人的靈魂的藝術題材,在詩歌中有真和美,一切壯麗的文學作品都具有詩歌的特性,也具有音樂的特性,詩歌最接近於音樂,而音樂能直達人的靈魂。

起源於中原田野的風,洋溢着熱情與單純,具有全世界性可以理解的主題,但是對他們的介紹還是太少太不夠,這是我們的恥辱。

我記得自己在學校的時候---我只讀到90初期的國中,學的幾乎都是後代文人的作品,好象只有一首碩鼠,那些作品都是一種文人知識的理想,沒有學過民間的詩歌,後來我總是納悶,想道,這是否因為編纂者本身害怕那種來自田野的野性呢,或者在經過文人的註解,貶低其中的直率的愛情的呢,害怕學生們去談戀愛不成?

詩經蒹葭讀後感其實詩經的風裏最好的詩篇都是愛情的。

那直白的表述,大膽的追求與幸福的熱情,正是一種被漢以後的者極力抹殺與曲解的,文人説那些愛情詩歌是淑女與君子之間的兩情相悦,我更願意理解為農村青年的談情説愛。讀了這些詩歌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在我們的'文化裏畢竟還有這樣清新質樸,大膽熱烈的感情,而不僅僅是唐詩宋詞裏傷感悲涼的文人情懷。因此,詩經中的風,是現實主義的,也是古典主義的,而後代的文人詩歌大凡是浪漫主義的,浪漫主義從來是屬於貴族的。

10年以前,我曾經在那裏漫步,我忽然懂得了岳飛的還我河山的意思,我也懂得了為什麼在詩經裏散發着那種樸實無華的氣質,那正是一個農業民族的特有的感情表達方式,對土地的熱愛,對家的眷念,對人的温情,而這種質樸是我在課堂上永遠無法懂得的,學不到的,我有點慶幸了。

那裏的春天,和真正的北方是不同的,和煦的微風,半陰的天空,有點南方的濕潤的感覺了。

在那裏一座殘破的小橋旁邊,打開這本書,和着那吹過耳畔的風兒,我才真正的覺得明白了一些從前我無解的事,懂得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儘管還是膚淺的,

那邊,老人們在唱豫劇,我想這比任何高深的學者都讓我讀懂了這本書,自己的根。

詩經讀後感8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並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並得到了發展,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後澱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經總集.現存的《詩經》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餘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雎》是為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為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反側”。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為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為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歸,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幾句詩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邊守關,邊關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性命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這些都是其次,更為難過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在邊關沒人慰問、沒人關心、沒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終於可以回家時,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輕,心情是沉重的,開頭的幾句試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這首詩寫出了廣大將士戍邊的辛酸。

如在情人節,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裏的人很難看到的蘆葦。蘆花輕揚,隨風搖曳。啊,親愛的,先別忙着皺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韌的草莖處,應該會有一張寫了字的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是的,你收到的蘆花就是那最著名的.愛情草。這草在花店裏是買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難發現它的影子。兩千多年的那個痴情男子早就告訴我們了,那是生長在河岸旁的一種迷離的植物,如同生長在愛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給他一個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個女子,雖然並不一定愛,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尋常的美。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可以讓所有平凡的事物煥發神采,如同讓一株蘆葦變成古往今來最風致最耐人尋味的植物,只要我們是以愛的名義。“蒹葭悽悽,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兩個字的發音是那麼平靜淡然,但有了後面的蒼蒼,悽悽,瞬間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氲,山高水長。這個男子似乎不同於《詩經》中其他人,他是詩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夢中伊人比之具體的愛戀對象,更象心中的一個美好境界。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幾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們都出自《鹿鳴》。《鹿鳴》是一首燕饗詩,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賓或君主表達自己的熱情和謝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誠。因此詩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詩經》中還有其他主題,在此就比一一舉例列舉。《詩經》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歷史、社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孔子曾經説過,“不學詩,無以言”,因此教育部門應該把,《詩經》中更多的詩歌以各種形式編入教材,讓學生們從國小習,讓他們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深度。

詩經讀後感9

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我國文學史上有着舉重若輕的作用。它展現了當時的風情風貌,集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我國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而在此次寒假,我慕名閲讀了《詩經》。終於懂得了孔子為何説“不學詩,無以言”。《詩經》中含有無盡言語智慧。“賦”,“比”,“興”使得《詩經》中的內容生動,有趣,使得書中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場景活潑有趣。以下便是我此次的讀後感想。

提起《詩經》,不得不説的便是它的三部分:“風”,“雅”、“頌”。這都是書中的精華。 “風”取自於民間,是描述古代各國的勞動人民的生活寫照,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勞動生活,反映了人們的豐富內心。

“風”描繪了純潔美好的少年少女對愛情的憧憬。如熟能知曉的《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展現了少年間大膽的追慕;“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則是使一位苦思冥想如何追求淑女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又有《靜女》一詩,而其中“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則是展現了等心愛之人不止的少年的焦灼心理,“靜女其孌,貽我彤管”自是反忖了少年面對心愛之人的出現的`開心,更是喜悦於喜愛之人所贈的一株小草。這雖然是一個物質並不豐富的時代,但是僅僅一株小草、一枚小花,都可以藉慰一對礙於交通不便而少於相見的愛侶。這不禁令人感歎古人對愛情的純粹和盡心盡力,令人嚮往如此單純的感情。

然而他們中間也有對愛情的憤怒和失望,反映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痛恨。其中《穀風》中“不我能蓄,反以我為仇”是多大的痛苦啊,女主人公盡心盡力地服侍,盡力地幫助他人,然而卻遭到夫君的仇視。以及《氓》中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則是遭到遺棄的女子怨其夫君的見異思遷,虐待自己,違背誓言,最後從痛苦中醒悟出來,與丈夫斷絕關係。

這裏亦有對剝削制度的憤懣及反抗。其中《碩鼠》尤為經典,引人注目,“三歲貫女,莫我肯勞”描寫了自己多年辛勞侍奉統治階層,而最後卻不能從中得到任何慰勞,“適將去女,適彼樂土”字表明自己對樂土的嚮往,與殘酷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愈發的表達了對統治階級如同碩鼠剝削勞動者的成果、坐享其成、收刮民脂的憎恨。而《相鼠》中的勞動者則是冷嘲統治階層連鼠都不如!畢竟鼠有齒有皮,而他們連基本的禮儀廉恥尚不知,“不死何俟”!

其次則是“雅”,取自貴族在宴會的奏樂,體現了當時的風氣和貴族的生活交際。

《詩經》中有不少宴飲之樂。其中《常棣》讚揚了他們宜室之樂,妻兒和睦的場景。這種話語能夠很容易通過奏樂使宴會感染到歡快和睦的氛圍。也還有藉機抒發朋友之間的不捨之情,《白駒》中“慎爾優遊,勉爾遁思”表現主人家的再三挽留,依依不捨。《南山有台》則是借宴會之際宣揚求賢若渴,歌頌先王的主題,“樂只君子,邦家有光”則表現賢才先王的李國邦家之能,高度讚揚求賢的行為。

當時人們喜歡通過宴樂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願。閲讀《國語》之中,較為典型的則是晉公子子重與秦王襄公的宴會對答。還有則是歌頌諸侯的德行功苦,如《桑邑》、《大田》、《甫田》之類。

不同於“風”、“雅”,“頌”則是收錄於諸侯的祭祀之曲,以追頌先祖之德,警戒自我以及後來子孫,展現了周朝都有的宗族制度和錯綜的宗族關係。

《詩經》收錄了不少祭祀藉農勸桑的詩歌,如《臣工》,便是典型的藉農祭祀曲,“嗟嗟臣工,敬爾在工”則是告誡百官重視農業生產。古代不僅重農,更是重視鬼神宗祀,藉此宣傳先祖之德,來彰顯家族的尊貴,以提升家族的聲望和長治久安,以《雍》為典例,“宣哲維人,文武為後”便是對文王的讚美之詞。

由此可見,春秋時期,人們對於自家的宗族祭祀尤為注重。一系列的繁重禮儀,充分體現了“頌”在於周朝生活的重要,《雍》便是撤去祭品時所唱。

《詩經》中所採錄的“風”、“雅”、“頌”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思想性為我們描繪了一

幅生動無比的畫卷。

詩經讀後感10

砌壺清茶,點支香煙,捧一本《詩經》陪伴着窗外皎皎的月光,心,已隨着不羈的思緒飛越千山萬水、踏盡關山疊嶂。從報國從軍的壯志,建功立業的希翼,金戈鐵馬的雄姿,醉卧沙場的豪情,到月下的“佼人”,逾牆的“仲子”,牆偶的“靜女”,在水一方的“伊人”……在淚水與歡笑相伴、怨恨與幸福交織的遠古的愛情世界裏,他們的嗔笑怒罵、喜怒哀樂,演繹着的一個個故事,或郎情妾意,或纏綿悱惻,或心傷欲絕,或望穿秋水……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向往、令我感動。

從見而傾心、愛而求之,到相攜遊樂、相親相愛,經過不知多少次的悲歡離合,多少回的輾轉反側,詩人有情人在最後終是成了眷屬。“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曲《國風關雎》道出了千百年來天下男子追求異性的心聲:對雍容華貴的愛情追求和對理想幸福婚姻的渴望。即使追求時因“求之不得”而“輾轉反側”,卻還是滿懷希翼地“琴瑟友之”再“鐘鼓樂之”,為博伊人一笑,傾家蕩產又何妨?為成大好姻緣,失去江山亦甘心!

男女最初的相悦往往緣於一次偶然的相遇,在一定的環境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甚至驚鴻一瞥,電光火花的瞬間愛的種子便萌生了;《鄭風》中的《野有蔓草》描繪出了一青年男子在郊野邂逅一位請清純秀麗女子,因其“清揚婉兮”的雙眸而“與子皆臧”的故事,當中,綠意濃濃、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詩人邂逅相遇的喜悦交相輝映,人類至純至真的原始情感在這裏徹底的爆發了;《溱洧》中的情調更是爛漫十分:綠草如茵、百花齊放的春日,在廣闊無垠的郊外,清流潺潺的溱洧水邊,成雙入對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遊戲,在一起戲水,他們打情罵俏,他們嬉戲追逐,到處都是開懷的笑聲,到處都是青春的笑靨……以心相許是愛的昇華,以身相報是愛的高潮,而對於這些青年男女來説,臨別是以一根根的芍藥相贈便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了。在這裏,最簡單最原始的示愛成了最爛漫最感人的玫瑰色的.故事,成了永恆的歲月流痕!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寂寞清秋的早晨,在煙波浩淼的湖畔,詩人獨自徘徊、往返尋覓,心中的“伊人”卻遠隔秋水,而“伊人”的身影容顏更是似有若無、隱約飄渺,所實在的,唯有掛滿露珠在風中搖曳的蘆葦。一種淡淡地憂愁包在空中瀰漫,彷彿中,哪片蘆葦和秋水之外的伊人正緩緩地向我走來,我慢慢地伸出雙手……

在遙遠漫長的歲月裏,周王朝自他崛起的那一刻便不斷與周邊的國家進行着大大小小的戰爭,於是,有了戰士馳騁沙場、浴血殺敵,便有了思婦翹首引頸、望穿秋水,一個個悽美悲涼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不停的演繹着、流傳着。從征夫們披上戎裝的那一刻起,家中便有了形單影隻的妻子在為他們祈禱盼望他們歸來,到了乍暖還寒的早春,過了驕陽如火的酷暑,悽風蕭瑟的深秋、雪花飛舞的寒冬轉瞬又過了,“願言思伯”使她們“首如飛蓬”(《衞風伯兮》)。女為悦己者容,然而,所愛的人不在面前,梳粧打扮還有什麼意義呢?“首如飛蓬”痴情女子“未見君子,憂心靡樂”(《秦風晨風》),而她們所能做的只是為遠方的征夫祈禱和向蒼天發問“道之雲遠,曷雲能來?”(《鄴風雄雉》)。秋水望穿,空悲愴,獨惆悵。

“生死契闊,與子相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我看來,這便是世間最為悲涼的詩,生與死,離與別,碌碌如我輩的人又如何能去支配它呢?德國詩人席勒認為,真正的愛情,是絕望的!這種絕望,是一種無法躲避、無法克服的命運。但是,站在茫茫的人海里默默地凝視最久遠的時間、最遙遠的國度,我看到的卻是雅典娜的微笑和丘比特的神箭。我想,倘若真正的愛是絕望的,那麼,愛情會因絕望而美麗,絕望也會因愛情而更加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