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語錄 > 情感語錄

《百年思索》經典語錄

欄目: 情感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95W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種吧!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湧出最深刻的悲憫。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百年思索》經典語錄

——龍應台《百年思索》

文化,根本沒有“固有”這回事。它絕不是一副死的掛在牆上已完成的畫——油墨已幹,不容任何增添塗抹。文化是一條活生生的、浩浩蕩蕩的大江大河,裏頭主流、支流、逆流、漩渦,甚至於決堤的暴漲,彼此不斷的激盪衝撞,不斷形成新的河道景觀。文化一“固有”,就死了

——龍應台《百年思索》

素養和知識的差別,容許我竊取王y明的語言來解釋。學生問他為什麼許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卻做出邪惡的事情,那麼“知”和“行”是不是兩回事呢?王y明説:“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個人的解讀裏,王y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識”的層次,而素養,就是“知行的本體”。王y明用來解釋“知行的本體”的這四個字很能表達我對“人文素養”的認識:真誠惻怛。

——龍應台《百年思索》

——龍應台《百年思索》

有一個年輕人,在長安的街頭,夾在人潮裏看熱鬧。執金吾的車騎盛大壯觀,威風凜凜的駛過街市。年輕人暗暗對自己説:“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人潮裏另一個年輕人,他也驚詫於車騎的豪華,暗暗對自己説:“這是剝削階級,有一天消滅它。”哪一個年輕人對呢?

——龍應台《百年思索》

越往南走,到意大利,文化越傾向於以族羣家庭,人情為中心,講關係,講感情,越往北走,到北歐,文化越傾向於所謂公民社會,以社羣,公益為中心,講公平,講紀律。南人認為北人沒有感情而呆板,北人則認為南人沒有效率而且腐bai。

——龍應台《百年思索》

任何一個國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個“假想敵”來激起自己內部的凝聚力。對歐盟而言,挾其經濟軍事優勢而四出“侵略”張牙舞爪而又絕對“沒有文化”的美國正是一個理想的“暴秦”,可以促進歐盟各國的團結。

——龍應台《百年思索》

活的文化,死的理解。希羅多德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大流士王召集了一批希臘人到宮廷上,問他們,什麼代價可以使他們願意去吃自己父親的遺體;希臘人説,不可能,沒有任何代價能讓他們去做如此可怕的勾當。同時,殿前有一批印度人,這個部落的印度人是以吃父輩遺體為風俗的。大流士問他們,什麼代價可以使他們願意將父親的遺體火化(希臘人火化遺體)。印度人大驚失色:不可能,不,沒有任何代價能讓他們去做如此可怕的勾當,想都別想。”

——龍應台《百年思索》

政客關心個人權利,譁眾取寵。政治家關心國家整體前途,有拒絕媚俗的勇氣。拉賓以生命來證明了這個分野。

——龍應台《百年思索》

中國人沒有這個問題。8月份在北京農村,走過“大隊”的高牆,我問那在村子裏生長的婦女:“文革時候欺凌別人的壞蛋,今天都到哪裏去了?”她笑笑,指指高牆。“在裏頭哩!”中國人喜歡講寬恕,因為寬恕不但道德上好聽,而且用起來方便。有了速食麪似的寬恕,人就可以飽飽的上牀,倒頭就睡。我倒是再喝一杯咖啡,今晚就要失眠了。

——龍應台《百年思索》

獨裁,專制,腐bai,不是哪一個主義制度所獨有,但是東歐革命狂潮就應該給所有的專制*權,不管它是否什麼主義,一個冰冷的警告,暴力,不能持久。

——龍應台《百年思索》

歷史的冷酷無情”老人説,“沒有人比巴勒斯坦人更清楚。我在城裏活了一輩子,可是每次到約旦看親戚回來,我還得辦以色列簽證才回得來----你聽過什麼人回家得辦簽證的嗎?”是的,我聽過,當年,持中國護照的台灣人要回台灣那個自己的假,是得向日本人辦理簽證的,這就叫佔領。

——龍應台《百年思索》

“輕辭古之天子,難辭仿今之縣令者也”,原因,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麼呢?“薄厚之實異也”,經濟利益,經濟問題,體制結構,造成了今天完全不一樣的行為。

——龍應台《百年思索》

“矯訁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寶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大哉斯訁!用現代的語言來説,監獄裏的搶劫犯也許只盜了數得出的錢,高居要職的達官貴人所盜的可能是整個國家。誰是真正的大盜。得看用的是誰的標準。

——龍應台《百年思索》

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個人可以決定歷史。那個人也許是英雄,也許是暴君。

——龍應台《百年思索》

一首歌,像一隻河,也有它的流域。

——龍應台《百年思索》

二十世紀的人猶豫、懷疑、思索,不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少,而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不是因為他西化太淺,而是因為他西化太深。

——龍應台《百年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