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6.79K

每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傳説,在豐富的侗族民間文學裏,至今流傳着眾多經典的神話傳説。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經典神話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篇一:灶王爺吃糖

別看灶王爺鬍子一大把,還像小孩似地愛噸糖。他不但自己吃,還把糖送給玉帝,弄得玉帝也變得愛吃糖了。

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是個送灶的日子,過去這個時候,人們都要請灶王爺吃麥芽糖,還讓他轉送一些給玉帝吃。可如今沒人給他倆送糖了。玉帝吃不到糖,挺不高興,就把灶王爺招來,責問他;“過去每年這一天,你都獻給我麥芽糖,可這幾年,我怎麼連糖影子也見不到?”

灶王爺聽玉帝這麼一説,趕緊跑到南天門往下瞧。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看見哪一家房子裏有香煙繚繞.就知道這家主人正在燒香供佛,要請他去大吃一頓。可現在.他看呀看呀.看了好久,眼都瞅酸了,還是看不見一絲煙火。

灶王爺急了,忙上殿對玉帝説:“玉帝莫生氣,待臣到下界去看看。”説着,就騰雲駕霧來到人間。

灶王爺降落在一座大房子前面,剛剛推開門,就嚇了一大跳,呀!這兒怎麼有個妖怪:大大的個子,怪模怪樣的,長着三排轉動着的牙齒,排成“品”字形,正在“咔嚓咔嚓”不停地嚼着甘蔗,不一會兒,就把一大堆甘蔗嚼碎,嚥到肚裏去了。

灶王爺雖説是個神仙,可他只會向玉帝打小報告,並沒有大本事。他的身子長得胖,這會兒想跑又跑不動,只得壯起膽子來,戰戰兢兢地問妖怪:“你……你是何方妖精?”

“灶王爺不必害怕!”地裏突然冒出一個人來,灶王爺仔細一看,是個白鬍子老頭,拄着一根枴杖。噢,原來是土地公公!

土地公公説:“小神一直住在人間,對人間的事情也略知一二.知道此物不是妖怪,而是造糖用的甘蔗壓榨機。你看這些甘蔗,經機器這麼一壓,糖汁就從裏面跑出來了。聽説,再經過脱色、過濾、蒸發、結晶,就可以造出糖來。”

灶王爺仔細一看,可不是!那些管子裏流的全是糖汁,真把他給饞壞了。他命令土地公公:“快給我拿麥芽糖來!我吃了,會在玉帝面前替你説幾句好話。”

土地公公忙説:“有!有!這裏是造糖廠,不要説蔗糖、麥芽糖、葡萄糖了,還有乳糖、冰糖、果糖、紅糖……什麼糖都有,您儘管拿吧!”

灶王爺真是喜出望外,每樣都抓了一大把,拿回家大吃一頓,還送一半給玉帝。

玉帝邊吃邊點頭,滿意極了,連聲説:“不錯!不錯!比麥芽糖還甜!”玉帝吃完糖,還不過癮,又對灶王爺説:“我還要吃糖!我要嚐嚐更甜的糖!”

灶王爺又去找土地公公。土地公公只好再帶他去找糖。

灶王爺看到桌上有好幾個糖罐子,其中一個糖罐子的標籤上寫:“龍膽糖”,心想:“好傢伙!龍的膽能做糖!這糖一定名貴!”便興沖沖地搶着這罐糖走了。土地公公在灶王爺後面緊追,着急地喊:“等一等!這不是……”可是,灶王爺連理都沒理他,只管騰雲駕霧上天去。

玉帝聽説龍膽能做糖,高興極了,命令天兵天將:“把四海龍王一家全綁起來!拿他們的膽做糖!”

玉帝發過命令,就坐下來吃糖。可是,他剛吃一口糖,就皺緊了眉頭,問:“此糖為何不甜?”

灶王爺一聽,慌了,也趕緊嘗一嘗,咦?果然沒有甜味,還帶點苦味呢!

玉帝很不高興,命令灶王爺:“你快給我換一罐好糖來!”

灶王爺不敢怠慢,趕緊照玉帝的命令去辦。他到人間見了土地公公,就埋怨他:“你怎麼給我不甜的糖?”

土地公公委屈地説:“小神連聲喊叫,可您只管上天去,小神有何法子呢?您自己搞錯了,這龍膽糖是用龍膽的根造出來的,龍膽是一種植物,哪是什麼龍的膽?”

灶王爺自知理虧,就不再説什麼。忽然,他一眼瞅見架子上有個罐子,標籤上寫着“糖精”二字,便打開罐子,用手指蘸點顆粒兒嚐嚐,嘿,甜極了!灶王爺心想:“這土地神真小氣,原來把好糖藏在架子上,想留着獨自受用。”便乘土地公公不注意,把這糖精罐子藏在自己的大袍袖裏上天去了。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篇二:織女牛郎鵲橋相會故事

農曆七月七日是民間的“乞巧”節,婦女們這晚在庭院中擺下酒脯瓜果,虔誠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織女星賜予技巧。由於詩人的吟詠,畫家的描繪,文人的鋪排,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於是流傳人間,纏綿緋惻,委婉動人,這便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

詩經》的《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鑑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大意是説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着銀河對岸的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

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説。《史記天宮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裏,説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這項記載準確他講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七夕雙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攜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兒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悽悽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

此外,晉代於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説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甫北朝時吳均的《續齊諧記》裏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雲:‘織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宋代秦少游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詩詞、戲曲,不勝枚舉。

綜上所述,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據説西周時齊地,也就是今山東一帶,有一貧苦人家,父母早喪,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們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漸漸長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歡他,於是他牽着一條老黃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結茅而居。一面墾荒,一面哭泣,淚珠點點滴滴落地上,不久後就生出一朵朵豔麗的牽牛花來。繼而,有粉蝶雙雙在上面飛舞,小鳥在枝頭碉啾和嗚,叫個不停,田地裏也長出了茂盛的莊稼。

老黃牛的來歷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而被謫降人間受苦受難,有感於小主人牛郎對它的飼養和愛護,除了感恩圖報辛勤耕作外,還挖空心思想要為牛郎撮合一段美滿的良緣。

終於,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時常結伴到人間來溜達,甚至在東邊山谷中的明鏡湖裏沐浴。於是便在夜間託夢給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時到湖畔,趁仙女們戲水時,取走一件仙女掛在樹上的衣衫,頭也不回地跑回家來,便會獲得一位美麗的仙女做妻子。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篇三:嫦娥偷靈藥的故事

上古男女關係開放隨便,傳説堯要到百粵去考察,溯湟水面上,只見無數的青年男子圍繞在一個溪邊,溪中六七個年輕女子一絲不掛,正在洗浴,一面洗,一面與岸上的男子調笑。男子手中都拿着許多裙帶,一個一個分遞給她們。那些男子的頭上都疊着紅巾,有的二三層,有的十幾層,有的約有幾十層,高得不得了。堯有些不解,就去問一個男子,那男子答道:“紅巾都是我情人贈的,情人越多,紅巾自然越多,我的紅巾有八方,我的情人就有八個,這何等體面。”堯又問:“這裏的婦女,赤身裸體在溪水中洗浴,任憑你們這些男子在旁觀看,不知道羞恥麼?”那男子好象聽到了天外來客的話,詫異道:“有什麼可恥的?人的身體是天生的,給人看看,有什麼可羞恥的,況且美人的美,最貴重的就是天然的曲線美,假使衣服裝起來,脂粉塗起來,那就全是人為之美,不足貴重了。尋常我們遇到女子洗浴,不要説在旁邊看看不打緊,即使走過去,周身摸她一摸,也不打緊,只要不觸着她的兩乳,假使觸到兩乳,她就要生氣。因為全身皮肉,都是天地生的,父母給她的,獨有那兩乳,是她自己生長的,所以不可觸着它。但若是我們的情人,不要説觸着她的兩乳,就是撫摩她的兩乳也不打緊。”

嫦娥與后羿的結合就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嫦娥出生在渤海灣中的漁家,自幼風裏來,浪裏去,是幫助父兄漁撈作業的能手。長年的海上生活,鍛鍊成一幅健美的身材。后羿早聽説了嫦娥的美麗,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一處森林之中相識,簡單的交談之後,兩人就初試了雲雨情。不久後的一個月明之夜,后羿來到嫦娥家門前,扯開喉嚨唱道:“狂狗吠月晤知天,想妹姻緣會發癲。妹今好比月中丹,看時容易折時難。”

嫦娥並不知道是誰唱的,風俗使然,她立即答道:“翠竹低垂是我家,竹枝用來編籬笆。阿依若解郎心意,結伴山陬亦不差。”后羿接道:“阿妹生得象斯文,當門牙齒白如銀。兩旁乳峯隆隆起,難怪阿哥日夜魂。”聽到這,嫦娥臉微微有些發紅,然而又情不自禁,這時她已知是后羿來了,不由續道:“前月姘識山中,當時幽會於叢林。什麼萬般的恩愛,只換得淚珠兒血紅。”

后羿知道嫦娥已經十分鐘情於他,走過去將嫦娥往背上一背,背到叢箐密林中,就幹那“拉陽”的勾當。

自此,留下了“踏月”的風俗,月圓之夜,婦女們盛裝出遊,徜徉月下,笑語聲喧,唱着“木揮花壓鬢髮香,月下兩三姐妹行,行遠不嫌翠袖薄,路遙翻恨繡裙長”的歌。

聽説“踏月”可以卻疾轉運,如今中秋夜晚的賞月活動,就是由“踏月”風俗轉化而來。

更有一種習俗,直接起源於后羿與嫦娥的私會。上元之夜,妙齡女郎在月下獨行,偷折人家園中的臘梅和早杏花,能得手的,則象徵大吉大利,並可以嫁得如意郎君,未婚男子若能捉到偷花少女,日後可娶到如意的妻子。所以這晚家家園門虛掩,主人裝聾作啞,如此這般,少年男女追逐在明月之下,幾多風流,韻事就此產生,只有家犬不解風情,徹夜吠個不停。范成大的一首《竊花》詩生動地勾勒出這番情景:

女郎元夜踏蒼苔,攀折青支笑落梅;

底事含羞佯不睬,月明犬吠有人來。

嫦娥不顧一切地任由后羿搶着幹那“拉陽”的事情,然後不顧一切隨後羿私奔,后羿是她心中神聖的偶像,是當時蓋世的英雄,他幹出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壯舉。

后羿生得方面、大耳、長身、猿臂,而左臂似乎更長一些,天生神力,善於射箭。

他曾在桑林殺一種為害百姓的叫封豕的怪獸,那怪獸兩髀上各有八顆白色的圓點,上應十八宿中奎星之精。在成紀那地方是伏羲出生的所在,他畫八卦的地方,居然日久通靈,生出九個嬰兒,五個男的,四個女的,男的善於用水,女的善於用火。在一條兇水旁邊,為禍作怪,后羿又將他們射殺。射殺九嬰後,又趕到四川殺巴蛇,巴蛇負傷,順長江東下,終於死在洞庭湖,骨骸堆積下來成為一座山丘,叫巴陵,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還往壽華之野殺鑿齒。其中最有名的兩件事是后羿射九日和推翻太康的統治。

原來天上有十個太陽,這十個太陽傳説是天帝的十個兒子,平常兄弟按日輪值,偶然一時興起,同時出現在天空,於是烈日炎炎。禾苗盡枯,土地龜裂,疫癘流行,田間沒有收成,百姓嗷嗷待哺。后羿於是彎弓搭箭,一連射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九個太陽,只留下癸一個,大地才恢復正常狀態,萬民把他奉若神明,熱烈地團結在他周圍。

夏太康是夏禹的後代,他生活荒誕,尸位素餐,於是后羿領導人民推翻他的統治。

這樣一位英雄人物怎麼不會令嫦娥傾倒呢?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想也不想就跟着后羿私奔。

后羿推翻太康的統治,先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帝,不久就乾脆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有窮,統治着南到長江,東起遼東,西迄隴西的廣大地區,豪華的宮廷生活,日日酒綠,夜夜燈紅,漸漸地他志得意滿,恃力而驕,暴虐無道,常常把國政委託給宰相寒浞,自己到山上打獵取樂。

Tags: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