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續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七 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欄目: 續資治通鑑 / 發佈於: / 人氣:1.55W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七 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宋紀一百三十七 ∷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

  夏,四月,己巳,金右副元帥完顏默音等敗斡罕於長濼。

  先是斡罕攻泰州不克,轉趨濟州,欲邀金人糧運,默音與右監軍完顏福壽,合兵萬三千人,以海蘭路總管圖克坦志寧等為左翼,臨海節度使赫舍哩志寧等為右翼,至木虎崖,盡委輜重士卒,齎數日糧,輕騎襲之。賊黨有來降者,謂默音曰:“賊中馬肥健,官軍馬疲弱,此去賊八十里,比遇賊,馬已憊。賊輜重去此不遠,我攻之,賊必救其巢穴。賊至,馬必疲,我馬得少息。所謂攻其所必救,以逸待勞也。”默音從之,乘夜亟發。會大風,路暗不能辨,遲明,行三十里許,與賊輜重相近,整兵少憩。斡罕方向濟州,聞金兵取其輜重,乃還救,遇於長濼。既陳,默音別設伏於左翼之側,賊騎突出左翼伏兵之間,圖克坦克寧射卻之。

  是日,別部諸將與賊對者,勝負未分,相去五里許而立。左翼萬户襄別與賊戰,賊陳動,襄麾軍乘之,突出其後,俱與大軍不相及。襄以善射者二十騎,率眾自賊後擊之,賊不能支,乘勢麾軍擊其一偏,賊遂卻。襄遂與大軍合,而別部諸將皆至,整陳力戰,天忽反風揚砂石,賊陳亂。金兵馳擊,大破之,追北十餘裏,斬獲甚眾。

  辛未,金降前主亮為海陵郡王。

  甲戌,吳璘命姚仲趣德順,統制官盧仕閔、姚志並聽節制,相機圖復涇、渭等州。仲言所領兵少,欲就興元、洋州抽兵為助,璘從之。於是仲並河池、秦州兵九千詣德順,餘兵留屯甘谷、摧沙、鎮戎軍。

  時原州受圍已久,金兵益置大炮十四所,更用鵝車、洞子擁迫城下,矢石亂髮,軍民死傷甚眾,勢將不支。守將段彥、鞏銓,告於知鎮戎軍秦弼曰:“原州、鎮戎,脣齒相依。原州失守,鎮戎必孤。”弼以聞於宣撫司,乃就令弼盡領四將兵應援。段彥復報敵兵增至七萬,盧仕閔謂涇、渭距德順、鎮戎地遠,而原州勢急,請姚仲分援原州,仲乃令右軍統制李在分遣治平寨屯兵五百人往援之。仕閔以原州急,分遣其兵寨於東山及渭川道三岔口榆林堡,堡距州五十里,以為應援,且密遣壯士馳報城中,俾知外援以堅其守。

  戊寅,御史中丞汪澈參知政事。

  戊子,起居舍人、充大金國賀登寶位使洪邁等辭行。

  壬辰,起居郎呂廣問權尚書禮部侍郎。

  丙申,興元都統制姚仲聞原州圍急,乃令統制官姚志、李在量留兵屯德順,盡以精兵同所將常從兵以是日發德順,往援原州。

  契丹斡罕率眾西走,金右副元帥默音追及之於{雨鬆}河。賊已濟,毀其津口,赫舍哩志寧軍先至,不克渡,乃對岸為疑兵,以萬户瓜勒佳清臣、圖克坦海羅於下流渡河。值支港兩岸斗絕,且濘淖,命軍士束柳填港面過。追之數裏,得平地,方食,賊眾奄至。志寧急整陳,賊自南岡馳下衝陳者三,志寧力戰,流矢中左臂,戰自若。後軍畢至,左翼輕騎兵先與賊接戰,據上風縱火,乘煙擊金軍。金步兵亦至。併力合戰,凡十餘合,金兵苦風煙,皆植立如痴。會天雨風止,金兵奮擊,大敗之。圖克坦克寧追奔十五里,賊前厄溪澗,不得亟渡,多殺傷。賊既渡,金兵亦渡。少憩,賊反旆來攻,克寧以大軍不繼,令軍士皆下馬射賊。賊引卻而南,克寧亦將引而北。士未及騎馬,賊復來衝突,金兵少卻,回渡澗北。金軍大隊至,斡罕遂引去。

  五月,戊戌,四川宣撫使吳璘,自河池往鳳翔視師。

  都統制姚仲遣統領官趙銓引兵七百至開邊寨,克之,獲其知寨成茂。已而金人千餘自原州來求戰,銓鼓眾力戰,北兵敗走。金二百餘騎又駐開邊寨河灘,右軍統制盧仕閔戰退之,追擊至九龍泉。仲令統制姚公輔同統領官張詔、趙銓領兵七百赴原州,又令統制姚公興駐原州北嶺,與金人合戰,奪其隘口。守將段彥知大軍將至,勢少壯,金人是日攻城亦稍緩。

  壬寅,仲以大軍至原州之北嶺,與金人合戰,南兵大敗。前一日,仲未至開邊寨之十里,將以次日由九龍泉上北嶺,令諸軍弓弩盡滿引行前,輜重隊居後。平旦,遇敵萬餘求戰,仲以盧仕閔所領馬步軍及陝西兵合為頭陳,次以己所統部軍六千四百十有八為四陳,隨勢便利分列之,又以統制官姚志所部兵為後拒,列為隘曲。南軍盡力鏖擊,陳面開合凡數十,敵兵每一衝陳,率三千餘眾,選為進退。輜重隊隨陳亂行不整,第一、第二陳方交鋒,而第三、第四已為金兵破拒馬而入,陳心衝潰、輜重中隔,莫可接。第五陳及仲牙兵,死鬥最久,自辰至未,人馬死亡,枕藉道路,軍遂大潰。志陳居第六,已逾兩隘,行前者還報諸陳盡為敵兵所敗,志謂其徒曰:“前軍既敗,我輩進亦死,退亦死,等死耳,進猶可生也。”遂悉其軍各死戰。未幾,金人馬軍直前衝擊,志令左軍第四正將張傅傳令槍手盡坐,神臂弓先發,平射弓次之,起伏凡五,金兵引退約二百步。志遂趨陳,逾七八里,敵乃歸南山原。當時詢求姚仲不得,頃之,有報仲已至開邊寨,志遂令將官楊立領神臂弓甲兵各五隊據九經泉大川路,以備敵邀擊。是役也,武顯大夫、興州前軍同統制鄭師廉,與統領官七,將官三十,隊將七十有三,並死於陳,隊兵以下不與焉。仲既至開邊寨,諱言五陳之敗,惟推姚志為奇功,以捷報宣撫司。

  公輔聞仲遇敵,乃引兵次原州城為策應,遇金人,與戰,至午,各退保於故壘。時吳璘方遺仲書,問原州敵勢,且曰:“喀齊喀貝勒次鳳翔,堅守不出。勢不與處,雖原州圍未解,可且赴德順。”書未至而仲已敗。

  金立楚王允迪為皇太子。

  乙巳,詔:“禮部奏名進士,依祖宗故事,更不臨軒策試。”

  戊申,太傅、寧遠軍節度使、御營宿衞使、和義郡王楊存中,為醴泉觀使。

  辛亥,鎮江都統制張子蓋,與金人遇於石湫堰,敗之。

  先是金以數萬眾圍海州,詔子蓋率兵往援,仍聽張浚節制。浚受命,即為書抵子蓋,勉以功名,令出騎乘敵弊。子蓋至京口,整軍渡江,亟趣漣水,擇便道以進。前一日,至石湫堰,金萬騎陳於河東。子蓋曰:“彼眾我寡,利在速戰,不可令敵知我虛實。”於是率精鋭數千騎,馳馬先入。復州防禦使王友直以所部力戰,御營宿衞前軍統制張玘為流矢中其腦,沒於陳,士卒死鬥。金兵遂大敗,擁於河,溺死幾半,餘騎遁去。

  壬子,奉安顯仁皇后神御於景靈宮。

  癸丑,吳璘聞姚仲之敗,乃逮繫左軍第四正將張傅鞫之,始得其實,遂追仲赴軍前議事。翌日,又令統制官姚公輔、趙銓守原州,聽候中軍統制吳挺節制,不得自為摘發,若擅離所守地,稍失支吾,並斬。

  乙卯,忠州團練使、知順昌軍孟昭,率部曲來歸,居固始縣。以昭為光州兵馬鈐轄,其徒皆授田居之。

  丁卯,天申節,罷上壽。

  海州圍解。

  戊午,飲宗小祥,上詣几筵殿行禮。

  癸亥,觀文殿大學士、判建康府張浚言:“軍籍日益凋寡,補集將士,必資西北之人,能戰忍苦,方為可仗。訪得東北今歲蝗蟲大作,米價湧貴,中原之人,極艱於食。乞朝廷多撥米斛或錢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歸,北勢自屈。”詔以米萬石予之。

  浚以為淮楚之人,自古可用,乘其困擾之後,當收以為兵,乃奏曰:“兩淮之人,素稱強力,而淮北義兵,尤為忠勁,困於敵人,荼毒已甚,仇敵欲報之心,未嘗一日忘也。特部分未嚴,器械不備,雖有赤心,不能成事。誠恐一旦姦夫鼓率,千百為羣,別緻生事,可因其嫉憤無聊之心而招集之。宜置御前萬弩營,募民壯年十八已上、四十五已下、堪充弩手之人,並不刺臂面,以御前效用為名,各給文帖,書鄉貫、居住之處及顏貌、年甲、姓名,令五人結一保,兩保為一甲,十甲為一隊,遞相保委,有功同賞,有罪同罰,於建康府置營寨安泊。”詔可之。

  浚即下令曰:“兩淮比年累被荼毒,父子、兄弟、夫婦,殺傷擄掠,不能相保,今議為必守之計。復恥雪怨,人心所同,有願充者,宜相率應募。至於淮北久被塗炭,素懷忠義,欲報國恩,亦當來歸,共建勛業。”於是兩淮之人,欣然願就,率皆強勇可用,浚親訓撫之。又奏差陳敏為統制。敏起微賤,聲跡未振,浚擢於困廢中,敏感激盡力圖報。未幾,成軍。方召募之初,浮言鼓動,欲敗成績,數月間,來應者不絕,眾論始定。

  浚謂:“敵長於騎,我長於步,制騎莫如弩,衞弩莫如車。”乃令專制弩治車。又謂:“三國以後,自北來南,未有不由清河、渦口兩道以舟運糧。蓋淮北廣衍,糧舟不出於淮,則懼清野無所得,有坐困之勢,於是東屯盱眙、楚、泗以扼渦、潁,大兵進臨,聲勢連接,人心畢歸,精兵可集。”即奏言之。又多募福建海船,由海窺東萊,由清、泗窺淮揚。詔下福建選募。

  甲子,詔曰:“朕以不德,躬履艱難,荷天地祖宗垂裕之休,獲安大位,三十有六年,憂勤萬幾,宵旰靡怠。屬時多故,未能雍容釋負,退養康寧。今邊鄙粗寧,可遂如意。皇子瑋,毓德允成,神器有託,朕心庶幾焉。可立為皇太子,仍改名衝,所司擇日備禮冊命。其宮室、官屬、儀物、制度等,速討論典故以聞。”

  慶遠軍節度使、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衞馬軍司公事成閔為太尉、主管殿前司公事,寧國軍節度使、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建康府駐答刂御前諸軍都統制、淮南西路制置使、京畿、河北西路、淮北壽、亳州招討使李顯忠為太尉、主管侍衞馬軍司公事。

  四川宣撫使吳璘遣將攻熙州,是月,拔之,獲其都統官劉嗣。

  初,三大將之出也,興元路得秦、隴、環、原、熙、河、蘭、會、洮州、積石、鎮戎、德順軍,凡十二郡;金州路得商、虢、陝、華州,凡四郡,獨渭北以重兵扼鳳翔,故散關之兵未得進。

  是月,金右副元帥默音,以逗留召還。

  默音貪擄掠,敗敵不急追,縱敵使去。其子色格暴橫,軍中士卒不用命。斡罕得水草善地,金兵水草乏,馬益弱,斡罕遂涉懿州界,陷靈山、同昌、惠和等縣,窺取北京,西攻三韓縣,勢益熾。金廷臣或言:“斡罕兵勢如此,若宋人乘虛襲我,國其危哉!設有所求,當割地與之。”金主懼甚。右丞布薩忠義請曰:“臣聞主優臣辱,願效死力,殄滅契丹。”金主壯之,乃召默音等還,切責罷之。以赫舍哩志寧為右監軍,偕左監軍高忠建進討。旋命忠義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帥,經略契丹。

  六月,丙寅朔,四川宣撫使吳璘次大蟲嶺,姚仲來謁,璘先令夔州安撫李師顏奪其兵,欲斬以徇。參議官有勸止之者,乃系河池獄,旋送文州拘管。

  統制姚公輔引兵出城北,次於北原,與敵兵遇,戰焉。金人自五月至於今,增兵凡萬五千騎,調丁夫五千餘眾,以牛車運炮坐六十有餘所,增置憨皮袋,搜城車、呆樓、洞子十餘所,自城東至於西南隅,共為六寨。守將段彥來告急,一日書五至,公輔告急亦繼至。

  己巳,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隨州觀察使、主管侍衞馬軍司公事李捧罷,為武泰軍承宣使、兩浙東路軍副總管、紹興府駐答刂;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鎮南軍承宣使、荊南府駐答刂御前諸軍統制李道罷,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知荊南府;中亮大夫、鄂州駐答刂御前左軍副都統制兼知襄陽府王宣領郢州防禦使、權主管荊南府駐答刂御前諸軍都統制職事,仍兼知襄陽府。

  庚午,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潭州觀察使、鄂州駐答刂御前諸軍都統制、充湖北、京西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討使吳珙為安遠軍承宣使、主管侍衞步軍司公事,賞茨湖之捷也。時復與金人議和,故三招討併除管軍而結局。

  壬申,永州防禦使、侍衞馬軍司中軍統制趙撙充鄂州駐答刂前軍都統制。

  癸酉,以立太子,告天地、宗廟、社稷。

  甲戌,殿中侍御史張震、右正言袁孚論宰相朱倬之罪,倬聞,亦乞免。乙亥,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朱倬罷,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帝出御答刂曰:“朕宅帝位三十有六載,荷天地之靈,宗廟之福,邊事浸寧,國威益振。惟祖宗傳序之重,兢兢焉懼弗克任,憂勤萬幾,弗遑暇佚,思欲釋去重負以介壽臧,蔽自朕心,亟決大計。皇太子賢聖仁孝,聞於天下,周知世故,久系民心,其從東宮付以社稷。惟天所相,朕非敢私。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稱太上皇帝,遷德壽宮,皇后稱太上皇后。一應軍國事,並聽嗣君處分。朕以淡泊為心,頤神養志,尚敕文武忠良,同德合謀,永底於治。”詔,洪遵所草也。

  丙子,帝行內禪之禮,有司設仗紫宸殿下。先是帝嘗諭太子以傳禪意,太子流涕固辭,至是遣中使召太子入禁中,復加面諭。太子推遜不受,即趨殿側便門,欲還東宮,帝勉諭再三,乃止。

  於是帝御紫宸殿,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陳康伯、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參知政事汪澈、同知樞密院事黃祖舜升殿。康伯奏言:“臣等輔政累年,罪戾山積,聖恩寬貸不誅。今陛下超然高蹈,有堯、舜之舉,臣等不勝欣贊。但自此不獲日望清光,犬馬之情,無任依戀!”因再拜泣下。帝亦為之揮涕,曰:“朕在位三十六年,今老且疾,久欲閒退。此事斷在朕意,非由臣下開陳也。卿等宜悉力以輔嗣君。”康伯等復曰:“皇太子賢聖仁孝,天下共知,似聞讓遜太過,未肯即御正殿。”帝曰:“朕已再三邀留,今在殿後矣。”帝即入宮。

  百官移班殿門下,宣詔結,復入班殿庭。頃之,皇太子服袍履,內侍扶掖至御榻前,拱手側立不坐,應奉官以次稱賀。內侍扶掖至於七八,乃略就坐,宰相率百僚稱賀,皇太子遽興。康伯等奏言:“願陛下即御坐,正南面,以副太上皇帝付託之意。”太子愀然曰:“君父之命,出於獨斷。此大位,懼不敢當,尚容辭避。”

  班退,太上皇帝即駕之德壽宮。帝服赭袍、玉帶,步出祥曦殿門,兩掖輦以行,至其宮門,弗肯止。上皇麾謝再三,且令左右扶掖以還,顧謂曰:“吾付託得人,斯無憾矣!”左右稱萬歲。百官扈從上皇至德壽宮。

  丁丑,駕詣德壽宮起居。

  戊寅,大赦。

  帝諭羣臣曰:“朕欲每日一朝德壽宮,以修晨昏之禮,面奉太上皇帝聖諭,謂恐費萬幾,勞煩羣下,不賜許,可委禮官重定其期。”禮部侍郎黃中奏:“漢高帝五日一朝太上皇,今請依前事。”詔從之。

  金命居庸關、古北口譏察契丹間諜,捕獲者加官爵。己卯,命萬户温特赫阿嚕岱率兵四千屯守古北口、薊州石門關。以斡罕侵軼日甚,故備之。

  金布薩忠義之奉命討斡罕也,金主賜以詔曰:“軍中將士有犯,連職之外,並以軍法從事,有功者依格遷賞。”又詔將士曰:“兵久駐邊陲,蠹費財用,百姓不得休息。今以右丞忠義為平章政事、右副元帥,宜同心戮力,無或弛慢。”

  以大名尹宗尹為河南路統軍使。

  壬午,忠義等遇斡罕於花道。斡罕擁眾八萬,勢甚張。忠義以宗亨為左翼,宗敍為右翼,與賊夾河而陳。賊渡河,分其後為二,先犯左翼軍,萬户紥拉以六百騎奮擊,敗之。賊犯右翼軍,宗亨及富察世傑指畫失宜,陳亂,敗於賊,世傑挺身投入於紥拉軍中。賊圍紥拉軍,紥拉力戰,宗敍以右翼軍來救。斡罕不能勝,乃以精鋭自隨,以羸兵護其母、妻、輜重由別道西走,期于山後會集,忠義及赫舍哩志寧以大軍追及於裊嶺西陷泉。賊軍三萬騎,涉水而東,大軍先據南岡,左翼軍自岡為陳,迤邐而北,步軍繼之,右翼軍繼步軍北引而東,作偃月陳,步軍居中,騎軍據其兩端,使賊不見首尾。時昏霧四塞,跬步莫睹物色,忠義禱曰:“狂寇肆暴,殺戮無辜,天不助惡,當為開霽。”莫已,昏霧廓然。賊見左翼據南岡,不敢擊,擊右翼軍,紥拉力戰,賊稍卻。志寧與瓜勒佳清臣等合戰,賊大敗,將涉水去,泥濘不得亟渡,金兵逐北,人馬相蹂踐而死,不可勝數。陷泉皆平,餘眾蹈藉而過,或奔潰竄匿林莽間,金兵踵擊之,俘斬萬計,生擒其弟偽六院司大王裊。斡罕走趨奚地,金兵追躡至七渡河,又敗之。既逾渾嶺,復進軍襲之,望風奔潰。斡罕之母舉營自落岡西走,志寧追之,盡獲輜重,俘五萬餘人。

  捷聞,金主詔曰:“右副元帥忠義,遣使來奏大捷。或被軍俘獲,或自能來服,或無所歸而投拜,或將全屬歸附,或分領家族來降,或嘗受偽命及自來曾與官軍鬥敵,皆釋其罪。其逃亡者,除斡罕一身,有能歸附,亦準釋放,能誅捕斡罕或率眾來降者,並給官賞。各路撫納來者,毋得輒加侵損。無資給者,有糧處安置,仍官為養濟。”

  癸未,陳康伯奏:“臣等以前二日朝德壽官,太上皇帝宣諭,車駕每至宮,必於門外降輦。已再三諭之,既以家人之禮相見,自宜至殿上降輦。令臣等奏稟此意。”帝曰:“夜來太上皇帝有旨,令朕只朝朔望。朕於子道問寢侍膳,尤宜勤恪,卿等可詳議以聞。如宮門降輦,在臣子於君父,禮所當然。太上皇帝雖曲諭,朕斷不敢。”

  甲申,詔曰:“朕欽承聖訓,嗣守丕基,猥以眇躬,託於王公士民之上,兢兢業業,懼德菲薄,不敏不明,未燭厥理,將何以緝熙初政,稱太上付授之恩!永惟古先極治之朝,置鼓以延敢諫,立木以求謗言,故下情不塞於上聞,而治功所由興起也,朕甚慕之。況今薦紳之士,鹹懷忠良,芻蕘之言,豈無一得!朕躬有過失,朝政有缺遺,斯民有休慼,四海有利病,凡可以佐吾元元,輔朕不逮者,皆朕所樂聞。朕方虛懷延納,容受直辭,言而可行,賞將汝勸,弗協於理,罪不汝加。悉意陳之,以啟告朕,毋隱毋諱,毋憚後害。自今時政闕失,並許中外士庶直言極諫,詣登聞檢、鼓院投進;在外於所在州軍實封附遞以聞。”

  丁亥,詔胡銓復元官,差知饒州。

  禮部侍郎黃中等言:“奉聖旨,太上皇帝有詔,卻五日之朝,朕心未安,令有司官詳議。臣等今議,除朔、望皇帝詣德壽宮朝見外,請於每月初八並二十二日朝見,並如宮中之儀。”詔從之。

  壬辰,殿中侍御史張震言:“紹興二年詔書略曰:‘昔我太祖皇帝嘗令百官輪次面對,自今後,行在百官日輪一員面對,朕當虛佇以聽其言,且觀其行。’陛下初承聖緒,望舉行舊典,詔日官日以序進,則數日之間,議論畢陳,而賢愚可以概見。俟其既周,即復依舊五日輪對。”詔從之。

  帝手書召判建康府張浚。既見,帝改容曰:“久聞公名,今朝廷所賴惟公。”浚言:“人主以務學為先,人主之學,以一心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濟!所謂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業自持,使清明在躬,則賞罰舉措,無一不當。人心自歸,強鄰自服。”帝竦然曰:“不當忘公言。”浚見帝天錫英武,力陳和議之非,勸帝堅意以圖事功。於是加浚少傅,進封魏國公,除江淮宣撫使,節制屯駐軍馬。

  秋,七月,壬寅,詔曰:“永惟邦本,實在斯民。民之休慼,實系守令。太上皇帝精擇循良,留神惠養,垂及眇躬,其敢怠忽!諮爾分土之臣,毋滋訟獄,毋縱吏奸,毋奪民時以重土木,毋掊民財以資餉遺。有一於此,必罰毋赦。至於俾民安其田裏,愁歎不生,增秩賜金,若古典則。”

  丁未,賜知臨安府趙子潚御札,罷京尹供食善營辦。帝曰:“更宜子細求訪,應有擾民之事,一一條具開奏。如停罷供饋等,所省錢二萬餘貫,可盡與民間除去科擾。”

  戊申,詔追復岳飛元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

  庚申,金尚書左丞相晏致仕。

  壬戌,詔:“將屆聖節,諸路監司、州軍應合進金銀錢絹等,緣天申聖節已行進奉,合進之數,權與蠲免。”

  金邊帥以檄至盱眙,達通和之意,宜各守元立封疆,邊臣以聞。乃下詔曰:“敵人求索故禮,從之則不忍屈辱,不從則遺患未已。中原歸正人源源不絕,納之,則東南力不能給,否則絕向化之心。宰執、侍從、台諫,各宜指陳定論以聞。”

  時羣臣有所論列,而宰執獨無奏章,帝以問參知政事史浩。浩奏謂第當且堅壁以御攻衝,俟乘機以圖恢復。先是史浩議欲城瓜洲、採石,下張浚議,浚謂如此是自示以削弱之形,不若先城泗州。浩既參知政事,與張浚議多不合。

  命參知政事汪澈視師湖北、京西。時劉珙使金,不至而復。先是洪邁、張掄使回,見張浚,具言金不禮我使,具狀令稱陪臣,浚謂不當復遣使。而史浩議遣使報金以登位,竟遣珙。行至境,金責舊禮,不納而還。

  斡罕既敗,收合散卒萬餘人,遂入奚部,以諸奚自益。八月,乙丑朔,金左監軍高忠建破奚於栲栳山,及招降旁邊奚六營,有不降者攻破之。斡罕寇古北口,萬户温特赫阿嚕岱因妻生日,輒離軍六十里,賊聞之來襲,殺傷士卒甚眾。金主命完顏默音以兵三千會舊屯兵擊之。先是有告默音子色格謀反者,金主察其誣,命鞫告者,告者款伏,遂誅之。金主謂默音曰:“人告卿子謀反,朕知卿必不為此。今告者果自服罪,宜悉此意。”默音至軍,擊擒其賊黨。

  癸酉,金主謂宰臣曰:“百姓上書陳時政,其言猶有所補。卿等位居機要,略無獻替,可乎?夫聽斷獄訟,簿書期會,何人不能!唐、虞之聖,猶務兼覽博照,乃能成治。正隆專任獨見,故取敗亡。朕早夜孜孜,冀聞讜論,卿等宜體朕意。”詔百司官吏:“凡上書言事,或為有司所抑,許進表以聞。朕將親覽,以觀人材優劣。”

  丁丑,金免齊國妃、韓王亨等親屬在官籍者。

  金主詔元帥右都監完顏思敬,以所部軍與大軍會討斡罕。

  戊寅,帝詣德壽宮上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壽聖太上皇后尊號冊寶,行禮。

  乙酉,金詔左諫議大夫石琚、監察御史馮仲方廉察河北東路。

  丁亥,金主詔御史台曰:“自三公以下,官僚善惡邪正,當審察之。若止理細務而略其大者,將治卿等罪矣。”

  辛卯,金罷諸關征税。

  九月,丁酉,詔:“朕仰稽祖宗故事開講,其日可召輔臣觀講。”

  戊戌,詔:“比下求言之詔,欲急聞過失,四方有獻言者,並付後省看詳。今已逾月,未聞推擇來上,可令催促。”

  詔:“蜀去行都萬里,人才豫當儲蓄,以備緩急。欲舉一忠愨明敏之士,周知蜀利害者為都轉運使,可令集侍從、台諫各舉所知,以俟採擇。”

  金完顏思敬以所部兵入奚地,會布薩忠義之軍追討斡罕,賊黨多降,餘多疾疫而死,無復鬥志。斡罕自度勢窮,謀自羊城道四京奔夏國。金兵追之益急,其眾復多亡去,度不得西,乃北走沙陀。庚子,賊黨執斡罕以降,並獲其母、妻,逆黨悉平。甲辰,金太子率百官上表賀。乙巳,金以斡罕平詔中外。辛亥,斡罕磔於市,其黨瓜裏紥巴南走,左宣徽使宗亨追之,不及,瓜裏紥巴遂來降。

  甲寅,詔胡銓、王十朋並赴行在。

  冬,十月丙寅,詔:“侍從、兩省、台諫、卿、監,各舉可任監司、郡守之人,分為二等,一見今可用,一將來可用,限一月聞奏。如所舉,增秩、賜金,舉主同之;不如所舉,罰亦同之。及見任監司、郡守才與不才,亦限一月內逐一具姓名臧否品目來上。”

  右正言周操言:“國家內設百官,必資久任以責成效。今則不然,自丞、簿不數月望為郡,自郎不數月望為卿、監,利於速化。人則幸矣,職業不修,國家何賴!若乃監司、郡守之數易,則其害又有大於此者。監司一易則擾一路,郡守一易則擾一州。望面諭大臣,自今內外除授之際,確意精選,務在久任。”詔令三省遵守。

  丁卯,金以左副元帥完顏固云為平章政事。

  戊辰,金平章政事、右副元帥布薩忠義等至自軍。丙戌,以忠義為右丞相,改封沂國公,以左監軍圖克坦志寧為左副元帥。

  戊子,金葬睿宗皇帝於景陵,大赦。

  己丑,金命赫舍哩志寧經略南邊。

  十一月,癸巳朔,金命布薩忠義南伐。

  甲寅,殿中侍御史張震等言:“乾德四年詔,自今內臣年及三十以上,兼見在朝廷系職,方許養一子;皇祐五年詔,內侍以一百八十人為額;嘉祐中,韓絳奏內臣員多,請住養子;至治平以後,始復許奏薦。而熙寧中,神宗諭宰臣曰:‘方今宦者數已多,而隸前省官又入內侍。絕人之世,仁政所不取。且獨不可用三班使臣代其職事乎?’吳充對曰:‘此盛德事,臣等敢不奉行!’自來條例,又須限以年甲,試以詩書,籍定姓名,遇闕不填。宜立為定製。”詔:“令內侍省開具見在人數聞奏,今年會慶節權免進子。”

  乙卯,臣僚言:“祖宗時,贓罪削籍配流者,雖會赦不許放還敍用。近睹登極赦,命官除名追官資及勒停並永不收敍人,並與敍元官,甚失祖宗痛繩贓吏之意。請自今,官吏嘗經勘斷犯入已贓,並不許收敍;如有已放行收敍者,即為改正。”從之。

  十二月,戊辰,詔:“今日早朝,集侍從、台諫赴都堂,條具方今時務,仍聽詔旨。”詔曰:“朕覽張燾所奏,犁然有契於衷,已令侍從、台諫集於都堂。今賜卿筆札,宜取當今弊事,悉意以聞。退,各於聽治之所,盡率其屬,諭以朕旨,使極言之,毋得隱諱,朕將有考焉。”

  初,張燾以故老召除知樞密院事,帝問為治之要,燾因言:“太上皇帝紹興初,嘗舉行祖宗故事,詔百官赴都堂,令條具當今弊政與夫救正之宜,請檢舉地之。”故有是詔。

  庚辰,臣僚言:“國朝檢校官一十九員,上者曰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而除授則自司徒遷太保,各以序進。陛下方講修聖政,宜下有司討論,立為定式。”給事中黃祖舜等言:“看詳臣僚所陳六事:其一曰,六等檢校官,舊制也,今則皆無有。而自節度徑除太尉,歷開府儀同三司以至少保。其二曰,節度以移鎮為恩寵,舊制也;今則一定而不易。其三曰,承宣分大、中、小鎮,觀察分大、小州,舊制也,今則皆徑作一官矣。其四曰,橫行自右武大夫以至通侍為十三等,以待年勞及泛恩者,非有功效顯著,不帶遙郡,舊制也,今則自右武大夫當遷官者,率以遙郡改轉,才五遷即至遙郡承宣,一落階遂為正任承宣使。其五曰,武功大夫實歷十年,用七舉主始轉行,舊制也,今或自小使臣為宣贊舍人,才遷一官,徑至右武郎。其六曰,總管、鈐轄、都監分六等差遣,非正任觀察使及管軍,不以為總管,舊制也,今降此而得之者,紛紛皆是。逐項所陳,委皆允當,乞與施行。自降指揮日為始。”詔並從之。

  辛巳,帝曰:“昨聞臣僚言,秦檜誣岳飛,舉世莫敢言,李若樸為獄官,獨白其非罪。呂忱中發王晌,所司皆取迎合;林待問為勘官,獨直其冤狀。章傑捕趙鼎送葬人,又搜其私書,欲傅致士大夫之罪;翁蒙之為縣尉,毅然拒之。沈昭遠為王鈇家治盜,欲鍛鍊富民,多取其陪償;王正己為司理,卒平反之。此皆不畏強禦,節概可稱。三省詳加訪問其人,如在,可與甄錄。”

  乙酉,金遣尚書刑部侍郎劉仲淵等廉察宣諭東京、北京等路。

  是月,命宰相陳康伯兼樞密使。

  詔吳璘班師。

  是冬,帝召陳俊卿及張浚子栻赴行在所。

  浚請臨幸建康以動中原之心,用師淮堧,進舟山東,以遙為吳璘之援。帝見俊卿等,問浚動靜、飲食、顏貌,曰:“朕倚魏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時金以十萬兵屯河南,聲言窺兩淮,浚以大兵屯盱眙、泗、濠、廬州,金不敢動;第移文索海、泗、唐、鄧、商州及歲幣,浚言金人多詐,不當為動,卒以無事。

  栻之見帝也,即進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恥;下憫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也。願益加省察,稽古親賢以自輔,毋使其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立成。”帝大異之。◎宋紀一百三十七 ∷起玄黓敦牂四月,盡十二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

  夏,四月,己巳,金右副元帥完顏默音等敗斡罕於長濼。

  先是斡罕攻泰州不克,轉趨濟州,欲邀金人糧運,默音與右監軍完顏福壽,合兵萬三千人,以海蘭路總管圖克坦志寧等為左翼,臨海節度使赫舍哩志寧等為右翼,至木虎崖,盡委輜重士卒,齎數日糧,輕騎襲之。賊黨有來降者,謂默音曰:“賊中馬肥健,官軍馬疲弱,此去賊八十里,比遇賊,馬已憊。賊輜重去此不遠,我攻之,賊必救其巢穴。賊至,馬必疲,我馬得少息。所謂攻其所必救,以逸待勞也。”默音從之,乘夜亟發。會大風,路暗不能辨,遲明,行三十里許,與賊輜重相近,整兵少憩。斡罕方向濟州,聞金兵取其輜重,乃還救,遇於長濼。既陳,默音別設伏於左翼之側,賊騎突出左翼伏兵之間,圖克坦克寧射卻之。

  是日,別部諸將與賊對者,勝負未分,相去五里許而立。左翼萬户襄別與賊戰,賊陳動,襄麾軍乘之,突出其後,俱與大軍不相及。襄以善射者二十騎,率眾自賊後擊之,賊不能支,乘勢麾軍擊其一偏,賊遂卻。襄遂與大軍合,而別部諸將皆至,整陳力戰,天忽反風揚砂石,賊陳亂。金兵馳擊,大破之,追北十餘裏,斬獲甚眾。

  辛未,金降前主亮為海陵郡王。

  甲戌,吳璘命姚仲趣德順,統制官盧仕閔、姚志並聽節制,相機圖復涇、渭等州。仲言所領兵少,欲就興元、洋州抽兵為助,璘從之。於是仲並河池、秦州兵九千詣德順,餘兵留屯甘谷、摧沙、鎮戎軍。

  時原州受圍已久,金兵益置大炮十四所,更用鵝車、洞子擁迫城下,矢石亂髮,軍民死傷甚眾,勢將不支。守將段彥、鞏銓,告於知鎮戎軍秦弼曰:“原州、鎮戎,脣齒相依。原州失守,鎮戎必孤。”弼以聞於宣撫司,乃就令弼盡領四將兵應援。段彥復報敵兵增至七萬,盧仕閔謂涇、渭距德順、鎮戎地遠,而原州勢急,請姚仲分援原州,仲乃令右軍統制李在分遣治平寨屯兵五百人往援之。仕閔以原州急,分遣其兵寨於東山及渭川道三岔口榆林堡,堡距州五十里,以為應援,且密遣壯士馳報城中,俾知外援以堅其守。

  戊寅,御史中丞汪澈參知政事。

  戊子,起居舍人、充大金國賀登寶位使洪邁等辭行。

  壬辰,起居郎呂廣問權尚書禮部侍郎。

  丙申,興元都統制姚仲聞原州圍急,乃令統制官姚志、李在量留兵屯德順,盡以精兵同所將常從兵以是日發德順,往援原州。

  契丹斡罕率眾西走,金右副元帥默音追及之於{雨鬆}河。賊已濟,毀其津口,赫舍哩志寧軍先至,不克渡,乃對岸為疑兵,以萬户瓜勒佳清臣、圖克坦海羅於下流渡河。值支港兩岸斗絕,且濘淖,命軍士束柳填港面過。追之數裏,得平地,方食,賊眾奄至。志寧急整陳,賊自南岡馳下衝陳者三,志寧力戰,流矢中左臂,戰自若。後軍畢至,左翼輕騎兵先與賊接戰,據上風縱火,乘煙擊金軍。金步兵亦至。併力合戰,凡十餘合,金兵苦風煙,皆植立如痴。會天雨風止,金兵奮擊,大敗之。圖克坦克寧追奔十五里,賊前厄溪澗,不得亟渡,多殺傷。賊既渡,金兵亦渡。少憩,賊反旆來攻,克寧以大軍不繼,令軍士皆下馬射賊。賊引卻而南,克寧亦將引而北。士未及騎馬,賊復來衝突,金兵少卻,回渡澗北。金軍大隊至,斡罕遂引去。

  五月,戊戌,四川宣撫使吳璘,自河池往鳳翔視師。

  都統制姚仲遣統領官趙銓引兵七百至開邊寨,克之,獲其知寨成茂。已而金人千餘自原州來求戰,銓鼓眾力戰,北兵敗走。金二百餘騎又駐開邊寨河灘,右軍統制盧仕閔戰退之,追擊至九龍泉。仲令統制姚公輔同統領官張詔、趙銓領兵七百赴原州,又令統制姚公興駐原州北嶺,與金人合戰,奪其隘口。守將段彥知大軍將至,勢少壯,金人是日攻城亦稍緩。

  壬寅,仲以大軍至原州之北嶺,與金人合戰,南兵大敗。前一日,仲未至開邊寨之十里,將以次日由九龍泉上北嶺,令諸軍弓弩盡滿引行前,輜重隊居後。平旦,遇敵萬餘求戰,仲以盧仕閔所領馬步軍及陝西兵合為頭陳,次以己所統部軍六千四百十有八為四陳,隨勢便利分列之,又以統制官姚志所部兵為後拒,列為隘曲。南軍盡力鏖擊,陳面開合凡數十,敵兵每一衝陳,率三千餘眾,選為進退。輜重隊隨陳亂行不整,第一、第二陳方交鋒,而第三、第四已為金兵破拒馬而入,陳心衝潰、輜重中隔,莫可接。第五陳及仲牙兵,死鬥最久,自辰至未,人馬死亡,枕藉道路,軍遂大潰。志陳居第六,已逾兩隘,行前者還報諸陳盡為敵兵所敗,志謂其徒曰:“前軍既敗,我輩進亦死,退亦死,等死耳,進猶可生也。”遂悉其軍各死戰。未幾,金人馬軍直前衝擊,志令左軍第四正將張傅傳令槍手盡坐,神臂弓先發,平射弓次之,起伏凡五,金兵引退約二百步。志遂趨陳,逾七八里,敵乃歸南山原。當時詢求姚仲不得,頃之,有報仲已至開邊寨,志遂令將官楊立領神臂弓甲兵各五隊據九經泉大川路,以備敵邀擊。是役也,武顯大夫、興州前軍同統制鄭師廉,與統領官七,將官三十,隊將七十有三,並死於陳,隊兵以下不與焉。仲既至開邊寨,諱言五陳之敗,惟推姚志為奇功,以捷報宣撫司。
熱門文章
《續資治通鑑》宋紀六十九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陽赤奮若十二月,凡二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四 起閼逢敦牂正月,盡旃蒙協洽十二月,凡二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七 起昭陽大荒落四月,盡閼逢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四 起閼逢攝提格七月,盡十二月,凡六月 《續資治通鑑》元紀十七 起旃蒙單閼四月,盡著雍敦牂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一 起著雍敦牂十月,盡屠維協哈五月,凡八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七十一 起昭陽單閼九月,盡柔兆敦牂六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七 起昭陽大荒落十月,盡閼逢敦牂六月,凡九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盡上章涒灘七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六十四 起柔兆敦牂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五 起著雍敦牂正月,盡上章涒灘十二月,凡三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一 起重光單閼正月,盡閼逢敦牂十二月,凡四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玄黓敦牂閏六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 起強圉協洽九月,盡十二月,凡四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五 起玄黓掩茂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推薦內容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七 起閼逢困敦四月,盡柔兆攝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2020臘月二十三是什麼日子_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嗎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三 起上章涒灘五月,盡十二月,凡七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盡柔兆敦牂十二月,凡二年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三十四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九月,凡九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五 起上章涒灘八月,盡玄黓閹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八 起閼逢敦牂七月,盡柔兆涒灘六月,凡二年 十一月再見十二月説説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八 起著雍執徐正月,盡上章敦牂三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九 起玄黓執徐七月,盡昭陽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元紀三 起上章執徐正月,盡玄黓敦牂六月,凡二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陽赤奮若六月,凡一年有奇 十一月十二月的治癒句子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十九 起上章敦牂正月,盡昭陽作噩八月,凡三年有奇 十一月珍重,十二月安好作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八十二 起旃蒙大淵獻八月,盡柔兆困敦閏三月,凡九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六十 起重光赤奮若九月,盡玄黓攝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七 起柔兆執徐六月,盡十二月,凡七月 《續資治通鑑》宋紀七十七 玄黓閹茂正月,盡闕逢困敦六月,凡二年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