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高二政治量變與質變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9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量變與質變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政治量變與質變説課稿

高二政治量變與質變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量變與質變》。本節課是高二《哲學常識》第四課第二節第一框的內容,課程設計為一課時,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四方面談談自己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從全書的結構體系來講,量變與質變闡述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

從本課《事物發展的原因、狀態和趨勢》來説,本節“事物發展的狀態”是聯結“事物發展的原因”和“事物發展的趨勢”的紐帶,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就本節“事物發展的狀態”而言,本框“量變與質變”是第二框“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哲學依據。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要使學生能夠識記量變、質變的含義,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並能用正反兩方面事例,説明為什麼必須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和運用理論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能夠舉一反三,善於聯繫、聯想的思考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長期的契而不捨的艱苦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恆心、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品質。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的重點:“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這不僅是本框的重點,也是全課的重點。重點成因:①質量互變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之一②質量互變規律是指導學生看問題的重要方法。

(2)教學的難點:“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能引起質變”,難點成因:這部分內容教材沒有展開,雖然普遍存在但不容易被感知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揭示。

二、説教法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最根本的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依據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遵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認識規律,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方法:

1.直觀演示法:

設置小遊戲--請三、四位同學到講台上"吹氣球"比賽,讓學生具體地、直觀地感受氣球的變化狀態,在此基礎上關注事物量的積累與變化。

2.例證法:

運用故事、漫畫以及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哲理,使理論貼近生活,增強理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具體化。

3.啟發式教學法:

適時運用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景,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師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二政治量變與質變説課稿2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

前面一框講的是量變與質變,本框是上一框的方法論意義,在上一框的基礎上,使學生懂得在什麼時候要重視量的.積累,什麼時候該抓住時機,促成飛躍,而何時又要堅持適度的原則。從而加強能力,提高覺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能夠運用本課知識分析説明生活中的一些相關事例。2、能力方面:培養學生聯繫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為方式的能力。3、覺悟方面:引導學生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和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增強社會責任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把遠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是本框教育重點,這是全課重要的教育、教學目標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的落腳點與歸宿。2、難點:要堅持適度的原則,這一原則對青年學生特別具有現實的教育、啟發意義,但在現實中,又是比較難把握的。

四、教學方法:

聯繫學生日常生活展開分析與討論,對於重點的教學,可選用一些正反的典型事例的錄像片、電視片等,增強教學效果,加強針對性,對於難點的教育,可採用一些典型的古詩、諺語等加強教育意義。

五、教學過程與板書設計

用多媒體播放《傑米揚的湯》的動畫,引出一個道理,當我們不需要質變,而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的時候,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就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就會引起事物性質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應該:

[一、要堅持適度的原則(板書)]

教師在此,結合矛盾主次方面關係原理理論分析為什麼要堅持適度的原則,然後,再由學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必須堅持適度原則的相關事例加以佐證。比如學習刻苦本來是件好事,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可能變成壞事,還可以舉一些現在很多的“小胖子”都與營養過剩有關加以説明。教師做好知識的過渡引出第二個問題:當我們不需要質變,就要堅持適度的原則,而當我們需要質變時又該怎麼辦呢?

[二、要視量的積累(板書)],結合上一框分析原因,為什麼要重視量的積累,並加強人生觀教育,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的重要性,再回顧上一框量變的兩種情形,數量增減與排序的變化,得出量的積累同樣有這樣的兩種情況。而當量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能不能瞻前顧後,缺乏信心而痛失良機呢。在此,由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得出。

[三、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板書)]分析原因,舉和同學密切相關的事例證明,比如有些學生平時成績很好,一到大考就不行等等。從正反面説明其重要性,最後教師總結。並出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之善小而不為”,由學生討論其哲學道理,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