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神話故事

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精選

欄目: 神話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25W

如今,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神話故事的英譯能夠幫助外國讀者更好地瞭解中國的風土人情、歷史傳統,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精選

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篇一:掌管風的神祗飛廉

飛廉本是蚩尤的師弟。他的相貌奇特,長着鹿一樣的身體,佈滿了豹子一樣的花紋。他的頭好象孔雀的頭,頭上的角崢嶸古怪,有一條蛇一樣的尾巴。

他曾與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為師傅,在祁山修煉。修煉的時候,飛廉發現對面山上有塊大石,每遇風雨來時便飛起如燕,等天放晴時,有安伏在原處,不由暗暗稱奇,於是留心觀察起來。

有一天半夜裏,只見這塊大石動了起來,轉眼變成一個形同布囊的無足活物,往地上深吸兩口氣,仰天噴出。頓時,狂風驟發,飛沙走石,把玩意兒又似飛翔的燕子一樣,在大風中飛旋。

飛廉身手敏捷,一躍而上,將它逮住,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運氣侯,掌八風消息的"風母"。於是他從"風母"這裏學會了致風,收風的奇術。

蚩尤和黃帝部落展開的那場惡戰,傳説蚩尤請來了飛廉、雨師施展法術,突然間風雨大作,使黃帝部眾迷失了方向。

黃帝佈下出奇制勝的陣勢,又利用了風后所製造的指南車,辨別了風向,才把蚩尤打敗。被黃帝降伏後就乖乖地做了掌管風的神靈。風伯作為天帝出巡的先鋒,負責打掃路上的一切障礙。

每當天帝出巡,總是雷神開路,雨師灑水,風伯掃地。風伯的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八面來風的消息,運通四時的節日氣候。

後因為蚩尤乃十三巫轉世,為了和軒轅氏爭天地氣運,請來了風伯雨師於九鳳,風伯雨師鬥敗了應龍,但死於應龍妻子女魃手中。

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篇二:火把節的由來

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迴節",俗有“星迴於天而除夕”之説。火把節的由來傳説不一:一説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説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徵收苛捐雜税。把好端端的人間被攪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無畏的彝族英雄“黑體拉巴”,看到這個情景,便經常去為各個部落排憂解難,除暴安良,深受民眾的愛戴。

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站在高高的山巔上,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他們隔着高山河流對唱情歌直到天黑。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山盟海誓。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説了,心裏又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鬥,結果在決鬥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放出鋪天蓋地的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聰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火把,紮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於燒死了所有的蝗蟲,保住了莊稼。看到這情景,可惡的體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

妮璋阿芝看着這一切,傷心欲絕,在大祭司的祈禱聲中捨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人們載歌載舞,普天同慶抗災的勝利,歌唱黑體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聰明美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節。

關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篇三:在位最久的君主太戊

太甲逝世之後,商朝經過了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四代君主。

雍己死後,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起用伊尹的兒子伊陟為相。太戊從小生活在鐘鳴鼎食的帝王之家,繼承王位時還是一個楞小夥子,所以整天只圖安逸享受,不勤政事。太戊七年,亳都出現“桑谷共生於朝”的現象,就是桑樹下長出了谷樹,也就是構樹。七天的時間裏就瘋長了,長得很大。其實兩者同屬桑科喬木,這本來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偶然現象,換現在也不作為怪,人類生的怪物都多更何況植物,可是在商代的時候人還沒有植物學知識,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

這個少年國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伊尹的兒子)回答説:“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闋與?帝其修德。意思是説臣聽説妖怪勝不過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麼缺德之處,所以才會出現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會免除禍害。

伊陟看到商王朝開始衰落,就利用此事勸誡太戊,希望他發憤圖強,成為有德之君。商王朝本來就很迷信鬼神,經伊陟這麼一説,太戊信之無疑。此後開始勤政厚德,治國撫民。而這種不是正常生長的共生樹木,長到一定時候會自然枯死。太戊以為是自己修德治國以德壓妖的結果,就更相信了。

在太戊的勵精圖治下,本來開始衰落的商王朝又得以復興。

據古書上記載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長久的。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國政。國政大修,各小國又紛紛歸順,商朝中興,《史記》故稱太戊在位時,舉賢人伊陟、巫咸為丞相,天下大治,諸侯歸附。病死,葬於內黃(今河南省內黃縣南30裏處)。故後代尊稱他為中宗。

《山海經》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太戊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派王孟求於西天王母,到過一個叫“丈夫國”的地方。那裏的人都是男性,他們食野果,衣樹皮。一輩子單身相處,卻每人能生養兩個兒子,因此稱作“丈夫國”。求藥之事大抵渺渺,但我們從這個故事可以猜測,太戊時的商王朝大概與西戎有所來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