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複式統計表》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8.46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複式統計表》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複式統計表》説課稿

《複式統計表》説課稿1

《複式統計表》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十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簡單統計表,能根據收集的數據正確填寫並分析單式統計表。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學習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統計觀念。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是以五年級4個興趣小組的活動為情境,並給出每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的統計表,引導學生在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且能對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練一練幫助學生體會複式統計表中每一屆的數據豎着排列的變化。而練習二十中的第1,2題主要讓學生鞏固對複式統計表的認識,體會用複式統計表描述數據的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變化。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特點,能根據蒐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方法的應用價值,增強統計觀念。並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以致用的意識。

3.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經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點,認識並填寫複式統計表

教學難點:

複式統計表的分析和運用

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

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最後,我來説説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環節的設計:

第一大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需要

先創境,介紹學校的特色項目,引出例1中的四幅場景圖及四張簡單的統計表,直接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當學生填完表格後,比一比,問:這四張統計表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對單式統計表做一個回顧,並對以下的合併和對錶頭中的欄目作適當鋪墊。

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在教學時,並不強制學生進行知識的重構。設計了一個搶答遊戲,航模小組一共有多少人?民樂小組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學生根據單式統計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問:四個小組哪個組的男生多?哪個組的女生多?學生是無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這個時候我就反問學生為什麼速度沒有那麼快了呢?(因為現在的答案要看四張表,麻煩)那麼有什麼好辦法,能夠一眼看出來呢?當學生回答問題受阻時,就感受到了單式統計表的侷限性。教師再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有學生自然就想到將單式統計表合併。這時,再對統計表概念進行重構,就顯得水到渠成,從而順利地導入到新課之中。

第二大環節: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在教學會考慮到知識的傳授不僅僅是給予,而應該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和發現,獲取新知,同時能讓學生深刻感知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我在複式統計表的呈現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變。不是出現一個現成的統計表,而是帶領學生一起經歷了把四張單式統計表合併成一張統計表,並逐步修改、優化的過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對於本環節我將分為5個層次來教學:

1、明確要求,小組合作

為增加學生思維強度與操作的有效性,特別給出小組合作要求:按照“航模小組、民樂小組、書法小組、美術小組”的順序把四張表合併成一張表;可以對合並後的表格進行適當的修改、優化,使其更簡潔。

2、展示作品,逐一優化

充分認可學生已有的經驗,鼓勵他們嘗試着合併幾張單式統計表。雖然學生設計的表格有些粗糙,有的簡化了多餘的性別一欄,有的合併了四個標題,有的會進行再修改。但經過師生的互相啟發和不斷改進後,一張標準的複式統計表便呈現眼前。在這一知識的重構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單式統計表納入到一個更大的知識結構中,使之與複式統計表共同成為統計表大家族的一份子。雖然學生學得並非一帆風順,但他們獲得了豐富的學習經驗。

3、進一步完善,理解表頭

對於複式統計表中的表頭,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把一格分成三部分這種形式的。所以,從表頭只寫“性別”這一個欄目是有問題的,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性別”只是橫欄的名稱,應該還有豎欄的“組別”,中間的數據“人數”這樣的三部分,從而學生自己得到了表頭,並從中也理解了它的含義。另外要比較“這四組中,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這個問題,應增加總計這一欄,並説一説“合計”和“總計”的含義,理解算法。讓學生有個感知,這張統計表比前面四張統計表反映的內容更加全面。

4、回顧過程、體會優點

回顧的過程,也是學生一個方法的總結,一個學習體驗、評價的過程。在充分比較後,學生不僅深刻認識到了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而且也體會到了知識重構的價值所在。 5、拓展、進一步認識

這裏再次對於本張表的內容,出示一張橫式的表,不光讓學生了解了複式統計表的不同呈現形式,而且通過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其實是深入認識表中的各個數據對應的內容,提高學生讀表的能力,而且讓學生體會,在製作複式統計表時,應根據實際的需要來設計表。

第三大環節:實踐提高、鞏固新知

為了對所學知識進行形成性的訓練及讓學生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題:

1、練習鞏固:“練一練” 統計我國前由屆奧運會獎牌數。

這一題主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給出的數據是按照奧運會的屆數橫着排列的,而複式統計表中每一屆的數據都是豎着排列的,藉此不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養學生更加認真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

問題:你從中知道了什麼信息?不光讓學生對於從統計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個瞭解,也是在給學生一個引導,如何去分析統計表,並且以此可以聯想到從一張統計表中還能夠看出別的信息來。

2、練習二十中的習題第2題。

這一題,在學生填寫完後直接展示學生作業,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觀察這張複式統計表與前面所學的複式統計表的區別,一是由於表中有兩種類型的數據,一種表示面積,一種表示長度,難以採用統一的名稱來寫,所以這裏可以沒有表頭。二是瞭解三個不同機場的面積總計是意義不大,而機場面積、長與寬之間進行合計是沒有意義的。明確根據不同的內容統計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計與總計是根據實際需要的。

3、瞭解生活中複式統計表的運用。

呈現生活中收集的幾張複式統計表,問:複式統計表有幾部分組成?並體會複式統計表的運用廣泛,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總結

今天一起研究了什麼?

《複式統計表》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p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基本統計方法和初步認識簡單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複式統計表的。複式統計表是描述數據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學生今後學習複式條 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等統計部分必備的知識基礎。

教材首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呈現了四個興趣小組活動的情景圖,目的是讓學生根據四幅圖完成單式統計表,由比較四個表中數據的不便引入複式統計表。但這四組情景圖中的數據都是10以內的數,如 比較四組男生人數:8、3、3、4,五年級學生一眼就能看出誰多誰少,並不能讓學生真正產生合併統計表的 需要,基於學生的.認知起點,我增加了兩幅情景圖:朗誦興趣小組男生5人、女生9人;長跑興趣小組男生8人、女生3人。從而真正引發學生學習複式統計表的需要,體會複式統計表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結構完整的複式統計表,只要求學生填寫數據,合理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隨後的“練一練”以及練習二十的習題的呈現方式稍有變化,有利於學生真正掌握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有助於學生更加認真地觀察和思考。

3.教學目的:

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⑴ 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⑵ 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⑶ 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對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

5.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每人一張表(配合例1教學的6張單式統計表和一張複式統計表)。

二、説教法與學法

1.教法: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統計方法,體會統計與現實的密切聯繫。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索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學法:

通過小組合作、觀察、交流,讓學生經歷由單式統計表合併為複式統計表的過程,充分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1.創設生活情景,產生學習需求

⑴ 課件出示同學們活動的六個場景(航模、民樂、書法、美術、朗誦、長跑),定格為六幅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麼?

⑵ 引導學生將瞭解到的數據填到六張單式統計表中,填好後提醒學生簡單核對,以免出錯。

⑶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哪個組男生最多?哪個組女生最多?共有多少人?

⑷ 對六個不同小組的人數進行比較顯得很不方便,因此學生會產生合併統計表的需要。揭示課題。

【設計理念:新課開始,以學生熟悉的情景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理念。根據學生的認知起點,讓學生由比較六組數據的不便,真正從內心產生合併統計表的需求。引導學生填表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經歷合併過程,初步認識結構

⑴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把六個小組的人數合併在一張統計表裏,要反映那幾個 方面的情況?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合併後的統計表要能反映每組男女生人數、各小組總人數、六組男生總人數與女生總人數、六組總人數。為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作一定的準備。

⑵ 出示未填數據的複式統計表,引導學生觀察:表中各欄目是什麼意思?重點引導學生認識表頭。

⑶ 先帶領學生填寫航模興趣小組的人數,然後放手讓學生完成表格。

⑷ 作業交流,重點指導:“總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再一次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驗算、核實數據、填表日期。

⑸ 與單式統計表比較,使學生體會複式統計表的優點:不僅便於比較各組人數,而且能看出六個小組的整體情況。

【設計理念:使學生經歷由單式統計表過渡到複式統計表的統計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討論、填寫、分析、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初步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體會用複式統計表描述數據也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也是學生統計方法的一次飛躍。】

3.應用鞏固新知,內化統計方法

⑴ 指導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體會這道題與例題的變化是:將橫着排列的數據填到數着排列的表中。引導學生交流:合計與總計的計算方法。根據表中數據預測:第29屆北京奧運會,我國的各項獎牌可能是多少?使學生體會統計的預測作用。

⑵ 指導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引導學生思考:這張複式統計表為什麼沒有“合計”“總計”欄?使學生明白:統計欄目設計應與實際情況相符,具體形式是可以變化的。以後還會遇到其他形式的複式統計表。

⑶ 指導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先讓學生簡單説説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含義。然後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一張統計表,回答第一、二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先讓學生分組收集數據,再彙總,完成統計表。説説在活動中的體會。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不同的應用中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結構可隨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加深對複式統計表的理解,進一步學會填寫與分析數據,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課外拓展練習,昇華統計方法

統計一個月的天氣情況,製成一張複式統計表。並寫一篇數學日記,談談活動體會。

【設計理念:使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製成表格、分析數據的全過程,再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5.引導總結全課,反思學習得失

引導學生反思: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理念:在回憶中總結全課,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與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説板書設計

例1p106頁的複式統計表(增加兩組)。

《複式統計表》説課稿3

《複式統計表》是蘇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續的複式統計圖的教學奠定了必須的知識基礎。對於本節課我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1、讓學生把統計看成一種策略讓學生自主產生對複式統計表的需要。

2、讓學生親歷一種過程在經歷和體驗中學習統計表。

3、讓學生學會一種眼光從統計的角度看待生活。

根據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特點,能根據蒐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方法的應用價值,增強統計觀念。

3、通過經歷實際的調查活動,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以致用的意識,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快樂的情感。

通過認真分析教材,我認為本節課中:

教學重點: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對複式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

因為本節課針對的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具有處理信息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對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作了如下四大環節的設計:

第一大環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需求

先出示例1中的四幅場景圖及四張簡單的統計表,直接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當學生填完表格後,提問:14怎麼來的?表示什麼?對單式統計表中合計格表示的意思及其數據是如何算的做一個回顧。

然後提出一簡單的問題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學生根據單式統計表很快便能看出,接着再提出四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學生是無法一眼看出有多少人,這個時候我就反問學生為什麼速度沒有那麼快了呢?(因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一張表中,看得很快後面的問題答案在幾張表中,要先看再算,所以比較慢)因為需要計算,那麼如何才能夠一眼看出來呢?使學生自主產生對複式統計表的需要,從而順利地導入到新課之中。

第二大環節: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是教學的難點,雖然不要求學生製作複式統計表,但是我在教學會考慮到知識的傳授不僅僅是給予,而應該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和發現,獲取新知,同時能讓學生深刻感知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我在複式統計表的呈現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變。不只是出現一個現成的統計表,而是帶領學生一起經歷了設計複式統計表的過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對於本環節我將分為三個層次來教學:

1、整體感知,初步理解:

首先出示一個簡單的直接由書中四個單式統計表合併成的統計表,讓學生思考就是這樣合併嗎?那麼該如何完善這張統計表?學生一眼可以看出有四欄是重複的,可以去掉三行性別那一欄,並且為了看出是哪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將四個人數分別改成四個小組的名稱。然後揭示表頭的含義和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思考現在是否能夠一眼看出總人數了?不能,因為有了需要所以我們還需要再進一步完善表格,於是出示總計欄。由於這一欄是新學知識,因此三個格子分別讓學生説一説各表示什麼,同時在學生説的過程中加以手勢表示,橫欄、豎欄,用手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統計表應該是橫欄與縱欄相結合地去看,同時帶領學生認識統計表中的其它一些相應的格子表示的含義。

2、嘗試填寫,交流填法:

由於填寫表格時學生最容易遺忘的就是寫日期,因此要求學生在拿到這樣的統計表的時候,先寫好日期,然後再獨立填寫。因為已經有了前面的基礎,所以學生都能很快填出來,再讓學生彙報是如何填寫這些數據的(總的來説是按照先填寫每一小組男、女生人數,然後填每一興趣小組的合計數,再填男、女生各自的總計數,最後填寫四個組總人數),男生總計數、女生總計數都要求學生説説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對於總計數,設置一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讓學生認識到總計數既可以根據四個小組男、女生的總計數相加得到,也可以根據每個小組的合計人數得到。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用這兩種方法分別計算可以起到檢驗的作用。

3、引領分析,體會優勢:

學生經歷了複式統計表的設計和填寫之後,接下來是對這張統計表的數據進行分析,先以你能看出四個小組中哪個組男生最多嗎這一問引出,要求説説答案及是如何看出來的,接着放手讓學生四人小組內説説從統計表裏還能看出什麼信息。如果學生無法説出看出總計數,則提問現在從這張統計表裏是否能夠很快地看出四個組的總人數,讓學生從心裏面有個感知,這張統計表比前面四張統計表反映的內容更加全面。

再與剛才單式統計表比較,發現複式統計表在統計多個項目時的數據多,信息量大的優勢。 並揭示課題。

第三大環節:實踐提高、鞏固新知

為了對所學知識進行形成性的訓練及讓學生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我設計了三個梯度的練習題:

1、練習鞏固:練一練 統計我國前由屆奧運會獎牌數

在教學時先通過2008年奧運會引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一題主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給出的數據是按照奧運會的屆數橫着排列的,而複式統計表中每一屆的數據都是豎着排列的,藉此不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培養學生更加認真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

另外,這一題書上只有一問還能看出什麼信息,而其實我感覺單獨這一句話太空洞了,於是我先設置了四個小問題,讓學生對於從統計表中能看出的一些基本信息有個瞭解,再放手讓同桌間互相説説,然後全班交流。這樣也是在給學生一個引導,如何去分析統計表,並且以此可以聯想到從一張統計表中還能夠看出別的信息來。

2、練習二十中的習題第2題。

這一題,比較簡單,在學生填寫完後直接展示學生作業,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觀察這張複式統計表與前面所學的複式統計表的區別,瞭解三個不同機場的面積總計是意義不大,而機場面積、長與寬之間進行合計是沒有意義的。明確根據不同的內容統計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是否需要合計與總計是根據實際需要的。

四、根據板書:回憶一下這節課,認識了什麼?

五、拓展延伸

在學生了解到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廣泛運用之後,提出在糧店工作的王阿姨經常也製作複式統計表,但是她現在也遇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她不小心將幾滴墨汁滴在了表上,你能幫幫她嗎?

出示統計表,同時在課件中也設置將幾滴墨水塗在上面,更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利用今天的所學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