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靖康之變中的徽、欽二帝的悲慘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公元1120xx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和幾千名妃嬪、宮女、大臣,史稱“靖康之變”。北宋至此滅亡。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將其稱為“靖康恥”。後人只知徽、欽二帝為亡國之君,卻不知這兩位皇帝淪為階下囚後,人生開始走辛酸的下坡路,其悲慘結局也令人慨歎不已。

靖康之變中的徽、欽二帝的悲慘故事

銀樣蠟槍頭般的北宋

12世紀初,曾經不可一世的契丹民族建立的遼國大勢已去。遼國最後一位皇帝天祚帝像大多數朝代的亡國之君一樣,驕奢淫逸,殘暴無道。長期受契丹壓迫的女真族決定反抗。遼天慶五年(1115)正月,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成立自己的軍隊,屢屢打敗遼國。

當時,北宋的徽宗見遼國亡期不遠,決定聯合金國攻打遼國,趁機收回被後晉石敬瑭割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位於現在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個州)。阿骨打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局勢,認為和北宋結盟是有利的。於是雙方在談判多次後,訂立了“海上之盟”,盟約規定:宋金各自按照商定的行軍路線攻打遼國。金國攻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境內),北宋攻取遼燕京(今北京)。遼國滅亡後,北宋取回幽雲十六州,而金國則佔有遼的其他國土。事成之後,北宋將每年送給遼國的歲幣轉送給金國。

盟約訂立後,雙方即對遼國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金兵連戰連捷,很快攻克了中京,遼天祚帝逃往山裏。而北宋大將童貫還在南方鎮壓方臘起義。童貫天真地以為,遼國已是強弩之末,只要宋軍北伐,遼軍一定望風而降。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童貫率軍北上,直到河朔。但河朔地區防務廢弛,連為了阻止遼國騎兵而修建的池塘防線也因為年久失修,水源枯竭。童貫派人去遼國勸降,使者卻被殺死。宋軍又張貼皇榜,細數遼國罪過,宣佈自己是解民於倒懸的王師,當地百姓卻沒有簞食壺漿地出門迎接。古時打仗講究佔到天時地利人和,童貫已經失去了兩個因素,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頭皮進軍。

童貫先後派出兩路軍隊,均遭慘敗。徽宗聽説之後,對遼國馬上變得畏懼起來,急忙召大軍班師回朝。童貫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卸到領兵打仗的將領們身上,自己安然過關。

不久,北宋決定再次發兵伐遼。這次出兵的前半程異乎尋常地順利。遼國守將郭藥師見朝廷大勢已去,帶着軍隊和涿州、易州前來歸降。徽宗有點忘乎所以,以為這次出兵一定能收回夢寐已久的幽雲十六州。

統率宋軍的依然是童貫。由於這次作戰的主要目標是燕京,但行軍途中遇到遼國守軍的阻擊,大軍難以行進。郭藥師主動請纓,要帶領幾千奇兵夜襲燕京城,並希望宋軍派人接應。

接下來的過程顯得有點殘酷。郭藥師成功攻入燕京,遇到激烈的抵抗。説好的援軍卻遲遲沒有到來。郭藥師獨木難支,寡不敵眾,兵士死傷大半。緊接着,宋軍運輸糧草的通道被遼軍切斷。宋軍大將劉延慶先亂了陣腳,自己燒燬大營,匆匆忙忙逃命。士兵們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武器和糧草通通丟棄在路邊。

這場敗仗讓北宋大傷元氣。即將滅亡的遼國竟然大獲全勝。而旁觀的金國也發現了北宋在軍事上的無能。

金國順利地攻下了西京和燕京,北宋卻要求金國履行盟約。經過幾次談判,金國只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北宋;北宋除了向金國交納每年五十萬歲幣之外,還要補交一百萬作為燕京的税款。北宋無奈,經過幾次討價還價之後,只好接受了這個苛刻的條件。金國在撤出燕京之前,大肆掠奪,留給北宋的近乎一座空城。

就這樣,銀樣蠟槍頭般的北宋不僅沒有在遼國滅亡的過程中得到一點好處,反而遭受了極大的損失。最重要的是暴露了軍事上的無能,為日後的靖康之變埋下了伏筆。

靖康之變

宣和五年(1123),金國平州(今河北盧龍)留守張覺帶着平州投降北宋。張覺本是遼國將領,燕京陷落時投降了金國。結果,他歸降北宋的舉動被金國得知,金人向北宋燕山府要人。燕山府不得已斬了張覺,這讓在燕山府的原遼國降將降卒心灰意冷。這件事最嚴重的後果,便是1120xx年金國以此為藉口發兵,攻打北宋。

金國的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兵分兩路,揮師南下,一路連連得勝。宋徽宗見大事不妙,下詔禪位給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即位的太子就是宋欽宗。幾個月後,東路的完顏宗望率兵包圍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在愛國將領李綱的率領下,北宋軍民取得了保衞戰的勝利,金國暫時撤兵。

沒過多久,金兵捲土重來,再次包圍汴梁。這次的保衞戰打得十分艱難,很快,汴梁的外城陷落了。但金軍統帥並沒有立即攻城,而是假惺惺地宣佈議和,但要求太上皇徽宗親自去金軍大營談判。徽宗膽小,不敢前往,欽宗只好自己帶着三百名隨從去了金軍大營。

到了金營後,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和宗翰卻故意不見他,只要降表。欽宗連忙命人寫降表呈上,金人仍不滿意,要求他們用四六駢句寫降表。欽宗無奈,令隨行的大臣改了四遍,最終才過關。接納降表後,金軍統帥又要求徽宗出城參加投降儀式。欽宗以父親身體不好為由,苦苦哀求,金人才放棄了這個要求。

接着,金軍統帥命人設下香案,讓欽宗和大臣們面北而拜,以盡臣子的禮節,並宣讀降表。降表歌頌金軍的豐功偉績,將北宋朝廷貶損得一無是處。當時風雪交加,欽宗和大臣們受到這樣的屈辱,心裏別提是什麼滋味兒了。

儀式舉行完畢,金人的心理得到了極大滿足,於是放欽宗和大臣們回城。欽宗一邊走一邊流淚,到了城裏,見到前來迎接的大臣和民眾,更是號啕大哭。大臣和民眾們也潸然淚下。一時間,汴梁城內城外,哭聲一片。

受降結束後,金人又開始索要金銀財物,欽宗則想方設法地給予滿足。金人索要好馬一萬匹,開封府全力募集,規定除御馬之外,其餘人家都必須將馬交出,甚至懸賞三千貫,鼓勵百姓相互揭發藏匿馬的行為。除了極少數高官可以保留一匹馬,其餘全部上交。這樣,開封府共蒐集到七千多匹馬,全部送給金軍,京城馬匹為之一空。城中的官員上朝只好騎驢或者坐轎,甚至有人徒步。

過了幾天,金人又索要一萬匹絹。欽宗下令打開國庫,讓軍民搬着絹去南薰門交納。宮中收藏多年的絹幾乎一匹不剩。金人嫌浙江的絹太輕,全部退回。欽宗也不敢辯駁,換了另外的絹去交納。城中軍民搬了十多天,還沒有搬完。

又過了一段時間,適逢上元佳節,金人又來索要花燈。開封府又承擔了搜刮花燈的任務。凡是在京城的道觀、佛寺、商店的花燈,全部搜刮殆盡。連宮中使用的金燈、琉璃燈、翠羽之類的燈飾,也全部交給金軍。金軍只要稍有不滿意,開封府立刻給退換。

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軍再度要求欽宗出城,到金營商談事務。欽宗擔心金人騙他,有去無回,不敢答應。但金軍揚言,如果欽宗不出城,他們就要縱兵搶劫。欽宗不得已,讓皇太子監國,派樞密使孫傅留守,並將後事交代給孫傅。一切安排妥帖後,宋欽宗這位悲情皇帝再次出發去了金營,這一去就再沒回來。

開封軍民苦苦等待自己的皇帝,等來的卻是金人一道廢除欽宗帝位的詔書。詔書還要求徽宗、嬪妃、公主、駙馬等皇族出城。徽宗等人不敢違抗,只好照辦。三千餘名皇族就這樣成為金人的階下囚。開封城內百姓看着他們進入金營,感到深深的恥辱,卻別無他法,只能痛哭。

金軍在長達幾個月的搜刮擄掠之後,得知康王趙構正在北方地區部署兵力,擔心退路被切斷,再加上開封城及周圍幾乎已被搶空,於是,他們扶植原北宋宰相張邦昌為皇帝,建立傀儡政權,然後帶着徽、欽二帝和大批妃嬪、皇族、大臣、工匠、倡優以及金銀、樂器、禮器、佛經等財物,滿載而歸。史料記載,當時開封城多年的積蓄,全部被擄掠一空。這場災難令宋朝大傷元氣,也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悲情帝王

成為囚犯的徽宗和欽宗,待遇一落千丈,還要時時忍受來自金人的威脅與羞辱,自是苦不堪言。

欽宗剛剛淪為囚犯時,還總是想法設法地勸金人放他回城。一次,金軍統帥請他去看打球。看完後,趁着金人高興,欽宗請求放自己回去。不料金人馬上怒目而視,大聲呵斥道:“你要去哪裏!”欽宗嚇得手足無措,再也不敢提回城的事。

靖康之變後,北宋君臣分坐八百六十多輛車子,被押往金國。依照金人的安排,韋賢妃、柔福帝姬等人騎馬先走。徽宗見到親人離開,流了一整天眼淚。

途中,宮女曹氏被金人姦污,徽宗只好傳令後宮,不要單獨行動。但身在金營,金人肆無忌憚。路上連日下雨,牛車漏雨,宮女們只好結隊去金兵帳中避雨,卻又遭到姦淫,很多人因此死去。徽宗對此痛心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幾天後,燕王因飢餓與疾病,死在路上。徽宗哀哀痛哭,卻只能用馬槽來裝殮遺體。燕王的兒子在同一軍內,要求為燕王守喪,金軍統帥不答應,下令將遺體火化,帶上骨灰隨行。

路上,徽宗發現村落已成廢墟,居民都不知去向。瓦礫之中,屍骨縱橫。拉車的牛馬時不時倒地死去,飢餓的大臣們撲上去搶着割肉吃。被擄掠的人們每天以淚洗面,金軍統帥卻成天摟着女子喝酒吃肉,奏樂狂歡。

欽宗在路上時,被迫穿黑衣,戴氈笠,騎黑馬,時時受到監視。他有時會仰天大哭,馬上就被呵斥。晚上睡覺時,金人命令欽宗、祁王、太子等人手足並卧,防止逃跑。路上遇到北宋大臣,沒有一個大臣不痛哭流涕,卻又無可奈何。翻越太和嶺時,欽宗還被綁在馬背上。

徽、欽二宗在燕京相見時,國破家亡的痛苦一起湧上心頭,不禁抱頭痛哭。然而,金人以康王趙構登帝位為由,唯恐重建的南宋政權將兩位悲情皇帝搶回,又帶着他們繼續往北,到達中京,住在契丹相國府裏。徽宗住在東院,欽宗住在西院。雖相隔不遠,見面卻很困難。

為了彰顯自己的威風,金人帶着徽、欽二宗去祭祀祖廟。被擄的一千三百多名妃子、公主等也都隨行。所有的人都被迫脱去衣服,赤裸上身,披着及腰的羊裘,手裏拿着氈條。兩位皇帝被引入大殿,行牽羊禮。祭祀完畢後,韋賢妃以下的三百位妃子被迫留在洗衣院(相當於妓院)。欽宗的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去後就自縊,被救醒後又趁人不注意,投水身亡。

第二天,金太宗封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用封號來侮辱他們。徽、欽二宗有苦難言。

幾年後,徽、欽二宗被流放到荒涼偏僻的五國城,跟隨他們的只有六個人,其他大臣都不得隨行。三年後,徽宗病死,欽宗受到沉重的打擊,異常悲痛。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三月,在金國做了十五年囚徒的韋賢妃得以回國。臨走前,欽宗流淚請她轉告高宗,如果能夠回國,讓自己去道觀當一個道士就足夠了。意在表示自己絕不會有做皇帝的野心,懇請高宗想辦法接他回去。然而,高宗唯恐兄長回來之後威脅自己的帝位,遲遲不肯採取行動。欽宗在無限的思鄉情中又度過了十四年,紹興二十六年(1156)六月病死他鄉,享年五十七歲。

而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欽宗是被金人害死的。金國皇帝命令五十七歲的欽宗和八十一歲的遼國天祚帝比賽馬球。天祚帝企圖縱馬突出重圍逃命,被亂箭射死。欽宗不善於騎馬,身體又比較孱弱,竟然從馬上摔下來,被亂馬踐踏而死。

總之,這兩位悲情皇帝,從亡國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自己的悲劇結局。

公元1120xx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和幾千名妃嬪、宮女、大臣,史稱“靖康之變”。北宋至此滅亡。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將其稱為“靖康恥”。後人只知徽、欽二帝為亡國之君,卻不知這兩位皇帝淪為階下囚後,人生開始走辛酸的下坡路,其悲慘結局也令人慨歎不已。

銀樣蠟槍頭般的北宋

12世紀初,曾經不可一世的契丹民族建立的遼國大勢已去。遼國最後一位皇帝天祚帝像大多數朝代的亡國之君一樣,驕奢淫逸,殘暴無道。長期受契丹壓迫的女真族決定反抗。遼天慶五年(1115)正月,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成立自己的軍隊,屢屢打敗遼國。

當時,北宋的徽宗見遼國亡期不遠,決定聯合金國攻打遼國,趁機收回被後晉石敬瑭割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位於現在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個州)。阿骨打分析了一下當時的局勢,認為和北宋結盟是有利的。於是雙方在談判多次後,訂立了“海上之盟”,盟約規定:宋金各自按照商定的行軍路線攻打遼國。金國攻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境內),北宋攻取遼燕京(今北京)。遼國滅亡後,北宋取回幽雲十六州,而金國則佔有遼的其他國土。事成之後,北宋將每年送給遼國的歲幣轉送給金國。

盟約訂立後,雙方即對遼國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金兵連戰連捷,很快攻克了中京,遼天祚帝逃往山裏。而北宋大將童貫還在南方鎮壓方臘起義。童貫天真地以為,遼國已是強弩之末,只要宋軍北伐,遼軍一定望風而降。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童貫率軍北上,直到河朔。但河朔地區防務廢弛,連為了阻止遼國騎兵而修建的池塘防線也因為年久失修,水源枯竭。童貫派人去遼國勸降,使者卻被殺死。宋軍又張貼皇榜,細數遼國罪過,宣佈自己是解民於倒懸的王師,當地百姓卻沒有簞食壺漿地出門迎接。古時打仗講究佔到天時地利人和,童貫已經失去了兩個因素,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頭皮進軍。

童貫先後派出兩路軍隊,均遭慘敗。徽宗聽説之後,對遼國馬上變得畏懼起來,急忙召大軍班師回朝。童貫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卸到領兵打仗的將領們身上,自己安然過關。

不久,北宋決定再次發兵伐遼。這次出兵的前半程異乎尋常地順利。遼國守將郭藥師見朝廷大勢已去,帶着軍隊和涿州、易州前來歸降。徽宗有點忘乎所以,以為這次出兵一定能收回夢寐已久的幽雲十六州。

統率宋軍的依然是童貫。由於這次作戰的主要目標是燕京,但行軍途中遇到遼國守軍的阻擊,大軍難以行進。郭藥師主動請纓,要帶領幾千奇兵夜襲燕京城,並希望宋軍派人接應。

接下來的過程顯得有點殘酷。郭藥師成功攻入燕京,遇到激烈的抵抗。説好的援軍卻遲遲沒有到來。郭藥師獨木難支,寡不敵眾,兵士死傷大半。緊接着,宋軍運輸糧草的通道被遼軍切斷。宋軍大將劉延慶先亂了陣腳,自己燒燬大營,匆匆忙忙逃命。士兵們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武器和糧草通通丟棄在路邊。

這場敗仗讓北宋大傷元氣。即將滅亡的遼國竟然大獲全勝。而旁觀的金國也發現了北宋在軍事上的無能。

金國順利地攻下了西京和燕京,北宋卻要求金國履行盟約。經過幾次談判,金國只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北宋;北宋除了向金國交納每年五十萬歲幣之外,還要補交一百萬作為燕京的税款。北宋無奈,經過幾次討價還價之後,只好接受了這個苛刻的條件。金國在撤出燕京之前,大肆掠奪,留給北宋的近乎一座空城。

就這樣,銀樣蠟槍頭般的北宋不僅沒有在遼國滅亡的過程中得到一點好處,反而遭受了極大的損失。最重要的是暴露了軍事上的無能,為日後的靖康之變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