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實用)讀《傅雷家書》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09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讀《傅雷家書》有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1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經常聽到有人將父親比作“大山”,可以依靠,屹立不倒。傅雷也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傅雷家書收集了傅雷和朱梅馥從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及傅敏的186篇家信,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極廣,不僅有藝術、思想、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及照顧是他人不可比擬人的。

每一封家書都體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的教育及引導,都值得我去細細回味,體會其中在信中那絲捉摸不透的父愛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學感悟。“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在傅聰走後的第二天,傅雷就對自己以前對自己兒子所做的行為而感到懺悔了,傅雷從小就受到嚴苛教育,長大後也同樣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聰。兒子走後,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兒子。他在信中誠懇地對兒子誠摯的道歉,這對於一個受中國文化薰陶下的父親是很難得的。

傅雷曾告誡傅聰,“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他告訴兒子,人生是充滿曲折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在成功時,我們不能太過得意;在失敗時,我們也不能太過失落,要把持好一個度。以達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敗所打倒。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也如同傅雷一般,總是扮演着嚴厲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現父親並不是我想象中,對我動不動就是非打即罵,父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愛不像是母親那般洶湧,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細流。在這一刻,我讀懂了父親。

父親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只有我們認真體會才能知曉其中的濃厚。

讀《傅雷家書》有感2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是傅雷的墓誌銘。

“赤子之心”指內心純潔,心無雜念,執着於藝術的追求之心。傅雷正是一位懷有赤子之心的偉大父親。

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教導兒子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正是這樣的一位父親,教出了兩位國家棟梁,教出了兩位將做“人”道理熟記於心的人。

傅雷執着於“禮”。“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擱在腿上或膝蓋上。”這是傅雷教育兒子在飯桌上的“禮”。這也教導我們,作為一名“教養的'青年”,哪怕是一些小事也要用心對待。

傅雷十分關心兒子的音樂之路,他與兒子之間甚至有過藝術間的激烈爭論。他告誡兒子過多的音樂會麻痺人的感覺,長此以往,有成為鋼琴匠、奏琴機器的風險。傅雷雖並不專攻音樂,但能根據經驗作出推斷,並與兒子平等地交流,恰恰印實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同時,這種主動了解各行各業且略知一二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傅雷總能用寥寥數語,道出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語句。這不僅源於他個人豐富的人生閲歷與感悟理解,更源於一位父親為兒子竭盡全力的愛護之心。而這種信念貫徹了全書,雖然一些敍述看似是在與兒子平平淡淡地談着過去的事,但這些事卻能讓人從中學到些許道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細微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見其關心之細,與此同時,一個偉岸的父親形象便屹立在我的眼前。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悟到了父母對遠在他鄉的孩子的愛,這愛是濃烈且深切的,讓人不禁感歎:“我能有這樣一個父親就好了。”但羨慕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嘗試着去交流、去改變,向傅雷學習,讓愛被理解。這也告訴我們,不要隨意抱怨,要行動起來,去改變不完美的過去,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傅雷也是一位好父親。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位懂得禮儀、孝敬父母的兒子,在將來也更要做一位像傅雷一樣的好父親。

讀《傅雷家書》有感3

前段時間兒子要求買了《傅雷家書》,為了引導他從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我也細細看了一遍。

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每個做父母的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而傅雷的'愛,尤為深遠。傅雷通過自己的兒女來延續自己的生命,讓兒女學會對社會、對祖國、對世界負起責任來。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負責的精神可見一斑。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他從父親的書信裏得到了無盡的精神養料,好像父母仍在身邊,給他力量,突破衝重重的阻力,踏上一條完美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都是紙上的家常話。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他無拘無束,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正因為這樣,《傅雷家書》如山間清泉,如藍天上的白雲,如飄飛的雪花,如無瑕美玉,感情是那樣的純真和摯樸。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就明白了,這也是對“言傳身教”的另一種詮釋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4

聽我的語文老師説過《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

在寒假中讀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傅雷夫婦的教育理念真的`很棒,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父愛就是一本書,一本飽含生活哲理的書!(袁裕鈞)

讀《傅雷家書》有感5

讀傅雷家書有感。相信大家都認識傅雷這個名字。他一生譯著無數。而其最為經典的便是傅雷家書。

這是一部幾十年來被無數加印的暢銷書。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普通的家書。更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更是一部藝術修養讀物。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句話既是傅雷的墓誌銘也是他一生的縮影。通過這本書。使我更加深切地瞭解到了他獨特的人格。傅雷對於傅聰即是父親也是老師。朋友知己。他在信中,除了與兒子聊到家庭瑣事。還與他談人生。藝術。不斷的向她灌輸着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與情操。先為人次為藝術家…終為鋼琴家。就是傅雷先生一生教育理念基礎。在信中。他提到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

培養自己的孩子,正值崗正等優秀品質。傅雷可以放下自己的尊嚴。與自己大兒子闊談心扉,對兒子懺悔自己曾經的過錯。吐露心聲消除,隔膜。有句話是這樣説的。過多的音樂會能麻痺人的感覺。使表演缺少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自己的藝術。常此以往。大有成為鋼琴匠。甚至奏琴的機器人的危險。這不僅是藝術上的'提醒,更是我們人生的提醒。她告訴我。學習並不是提高修養的唯一途徑。即使讀書也不能偏向一門學科。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把自己壓的太緊。要懂得適當的放鬆。在與人交往時。他教會我要以禮往來,在愛國方面。他告訴了我時刻要心繫的祖國。

要懷有一顆愛國的心。傅雷先生真想書中的活父親。不斷的教導我。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反省,約束自己。以嚴格對待人生。歌德曾經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不錯。這本書是我拉近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讓我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讀《傅雷家書》有感6

《傅雷家書》是翻譯家傅雷和妻子寫給兒子傅聰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彙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對兒子深切的關愛。作為鋼琴家,傅聰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婦的信時時提醒着傅聰如何聰明地做人處世,引領孩子不斷前行。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啟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為祖國作貢獻,創造美好的明天。

當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己的生命。

傅雷還告誡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們心繫祖國,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就一定能為自己和國家造福。

《傅雷家書》是將傅雷寫給他兒子的書信匯編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從9年至9年月的8封信件。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親情溢於字裏行間。

傅聰至海外留學,與家裏唯一的聯繫就是書信。《傅雷家書》中寫過郵局將傅聰比賽後的長信遺失,傅雷半個多月的心神不寧。因為兒子遲遲沒有來信,傅雷甚至疑心:兒子又不信任爸爸了嗎?由此可以看出來,傅雷將對兒子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家書中。我終於有點明白“家書抵萬金”的意思了。傅雷曾在給傅聰的信中這樣説;“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他要求兒子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曾在家書中寫過這些家書的目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對兒子的教導不僅僅在藝術上,他曾勸傅聰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者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家書》是一位父親為兒子苦心孤詣的證明,傅雷對傅聰、傅敏的愛不是普通的噓寒問暖,而是暗藏在他對兒子們的諄諄教導中,暗藏在他對兒子們道德和藝術的嚴格要求中。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啟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為祖國作貢獻,創造美好的明天。

當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己的生命。

傅雷還告誡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們心繫祖國,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就一定能為自己和國家造福。

傅雷還常勸誡傅聰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這些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文革之後,傅聰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千里趕來,這是赤子之心的最好體現。一個人一生要面對許許多多難題。傅聰身上具備的優良品質,是在傅雷的教導中獲得的。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讀《傅雷家書》有感7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寒冬臘月,整個世界都無比天寒地凍,可《傅雷家書》中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父愛,使我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久久縈繞心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作為老師,家書中的大多數篇幅無不提到藝術的修養,傑出的人物,優秀的作品等,父子兩人暢談藝術,都把對方當成一個討論藝術,音樂的對手。傅聰出國在外,傅雷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着兒子的發展,將自己的畢生的音樂經驗傳授給兒子,給兒子提出建議,激發和訓練了傅聰的思想,因材施教,成果顯而易見,傅聰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作為父親,書信中必不可缺的,便是傅雷教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道理了。他告誡兒子要永懷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專注於音樂的造詣,“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便是他對兒子的忠告;傅雷還告誡兒子要當愛國的赤子,書札中他經常與兒子探討中華民族的文學與文化,總是給兒子寄去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學作品,讓兒子寫中文信,還常常提醒兒子學習外國音樂之所長,在中華民族傳統的音樂氣質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之糟粕,從民族文化中吸氧,擁有真誠,高尚,忠實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時,傅雷先是祝賀兒子,後又提醒兒子應正確面對掌聲與讚美,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勝不驕,敗不餒,不能因成功衝昏了頭腦,從此紙醉金迷;在兒子精神消沉時,鼓勵他應該堅強,理解挫折,平衡心理,泰然處之,切不可一蹶不振……在傅聰成長之路上,傅雷言傳身教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殷殷父子情,拳拳赤子心。”《傅雷家書》是傅雷對兒子生活上的關心,音樂上的指導,文學上的造詣,還有對人生的思考,萬“書”皆下品,唯有“此書”高!

讀《傅雷家書》有感8

《傅雷家書》是本值得當下父母細看和咀嚼的好書。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多重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要以中華文明為準,報效祖國。整本家書可以説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也融入在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

小作者的這篇文章,就是寫於自己看過《傅雷家書》之後,小作者一方面為我們呈現了這本書的基本內容,讓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本書都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和認識,小作者主要是從文章的主人公出發,為我們呈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見小作者在閲讀這本書時候也是十分用心的,值得肯定!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傅雷和孩子們之間濃濃的親情,讀了這本家書明白了作為當下無憂孩子的我們,不能對父母有過多的依賴性,父母過分的溺愛往往變成了孩子們任性的理由。要像傅雷那樣和孩子積極溝通,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父母應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做父母的.驕傲航帆。通過父母的引導,我們立志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我也要向傅雷的孩子們學習,不要做温室弱不經風的花朵,堅強成為大自然中狂風暴雨後仍然屹立的樹木。

讀《傅雷家書》有感9

“我要再和你説一遍:平日來信多談談音樂問題。你必有許多感想和心得,還有老師和別的教授們的意見……”這是傅雷給兒子傅聰的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並深愛着自己孩子的父親。在書信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傅雷對傅聰的諄諄教誨與父愛之情。

傅雷在這些書信中,告訴了兒子處世之道,告訴他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甚至如何對待生活、愛情等等的問題。雖然,書信中的一句句帶有關切的話語中帶有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但是,我們仍能從中看出傅雷對兒子的關切、期盼之情,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父子情深。

傅雷常常在信中教給兒子處世、做人之道,他常常提到的便是禮貌,又或是禮儀。“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裏,進了屋子,脱了大衣,卻留着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裏,或是褲袋裏。”傅雷他十分注意兒子的行為,對兒子的觀察非常細緻。到別人家裏,脱了大衣,卻留着絲圍巾和常把手放在口袋裏,這兩件小事在我們看來都不太重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畢竟,當代青年多數人都做過這樣的事,有的人還有可能成了習慣。但是,傅雷卻認為這是“重要的事”,無論自己有多忙都要和兒子提出來、談一談。“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説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這句話體現出了:傅雷不單單是提出了傅聰的問題所在,他還提出了改進建議。由此兩處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禮貌禮儀方面的重視,這種對兒子細緻入微的關心體現出了濃濃的愛子之情。如果他沒有那麼重視、那麼愛、那麼關心孩子,又怎麼會注意到這樣微小的細節呢?

“學問第一,真理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傅雷在信裏這樣説到。他對兒子全方面的關心與教誨,流露出他與孩子之間的愛。讀後感·但這種愛可能不僅僅是親情的愛、父與子的愛,還有朋友、師生之間的“愛”,是一種感覺、一種信任,是關心、幫助……在一封封書信中,傅雷與兒子傅聰的關係更像是亦師亦友。傅雷雖常常給孩子提建議,但他也會對孩子反思自己的過錯,不是那種只挑別人錯誤,看不見自己過錯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溢於言表。

説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傅雷夫婦那樣偉大,但父母帶給我的愛與他們帶給他們孩子的愛是一樣的,都那樣深沉、那樣默默無言。父母他們事事為我着想、為我操心、為我樹立榜樣……這樣日常的教誨又何不是日後我立身處世的準則呢?

父母都是如此,他們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他們那深沉的愛。無論是傅雷夫婦那樣的偉人,還是我們父母那樣平常的老百姓,都是如此。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鼓勵、支持我們成長。“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傅雷在信中提到,讓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也是天下父母所希望的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10

暑假裏雖然作業極多,還要補課,但我還是忙裏偷閒地讀了《傅雷家書》。起初只因是語文老師的推薦,擔心他開學時來抽查我們的讀書情況,但真正翻開認真品讀時,才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對於兒子傅聰的那份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深切父愛……

傅雷老先生是一位翻譯巨匠,一生譯著宏富,對於外國作品的翻譯更是要求自己用字準確豐富,並且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自然地,對待兒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嚴格中透着深深的關切。

傅雷先生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卻培養出了飲譽海外的音樂家兒子傅聰。在那一封封寄給兒子的.信中,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他對於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是體會的多麼細緻,多麼深刻。兒子在數萬裏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爸爸卻好像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着他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並替他設計應如何對待,陪着兒子一起緊張,一起興奮。也讓我們讀者被這顆崇高的父親的心所感動。

深刻地記得傅老先生在某一封信中,對兒子説道“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而社會上,家庭裏,太多的教訓使我們不敢真誠,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作後盾的。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做人。他勸導兒子,作為一名藝術家,而不是演奏家,一定要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堅韌。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瞭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這也是傅雷先生自己為人坦蕩的做人原則。

書中自然還有傅聰給父母的回信,裏面有自己對藝術的不解,對生活寂寞枯燥的抱怨,對家裏人的強烈思念,但都在親愛的爸爸媽媽那裏獲得瞭解答,父母的愛總像春風化雨般的化解孩子心頭的一絲焦躁與不安,那份父與子的深情同我們常人家庭是沒什麼兩樣的。

讀了此書,突然有一種想給父母寫信的衝動,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們,總覺得與父母沒什麼共同語言,甚至有很深的代溝,自以為父母不會懂得了解年輕人的世界而拒他們於千里之外,殊不知父母正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包容着我們的自以為是。或許我們也應換一種方式與父母相處,比如鋪開一張潔淨的白紙,在首行寫上“親愛的爸爸媽媽”,讓彼此的心更加接近呢?

讀《傅雷家書》有感11

那天偶然看到了一本書《傅雷家書》,是關於父母寫給兒子的家信的。其實看到這本書時,我很驚訝,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選這本,人們都説世上最偉大的是母愛,其實父愛也同樣的偉大。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別人不同,他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又多交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是啊!兒子變朋友,做父母的誰能不高興呢?有的父母管教兒子很嚴厲,只把他們當做一個能夠帶給他們榮譽的人,卻沒有想過,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而有的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很關心,不僅僅是學習上,在生活上都關心的無微不至,會經常和孩子拉拉家常,説説悄悄話,訴説訴説心裏的苦。傅雷的兒子應該對他是心存感激吧。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他,或許他不會有接觸藝術的機會;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或許他不會知道什麼是鋼琴;如果沒有他父親的`話,或許他就不會有機會出國留學!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傅雷和他的妻子寫給兒子的,他有封信是這樣説的,“別老説時間不夠,首先要從日常生活的瑣碎事情上,特別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幾年來常囑咐你的,節約時間。擠出時間來!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瑣之事上浪費光陰。”在那時,他的兒子在外留學,問他關於時間的問題,而傅雷看到兒子的信後,本來想讓妻子寫的,可是怕兒子不會理解,就拖着生病的身體,起身寫信給兒子,想讓兒子知道時間是寶貴的。這樣也不難看出傅雷對他的兒子的愛,是非常深的。

傅雷是一位藝術家,他的兒子是學鋼琴的,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了關於鋼琴的學問,傅雷還和他的兒子探討了老師上課的問題,他和兒子説某某上課不合理,還會和兒子説説英文。在兒子出國留學前,傅雷夫婦沒有説什麼,只是在兒子走後傅雷妻子的眼睛都腫了,他沒有和兒子説他有沒有哭,他只説對兒子有愧疚,我想那是因為他在兒子小的時候是很嚴厲的對他吧!

通過嚴父這個形象我看到:革命先輩為了中國的新一代,拋頭顱,灑熱血!如今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都是革命戰士們的功勞!“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原來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知道了。國家,是我們共同的,不是個人的,寫了這篇,這代表了我的心意!

中國,我的母親!您賦予我生命,我沒有什麼好報答您的,只能通過文章來表達我的情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12

《傅雷家書》中傅雷寫給兒子的一封封書信,體現出了傅雷對教育兒子十分重視,同樣也表現出了一個父親對子女的關懷。信的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泛,有人際交往、生活瑣事、為人處事等方面。他用他的經驗與學識帶領孩子一步一步學會成長。在生活中,他會耐心的指導,通過舉例子來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他循循善誘,在每封信的末尾都會寫上“你覺得呢”等詢問孩子想法的語句;他又很細心,對於傢俱、物品的整理和擺放,他會認真的.一字一句的去教導、訴説……對於為人處世,他就會更為着重的去強調,教給兒子一些禮節,如:敬酒時,酒杯的高

度不能高於對方的酒杯;喝茶飲酒方方面面的講究;如何穿衣,面對不同的人該説怎樣的話、做怎樣的事;以及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問題……言語都流露出了對孩子的關愛,他是一個偉大而稱職的父親,也是一個合格的“教育家”。

讀《傅雷家書》有感13

在一開始知道要讀《傅雷家書》時,我本是不情願的。雖然在那時並沒有接觸過這本書,但一聽書名就感覺內容很枯燥了。但在暑假這短暫的時光裏(每個學生的心聲)去接觸它時,卻發現現實跟幻想總是有很大的差距。

《傅雷家書》中記述的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之間以信的方式的來來往往。這裏面並不是普通的書信,在這些不尋常的書信中飽含着一家人之間互相的愛和有助於我們成長的廣泛的知識。

從這些家書中,我讀出了天下父母對孩子廣闊的愛。在傅雷夫婦寫給傅聰的每一封信中,都寫滿看對傅聰的關心、鼓勵與教導,很難想象,人們竟然會為了他人朝思暮想、牽腸掛肚,但轉而又覺得平常看,因為“人們”是一對父母,而“他人”則是他們辛辛苦苦哺育打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夢想,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會對孩子嚴加管理,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嚴格規定每天的作息時間,還時不時地抽出點時間述説自己的'辛苦,以此來激發孩子們的感恩之星,並開始發奮學習。我這不是諷刺,也絕沒有説家長這樣做事=是錯誤的,他們可以有這樣的權利。但很明顯,平凡和頻繁總能襯出特殊。相比之下,傅雷夫婦更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他們也很愛、很關心自己的孩子,很想讓孩子待在身邊、有所作為,從信中就能讀出,這些滿到溢出的愛。但他們卻作出了作為父母偉大的一波:他們讓孩子提前出國,等於提前讓自己與孩子分別。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咆哮孩子的表現,但其實恰恰相反,他們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孩子,這樣做為孩子帶來了更多自主、自由發展的機會,同時個,也讓孩子能更多地吸收外界文化,這無疑是為孩子的未來能夠充斥着光明做出了很大的幫助。在傅雷夫婦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麼地深。

在讀《傅雷家書》時,竟然總會在那樸素無華的語言中感到温馨。《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傅雷一家的家書,更是天下家庭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14

當我看完《傅雷家書》,難道“家書才抵萬金”?傅雷先生是怎樣現身説法教導孩子,每一封裏,凝聚着一位父親對祖國,孩子深厚的愛。

在那麼多封家書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親對兒子傅聰的教導,還有是傅雷先生在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幾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而是講究技巧,從事物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它們的奴隸,用心書寫自己的創作。在家書中,不管是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中,還有是怎樣叫孩子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龍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所遇的困阻,同時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於言表。

讀完《傅雷家書》,感動於傅雷先生言傳身教,怎樣高度負責餓精神與心力對社會,祖國及人類世界盡到自己的責任。

可以想象當傅聰從萬里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雙親欣喜的笑顏,而是兩盒殘忍的'寒灰。心中又是何等的苦痛。

傅雷夫婦所表現對孩子的諄諄教誨,真誠交流,每一次都另人感動。這樣一對夫婦是中國夫婦的典範,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雙雙憤而棄世。即使生者已不在,可是他們的精神卻會伴隨着我們,用新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更加美好的明天。慘痛的教訓的背後,人們一定會清醒,一定會用正義的力量來阻擋魔鬼般瘋狂的黑暗,為光明的中國繼續奮鬥!

讀《傅雷家書》有感15

“若是澄心淨耳聽,萬籟俱靜也是韻。”一沓沓書信帶着牽掛與希望遠飄洋外,將思念娓娓道來。身處異國他鄉,傅聰對父親的教誨,對母親的掛念也是格外的感激,那時的他已從少年走向青年,何嘗不知道父母的愛之深切呢?

手捧一封書信,他彷彿看到了父親寫信的樣子。頭髮恍白,長時間因寫文章而身體虛弱,但一拿起筆和信紙,他就精神抖擻,彷彿煥發了光彩。剛勁有力的筆跡為他所熟悉,他不禁潸然淚下,淚水暈染了字跡。

信中,父親常以商量的口吻來向他指正音樂上的不足,告訴他接人待物的方法,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詞藻並非華麗,都是面對面的家常話,可他深知這些話猶如明燈一樣,為他點亮了前途之光。

而母親的文筆確實更加細膩柔和,字裏行間中將對兒子的.愛流露出來,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是温柔的語句讓他回憶起兒時的温暖,是深刻的教導讓他終生受益。愛,有時並不是溢於言表,卻如同一個無形的盾牌,堅守着內心。

一封家書,串通了異鄉兩國的心,連接了濃濃的親情。家書內容多以諄諄教導為主,教導孩子以做人為主,以做藝術家為次。談文學,談音樂,談做人成了他們一家無形的家風。家風雖為嚴厲,可這促使傅聰的茁壯成長。

以情思拖於紙墨,以書信落款,偉大的愛飄洋渡海,終以無限感慨與思念畫上句號哦,讓遊子不生孤獨與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