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三角形的特性》。

我將從教材的分析與處理、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説課。

一、首先説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三角形是平面圖形中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並藉助三角形來推導有關的性質。因此,三角形的內容是今後學習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是三角形認識的第二階段。

本年段的學生已經認識了角、線段等知識,並且能夠從平面圖形中清楚地分辨出三角形,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空間知識,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比較抽象地認識圖形,並進行一定的探索。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4—6年級學段的要求,即:"瞭解簡單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解決問題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體驗數學充滿探索與創造"和本節課教材內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徵、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我確定教學重點為: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教學難點為:在三角形內畫高。

在呈現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方面,我採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這樣做可以更直觀、易懂。我還準備了三角形和多邊形的框架模具、答題卡等教具和學具,為教學的展開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體驗中學習數學"。

根據上述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我採用直觀演示、引導探索、講解示範、操作發現等方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在本節課的學法指導中,我將指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探究、發現數學知識。將觀察發現、操作比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來親身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實現知識的有效建構。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學情特點,我設計了以下4個教學環節。

(一)生活情境,直接引入

先請學生觀察生活情境圖,直觀感受生活中眾多地方都要用到三角形,直接引入新課:"三角形的特性".

(二)自主建構,探究特徵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內容,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共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嘗試研究,探究特徵

先請同學們拿出數學用具盒打開釘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請學生在圖本上畫一個三角形;最後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數一數、摸一摸三角板有幾個角和幾條邊,並説一説自己對三角形的認識。師生總結三角形的定義。明確三角形的特徵: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和三個角。教師再因勢利導,幫助學生重點理解圍成的涵義。然後請學生試着總結三角形的定義,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最後講授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第二層次:嘗試操作,體驗畫高

三角形高的認識及畫法,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把三角形高的知識,融入到實際問題的情境中,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層次:

首先,用課件出示兩個人字形屋架圖,讓學生觀察,分辨哪個屋架要高一些?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對屋架的高度進行測量。教師再用課件,把兩個屋架的實物圖抽象成兩個三角形,在剛才測量屋架高度的部位畫上一條虛線,"三角形的高"就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理解得也會更為透徹。然後,讓學生自學三角形高和底的定義,在此基礎上調動已有知識經驗,自己探索畫出一條高。

最後:要求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擺放位置,請學生繼續辨認三角形的高,豐富對高的認識。本環節學生的思維難度加大,在畫三角形的其他2條高時,很多同學會遇到困難,因此,我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用課件演示旁邊兩條高的畫法,引領學生思考,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讓教學的難點迎刃而解。

第三層次:實驗解疑,探索穩定特性

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不容易理解,我通過遊戲引入,請學生拉三角形和多邊形的框架模具。發現怎麼拉三角形的框架模具都不動,而多邊形的框架模具卻變形了。這是為什麼呢?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可能會聯想起四年級上學期學過的四邊形有易變形的特性,所以學校的電動門中間的骨架要設計成四邊形的,也由此會想到,三角形不易變形。那麼,三角形為什麼不易變形呢?隨着提問,再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這也就是三角形的穩定性:只要三角形的三邊的長度確定,那麼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完全確定了。這也是生活中有那麼多地方應用三角形的原因。最後,請學生回想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實例。讓學生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道理。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練習是學生運用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這裏我安排了安排了三個梯度的練習:

一是辨一辨,在圖中辨認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二是畫一畫,在所給三角形上畫高,鞏固高的畫法。

三是用一用,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修椅子和圍籬笆的實際問題。通過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的實際價值。

(四)課堂總結,暢談收穫

四、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我以學生的探究過程為主線,精簡明瞭,直觀、形象,重點突出,有益於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總之,本節課,我力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採取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概念,建構知識模型,並學以致用,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2

概念教學,要狠抓本質屬性,而這些本質屬性是區別一類事物不同於另外一類事物的標準。因而在概念教學中,務必狠抓本質屬性,這才是抓住了概念教學的根本。

梯形區別與以前學過的其他四邊形最明顯的特點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如何在本節課中突出它的這個本質特性,引發學生的思考呢?我是這樣設計這一節課的:

一、回顧舊知

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回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邊: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角:對角相等。

出示梯形,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麼不是?它們叫什麼?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梯形?

二、新授

1、梯形有什麼特徵,從哪些方面來研究?拿出學具,操作驗證。

觀察邊,操作。

邊有什麼特徵?找到眼睛看到的平行的一組對邊,驗證一下。(板書:一組對邊平行)

另一組對邊呢?(板書: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觀察角:角有什麼特點呢?都是什麼角?

2、總結定義

只要符合這個特徵的圖形就是梯形,那什麼叫梯形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學生都是根據特徵來概括:四個角,四條邊,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師:四個角,四條邊屬於四邊形的特徵,用四邊形來概括就行了。為什麼加上只有?

有和只有有什麼不同?

有一組對邊平行,可能另一組對邊也平行,但是隻有一組對邊平行,就隱含着另一組不平行。

3、概括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閲讀課本。

拿出學具指出名稱。

思考:上底下底指的是哪一組對邊?腰指的是哪組對邊?高是誰和誰之間的一條線段?

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高,引出梯形的高。還有什麼發現?高有無數條,並且都相等。

有什麼疑問?

學生問:能不能從腰上畫高?

師:從腰上畫高,高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不能從腰上畫,腰之間的距離不相等。

4、標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5、梯形的分類。拿出不同類型的梯形,觀察,引出分類。

老師:剛才研究了上下底之間的'高,那腰有什麼特點?角呢?

自己測量一下。

從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引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另外梯形,認識了梯形的特徵,概括了定義以及各部分的名稱,以後我們研究圖形,就從這及方面來研究。

閲讀課本,批畫書上的概念。

不看書,理解記憶概念。

6、四邊形之間的關係

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的四邊形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他們和四邊形都有什麼關係?引出集合圈。

本質屬性的揭示與掌握,是不斷地與非本質屬性相比較的結果。因此,在鑽研教材中,要狠抓本質屬性,在本質屬性的揭示與掌握上下功夫,這樣才能達到教材編寫的預期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具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3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天平遊戲一》,這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認識方程”單元第四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和教學流程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分析

本教材利用等式的性質引入解方程的方法,並利用天平這一直觀的教具,讓學生觀察天平兩邊都加上或減去相同質量的遊戲,引導發現等式的性質並且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本課是學生系統學習方程的開始,它的重要內容是結合情境,揭示方程含義、理解等式性質、會用等式性質解簡易方程。

運用方程解決問題貫穿國小數學教學中,本節課學習學生已積累一些關於方程的知識經驗,等式的特點並能用自己的言語進行描述,因此就為本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擴展”的基本模式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過程。因此,教材創設了多個生活情境並通過天平遊戲,讓生髮現等式的性質,從而體會等式的性質的作用,這對於學生學習方程起重要作用,為以後學習更復雜的方程打下基礎。接着通過“試一試”進一步鞏固解方程方法。最後,“練一練”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對編寫者意圖的理解,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遊戲,探索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成立的性質。

2、利用探索發現的等式性質,解簡單方程。

3、培養探索求解的學習品格。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發現等式的性質,教學難點是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方程。

二、説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準備採用觀察法、實驗法、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以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作為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為生創設了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體會、理解和應用等式的性質。

三、説教學流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方程教學的具體建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對本節課的教學流程的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上課就課件動畫出示一些關於平衡的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緊接着就説:“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其中一位朋友,想不想一起來了解這位新朋友?”以交朋友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入課題《天平遊戲》,為後面的探索學習創造一個良好氛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於學生的認知結構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分三個層次來教學:具體情境,感受天平平衡—總結抽象,認識規律—提出假設,驗證規律。

首先,第一個層次是利用多媒體依次展示天平圖一、二、三、四的各個操作。你能發現什麼?怎麼用算式表示?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用自己的言語來描述發現並把自己的發現與同桌相應的交流。這樣由簡單到複雜,具體到抽象的演示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第二個層次是讓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幾個天平遊戲的實驗你有什麼發現?怎麼用一個等式描述?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第三個層次我先提出假設:如果天平兩邊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出現什麼情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後同桌交流,並請個同學上台演示課本的後四副圖的實驗。最後,你又發現什麼規律?這樣既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又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三)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課本的例題:求出y+8=10中未知數y。讓生討論解決問題,並適當滲透“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兩個概念。這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四)鞏固練習,深華認識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因此,我在練習設計上着重層次性,靈活性:

1、基礎練習;x-19=2 x-12.3=3.8

2、拓展練習:一公交車原有30人,到一站牌下車12人,上車9人,車上還有多少人?請用方程解答。

(五)課題總結,強化認知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老師覺得今天我們班有20人表現的非常棒,有x人如果再認真點,全班三十七人就超級棒了。請大家根據我們班今天的表現寫一個方程並求出x。結合實際情況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既接近學生生活又易於接受。

板書設計:

天平遊戲5=5

5+2=5+2

等式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成立x=10

X+5=10+5

5-2=5-2

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成立x+5-5=10+5-5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4

一、説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含義,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

2、經歷交換律的探索過程,體會觀察發現、猜測驗證、歸納概括的數學學習方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研究的樂趣。

確定上述教學目標的依據:一是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數學課程標準(xxx版)》學段目標: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xxxx年版)》在“課程內容”的第二學段中提出:“探索並瞭解運算律,會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對教材的把握

教材在第一單元教學四則運算的意義及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安排了本單元的教學。本單元學習的五條運算定律,被譽為“數學大廈的基石”,不僅適用於整數的加法和乘法,也適用於有理數、實數甚至複數的加法和乘法,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探索方法上都存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而我們通過用人教版的教材教,發現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放在一課時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其原因用奧蘇貝爾認知結構變量來解釋,在學習結合律的時候,學生對剛剛概括出的交換律認識還不是很清晰,原有知識的與新知的之間的可分辯性不強,不僅影響了新概念的建立,連對交換律本身的認知都模糊了。因此我在教學這單元之前,綜合吸收了北師大教材的編排意見,將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放在一課時教學。

三、對學情的分析

對於數學運算定律,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廣泛的接觸,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認同了這兩個規律。本單元的學習,更多是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從具體數據的討論,上升到規律的發現和歸納,最終形成教學模型。因此教學時,沒有從具體情境中入手,直接從數學算式展開研究,主要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鑑於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解釋運算定律的內在含義對於他們來説比較抽象。因此,在理解運算定律內涵時,還離不開意義的支撐,需要以具體情境中的實例作為依託。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猜測、驗證、歸納概括出加法和乘法交換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

(一)口算比賽,引入課題

在比賽中激起認知衝突,喚起對加法交換律的已有認知經驗。

(二)結合實例,探究規律

1、觀察發現,質疑引思。

2、舉例驗證,得出結論。

【課標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通過觀察算式,經歷從特殊到特殊的類比推理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發現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並嘗試描述所發現的運算規律。經歷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有兩種方式:一是用語言描述,二是用字母表示。這個環節要求嘗試用語言描述規律,提出數學命題。在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全面的大量例子來驗證結論,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的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3、解釋定律模型的正確性。

【在教學中對運算定律的探究一般是引導學生採用不完全歸納法來進行的,但不完全歸納法與嚴格證明有着本質的區別。因此,在引導學生採用不完全歸納法抽象概括運算定律後,從運算意義的角度理解定律模型的正確性,更加深入地掌握運算定律的本質意義。】

4、喚起原有經驗,同化舊知。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時認知結構的不斷通話和順應的過程中達到平衡的過程,回顧學習經歷中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的不露聲色的反覆呈現,使學生體會到今天的學習內容並不陌生,通過梳理,發現交換律解釋了原有學習中的這類現象,使原有認知順應今天所學的內容,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完善和補充。

(三)知識應用,鞏固提升

適量的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有效手段,本課的練習自始至終貫穿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運用加法交換律的研究方法繼續研究另外三種運算中是否存在同樣的定律,既是規律的探究、提煉,同時也是對本課的數學學習方法的鞏固。同時大量的加法和乘法的計算,學生的思考和説理貫穿了整個學習活動,對規律的符號化與練習融為一體,減輕學生負擔。

(四)回顧反思

藉助適當的反思幫助學生完善認知結構,喚醒學生對數學方法乃至數學思想的感悟,昇華情感體驗。

五、説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xxxx版)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因此,針對教學難點,教學時採用引導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經歷觀察現象、發現規律、提出證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解釋現象的過程。

六、説學法指導

為了使學生經歷一個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着重指導學生採用觀察發現、舉例驗證、類比歸納法的學習方法,以獨立思考、自主實踐、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新知建構。在觀察發現、驗證猜想、概括結論、解釋應用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體會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5

新課開始,我用課件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坐井觀天》故事,使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富有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初步體會到觀察位置不同,觀察的範圍也不同,為新課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在由低到高觀察物體時,由於內容很抽象,如果讓學生去想象,有一定難度。我巧妙的'使用三維課件突破教學重難點,將課本上靜止的圖片做成形象逼真的動畫,給學生提供了空間形象的直觀經驗,豐富了表象,並很快判斷觀察位置低——觀察的範圍小,觀察位置高——觀察的範圍大。

在由遠及近觀察物體的教學中,我利用課件展示課本中A、 B兩個觀察點,讓學生體驗觀察的範圍:位置遠----觀察範圍大,位置近----觀察範圍小後,我大膽的創設了一個C點,讓學生再次感知觀察點離小屋越近,觀察的範圍就越小,這樣效果就會很理想。

在解決試一試時,題目要求畫出小明站在A、B位置時所能看到的樹的範圍這個問題時,我先用課件演示小明站在A點所能看到的範圍,這樣演示科學規範。為學生畫出B點小明的觀察視線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使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小明站在A、B位置時所看到的樹的範圍的大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拓展練習時,課件展示一組畫面,有由低到高的觀察順序,也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總之,本課的課件從教材出發,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注重圖像、聲音、文字設計的合理性,形象直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課件中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懇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導。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6

一、説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比較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本節課旨在讓學生對小數有進一步的認識,掌握小數的比較方法,並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提倡所學數學內容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本單元的主題是初步的認識小數,小數與實際生活相聯繫。 基於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對編寫者意圖的理解,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將本課設計如下:

1.掌握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小數的大小。

2.感受小數的意義,發展數感,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獲取、提煉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樹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本節課的活動重點是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活動難點是熟練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活動的準備材料有:多媒體等。

二、説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大膽探索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這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我將教材中較枯燥的數學問題轉化成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實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會、理解並掌握知識,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三、説過程設計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實踐活動”的教學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對本節課的活動過程設計如下,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複習導入,探索新知

比較大小,應用知識

總結回顧,解決問題

下面我就這四個活動過程做具體的'闡述: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男同學都喜歡跳遠這項體育活動,體育組老師給男同學測跳遠為引子,針對學生爭強好勝的心裏特點,跳遠成績排名引入新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

(二)複習導入,探索新知。

本環節主要通過複習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導入小數的大小的比較。

(1)出示幾道練習題,請學生回答,説説你是怎麼比較的。

(2)總結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三)比較大小,應用新知。

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是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通過列舉四種物品不同的價格進行比較,其中包含三個知識點,即整數部分的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數的比較,百分位上數的比較,從而總結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教師給學生創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最後得出比較方法,初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了探究成功的喜悦,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提高繼續探索的興趣。

(四)總結回顧,解決問題

本環節主要是做一些練習題,回過頭來解決開始設計的問題:男同學跳遠成績的排名。這樣能使新知識學以志用。

在本節課即將結束時,進行總結,問學生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師生共同總結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最後的總結與交流,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穫和體會引導學生思考並初步嘗試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實際價值。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7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的“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的比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小數,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小數基礎上建立小數性質這個概念,為今後繼續學習小數知識打下基礎。

2、教材地位:本節是讓學生正確掌握小數、加深對小數的理解,為後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

(2)能力目標: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教學中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繫和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教學重難點

A、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掌握小數的性質,並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B、教學難點:理解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5、教具、學具準備:直尺(10釐米以上)

多媒體課件(以輔助教學)

二、説教法

1、採用創設故事法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

2、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聯繫舊知,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來。

三、説學法

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以教導學生學會怎麼學習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教導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

1、學會藉助直觀圖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

2、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趣揭題

同學們,喜歡《蠟筆小新》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於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媽媽一起到超市買東西,小新跑到熊仔餅的貨架上拿熊仔餅,突然,小新叫起來了:“媽媽,媽媽,快來啊!熊仔餅怎麼漲價了?”小新媽媽,跑過來一看,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標價上寫着“5.00元/盒”,可是之前買的時候是5元錢一盒。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新媽媽為什麼哈哈大笑嗎?

學習了這節課,我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祕了。”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複習: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直尺(10釐米以上),比比1分米、10釐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領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是同一距離,説明:

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板書並出示課件)

(2)請同學們看着課件仔細觀察思考:

A、1分米是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

B、10釐米是10個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米)

C、100毫米是100個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3)根據學生回答,我會出示上面三道題的答案,並與同學們共同推導出0.1米=0.10米=0.100米。

2、觀察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數的性質

①從左往右觀察、比較這三個數,你們發現了什麼?(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②從右往左觀察、比較這三個數,你們發現了什麼?(在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③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引導學生歸納)

小數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性質。

④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做一做:比較0.3和0.30的大小。

教師指導,學生按要求塗色並前後四人一組討論問題:

◆左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塗色部分佔幾分之幾?()

◆右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塗色部分佔幾分之幾?()

◆提問:從圖上可以看出0.3是三個,0.30是30個,也是3個,那麼0.3和0.30是什麼關係?

學生思考回答:0.3=0.30

◆這裏運用了什麼規律?

3、呼應課始,引導學生揭示奧祕:(出示課件,喚起學生的記憶)由於小新媽媽掌握了小數的性質,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會哈哈大笑的。

提問:那麼小數的性質是什麼呢?(讓學生運用知識)

4、聯繫生活,再現新知:

同學們在商場看到貨物的標價如:這本書標價:4.50元/本。

設問:“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答:這樣寫,不但沒有改變小數的大小,而且讓顧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幾元幾角幾分。

提問: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嗎?3.05呢?

引導學生再次説出小數的性質。

這時我讓學生嘗試做題(出示例題,從旁提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獲取新知):

(1)把小數化簡

0.70=0.7105.0900=(105.09)

提示:根據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2)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改寫成三位小數。

提示:整數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0。

(三)鞏固深化,擴展思維

按要求説出一個數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課小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大家分享?

2、我們是怎樣探索小數的性質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整理總結所學知識,達到及時整理思路、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的目的。

五、作業佈置

練習十第一題

【設計意圖】:這一道題能讓學生充分運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更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性質的理解。

六、説板書設計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8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乘法分配律》。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與目的,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觀察、類比、歸納、驗證、運用等方法深化和豐富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充分感知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充分感知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四、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設計一些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練習的層次和坡度,設計一些易混題,最後設計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積極參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學法指導

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採用觀察、比賽、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讓學生都能夠動手、動腦、動口,積極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1、回顧:説説已學過的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並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規律:〖算一算〗

讓學生通過複習、計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點,為學習新的知識作好鋪墊。

3、觀察、激趣、導入。

第③組算式老師不用計算,就可以判定用等號連接,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裏有什麼奧祕嗎?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研究這個問題。給學生製造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一、聯繫實際,探究規律。

㈠影幕演示:

1、養雞場左邊有50間雞舍,右邊有30間雞舍,每間雞舍裏有75只雞。養雞場共有多少隻雞?

【 ①學生讀題,弄清題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討論,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維過程,探究解題規律。】

2、分析比較:仔細觀察兩種方法有什麼不同?

3、結論:兩個算式的結果如何?用什麼符號連接?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發現其中有什麼規律?

通過觀察、説特點,為下面口頭概括定律收集語言材料。

㈡探究概括規律:

1、再一步觀察、分析、比較去發現規律。〖多媒體操作引導〗

a、觀察這些等式,等號左邊算式有什麼特點?〖多媒體演示〗

b、繼續觀察,等號右邊的算式又是怎樣計算的?先算什麼?

後算什麼?

通過口頭概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讓學生在主動中獲取知識。

c、這兩個積又是怎麼得到的?

結論: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概括起來,説一説?

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別代表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3、逆用乘法分配律、

我們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用,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用。那麼,乘法分配律有逆運算嗎?你會運用嗎?敢接受我的考驗嗎?

使學生懂得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從正反兩方面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質疑聯想,拓展認識。

三、鞏固運用規律。

(五)鞏固與練習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咱們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試試。【多媒體演示】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學校準備購置足球和排球各20個,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哪些問題?

五、歸納概括。

整堂課雖説有些不足,有些差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都讓學生們進行嘗試,環環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敍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體驗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在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上,我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觀察、類比、歸納、驗證、運用等方法深化和豐富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2、在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儘量想體現新課標的一些理念,注重從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讓學生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兩個算式可用“=”連接。使之讓學生從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從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3、在本節課的練習設計上,我力求有針對性、有坡度的知識延伸。總之,在這堂課中新的理念也有所體現,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缺乏成熟的思考,對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充分調動起來。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9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八冊P117——120。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係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複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測量、猜想等學習活動,感受、體驗小數產生於生活,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説出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並正確能讀寫小數;

3、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説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凝鍊,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這一規律。

1、從生活中瞭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

2、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

3、 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於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4、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三、説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觀察、測量、歸納,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彙報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創設“5.1”假期情景 ,使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念相吻合

1、在假期裏你買了什麼物品?花了多少錢?

2、老師買了一本書,同學們猜一猜要多少元?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歸納出不能用整元數表示的這種數,要用小數表示。引入課題。

(轉自數學 吧 )

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明確目標 探索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小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那麼同學們想了解小數的什麼?

我預設學生的提問(預設)

1、小數是怎麼來的。(怎麼產生的)

2、什麼叫小數?(小數的意義)

3、小數是怎麼讀的,怎麼寫的?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師生分析問題

1、師生小結小數的意義

(1)象“0.1、0.3、0.9”這些小數叫1位小數。(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1位小數。1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象“0.01、0.04、0.18”這些小數叫2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2位小數。2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象“0.001、0.015、0.219”這些小數叫3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3位小數。3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學習小數的寫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考考你”;(練一練)第1題

2、用米做單位測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場買菜統計表。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小結

1、瞭解小數的歷史。(小資料)

【瞭解小數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學了小數這節課,能談談你知道了些什麼嗎?

(五)作業佈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作業本》

佈置實踐性的作業,使學生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0

説教材

1、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幾》是蘇教版國小數學第八冊P95-96的教學內容。這一內容的編排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指導學生認識幾分之幾,從而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之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是意義上、讀寫和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很大的差異。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簡單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可為今後的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分數的含義是分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也是以後認識小數的基礎,所以認識分數是本單元的重點。由於學生在生活中一般沒有接觸過分數,沒有“分數”的概念,因此認識分數是教學的難點。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物、圖形和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並能藉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使學生在藉助圖形的情況下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操作,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並且學會與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聽取他人的長處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並體會。

情感目標:初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一定興趣,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

3、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實物來認識幾分之一,從而感受到什麼是分數。

教學難點:認識分數。

教法與學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從生活中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始,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舊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力求體現:在生活中讓學生感受數學,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本課運用電教手段,重點採用……來組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幼兒園的阿姨要給小朋友們發水果了,如果有40個水果分給40個小朋友,那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

但是阿姨只買到了20個,40個小朋友怎麼分呢?請同學慢來幫幫這未阿姨。

該怎麼分呢?誰能夠幫助這位阿姨?

並用電腦演示怎麼平均分二分之一。

板書1/2讀數

把學生帶進這樣的情景和氛圍中,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新知的動機,從而引出“兩個人要平均分一個,結果應該如何表示”,在問題的召喚下,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被升。從而在生動的具體的情景中體會二分之一。

2、中午吃點心的時候,幼兒園的阿姨又要給小朋友們分發點心了,今天阿姨沒的是大餅,把10張大餅分給30個小班的小朋友,又應該怎麼分呢?才能使小班的小朋友覺得合理呢?

電腦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板書1/3讀數

使學生認識三分之一,並使學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3、午幼兒園裏的小朋友要做手工了,這時老師需要把一張紙分給5位小朋友,那她應該怎麼分呢?

電腦演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板書1/5讀數

使學生認識五分之一,使學生了解和體會平均分。

4、手工上還需要繩子,每一根繩子需要分給10分小朋友,又應該怎麼分?

電腦演示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0分之1。

板書1/10讀數

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來組織,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在這樣的一個輕鬆的氛圍中,使學生接觸分數,認識分數,瞭解平均分,對本課是一個鋪墊,使學生很快的融入本節課中,自覺主動作為學習的主人來參與其中,既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又為接下去的新知作鋪墊。

二、觀察總結,動腦動口

請學生觀察板書,問他們什麼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分析,概括,總結。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總結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講解分子,分數線,分母的名稱和意義。

結合板書請學生來講一講。

三、注重合作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拿三張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紙,分別折出它的1/2,1/4,1/8,並分別塗上顏色。

老師説出幾分之幾,他們就把知好展示出來。

2、小組合作,製造分數

利用準備好的材料來製造分數(如線,紙等)

1/2,1/4,1/8,1/10

交流怎麼製造出這樣的分數的,你是怎麼想的?

在這個環節中,儘量是學生多做多説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到要“平均分”,並且驗證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不僅達到了強調“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也教會了學生通過實踐尋找例證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分數的含義,這樣的設計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鍊,也使學生去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別人的長處。

四、聯繫生活實際,促進認識的發展和評比

比較分數的大小

用電腦演示1/2和1/3的多少來使學生從直觀中感知哪個分數大哪個分數小。

用電腦演示1/4和1/3的多少來使學生從直觀中感知誰大誰小。

板書1/2大於1/31/4小於1/3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能不能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説一個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運用分數的例子?”“相同大小的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小(越大),你在生活中有遇到這樣的例子嗎?”這些提問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也讓學生在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繫與比較過程中促進了認識的發展、深化,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歸納、概括、比較的能力。

小結:請學生結合板書來總結一下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始終處於好奇好學的良好氛圍中,讓每一位學生學有多得,都能體會學習的成功和喜悦。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八冊第40頁小數點搬家。

2、本節課教材分析:

小數點搬家其實是: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複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用聯繫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並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3、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着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3)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判斷等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教學重點:探索並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和比較熟練地判斷隨着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麼變化。

教學難點:如何發現這個規律和當移動小數點時,小數位數不夠怎麼處理的情況。

教學關鍵:則是啟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發現並歸納出這一變化規律。

5、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

二、説教法

1、體現規律形成的全過程。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

2、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髮展為本。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悦。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3、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課件。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三、説學法

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高潮。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動手操作時的探究高潮,歸納結論時的思維高潮,綜合練習時的活動高潮。

四、教學過程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2操作感知,探究規律--3多層訓練,鞏固規律――4總結知識,自我評價等。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首先,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

跟着,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或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麼變化呢?

接着,出示課題,介紹目標

(二)操作感知,探究規律

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1、用卡片擺出0.04,將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可以怎樣簡寫?

2、將0.0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變成什麼數?

3、得出:整數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寫。小數部分沒有數,可不寫小數點。

4、將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左邊什麼都沒有,怎麼辦?(添0補足)

5、將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是多少?

6、學生小結:移動小數點時,如果位數不夠,要用來補足,缺幾個位就補幾個0。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1.請每個學生拿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情況表,用數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結果填在相應的表格裏。教師建議同位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要求:每次移動小數點,都要從第一個式子開始。

小數點移動的位置

0.04元4分向右移動一位0.40 元

40分

向右移動兩位 元400分向右移動三位40.0元

4000分

2、提問抽查,糾正評價。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1、請學生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一下。(討論題)。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

2、同學彙報一下,(邊彙報,邊演示軟件)

3、讓學生説説是怎樣觀察出來的。(如果有學生從小數表示的意義方面去想,教師應給予鼓勵。)

4、讓學生猜想,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呢?

5、教學課件演示,驗證猜想。

6、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7、看書40頁,請大家一起宣讀由他們自己發現並歸納的規律。

(三)多層訓練,鞏固規律

1、鞏固練習。

(1)考填空: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 ),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 )。師問:怎樣才能簡單地記憶下來?

(2)完成40頁試一試。

2、變式練習:

(1)遊戲,拖一拖。請一學生上講台拖動小數點,並問其他同學回答,原數的變化情況。

(2)解決41頁練習題第1和第2題。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播放。

3、發展練習:如果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再向左移動兩位,又向右移動三位,則原來大小有什麼變化?

4、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問學生: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規律在學習和生活有什麼應用?

(四)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質疑: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五)作業佈置:

1、回憶一遍操作探索發現規律的整個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複習40頁的內容,做書上41頁練習第二,三題在作業本上。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數》蘇教版第六冊第十單元的內容。在傳統教材中側重於從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數,這容易將平均數的學習演變為一種簡單的技能學習,忽略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也就是隻會算,不理解。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上明顯加重分量,其實平均數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整體之間的差別,可見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從整個國小階段的數學學習來看,平均數是一個持續的學習內容,到五年級學生還要學習稍複雜的平均數,六年級還要學習眾數、中位數並進行比較。因此,我覺得這節課的重點不僅僅是會求簡單的平均數,還要體會平均數的含義和意義。難點是平均數在統計意義上的理解和認識,感受平均的應用價值。

基於我對教材這樣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擬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問題的需要,使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並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能力目標: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根據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會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學情分析: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分析的基礎上教學平均數,這些都對本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教學設計理念

由於平均數只是一個虛擬的數,意義比較抽象。因此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中力圖體現以生為本、“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在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內容定教法,教法為內容與學生服務的宗旨。同時,力求體現師生平等、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通過師生互動式的討論,使學生充滿求知的慾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通過分析、討論等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首先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使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套圈遊戲,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分別説説從中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為下面的兩隊比賽做好鋪墊。

(二)接着就利用遊戲的進程,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這裏我設計三個比賽環節:讓學生感受平均數的產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第一次比賽,人數相同,男女各3個人,比較兩組水平可以直接比“總數”,但這個時候還顯示不出計算平均數的的迫切性。

第二次比賽,人數不同,男生3人,女生4人,男生3人每人套中4個,女生4人每人套中3個,讓學生交流哪個對贏,從圖上看,男生每人都比女生多套中1個,男生準一些,所以男生對贏了。明確人數不同時,比每人套中的個數,同時討論為什麼比總個數就不公平了。

第三次比賽,先交流看哪隊贏,比什麼,明確人數不同比每人套中的個數;接着和第二次比賽進行比較,第二次比賽每人套中多少個一下子可以看出來,而現在每人套中的有多有少,讓學生探索有什麼方法可以從圖上一下子看出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探索並總結出移多補少的.方法,並初步認識平均數。

我成功引入了平均數,並介紹了移多補少的方法後,接着完成兩道用移多補少方法求平均數的練習,鞏固求解方法。

剛才只有三盤蘋果,學生一下子就看出怎麼移了,接下來還有幾盤蘋果,你能一下子就移好它嗎,有信心嗎?出示之後學生驚訝了,蘋果多了,盤子也多了,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有點困難了。這時馬上追問:那麼現在該怎麼辦?探究先合後分的方法。

在學生掌握了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後,讓學生口答幾組數據的平均數,並探究平均數的範圍。這裏鼓勵學生大膽的説,用自己的語言説,讓模糊的概念越説越清晰,可能學生會説的不科學,但在表述中,逐漸走進抽象的理解,逐漸理解概念。

(三)練習設計:

新授離不開聯繫實際,拓展應用。所以練習的設計我始終遵循科學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來進行,而且素材全部取材於學生的生活,主要突出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我設計了

1、三(3)班第二小組的身高情況統計表,要求學生不計算,直接估計他們的平均身高,讓學生再次領悟平均數應該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2、 一條河的平均水深為110釐米,小明的身高是135釐米,小明會出現危險嗎?這一生活的現實情境,為孩子們思維碰撞搭建了新的平台,爭論中,通過對“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結論“可能會有危險”,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平均數代表是一個整體水平,而不是每個地方都是110釐米。

3、辯一辯,説一説。

目的:通過學生辨析,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平均數的認識。

4、 想一想,選一選。

目的:鞏固新知,不僅要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更是對平均數的深入練習。

5、最後還介紹了演唱比賽中,選手的平均得分是怎樣產生的。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四)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中,我設計下面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讓學生加深了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又可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發展以及興趣的培養。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3

設計意圖

認識梯形是中班下學期的數學活動。中班的幼兒對梯形的形狀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對於它的特徵還不是很清楚。梯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而幼兒的思維又以具體形象性為主,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我設計了各種有效的操作活動,通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説一説,拼一拼等自身的體驗來突破重難點,讓幼兒在反覆觀察、操作、推理中,逐步理解認識梯形的特徵。

活動目標

1.幼兒樂意參加數學操作活動,對平面圖形的認識感興趣並願意探索。

2.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3.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活動準備

圖形拼圖3套,梯形特徵記錄表1張,梯形、非梯形卡片共15張,梯形判斷實驗卡3張,機器人圖紙2張,笑臉粘貼若干,石子路操作材料2套,吸管若干,帶有平行線的圖紙5張,梯形卡片若干,白紙15張,黑筆15支,小筐15個,梯形物體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拼圖遊戲導入,複習鞏固圖形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玩過拼圖遊戲嗎?許老師今天也為你們準備了一個拼圖,那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拼圖。

拼圖完成後,引導幼兒複習已學過的圖形並引出梯形。

二、初步認識梯形,瞭解梯形特徵。

(一)瞭解梯形特徵

請幼兒觀察説説梯形是什麼樣子的?有幾個角?幾條邊?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梯形特徵記錄表。

師小結:梯形一共有四個角,四條邊,上下兩條邊一條長一條短,而且它們還是平平的(用手勢做平平的樣子)。

(二)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指導語:這裏有一些迷路的梯形寶寶,請你們分組來幫他們找找家,梯形寶寶我們就把他貼在有對號的家裏,不是梯形寶寶的我們就把他貼在有錯號的家裏。

師幼共同檢查,複習鞏固梯形特徵。

三、通過擺、找、拼,加深對梯形特徵的認識

設置三組層次不同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通過擺一擺、找一找、拼一拼,加深幼兒對梯形特徵的認識。

第一個遊戲:尋找梯形,在機器人的身上找出梯形,然後在梯形上貼上一個笑臉。(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第二個遊戲:鑲嵌梯形,找出石子路中的梯形石子,並在小筐中找到相應的梯形鑲嵌進去。(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 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第三個遊戲:拼擺梯形,用吸管拼出梯形,紙板上淺色的線都是平行的,幼兒根據自己對梯形的理解利用手中的材料正確拼擺梯形。(加深幼兒對梯形基本特徵的認識)

四、聯繫生活經驗,畫生活中的梯形物品

生活中見過的梯形,幼兒回答後,觀看PPT課件。

聯繫生活給梯形寶寶添畫,畫出生活中大家見過的梯形物品。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4

一、教材研讀。

1、教材編排。

(1)邏輯分析:

方程是等式裏的一類特殊對象,傳統教材都用屬概念加種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數→方程”的線索教學方程的意義,考慮到方程是在刻畫生活中的等量關係時產生的,而且在北師大教材體系中一年級到四年級上冊,學生對等式和不等式有所瞭解,只是沒有把“等式”這樣一個概念交給學生。並且已經採取逐步滲透的方法來培養代數思維。例如:( )+8=14,90-( )〉65,因此,在北師大教科書裏沒有從方程和等式的內涵上作太多比較,直接以等式為立足點,立足點較高。

(2)語言信息及價值分析:

本課教材的三幅情境圖,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第一幅情境藉助平衡,讓學生領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數量關係向等量關係的轉化;第三幅情境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找到多種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簡單情境中尋找等量關係,並會用方程表示。

(3)經歷從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在簡單具體情境中尋找等量關係,並會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數”和“等式”兩個核心關鍵詞建立方程的概念。

(2)難點:數量關係向等量關係的轉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是用算術方法來解決問題,算術思維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維。由於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的認識發展是非連續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習慣性思維轉向藉助等量關係列方程的新思維方式比較困難。列算式時以分析數量關係為主,知與未知,涇渭分明;在代數法中,辯證地處理知與未知、求與不求,使這一矛盾雙方和諧地處於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設計:

為了更好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設計:

(一)引“典”激趣,誘發思考。

引用“曹衝稱象”的故事,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尋找相等關係,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藉助天平,啟發思考。

我將教材情境動態化,通過FLANSH課件,讓學生充分感知當天平兩端都沒放物品的時候天平左右兩邊是平衡的。當我們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時候,或者兩端放的物品質量不等的時候,天平的兩臂不平衡,表示兩邊物體的質量不相等。這時候左邊大於右邊,或右邊大於左邊。當我們經過調整,天平兩臂再次平衡時,表示兩邊的物體質量相等,即左邊=右邊。讓學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觀情境中體會等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對情境中數據也進行了分批給出的處理。先給出了左邊魚食和小砝碼的重量,讓學生用一個數學表達式來表示天平左邊的質量,再給出天平右邊的質量,讓學生列出等式。這樣就較好地避免了學生習慣性的使用算術的思維方式,同時也順利地進行了用數字表示向用符號表示的轉化。在這一情境的教學中,藉助天平這一載體,啟發學生理解了平衡,認識了等式。

第二個主題圖是本節課教學的核心內容。首先,我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380克”。然後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圖,把這一信息轉化為等量關係。4塊月餅的質量是如何表示的呢?用數量關係“每塊月餅的質量×4”來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4”表示的是4塊月餅的質量,380克也表示4塊月餅的質量,所以他們相等。從而完成數量關係向等量關係的轉化,算術思想向代數思想的轉化,改變學生的長達4年的慣性思維方式。

3、變換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圖隱含着多樣的等量關係,也正是引發學生數學思考的最佳情境。根據學生認識的深入程度,可適當讓學生體會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並放手讓學生探究,根據不同的認識找到不同的等量關係,列出等量關係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學中,先引導孩子發現情境中的基本相等關係: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壺水的水量,並且列出等式2z+200=20xx,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孩子發現其他的等量關係。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激發孩子探求知識的慾望,調動孩子思考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從而找到多樣化的等量關係,並進一步提高孩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斷鞏固。

在前面教學的基礎上總結、抽象出方程的含義。通過三道例題的簡潔數學式子表達,讓小組合作尋找他們的共同特點,從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與“等式”是方程概念的兩點最重要的內涵。並通過“練一練”讓學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應用,提高能力。

數學應該服務於生活,緊接着我讓同學們根據直觀圖象列方程。這些題目都來自於生活實際,並且分別以現實情境圖、線段、文字敍述、綜合拓展為順序,層層遞進。學生在用方程表示直觀情境裏的相等關係後,他們在寫方程時會更加關注方程的本質屬性,從而鞏固方程的概念。練習強調學生在按照“數量關係—等量關係—方程”這樣一個過程,通過想一想,找一找,説一説,寫一寫等不同的形式學會用方程來表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體會到方程的作用,為以後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附板書:

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左邊的質量=右邊的質量 兩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壺水的水量

四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解簡易方程這部分教材有兩種類型方程的解法.教材先出示例5: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X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要求3ⅹ+4ⅹ=?這在國中代數中,叫做合併同類項,考慮到國小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沒有出現同類項等屬語.而是通過實例並藉助插圖,幫助學生根據運算意義,從直觀上理解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例6 、7X+9X=80的解法.這也是本節教材的一個重點內容.在後面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有些含有兩個未知數的題目,需要列出這樣的方程.而且這種題型思路統一,解法一致,既可減輕學生的負擔,又可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為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及代數方程解應用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我將教學目標設計為:

智育目標 (1).理解掌握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2).會解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為列方程解應用題作準備.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中的團結互助精神。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重、難點 形如aⅹ±bⅹ=c的解法

其次,來説説我設計這課時的

二、教學理念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他們帶着原有的知識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並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包括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課是在學生已有的觀察法、比較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嘗試教學法、遷移法,去建構對數學的理解。這就很好地突出了學習者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把發現知識內在聯繫的機會與權利還給學生。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然後説説我的

三、教學流程

我將教學流程設依次設計為:精心設計 運用遷移、創設情景 激活課堂、重視指導 拓展延伸三步曲。先説第一步

精心設計 運用遷移

教學伊始,為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景:班上準備開一次文藝晚會,派你去買些水果,你會怎樣給營業員付錢?片刻沉默後,有的説:我會認認刻度,確定有幾斤再付錢。因為方程本來就是等式,這樣,讓學生在數學中也學會生活。再出示本課準備階段兩種類型的練習題,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5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對例5、例6的學習具有遷移的作用,通過看看、比比、算算,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解題方法可進行自主學習。因為數學本身也是充滿觀察與猜想的活動。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因此教學流程設計的第二步

創設情景 激活課堂

“喜歡和好奇比什麼都重要.”只有貼近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感到親切。這樣才能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對教材的例題加以調整.怎麼樣才能使學生熟悉而喜歡呢?我不由想起了學生去中村桔園參觀一事,我靈機一動,對呀!多好的題材,這樣由原來的“工地運土”變為學生熟知的“中村運桔子”。(圖片)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身邊處處皆數學。先讓學生嘗試解答,在複習題(3)中,學生根據題意列出了5×4+5×3和5×(4+3),觀察兩個算式的特點,學生明白了這裏的兩種方法就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解題能力,在此基礎上,由複習題演變引出新課,在學生明確其異同點後,遷移運用已有知識充分進行嘗試練習解決問題. 但仍有少數基礎差、能力弱的孩子難以明白。為照顧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我提出要求,激勵孩子們幹什麼都要比着幹,搶着幹,爭着幹!看看哪組最團結,願意幫助本組學習有困難的同伴度過難關!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只要給他一個舞台,每個人都願意把自己展示給大家。這樣,在本組同學的帶動下,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也很快得出了4ⅹ+3ⅹ=7ⅹ。我又將例5的問題變成:上午比下午多運多少噸?有幾個學生的答案是:4ⅹ-3ⅹ=1ⅹ。在此,強調隨機教學,學生答案出現偏差,有不適當之處,教師要適時點拔,及時糾正。教師提示:1ⅹ可以寫成ⅹ,1可省略不寫。並通過不同類型的鞏固題讓學生更進一步明確算理。尤其注意b-0.6b ⅹ-0.36ⅹ的算法。這樣為例6的學習解決了關鍵一步,掌握例6 7X+9X=80的解題方法自然水到渠成。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方程,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會算,還要讓學生會説。説清算理: 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未知數ⅹ的加減法,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未知數前面的因數相加或相減,再乘ⅹ,算出結果.因為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也培養了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只要求少數同學能歸納算理就行,學生之間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異,對此不作全面要求.在此教師強調檢驗,沒要求檢驗的也要口算檢驗,這是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小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從而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但是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因此教學流程的第三步設計為:

重視指導 拓展延伸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只是在學生需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通過不同形式的習題幫助學生掌握新知。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尤其是創新題,1、編兩個不同的方程,使方程的解都是ⅹ=6,2、在□中填入合適的數,使等式成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只有當自己的觀點與集體不一致時,才會產生要證實自己思想的慾望,從而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但是提出挑戰並不意味着要難倒學生,而是要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造”活動,才能納入其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有效的知識. 在教與學的活動中,有老師的組織、參與和指導,有同伴的合作、交流與探索。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雖只有一字只差,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選擇後者。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又為學生的新知建構拓展出更大的空間!

最後,説説本節課的

四、教學反思

本課從複習題導入例5,由例5過渡到例6,一環一環,環環相扣,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逐步深入,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找學生熟悉的教學題材,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妙趣橫生,充滿活力;運用遷移法、嘗試法、小組合作等不同形式的學習,既可幫助學生突出重點,分散難點,使學生很快掌握了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又可培養學生學習中團結互助的精神。使每位學生都體驗着參與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