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子部 > 道家老子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欄目: 道家老子 / 發佈於: / 人氣:1.5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1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説,“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説,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脱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2

人到中年,經歷漸長,有過一些沉浮後,偶爾會感覺迷茫——關於所追求的事物的意義的自我否定。物質財富與健康、家庭孰輕孰重?職業理想與職位高低是否掛鈎?社會關係與個人能力有必然聯繫?你更需要他人的認可還是自我的肯定…….難道這就是傳説中的中年危機?或許正是。

這一看不打緊,就感覺自已特別沒文化,也感歎咱們的教育的確存在太大的問題。之所以沒文化,因為阿Q不懂規矩,不明事理,最起碼的《弟子規》裏我們看作教孩子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做得極差。“首孝悌、次謹信、範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18字總綱,直接説明了咱們傳統教育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德為先”。

咱們現代的教育別看門類林立,學科繁多,但幾乎都是在教人們“怎麼做事”,對於學生“怎麼做人”的教育實在欠缺太多,這毛病越高等的學校越嚴重。幼兒園和國小是最重視“德育”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升學壓力小,學習任務“相對輕”,所以有時間和精力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國中就差多了,學生的課本增加了,老師的任務也重了,如果考不上高中,孩子的人生就“折損”在15歲了,“德育”當然只能退居二線了;到了高中,還用説嗎?文山題海,只有兩個字——衝啊!“德育”可能只在部份責任心很強的.班主任手裏能有些體現了;大學?中國的大學聽説是“放養”的,“德育”多半隻能靠學生“自悟”了。所以當下社會,高學歷低素質的人不少;事做的倍兒好,人做的倍兒差的也不少。

説的遠了。前些日子,阿Q很認真的學習了《道德經》,受用良多,不但幫助阿Q梳理了很多“思想”問題,也讓阿Q進一步理解了“管理”。

老子的《道德經》,雖不像《周易》被稱為“羣經之首”,但仍然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道德經》以天道講王道,而王道即是最高的管理學,所以有人稱其為“帝王管理手冊”是有道理的。阿Q愚人也,用不着學王道,但結合企業管理有些感悟。

《道德經》第17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這段話是説給管理者聽的。不但提出了管理的四個層次,還指出了最好的管理效果。

“太上,下知有之”。管理的最高層次,員工只是知道有這個領導而已,其它的不知道,也不用知道。為什麼呢?企業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並有效運行,企業的運轉已經完全由制度和規則來支撐,不需要領導英明神武,不需要樹典型立榜樣。記得任正非説過:“我對於華為可有可無,我不在,華為照樣正常運轉,因為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使企業不用依靠某一個人來運行”。類似的話,馬雲也説過,阿里巴巴也做到了,否則馬雲不會這麼早退休。當然,絕大多數企業跟華為、阿里比不了,我們從上面的話裏可以悟到的是:企業領導者應該儘量建立建全企業管理制度,以制度支撐企業的有效運轉。哈哈,制度管人嘛,這誰不知道啊!知道不重要,重要是做到!做到才算牛。

“其次,親譽之”。這是第二個層次,也很難得。依靠領導的英明神武,雖然這樣的領導很有凝聚力,員工都喜歡他,都讚譽他,但如果他不在了呢?往往企業會遭到重大的挫折。大多數發展不錯的企業都有這麼一個好領導、好老闆,但這些企業中的很大一部份都沒能保持太長時間的活力,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好領導、好老闆不在了。其實,既然都這麼好了,為何不能進一步上升到“下知有之”的境界呢?是不是“格局”還有點不夠呢?

“其次,畏之”。這個層次就差一些了。員工怕你!領導是靠威嚴或霸道維持企業的運行,這樣的企業只可能保持表面的團結或美好,其實是沒有什麼凝聚力的。受到一些外部壓力往往就會崩潰。咱們從員工的角度想想:你會長期跟一個你懼怕的人在一起工作嗎?其實這句話要告誡管理者的是:不能靠威嚴或霸道來管理。一個企業應該形成和諧的文化氛圍,對員工的關懷應該體現在管理細節中。企業的福利發放,對員工的人文關懷,都關係着這種文化的建立。這些事情是要實在去做的,而非説説而已。那些隨時説着“以情留人”的企業,往往人留不住,情也沒有。

“其下,侮之”。最low的管理,員工都“侮辱”你了,這領導當的也夠差的。這樣的企業,完蛋只是時間問題,員工之所以還能“侮辱”你,而沒辭職,或許只是因為你工資還拖着沒給呢。

“信不足焉,有不信”。説的是管理者應該有信譽,言出必踐,政出必行。“老闆説話不算數,所以員工才會不相信你”。因此,管理者在抱怨“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時候,是否應該先想想自已是否在管理中有失信於民的問題?該章短減數句,卻有一句專門提到“信”的問題,足以表明管理者和企業的信譽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信足”呢?阿Q的理解是:謹言慎行,不輕諾,若諾必踐;緩發文,制定制度應多斟酌,成熟再發;“萬乘之主,不可以身輕於天下”,身為管理者,一人之言系百人之利害,“君無戲言”4字可是沉甸甸的!

“猶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管理者如果做到了“下知有之”的境界,企業制度完善,且得以有效運行,建立了良好的企業文化,這種狀態下企業自然欣欣向榮。這時,管理者無需刷存在感,完全可以悠閒的釣釣魚、寫寫字;即便企業談下了大業務,實現了大目標,員工們也會認為是他們自已的努力使然,而不知道“老闆”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這句話是對最好的管理效果的描述。哈哈,這個要求有點高啊,不在意“存在感”的領導不多,善於“大包大攬”的領導卻不少;其實這也是人性之“惡”的體現,自私、貪婪、佔有慾,壓抑了利他、分享。這一點即便是王候將相也難以做到,因此歷史上才有不少開創盛世卻晚節不保的“明君良臣”。所以,這樣的管理效果,是一種理想境界,我們從中可以學習的是:“為而不爭”的哲學思想。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裏,管理沒有現代這麼多“門類”,只有兩個字——“和諧”,這裏面有很深的辯證思想。拿生產性企業做個例子,企業要做大做強,光靠市場拼殺不行,內部團隊需要強大,得能生產出好產品,得控制好生產成本,得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而這些除了管理制度的支撐外,還需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做紐帶和潤滑劑。當員工在企業工作的很開心時,恭喜你,你的企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3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着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着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經,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就應早去讀的,看着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就應説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説,“道可道,十分道”,能夠説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且不説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明白。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方。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我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説,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但是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夠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十分名。”説的是能夠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一樣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能夠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十分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能夠清澈,大地尊重規律能夠安寧,神靈尊重規律能夠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能夠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能夠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能夠得到天下。

“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説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説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性,這對此刻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忙,為之後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説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説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4

開篇之前我認為就應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説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説,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説,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為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

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明白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

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並不能因為這一點兒自居,應為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就應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就應學習道和水的柔,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為只有“有”才是能夠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只有透過必須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為“無”。上方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説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説一個糖果盒,因為裏面是空的,能夠裝糖果,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

“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僅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説,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但是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為宇宙,是因為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因為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

有”與“無”並作的境界。只有這樣,才可能到達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們共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為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為世事都有相對面。

“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後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

古人説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