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散文 > 心情散文

關於“行萬里路”的思考

欄目: 心情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9.44K
關於“行萬里路”的思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國古代聖哲的名言,對現代人來説,儘管印刷技術飛速發展,書籍隨處可買、可見,但因為心境浮躁和工作繁忙,讀萬卷書似乎已經很難做到。所以,人們大談特談讀書重要和怎樣讀書的文章比比皆是。而行萬里路卻太容易了,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已經讓現在的“萬里之行”沒有了古人的那種艱辛和勞頓,同時也讓人們失去了古人那份在行走中獲得的愜意和收益,有人概括我們一些人的出境遊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趕緊拍個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行萬里路的目的、意義、價值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某一次或終生的“萬里之行”?很少看到有人專門論述。五一期間,孩子沒有回家,我安排她到青島去作了一次短暫旅遊,其主要目的是要她在讀書的過程中,試着開始行萬里路的學習和訓練。但究竟如何去完成這次旅行,我沒有仔細交代。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在這裏拋磚引玉,既是與孩子作進一步的交流,也是想以此就教各位方家,希望獲得大家的指點和幫助!
為什麼要行萬里路,我以為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豐富閲歷,增長見識。古人説: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要讀好案頭之文章,必須佐之以地上之山水。縱觀古今中外的所有大家,幾乎都是沿着這條路走過來的。我國西漢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而後又“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正因為司馬遷壯行天下,實地考察,體察民情,廣聞博學,蒐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才寫成《史記》這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著作。唐代大詩人李白,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正因為他登廬山、涉黃河、走三峽,才寫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著名詩句!杜甫漂泊一生,不僅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而且身歷戰爭之亂和流離之苦,所以,才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歎和“即從巫峽穿巴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喜悦,以及《三吏》、《三別》這些流傳千古的優秀詩篇。還有李時珍、徐霞客、馬可波羅、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行路”寫出了宏偉鉅著或取得重大發現。近人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鄧小平遠涉重洋勤工儉學,更是為了拯救苦難的祖國,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我想,如果鄧小平沒有當年在歐洲工廠打工、求學的經歷,沒有當年對西方市場經濟利弊的親身感受,他在晚年發起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恐怕就沒有這樣堅決和果斷。所以,行萬里路,首先是為了豐富閲歷,增長見識,為了彌補讀書的不足。讀書是靜態的,行路是動態的。“讀萬卷書”是學習理論知識,是獲得間接經驗,吸收他人社會實踐的成果;而“行萬里路”則是親身參加社會實踐,是獲得直接經驗,這都是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
二是涵養心靈,拓展胸襟。人從自然中來,美麗的大自然是人類的第一母親。大自然的山水能夠陶冶和浸潤人的心靈,使人心靈純淨、心地善良、心胸豁達。現代人自從住進城市後,已經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這是人們生命的缺憾!大自然是一本無比豐厚的書。每個人應該一生都很好地讀讀這本無字之書。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中闡述了他的“養氣”説。他説自己以往居家,所交不過鄰里鄉親,所見不過數百里之地域,無高山大河可供觀賞,所讀不過是諸子百家的陳舊書籍,這就侷限了自己的視野,養不出浩然之氣。於是,“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也就是要像太史公司馬遷那樣“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以養“奇氣”。他説在來京的過程中,過秦漢故都,盡情觀賞了終南山、嵩山、華山的高峨,黃河的奔流澎湃;到了京師,有仰觀了天子的宮闕壯麗,倉廩、府庫、城池、苑囿的豐富宏大,才知道天下是那麼廣大富麗。所以,對於人的發展來説,“行萬里路”的作用就在於開闊視野,拓展胸襟。記得先前讀《阿q正傳》,見阿q鄙薄城裏人的描述,比如這一段,“譬如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裏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葱葉,城裏卻加上切細的葱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看了就覺得阿q無知可笑。但現在反思,阿q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除了阿q的小農意識的侷限外,更主要的恐怕是阿q見的世面太少!他幾乎沒有走出過未莊,他只知道有未莊,而不知道有比未莊更大的天地。不要以為這是小説創作,劉心武在1979年第一次走出國門時,就曾為在異國客廳裏發現有蒼蠅而感到詫異!他説,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生活久了,把外國一切都想象得非常好,結果見了外國的蒼蠅也大驚小怪起來!一個人如果不走出生養自己的那一片狹小的鄉土,去遊歷外面的大千世界,就不可能知道天下有多大,世界有多美,也就不可能培養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和寬闊胸懷。相傳1910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曾要毛澤東去做生意(即經商),而他卻立志走出韶山沖繼續求學。毛澤東在離家赴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求學前夕,曾錄一首《贈父詩》表明心跡: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毛澤東之所以有這樣的抱負,是與他在求學期間就堅持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分不開的。他後來也確實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所以,他才胸襟開闊、情懷博大。
三是經歷磨難,感悟艱辛。很多人在外旅遊,受了一點累,吃了一點苦,便把它看成是吃了大虧的事情,怨聲載道。而另一些人卻滿心歡喜,感謝艱險和苦難。其實,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當代,人們對行萬里路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經歷艱險、認知苦難、感悟人生。據説清朝歷代帝王,為了讓深宮後院長大、整天養尊處優的王子們熟悉世態人情、瞭解民間疾苦,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讓王子們外出歷練,行走江湖。馬麗華在唐古拉大山脈上的青藏公路行走時,曾遭遇大雪封路、汽車擱淺。但她的感悟卻是“渴望苦難”!“渴望苦難”是因為“痛苦無疑地充實了每個肯于思想、富於感情的人生。這或許也算是一種生活於世的動力。”“渴望苦難”也因為傾心注目於人類的大苦難,使“我們有了使命感。”苦難常使她警醒。“渴望苦難”還因為“缺乏苦難,人生將剝脱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她還説:“儘管科學成就了一些偉大的改變,但卻沒有能改變人生的基本事實。人類未能征服自然,只不過服從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難。但沒有除絕禍害。……人類的苦難何止於天災,還有人禍;何止於人禍;還有個人難以言狀的不幸。尤其是個人不幸,即使在未來高度發達了的理想社會裏,也是忠實地伴隨着人生。”所以,人們應該經歷、至少應該熟知一些苦難,以便使我們的肌體變得更加強壯,神經變得更加堅強,心地變得更加善良。既要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痛苦的打擊和艱險的磨礪,又要能關愛他人,同情他人的不幸,幫助他人走出困境。我們這裏有句俗語,“父不死崽不大”,意思是父親不死,兒子不失去父親的呵護和照顧,不自己經風雨,見世面,就永遠長不大。現在有許多獨生子女經不起打擊,受不了磨難,一經變故或一遇挫折就手足無措或萎靡不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圈子狹小,看到的是燈紅酒綠,受用的是錦衣玉食,不知生活艱難和民間疾苦。而行萬里路正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豐富他們的人生,使他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柔韌。




四是認識自己,反思自我。唐太宗説,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認識自己,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走出狹小的圈子,去與更多的人或民族或國家進行交往和交流,通過觀照他人,來反思自我,認識自己。記得還在我少年的時候,父親曾帶我去省城的一位教授家做客。那時剛結束十年“文革”,年近六旬的教授夫婦也剛被解放出來,重返工作崗位。我去的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天氣很冷,教授家沒暖氣。敲開門後,見到的情景是老兩口正在各自的房間裏伏案讀書和寫作。交談中,教授要將十年耽擱的時間搶回來的決心和信心溢於言表。看到這些情景,我很受震撼和感動。我當時在學校的學習是很認真自覺的,成績也是一流,但我與教授對比,卻感到了差距和欠缺。我後來對別人説,父親帶我去教授家一趟,勝過他給我講一百句大道理和自己看十本書的收穫。所以,當我也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就很注意讓孩子自己去觀照他人,從他人身上學習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當孩子想參加新東方學習的時候,我就力舉她參加遠離家鄉和父母的北京住宿培訓。讓她和來自全國不同省市的孩子進行對比和交流。孩子後來説,在北京短暫的培訓,學了一些知識是其次,更多的是因為與來自八個省市的孩子住在一個寢室,從瞭解她們,觀察她們和與她們,包括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進一步認識了自己、反思了自我,吸取了他人的長處,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當然,在與別人對比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更進一步激發自己前行的信心、動力和勇氣。比如,餘秋雨教授在完成千禧之旅的過程中,當他看到印度發展的不平衡和一些非洲國家的貧困落後,我想他最大的感受應該是為我們祖國的進步和發展感到驕傲和自豪。當我讀了他的《千年一歎》後,我是對今天的生活更加珍惜,對自己的國家更加熱愛,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所以,行萬里路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和明白。
五是消除疲勞,消解煩惱。有的人行萬里路,不為學習知識,不為反思自我,不為經歷磨難,僅僅為放浪形骸,放鬆情緒,消解疲勞,感受自然的美麗和奇妙。我以為這不但沒有錯,而且十分必要。清朝學者張潮在《幽夢影》中説:“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唉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能走出鋼精水泥構築的城市,去聽聽鳥聲、蟬聲、蟲聲、鬆聲等等,當不失為一種人生享受。古人説,不為無益之事,難遣有涯之生。旅遊、行萬里路,恐怕是最為高雅的“無益”之事了。雖説無益,僅僅是相對緊張工作或必要學習而言,實則也十分有益。畢淑敏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的“行走筆記”中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原本幽默的人,突然不幽默了,你可要高度警惕了。如果你心中一旦出現不願接聽電話的念頭,聽到電話鈴聲就煩就害怕,那就應該立刻停止工作,開始休息了。一位女工作人員甚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畢淑敏:“前一段,我就出現了那種情況,我就不會笑了,也不會幽默了。他們立即要我休養。我就和母親一起到非洲去了,那裏的曠野和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還有空氣和陽光,讓我的身心有了極好的放鬆。”這位女工作人員還告訴畢淑敏,經過那次休息,“現在,我又像一顆飽滿的種子,每天都蓬蓬勃勃的。我不再害怕聽到電話鈴聲了,我知道那是一個人伸出他求救的手,我會把我的手遞過去,無論他在水裏還是在火裏。”行萬里路,讓我們接近枯竭的心理能量重新得到補充,也不失為一種有意義和價值的選擇!
關於為何行萬里路,我已經説得夠多了。關於怎樣行萬里路,我以為不外乎這麼幾點:
第一,要弄清自己出行的目的。是去考察、收集資料,還是開闊眼界,亦或僅為放鬆休閒?抱什麼樣的目的,就要做什麼樣的準備和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包括去的地方。
第二,把書讀好是前提。只埋頭讀書,脱離實踐,只是一個書呆子;而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走路也僅僅是盲目的行為,不會看到正確的方向,也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把書讀好,一是平時注意積累;二是出行前注意將萬里路途中的風土人情、目的地的人文歷史、著名景點作個基本瞭解。現在有網絡,要完成這項準備,十分容易。只是要有心而已。有人説,先去了再説,結果,跑了一趟,把主要的地方都遺漏了。回來雖説阿q式地安慰自己,留點遺憾下次去,但大多數地方下次不可能再去,因為人生畢竟有限,所以,只能是終生遺憾!
第三,是要用心去遊。劉心武説:“我提倡用心去遊。所謂用心,不是勞心的意思,與工作中的那種用心是兩回事,指的是要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輕鬆旅遊中,善於對所遭逢到的景物、事物、人物,有一些細節,檫出心靈的火花,心有所悟,而生出大快樂來。如果旅遊一番,心無所悟,那真遺憾。”培根在《論旅行》一文中説:“在旅行一地時,要注意觀察下列事物。政治與外交,法律與實施情況,宗教、教堂與寺廟,城堡、港口與交通,文物與古蹟,文化情況,如圖書館、學校、會議、演説(如果碰上的話),船舶與海軍,雄偉的建築與優美的公園;軍事、兵工廠,經濟設施,體育,例如騎術、劍術、體操等等,以及劇院、藝術品和工藝品之類。留心觀察一切值得長久記憶的事物,並且訪問一切能在這些方面給你以新知識的老師或人們。”我想,這恐怕也算是用心去遊的要求之一了。
第四,要保持靈魂的獨行。周國平説過:“一個人無論要去什麼地方,他的靈魂必須獨行。否則,他雖然身體到了那個地方,也不能説他真正到過了那裏。”“當一個集體按照一個口令齊步走的時候,靈魂不在場。當若干人朝着一個具體的目的地結伴而行時,靈魂也不在場。……靈魂的行走,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尋找上帝。靈魂之所以只能獨行,是因為每個人只有自己尋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他還説:“靈魂只能獨行,但不是在一片空無中行進。毋寧説,你彷彿是置身在茂密的森林一樣,沒有現成的路,你必須自己尋找和開闢出一條路來。可是你走着走着,便會在這裏那裏發現一個腳印、一塊用國的木柴,刻在樹上的一個記號。於是,你知道了,曾經有一些相似的靈魂在這森林裏行走,你的靈魂的獨行並不孤獨。”原諒我引用了這麼長的篇幅,因為,我以為只有周國平老師自己説得最清楚、最明白。周國平老師還説:“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見意義。被外在的眼睛看見的,成為大腦的貯存,被內在眼睛看見的,成為心靈的財富。”我們行萬里路,是不是要堅持靈魂獨行,多用內在的眼睛觀察,多為心靈積累一些財富呢?!

第五、要善於總結、反思。還是培根説得好:“在旅行結束回到故鄉後,不要立刻就把已去過的異國丟到腦後,而應當繼續與那些新結交而有價值的友人們保持通信。還應當注意,歸國後不要改頭換面打扮出一身異國裝束。在人們問及旅行情況時,最好只作為一個答問者而不要作為一個誇耀者。不要使自己在別人眼中,成為一個出了一次國就忘記祖先風俗的人,而應當做一個善於把別國的優良事物移栽到本國土壤上的改良者。”善於總結,善於反思,應該是一切積極進取,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們應該保持的姿態和習慣了,這裏就不多説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我國古代聖哲的名言,對現代人來説,儘管印刷技術飛速發展,書籍隨處可買、可見,但因為心境浮躁和工作繁忙,讀萬卷書似乎已經很難做到。所以,人們大談特談讀書重要和怎樣讀書的文章比比皆是。而行萬里路卻太容易了,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已經讓現在的“萬里之行”沒有了古人的那種艱辛和勞頓,同時也讓人們失去了古人那份在行走中獲得的愜意和收益,有人概括我們一些人的出境遊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趕緊拍個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行萬里路的目的、意義、價值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某一次或終生的“萬里之行”?很少看到有人專門論述。五一期間,孩子沒有回家,我安排她到青島去作了一次短暫旅遊,其主要目的是要她在讀書的過程中,試着開始行萬里路的學習和訓練。但究竟如何去完成這次旅行,我沒有仔細交代。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在這裏拋磚引玉,既是與孩子作進一步的交流,也是想以此就教各位方家,希望獲得大家的指點和幫助!
為什麼要行萬里路,我以為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豐富閲歷,增長見識。古人説: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要讀好案頭之文章,必須佐之以地上之山水。縱觀古今中外的所有大家,幾乎都是沿着這條路走過來的。我國西漢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而後又“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正因為司馬遷壯行天下,實地考察,體察民情,廣聞博學,蒐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才寫成《史記》這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著作。唐代大詩人李白,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正因為他登廬山、涉黃河、走三峽,才寫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著名詩句!杜甫漂泊一生,不僅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而且身歷戰爭之亂和流離之苦,所以,才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歎和“即從巫峽穿巴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喜悦,以及《三吏》、《三別》這些流傳千古的優秀詩篇。還有李時珍、徐霞客、馬可波羅、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行路”寫出了宏偉鉅著或取得重大發現。近人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鄧小平遠涉重洋勤工儉學,更是為了拯救苦難的祖國,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我想,如果鄧小平沒有當年在歐洲工廠打工、求學的經歷,沒有當年對西方市場經濟利弊的親身感受,他在晚年發起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恐怕就沒有這樣堅決和果斷。所以,行萬里路,首先是為了豐富閲歷,增長見識,為了彌補讀書的不足。讀書是靜態的,行路是動態的。“讀萬卷書”是學習理論知識,是獲得間接經驗,吸收他人社會實踐的成果;而“行萬里路”則是親身參加社會實踐,是獲得直接經驗,這都是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
二是涵養心靈,拓展胸襟。人從自然中來,美麗的大自然是人類的第一母親。大自然的山水能夠陶冶和浸潤人的心靈,使人心靈純淨、心地善良、心胸豁達。現代人自從住進城市後,已經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這是人們生命的缺憾!大自然是一本無比豐厚的書。每個人應該一生都很好地讀讀這本無字之書。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中闡述了他的“養氣”説。他説自己以往居家,所交不過鄰里鄉親,所見不過數百里之地域,無高山大河可供觀賞,所讀不過是諸子百家的陳舊書籍,這就侷限了自己的視野,養不出浩然之氣。於是,“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也就是要像太史公司馬遷那樣“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以養“奇氣”。他説在來京的過程中,過秦漢故都,盡情觀賞了終南山、嵩山、華山的高峨,黃河的奔流澎湃;到了京師,有仰觀了天子的宮闕壯麗,倉廩、府庫、城池、苑囿的豐富宏大,才知道天下是那麼廣大富麗。所以,對於人的發展來説,“行萬里路”的作用就在於開闊視野,拓展胸襟。記得先前讀《阿q正傳》,見阿q鄙薄城裏人的描述,比如這一段,“譬如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莊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裏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葱葉,城裏卻加上切細的葱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看了就覺得阿q無知可笑。但現在反思,阿q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除了阿q的小農意識的侷限外,更主要的恐怕是阿q見的世面太少!他幾乎沒有走出過未莊,他只知道有未莊,而不知道有比未莊更大的天地。不要以為這是小説創作,劉心武在1979年第一次走出國門時,就曾為在異國客廳裏發現有蒼蠅而感到詫異!他説,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裏生活久了,把外國一切都想象得非常好,結果見了外國的蒼蠅也大驚小怪起來!一個人如果不走出生養自己的那一片狹小的鄉土,去遊歷外面的大千世界,就不可能知道天下有多大,世界有多美,也就不可能培養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和寬闊胸懷。相傳1910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曾要毛澤東去做生意(即經商),而他卻立志走出韶山沖繼續求學。毛澤東在離家赴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求學前夕,曾錄一首《贈父詩》表明心跡: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毛澤東之所以有這樣的抱負,是與他在求學期間就堅持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分不開的。他後來也確實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所以,他才胸襟開闊、情懷博大。

Tags: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