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孝經

《文昌孝經》概述

欄目: 孝經 / 發佈於: / 人氣:2.13W

《文昌孝經》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並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

《文昌孝經》概述

簡介

儒家有《孝經》,佛門有《地藏經》,而道家有《文昌孝經》。

《文昌孝經》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並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

《文昌孝經》中説: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順;孝治一國,一國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經文中還特別對母親養育子女的辛勞做了歌頌:真誠一片結成慈,全無半點虛飾時,慈中栽養靈根大,生生不已自無涯。道家講究法自然,而孝正是自然萬物中的一種情感,烏鳥私情,羊羔跪乳,孝道是自然之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也被稱為道家的鼻祖。老子與孔子都是周朝時代的人,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道德的本源及禮樂制度。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惡行善的《太上感應篇》,其中説道:

太上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此,他教導人要正己化人。太上老君還説:“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為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説行善之人起碼是孝悌都做到,這樣的人,人人都會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祿不求自來,凶事會遠避他,神靈會護衞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呂洞賓在《勸孝文》中説:“我能孝自無逆子。子能孝,子無逆孫,繩繩克繼,葉葉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父母能在孝順上給孩子做好榜樣,自然沒有不孝的兒子、女兒,兒女能孝順,自然沒有不孝的子孫。一代傳一代,這是最大的善事。這是最豐厚的利益了。

古代有一個人叫原谷,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裏,推到山上去,扔棄不管。他的兒子照辦之後回到家裏,還帶回來了那輛推車。原谷問他怎麼不連着車子一起推下去,他的兒子回答:“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這個故事,就能説明“我能孝自無逆子”。

道家反對一切矯揉造作的情感,求取功名,宣傳大智慧、大覺悟、患得患失都是自己內心的天性被社會扭曲之後產生的情緒。但是孝順則不是後天強加於人的,而是人從出生開始就有的。道家的代表人物呂洞賓常常告誡道士:孝、悌、忠、信為四大支柱,不堅其柱而用心,掾瓦何能成得大廈?

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親臨主持了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禪宗曹洞宗劉秉忠、密宗那摩(國師)、八思巴(後被尊為帝師)等三百餘人和全真教道長張志敬的論戰,結果卻是道教慘敗。按照先前的約定,全真經書燒燬,數百座道觀也輸給了佛教。從此,道教走上了下坡路,風光不再。但一百年以後,出現了一個扭轉局勢的人物,他就是張三丰。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一個三豐派,成為武當武功的創始人,也讓道教重新找到了昔日的輝煌。而張三丰本人就是一個孝子。

歷史記載,張三丰在家裏排行第五。五歲那年患了眼病,雙目失明瞭。後來遇到一位道長,道長見他仙風道骨,就以治好他的眼病為條件,讓張母同意他跟着道長做弟子。調養半年之後,張三丰的眼睛復明。由於母親年事已高,張三丰還俗回家.後來參加了朝廷的官員選拔。得到宰相廉希憲的賞識,任命為縣令。上任才一年,因父母雙亡,無所牽掛,就離開了官場,潛心修道,遁入玄門。張三丰被視為道教的里程碑人物,而這樣重要的人物,是一位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孝子。

教化與孝文化

無論是儒家、道家、佛教還是基督教,都對孝持肯定的態度,從社會的安定、個人的成長和人的本性來説,孝都是每個人從出生就開始面對的一個問題。孝的共識也可以看做是我們整個中華文化的共識,可以説,中華民族是一個講孝道的民族。

“孝”本身是一個會意字。從耂,從子。“耂”字從土從丿,讀為“不土”,意為“不耕作”;“子”指“兒女”。“耂”與“子”聯合起來表示“放棄耕作,專心侍候老人”。田間耕作是古代一個農業家庭的主要生活來源,但家中老人生病也需要子女花費時間照顧。能夠捨棄生業專心侍奉老人就是一種孝。孝不應是一種子女的自我犧牲,而應是愛的藝術,子女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同樣應善待子女,而不是以孝之名去責咎子女,限制子女的自我成長與自我追求。

“教”字從孝從文,對普通百姓的教化,就是孝文化。今天社會的幾個大的問題,如誠信缺失、離婚率高等,從根本上説,與一個人在誠實、慎獨、寬容、自制等方面的修養是直接相關的,而要培養這些美德,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孝順。

我們知道,傳統的中國人成長的過程中,蒙學是必學科目,一個人在學會詩詞之前,先要念《論語》、《三字經》這些基本的讀本。而這些讀本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孝與仁。但是到了近代,由於戰爭、貿易、競爭等環境的影響,中國人幾乎徹底地拋棄了過去的生活方式,私塾完全被現代化的學校所替代,而傳承傳統文化的老師被訓I練有素的教師替代,孩子們所學的既有語言知識也有科學知識,獨獨缺少了傳統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加上現代父母接受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教育方法,不再要求孩子像過去那樣對父母之命畢恭畢敬,有的家庭鼓勵孩子直呼長輩的名字,覺得那樣更加親切平等,這些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説都是一種顛覆。本來,吸納新的文化,學習別人的優點可以幫助我們進步,但是在自我定位就模糊不清的基礎上學習別人的文化,或者是不假思索地直接拿來就用,也未必適合我們生活的環境。

當整個社會都面臨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的時候,能有一種堅定的信仰或者是為人的準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現在多元化的追求允許每個人都按照自己渴望的方向發展,要達成共識,回覆到像過去一樣對帝王的崇拜時期的虔誠盛況已經不可能了,而唯有孝道是適合今天的社會,適合不同追求的人,適合不同成長環境和經濟實力的家庭的一味精神良藥。如果我們想要恢復真正的文化繁榮,想要成為“文化大國”,那麼我們先要認識自己,定位自己。

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説,近代的國人“對滿清政權之不滿意,而影響到對全部歷史傳統文化不滿意”。這已成事實。傳統文化受到徹底地質疑,若全部傳統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對其國家以往傳統之共尊共信之心也沒有了。

以往傳統能夠贏得民眾共同的尊敬和信仰,這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來源。所謂團結,就是眾人齊心協力之意。“齊心”即思想統一,“協力”即行動一致,而“齊心”正是“協力”的基礎。凝聚力即指“齊心”的力量,凝聚力的本質就是思想意識的趨同性,或者説是精神追求。唯有整個民族有共同認可共同尊奉的精神追求,才能夠將一盤散沙變成一堵堅固的長城。

從中國的第一本史書《尚書》至今,中國歷史沒有缺少過記載,更沒有出現斷代。雖然江山不斷更換君主,但他們都遵照前代的傳統,繼續修史、為政。從井田制到一條鞭法,任何制度的改革都是在前一朝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的。可以説中國是世界上將傳統保存得最好的一個國家,在我們的傳統中,很多道德上、生活上的制度都是有章可循的,追根溯源,可以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對傳統的認可和信任。就像錢穆所舉的例子:譬如我們講考試製度,這當然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傳統極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後,有其最大的一種精神在支撐。但孫中山先生重新提出這一制度來,就不免要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因為清代以後,考試製度在中國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信念也早已打破了。我們今天要重建考試製度,已經不是單講制度的問題,還得要在心理上先從頭建設起。換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先要對此制度有信心:如在清代兩百多年,哪一天鄉試,哪一天會試,從來也沒有變更過一天。這就因全國人對此制度,有一個共尊共信心,所以幾百年來連一天的日期也都不搖動。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壓迫,而是社會上有一種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當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

我們並不是沒有傳統,但是如今似有還無,傳統等待着從故紙堆中走向普通人的生活。孝道文化.也需要重新被拿出來學習和研究,走進我們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中,重新成為我們真正身體力行的一項文化,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環境的大氣候。

註釋

翻譯

練習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