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簡寫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8.45K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是我國文學的源頭,它對後世我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神話是遠古人類的發展史,也是文學的起源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神話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

中國神話故事簡寫

中國神話故事簡寫篇一:觀音菩薩的寶鏡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當時的河南洛陽,民心不古,世風日下。

這一天,洛陽街頭忽然出現了一個老太婆,看上去挺普通的,可是卻拿着一面銀光閃閃的鏡子,高聲叫賣。有人上前問她:“老人家,你這鏡子多少錢願意賣?”老太婆微笑着説:“一千兩紋銀,多一兩不要,少一兩不賣。”一個少年一聽,有些奇怪,説:“小小一面鏡子,就算是黃金做的,只怕也值不了一千兩銀子,你這鏡子究竟有什麼特別,怎麼這麼貴?”老太婆説:“我這鏡子,一可以照你以往的所作所為,二可以照你心地善惡。絕對不錯絲毫,有這樣的好處,難道還不值一千兩銀子嗎?”那少年一聽,搖頭道:“老人家,您別開玩笑了,這世上哪有這種寶貝。”老太婆仍然微笑着説:“你不信可以試一下,但是照一次要給我三文錢。”少年低頭想了想,便掏出三文錢遞給老太婆。老太婆接過錢,便取出鏡子拿在手裏,對少年説:“照的時候一定要心無雜念,不然可什麼都照不出來。”

少年依言對着鏡子照了大約一盞茶工夫,果然鏡子中照出了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差錯。照到最後才知道自己墮入了畜生道中,來生投胎成了一條狗。少年看得心驚膽戰,滿頭大汗淋漓。可是旁人看去鏡子中卻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老太婆收了鏡子,對少年説:“我沒有騙你吧?絕對沒有絲毫差錯。這三文錢不冤吧?”少年臉色蒼白,彷彿大病一場,圍住他的人都紛紛問他看到了什麼,少年也不好回答,只一個勁地説:“三文錢,值!你們也照一下吧,肯定值!”之後便急匆匆走了。旁人一看,好奇心大起,於是紛紛排起長隊,花三文錢照一下那面鏡子,結果驚動了全城的人,那天照了鏡子的就有三千多人。大部分人照完之後就像那個少年一樣,滿頭大汗,臉色蒼白,眼中滿是驚訝和恐懼,只有極少一部分人面帶喜色。

眼看天色不早,老太婆收起鏡子,説:“這麼好的寶貝,只賣一千兩,竟然都沒有人買,可見此地無識貨之人。天色不早了,我要走了。”説完,老太婆將鏡子裝起來,站起身來,彈了一下身上的灰塵,就在抬頭的瞬間,老太婆卻在不同的人眼裏有不同的形象。惡人眼中的老太婆是凶神惡煞,平常人眼裏的老太婆則帶着怒氣,而心地善良的人眼中的老太婆,卻是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

大家這才明白,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前來點化他們,於是把他們看到的菩薩的三種不同的法像敍述綜合了一下,最後商定三副面目:一副是慈眉善目的,一副是大怒狀的,一副是微微含怒的。然後他們集資在原地修了一座庵堂,塑了那三副法像供奉起來。

從那以後,這裏的人,有惡的棄惡從善;原本行善的,更加堅定了行善的決心。民風為之一變,淳樸了不少。

中國神話故事簡寫篇二:打龍王

原先錢塘江的潮來時,跟其他各地的江潮沒什麼不同,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音。有一年,錢塘江邊來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非常高大,一邁步就能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他住在蕭山縣境內的蜀山上,人們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於是就稱他為錢大王。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扛着自己的一條鐵扁擔,常常挑些大石塊放在江邊,沒過多久,江邊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燒的鹽,可是,這些鹽只夠他裝扁擔的一頭,那另一頭怎麼辦呢,他正好看見旁邊有一塊大石頭於是就在扁擔的另一頭繫上了這塊大石,然後放上肩去試試正好,就挑起來,跨到江北岸來了。

這時候正趕上正午時刻,天氣很悶熱,錢大王因為才吃過午飯,走的也有些累了,便放下擔子歇歇,沒想到竟打起瞌睡來。正巧,東海龍王這時出來巡江,潮水漲了起來。漲呀漲的,不一會竟漲到了岸上來,錢大王的鹽就慢慢的被溶化了。東海龍王湊起鼻子聞了聞,水裏哪來這股鹹味呀,而且愈來愈鹹。他實在受不了於是返身就逃,逃到海洋裏,海洋的水也被弄鹹了。

而這位錢大王呢,睡了一覺,兩眼一睜,看見扁擔一頭的石頭還在,而另一頭的鹽卻沒有了!錢大王找了半天,找不着鹽,一低頭,聞到江裏有鹹味,他想:哦,怪不得鹽沒有了,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於是他舉起扁擔就打海水。一扁擔打下去海里的大小魚兒都被震死了;第二扁擔打下去江底翻了身;第三扁擔打得東海龍王冒出水面求饒命。東海龍王戰戰兢兢地問錢大王,究竟為什麼發這樣大的脾氣。錢大王説:“你偷了我的鹽把它偷到哪去了?”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鹹的原因,於是連忙向錢大王賠罪,並把自己怎樣巡江,怎樣把錢大王的鹽無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鹹起來的事情説了一遍。錢大王心裏很生氣,真想舉起鐵扁擔,一下把東海龍王砸爛了才甘心。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並答應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並承諾以後漲潮的時候就叫他起來,免得錢大王再睡着了聽不見。錢大王覺得這兩個條件還不錯,於是便饒了東海龍王,並把自己的扁擔向杭州灣口一放,説:“以後潮水來就從這裏叫起!”東海龍王連連答應,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從那個時候起,錢塘江的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起脖子,“嘩嘩譁”地喊叫着,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頂高,叫得頂響,而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寧。舉世聞名的“錢江潮”就是這樣來的。

中國神話故事簡寫篇三:龍外孫的傳説

東海漁民很喜愛打扮自己的漁船,船舷兩側都畫着漂亮的圖案,各家的船兩側的圖案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家家户户船尾上畫的是條海泥鰍,跟船兩側的漂亮圖案很不相稱。據説這海泥鰍還有個來歷呢。

從前,東海龍宮有條敲更魚,他成年累月在龍宮裏敲更報時,眼看龍子龍孫成雙配對,生兒育女,自己卻因為生得相貌醜陋,黑不溜秋的,年過三十,仍然光棍一條。一年到頭,抱着個冷鑼,在龍宮裏敲呀敲呀……有一天三更半夜,他在深宮大院間走着走着……想起自己心酸的身世,獨自一人,越想越悽慘,他一邊敲更,一邊唱起悲涼的五更調。他唱的是自己悽慘的心情,言詞真實,曲調哀傷,催人淚下。恰巧這天晚上,皎潔的月亮懸掛高空,照得宮院裏似同白晝,彩珠公主正在樓上賞月,這時,悲涼的敲更聲從遠處傳來,傳到彩珠公主的耳朵裏。

彩珠公主雖有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但是其母已失寵於龍王,連累她也受到冷遇,眼看年齡已到婚配之期,還未受聘。當她聽到那冷落的更聲、淒涼的曲調,寂寞、孤獨、悲涼,一齊充塞着她的心胸,心裏常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似乎敲更魚歎詠的五更調,正是自己心頭想要吐出來的苦水。彩珠公主對這個唱曲的人產生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剛巧,這一個月夜,彩珠公主在珠樓的陽台上賞月,同敲更魚打了個照面。彩珠公主害羞的看了敲更魚一眼,就躲進珠樓去了,敲更魚一抬頭,看見了彩珠公主,頓時看傻了,傻乎乎地待在那裏。敲更魚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一陣風把月亮裏的嫦娥吹下海來了?還是天上的仙女到龍宮裏採珠來了?他也偷看過一些美麗的龍女公主,卻沒有一個能與她媲美。他想,這龍女也許還會在珠樓上再次出現,就一直待待地抬着頭,朝陽台望着,望呀望呀,一直等到天亮,也沒再見到彩珠公主。

從此,敲更魚像中了邪,天天晚上到珠樓下面來探望。他想,總有一天龍女會再次露面。三個月過去了,龍女還沒有露面,敲更魚神思昏昏,百思不解。彈塗魚消息靈通,跑來告訴他,説是龍女賞月龍王知道了,龍顏大怒,將彩珠公主軟禁起來了。

敲更魚這才死了心,然而,他已相思成疾,瘦得像根燈芯草,不久就鬱郁悶悶地死了。臨終,他向好朋友彈塗魚傾訴了心事。他説:“生不能再見公主一面,死了也得陪伴在她的身旁。”他要求彈塗魚把他的遺體偷偷埋葬在彩珠公主的珠樓下,彈塗魚依照他的心願做了。過了不久,葬敲更魚的地方居然長出一棵大海樹來,樹幹的顏色好像鐵樹,枝幹挺拔猶如翠竹,這樹一個勁兒往上長,不到半個月,枝頭碰着了珠樓的窗口。一天晚上,海樹突然開花了,樹頂的那一朵特別大,花瓣似黑玉,香氣襲人,十里外都聞得到。彩珠公主聞到花香,好奇心作祟,伸手在窗口採摘下這朵花,用嘴嚼着把花給吃了。

彩珠公主吃完海花後懷孕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這件事傳來傳去,傳到了龍王爺的耳朵裏,龍王爺是個暴君,當然不能容忍這種醜事。他氣勢洶洶地提着劍來到珠樓要殺彩珠公主,彩珠公主抱着大肚子直髮抖。龍王爺越看越氣,舉劍欲刺,這時,彩珠公主的肚皮裏突然傳出聲音:“別殺!別殺!我自己出來!”説着,從公主口裏飛出一條似龍非龍、似魚非魚的小東西,就是海泥鰍。

海泥鰍皮膚黑似漆,全身光溜溜,一張嘴,噴出滿嘴污泥,把個好端端的珠樓弄得一塌糊塗。龍王爺急忙命令各路兵將捉拿,可是海泥鰍光滑似油,誰也捉不住他。正當蟹將軍舉着雙槍前來敲打時,他卻啪答一聲跳進了龍王爺的耳朵裏,從耳朵裏又竄到了龍王爺的肚子裏,在那龍王爺肚裏亂咬亂扯起來,咬得龍王哇哇直叫。龍王疼得受不了了,只得向他討饒:“我的外孫兒呀!你別在我肚裏翻騰了,請你快快出來,本王封你當油袍將軍,管轄東海魚草的魚皇帝!”海泥鰍這才從龍王鼻孔裏鑽出來。

從此以後,在東海里不論有鱗的無鱗的都要讓他三分,哪怕是最兇惡的大魚,見到他也要急忙迴避,不敢擾亂,都怕他鑽到自己的肚子裏去作怪。所以,從此以後東海漁民都喜歡在自己的船屁股上畫一條海泥鰍,以求大吉大利,出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