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9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5篇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

一、説教材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敍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遊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嘗試和追求,重點記敍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能夠正確認讀詞語。

2.能默讀課文,理解為什麼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

3.查找資料,瞭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

?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能夠正確認讀詞語是教學的重點,聯繫課文及資料,理解為什麼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是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文相結合的特點。

四、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以“嫦娥四號”登月引入,讓學生初步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激發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探究,解決生字詞,疏通內容。接着我再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認讀,檢查學生的識字和課文朗讀。對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讓學生交流討論,理解詞義。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理清我國“飛天夢”的實現過程。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萬户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人造衞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探月工程啟動——新的征程“嫦娥四號”月背軟着陸——人類航天史的壯舉

2.感悟成就,昇華情感。

(1)探究:千年的飛天夢為什麼能在今朝實現?

①中華民族勇於實踐、鍥而不捨精神;②廣大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③國家的獨立、強盛、發展。

(2)課下延伸:查查資料,瞭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和同學交流,説説你的感受。

(四)課文小結

課文敍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遊太空的美麗夢想進行不斷嘗試和努力,終於把千年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表達了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髮展而無限自豪的心情。

五、説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緊緊圍繞課題,展示了千年飛天夢的實現過程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能幫助學生清晰明瞭地把握本課的主要內容。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走進田園、熱愛家鄉》

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低年級就開始滲透,到了三年級,綜合性學習與一組課文閲讀教學穿插進行,三年級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兩次提示。第一次放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前,提出活動要求,明確活動內容,指出活動途徑。第二次提示放在活動過程中,主要提示小組在活動過程中要及時小結、反饋、交流活動情況。最後在語文園地中安排“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等欄目,展示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四年級只安排一次綜合提示,為從中年段的小綜合過渡到高年段的大綜合作好準備。根據這樣的編排特點,我制定了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策略,分五個階段來進行:一、回顧教材,閲讀引領(1課時);二、學習建議,規劃活動(2課時);三、設置提示,實踐參與(8課時);四、搭建平台,成果展示(2課時);五、評價總結,延伸發展(1課時)。

二、目標定位

本次綜合性活動目標的制定有兩個依據第一課標要求,第二學情狀況,

語文課標對綜合性學習從會提問題、觀察分析、資料蒐集、表達方式、活動組織、合作討論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

2、學情狀況:

(1)歷次活動,為學生“走進田園”搭建了階梯。

(2)生活經驗,為學生“走進田園”提供了鋪墊。我的學生生長在農村,對鄉村的一草一木,蛙叫蟲鳴耳熟能詳;鄉間小道,溝渠小窪瞭如指掌;農活農具,農家風俗瞭然於胸,……這樣的生長的環境使他們更容易走進田園。

(3)文本閲讀,使學生產生“走進田園”了渴望。

當然,除了上述三個積極的因素外,還有兩個不利因素:

(1)現實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文本詩化的鄉村田園風光,閒情逸致的生活意趣與農村現實的有着天壤之別,因此,在本次綜合性學習中,教師要緊扣地域文化、生活特徵,引導學生與真實的農家生活“真情擁抱”,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珍愛田園的情感。

(2)活動與語文之間的距離。對於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用”語文的意識仍然比較淡薄,常沉緬於活動與遊戲中,因此,在活動遊戲中教師應引領學生髮展自己收集信息、口語交際、觀察表達,合作探究等語文能力,培養綜合的語文素養。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上網、調查、訪問等方法瞭解家鄉的景物;風土人情;瞭解不同季節的莊稼,瓜果蔬菜,感受田園文化與生活,推動學生聽説讀寫諸方面的能力發展。

2、過程與方法:藉助具體的鄉村田園場景,激發學生提問題的意識,以問題為抓手,以語文知識與技能為憑藉,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用多種形式把自己的活動過程、體驗、感受記錄下來,激發學生熱愛鄉村,珍愛田園的感情。

三、指導策略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只是一個指導者,一個參與者,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於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以引導學生的活動過程,指導學生解決活動中的問題,建立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基本操作規範。綜合性學習的課程價值就在學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因而,教師的指導應跟蹤過程,瞭解學生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展開相應的問題解決活動方式。教師作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和興趣,愛好與需要傾聽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悟

四、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回顧教材閲讀引領

首先進行課文回顧:《鄉下人家》描寫的是農家生活畫卷,《牧場之國》展現有是異國田園風光,《古詩詞三首》詩化了田園意趣。《麥哨》呈現的是歡快的童年生活。通過課文的回顧,一是激起學生的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的經驗;二是打開學生探究思路。

然後藉助課文《古詩詞三首》、“閲讀鏈接”中戴望舒寫的《在天睛了的時候》及“日積月累”中的詩句,進行朗誦,調動學生對鄉村田園的美好情感。

最後利用“詞語盤點”中的“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進行詞串朗讀想象,畫畫寫寫,積累豐富的詞語。

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就是用語文的方式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再現鄉村田園;在詩情畫意中激發學生探究的渴望。

第二環節:學習建議規劃活動

(一)閲讀材料

首先學習單元導語提示:從單元導語中明確編者意圖,編者在單元導語中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開展本次綜合性學習要藉助課文的學習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

1、學習建議:當學完《鄉下人家》的課文後,編者及時地提出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性學習,並提出了活動的內容、方法、策劃等建議,通過活動加深對農村生活的瞭解。

2、課文啟發:學完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引導學生回顧,藉助課文,打開學生活動思路。

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就是要,緊扣編排意圖,用足文本資源,打開學生探究思路,為制定自己感興趣的子課題作準備。

(二)規劃活動

1、提出問題。學生經過上面的學習,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但是在活動中學生提的問題往往是多、雜、亂、不成系統,有些問題過於深奧或不具備實踐操作的條件,所以在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篩選、歸納,形成一個或兩個主要問題。可出示提示單引導:

我的問題有:

我們小組討論後的主要問題是:

目的:在這個環節上,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一個指導者,指導學生,在眾多發散的問題上,作如何選取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

2、確立子課題

主要問題出來了,再結合“閲讀材料”,(導語、課文、提示、閲讀鏈接等板塊)提煉子課題。從景、物、人、事等方面來打開活動思路,確定子課題。子課題預設為:農村風光、童年生活、田園詩歌,農家藝術以及家鄉民俗、家鄉小吃、家鄉特產……

3、形成小組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知識水平、家庭背景等進行搭配分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對學生隨時因勢利導,進行提示、建議、歸納等幫助,做好 “平等中的首席”。

4、制訂計劃

為了使活動更有效的開展,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活動作個詳細周密的策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討論自己小組將制定什麼的活動計劃。使小組裏的每個成員明確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和分工等。

友情提示:

活動主題

活動方法

活動目標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小組成員分工:

活動內容:

目的:這個環節,是針對中年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往往容易偏離目標的現象,活動的隨意性大。所以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並遵照執行。

5、彙報完善

活動方案設計好了,各小組選代表彙報自己的活動方案,其它小組成員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本小組根據別人合理的意見進行完善,使活動方案更加具備合理性,能夠在實際中進行操作。

學習單:

我們小組採納的建議有:

我們組沒有采納的`建議有:

理由:

理由:

6、提交方案。

第三環節:設置提示 實踐參與

在綜合性學習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陌生的人和事,怎樣指導學生順利完成活動任務、獲得成功體驗,教師必須設置相應的提示。

比如:農村風光組、農村藝術組等均須用上走訪、調查、參觀訪問,做記錄等方法。教師適時提供訪問指南:

a、作一個有禮貌的,受歡迎的訪問者。

b、發問的問題要先設計好來。

c、做個會聽巧記的訪問者。

d、作個善於發問的訪問者。

e、時間不能太長(20分鐘)

再比如:田園詩詞組主要用到上網查找歷代部分的田園詩詞,還要到鎮文化館、校圖書室查閲當地文人或描寫當地田園的資料等蒐集信息方法。教師可以提供“工具箱”: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雅虎等);提供幫助的聯繫卡等。

第四環節:搭建平台,成果展示

指導學生分析、整理資料,選擇恰當的形式進行彙報交流。分兩個階段進行:

1、口語交際*習作的教學

結合本單元的“口語交際*習作的教學,讓學生説説對田園風光的感受、體驗,談談活動過程中的見聞、趣事,評評誰的收穫大,寫一寫印象深的內容。

出示提示:

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我的收穫是:

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我遇到的困難有:

…….

……

2、語文園地*展示台

結合展示台的教學,建議小組成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現自己的活動成果。比如:農村風光組可以用收集到的照片、圖片、文字等辦一期板報,出一份手抄報;田園詩詞組舉行詩詞朗誦會;童年生活組開展一次童年故事會、編集優秀習作;農村藝術組可以舉行一次作品製作比賽或作品展覽會等。

目的: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收穫的不僅語文綜合素養培育,還能得到交往、協調、策劃、組織、調查訪問等綜合素質的鍛鍊,非常有利於自身的成長。

第五環節、評價總結 延伸發展

瞭解評價方法,能夠參照各階段活動目標對自己及他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評選優秀小組、優秀同學等;二是自我反思;三是作好延伸,為下一次的綜合性學習作好準備。

評價他人環節: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張表。

評價人:

被評價人:

亮點

語言方面:

建議

語言方面:

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

調查表的設計:

調查表的設計:

紀律自控:

紀律自控:

活動創意:

活動創意:

……

……

綜合性學習結果的評價,應採用多種和元化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是遵循評價多元性原則來進行的。綜合性學習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僅允許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自己學習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同時,評價的主體也是多元的。可以是老師、學生,家長等都可以作為評價者。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3

説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敍事散文記錄了作者許地山小時候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以小見大,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説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雖然文章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説法,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藴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從新課標出發,結合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本着“以學生為本”的精神,我把《落花生》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技能目標: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懂得什麼是借物喻人。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花生的默默奉獻的可貴品質,理解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採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教學時應突出這一特點。

説教法、學法

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教法和學法的和諧統一。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根據教學目標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選擇了多種教法和學法配合實施,體現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特點,努力追求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1.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和實物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真正的把握文章內涵。

2. 談話法。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課本和學生應是對話和交流的關係,談話法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是我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

3. 朗讀法。語文課程應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感受課文的深刻含義。

4. 練習法。好的練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並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5. 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生生交流,師生互動,解決重點問題。 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本課採用以上五種主要的教法與學法,既突出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活潑簡單的謎語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請你們猜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個白胖子”,誰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學生猜出謎底後,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花生,讓同學們觀察,隨後我利用多媒體出示花生成長的圖片,邊出示邊講解課題:花生因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學上稱之為“落花生”。我這樣設計導入,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整體感知,探究學習

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展開記敍,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分析課文結構,然後師生交流,把課文分成以下三大段理解: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至最後):寫父親和我們品花生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情。

三.重點導讀,讀中悟理

注重閲讀體驗,加深理解,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是新課標的新要求,也是重要的閲讀教學策略。為了突破“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這一教學重點,我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閲讀第三段品花生議花生:首先,學生齊讀,初步體會。並討論:姐弟們説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父親又説到了哪些?(兄妹們説“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這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説的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卻是最重要的特點: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第二,多媒體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父親怎樣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是否露在外面來比較,以突出花生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於表露的品格。其中“鮮紅嫩綠”“高高的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裏”“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鮮明對比,我再一次利用多媒體播放它們的對比圖片,並在圖片上用文字概括出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比較,幫助學生理解花生雖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美,卻具有內在的可貴品質。為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把課文設計成填空,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一起做,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附:填空練習: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第三,分角色朗讀,深入體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生那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最後,我再次拿出花生讓學生們觀察,直觀的`體會花生的樸實無華,感受它的可貴品質。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未來社會對人的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父親説的“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作者説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兩句話的含義。學生討論完之後,我請同學們説説自己的觀點,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外表美和心靈美面前,應該更看重心靈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悦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説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這時,我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地告訴學生課文由議花生講到做人,以小事物闡述大道理,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這時,我在多媒體上打出兒歌: 姐弟種花生,居然收穫豐。 父親巧教誨,影響“我”一生。 我這樣做,目的是想利用淺顯易懂的兒歌,概括全文,突出文章借物喻人的特點,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五.拓展延伸,把握文章

佈置作業: 思考題:

1. 文中寫“種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議花生”四個過程,想一想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略寫,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2. 聯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想一想我們周圍的哪些人也像落花生一樣,樸實無華卻默默奉獻? 動手題:找出文中的好詞佳句,並會用好詞造句。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迴歸生活世界。我的作業有助於學生對生活進行反思、體驗,進而提升、完善。併為本課的第二課時埋下伏筆,做好鋪墊準備,幫助學生深度把握課文。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4

教學流程

一、情境法導課

這篇文章的題材切近學生的實際,有極大一部分學生有過達麗瑪一樣的經歷。因此課伊始我對學生説:“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春天的雨點》。哪些同學有過達麗瑪類似的情況?下面我們把自己當作達麗瑪來學習課文。”這樣導課,可以喚起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對文章人物的關注,使他們進入最佳的情緒狀態。 v

二、目標導向

向學生交待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實施目標

這一環節是影響目標達成度的關鍵,我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準備分三步進行教學。

(一)示範質疑(學習一、二自然段)

教師打開幻燈,出示自學提綱:

1.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並説説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2.達麗瑪的神態如何?她當時怎麼想?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想想完成自學,再用議議的方式進行檢測交流。疑是思維的開始,要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而質疑能力的培養要經歷教師從扶一放、學生從仿——創的過程,教師出示問題,示範質疑,讓學生有路可循,為第二步的學習質疑作好鋪墊。

(二)學習質疑(理解課文三、四自然段)

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瞭解烏漢娜老師是如何給達麗補課的,接着讓學生模仿第一段的自學問題,給自己、同學們提出問題,師生經過篩選補充,教師用幻燈出示自學提示:

1.“用——”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並説説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2.達麗瑪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學生帶着問題繼續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學法自學第二大段。最後師生交流。

在交流問題2時,插進有感情朗讀訓練。“達麗瑪望着老師嚴肅的面容,心裏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這個句子是值得深究的一個句子;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我分四步進行。一讀句子想:這句話圍繞哪個詞來寫;二讀,這句子圍繞“發誓”寫了什麼內容?三讀,這句子表達了達麗瑪怎樣的情感。通過讀讀、想想、議議讓學生懂得達麗瑪之所以決心要專心致志地聽課是烏漢娜的行為、精神感動了她,在這基礎‘上,再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融入聲音讀出來,即四讀。

達麗瑪是怎麼做呢?這個問題文章沒有正面敍述,而是通過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之間的對話表現出來的。教學時.她倆的對話我採用以讀代講法;指名分角色朗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及時矯正;優生示範讀;自由讀;檢測性指名分角色讀,在有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讓學生懂得烏漢娜為了達麗瑪的進步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偽努力有了收效,從而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那份真誠的愛,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其中的`作用。

這一環節是“扶”的過程,讓學生模仿質疑,質疑後師生討論、篩選、補充問題,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有利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悟出學法。

(三)運用學法。(自學第五自然段) 。

1.分小小組自學第三大段。自學後質疑;釋疑。(簡單的問題小組解決,不能解決的自學後向老師質疑。)學生自學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適時加以點撥,提醒學生抓住可疑標點,不理解句子,結合課題,文中內容加以質疑。

2.學生質疑,師生釋疑。

重點解決第三段中“……”的作用和課文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文中的“……”表示達麗瑪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語意未盡。為了讓學生理解其含義,我先創設情境,打開幻燈,指着“達麗瑪”敍述:假如這就是你,旁邊是你的老師。有那麼一天,你落下了課,放學後老師為你補課。補充課,天色已晚,老師不放心就護送你回家。天下着毛毛細雨,老師解開衣襟把你摟在懷裏,雖然是春寒料峭,可是你卻感到—陣陣温暖。到了家,老師渾身濕透了。你摸着自己乾燥的衣服,望着老師的背影漸漸遠去,你此時此刻是怎麼想的呢?學生練筆,寫後講評。學生學習了一、二段後,對老師的優秀品質有了較深的感受,在這基礎上創設情境,讓學生練筆,這是讀的延續、深化、昇華,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引起共鳴,為最終突破難點,作好情感的準備。

教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春天的雨點指的是什麼?草原上勃勃生機又象徵着什麼?最後教師小結:教師對學生的愛猶如春天的雨點。達麗瑪在愛的澆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發出勃勃生機,天天向上,茁壯成長。

四、總結全文,質疑問難

引導學生回顧全文,從知識方面、學法、情感方面讀讀自己的收穫以及不解之處,其目的是強化目標達成度,提高課堂效率。

五、作業檢測

作業是根據第2課時的第1、2兩個目標而設計的,旨在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5

【教材分析】

《火燒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整篇課文都是圍繞着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來體現“美”,通過質樸而生動、形象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動感色彩的想象,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聽覺感受,使他們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深深地喜愛上這大自然的神筆之作!從而深化了主題。

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説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説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多彩畫面,感悟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

【説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説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説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出示彩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複述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下去時的特點,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分塊閲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採用了情感朗讀法,通過精讀細講、釋疑拓展、想象體會,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瞭解作者所描繪的充滿了大膽神奇想象的火燒雲景象,並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在這一環節,我們設計了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四)作業設計: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是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6

説課,是一個教師專業素質和文化理論水平的綜合體現。説課與備課不同,與上課也不同。它是一門以説課者個人素養為基礎,以説課的方法、手段的巧妙運用為核心,以顯示説課者的藝術形象和風格為外部表現的綜合性藝術。其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説課語言的要求

①要求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生動、形象

説課的語言表述必須正確無誤,而且做到用詞恰當,句法規範、通俗、明白、簡練,語言連貫,同時又生動形象。

所謂“正確無誤”,就是要求確切地使用概念,科學地進行判斷,合乎邏輯地進行推理;所謂“用詞恰當、句法規範、通俗、明白、簡練”,就是要求合理地選用詞彙,符合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樸實,不堆砌華麗的詞藻,多用口語中常用的詞彙和句式,少用生疏、冷僻的名詞術語,儘可能減少多餘的語言信息,不累贅、重複、絮絮叨叨;這裏的“語言連貫而又生動形象”,指的是説課的語言表述應流暢、不能結結巴巴,而且語言在樸實之中還要有文采,有情趣,要善於描繪,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敍事説理則如涓涓清泉在輕輕流淌,娓娓動聽。

②要求語言幽默,富有節奏感

幽默的本義,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它是語言的一種藝術。説課中語言的幽默,是説課者通過比喻、誇張、詼諧等手法來表現的。説課語言的幽默,體現了説課者駕馭語言的能力。説課中恰當地運用幽默,能使聽者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領會説課的內容,獲得鮮明的印象,從而優化説課的效果。這裏所説的説課語言要富有節奏感,是指説課的語言應當抑揚頓挫,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該低則低,不能從開頭到結束,始終一個腔調,一種語調。當然説課語氣和語言節奏的變化,還應當依據説課的內容,而不能隨心所欲。如《江姐》這篇課文,在説到敵人對江姐進行殘酷迫害的時候,就應該用憤怒的語氣,而在説戰友們給江姐那封信的內容的時候,就要放慢節奏,表現出同志們對江姐崇高品格的無限崇敬和對江姐所受迫害的無限關切之情。總之,恰當地把握好説課語言的節奏,合理地運用語言的幽默藝術,既是説課語言的自身要求,也是説好課的一個重要手段。

③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語言

説課,聽的對象不是學生,説課的過程也不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説課的過程是一個由教師講述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敍述過程。有些教師像上課一樣來説課,顯然是不妥當的。説課應當以講述語言為主,再綜合運用課堂教學語言和朗讀語言。所謂講述語言,指的是一種客觀的陳述性語言。“講述”,即講説,就是把事情和道理講出來,它是説者面對聽者一種“獨白”性的言語活動。其特點是語言信息輸出的單向性,沒有聽眾的言語配合。而且獨白語言不使用談話法、問題法,對比討論法,而唯一依靠獨白活動來闡明事理。説課應當以使用此種語言為主,是因為獨白語言便於説課者系統地介紹自己的教學設想和所持的理論依據。當然,這並不是説説課,就只要使用一種語言就夠了。恰恰相反,説課還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語言。如:在説教學程序設計的時候,由於説的是怎樣教,為了讓聽者聽清楚課堂教學是怎樣一步一步實施的,就需要置自己於課堂教學的情境之中,像實際的課堂教學那樣,有講有讀,有問有説,整個過程都應以使用課堂教學語言為主。這裏的所謂課堂教學語言,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所運用的語言。一般來説,説課中除在説教學程序設計時要使用教學語言以外,還有課堂教學的導語,課堂教學總結也應使用教學語言。這樣才能使聽説課的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感受效果。與此同時,在説教學程序的時候,有時還需要運用朗讀語言。所謂朗讀語言,就是有表情地運用各種語調、語氣將文字讀出聲來的語言,它廣泛運用於國小閲讀教學當中。如説課者能在説課中根據説的材料的內容和所要反映的思想感情,恰當地運用朗讀語言,就可以增加説課的感受力,併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

2.説課內容的要求

①要求內容正確

內容正確,是國小語文説課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包括教材的中心、結構、寫作特色、重點、難點和通過教材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都必須説得正確無誤,能夠體現教材內容的高度科學性;二是在處理教材,即述説教學過程的時候,不能出現知識性的差錯,所涉及的名詞、術語、概念必須詮釋正確、表述無誤,而且所傳授的知識,也必須是反映客觀事實及其規律性的知識,換句話説,也就是所教的文化科學知識要絕對準確,不允許在科學性上有任何疏忽和失誤。

在國小語文説課當中,做到內容正確,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構成一堂好課的前提條件,一切教學藝術的運用,都建立在教學內容的正確之上,如果內容出現謬誤,即意味着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接受的將是一種錯誤的信息,這是最不應該發生,也是説課最應當避免的事情。

②要術內容完整、系統

國小語文説課的內容,該説些什麼,一般都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如大綱、教材、教法、學法、板書、練習設計、理論依據,都是通常説課所需要説到的基本內容。凡屬説課的基本內容,原則上都應當説到,這是因為説課內容自身是一個結構嚴密,彼此間具有多層次內在聯繫的網絡系統,每一部分內容都在説課內容這個總的網絡系統中,具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任何一個部分內容的殘缺,都有可能損害這個網絡系統在完成説課目的任務中所具有整體功能。當然,這並不是説,每一部分內容都需要平均使用力量,恰恰相反,在説課活動中,有時由於時間的限制或突出重點的需要,有的內容不僅需要而且應當略講、少講,這就是處理説課內容的靈活性。但略講或少講,不是不講,而且即或是略講或少講,也應當以不損害説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為前提,不然就會影響國小語文説課的質量。

③要求內容有序、聯貫

什麼叫“序”?“序”就是次序、順序。序,是由事物的內在聯繫決定的。事物有序,才更方便和更有利於人們認識和把握。國小語文的説課,不同於文學創作,可以任意正敍或倒敍。它先説什麼、後説什麼、再説什麼,雖然不是絕對固定,但也必須按照自身固有的內在順序性,一步步按序述説,不能錯位、顛三倒四。如説教材,總是放在説教法、説學法的前面,説學法也總是放在 説教法的後面,而不能移到説教法的前面去説。換句話,也就是國小語文的説課,一般總是先説教材、再説教法、學法,然後説教學效果。這決非是刻板的程式,而是説課過程邏輯性的'體現。所以在説國小語文課的時候,其內容要求做到有序、而且條理清楚、意思聯貫、邏輯嚴密、結構合理、流暢自然、環環緊扣,以便為實現説課過程的全程優化,提供切實的保證。

④要求內容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突出重點,是達到最優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國小語文説課內容的重點,一般包含兩個含義,一個是內容總體上的重點,另一個是所説教材教學方面的重點。所謂內容總體上的重點,指的是構成説課基本內容當中,最能反映説課本質特點的部分,即“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部分。特別是由於説課者的教學能力、水平綜合反映在教材處理上,所以説課中的教學過程這部分內容更需要詳説、細説。説清楚教學過程有哪些環節,這些環節是怎樣一步一步安排的,每個環節又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落實的等等;第二個説課含義上的重點是指教材教學方面的重點、難點。這些重點往往是教材中的精華,是必須要讓學生掌握的內容。而難點則是學生在獲取某部分知識或技能過程中由於受知識和能力侷限所造成的障礙。凡是這樣的重點或難點也需要詳講、細講。説課中能否做到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不但反映了説課者説課技巧的成熟程度,也説明説課者理解教材的準確性和實際處理教材的技能。只有抓住重點,突出重點,課才會説得精彩,讓人印象難忘。

3.説課中的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要求

國小語文説課的“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要求”,是由國小語文説課的主要特徵所決定的。國小語文説課的主要特徵是強調説“理”,即不但要説“教什麼”和“怎樣教”,更要説出“為什麼這樣教”,這個“為什麼教”就是教育理論,它涉及大綱、教材、學情、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一系列教育的基礎理論。

在國小語文説課活動中貫徹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要求,保證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得以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從而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有利條件,它也使經驗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上升成了一種科研型的、研究性的教學探究過程,從而使教育理論也得以可能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得到驗證和發展。

要在國小語文説課活動中落實好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要求。首先必須正確認識與處理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辨證關係。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從本質上講是統一的,但由於理論具有普遍性,而教學實踐的實際情況卻幹差萬別,所以,有時候,有些教學實踐中的做法,從道理上講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行不通,有時則道理上講不通,而實際教學中卻行得通。如果不切實際地照搬教育理論,就會成為教學中的教條主義,造成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脱節。就説課活動而言,就是要求就説的內容進行上課,並通過這種教學實踐,使教育理論更接近教學實際,從而逐步做到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其次,要處理好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是不能呆板地説教學實踐,也不能孤立地談教育理論,而要把説教育理論與説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這個“結合”,還應當是自然的,具有某種必然的邏輯聯繫的,不要為説理論而説理論,而要使理論為教學實踐服務,成為實施教學實踐的科學依據,從而使聽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達到增進説課效果之目的。此外,還要在説理論的時候把握好“深淺”的度。淺了,僅僅點到,貼標籤似的,固然不好;“深”了,不管需要不需要或有無直接聯繫,把可以搬出來的理論依據統統搬出來,也是應當避免的。總之,合理、科學、不勉強,在説課中做到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而且做到結合得自然,是説好課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對説課的最基本的要求。

4.説課與課堂教學相統一的要求

説課與課堂教學相統一的要求是由説課的目的任務決定的。説課的終極目的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這與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對上課前説的課來説,説課中的教學過程既是對課堂教學所作的理論上的規劃設計,這些規劃設計又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實施、驗證。如果是上課後説的課,則説課是課堂教育某種意義上的再現。説課與課堂教學這種聯繫上的特殊性,説明説課應與課堂教學相統一。凡是課堂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説課也必須遵循。例如課堂教學要求目標明確,因此説課時也必須説清所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發展哪些智能;課堂教學要求結構合理、緊湊,符合系統論的原理,説課中的教學程序也就應該一環緊扣一環,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課堂教學要求教法得當,説課在選擇教法的時候,也就必須審慎對待,努力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

在説課中落實説課與課堂教學相統一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説課中理論與實際脱節的傾向,使説課真正發揮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功效。

5.説課的其它要求

説課,既是説課者教學素質的集中反映,自身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説課的其它一些要求是:

①要有創造性

創造性是藝術的靈魂,也是一切藝術所具有的共同特徵。贊可夫説:“所謂創造性,就是一種不斷前進,向着更完善、更新鮮的事物前進的志向,並且實現這種已產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這是一個創造性地工作的教師的座右銘”。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説課藝術,它也貴在創造、貴在靈活、貴在説課者説出自己的特色來,這也正是同樣一個內容,不同的説課者會有不同的説課效果的根本原因。如果刻板地按圖索驥,墨守成規,死搬硬套説課的條條框框,説課也就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圖騰,沒有一絲活力和毫無魅力可言了。所以,説課一定要注意發揮自己的特長,在不違反説課原則的前提下,努力擴大創造的空間,説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若干説課的若干環節或對某些環節作些拓展,以及設計一些與眾不同的精彩的導語和藝術地運用好多種教學媒體等等。

②要控制好説課的節奏

在現實的説課活動中,有時會出現三種情況:一種是規定的説課時間到了,而課還未説完,於是出現了説課的“拖堂”;二是“前鬆後緊”,即説課開頭時慢慢吞吞,沒有時 間觀念,後來發覺時間所剩無幾,而內容還有一大截未説,於是慌里慌張地突然加快語速,一句接一句,也不管別人能否聽得清楚,最後匆匆忙忙,草草收場;第三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相反,就是“先緊後鬆”,開始時説得快,後來內容快説完了,而時間尚剩許多,説課者只好採用東拉西扯,或故意減慢語速等手段,以期捱滿時間。這些現象都會嚴重影響説課的整體效果。説課的過程,就像彈奏一部樂曲,自始至終都要注意控制好節奏。説課前應根據説課規定的時間,對各部分內容所需的時間,大致作一個估算,以便心中有底。在具體的説課過程中,應儘量做到按計劃時間説課,切忌腳踏西瓜皮,説到哪裏算哪裏。語速要前後一致,做到整個説課過程節奏統一、和諧、不慌亂、也不緊張,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説完該説的全部內容。

③要講究説課的風度

要使説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要求説課者講究説課的風度,如整潔的儀表,親切、自然的教態,輕鬆自如的談吐和恰到好處地運用體態語言等等。

優美的説課風度,也是一種重要的説課藝術,它能給聽者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從而使説課也變得更加藝術化。説課中,説課者要輕鬆、自然、灑脱,但又不能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像演説一般;要莊重,但又不能拘謹、過於嚴肅。教師説課時的位置,一般要求相對固定,不要多走動。眼睛也不能只盯着講稿,而要和聽者建立視線上的接觸,其目光和眼神也應該是十分自然的。總之,説課藝術是説課者高深教學造詣的體現,是建立在説課者個人素質修養基礎之上的。它要求説課者在説課中有恰如其分的姿態、動作、神情,並能恰到好處地使用目光、表情、手勢、體位之類的體態語言。努力做到莊重得體又不拘謹呆板。雖可談笑風生,但不能流於滑稽;雖可詼諧幽默,但又不能庸俗、淺薄。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7

一、説教材

《西門豹》一課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紳藉口河伯娶媳婦欺騙老百姓,他將計就計,最後懲治了官紳和巫婆的事。

針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閲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瞭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掌握學習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4.品德目標: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二)設重點為:

瞭解西門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為百姓除害的。

(三)設難點為: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

二、説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言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主動獲取。因為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閲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三、説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思——説——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本節課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自問自答,表演中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本班學生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在自問自答中學習二、三部分。

師:大家在上一節課學得很好,很有興致。現在我們學習課文第二個故事“懲惡”。根據你們第一節課的發言,我覺得大家對這一課書已經理解得很不錯了。所以這一段我想讓你們自己來學,可以嗎?(生:可以)怎麼學呢?我想讓同學們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行嗎?

生:行。

師:現在再給大家一段時間,你們做一下準備,好好讀一下課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讀課文,做準備。)

師:好,準備好了嗎?(生齊:準備好了!)提問現在開始,先由第一個同學提問。

主要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西門豹為什麼説那個新娘不漂亮,要説換一個漂亮的?

2.課文中説“西門豹面對着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經把巫婆和官紳都投進了河裏,壞人已經懲辦完了,他為什麼還那麼長時間站在河岸上?

3.西門豹是鄴這個地方的大官,別人都得聽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許再給河伯娶媳婦,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抓來砍頭,這有多簡單,為什麼還費那麼大勁去裝着送新娘?

4.我想讓同學説一下,課文插圖中畫的都是誰?

(二)表演“送新娘”這段故事。

(教師選演員:西門豹一人、衞士二人,巫婆一個、官紳頭一人、小官紳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師與巫婆、官紳等人耳語一番,又囑咐了其他人,表演開始。)

衞士:(喊)西門大人到!(西門豹出場)

官紳頭:(帶着小官紳上前,拱手)參見西門大人。

巫婆:(帶着女弟子上前,行萬福禮)參見西門大人。

西門豹: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弟子攙新娘出場,新娘在哭,用手抹淚。)

西門豹:這個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訴河伯,過幾天我給他送一個漂亮的!(兩個衞士拉巫婆下場。巫婆還叫了一聲:”哎喲,我的媽呀!”。)

西門豹:(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麼還不回來,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飯了,去,麻煩你去催她趕快回來!(衞士把官紳頭拉下場)

關於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3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的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祕密。於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

這篇狀物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仔細讀讀課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以上內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紹兵馬俑的規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寫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篇文章的教學要求與重點就是:

1、憑藉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2、聯繫課文內容領會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這篇文章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差甚遠,全班沒有一個親眼見過,如果光靠老師説,他們一定是聽得雲裏霧裏,索然無味。所幸,網絡社會為學生更快速、直接地學習這課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學生可以根據網站中的圖片、文字等大量資料,盡情地遨遊於秦兵馬俑中,如果此時再由老師來講解,又顯得多餘了,於是,我在教學設計中緊扣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尋,去學,去實踐,而老師僅僅做了一個穿針引線的指導者、引路人。

這個網站是為六年級學生學習《19秦兵馬俑》一課專門製作的學習主題網站,共分九個版塊。“主頁”是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學習有問題,可以點擊“選題探究”,在打開的網頁打出自己的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呢?可以點擊“課文點導”,去研究自己的問題,也可以點擊“資料集錦”或直接上網(點擊“在線資源”)對解決問題會有很大幫助。需要討論,可點擊“討論交流”,體現協作精神!學得怎樣,肯定想自我測試,可點擊“在線測試”看看自己學得怎麼樣。怎樣彙報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點擊“呈現評價”就會提醒你!還有問題下課繼續研究!回家有問題,可點擊“給我來信”以電子信箱形式發給我。

在教學這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時候,我抓住書後的第4題來進行。書後的問題是:“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兵馬俑的,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課文着重介紹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方面的內容。這兩部分是通過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即“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連接起來的。這句話在文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過渡一下,讓學生自學第三部分,自學要求就是:

(1)讀一讀,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態、動作的詞。

(2)議一議,你喜歡哪一類兵馬俑,為什麼?小組交流。並且自己從網站中尋找你感興趣的內容。

(3)演一演,根據書上的描寫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猜猜演的是什麼俑。

接下來讓學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心地讀讀第三至十自然段,説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從而,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讚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最後安排的作業就是:

1、依照文中的過渡段練寫片斷。

2、繼續蒐集秦兵馬俑相關的課外資料,把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製作成一個Powerpoint,下節課交流。

在這樣的安排下,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感興趣地學習,給他們提供環境,一個容量較大的網站;給他們提供一個舞台,自編自演,展示才能;給他們一個擴展的空間,製作Powerpoint交流。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理解文本,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悟倫納德老師愛的教育力量,“八個字”對小女孩健康成長的深遠影響。

二、教學重點:

體會倫納德老師關愛學生的高尚情操,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體會小女孩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倫納德老師説的八個字的真正用意和情感。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質疑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生:《難忘的八個字》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難忘的八個字是?生:我願你是我女兒!相機板書

3)師指板書問:那這我指的是?這個“你”又是指誰呢?

4)我願你是我女兒!對“我”又產生了什麼影響,而使我終生難忘呢?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用畫出來。生自由讀文。

5)交流。課件出示“這八個字彷彿是一束温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這八個字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這八個字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

a.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個句子,然後根據這個句子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b. 學生質疑,師隨機梳理。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幼小的心靈受傷呢?

2、分層閲讀,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這是一個這樣的“我”?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告訴我嗎?相機理解:與眾不同、令人厭惡

課件:我是一個小女孩。

2)哪些句子寫我的長相與眾不同、令人厭惡?請同學們用筆劃下來,並讀一讀作者是怎樣寫“我”的與眾不同的。

課件:一個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難看的嘴脣,彎曲的鼻子,傾斜的牙齒,説起話來還結巴。

師:嘴脣、鼻子、牙齒這些都是人最重要的五官,單一樣有缺陷就很可怕了,而我有……有……有……,説起話來還……。

3)同學們,如果在你的身邊,在你的同學中,就生活着這樣一個小女孩,你覺得別人會怎樣看待她?

課件出示:

當我走在上學的路上,我會聽見別人説;

當我來到校園中,我會……

每當下課後我……

4)師:如果你就是那個小女孩,面對同學們的嘲笑,你會有哪些感受?請你帶着這種感受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5)師: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我越來越不自信,甚至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所以我越來越敢肯定,(指一生讀句子),齊讀:除了我的家人,沒有人喜歡我。課件:我越來越敢肯定:除了家人以外,沒有人會喜歡我,更沒有人會疼愛我。師煽情,反覆指生讀這一句話

6)師:這時你最需要得到什麼?小女孩的願望實現了嗎?

3、品讀語言,感受倫納德老師的美麗可愛。

1)師:在同學們和我的心目中倫納德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倫納德老師?指導朗讀。

課件:倫納德老師胖胖的,很美,也很可愛。她有着金光閃閃的頭髮和一雙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

2)這樣美又可愛的老師同學們喜歡嗎?課文中是怎麼説的?

3)那麼小女孩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4、一句令人難忘的話,感悟倫納德老師美好的.心靈。

1)但是,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她?“更”字説明了什麼?我為什麼更喜歡倫納德老師呢?生:這裏面有一個不一般的故事。

2)師:這個不一般的故事發生在一次“耳語測驗”的時候。

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7自然段思考這個怎樣的不一般的故事?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不一般的故事和你的同桌説一説。(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故事敍述清楚。)

5、指導學生在敍述的過程中,體驗小女孩的心情。

師:“我”長相醜陋這個事實已被同學們看見,如果我的左耳先天失聰再被同學們發現,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同時降臨到了一個小女孩身上。那一刻“我”一定特別——(害怕,緊張)

師:來,送到句子中來讀一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什麼?你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的?

師:是啊!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陷,我不得不最後一個去做耳語測試。“我”的心情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自己先試一試。

師:小女孩多麼自卑,可是自卑的人也是有自尊的,為了讓自己好受些,小女孩是怎麼做的?(撒謊和作弊)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不惜對同學撒謊、在耳語測試中弄虛作假,讓受傷的心不再受到傷害。

課件出示

我把左耳對着倫納德老師,同時用右手緊緊捂住了右耳。然後,稍稍把右手抬起一點兒。

請同學們把表示動作的詞語圈劃出來,並做一做。

同學們讓我們也捂住右耳和小女孩一起聽聽聽聽倫納德老師説些什麼?師:“我願你是我的女兒!”你們聽到了什麼?

師:正是這麼的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對這位可憐的一個小女孩説了八個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1)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女孩,當你聽到倫納德老師親切、温柔的對你説“我希望你是我女兒”時,你有什麼感受?

(2)師:是啊,母親最愛自己的孩子了,因為她喜歡我,愛我,所以才會希望我是她的女兒。每個孩子聽到這句話都會感到歡欣和感動的,更何況是一個從小就缺少關愛的小女孩,她聽到了這樣的話,她的心靈受到了怎樣的的震撼啊!

(3)帶着你的感動,帶着你的震撼讀讀這個句子吧。

師:所以説——

生:這八個字彷彿是一束温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課件)

師:為什麼我會把這八個字比作一束温暖的陽光?

師:所以説這八個字,撫慰了——生: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

師:改變——生:我對人生的看法。

師:令——生:我終身難忘。

師:在這一束温暖的陽光照射下,從此

課件

一跨進校門的時候我同學們的嘲笑。

耳語測試的時候我。

上課的時候我。

的時候我。

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很美、很可愛的倫納德老師對長相與眾不同、令人厭惡的我説出了這温暖的八個字——我願你是我的女兒!所以説這八個字令我——終生難忘。

正是是這份愛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是這份愛,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帶着倫納德教師的愛,小女孩在她人生的道路人艱難的前進着,二十多年過去了,小女孩,最終成為了加拿大的作家。

6、拓展延伸、讓世界充滿愛

師:同學們,讓我們都像倫納德老師一樣,獻出自己的愛,把愛的火種,撒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愛充滿人間。

感謝信給倫納德老師。

2、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誦給父母聽。

3、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9

一、説教材

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主題,主要是通過課文來進行觀察自然、保護環境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學常識為主的敍事文章。它以事情發展為順序,講述了我和同伴去旅遊時看到一隻幼龜被嘲鶇啄食。他們不顧嚮導的勸阻,讓嚮導把幼龜放入大海,結果指使更多的海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願望截然相反的結果。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 一)釋題

板書課題,什麼是“道”?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自然界究竟有什麼規律呢?

(二)回顧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

2、出示圖片,瞭解太平洋綠龜的相關知識。

(三)緊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

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令作者如此後悔呢,自由讀課文3~7自然段,説説這是一件怎樣的事。

(作者他們救了一隻幼龜而害了許多隻幼龜。)

概括板書“救龜”──“害龜”。

“救龜”與“害龜”分別是哪幾段?(3~4,5~8)

(四)抓關鍵詞,學習“救龜”(3~4)

讀讀第三段,你覺得這一段裏值得你積累的詞語有哪些?(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找到這兩句話讀一讀,聯繫上下文,用你的動作來説明這兩個詞的意思。(指名錶演)

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幼龜非常謹慎,寫出了“偵查”之意。)

還有一個詞也説明了幼龜很謹慎,你知道是哪個麼?(突然,説明其動作快。)

齊讀第三段。

正在這時,一隻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此時假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

是啊,憐憫之心人皆有之啊,咱們來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反應。

找找遊人和嚮導不同反應的詞語。

1、遊人:緊張 焦急 呼喊

2、嚮導:若無其事 極不情願 冷淡

出示:

嚮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朗讀體會若無其事)

分角色朗讀第四段

如果你是幼龜,你會怎樣感激嚮導呢?

(五)學“害龜”,體會心情

1、故事到這裏結束,該是完美的結局。可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指名讀5、6段,看圖,想象慘狀,體會“飽餐一頓”。

2、一隻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由於得到錯誤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龜爬了出來,成了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真是幹了一件_____的事。此時此刻,作者和同伴們的心情怎樣?吃驚、震驚、後悔、自責。

3、填上適當的詞語,讀句子。

同伴( )地説:“天哪,看我們做了什麼!”

(六)明道

1、沙灘上的慘劇正在發生,我們應該怎麼辦?補救。讀第七段,把描寫嚮導和我們的動作的詞語畫出來。

此時的心情怎樣?

交流:摘下、放進、抓起、奔跑。

此時嚮導和我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這些幼龜──趕緊、迅速、氣喘吁吁)

朗讀體會心情。

2、我們的補救有效果嗎?儘管我們竭力搶救,可不少幼龜還是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讀第八段。出示句子: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麼?)

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我們此時會想些什麼呢?

嚮導由若無其事到不情願,現在心情又是什麼樣?

3、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説的那句話(出示)還會勸告他嗎?你還會哀求他嗎?還會去指責他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現在你對嚮導的話,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嗎?誰來説説。

(七)作結

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做些什麼呢?課文通過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如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這就是自然之道。

課外探討;嚮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為什麼不制止,反而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0

教學目標:

1、會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字,把字寫規範。能聯繫上下理解“與眾不同”“嘲笑”“畸形”等詞語。

2、引導正確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師愛的偉大和無私,懂得獲得愛的幸福和美好,學會關愛他人。

3、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特點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正確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倫納德老師關愛殘疾兒童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關愛殘疾人的故事讀一讀。

2、生字、詞的卡片、課件。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難忘的八個字》這篇文章,文中的小女孩叫瑪麗。安伯德,她先天殘疾,可長大以後,卻成為加拿大有名的作家,她説,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老師對她説了一句話,那是對作者來説是終身難忘的八個字,究竟是哪八個字呢?

師在黑板上寫這八個字。

師:誰願意讀一讀這八個字,你怎麼感受的就怎麼讀。

生1:“我希望你是我女兒!”(師:你讀得很温柔。)

生2:“我希望你是我女兒!”(師:你讀得很誠懇。)

生3:“我希望你是我女兒!”(師:你讀得很深情。)

生4:“我希望你是我女兒!”(師:你讀得很真摯。)

師:你們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所以讀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但老師可以感受到,你們每個人讀得都很真誠。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地讀一遍課文,看看這八個字對文中的小女孩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用波浪線畫下來。

師板書:直射我的心田

撫慰我的心靈

改變人生看法

過渡:這八個字,彷彿是一束温暖的陽光直射小女孩的心,令她永遠難忘。她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小女孩過去的內心世界。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

2、哪句話描寫了小女孩的長相?(教師出示句子:我心裏很清楚,對別人來説,我的模樣令人厭惡:一個小女孩兒,有着一副畸(jī)形難看的嘴脣,彎曲的鼻子,傾斜的牙齒,説起話來還結巴。)學生讀句子,理解“畸形、彎曲、傾斜、結巴”。

3、是啊,她真是與眾(不同)!她長得這麼難看,同學們是怎麼對待她的?

4、而她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教師出示句子:我越來越敢肯定:除了家裏人以外,沒人會喜歡我,更沒人會疼愛我。)

5、誰再來説説,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出示:這是一個的小女孩。)

這麼自卑,心靈受到嚴重創傷的小女孩,也許她從不主動

Ⅰ、從不主動(在同學面前講話)。她怕別人笑她(有着一副畸(jī)形難看的嘴脣、説話還結巴。)

Ⅱ、從不主動(跟同學一起做遊戲)。她怕同學笑她(長得太醜)。

Ⅲ、從不主動(跟同學交朋友)。她怕(同學不理她)。

是啊!這個從不(),從不(),從不()的小女孩,不光生理上受傷,心靈也有創傷,她把自己的那顆心凍起來了,那是一顆“冰冷的心。”你能把她的傷心自卑讀出來嗎?指生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結:我聽出來了,小女孩越來越不自信、連自己都有點不喜歡自己了。可她依然希望能有人關愛自己、得到別人的賞識,而她是幸運的,就有這麼一位老師,送給小女孩一句温暖得像陽光的話,撫慰了她這顆幼小的、受傷的、冰凍的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寫倫納德老師外貌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2、出示“倫納德老師胖胖的,很美,也很可愛。她有着金光閃閃的頭髮和一雙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

讀了這個句子,倫納德老師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為什麼?

這樣一位漂亮的老師,每個孩子都(喜歡)她、(敬慕)她。但是,沒有一個人比作者瑪麗。安伯德更(愛)她。這是為什麼呢?這位可愛的老師與這個小女孩之間到底有着一個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3—5自然段。

四、學習3—7自然段

1、默讀課文3—5自然段,然後按照提示説説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出示

小女孩的學校低年級學生每年要進行,他們的'耳語側驗是這樣進行的:別的同學都,因為。而小女孩卻,因為。為了不讓老師和同學知道她左耳聽不見聲音,她想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是經過她以往的觀察發現的,她發現,所以只要在測試的時候,她就能。

2、誰來説一説這個故事?

3、原來,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裏看來卻有着如此大的不同,耳語測驗對同學們來説是……(簡單的,所以他們興高采烈),而對小女孩來説是……(害怕)的。誰能讀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

小女孩就是在這樣緊張、害怕、忐忑不安的心情下極力掩飾自己先天的缺陷,來維護自己的自尊,等待在她面前的將是怎樣的考試呢?(出示:我等待着……)

只聽見倫納德老師輕輕地説:(出示)“我願你是我的女兒!”,(全班讀,再輕點。)

此時此刻,這温暖的話語在小姑娘看來像是什麼?(出示句子,)為什麼?(因為這話語就像陽光一樣温暖,融化了她冰凍的心),誰來試着讀讀這句話?

那八個字還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她的過去。誰來填一填?而現在呢?

(過去因為相貌的醜陋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讓她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而現在,倫納德老師的一句話使她的心靈創傷慢慢癒合。)(動畫演示)

從此以後,她完全變了,變得……

主動(在同學面前講話)。

主動(跟同學一起做遊戲)。

主動(跟同學交朋友)。

是啊,自從小女孩聽了倫納德老師的話之後,她變得非常自信,完全成了另外一個人,那句話改變了她對人生的(看法),令她(終身難忘)。

讓我們飽含深情地再次讀一讀這段話。(出示倒數第二段)

正是這難忘的八個字,改變了小女孩的一生。今天,這個小女孩成為了加拿大自由撰稿人,用她的心靈之筆描繪着完美的人生。

同學們,你們認為倫納德老師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呢?

填空回答:這是一位_________的老師?③此刻,你想對倫納德老師説什麼?

你們讀了這個故事,都能對這位老師產生敬慕之情,而我們這個故事的主人翁瑪麗。安博德更是從心底想對倫納德老師説:“老師,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您)!”來,我們全班再次替作者説出對倫納德老師深深的愛:“老師,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您!”

五、全課小結

師:倫納德老師就是用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亮起了小女孩心中愛的明燈,拯救了這個殘疾女孩的人生,贏得了她終生的敬重。看來,温暖一個人的心並不難,只要伸出你的手,獻出你的愛心,去關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你的雪中送碳也許會給別人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你也會體驗到一種快樂。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愛的世界裏》這首歌,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板書設計:

難忘的八個字

直射我的心田

我願你是我的女兒撫慰受傷的心靈

改變對人生的看法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説、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教師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老師就問:你們知道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裏面藏着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國小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閲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

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瞭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應該怎樣改。最後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説説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閲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課外閲讀的開始。佈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 的祕密》寫片段。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本課是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奇妙的童話”為主題組織課文。這篇文章一如它的篇名,充滿奇妙的想象,引起人閲讀的興趣。課文選自童話大師張天翼的《寶葫蘆的祕密》,講述了國小生王葆在成長中聽奶奶講述奇妙的寶葫蘆的故事,感受到寶葫蘆的神奇,幻想自己也能有一個寶葫蘆的故事。課文為我們展現了關於寶葫蘆的各種奇妙想象,讓我們感受到了童話的美好神奇。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妖、矩”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衝”,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説出王葆為什麼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3.讀文中奶奶講的故事,體會童話奇妙的想象,嘗試根據文中的故事進行創編。

?默讀課文,能説出王葆為什麼想得到一個寶葫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讀文中奶奶講的故事,體會童話奇妙的想象,嘗試根據文中的故事進行創編是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難點。

四、説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以影片片段《寶葫蘆的祕密》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讓學生默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圈出課文生字,查字典自主學習。

我再利用多媒體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抽查朗讀。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討論識字方法,幫助識記。對難理解的詞語,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理解詞語的方法交流討論,理解意思。

(三)默讀課文,整體把握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寶葫蘆奇妙在哪裏?王葆為什麼想要得到一個寶葫蘆?

(2)奶奶給王葆講了幾個關於寶葫蘆的故事?

(3)這篇課文是以第幾人稱來寫的?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4)如果你得到了寶葫蘆,你會做些什麼呢?

2.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1-4自然段(第一部分)

1.讀第1-4自然段,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幾個段落的'主要內容。

提示:這一部分介紹了王葆自己,寫自己要講一個寶葫蘆的故事。

2.課文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開頭,這種開頭有什麼特點?(開門見山)

3.引導學生體會第2、3自然段中設問手法運用的好處。

(二)學習第5-14自然段(第二部分)

1.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的作用。(過渡、承上啟下)

2.讀第6-9自然段,從王葆和奶奶的對話中,我們能讀出什麼?(寫“我”小時候很淘氣。)

3.體會“攆”字運用的好處。“攆”用在這裏,一是可以表現出奶奶年邁,追趕“我”十分不易,二是表現了“我”的調皮,體現了語言的趣味性。

4.奶奶給“我”講寶葫蘆的故事這一規矩的由來是什麼?指名學生回答。

(三)學習第15-16自然段(第三部分)

1.讀第15-16自然段,體會寶葫蘆故事的豐富多彩,感受奶奶豐富奇妙的想象。

2.第16自然段採用了什麼構段方式?有什麼作用?

提示:總——分,寫出了寶葫蘆神奇無比。

3.寶葫蘆的祕密是什麼?指名學生概括。(得到這個寶葫蘆的人們,可以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幸福極了)

(四)學習第17-21自然段(第四部分)

1.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第19自然段中破折號的作用。

提示:破折號表示意思的轉折。

2.“可是那隻不過是幻想罷了”“可我總還是要想到它。”這兩句話説明了什麼?

提示:表現了“我”對神奇的寶葫蘆的嚮往,充滿了童趣和天真。

3.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這一部分寫“我”受到奶奶寶葫蘆美好故事的感染,希望擁有寶葫蘆的美好願望。)

(五)拓展延伸

1.回顧課文內容,説一説從哪些地方能看出故事奇妙的想象?

2.從奶奶給王葆所講的故事中選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故事。

3.課外閲讀《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瞭解王葆得到寶葫蘆之後的故事。

(六)課文小結

本課寫了奶奶用寶葫蘆的故事哄“我”聽話,“我”從豐富多彩的故事中;感受到寶葫蘆的神奇,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寶葫蘆的故事。表現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的童趣天真和童話故事的神奇想象。

五、説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以文章的內容和層次展開,直觀展示了寶葫蘆故事的由來、故事的豐富多彩以及“我”由此產生的幻想,簡潔完整地概括了課文的內容,表現了“我”的童真可愛,寶葫蘆故事的奇特想象。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3

【説教材】

這篇略讀課文節選自作家管樺寫的同名中篇小説,選入課文時有改動,講的是在那戰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幹部,機智地同敵人作鬥爭的故事。圍繞這一主題,課文分六個部分敍述。

【説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幹部和日寇英勇鬥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説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難點是用較快速度閲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説教法學法】

1.這篇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強。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在自讀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最後,組織學生講故事。

2.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品質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時,可將這一問題的解決融入到討論、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這一環節中,注意抓住一些關鍵句子,讓學生想,讓學生談。如“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着風,一直朝後院跑去”一句,可讓學生想象:雨來此時心裏是怎麼想的,想象後討論: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3.用較快速度閲讀課文,瞭解內容,這對四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學生閲讀每一部分時,教師提出閲讀時間要求,促使學生加快閲讀速度。對於每部分內容的把握,可採用加小標題的形式予以落實。

【説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蒐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樂於表達。

【説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揭課題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後,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4課《小英雄雨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略讀課文知大意

1.指讀“連接語”,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説説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3)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4)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是通過課文前的“連接語”來引導學生進行閲讀的。“連接語”除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外,着重對課文的主旨和閲讀方法、學習的重難點、語文學習的拓展點給予了提綱挈領性的導向,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讀“連接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閲讀目標、閲讀重難點,有助於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

2.自讀自悟,感知大意

對照閲讀提示,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有關內容,讀後與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待後集體解決。

3.集體交流,篩選要點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説説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教師引導梳理、概括信息點,並提煉成為小標題。(游泳本領高;上夜校唸書、掩護李大叔、勇鬥鬼子、寧死不屈、機智逃生)或(“望着媽媽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把缸挪回原地”、“什麼也沒看見”、“有志不在年高”、“雨來沒有死”)

(3)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師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的情況,着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以下句子,並體會句子的意思。

①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雨來能夠掩護革命幹部,同日寇做鬥爭的思想基礎,正是雨來對祖國深切的愛,才有了後面勇救交通員、勇鬥鬼子的故事。)

②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着風,一直朝後院跑去。(這一動作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雨來的機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這是一處細節的描寫。表明了雨來誓死保護交通員,和敵人鬥爭到底的'決心與堅強意志;體現中國人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衞祖國的決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讚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深深感動、激勵着蘆花村的人們。)

4.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

快速瀏覽課文,練習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自主讀悟,從整體粗知課文大意,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按“連接語”,充分地自主地讀課文,自讀自悟,有目的地搜尋信息點,篩選信息點。然後,圍繞重點、難點在小組中讀讀、議議,互相交流閲讀情況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決問題。最後,再圍繞“連接語”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地引導對信息點的梳理、整合、概括,並對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略讀課文的教學難點,有助於學生提高閲讀實效,學習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昇華

1.課內拓展

(1)學完這篇課文,你要向雨來學習什麼?

(2)閲讀“資料袋”

2.課外拓展(選擇性作業)

(1)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閲讀管樺的小説《小英雄雨來》。

(3)收集抗日戰爭中英雄的故事。

(4)寫一篇讀後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照雨來身上那種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聯繫自己,從思想深處受到感染教育;閲讀“資料袋”,讓學生體會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課後拓展,既與課文學習相互補叢,相互呼應,有助於對學生愛國意識的進一步引發,同時有時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我們的手》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手》的主體課文,手是人類最神奇的一個器官,是勞動的工具,也是傳遞情感的橋樑, “手巧心靈、情同手足、……這麼多詞語都在説明手的重要作用。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最快樂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手》這首詩就是採用比喻的手法,把手分別比作電線、橋、船、小鳥等,借“手”這一意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詩文清新明朗,圖文並茂,各小節的結構相同,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音韻美和構圖美。內容簡單但意境深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把語言在頭腦中構造出生動的畫面和情節,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仿寫練筆

二、説教法與學法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共選編了7篇現代詩歌,佔到課文的1/4。如此大規模的選編詩歌,充分體現了新大綱對詩歌教學的關注。教學要求也明確指出“ 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如何在新課標下進行現代詩歌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詩歌理解、領悟、鑑賞、表達、想象、創造的能力?我們教研組在學校指導下把現代詩教學定為課題,進行系統化研究,通過課堂實踐,摸索出一些比較有效的做法,第一、注重現代詩歌的朗讀訓練,以讀促悟,以悟促讀。第二、捕捉詩歌中的意象,引導孩子們暢所欲言,欣賞意境。第三、從仿句練習入手,鼓勵學生創作出自己的詩作。今天藉助這節課展示給大家,拋磚引玉,期待得到在座專家和同行的指正。

三、説教學流程

具體的課堂環節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抓幾個點談談吧。

一是激趣導入.課開始,我先帶着孩子們做手指遊戲,激發興趣,引導暢談,感受手的廣大神通,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地説:看看下面這首詩的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

二是指導朗讀.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就是情感,而最為直接地表達情感的形式就是潛心誦讀。特別是兒童詩歌教學中,更應重讀輕講。所以在詩文的學習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去誦讀,用自己的方式去歌吟,指導朗讀.可以説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初讀,自由讀,批劃讀,欣賞讀,同桌互讀,同學賽讀,師生共讀,包括仿寫後的讀,邊讀邊感悟,理解後再入情入境地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積極體驗。在讀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於情的'感受中。

三是體驗感受.欣賞詩歌同樣是想象的過程,把詩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感覺,和現實的生活聯繫起來,把自己放在詩歌的情境中體會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情適當點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想象空間擴展開來。如第一節中,“我們的手在爸爸和媽媽之間,傳遞着光”,引導孩子們回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温馨幸福畫面。第四節“我們的手是小鳥,快樂地飛翔”引導孩子們想象小鳥在碧空飛翔的悠閒自在,感受熱愛生活的人們的快樂灑脱。在學完內容品讀環節,我走到孩子們身邊,和他們握手,假定不同情景,握住親人的手時,困難時,煩惱時,成功啦,握握手,從中感受到什麼?彼此小手握在一起,又感受到什麼?從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引導對於激發學生有效的情思活動是產生了積極影響的。文章是一個“場”,我主要就是要引導學生走進這個“場”,全身心地沉迷於這個“場”,去體驗感受。

四是仿寫運用.新詩語言新穎、凝練,又不拘泥於通用的語法規範,在現代詩歌教學中,伴以仿句訓練,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新詩語言的奧妙,又能提高其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我們的手,除了是電線、橋、船、小鳥,還可以是哪些美好的事物?安排小組合作仿編詩歌,進一步抒發情感。把學生仿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變成了一首熱情洋溢的組詩。最後帶着孩子們一遍遍學習傳遞手語“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通過手把美好的情感在周圍撒播,在這互動旋律中結束了這堂課。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本課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記敍了抗美援朝時期,戰鬥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寧戰役中,為了消滅敵人的一個火力點,為了戰鬥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壯烈犧牲的事蹟,頌揚了黃繼光為人民利益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

全文以“上級命令——請求任務——英勇獻身——佔領陣地”為主線,字裏行間都流露出黃繼光為革命利益,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偉大精神,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文字感染力,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訓練的好文章。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役、屢”等6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熟讀課文,瞭解抗美援朝特級英雄黃繼光的事蹟。

3、準確把握課文主旨,體會黃繼光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情感。

熟讀課文,瞭解抗美援朝特級英雄黃繼光的事蹟是教學的重點,準確把握課文主旨,體會黃繼光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情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國小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本課設計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境、朗讀品味、形象感知、領會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黃繼光為革命利益,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偉大精神。

採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分小組探究學習,查找資料、結合史料體會情感、感情朗讀,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受到精神教育。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朝鮮戰爭的資料介紹導入,讓學生了解故事背景,為理解人物品質做鋪墊。

簡介黃繼光,讓學生建立初步認識。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讓學生自主探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理解的詞語。

我再利用多媒體檢查生字及朗讀情況。

對易讀錯的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幫助識記。

課件展示重點詞語,學生讀記。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導劃分層次,把握大意。

(三)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讀1-2自然段,思考:從“四天四夜”“黎明之前”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戰士們的辛苦、戰鬥的激烈)

2、這個任務是困難還是簡單?説一説自己的看法。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1、黃繼光是在什麼情況下主動請戰的?

2、畫出課文中描寫黃繼光神態、語言、動作的句子,説一説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三)學習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

1、朗讀這一部分,説一説你感想。

2、黃繼光受了重傷,卻頑強的向敵人進攻。是什麼信念支持着他呢?

3、指名學生分別讀第9段和第11段,讀完之後全班討論,從黃繼光的行動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4、如果你是黃繼光的戰友,看到了這一幕,你會想些什麼?指名學生回答。

(四)學習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12自然段,師總結:黃繼光用他壯舉為戰友們爭取到了時間,也激起了戰友們復仇的怒火,在這英雄氣概的鼓舞下,我們的戰士們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五)總結概括

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中描寫黃繼光動作、語言、神態的詞語,感受黃繼光英勇無畏的氣概。

2、讓學生結合全文説一説學完全文的感受。

3、師:正是有許多像黃繼光一樣的戰士,用他們的英雄壯舉鑄就了我們的鋼鐵長城。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我們要永遠銘記黃繼光,永遠銘記他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課文小結

本文描述了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戰鬥中火力點久攻不下的關鍵時刻,主動請戰,然後頑強戰鬥、用胸口堵住敵人槍口的壯烈行動,展現了他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彰顯了他捨己為人和崇高的愛國精神。

五、説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根據故事情節,以黃繼光的行動為中心展開,層次清晰地凸顯了黃繼光的高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