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沒頭腦與不高興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沒頭腦與不高興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沒頭腦與不高興讀後感

今天,有幸聆聽了國小語文教學大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沒頭腦與不高興》整本書閲讀指導課,短短的四十分鐘,雖説隔着屏幕,但竇老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令人強烈感受到了大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也深深地為竇老師課堂上的風采而折服。

一、折服於竇老師極強的語言表現力。

低年級的課堂,最追求的是一個“趣”字,因為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如果沒有一個極其吸引孩子的課堂氛圍,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在竇老師課堂上,沒有丁點老師的架子,大師的威嚴,富有童趣的語言,極大的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對學生的稱呼最多的是“親愛的同學們”,其中還出現了“寶寶”的稱呼,孩子發言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竇老師説:“你和他説的好好不一樣……”不時的,竇老師就會像孩子一樣,小跑着,搖頭晃腦的跑到發言的孩子面前;當那位孩子説應該叫任溶溶為老老爺爺時,竇老師哈哈大笑,爽朗的笑聲帶動了在場的所有學生和老師,屏幕前的我也不禁笑出了聲。反思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很多老師上課時總是會“端”着,課堂上程式化的語言,把小小的孩子搞得像個小大人,講述的味道讓本該妙趣橫生的內容變得枯燥無味。還有的老師課堂上語速過快,導致孩子們還沒能弄明白老師講的是什麼,就進入下一個環節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語言的表現力極為重要,竇老師就為我們做出了表率。課堂上,老師的語言就像媽媽一樣親切,老師的神態就像身邊的小夥伴一樣可愛,這樣的課堂還有誰不沉醉其中呢?

二、折服於竇老師精妙的課堂設計。對於整本書的閲讀指導,經常會有一種困惑,整整一本書怎麼指導?從哪些方面入手?竇老師的課堂為我們指出了方向。竇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故事猜猜看——故事放大鏡——故事小劇場——故事萬花筒四個環節,層次分明,循序漸進,既激發了學生閲讀的興趣,又有效的進行了閲讀方法的滲透和指導。

在“故事猜猜看”環節,竇老師先讓孩子們猜題目,看封面猜人物,看目錄猜內容,這樣設計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閲讀興趣,尤其是猜正確的孩子更是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在“故事放大鏡”環節,竇老師的設計更是讓人為之讚歎。在學生默讀之後,竇老師讓孩子們彙報自己讀到了什麼。在彙報之後竇老師出示了這樣四句話:

大前天沒找到的橡皮,翻出來了。

前天半天沒找到的毛筆,翻出來了。

昨天半天沒找到的筆盒,翻出來了。

今天早晨半天沒找到的算盤,翻出來了。

隨後讓孩子們“猜”還有哪些可能?出示了這樣的補充句子訓練:

沒找到的,翻出來了。

這樣的設計,不僅是鍛鍊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拓展了孩子們的思維,更是極大程度的激發了孩子們迫切讀書的願望。這並沒有結束,接下來竇老師又設計了這樣的補充練習:

媽媽會對他説:

聽了媽媽這麼説,沒頭腦此刻會説:

學生興趣高漲,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補充,隨後,竇老師又安排了師生接讀。這樣的設計,就是我們的課內閲讀教學中也未必落實的如此充分到位。

三、折服於竇老師準確的學情把握。

其實,在我們的教學中,一切的設計都源於對學情的準確把握。沒有對學情的準確把握,課堂上的一切設計只能是霧中花,鏡中月,看起來美妙絕倫,實際上收效甚微。竇老師對學情的準確把握體現在這樣三個方面:

一、對默讀訓練:課堂上,竇老師把對默讀的要求出示在課件上,請一個孩子站起來讀,並且告訴孩子們,這是進入二年級以來的新要求,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跳讀。

二、對批註的落實。二年級的孩子,閲讀中進行批註,在我們看來一定是拔高要求了。但在課堂上,竇老師這樣説:“閲讀中看你有什麼發現?動動筆墨把它批在旁邊,那就是你的發現。”沒有我們課堂上生硬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要求,也沒有要寫完整的話的高標準,只是寫寫我的發現。這樣的立足當下,着眼未來,讓孩子們有所觸動而自然而然做以批註,讓批註不再遙不可及,也為高年級的批註閲讀感受打下基礎。

三、對錶演的設計。在故事小劇場環節,竇老師在引導孩子們畫出描寫武松和老虎動作的詞之後,採用多種形式讓孩子們進行表演,並且告訴孩子們讀後面的章節也可以像這樣想象故事的情節,表演出來。二年級的孩子有着極強的想象力,對錶演有着無比的熱情,安排孩子們走一個來回,讀書畫動詞——表演動作——回到書裏去,讓讀書不再枯燥,讓讀書和孩子們的生活無縫對接,讀書的樂趣也從課堂延伸到生活中了。

大師的課堂,清新自然,就那樣輕鬆活潑,在師生快樂的笑聲中結束,看似簡單,其背後藴含着豐富無比的教育智慧,為之折服的同時,向大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