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古代歷史趣聞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縱觀歷史傳承,每一歷史事蹟無一不是通過歷史故事源遠流長,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古代歷史趣聞故事。

古代歷史趣聞故事

古代歷史趣聞故事1:晏子舉賢

晏嬰,字平仲,是齊國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龍口市一帶的人。他曾經侍奉過齊靈公、齊莊公和齊景公三任國君,因為生活節儉,勤於政事,秉公執法,善於用人而名揚諸侯各國,很受百姓的愛戴。尤其是當上丞相之後,更是每頓飯不吃兩樣肉,家裏人都不穿絲綢做的衣服。

越石父是一個有才能的人,當時正處於押禁中。有一次,晏嬰外出,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用一匹馬為贖金,把他贖了出來。

回到家裏之後,晏嬰沒有和越石父打招呼,直接進入內室,顧自休息去了。

越石父在外邊等了很久,也不見晏嬰,他非常失望,便請求離去。

晏嬰感到奇怪,趕緊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從內室走出來。他歎息着説:“看來我晏嬰還是不夠仁慈啊!我剛剛把您解救出來,您這麼快就要離開我了。”

越石父説:“並非如此。我聽人説,君子因為自己的人不能瞭解自己而委屈,要是自己的人能瞭解自己,他們就會心情舒暢。這話説得好啊!我被押禁的時候,別人不瞭解我,而您能把我從厄運當中解救出來,説明您已經瞭解了我。可是我不理解,您既然瞭解我,為什麼不以禮相待,而長時間地把我丟在室外呢?這樣的話,我還不如回去的好。”

晏嬰聽了越石父的話,十分慚愧,趕緊向他道歉。

晏嬰覺得越石父如此開誠佈公,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賢才,馬上請他進入內室,待為上賓,後來又讓他擔任了要職。

因為晏嬰是齊國的丞相,所以,他乘坐的馬車非常豪華。有一次,晏嬰的馬車從街市過,那馬車伕的妻子恰好看見了自己的丈夫撐起馬車漂亮的大車蓋,打馬的鞭子甩得“啪啪”直響,臉上的神態十分得意,好像這馬車不是晏嬰的,而是他自己的一樣。

馬車伕回家之後,他的妻子對他説:“你以後不要為丞相駕車了。”

馬車伕聽了,十分奇怪,説:“能為丞相駕車,這是多麼難得的事情啊,為什麼要放棄呢?”

妻子説:“丞相身高不足六尺,卻成為齊國的丞相,名聲遍佈天下。但是,我今天看到他外出時,神態謙虛,一點也不驕傲自滿。而你雖然身高八尺,卻只能給他駕車,有什麼資格得意揚揚呢?我覺得你不配與丞相在一起,所以,才讓你離開。”

馬車伕一聽,非常羞愧。

以後再出行,馬車伕收斂了許多,一言一行都學習晏嬰的風範。

晏嬰發現了馬車伕的變化,便問他原因,馬車伕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晏嬰感到十分欣慰。他覺得馬車伕是一個可造之才,又有如此賢德的妻子,於是,推薦他擔任了齊國的大夫。

古代歷史趣聞故事2:胡服騎射

公元前320xx年,趙雍成為趙國的第八代國君,史稱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的北方與遊牧民族地區接壤,他們經常前來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的遊牧民族一向被中原人稱為“胡人”,他們輕裝快馬,能騎善射,行動十分快捷。而當時中原的各諸侯國,其軍事裝備多為笨重的戰車,兵士也是重盔厚甲,非常不便。

聰明的趙武靈王察覺了其中的差異,便想在自己的國家裏搞一番改革。

有一天,他對自己的臣子樓緩説:“咱們北有燕國,東有東胡,西有林胡、樓煩、秦國和韓國,中間還夾着一箇中山國。我們如果不發憤圖強,隨時都有滅國的危險。我想改革一下咱們國家的風俗,改穿胡人的衣服。”

樓緩一聽,很贊同,並説:“服裝要改,這打仗的方法是不是也得改改?”

趙武靈王説:“對啊!我改服裝就是要學習胡人的騎馬射箭。”

這件事傳出去,遭到了許多保守大臣的反對。

趙武靈王又跟另一個大臣肥義商量説:“我的想法你是知道的,可大家都反對,你説怎麼辦?”

肥義説:“大王,過分的猶豫是辦不成大事的,既然這件事對國家有利,我們還猶豫什麼呢?”

趙武靈王説:“我之所以猶豫,是擔心天下人譏笑我。現在看來,譏笑我的是些愚蠢的人,明理的人都會贊成的。”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趙武靈王就穿上了胡人的服裝,大臣們一見,都嚇了一跳。趙武靈王把自己的計劃和大家説了,可那些大臣們覺得泱泱大國,向邊地的胡人學習是件丟臉的事,都不願意照辦。尤其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頭腦非常固執,聽説改穿胡服的事情之後,乾脆裝病在家,不去上朝了。

為了在朝廷內取得一致的意見,趙武靈王親自到叔叔家去勸他,和他反覆講穿胡服的好處,並真誠地懇求他:“如今我要發佈穿胡服的命令,假如叔父不穿,天下人恐怕都要議論這件事。我希望叔叔幫助我,成就改革趙國的功業。”

公子成終於被説動了。趙武靈王非常高興,當即賞給他一套胡服。

第二天,公子成就穿着這套胡服上朝去了,原來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們一看公子成都穿胡服了,沒話可説,也跟着穿起來。

趙武靈王看條件成熟了,便正式下達了一道命令。命令一下達,趙國人不分貧富貴賤,都穿起胡服來了。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不習慣,日子一長,才發現穿胡服無論走路還是幹活,都靈活多了。

緊接着,趙武靈王又號令趙國的兵士學習騎馬射箭,幾年工夫下來,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了。

公元前320xx年,趙武靈王率領騎兵打敗了臨近的中山國,又收服了東胡以及臨近的幾個部落。等到了實行胡服騎射的第七個年頭,林胡、樓煩也被收服了,趙國的土地比原來大了許多。

古代歷史趣聞故事3:楚莊王納諫的故事,楚莊王一鳴驚人

公元前620xx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即位。這位新君自登基以來,根本不理朝政,白天打獵,晚上喝酒,每日輕歌曼舞,沉浸宮闈。他還下了一道命令:誰敢進諫,就殺了誰。

這樣一混就是三年。

楚莊王手下有一位名臣,名字叫伍舉,他實在看不下去楚莊王的所作所為,決心去見楚莊王。

當時,莊王正和鄭妃等美女調笑,見伍舉進來,理也沒理。伍舉走上前,對他説:“大王,有人讓我猜一個謎,可我猜不着。我知道大王高才多藝,特來請大王賜教。”

楚莊王一聽,很感興趣,就坐直身子,問道:“你説來聽聽。”

伍舉説:“有一種鳥,生活在大山上,三年不飛不鳴,這是什麼鳥呀?”

楚莊王聽後,愛理不理地説:“伍舉,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回去吧。”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不但沒有改掉缺點,反而變本加厲了。

這個時候,有一個大臣名字叫蘇從的,下定決心,冒死入宮進諫。

楚莊王問他:“你知道我下過死令,難道你不想活了嗎?”

蘇從説:“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讓我去死也心甘情願!”

楚莊王聽後很受震動。

從此,他的態度轉變了,停止了荒淫奢靡的生活,全力用心在朝政上。他調走了一批奉承拍馬的人,重用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等人,讓他們幫助自己處理日常政務。很快,楚國上下,氣象一新。

也是這一年,楚國出兵滅了庸國。

幾年之內,楚國又出兵,討伐宋國,俘獲戰車五百乘,大大加強了楚國的軍事實力。

楚莊王不僅在國內大事上能聽從大臣們的正確意見,對外攻謀上,也常採納合理化建議。

楚莊王20xx年的時候,楚國出兵討伐陳國,殺死了陳國弒君的臣子夏徵舒。陳破之後,楚國索性把陳國劃入自己的版圖,使之成為自己的一個縣。

開慶功會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只有大臣申叔時,臉上沒有一點喜色。

楚莊王問他:“你為什麼這麼不開心呀?”

申叔時説:“牽着牛從田地裏走過,踐踏了別人的莊稼,這是不對的;可田地的主人因此卻想牽走這頭牛,這不更加過分嗎?夏徵舒弒君,我們討伐他,這是沒錯的,但我們打着道義的旗號來了,卻趁機吞併人家的國家,天下人會怎麼看呢?”

楚莊王覺得申叔時的話很對,馬上改變了原來的決定。

楚莊王不但善於納諫,心地還很慈善。

楚莊王20xx年的時候,他率兵攻打鄭國,破城之後,他通過城門進入鄭國的都城。這時,前邊不遠的道路上站着一個人,光着上身,手裏牽着一隻羊,正在迎接他。

楚莊王一看,站在那裏的不是別人,正是鄭國的國君鄭伯。

鄭伯對他説:“我是鄭國的國君,卻不被上天所保佑,現在國家破了,我怎敢不聽從您的命令呢?我的內心有一個願望,如果您沒有忘記周厲王、周宣王對我先輩的冊封,就請您不要滅絕鄭國的社稷祭祀,只讓我來侍奉您,我會感恩不盡的。”

楚國的大臣們勸楚莊王不要聽信鄭伯的話,可楚莊王卻説:“他乃一國之君,能夠放下尊嚴向我請求不要消滅他的國家,這樣的國君老百姓一定很信任,我怎麼能隨便殺死他呢?”

楚軍後退三十里,與鄭國講和了。

卻説楚國和鄭國打仗,晉國出兵救鄭,雙方激戰一場,結果晉軍大敗。晉軍的殘部逃到黃河邊的時候,由於船少人多,兵士爭相渡河,許多人落入水中。落水的兵士想往上爬,船上的兵士怕船翻,就用刀砍落水者,場面混亂極了。

有人勸楚莊王趁機殺過去,把晉軍消滅乾淨。

楚莊王説:“我們已經打了勝仗,又何必多殺人呢?”説着,下令退兵,讓晉國的殘兵逃了回去。

曾經貪圖享樂的楚莊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變成了一個英明賢能的君主,這正是他善於納諫的結果。

Tags:趣聞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