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觀察、類比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國小數學組2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圓柱的表面積,下面我將正式開始我的試講。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導入】

導入:同學們看熊大皺着眉頭,滿頭大汗,好像遇到難題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原來過兩天就是熊二的生日,熊大挑選了一個精美的生日禮物送給熊二同學們請看大屏幕,熊大的禮物是什麼形狀的呀?對,圓柱體的,可是買完禮物他卻犯了難,他想給這個禮物包上一層精美的包裝紙。他不知道該買多大的包裝紙,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幫他嗎?你們真是一羣樂於助人的好孩子,那誰來説一説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呢?

請你來説。你對這個問題理解的可真透徹,也就是買個能把圓柱外表的表面全部包起來的包裝紙就可以了,也就是想知道需要多大的包裝紙,就是求?對圓柱的表面積。

那圓柱的表面積我們該如何計算呢?看同學們既疑惑又好奇的表情,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柱的世界,去探究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新授】

活動一:

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圓柱,誰能説一説圓柱有哪些特點?請你來説,説的非常全面,請坐圓柱一共有三個面,兩個完全相同的底面和一個側面。誰還有補充,請你來説補充的非常完整。圓柱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它的側面就是一個長方形。同學們可真棒,對學過的知識都掌握的這麼紮實,那請同學們帶同學去袋中,拿出我們時間準備好的圓柱體紙盒。和同桌之間互相只一直摸一摸圓柱的表面積是指的哪些部分呢?誰想大家子一直請你來説,是的,非常準確,請坐。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兩個底面加一個側面的面積。

活動二: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圓柱的展開圖,同學們再把手中的圓柱體紙盒動手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並仔細觀察展開前和展開後,他們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圓柱的側面把長方形的長與寬與轉化前圓柱的以面半徑和高有什麼關係?你還有哪些發現?帶着這些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老師相信小組的力量是強大的,討論完成以端正的坐姿來示意老師看哪個小組的發現又多又好,開始

老師看同學們都已經坐端正了。哪位同學願意向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小組的討論成果,老師看葉渡的同學手舉的像小樹林一樣,那就一組三號同學請你來説。觀察的非常細緻,其轉化前和轉換和它同一個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但是轉化前圓柱的表面積就等於轉化後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其他同學還有別的發現嗎?請你來説。非常棒,請坐。過我們知道圓柱的展開圖,發現圓柱的表面積就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的面積。

活動三:

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圓柱的側面積,你會計算嗎?誰還有別的發現呢?請你來説,你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好孩子,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實際上就是求圓柱側面所展開的圖形,長方形的面積。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長方形的長與寬與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有怎樣的關係呢?誰來説一説?請你來説,説的非常準確,請多,我們圓柱展開,側面的長方形的長,其實就是展開前圓柱底面的周長。而展開後長方形的高就是圓柱的高。同學們,你們都發現了嗎?

那經過這些等量關係,你又能得到怎樣的結論呢?請你來説,多麼了不起的發現,同學們掌聲送給這位同學,通過這些等量關係,我們就可以求出圓柱側面積,就等於底面周長乘高,我們知道底面的周長就等於2πr×h。那側面接我們求出來了兩個底面的面積又該如何求呢?誰來所以説請你來説,小腦袋非常靈活,挺多兩個底面,我們知道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先求出一個圓,再乘二就可以了,一個圓的面積算對πr的平方×2,也就是2πr的平方。那經過我們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的面積,所以圓柱的表面積就等於,2πrh+2πr的平方。

同學們趕緊在和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記一記。看來我們要計算一個圓柱的表面積,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求出來的呢?對呀,只要知道底面半徑和高,就可以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觀察一下黑板上這些內容,以上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圓柱的表面積。

【鞏固練習】

接下來老師就來考一考大家,同學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這麼自信,請看大屏幕。

把一頂圓柱形廚師帽,高30cm,冒頂直徑是20cm,做這樣一頂帽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材料呢?同學們趕緊來翻一轉,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其實就是求啊。圓柱的表面積,同學們同意嗎?看來有的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來請你來説。説的非常棒,請坐,因為我們廚師帽只有一個底面,所以只需要求出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就是需要的面料,同學們趕緊來計算一下吧。老師看,同學們都已經完成了,誰來説一説你的計算過程?請你來説説的非常正確,那最後結果是啊,2198平方釐米,像這種實際使用的面料要比計算的結果多一些,所以這類問題我們往往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同學們可真棒,這麼快就會用圓柱的表面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看來同學們對這節課的知識掌握的非常紮實了。

【課堂小結】

不知不解本節課已經接近了尾聲哪位同學來説一説本節課都有那些收穫呢?班長你手舉得最高你來説,他説啊通過本節課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就等於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看來啊本節課上特聽講非常認真,請坐!

【作業佈置】

那接下來老師老師給大家佈置一個小任務,課下去利用今天所學習知識看一看我們家中有圓柱形物品,求出它們的表面積。下節課一起來交流討論一下。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2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圓柱體的表面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長方形以及圓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後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打下基礎。是一節數學探討課,與生活密切聯繫。

(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認識圓柱體,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概念,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能力,掌握圓柱體的表面積計算。

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

(三)重點、難點重點:圓柱體表面積的概念。難點: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

(四)教學具準備: 圓柱體實物

二、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繫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精神。因此,在本節課中,我認為運用活動教學形式,採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國小生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因此,按國小認知規律從“具體感知-形成表象-進行抽象”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系列活動認識形式,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由面到體

1、新課導入: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你還記得怎麼樣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圓)2、實物出示茶葉筒、易拉罐等立體圖形,從而得出立體圖形概念。3、板書揭題:圓柱體的表面積,從研究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形成發展中的一次飛躍。因此,在引入前,首先讓學生對以前平面圖形知識進行系統性回顧。然後,再出示立體圖形實物,在學生頭腦上建立立體圖形表象,並得出立體圖形概念,從而點明本節課學習內容和目標,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自主探究

本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層次:(1)“面”的特徵。(2)“面”的形狀。(3)“面積”的計算。不靠傳統説教式和灌輸式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學上我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基本原則,6人一組,採用“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給每個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個學生的思維和認識都“活”起來。鑑於上述,我首先引導學生認識的圓柱體表面積,然後將剩餘學習任務制訂成表格,派發給每個小組,以比賽的形式,參照實物,鼓勵學生在數一數、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的學習活動中,得到圓柱體各部分的理解和認識

1、引導學生認識圓柱體各個“面”的形狀和麪積計算。(小組合作完成)

(1)摸一摸,數一數;圓柱體它有幾個面?(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可按方位給每個面標上名稱。如:上面、下面和側面。)

(2)看一看,議一議;圓柱體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3)剪一剪,比一比;剪開後的每個面的面積應如何計算?有哪些面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

(4)指一指,説一説;從不同位置展開圓柱體的側面,不斷變換,引導學生認識。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3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圓柱的表面積》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人教版)第21~22頁例3例4,第22頁“練一練”,練習六第1~3題的教學內容。

(二)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探索並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同時,此前對圓面積公式的探索以及對長方體特徵和表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也為了學習本課內容奠定了知識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進一步完善關於幾何形體的知識結構,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形體知識打下基礎。

教材設置了兩個例題。例3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後,通過相應的“練一練”對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例4是引導學生在例3的基礎上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材這樣安排,意在讓學生經歷圓柱側面積、表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理解這些方法的來源,便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並從中學到一些數學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圓柱側面積的含義。

(四)教學目標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抽象、判斷、概括、推理”等方法獲得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比較、推理、歸納等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二、説教法和學法

國小生知識的形成總是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情認識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新知識時,應儘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較為完整的感性材料,通過讓學生操作、觀察、演算等途徑,調動眼、口、手、腦、耳等多種感官參與知識活動。基於這樣的認識,這節課我採用演示法、操作實驗法、引導發現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概括、歸納、演算、交流等多種方法進行學習,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及應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説教學過程

(一)操作導入,建立新舊知識聯繫點。

學生以前學的面都是“平面”,而圓柱的側面是“曲面”,是本課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這個環節我分3步進行教學。

1、捲一捲,感知“由直變曲”。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引導他們捲成儘可能粗的圓柱紙簡。

其次,提問:原來長方形紙片是一個平面;現在捲成圓柱紙簡後,它還是平面嗎?讓學生感知“由直變曲”。

然後,我根據學生回答談話:在一定的條件下平面是可以“由直變曲”的

2、展一展,感知“由曲變直”。

首先,我讓學生展開卷好的圓柱簡。

其次,提問:這個儘可能粗的圓柱紙簡展開後是什麼形狀?讓學生感知“由曲變直”。

然後,談話:同樣,在一定條件下曲面也可以“由曲變直”變為平面。

3、談話引入:今天我們將運用這個知識來計算圓柱的側面積與表面積。(板書課題:圓柱的表面積)

通過這個環節的卷、展操作,讓學生感知圓柱的側面“由曲變直”的過程,使得“圓柱側面積”的新知識與“求長方形面積”的舊知識聯繫起,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二)觀察對比,推導圓柱側面積計算公式。

這個環節,我將分兩步進行教學

1、觀察對比,理解圓柱側面積含義

首先,我讓學生再次卷出盡可能粗的圓柱紙簡。

其次,提問引導學生觀察對比。

(1)原來長方形紙片的長現在在麼地方?寬呢?現在長方形紙片捲成圓柱簡後變成圓柱的什麼面?

並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長方形 長 寬

圓柱側面 表面周長 高

(2)誰能指出這個圓柱簡的兩個表面?(現在是空的)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4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12冊33~34頁例1、例2、例3的“做一做”及練習七的第2~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能力目標:能靈活運用求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德育目標:滲透事物之間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增強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求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想: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圓柱,學習了圓、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併為以後學習圓柱的體積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節課由於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計算繁瑣,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以解決所遇到的數學問題。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合理有效的教學程序

(1)抓住關鍵,動手操作,突破難點

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的和,圓柱的底面是兩個相等的圓。對於圓面積的計算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生以前學過的面都是“平面”而圓柱的側面卻是個“曲面”。怎麼樣才能求出這個“曲面”的面積就成了圓柱表面積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於是讓圓柱的側面“由曲變直”,使新知識在一定的條件下統一起來就成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通過教具演示,把側面展開可以使側面“由曲變直”,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生活經驗,接受起來思維障礙較大。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採用實驗法,讓學生捲一捲、分一分,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捲成一個儘可能粗的圓柱形的紙筒。使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在一定的條件下,平面也可以“由直變曲”,那麼反過來曲面當然也可以“由曲變直”。又經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長方形紙的長和寬與用它捲成的圓柱形紙筒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已經水到渠成,得到圓柱的側面積等於底面周長乘以高。

這樣抓住新舊知識內在聯繫,安排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後及時動腦思考,不僅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及時練習,鞏固提高,形成能力

學生的能力主要表現在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求圓柱

側面積,由於已知條件的不同,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但用圓柱的底面周長乘以高是最直接的方法,通過練習處理好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結合,解決好已有技能在新情況下的運用,將對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起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引導學生推導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後,及時安排了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牢固掌握求圓柱側面積的基本方法。對於題中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的,並沒有一一進行方法的指導,只需把基本方法加以推廣,知道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時,應用已知底面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先求出底面周長,然後再求側面積就可以了。這樣就提高了學生運用基本數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減輕了學生學習中不必要的記憶負擔。這一點既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通過討論,多向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能力,我在教學中注意研究如

何引導學生獨立鑽研問題。對於課本上的例題,可以提供給學生作為討論和思考的材料,都儘量讓學生獨立去探討。因此,教學時提出了“除了側面外圓柱還有幾個面?”“什麼叫做圓柱的表面積?”“怎麼樣求圓柱的表面積?”等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進行獨立的探索。在“怎麼樣求圓柱的表面積?”這個問題時,有的同學得出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有的同學則會聯繫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把圓柱的兩個底面分成若干個小扇形後拼成一個與側面同長的長方形,然後與側面再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那麼整個圓柱的表面積=底面周長×(圓柱的高+底面半徑),用字母表示即S=2лr×(h+r)。這樣學生不僅親自參與了對新知的探索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還對舊知進行再創造並萌發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4)聯繫生活,遷移知識,感悟生活數學樂趣

國小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應找準每節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完例2後,我讓學生舉例説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沒有兩個底面的圓柱體。出示例3讓學生認真審題,並説水桶有幾個面,再計算出用了多少材料,學生計算完後,要求得數保留整百平方釐米。啟發學生看書發現新問題,討論計算使用材料取近似值時,要用“四捨五入”法還是用“進一法”。從而使學生理解“進一法”的意義。接着出示拓展延伸練習:製作一個高1.5米,直徑0.2米的圓柱形煙囱,需要多少平方米鐵皮?最後讓每一位學生小組合作製作一個圓柱體水桶並評選出最佳作品展示。

課堂小結後,我提出“大家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能求出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例如,可以把圓柱切開,拼成近似的長方體,由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這個問題讓學生知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的,也有利於挖掘優生的潛能,還能為求圓柱的體積埋下伏筆。

總而言之,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手、眼、口、腦,藉助學具讓學生動手去實踐,動腦去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圓柱的表面積》説課稿 5

一、教材分析:

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應當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以及圓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後面學習一些立體幾何知識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的學習目標應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融為一體,為了落實這幾點,本節課我們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想象和操作等活動,加深對圓柱特徵的認識,理解圓柱表面積的的含義,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後可以是一個長方形。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觸摸、觀察、操作等多種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空間觀念,並能利用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性和挑戰性,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夠從交流中獲益。通過學生們自己的認識來制定教學目標符合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讓他們親身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提高他們對問題的感性認識,經過一系列的實踐和計算,提高他們對問題的`理性認識。能根據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大膽猜想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頑強的學習毅力等。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在本課教材中佔重要地位,它們是學習其它幾何知識的基礎。所以本課的重點是:探索圓柱體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由於圓柱體的側面積計算較為抽象,加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所以本課的難點是:理解圓柱側面展開的多樣性,將展開圖與圓柱的各部分聯繫起來,並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而解決這一難點的關鍵是: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後所得到的長方形各部分同圓柱體各部分間的關係。

四、教學目標: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並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要按照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遵循啟發式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探究證明思路、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這樣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學習,這實際上式交給了學生自由飛翔的翅膀,交給了他們點石成金的金指頭。

五、學習方法:

在本課的學習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學生的學法以學生自備的圓柱形紙盒、長方形紙、剪刀等學具為載體,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活動。學習活動以小組共同探索、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創設平等、自主、和諧的教學環境,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推理、概括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並學會操作、觀察、比較、分析和概括,學會想象,學會與人交往。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個目的。

六、教學過程: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為了落實這幾點,我按以下四個階段完成本課。

(一)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這個過程我展示3個方面的複習內容:

(1)我知道圓柱的特徵是

(2)圓的周長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又是怎樣計算的呢?説一説,並用字母表示出來。

(3)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嗎?

以上設計讓學生逐題完成,通過個人彙報集體評價的形式來進行。讓學生在複習中進一步掌握圓柱的特徵,回顧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及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知識完全與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有關,為下一步探索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方法作好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充分體現數學知識的前後連貫性。

(二)設置懸念,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出本課的探究主題。

在此我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來引導學生:

請你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紙盒,這是我給大家準備的一個模型,現在我請大家幫助我設計一個你手中的模型一樣的圓柱形紙盒,你能告訴我你需要多大面積的紙嗎?(讓學生沉思一會兒後請學生起來彙報,發表自己的意見,根據學生的回答,慢慢引導學生理解這實際上是求圓柱的表面積,然後引導學生分別説一説自己對圓柱表面積的認識。)

你知道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嗎?(這樣通過説一説讓學生理解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進而引出新課,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圓柱的表面積》。

這樣設計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必要性,讓學生明確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同時又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動手操作,合作研究,彙報交流,發現聯繫,總結方法。

1、動手操作。

你知道圓柱的側面是個什麼面嗎?你能想辦法讓它成為我們認識的圖形嗎?請你用手中的長方形紙、剪刀動手做一做,試試看。

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嘗試,教師進行巡視、引導和點撥,通過學生動手將圓柱的側面展開成平面圖形的過程(比如讓學生想辦法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或者用長方形紙捲成一個圓柱的側面,或用大卷的塑料膠帶做演示),來感受化曲為直的思想,獲得直觀的感受。

2、合作研究。

如果沿着圓柱的一條高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會得到什麼圖形呢?請你和你的同伴説説看。

3、彙報交流。

讓學生把自己的展開結果展示給大家看。

4、進行推理,總結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測量圓柱底面周長和側面展開後得到的長方形的長或用彩色筆做記號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分析出圓柱的底面周長和側面展開成的長方形的長之間的關係。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概括總結: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嗎?那麼圓柱的側面積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因為有了上述的探究過程,學生很自然而然的就會概括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底面周長乘高,也就是圓的周長乘高。學生概括出公式以後讓學生寫下來,並讀一讀,用黑板展示出來。然後讓學生思考:要求圓柱的側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呢?

引出例1:已知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0.5m,高是1.8m,求它的側面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5、歸納新知。

你現在知道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了嗎?先自己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後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讓大家分享你的成功

通過獨立思考同伴交流全班彙報總結公式來完成。(這一環節,使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做到了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在合作中學習,在交流中成長,這樣能夠更好的突破難點。)完成後讓學生動手根據自己探究的結果完成例2、

6、聯繫生活,鞏固練習,培養能力。

這一環節是鞏固內化空間基礎知識,培養拓展空間思維,形成學生對空間的感受能力,學習關於空間幾何一些簡單知識點的重要環節。因而我設計的練習題在注重知識運用的前提下,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這一過程我安排了課本上例3.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讓學生明白在實際生活中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實際進行計算,講解進一法的意義和使用範圍。

(四)全課總結,促進構建。

這是作為新課必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和評價,既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興趣。結合板書,讓學生説説本課學到的知識,並説出是怎樣學到的。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本課所學的知識有系統的認識,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