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9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1

説教材:

今天和大家研討的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的內容, 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是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基礎上,對平行四邊形面積進行了深入探究,在為後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打下基礎,教材內容不僅有廣泛的應用,還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教材內容思路是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進行對比研究,在研究中找出圖形的不同,利於學生觀察比較發現圖形的本質特徵,建立概念。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及思維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本節課,通過情景教學模式,與授課內容與學生自身經歷結合,滲透數學思想,結合數學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本質屬性和特徵。

説學情: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課題首要是研究,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徵及本質區別;並且將數學概念裏的“圖形與空間”傳達給學生。本節課程,利用學生已學圖形知識延續,通過觀察、爭辯、動手實踐、探究掌握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一般四邊形之間的關係,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圖形,彼此是完全獨立的同時也相互有聯繫、有滲透。讓學生充分體會“學數學”“做數學”的魅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生接收知識的情況,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掌握他們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爭論思辨、抽象概括能力,解析幾何圖形。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思考分辨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探索發現的樂趣,學會從數學角度發現問題。

教學重點: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本質區別。

教學難點:學生自主探索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課件、信封

説教法、學法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建立概念”這一主題,落實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及認知能力,我設計了六個教學環節: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類、比較”等形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反思思辨交流學習。

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讓學生理解重點知識。

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提出平行線問題,引出平行線與梯形課題)→新課教學(辨析特徵,分類思想→瞭解本質,宗旨思想→邏輯聯繫,集合思想→拓展應用,轉化思想)→反饋發展(聯結知識,極限思想→貫穿模型思想)

教學設計:

此次採用思考實踐,自主探索與分析辯解的方式進行。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創設情境、趣味導入:

從已知 “平行線”入手,鞏固前面所學知識,同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引導學生提出課題,“平行四邊形與梯形”同時板書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讓同學對不同四邊形進行分類,瞭解學生對四邊形的認知,分析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不同,突破原有對梯形的固有認識。

這個環節設計,讓學生面對四邊形進行分類思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不同之處,突破對原有梯形的固有認識,瞭解他們的本質區別。體會分類思想能夠增強思維的.縝密性。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從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感悟分類思想。

演示操作、構建概念:

以點子圖引導學生繪製圖形,確認學生對四邊形的基礎認識。通過旋轉繪製的梯形,讓學生理解,不管梯形的位置怎麼變換,他的本質屬性是沒有變的,它依然還是梯形。

這個環節設計,通過畫抽象圖形梯形的特徵,在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之間架起數學模型橋樑,將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把抽象的圖形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老師給出“特殊”梯形,引發學生爭辯,但沒有給予學生觀念干預,而是引導學生觸摸概念本質,從圖形的本質去思辨,瞭解發現圖形的特徵與區別,讓學生感悟“萬變不離其宗的”的道理。

3、探究新知、明確概念:

學生通過兩組平行線特徵,快速聯想到圖形平行四邊形,老師卻拿出的是長方形。學生迷茫時候,層層追問,逐步點撥,學生抓住平行四邊形的本質屬性,在思辨中深刻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梯形屬於四邊形不屬於平行四邊形,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在爭論辨別中得到昇華。這個環節設計,讓學生歸納四邊形圖形的本質區別,並進行歸類處理。在思辨中深刻理解,豐滿了學生對思辨性概念的認識,對四邊形圖形的知識結構形成完整的系統,對集合思想的感悟就成功了。

4、圖形觀察,理解特徵:

導入趣味故事,“女兒給的信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信封的形狀,得到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圖形,讓學生用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梯形分別拼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梯形。這個設計,給學生造成懸念,在動手與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想象力,瞭解圖形之間的轉換,理解圖形之間的變化過程,相互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對轉化思想有所感悟,為今後學習幾何圖形的面積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給學生思維提供成長的空間,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驗證結論,歸納概念:

通過讓學生觀察釘子板上三個點移動,讓學生深刻體會圖形轉化中的對立與統一,體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與四邊形的聯繫與溝通,再次凸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之間的本質區別。

這個設計,有助於學生在歸納所學知識內容的時候,清楚數學系統的邏輯,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在簡單的挑戰中體會極限思想,串聯上下知識的邏輯結構,發現數學知識的發散與嚴謹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思想滲透,貫穿課堂:

通過畫圖、猜圖形的活動,引導學生辨析圖形之間的特徵,瞭解之間的關聯,學會分類思想;通過圖形之間的關聯,瞭解其中的本質聯繫,明白圖形之間的數學宗旨,清楚數學模型概念;明白圖形之間本質聯繫,讓學生分辨四邊形集合之間的關聯;集合裏圖形轉化之間的應用,使得學生學會圖形轉化,清楚數學的轉化思想;關聯所學知識,讓學生明白數學系統性,數學的內容是相互之間的關聯思想,並非相互獨立的; 將學生原先寫不關聯的知識概念聯繫起來,從而建立系統的“結構性認識”,使模型結構更加明晰,從而使得分辨思想方法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課堂。數學思想方法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間有聯繫、有滲透的,同一問題可用多個思想方法解決。

教學亮點:

分類歸納,發現本質

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分類歸納知識本質區別,讓學生去自主思考,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從而建立概念,更加自然的得到有效地學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體會數學思維邏輯系統性與解決問題的方法縝密性,為學生以後學習數學建立系統性的認知結構。

邏輯聯結,引導探究

創設情境,設置信封懸念道具,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慾望。通過學生對信封的瞭解,從而使已知信封形狀與其新的圖形產生聯結,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圖形之間的本質屬性的關聯性,在驗證中去總結歸納,將抽象的數學語言用圖形的特徵解釋。讓學生清楚認知數學知識的關聯性,從而為以後的教學打下基礎。

利用故事,激發探究

針對學生對有趣未知的奇聞軼事好奇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導入女兒給的信封,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想,使學生興興致勃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景中,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生動有趣內容,引導的新知識點。激勵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的能力,發現數學就在身邊的樂趣。

教學反思

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更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的實物去創造情景,從而認識瞭解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更全面、深刻地認識概念,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存在數學的祕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習慣。

應該更加重視操作實踐,創造教學情境,讓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獲得知識,培養自主、探索思考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更能自主的去觀察、發現、探索,並且總結歸納。

在教學課堂中應該多借助教學道具,設計更適合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的教學環節,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獲取知識。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2

一、 教材分析(説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邊形是在學習了平行線和三角形之後編排的,是平行線和三角形知識的應用和深化。同時又是為了後面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圓,甚至高中立體幾何打基礎的,起着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平行四邊形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應用也很廣泛,學習他可以把理論和實際聯繫起來,更好地為實現科技現代化服務。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學習中,學生對幾何"證明"開始入門,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推理論證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為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2. 教學目標:

(1) 雙基目標: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理解平行線間距離,並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歸納知識的自學能力和培養學生聯想、類比、轉化、推導、論證、演繹、抽象知識的數學思維品質。

(3) 非智力目標(思想目標):滲透從具體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數學思想以及事物之間互相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質以及性質的應用。

4.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性質的靈活應用。

二、 教法(説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按教學論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任務是制定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控制教學活動的進程,並隨機應變、排除障礙,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本節課採用"五點"教學法。具體如下:

1. 以"問題"為學生學習?"起點";

2. 以"範式"為學生學習的"焦點";

3.以"變式"為學生學習的"重點";

4.以"創新"為學生學習的"難點";

5.以"評價"為學生學習的"疑點";

三、 學法(説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本課內容和以上教法,採用的學法如下:

四、 教學程序(説過程)。

1. 設問激趣,導入新課(起點):

首先複習四邊形的概念、明確四邊形的性質,然後用特殊化方法設計一問題:若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則該四邊形是什麼樣的四邊形?這樣導入新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去探索數學發展的規律,達到用問題創設數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敢於探索和猜想。

2. 誘導思維,以誘達思(焦點):

其次通過設問、質疑,進一步引導學生區分平行四邊形與一般四邊形,進而猜想出平行四邊形的特殊性質。同時教師整理出一種推導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範式,再讓學生聯想範式,演繹其他推導模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去 觀察、猜想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教師的範式的有誘導下,達到演繹數學論證過程的能力。

3. 變式問題,突出"重點":

通過具體問題的觀察、猜想、演繹出一些不同於一般四邊形的性質,進一步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通過投影不同層次的典型習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讓學生自己去掌握"重點"。

4. 引導創新,化解"難點":

設計"無圖形"和"無結論"問題,引導學生讀題、審題、畫圖、觀分析、猜想、歸納,然後把問題中所有可能的結論推導出來,通過這種開放式問題的解決,既達到突出"重點",又化解"難點"的目的。

5. 反饋補缺,消除"疑點":

在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時,教師做適當的評價和提示,以彌補學習不足之處,從而達到消除"難點"的目的。

6. 總觀全課,找到收穫:

教師對此課學生的表現作一小結、評價,特別是對"兩頭"的學生予以表揚,告訴學生本節是本章及以後學習的基礎,要求他們在以後學習中會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去解決實際問題。

7.板書設計:

4.3平行四邊形性質及應用

1、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2、平行四邊形表示方法:

3、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1)從邊看;

(2)從角看;

(3)從對角線看;

4、平行線間的距離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平行四邊形》。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流程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闡述。

一、説教材。

(1)、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64-65)頁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周長和麪積,以及垂直、平行的基本概念,會畫垂線的基礎上學習的,併為後面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其他知識奠定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的學科特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讓學生感悟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初步建立平行四邊形的表象,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教學要求,為了使學生順利的達到教學目標,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教學難點為: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和特性。

二、説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指出,有效地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四年級國小生的認知水平正處於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根據他們的這些特徵,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以情景教學法、觀察發現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的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於模仿和記憶,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觀察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課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

四、説教學流程:

我認為,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這一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我先出示校園主題圖:你能從這裏找出哪些四邊形?複習四邊形的特徵。接着引導學生觀察推拉門上的四邊形:你們認識這樣的四邊形嗎?引入平行四邊形的學習。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我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將學生帶入情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提出與之有關的.數學問題。二是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快速的進入學習。

第二環節: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3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我引導學生圍繞“為什麼推拉門可以伸縮”展開討論,進而藉助用硬紙條訂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和實踐,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礎上,感悟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並且在讓學生舉例説一説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起來自然、親切、真實有趣。

活動二,質疑:什麼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看,這樣就能很直觀很清楚的發現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特徵,初步建立平行四邊形的表象。然後讓學生説一説在哪兒見過這樣的圖形?引導學生回憶身邊的例子,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活動三,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驗證特徵,加深理解。

通過以上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在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中充分感知,發現並歸納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第三環節: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對於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內化。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課本做一做及練習十一的題目加以整理和歸類,有針對性練習。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感想?

通過全課總結,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成果等進行反思、評價。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學生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四年級上冊數學説課稿:平行四邊形4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簡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學生在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入冊掌握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認識。清楚了平行四邊形平行的底和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公式,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新知納入到已有的認識結構之中.有利於學生學會推導方法,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做準備。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二説教法

整個教學由複習引入、探究體驗、實踐應用幾個環節組成。在複習引入階段,使學生感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內在的聯繫,並複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特徵,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為後面的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在探究與體驗階段,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數方格。讓學生體驗光靠數方格的方法太麻煩,必須尋求一個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更簡便的方法。由“為什麼不同的圖形面積卻相等?”找出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係,進而大膽猜測平行四邊形面積可能等於什麼?第二個層次,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佈置了兩項任務:1、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2、平行四邊形與轉化成的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填好實驗報告單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目的更明確一些。然後,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老師注意巡視學生的操作,方法,並加以引導,把典型的方法幾下來,我提前考慮到有這麼幾種情況,接着,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老師多注意學生的語言的準確性強調“平移”。最後,有老師的一個問題:“在轉化的過程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學生結合報告單得出:面積沒變,形狀變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長方形的寬,從而很順暢的得出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高。這樣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親身經歷了公式的推導過程。第三個層次是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踐應用階段,分為基礎聯繫和拓展練習。在基礎練習裏,首先完成了例1,直接利用公式計算面積,然後在此基礎上注重學生動手測量,讓學生主動去尋找計算面積所必須的條件,並根據這些條件去求面積。最後把平行四邊形變換姿勢,讓學生準確的找到底和高,並計算出面積,完成做一做1、2題。通過這一部分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面積公式的理解和應用。

在拓展練習裏,首先安排了判斷題,選擇題。通過辨析、選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與底和高兩個因素有關,求面積用面積單位,求平行四邊形面積必須是一組對應的底和高等知識。接着出現了一道開放性題目:“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4平方釐米,他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都是整數)。如果不限制小數呢?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把這節課推向了高潮。最後出現了一道思考題”長方形框架,長15釐米,高10釐米,周長和麪積分別是多少?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麪積會怎樣?通過這一部分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理解與應用,達到熟練,靈活掌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