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3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集合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在我將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給讀完之後,深受啟發。在這一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但在這些人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四個人。

在這裏面,劉備關羽和張飛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並且,他們兄弟三人都參軍了,劉備是皇家的後人,參軍是為了給百姓過上幸福的日子,關羽之所以投軍是因為殺了家鄉的惡霸,所以來參軍躲避追殺。張飛處處為百姓着想,對他的兩個哥哥們非常忠誠。

他們三個在一起建功立業,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諸葛亮是一位隱居在深山之中的天才之人,道號叫卧龍,在被劉備三兄弟給請出山之後一直在輔佐劉備,他每天操練兵馬,設計破陣,幫劉備建立了蜀國,立下了汗血之勞。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就是“趙雲大戰長阪坡”這段。在這一段中,劉備帶着百姓逃跑,被曹軍追上,張飛和關羽殺出一條血路幫劉備和百姓逃跑了,趙雲在戰場裏發現劉備家人不見了,找到時糜夫人為了孩子阿斗投井死了,趙雲保護着阿斗,和曹軍廝殺,一路上殺敵無數,將曹軍五十位大將都給一一殺死,連曹操都説他是一名虎將。當趙雲快要突出重圍時,戰袍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三國演義》裏很多的人物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敬佩。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講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國的歷史故事。這段歷史持續了整整一個世紀。

《三國演義》塑造了很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智謀驚人的諸葛亮,勇武過人的趙雲,義氣深重的.關羽,爽直粗豪的張飛……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我喜歡的故事。其中一個叫“三英戰呂布”。呂布把守虎牢關時,公孫瓚率兵前來攻城,卻抵不過呂布。這時,張飛大叫道:“燕人張在此!”呂布來戰張飛,兩人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敗。關羽見了,也舞動青龍偃月刀來助陣,還是戰不過呂布。劉備也來助陣。三人圍着呂布,像走馬燈似的廝殺。呂布戰不過三人,只能逃回虎牢關去。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叫“空城計”。司馬懿率領五十萬大軍來攻西城。這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眾人聽了消息,大驚失色。孔明傳令:隱藏軍旗,軍士守在營中,大開四門。每門用二十個士兵扮作百姓掃地。孔明自引二小童到城上,從容彈琴。魏軍來到城下見此不敢輕易進城。司馬懿也不敢輕舉妄動,便退兵回營,孔明見了拍手而笑。

你想知道更多的三國故事,就來看《三國演義》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今天讀了《三國演義》第四回目,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這一章節使我認識了曹操,故事是這樣的。

袁紹聽説董卓橫行霸道,非常氣憤,就寫信給責備王允。王允就請大臣到家裏商議,大家因無能為力而抱頭痛哭。這是曉騎校尉曹操來了,説道:“哭能將董卓哭死嗎?”他願借王允的七星寶刀去殺死董卓。董卓視曹操為心腹,曹操趁四周無人就要下手,此時董卓突然翻身看到曹操舉刀。曹操連忙跪下,詐稱要獻七星寶刀。曹操趁董卓分神之時逃跑了。董卓懸賞捉拿曹操。

曹操逃到成皋時在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借宿,疑心呂伯奢要殺自己請功,便殺了他一家八口人,路上遇到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刀殺了他,並説到:“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使我印象深刻。曹操本可以是一代梟雄,一統三國,但只因他的多疑和兇狠,使的'身邊的心腹紛紛離開。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心存善念,心懷感恩。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冰心奶奶曾説過: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假期中,我讀了許多書,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等等,其中《三國演義》最得我心。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説家羅貫中所著,乃我國章回體小説的開山之作。其故事始於黃巾起義,止於三國統一,生動地描繪了魏蜀吳三國的興衰變遷。在作者筆下,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各具特點,如曹操奸詐狡猾、張飛心直口快、魯肅忠厚老實等,其人物形象描繪之立體,非尋常作家所能及。

而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如關羽温酒斬華雄、張飛威震長阪坡、諸葛亮舌戰羣儒等。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匯於故事情節中,最終鑄就了這部文學價值極高的歷史演義經典。

讀《三國演義》,使我受益良多。不論是劉備的寬厚仁慈,還是魯肅的忠厚老實,抑或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優秀品質都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這部不朽的.經典,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使我明白了學校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的意義。我接力傳承經典,讓更多人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

《三國演義》讀後感5

人之行孝,從小須對父母有敬愛之心;孝養父母,不違揹他們的良好心願;以名譽、愛情、事業,以至生命換取對父母的關懷,從敬愛父母,不違揹他們良好用心,和顏悦色地陪伴他們。這些都説明“百善孝為先”。此次閲讀《三國演義》覺得它不僅在人物繁雜,英勇與智慧的比拼中描述了歷史,而且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弘揚了為人孝道。

今天,做為現代人,在基本能滿足父母衣食住行的時候,對父母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給予關心,“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唱的好聽,更重要的是真真在行動上,常陪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能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嘮叨”。成為最平凡、最真實的孝,這就是我讀了《三國演義》的一點感想,也希望大家能記住書中的孝的楷模:徐庶、姜維、陸績等這些人物,使中華民族的孝道發揚光大。

《三國演義》讀後感6

《三國演義》裏面有許多厲害的人物,三國演義裏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

突然,張角遇見了一個神仙,神仙交給了張角一本書後來,人們得了瘟疫,張角為他們解救危機,然後張角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所以創造了黃巾軍反叛漢族。就這樣引出了一位英雄劉備,他遇見了張飛關羽二人,他們就結為兄弟,他們召集兵馬,後來打敗了黃巾軍。可是後來東吳為了得到關羽大將,所以趁關羽城中沒有糧食,兵又少,所以猜想他會走小路,就在小路埋伏起來。然後關羽被捕,孫權勸關羽投降,可關羽不投降,孫權無奈,殺了關羽。這時我很難過,因為一個幫漢族的'人居然就這樣死了。劉備張飛知道關羽死後,就要討伐東吳,可趙雲等人勸劉備先滅魏,劉備不聽,可中途張飛被自己的兩員大將給殺。劉備更加要討伐東吳,可討伐過後打敗,劉備染上重病死去。不久後卧龍也去世了,魏國勝利。

這讓我明白,戰鬥需要靠計謀和力量才能打敗敵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7

莎士比亞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句話是對的,在我的生活中書籍是我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在生活我也讀過不少的書,如:《西遊記》、《安徒生童話》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前半部分則講述了周瑜如何讓諸葛亮中圈套,讓他立下軍令狀,後半部分則講述諸葛亮如何巧妙地向曹操借箭讓周瑜自歎不如。

諸葛亮是一個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和神機妙算的人,我要好好學習諸葛亮的優點。

讀完這篇時我想起了一件事:三年級下冊的時候,那時的我很優秀,記得有一天我考到了第五次100分,我竟坐在桌子上大聲歡呼,這一幕被老師看到了,被她狠狠的批評,並且告訴了家長。自從有了驕傲態度後,我不那麼優秀了。後來我從讀了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了許多的知識,成績也上來了。

這本書給我帶來快樂,給我帶來智慧,對我來説是個寶貝,同學們你們也快來讀一讀這一本好書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我看過許多著名的故事,最喜愛的要數《三國演義》了。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機智勇敢,用自己的妙計,幫助劉備打敗了不少敵人,真是讓我欽佩。

在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妙計讓我驚歎不已。有一天,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讓他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立即説:“十天太長了,我保準在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周瑜大喜,忙説:“如果三天內造不出,十萬支箭立即把你殺了!”。諸葛亮答應了。第三天夜裏,江上大霧瀰漫,諸葛亮開着二十隻船,船兩邊插滿了稻草人,諸葛亮命令士兵擂鼓吶喊,曹兵聽到吶喊聲,馬上報告曹操,曹操擔心有埋伏,於是下令一萬多弩手一起向江中射箭。諸葛亮見一邊船上的稻草人上插滿了箭,命令將船掉過頭來,不一會兒,另一邊的'稻草人上也插滿了箭。這時,諸葛亮命令全速往回開,並讓船上的士兵齊聲高喊:“謝曹丞相贈箭!”曹操大呼上當,急忙派船追擊,哪裏還追得上呢?

讀完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我覺得諸葛亮簡直太聰明瞭。無論事情多難,只要到了諸葛亮那裏,用上他的妙計,一定能取勝而返。我以後要學習諸葛亮的這種機智勇敢的精神。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滾滾長 書中的情節是以東漢皇叔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要興復漢室,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説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飄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篇小説之首,真是一部千古奇書。

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説明曹操也是一位有文才的人。

三國之所以精彩,如三國開書所説,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多少英雄,多少故事,都已灰飛煙滅,可是那些經典的道理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是不可磨滅的經典之作。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最近我讀到了《三國演義》,從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講述了魏國、蜀國、吳國在亂世中創立了國家,又相互混戰的一些精彩的故事。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強兵立國,創建了蜀國。孫權獨霸江東,曹操挾天子令諸候。每一個故事都令人產生不同的思想,一段段精彩的.內容、栩栩如生的人物常常使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也覺得劉備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所以劉備放下架子,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來幫助蜀軍。蜀軍在諸葛亮的調遣之下,無人能敵,既使戰敗了,也可以反敗為勝。

在他使用空城計中,縱使司馬懿率領了三十萬大軍,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也急忙後退三十公里,後來覺得不對勁,返回了城裏發現諸葛亮不見了,才知道自己上當了。

在《三國演義》中還有一場戰役很著名,叫“赤壁之戰”,也是諸葛亮的英明之作。

看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三國的歷史。我相信在今後學習的道路上,我會學到諸葛亮的機智勇敢,更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團結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戰勝一切。一個人不能做見利忘義、奸詐狡猾的人,不能做背信棄義的人,如若這樣絕對沒有好的結果。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一本小説,叫《三國演義》。這使我有了許多靈感。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筆下之寶。分三個國家“蜀國,吳國,魏國。”各國都有許多猛將,名將。我最喜歡蜀國。此國主公是劉備。兄弟關羽、張飛。曾有卧龍諸葛亮,鳳雛龐統。戰將最多。可惜後因劉備狂傲,劉禪無知。

劉備先主想去攻城,折軍師龐統!後來又想為兄弟關羽、張飛報仇,不聽軍師諸葛亮之言,去攻聯軍的吳國,大敗而歸。還折五虎上將之一,黃忠。劉備上天之後,劉禪又是無文之子,被魏國收復。我看完蜀國滅亡後,想起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攻吳國大敗而歸,馬謖失街亭,使我感受到,蜀國滅亡之原因是因為太驕傲了!我想:以後,我再也不能驕傲了!我又看了魏國被司馬懿霸佔之緣故。曹操治理國家非常厲害,文韜武略,但後代越來越差。司馬懿乘曹族出遠門而霸佔。司馬懿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當我讀到前面的人物時,突然想起以前的'名將,呂布,雖勇卻無智,導致死亡。還有袁紹,因計謀沒做到充分準備而滅亡。想到這,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智慧有時這麼可靠!有時候還會導致自己的安危!這使我銘記在心。

讀完這本《三國演義》,我得到了許多道理!最後,告訴大家,要多讀好書哦!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羅貫中。一買到這本書,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故事中我認識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三顧茅廬的`劉備,望梅止渴的曹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孫權……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蜀軍的主要人物。

我最喜歡的一段情節要數空城計了,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段故事講的是司馬懿引軍十五萬,攻打西城,可是西城只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力量相差太懸殊了,這樣打仗來豈不是要戰敗嗎!這可如何是好呀!就在這緊要關頭,諸葛亮急中生智,傳令把所有旌旗藏起來,四座城門大開,每個門派二十個士兵假扮成老百姓,打掃城門,自己在樓上彈琴。司馬懿率兵前來,萬萬沒料到晶石這樣的情況,覺得非常古怪,便不敢貿然進攻,於是下令撤退。諸葛亮神機妙算,另形勢轉危為安,真乃神也。

書中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讀《三國演義》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知道做人要足智多謀,要胸心寬廣,不要魯莽!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讀完了《三國演義》,感觸甚多。

三國中的三個國家分別是蜀魏吳,它們的君王分別是劉備曹操孫權。《三國演義》就記載了這三個國家的矛盾與鬥爭。三國鼎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在中國封建社會的20xx年漫長的歲月中,王朝興衰軍閥混戰羣雄割據南北對峙的局面一再出現,但三國鼎立卻是唯一的一次歷史存在。對於三國斷代時間,確切地講應該從公元220年曹氏立魏算起,到280年西晉滅掉了孫吳政權統一全國為止。雖只有六十年,但在這短短的六十年內,卻有多少聞名天下的`英雄啊!有以仁為政的仁義君子劉備,為人奸詐的曹操······劉備是寧願天下人負我,不願我負天下人,”諸葛亮出山後痛擊曹操五十萬大軍,但並未將其徹底剷除,於是諸葛亮建議劉備去江夏,百姓都要隨他去,諸葛亮認為不妥,劉備説:“如果曹軍追上來了,百姓可以棄我而去或把我交給曹操”

《三國演義》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人要做有情有意之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説到四大名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每本書都影射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而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所在的`時代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鋭,農民起義非常嚴重,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羣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們流離失所,作為底層知識分子的羅貫中,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説和話本、戲劇故事,寫出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顯《三國志通俗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這100年裏魏、蜀、吳三國時期的矛盾與鬥爭。在書400多位人物,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因斬華雄、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後來,一把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更是威風八面。但最終,他卻因為驕傲而敗在了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殺,死時58歲。

關羽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我從關羽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即使再強大,再優秀也不能驕傲。我曾經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比跑步,我比弟弟大,自然跑得過他,可我卻因為驕傲,之後就不繼續鍛鍊了。結果,只過了一個學期,我就被弟弟反超了。

永遠都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是否為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呢?你有哪些收穫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上百,然而,羣雄逐鹿玉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説,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了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説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狹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捉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一戰,是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

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但再看其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工甚少;周玉碎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以見利忘義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