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假期讀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3W

假期讀書讀後感1

《匆匆》這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心情。

假期讀書讀後感

時間是留不住的,是匆匆的!如流水般,一去不復返。不信,您想想看,誰能把時間留住呢?過了今天,到明天:過了明天,到後天,而這些都不可能再出現。

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是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的連綿不斷的系統。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的表現。時間沒有聲音,沒有影子,沒有蹤跡。每個人都擁有時間,但是,有些人卻無法合理支配時間,只能讓時間從他們的身邊悄悄溜走。

無論往後生命歷程中遇到怎樣挫折、怎樣的委屈,不要動搖,不必辯解,走你自己的路吧!

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裏,有它相當的位置因為任何動搖包括辯解,都會耗費心力,耗費時間,耗費生命,不要耽擱自己的行程。

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現,詩人的筆使它們形象完整,使空靈的烏有,得着它的居處,並有名兒可喚。詩人把空靈的時間,抽象的觀念,通過現象來表示,而隨着詩人情緒的線索,去選擇、捕捉那鮮明的形象。詩人的情緒隨着時間從無形到有形,從隱現到明晰的一組不斷變化的畫面而呈現出起伏的浪花。

作者不在於描繪春景的實感,而在於把讀者帶入畫面,接受種情緒的感染,同時又作形象的暗示:這畫面裏現出的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由此詩人追尋自己日子的`行蹤。

在時間的匆匆裏,詩人徘徊,深思而又執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現實和自己的熱情相牴觸,時間的匆匆和自己的無為相對照,使詩人更清楚地看到:“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詩人隨着情緒的飛動,緣情造境,把空靈的時間形象化,又加之一連串抒情的疑問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靈的自我鬥爭,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執着追求。在樸素平淡中透出濃烈的抒情氣氛。

《匆匆》表現作者追尋時間蹤跡而引起情緒的飛快流動,全篇格調統一在“輕俏”上,節奏疏隱綿運,輕快流利。

假期讀書讀後感2

“有你在,燈亮着”,巴金先生的去世讓每一名讀者感到遺憾和悲傷。

我並非是個熱愛看書的人,最初的相識也只不過是教材書中載選巴金先生的幾篇節選,還記得為《雷雨》在老師的課堂上演繹,在《愛爾克的燈光》中體味封建社會下帶給我們的啟發,稱不上巴金先生的忠實讀者,唯一接觸完整的一本書《家》。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細細回味了一遍。

《家》這部小説是從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大家庭中説起的,講述了那一代人對自由,對愛情,對創新中國的夢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們三兄弟做出的不同決定,是堅持還是放棄,是愛還是恨,是走還是留以及這些決定帶來的不同後果,越是讀到後面,情節越是起伏不定,內心越是激動不已。《家》中塑造了一個封建壓制極其嚴重的大户人家,在這個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運的人物。覺新無疑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種悲劇,曾經深愛着梅,但讓他的父親用佔闔的方式決定了他的命運,娶了瑞珏。他愛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聽從別人的鬼話,將待產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難產而死。他含淚忍受一切不義行為,不敢吭一聲,他活着,只為敷衍,豪無主見,這也正是舊中國的悲哀。然而丫頭鳴鳳對覺慧的不渝也是一個悲哀,這個悲哀是這個社會造成的,但麻木的.人們不以為然,在他們心中丫頭擁有的權利不同於他們,他們是物品,可以當作人情相送。而覺民則不同,當他得知與馮家小姐定親時,為了自己的夢想毅然選擇離家,最終他在這個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勝利的人。

讀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為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為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家》中讓每有一位讀者熱情,衝動和幼稚,《家》中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想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

假期讀書讀後感3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細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着書中人物的變化發展起起伏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裏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裏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着翠翠,但哥哥為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伕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着,等着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着人生,詩意地演繹着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着不完美。她的愛情悲劇可以説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愛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而現在誰會放棄自己的愛情呢?在當今這個社會誰主動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完美的愛情都是我們想要追尋的。在《邊城》中儺送為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親情固然重要,但為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鬱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儺送是因為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遠行,也不知道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於替自己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後來在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説明後,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後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後在一起了嗎?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看過《邊城》,讓我對世間完美的愛情又一次產生了懷疑,對人性多了一份瞭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應該去爭取,爭取了,得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邊城就是這麼一出健康純潔,而又瀰漫有淡淡哀愁和濃濃詩意的愛情悲劇和人性的悲劇。

假期讀書讀後感4

因為家庭濃厚的閲讀氣息,我從小便對中國古代書籍充滿興趣。還記得我年幼時,父母除了提供我好書,他們也時常陪伴我朗讀中國古代書籍。在這麼多書當中,<<弟子規>>是我的最愛。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發現了許多追崇西洋文化的華人常以不屑的態度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他們認為這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然而,他們的想法是極其膚淺的。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不但不過時,還能使我們變成更加完美的'人。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愛惜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

從小,父母便教導我朗讀《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並向我解釋它的含義。雖然當時有一些迷惑,但隨着年齡增長,我也漸漸地領悟其中的道理。《弟子規》指的是做一個好學生好子女應有的標準。“孝”時孝順。“悌”時兄弟間彼此誠心相愛的意思。從父母那兒學到的傳統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禮,孝敬長輩,為人真誠等,讓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我們很難苛求一個從西方國家成長的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多深的瞭解,所以我十分慶幸能夠出生在這樣一箇中國傳統文化氣氛濃厚的家庭裏。

假期讀書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題目叫做《榜樣》。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

《榜樣》講述了一位送奶工人的故事。一天,小明從夢中醒來,見外面正下着傾盆大雨,他想:今天喝不成牛奶了。突然,門響了,小明把門一開,一看,原來是送奶工人——王叔叔,他簡直是一個“落湯雞”,濕淋淋地站在門口,手中還拿着瓶牛奶。小明接過奶,握住王叔叔的手,他的手是冰涼冰涼的,心卻是火熱的。

讀完《榜樣》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像送奶工的人。為了人們的幸福,都願做人們腳下的路。

拿我們的老師來説吧,他們本來有遠大的理想,本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但是她們為了培育人才,從事了教育方面事業,當了一粒不起眼的.小石子,老師無私奉獻着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頭上踏過去,攀登新的高峯。老師多麼像送奶工人,在他們身上閃爍着小石子鋪路的光輝,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生活呀!

啊!在這個社會裏有多少個像他們那樣的無名英雄,他們像鋪路的石子一樣,默默無聞地工作着,他們的工作多麼平凡,但精神又多麼的可貴啊!

他們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假期讀書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後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裏面講的是古聖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為國。、為民、為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於後代。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可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並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着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隻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裏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後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後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嚐學習“咖啡”的小才女。

假期讀書讀後感7

得知修讀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學校指定要看幾本書,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時,第一個閃進腦海的念頭是:天啊!不是開玩笑吧,這樣一本書,甚麼報告文學,單聽名字和體裁已給人悶出鳥來的感覺,怎樣看啊!於是,自買書以來,我一眼也沒看過它,讓它安靜的躺在書櫃中。直至近幾天,老師説要寫閲讀報告啦,我才抱?一千萬個不願意的心情,把它翻開,心中只想隨便看看便算了。但一看之下,驚覺它並不是我所想像中那麼糟。那一場發生在多年前的大災難,從藴釀、發生、結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錢鋼先生的筆下復活了一般,一樁樁感人的故事,一個個經歷劫難洗禮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現於眼前,我就像參與其中,見證?那人類有史以來,一場最慘烈的大天災。

這確實是一場浩劫。作者並沒加上一丁點兒的誇張、一丁點兒的放大,只用了最寫實的方法,將幾位親身經歷地震人士的感受記下來,將地震的死亡人數、影響範圍等資料摘錄下來,已教人感覺到那是一件多麼悲慘的事。但願這一切都是假的。

書中記錄了很多受災者的故事,有幾個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採訪筆記記錄了這一件事:一個孩子在地震時遭撞傷,頭皮被掀開一大塊,裏面滿是沙子,救災人員用水去為他沖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讀到這一段,我幾乎掉下眼淚,那只是一個小孩而已,一個本應天真爛漫的小孩,卻要承受?成人也難於忍受的劇痛,這是多麼的令人心酸啊!另外還有兩個故事令我熱淚盈眶:分別是那位被樓板壓住下身,無法脱險的護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盡力去救治的仁醫。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麼惋惜,無奈。

但此書的最大價值卻不在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個個故事背後帶給我們的深刻體會,那一堆堆統計資料向人類發出的嚴厲警告。書的第一章就已給了我們一個信息:人類是多麼的愚蠢麻木。一開始,作者描述了許多地震前的異象,一大羣老鼠移居,一大羣昆蟲遠飛,?、狗等都出現不尋常的舉動,是否在説明人類連動物都不如呢?動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來臨,但一直自封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連一丁點感覺也沒有,是甚麼回事?是千萬年的進化,令我們失去了最基本預知災害的動物本能嗎?但這仍不算是最令人類汗顏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恥的是我們一直引以為榮的科技萬能思想。人類就是太過倚賴它,明明看見一大堆不尋常的`事正在發生,但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我們信任的那些儀器並沒有動靜,所以不會有事發生。結果一直被人類奉為至寶的儀器出賣了人。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日漸發達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們滅亡的毒藥呢?況且,那些所謂的新科技產品、現代化建築,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嗎?千多年累積而來的科學知識所造出來的建築,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已將其完全摧毀。人是否要醒覺,不應再完全倚賴這些不可靠的東西呢!

還有一樣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國人那極幼稚可笑的愛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節這樣記載:震後,世界各國都表示要向災區伸出援手,但我們那些偉大的愛面子思想,將這種好意拒絕了。以為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這是多麼的愚昧啊!救災根本是全人類的事!結果,五千多年歷史遺留下來的偉大的愛面子文化,使千千萬萬條本來有救的生命,埋進黃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書中亦揭露了人性醜惡的一面。像描寫人們在災後大搶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廢墟中找值錢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搶奪,這完全顯示了人類低劣的本性。還有寫五室嬸的那段,本來災後大家是相互扶持的,過?共患難的生活,但不久之後,生活較為穩定,社會稍為回覆正常後,中國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顯現。一個本來緊密聯繫的小社團,便這樣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災後都被冷落,他們的殘疾、缺陷,使到他們本來應有的待遇,都因歧視而失去。甚至連原有的東西也被人奪去。

幸好,書中也有記述人性光輝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夥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較少的食物時,立即將那不公平的飯票撕爛,將好的飯菜都拿出來給病者食用。這正好和那些歧視病人的行政高層形成強烈的對比,而那兩位一直照料病人的醫生,是令人敬佩的。三個人在書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謂所長、部長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難道真的如諺語所云:「仗義每多屠狗輩」?又在第二章中,那幾位拚?被水衝去,冒?性命危險都要拉起水閘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對新婚夫婦、那個年輕小女孩、那個大嬸和那個男礦工,他們堅持活到最後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捨己為人和堅強不屈的一面,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國人遇難,中國人並無因民族的成見而不予救援,表現了人類互助互愛的精神。令人覺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類能摒除民族界限,融為一體。

最後,我感到中國人有歷史以來實在經歷太多劫難了。只希望在未來日子,不會再有同樣的災難發生。即使發生了,亦應從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訓,憑着我們美麗的、光輝的人性去戰勝它們。

假期讀書讀後感8

如果問世界上什麼是最偉大的?那莫過於母愛。我國着名作家冰心女士也唱了母愛的讚歌——《繁星.春水》

在冰心看來,母愛是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裏;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裏。

這短短三十幾個字,然我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是孩子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是人生唯一的避難所。

是媽媽把我們帶到這美好的'世界,他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每當我們犯錯誤,不聽話,媽媽動手教育我們,痛的也是媽媽,正所謂“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可當媽媽為我們修補衣衫刺到手指,媽媽仍很快樂,因為只要我們的衣服穿在身上舒適,她就覺得很幸福了。這又讓我們想起了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而這卻是我們做子女的一生也無法報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而用全世界最華麗的詞藻也無法表達。

母親呵!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酣睡在你的懷裏,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