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唐詩三百首 / 發佈於: / 人氣:2.6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集合15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

起初,唐詩帶給我的印象是單調、乏味的。後來,閲讀了《唐詩三百首》,我對唐詩又產生了新的印象。

唐詩是多彩的。

唐詩,是綠色的。它既是“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嫩綠。嫩得青翠,嫩得可愛;又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淡綠。淡雅的顏色若隱若現。它們不像墨綠有深沉的顏色牽引住人們的眼球,只是靠着一點點淡淡的綠色博得人們的'青睞……

唐詩,是紅色的。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淡紅,像泛起了紅暈的少女的臉頰;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深紅,紅得燦爛,紅得似火。

唐詩,是白色的。是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潔白,白得純潔,白得無暇。令人陶醉。是那“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白。不是那種純潔的白;不是那種透明的白,而是那一縷縷皎潔的白。白得悲慘,白得寂寥,白得淒涼。

唐詩,不僅是多彩的,也是精彩的。

有“獨憐幽草澗邊生”的荒野之景。描繪了荒山野嶺的獨特環境。令人對野草萌生愛憐之心。

與上句相比,我更喜歡、更覺得杜牧的《江南春》更為精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現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春雨景。黃鶯動聽的歌聲加上鮮嫩的綠葉與紅花,江南城裏到處都是酒家的旗子在緩緩飄動。南朝建造的宏偉寺廟,不知有多少樓閣沐浴在濛濛細雨中。這美麗的春雨圖秀了江南的景,醉了人們的心。

唐詩,是多彩與精彩的!《唐詩三百首》一定會讓你對唐詩有很大的瞭解!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

我在收拾舊書的時候發現了兩本配套的唐詩三百首,我就拿起來看。

隨便一翻就翻到兩首古詩而且都是學過的一首是望廬山瀑布,温習一下吧,估計好多人都忘了。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還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再温習一下也不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又翻了一頁,看了一會,都是沒學過的詩。有一首是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還有於鵠的巴女謠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我去電腦上查了一些有關赤壁和巴女謠的一些資料。赤壁這首詩的意思是斷戟沉沒泥沙中,六百年來竟未銷熔;自己拿來磨洗,認出是赤壁之戰所用。假使當年東風不給周瑜的'火攻計方便;大喬小喬就要被曹操鎖閉在銅雀台中。巴女謠這首詩的意思是一個巴地的女孩騎着一頭牛,唱着民歌,沿着處處鋪展着荷葉、處處盛開着荷花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門,我記得我家門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籬笆。

我個人覺得能讓我們長知識,都瞭解古詩,所以可以去看一看。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3

唐詩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詩歌是中國文學中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詩,每一首古詩都藴含着深刻的含義。對於四年級的我,讀完了一首古詩,我會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歷史意義還需我去慢慢體會,許多知識還需要我繼續去探討。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顛峯”,讀了《唐詩三百首》一書,我從中感受到唐詩的絢麗多彩,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的珠寶。唐代是詩人輩出的時代,令人驕傲的是盛唐出現了李白、杜甫二位最偉大的詩人。唐詩所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內涵十分豐富。

當我讀到“詩仙”李白《望廬山瀑布》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我體會到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有着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在讀到“詩聖”杜甫的.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我為杜甫一心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操而感動。從王昌齡《出塞》那句“但使龍城習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唱出了戰士們多少驚心動魄的軍旅生活,體現了唐代詩人慷慨激昂的男兒風度和建功邊塞的英雄氣慨。

從我所讀的唐詩中,我知道了中國傳統詩詞的博大精深,有我們的民族特色,同時讓我認識了一個道理:我們國小生從小要有遠大的抱負,做事情要腳踏實地,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4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長久的,是無限的。知識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從遙遠的古代款款走來,並且一直走下去,會把知識傳授給每一個它經過的生命。

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顛峯”。讀了《唐詩三百首》,讓我認識了“詩仙”李白,讀了他的詩讓我認識了“詩仙”,使人壯思雲飛、逸興滿懷,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讓我認識了“詩聖”杜甫,他的詩有着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政治傾向。雖然廣泛,但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中的社會面貌,所以他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他與李白是好有,併合稱“李杜”。韓愈説:“李杜文章在,光焰萬古長”(調張籍)。李杜的詩,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讀《唐詩三百首》還讓我認識了“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劉熙載曾説:“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

……

唐王朝的人才可真多,好詩也不少哦!

離別本是一箇舊話題,但王維的一首《送別》卻寫得很是婉轉動人、餘韻不盡:“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前兩句體現了把友人送走後,自己一個人在家的孤單與寂寞;後兩句寫出了明年的希望,正反襯出今日的依依不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株。卻下水精簾,玲瓏忘秋月。”李白的一首《玉階怨》從自身周圍的環境和自己動作的描寫中,流露出了一個孤獨的形象……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5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麼:白日依山盡呀,牀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後,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啟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為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餘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而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達到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現在,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國小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瞭解中華文明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後令人浮想聯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6

這個假期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後,我覺得裏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覆蓋大地。雖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青春,行路人看見齊齊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着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果我家下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户,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嗷嗷地説:“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小草輕輕的發出聲音,堅強地説:“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説,風呼呼吹着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一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的跑到樓下,我很驚訝,小草活了,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7

具備國中或以上文憑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裏面的名句。這兩句詩是些送別時的情景。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恆主題。詩人王勃卻一反別離的愁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衞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悽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但想到為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着對方,即使遠隔千里,我們的心卻緊帖在一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

送君千里,終有別。在即將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濕潤。“快別像女孩子一樣,流淚送別。看,只要我們彼此心裏有着對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懷。空間上的距離永遠隔不斷心靈的聯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千古傳頌。

其實,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深度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會根源。唐朝是我國的封建社會走向頂峯的朝代,而在初唐,這種繁榮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所表達出來的豪邁,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8

一陣陣秋風吹去,如同歲月,一去不返。從古至今,我們的前輩給我們就下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讀的這本唐詩三百首誦讀本就是其中之一。每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藴涵着許多的道理,它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訴説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那是我國古代的歷史,那是我們中國的成長足跡。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我們從小念到大。小時候我們不懂它的意思、意境,要説是懂,那也是似懂非懂。現在再讀,雖然還是那短短几行文字,但是它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啟示。

《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中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李叔同的《送別》讓我們我體味到深切的悲意淒涼。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母別子》它其中藴含着我們能體會到的'母愛,和母親為孩子的無私奉獻。

當你打開《唐詩三百首誦讀本》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本書像有魔力一樣,讓你百看不厭,裏面的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當你合上書的那一剎那,覺得眼前是一幅山水名畫。這幅畫既淡雅又濃郁,既有別離也有相會,既有慈愛又有怨狠,這幅畫是多麼的真實啊!

我愛《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也愛留傳至今的古詩,更愛我們的中國,沒有古代人們的智慧,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也就沒有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9

這個暑假,我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在這本書裏,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就是《遊子吟》這首詩了。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寫出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遊子吟》這首詩的就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就是:誰説兒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每當我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起一件事。

那天下午放學後,外面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是我沒有帶傘,就在我焦急萬分的時候,看見媽媽帶着雨傘來接我了。她快速的向我跑過來,根本不顧雨下得有多大。她把傘遞給我,説:“快把傘打好了,別被雨淋到了,要不然會感冒的。”當我們回到家後,我倒沒什麼事,媽媽卻感冒了。她只是在牀上休息了一下,就又去做家務了。

到了晚上,媽媽忍着頭痛去幫我做飯,做完飯後,自己飯都沒有吃幾口,就去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由於我睡過頭了,走的.時候太匆忙了,導致我忘帶了英語課本。可那天早上碰巧是英語課。我心急如焚,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過了幾分鐘,我看見媽媽氣喘吁吁地跑上樓來給我送英語書,送完又匆匆地去上班了。看着媽媽忙碌而操勞的背影,我不僅熱淚盈眶。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這首詩給我了一個啟發: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讓媽媽過上好的日子,不用這麼操勞。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

英國的培根曾經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宋代的蘇軾也曾雲“腹有詩書氣自華”,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詩吧。

就比如唐代孟郊的《遊子吟》,讀了這首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詩人的母親一邊辛勞地為兒子縫製衣服一邊思念遠遊的兒子的場景呈現在我的.眼前。讀了這首詩,我更能體會母愛的偉大,媽媽對我的點點滴滴漸漸浮現在腦海裏。母愛是偉大的,詩中的母親是那樣的愛着自己的兒子,我的媽媽有何嘗不是呢?媽媽懷胎十月生下我,把最好的都留給我,這首詩又一次喚起了我對媽媽的感激!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恍惚中,我彷彿成了那典雅的古代儒生,為豐富懂我頭上淡藍的逍遙巾。乘上一輛古舊的馬車,馬車吱吱呀呀而去,一到兩邊是一片片火紅的楓樹,把我的雙頰也映得微紅,叫我如何不停下車來多看兩眼?“小令樽前見玉簫,歌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遠,而紅樓之上酒興正濃。蕭是那精精製制的玉簫,燈是那花花貴貴的銀燈,音樂就在身邊流淌着……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味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紛繁的今日,不妨覓一個清淨之所,心如止水的捧一本唐詩,來領略其中的感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1

唐詩的魅力就在於每一次閲讀《唐詩三百首》都是不一樣的收穫,同樣的東西,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經歷得到的感觸也不一樣。這讓我再次想起蘇軾寫的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讓我想起莎士比亞説的一句話“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歷不一樣,導致了我們在處理問題時的思維不一樣,這也導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化。

我依稀記得小時候學會的第一首唐詩《詠鵝》,美妙的旋律一直縈繞在耳旁,就像發生在昨日一樣,唯美恬靜的景色讓我至今難忘。當我每一次拿起這本書來閲讀的時候,我的思緒飄過萬水千山,穿過唐宋明清,穿過天南地北,穿過滄海桑田,來到詩的世界。那簡單的一花一草在詩人的眼裏被賦予了新的人格情緒,我們在一草一木中欣賞着詩人描寫的美麗畫面。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幻想着那時美麗的深情畫卷,那傳頌千年的古詩,有雨恨雲愁,有草木有情,有纏綿悱惻,有思緒萬千,有風花雪月……

詩人賦予詩格外的'情懷,無論什麼,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一絲的東西,我們能看到處處美麗的景色,也能看到格外有趣的靈魂。讀唐詩三百首,文字短小精悍,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幻想,常讀,常思,我們看到的得到的也不一樣。我們知道有時我們閲讀很多時候都記不清有多少的文字在我們腦海中顯現,但這短小的文字卻能讓我們記憶深刻。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2

從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愛上在浩瀚的書海中暢遊。讀散文,看小説,賞宋詞。然而,我最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詩真摯的情感。每當看到媽媽為我操勞時,我就會想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國小畢業了,同學們要分別了,我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期待與他們重逢。

閲讀《唐詩三百首》,我發現領略詩人的詩句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難於上青天。每當下雨時,我便感受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樂曲,我會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3

放暑假時老師讓我們買了六本書來讀,其中《唐詩三百首》中的《憫農》讓我知道了糧食來的不易。

詩中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讓我感受種田的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珍惜糧食不浪費。

放暑假時,我回去了外婆家,我們到田裏去收割。田裏真好玩,我們收了兩畝地的麥子和一畝地的蔬菜,收了四天才收完,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外婆看着心疼,讓我們休息休息。我就想起了《憫農》,知道了種地的辛苦。

小姨説:“吃飯了,都是你們愛吃的!”我吃着飯,覺得飯菜“粒粒皆辛苦”。

在生活中,我的弟弟非常浪費。每次吃半碗就怎麼也不肯吃了。我以前也是這樣,可後來改了。於是我每次都告訴他:“不可以浪費,不然媽媽又要帶你去種地了!”他立馬吃得乾乾淨淨。

《憫農》這首詩寫的是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現在吃穿不愁卻浪費糧食,如果穿越到打仗的時候就不會這樣吧。糧食,是農民伯伯們辛苦種出來的,我們應當珍惜。生活中人們去吃自助餐,許多人拿的.東西多,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收拾的阿姨只能歎氣收走了。在餐廳裏大魚大肉的在桌子上卻只吃一半就不吃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有的人沒有飯吃,我們還這麼浪費是不行的。

《憫農》這首詩告訴了我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4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比較令我喜愛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有許多令人讚歎不己的詩句,而我比較喜歡的.一首詩是由唐代李白所寫的《行路難》在這首詩中,我比較喜歡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詩句告訴了我,做事要堅持不懈。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些騎單車的騎手在路上自由的馳騁。於是小小的我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一一那就是學騎單車!

於是我去找了爸爸,跟爸爸説完我要學騎單車的時候,爸爸便對我説:“騎單車需要毅力,你能做到嗎?”

我迅速地回答:“當然可以!”

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騎單車就是件十分簡單的事。我把腳放上去時,由於重心不穩,差一點就摔了個馬大哈。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我先是左腳一踩,讓右腳跨過自行車,坐在了車座上,但是雙腳還在地上,爸爸見我不敢動,便和我説:“別怕,我在後面推你。”聽到這句話後,我士氣大增,勇敢將雙腳踩上了踏板,向前騎去,可是還沒騎到一半,便又摔了一跤。

這一下摔得可不輕,我的膝蓋上摔出了血,我當時就罷工,不學了。爸爸見我不想學騎單車後就跟我分享個小技巧:“要倒的時候往另一邊倒。”聽到這句話,我鼓起了勇氣繼續學騎單車……我堅持練習,終於學會了騎單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5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麼:白日依山盡呀,牀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後,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啟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為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餘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並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到達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此刻,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國小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瞭解中華禮貌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後令人浮想聯翩。我愛《唐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