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陳情表》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04W

《陳情表》説課稿1

自我介紹:

《陳情表》説課稿

各位老師,下午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陳情表》。

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説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於古代抒情散文。由晉初散文家李密寫成。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中語文新課標文言文閲讀要求:“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本文在中國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蘇軾曾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可見,學習本文對於我們體會散文真諦和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誦讀、背誦,積累文言詞彙,積澱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能力目標:學習和運用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的語言藝術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苦情。正確認識“孝”,繼承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道德。

兩個教學重、難點:

1.學習重點: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難點:本文的主要特點是以情動人,作者是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達到願乞終養的目的.的。

其次,我們究竟應該怎樣來完成本節課的任務呢?下面説一下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教法:

1、範例、結合引導探索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3、採用類比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驗到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悦感。

學法:

1.高二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引導學生利用自主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

2.立足文本,從具體信息到抽象情感,以孝行故事作誘導,引導學生利用探究法,多思考,多感受。

最後,來説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所需教具是教師機---學生機、投影儀、黑板等。

我將本課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用約5分鐘時間進行導入部分,主要是複習和引入新課。

給學生講述孝行故事(成語、俗語、典故)引入:“24孝故事”“百行孝為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的介紹,為理解文章作鋪墊。作者:李密,晉初散文家。寫作背景:晉朝剛剛建立,李密對蜀漢念念於懷,目前的朝廷內部矛盾重重,晉武帝為人陰險多疑。李密不得不暫存觀望之心。藉以祖母生病要人照顧為由,陳孝情,陳忠情,讓晉武帝答應他的請求。

第二部分,用5分鐘時間帶領學生朗讀新課,主要是感知整體文章。

安排學生用五分鐘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自創情景,與文本言語碰撞、交流過程中,以達到加深對課文理解和縮短與作者心靈的差距的效果。

第三部分,用20分鐘理解文章具體內容,探討重難點。

通過兩個問題(為何“陳”?“陳”什麼?)的設計,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並且,深入探討文章的重難點,本文的主要特點是以情動人,因此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達到願乞終養的目的是學習重難點。

第四部分,與學生探討寫作技巧和特色,主要用於後續的學習和寫作。

好的構思,還要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文章才有活力。指導學生從文本中找出自己認為好的語句進行賞析,説説這些語句有什麼特點,好在哪裏?還有那些語句最能流露作者感情的,請找出來體會一下。該環節主要培養學生對語句的篩選、概括、整合的能力。以及學習李密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寓情於理的寫作技巧和特色,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寫作和學習中來,達到作者與讀者情感共鳴的良好效果。

最後,用約8分鐘的時間進行尾聲部分,主要是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用以總結課文本文構思縝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覆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麼? (2)討論:晉武帝為什麼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説。)

作業佈置: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臣以險釁(xìn) ,夙(sù)遭閔(mǐn)兇,外無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寵命優渥(wò),責臣逋(bū)慢,煢煢(qióng)孑立,五尺之僮(tóng)。

2背誦全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背誦,提高記憶效率)

3熟讀全文,理解文意。(加強課後的複習和課前的預習,提高課堂效率,紮實文言知識)

第六部分,用2分鐘用於教學反思。

通過問題的討論,學生明確的本文既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寓情於理的特點;也感受到了文章情理交融,真切感人的藝術效果。這一點,上得較成功。

但感到遺憾的是分析得不夠具體。

《陳情表》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於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為大學聯考要考。要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而《陳情表》又是一篇字詞較多,以情動人的文言文。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背誦全文。

2、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3、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落實字詞教學,體會以情動人的特點,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性查,預習不到位,我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和講解為主,加以點播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因為《出師表》學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動人這個重要特點。

2、解題主要讓學生明白陳情表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行,尤其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麼要些表,寫給什麼人。

3、作者及背景

作者李密書上有註釋,沒有必要展開講,但要提示學生要和瓦崗的李密分清。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動人的特點,背景要簡單介紹一下。

4、範讀正音

為何要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呢?因為就目前來説,我們的學生預習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檢查發現學生預習不理想時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由於課本註釋比較詳盡,也為了培養學生重視課本註釋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正音時我主要提示了幾個多音字的讀音,課本很清楚的沒有指出,也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還希望多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因為沒有學生,這個環節也沒有進行。

6、學習第一段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梳理結構簡單賞析,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一般時間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況下我會示範背誦,爭取學生能夠當堂背。

7、課堂小結,要能夠承上啟下就行,顯得課堂的完滿。

8、作業佈置:這個講課時一緊張忘了,其實作業有兩個,一是背誦全文,二是識記字詞,下節課提問檢查。

五、説板書設計

我向來認為語文板書以簡潔為要,實用為主,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説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使學生記得準確而不是隻記個耳熟,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書安排好,上去太緊張,把字音寫在左邊,其實應該寫在副板的位置上。

沒有一節課是一無是處的,也沒有一節課是完美無缺的,每節課上完我都會認真反思,是設計上的不足,還是運行中的失誤。一個人要善於反思和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步,同樣,一個人更要虛心和真誠聽取大家的意見,才會進步的更快。我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提意見,給我成長的機會。

《陳情表》説課稿3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於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而《陳情表》又是一篇字詞較多,以情動人的文言文,要在讀懂文字的基礎上來鑑賞這篇散文的內容及其語言特色。學習時要注重誦讀,在誦讀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遣詞造句的妙處。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

(1)通過誦讀、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彙,掌握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2)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2、能力目標:

(1)積澱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3) 鑑賞本文直抒真情,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3、德育目標: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苦情。正確認識“孝”,繼承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美德。

4、教學的重點:重要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5、教學難點: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是如何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落實字詞教學,體會以情動人的特點,可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和講解為主,加以點播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因為《出師表》學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動人這個重要特點。

2、解題:主要讓學生明白陳情表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行,尤其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麼要些表,寫給什麼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書上有註釋,沒有必要展開講,但要提示學生要和瓦崗的李密分清。(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動人的特點,背景要簡單介紹一下)。

4、範讀正音

為何要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呢?因為就目前來説,我們的學生預習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檢查發現學生預習不理想時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由於課本註釋比較詳盡,也為了培養學生重視課本註釋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正音時我主要提示了幾個多音字的讀音,課本很清楚的沒有指出,也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還希望多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因為沒有學生,這個環節也沒有進行。

6、學習第一段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梳理結構簡單賞析,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一般時間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況下我會示範背誦,爭取學生能夠當堂背。

7、課堂小結,要能夠承上啟下就行,顯得課堂的完滿。

8、作業佈置:這個講課時一緊張忘了,其實作業有兩個,一是背誦全文,二是識記字詞,下節課提問檢查。

五、説板書設計

我向來認為語文板書以簡潔為要,實用為主,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説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使學生記得準確而不是隻記個耳熟,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書安排好,上去太緊張,把字音寫在左邊,其實應該寫在副板的位置上。

《陳情表》説課稿4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於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為大學聯考要考。要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而《陳情表》又是一篇字詞較多,以情動人的文言文。

二、説教學

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背誦全文。

2、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3、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落實字詞教學,體會以情動人的特點,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性查,預習不到位,我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和講解為主,加以點播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四、説教學

過程

1、導入新課,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因為《出師表》學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動人這個重要特點。

2、解題主要讓學生明白陳情表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行,尤其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麼要些表,寫給什麼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書上有註釋,沒有必要展開講,但要提示學生要和瓦崗的李密分清。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動人的特點,背景要簡單介紹一下。

4、範讀正音為何要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呢?因為就目前來説,我們的學生預習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檢查發現學生預習不理想時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由於課本註釋比較詳盡,也為了培養學生重視課本註釋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正音時我主要提示了幾個多音字的讀音,課本很清楚的沒有指出,也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還希望多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5、朗讀指導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因為沒有學生,這個環節也沒有進行。

6、學習第一段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梳理結構簡單賞析,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一般時間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況下我會示範背誦,爭取學生能夠當堂背。

7、課堂小結,要能夠承上啟下就行,顯得課堂的完滿。

8、作業佈置:這個講課時一緊張忘了,其實作業有兩個,一是背誦全文,二是識記字詞,下節課提問檢查。

五、説板書設計

我向來認為語文板書以簡潔為要,實用為主,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説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使學生記得準確而不是隻記個耳熟,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書安排好,上去太緊張,把字音寫在左邊,其實應該寫在副板的位置上沒有一節課是一無是處的,也沒有一節課是完美無缺的,每節課上完我都會認真反思,是設計上的不足,還是運行中的失誤。一個人要善於反思和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步,同樣,一個人更要虛心和真誠聽取大家的意見,才會進步的更快。我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提意見,給我成長的機會。

《陳情表》説課稿5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於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為大學聯考要考。要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而《陳情表》又是一篇字詞較多,以情動人的文言文。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 背誦全文。

2 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3 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 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落實字詞教學,體會以情動人的特點,結合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性查,預習不到位,我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和講解為主,加以點播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因為《出師表》學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動人這個重要特點。

2、解題 主要讓學生明白陳情表這三個字的含義就行,尤其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麼要些表,寫給什麼人。

3、作者及背景

作者李密書上有註釋,沒有必要展開講,但要提示學生要和瓦崗的.李密分清。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動人的特點,背景要簡單介紹一下。

4、範讀正音

為何要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呢?因為就目前來説,我們的學生預習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檢查發現學生預習不理想時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由於課本註釋比較詳盡,也為了培養學生重視課本註釋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正音時我主要提示了幾個多音字的讀音,課本很清楚的沒有指出,也不知道這樣處理是否合適,還希望多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因為沒有學生,這個環節也沒有進行。

6、學習第一段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梳理結構簡單賞析,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一般時間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況下我會示範背誦,爭取學生能夠當堂背。

7、課堂小結,要能夠承上啟下就行,顯得課堂的完滿。

8、作業佈置:這個講課時一緊張忘了,其實作業有兩個,一是背誦全文,二是識記字詞,下節課提問檢查。

 五、説板書設計

我向來認為語文板書以簡潔為要,實用為主,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説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使學生記得準確而不是隻記個耳熟,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書安排好,上去太緊張,把字音寫在左邊,其實應該寫在副板的位置上。

沒有一節課是一無是處的,也沒有一節課是完美無缺的,每節課上完我都會認真反思,是設計上的不足,還是運行中的失誤。一個人要善於反思和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步,同樣,一個人更要虛心和真誠聽取大家的意見,才會進步的更快。我真誠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提意見,給我成長的機會。

謝謝大家!

《陳情表》説課稿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26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陳情表》。我説課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於中國古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誦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鑑賞文章的語言特色。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新教材在文言教學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2、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3、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主要指導學生用"四讀法"(速讀、誦讀、品讀、研讀)並結合適度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們共同體會《陳情表》中的"孝"

陳情表 (板書)

2、解釋題目所涉及內容並引出作者和寫作背景

陳:陳述。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徵,提問:

(1)是誰陳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晉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徵。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麼情?

李密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徵,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陳情?

此處可結合學生具體情況而定,主要目的引導學生從課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陳什麼情、如何陳情。引入課文內容

4、範讀正音

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

6、學習過程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強調字音),梳理結構簡單賞析(板書內容)。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三是鞏固詞句、通假字、文言實詞。

7、課堂小結:

《陳情表》這篇文章,它的動人之處也就在於李密將孝道表達地情真意切。從小撫養自己的`祖母已到風燭殘年,"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正需要自己養老送終;李密再三強調:"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盡孝、後盡忠"忠孝兩全的解決辦法,還作了"生當隕首,死當給草"的保證,晉武帝終於被李密的苦情、親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動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我們同學能將這一美德發揚光大,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8、作業佈置:

鞏固本文所學內容。

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五、説板書設計

《陳情表》説課稿7

高中語文必修五隻安排了一個文言文單元,《陳情表》是其中的一篇講讀課。高中階段大綱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而本單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學性較強的古代散文,因此教學的重點不在詞句的理解上,而應在培養初步鑑賞古代散文的能力上。

據此,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

1.基礎知識目標:反覆誦讀課文,豐富文言語感;理解“夙、兇、薄、息、尋、除、聽、卒”等等文言實詞的含義,充實文言倉庫。

2.思想教育目標:領悟作者苦情、親情、忠情這些真實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體味本文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體會作者以情動人的文筆。

本文的主要特點是以情動人,因此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達到乞終養的目的是教學重點。

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點撥啟發、討論領悟。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題解導入

《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上的表文。文章敍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況和祖母對自己的辛勤撫養,詳盡而委曲地説明了自己屢次辭謝晉朝徵召的原因,表達了對晉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終養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二、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誦,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真摯動人。李密至孝,與祖母相依為命。文中所寫皆是真情實意。為了喚取晉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陳其事,而是悽切婉轉地表明心意,圍繞着“情”“孝”二字反覆陳述自己家庭不幸,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

2.指導誦讀,梳理文意。

教師邊引導學生誦讀,邊疏通字句、梳理文意。

第一段:陳言自己的悲慘遭遇——“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第二段:敍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經過。

第三段:表達自己盡孝的心意。

第四段:表達自己先盡孝後盡忠的意願。

三、鑑賞評析

1.寫文章的目的,在於影響對方(讀者)。或者是宣傳一種主張,或者是表達一種願望,都要使對方接受。而在實現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現手段來説,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陳情表》就是這樣情理兼備的好文章,堪稱西晉散文的名篇。

那麼,這篇文章是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呢?

第一,表現真摯的特殊孝情。

《古文觀止》對這篇文章曾這樣評説:“歷敍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李密從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劉氏一人撫養成人的`,這種孝親的關係自然不可分離。所以作者首先從這裏寫起。他先寫自己,從小孤弱,虧了劉氏的撫養。而且“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這裏見出劉氏的辛苦。再寫劉氏,“夙嬰疾病,常在牀蓐。”這時只有李密來服侍照應。劉與李密這不可分割的關係説到位了,但這還不夠,作者還補充特殊的具體情況,這就是他家“既無叔伯,終鮮兄弟”,處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環境裏,祖母與自己互為依傍,分離不得。最後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劉氏晚年垂危的景況,呼應上文,最後自然引出所要表達的主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其情感是真摯而深切的。所以古人評説:“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斧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説:“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慾涕。”(《古文觀止》批註)

第二,闡述了充分而有力的道理。

《陳情表》是寫給晉武帝看的,是為了達到“辭不就職”的目的。但事情一開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李密原是蜀國的郎官,蜀亡於晉,會不會使晉“疑其以名節自矜”?還有,在陳此表之前,已經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所以李密寫這篇陳情表,就非得動腦筋把道理陳述清楚不可。他在陳述暫不能出仕的理由時,先從聖朝“以孝治天下”並且做到“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入手,熱切稱頌朝廷褒揚孝行態度堅決、措施得當,然後折入本意:“況臣孤苦,特為尤其!”這就為“願乞終養”設置了根據。接着表明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馬上任,“奉詔奔馳”。但為什麼不去呢?不是為了名節,“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而是因為“劉病日篤”,“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最後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來表達自己要先盡孝後盡忠的意願,這樣就使道理更周全,表達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對方的懷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襯托而更鮮明。

2.本文是用駢文的形式寫成的。南北朝時期,正是駢文發展的全盛時期,許多人都喜歡駢文這種文學樣式,但是,駢文也因此走向了一個錯誤的極端,即形式華美但內容空泛。而《陳情表》卻一反當時的流弊,創造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所以鑑賞本文要認真體會內容與形式如何完美的統一起來。

(1)找出文中一些典型的四字句,體會其特點和作用。

①語言簡潔凝練。如“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生動地刻畫出作者當時形隻影單、孤獨寂寞、無依無靠的悲慘處境;“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則把病入膏肓、生命危在旦夕的祖母比喻為將落的太陽,真實形象地寫出了祖母地病情;“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也用來形容祖母生命的危急。如此簡約的文字,卻形象地喻出真實的境況,同時還滲透了作者的深情,難怪晉武帝深受感動。

②語勢連貫緊湊。四字句言簡意豐,連貫緊湊,形成了好的效果:不容置疑,嚴整自然,增強了説服力。如第一段中“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文字簡潔,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至,困難層現錯出。

(2)找出對偶句,體會其好處。

運用工整對仗的對偶句,顯得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表現力。

《陳情表》説課稿8

説教材

一 《陳情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屬於古代散文,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説,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因如下:

1 《考試説明》中有關文言文要求: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可以説在大學聯考中佔有重要的作用。

2 古代散文源遠流長,中國堪稱世界散文大國。學習古代散文,不僅培養學生“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是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略其藝術魅力,感悟語言美,情景美,哲理美。

二 本篇敍事,論理,始終貫穿着作者的真情實感,古人云:“讀《出師》不哭者不忠,讀《陳情》不哭者不孝”可見,本文在中國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習本文對於我們體會散文真諦和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 背誦全文。

2 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

3 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 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説教法

一 教法

司馬集團建立晉政權後,為鞏固政權,提出以“孝”治天下。李密從小賴祖母撫養,對其十分的孝順,李密寫此奏章,就是想陳述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祖母的要求。李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上大做文章外,還以巧妙的抒情方式來打動晉武帝。授課時要講清作者的“情”即:“不幸的家世(陳以往之情);兩難的處境(陳現在之情);不仕的原因(陳日後之情)”。同時要明白李密巧妙的表達方式即:李密在封建政權賴以鞏固和延續的最高倫理準則“忠”“孝”之下,在“孝”字下大做文章,提出“先盡孝後盡忠”的`觀點,使晉武帝不得不認同。

二 學法

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知識。

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設計

由中國封建社會“忠”“孝”切入,引入本文。

二 解題

一)本篇作者不需要過多的介紹,主要應讓學生明白李密不願為仕的政治原因,這需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

二)文體介紹

應該讓學生理解“表”這種文體,明白為什麼要些表,寫給什麼人。

三 重 難點解決過程

1)掌握一些字的讀音及意義,積累一些有生命力的詞語,像“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2)朗讀正音 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於記憶,朗讀有利於理解,朗讀有利於體會文章感情。因此不光要老師範讀,學生也要讀出文章的情感。

3)使學生明白李密為何要“陳”?“陳”的內容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其實也是本文的一個重點,難點。明白這個問題,文章理解可以説已經到位。

4)討論本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以情動人;用駢文寫成

四 延伸討論“孝”

明確:1中華傳統美德。2以“孝”治天下,維護封建統治。3不利於依法治國

説板書

情 理

陳以往之情 不幸的家世 以孝治天下

陳現今之情 兩難的處境 忠孝難全

陳日後之情 不仕的原因 先盡孝後盡忠

層層深入,感人至深

《陳情表》説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陳情表》。我説課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於中國古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誦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鑑賞文章的語言特色。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新教材在文言教學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2、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3、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主要指導學生用“四讀法”(速讀、誦讀、品讀、研讀)並結合適度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們共同體會《陳情表》中的“孝”

陳情表 (板書)

2、解釋題目所涉及內容並引出作者和寫作背景

陳:陳述。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徵,提問:

(1)是誰陳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晉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徵。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麼情?

李密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徵,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陳情?

此處可結合學生具體情況而定,主要目的引導學生從課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陳什麼情、如何陳情。引入課文內容

4、範讀正音

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

6、學習過程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強調字音),梳理結構簡單賞析(板書內容)。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三是鞏固詞句、通假字、文言實詞。

7、課堂小結:

《陳情表》這篇文章,它的動人之處也就在於李密將孝道表達地情真意切。從小撫養自己的祖母已到風燭殘年,“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正需要自己養老送終;李密再三強調:“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盡孝、後盡忠”忠孝兩全的解決辦法,還作了“生當隕首,死當給草”的保證,晉武帝終於被李密的苦情、親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動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我們同學能將這一美德發揚光大,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8、作業佈置:

鞏固本文所學內容。

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陳情表》説課稿10

《陳情表》説課稿

一、説教材

《陳情表》來自人教版第四冊的第五單元,第五單元主要講中國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欣賞重點是語言特色和古代散文在敍述中兼以議論或抒情的手法。就《陳情表》來講,在語言上駢散結合,自然純粹,在構思上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來看,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設置如下:

1、 教學目標

瞭解寫作的時代背景及作者和文體的有關文學常識

積累文言文詞語,背誦。

賞析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的構思以及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2、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把握行文層次,體悟以其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的特點

3、 教學難點

理解諸多實詞和虛詞,並進行分類歸納。

二、説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分為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為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採取的教學方法是:指導誦讀、點撥啟發、討論領悟。學生採取的學法是誦讀法和討論法。

本文擬定兩個課時。

(一)説教學過程

1、 導語設計

以後人的評價導入課文。“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2、 整體感知

1.首先多媒體投影作者及寫作背景及文體常識

2.聽讀,放錄音,讓學生跟隨錄音讀課文,體會的語言的節奏感以及感情。

然後讓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積累相關的文言詞語。學生提出字詞方面的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然後學生自己小結。自由朗讀課文中,理清思路。

3.歸納每一段的大意

3、研讀賞析:

問題:作者如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裏打動晉武帝的`心?

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

討論後明確:因為自古忠孝兩難全,他為了達到奉養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情辭懇切,字字發自肺腑來打動晉武帝,贏得了後世的讚譽。其次行文時先説後説、輕説重説處理巧妙。

討論:祖母情深似海,聖上恩重如山在這個兩難的處境中,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就會惹來殺身之禍,李密是怎樣化解這個矛盾的?(換位思考、列數字)

孝:身世悽苦——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報養劉之日短也(情) 解決 先盡孝

忠:沐浴清化——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理) 矛盾 後盡忠

語言的個性鑑賞(四字句、對偶句、排比句)

4、拓展閲讀:

讓學生討論一下《出師表》和《陳情表》的異同。

不同:《出師表》全文無不流露出作者忠君愛國之情。

《陳情表》則通過陳述自己的“苦情”“親情”“忠情”

讓學生討論一下對“孝”的看法。

四、説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