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熱門】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57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説課稿模板集錦八篇

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來自廣安實驗中學, 我叫周璐。我的説課內容是:“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17課——《安塞腰鼓》。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教學程序”等多方面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為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版塊組織單元。第四單元是以文化藝術為主題,如《社戲》中的鄉村戲劇;《口技》中的民間傳統藝術;《竹影》中的繪畫藝術;《觀舞記》、《安塞腰鼓》是舞蹈藝術,表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本課作者劉成章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腰鼓這門獨特的民族藝術,儘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既是對安塞腰鼓的熱切的讚美,更是對陝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讚美。學習本課要積極投入的放聲朗讀,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品味有張力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二、教學目標:

【理論依據】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七年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參與能力基礎,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這樣確立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品味本文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和反覆修辭等,感受充沛的語言氣勢,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關語句表達的深刻思想感情。

2、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閲讀、欣賞能力,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感受西北漢子的奔騰力量,同時體會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藴,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情操。

三、教學重難點

【理論依據】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1、 重點: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排比手法及作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品味充沛的語言氣勢。

2、 難點: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氣。

四、教法學法

【理論依據】: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多數的閲讀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教師在閲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藴藏着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説出自己的感受。

教法:朗讀鑑賞法、美文點撥法、合作探究法。將感受體驗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法:誦讀賞析法、合作探究法,讓學生自主進入文本,讀出感受,發表見解,全情投入。對於發現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準備:1、初讀課文,梳理字詞 2、收集作家以及課文資料

七、教學步驟: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下面請看……

(播放多媒體課件—安塞腰鼓表演片段讓學生)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今天我們學習陝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藉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節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

二、預習檢查,夯實基礎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內容:首先請大家欣賞全文朗讀,在整體感知的同時,根據板書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1、看錶演片斷,聽全文朗讀。

(播放3~4分鐘的腰鼓舞片段)

過渡:請同學來描繪一下剛才所看到的表演;你想到了什麼?

剛才,大家從聲響、畫面感受到腰鼓的恢宏氣勢和鏗鏘激越,下面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從劉成章的文字中體味激情的腰鼓。請班裏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讀課文的一部分。

過渡:剛才**同學讀得怎麼樣?下面我們播放課文的錄音聽聽。(播放課文錄音)

2、引導學生劃分結構層次。

過渡:大家喜歡安塞腰鼓嗎?大家喜歡作者的描繪嗎?

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並説出理由。(分組討論3分鐘,各小組代表發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出那個部分,然後説出好在哪裏。)

過渡:文中主要描寫的內容有哪些方面?從哪些方面在寫作?

(分組交流、合作討論)

明確、板書

第一部分:(1--4)擊鼓前的預備階段,蓄勢待發。

(5--13)火烈的場面。

第二部分:(5--27)表演安塞腰鼓。 (14--17)沉重的響聲。

(18--22)擊鼓的後生。

(23--27)夢幻的舞姿。

第三部分:(28--30)鼓聲戛然而止,以動襯靜,意境幽遠。

3、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四、品味語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為了表現生命掙脱束縛、衝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精讀第二部分第一層次

播放範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指導朗讀,結合具體語境感受分析排比修辭的表達效果。

(1)問: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種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排比。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語言暢達,節奏感強,有氣勢,能增強文章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2)請同學朗讀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讀準重音,讀出節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

(3)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安塞腰鼓》説課稿6(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案設計)標籤: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大全, 《安塞腰鼓》説課稿6(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案設計),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4)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層層推進,一氣呵成)

(5)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排山倒海,氣勢磅礴)

小結: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過渡: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來藝術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個人體會,暢所欲言)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鬥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

掙脱了束縛、衝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想和想象是聯結“形”與“意”的紐帶。

八、課堂小結

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再現“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又運用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在請大家快讀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語句,説説自己對安塞腰鼓的感受。

板書設計:(見教學步驟)

九、佈置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2、拓展訓練:描繪一個場面,比賽、集市、演出、勞動等等。

教學回顧: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將課堂還給學生,才能真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主體性,只有注重個體的閲讀和心靈的感悟,才能真正達到新課標“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的要求。

在語文教學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次説課到此結束,請評委老師予以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説教學內容:

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音樂第6冊第五單元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介紹傣族特有的建築、舞蹈、風俗,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並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二)、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為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欣賞、表現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能專注地聆聽音樂、體驗、感受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

2.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並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瞭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及編創表演

難點:1.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後兩樂句

2. 感受及表現傣族風情。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電子琴

二、説教法

1.情景導入法。老師通過讓學生聆聽歌曲《愛我中華》讓學生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再通過談話“你們瞭解雲南嗎”引出雲南及傣族,再通過課件展示傣族的優美風景及風土人情創設了傣族的優美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巨大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嗯”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這樣有利於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3.音樂比較法:為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後兩樂句在音高上不同,教師採用了比較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為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4.創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欣賞傣族風情、

欣賞舞蹈、欣賞音樂、表演、創編舞蹈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三、學法

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後親自嘗試,完整並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羣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先觀看,再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羣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四、教學過程:

(一)聆聽活動: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通過讓學生聆聽歌曲《愛我中華》讓學生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地大物博。)

(二)情境導入:出示課件,欣賞傣族的竹,潑水節和孔雀的圖片

(通過課件展示傣族的優美風景及風土人情創設了傣族的優美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巨大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三)新歌教學

1.出示課件初聽歌曲。 (教師通過動聽悦耳的音樂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熱情)

2.師讓生仔細的聆聽歌曲,並提出要求即把歌詞描述出來!(在這裏教師非常注重學生聆聽能力的訓練)

3.要求生用最動聽的聲音來讀(激發學生有感情的表現歌詞)

4.講解“小卜少”“小卜冒”,(在這裏教師通過一句問話解決了學生的疑問)

5.師範唱歌曲一遍!(音樂課的`教師的必備素質就是唱好歌,既可以得到學生敬佩,也可以更好的詮釋歌曲)

6.師生一起用“嗯”哼唱歌曲的旋律。(通過哼唱讓學生熟悉歌曲)

7.跟琴聲輕輕地把第一段加上歌詞唱一遍。

8.比較第一段的最後兩句是否一樣。(出示課件)

老師用琴彈出兩句,再請同學們把這兩句唱一下(在這裏教師通過比較與聽唱解決難點)

9.更琴聲把第二段加上歌詞唱一遍

10.要求學生把傣族的美景和傣族小朋友幸福生活的情景用歌聲表現出來!(通過語言的描繪激發學生表現的熱情)

11.分小卜少們和小卜冒兩組比賽,看哪一組最有感情、最能表現出雲滿人民美好生活的情景!

(通過比賽激發學生表現的激情)

12.跟錄音進行接龍唱

(通過接龍唱既可以激發學生演唱的興趣,也可以及時糾正學生某些樂句的唱法)

(四)拓展延伸

1.欣賞傣族舞蹈-----《綠色的竹樓》。(通過欣賞激發學生對傣族舞蹈的喜歡)

2.把《金孔雀輕輕跳》歌曲用傣族舞的動作表現出來。(歌曲的第一段,請同學們模仿老師的動作,第二段要求同學們跟隨音樂自由進行創編。)

3.指名幾個跳的好同學,到前面來表演,其餘的的學生演唱

(五)課堂總結

通過談話激發學生保護環境

讓生扮着小孔雀的美麗的樣子,踏着優美的歌聲離開教室。

説課稿 篇3

《看電視》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二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五課《看電視》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裏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

《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温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後,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裏都裝着一樣什麼東西?

二、教學目標

《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一)認知目標: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技能目標: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

(三)情感目標: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

三、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四、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小記者採訪,談話導入新課

1、小記者採訪時提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麼節目嗎?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着,你家看什麼電視節目誰説了算?

2、小記者採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着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採訪的問題為後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一個橋樑,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

(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範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鬆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後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着好多祕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祕密,就要“闖四關”(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的心理,設計“闖四關”遊戲,激發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願望)。

第一關: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教師提示: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後可讓學生説“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可以讓他當小老師,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夥伴那學會一個字。

第一關認生字是複習上節課所學,是為後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了每節課動筆!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蔘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

第四關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後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 ;卻換成

了 ;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 外面一起為媽媽換成了 。

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後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

(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

1、為什麼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劇?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後,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2.為什麼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採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

3、為什麼我們最後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説話,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通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可謂是

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培養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徵。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課件出示最後一小節),學生齊讀。問: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祕密是什麼嗎?學生自由説。

最後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説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

(五)小記者採訪

問題一: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麼?

問題二:以後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麼辦?

小記者採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後的行動上來了。 本教案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學生讀的有層次,先自己解決難題讀,再同桌互讀,培養了學生會傾聽的好習慣。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讀書後要讀有所收,讀有所獲。教案在設計時也注重

説課稿 篇4

人教版四下第十八課《永生的眼睛》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記敍了琳達的母親去世後,父親將她的眼睛角膜捐贈給了盲人,琳達感到不理解,在父親的勸慰下,她的態度有了轉變,而且在父親與世長辭後,親自捐獻了父親的眼睛角膜,14歲的温迪為外公的舉動而感到驕傲,並決定自己死後也要捐贈眼角膜。課文讚揚了為別人的健康、幸福而無私獻身的崇高精神。上學期,學生已在學習《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時候初步感受到器官移植的重要性,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學生一定能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進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給學生以高尚情操的薰陶、高尚行為的指引。

根據教學預案,説説設計的意圖: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開頭,體會我痛失母親的心情。

2、出示警官的話,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配樂朗讀,展現琳達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緒,從而調動學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慮問題。逝者已去,作為女兒此時最應做的莫過於讓母親靜靜離去,而一位警官的突然造訪,卻使得事情的發展顯得撲朔迷離。故事講到這兒,戛然而止,要求學生去讀文本,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也為“父親同意角膜捐贈,我反對角膜捐贈”的衝突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體會“我”對角膜捐贈的反對

自由讀文,找出能夠體會“我和父親”態度的語句並交流。

設計意圖:採用一個“欲擒故縱”的教學策略,在此處將父親對器官捐贈的態度與我的態度進行對比,突出了我對捐贈事件的強烈反對,從而預設衝突,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為本課的後續教學設作好鋪墊。

三、快讀課文,感受“我”態度的轉變

1、找出體現我同意“角膜捐贈”的語句。出示:父親與世長辭後,我遵從他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

2、引導質疑,梳理主問題:是什麼感動了我,讓我同意角膜捐贈?

設計意圖:找到恰當的教學切入口是組織好通篇教學的關節點,更是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的“索引和文眼”。在本課的教案中,緊抓“我”對“捐贈器官”一事的態度為線索,前一環節充分渲染“我”的反對態度,本環節展現“我遵從父親遺願”捐贈角膜,這樣就製造出最大的心理衝突,此時將我的態度作一前後比較,引導學生質疑,“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梳理出本課研究的主問題“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這樣學生的探究就展開了。

四、精讀課文,探究“我態度轉變”的原因

1、默讀5至8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語句,想想是什麼感動了我,讓我同意角膜捐贈?

2、交流體會。

▲句子一:“琳達,”爸爸坐到我身邊,平靜地説,“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抓住“平靜”、“最珍貴”、“有意義”等體會爸爸關愛他人的品質令我感動。

設計意圖:父親的話説給誰聽?父親為什麼要説這樣的話?父親的話是緣於“我”對父親要捐贈死去母親的眼角膜的不解和痛苦,“我”的不明白被父親的話釋然,“我”的痛苦難忍被父親的平靜和真誠所撫慰。這一環節,使學生能最終領悟琳達情感轉變的精神力量的來源,還會對你、我以及温迪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

▲句子二:“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温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父親接着説:“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通過資料補充、聯想、多元朗讀等體會爸爸給予他人的幸福、快樂、自豪,令我感動。

▲句子三:孩子熱淚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邊,緊緊地擁抱他。

抓住“熱淚盈眶”、“緊緊地擁抱”等,通過朗讀、拓展想象體會温迪的感動,感受父親對“我”的影響。

3、小結。出示: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

理解父親還留下了什麼。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進入了探究與體驗相結合的階段。在“心理衝突”的推動之下,學生要在本環節中完成對“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這個問題的探究,但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比較強的文章,僅採用“探究的方式”來解讀顯然是不夠的,應當在探究的過程中展開體驗式學習,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成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深層解讀和對人文思想的深度領悟。新課程關注的不只是學習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也就是説一定要探究學生是怎麼學習的,學習的過程中,表現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本環節,或許讓學生找到體現“我態度轉變原因”的語句並不難,但他們在尋找過程中所經歷的“思維、感悟”過程,卻是我們必須關注的,也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教師必須引領學生“鑽到文本里面去”,也必

須引領學生將“所得”傾吐於自己的表達之中。教師緊抓“是什麼讓我接受了‘器官捐贈’”這個主問題,學生就會順着問題追究下去。學生尋找理由,教師從旁引導,以移情體驗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到新鮮,同時也很樂意參與。通過讀句子、説體驗等活動,促使學生能多元化地理解文本、進行想像和表達,體悟文本的人文內涵。

五、出示結尾,抒寫真情

設計意圖:文章以母親為女兒驕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許多懸念:温迪後來真的做到了嗎?她離開人世後,誰為她辦理捐贈手續呢?她的女兒還是……?呈現原文結尾,還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過於此,這是一個悲壯而美麗的結局。這樣設計安排,旨在激發學生的強烈情感,在對温迪一家尤其是對温迪的深深敬佩之餘,獲得對自我人生價值的追憶!通過抒寫交流“我”的內心世界,真切體會到琳達當時痛並幸福着的感受,使人物更加真是豐滿,情感更加真切感人。

六、迴歸課題,昇華情感

親人的生命終止了,但他們的眼睛仍在世上煥發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説他們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還是愛的永生,是奉獻精神的永生,飽含着濃濃的愛意再讀課題。設計意圖:課文為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學完課文後,須畫龍點睛。通過温迪和外公的事實,加入相關資料的鏈接,讓每個學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努力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意識,和熱心幫助他們延續生命的態度。

説課稿 篇5

—、説教材

1.教材簡析

《中彩那天》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組以“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一篇精讀課文。

課文講的是一個修理廠的技工,一次無意買中了大獎,但因買中了大獎的彩票是他同事讓他代買的,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把大獎還給了同事這一感人故事。作者讚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今天我要説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

2.學習目標

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三維目標落到實處,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維持、財富、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等詞語

2)技能目標 體會敍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複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守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並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體會。

3.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對本冊課文的提出的要求及學生已有知識水平我把教學重點定為體會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變化,理解誠實與守信的珍貴。

難點是對“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的理解。

二、説教法

本課教學,我主要運用啟發式講讀法抓住幾句重點句,引導學生讀讀、圈圈、想想、議議,體會父親為什麼會有這樣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出現,從而為體會父親的思想品質埋下伏筆,便於學生把握全局,化難為易。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注意運用以讀代講法。本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多:或乞求、或疑惑、或生氣、或激動、或高興、或明白。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鼓勵,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朗讀,以讀促思,讀中體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入情入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三、説學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採取自主實踐法來學習,即引導學生通過“讀、劃、想、議”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眼口手耳並用,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在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

四、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財富,“父親”是怎樣面對的?他有着怎樣的矛盾?

2.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課文內容:朗讀課文後,出示詞語,讀一讀(中彩、夢寐以求、興奮、迷惑不解、道德難題、財富)。

3.你能用上其中的詞語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二>精讀品味

1.默讀第3至第9自然段,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父親”的道德難題指的是什麼?他難在什麼地方?並用不同的符號把有關語句標出來。(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師解:(通過文章的前後對比,學生們不難發現父親面臨着許多矛盾:生活的拮据與意外的中獎對比;夢寐以求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與中獎後擁有奔馳車對比;幫同事買到了中獎的彩票與同事已忘記相對比;自己家裏的貧窮與庫伯家裏的有錢相對比;歸還彩票得到的精神財富與這一生擁有物質財富而心理上的惴惴不安相對比。就是這些矛盾使父親在中彩後無法喜悦,面臨道德上的難題。)

2.由學生髮言(出示句子):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麼不同。我看了又看,終於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 K 字。

指名讀,適時進行評價。(看了又看,才終於看出。)

3.為什麼會有淡淡的“K”字?聯繫實際説説父親的想法。

彙報:現在你就是文中的“父親”,説説此時你的想法。(可能想:“我做了記號,又把它擦了,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獎雖然是自己抽的,中獎的彩票卻是庫伯的,大獎還給富裕的庫伯,自己還是貧窮,如果不還,自己的良心會不安。”這正是“父親”的道德難題。)

自由讀,個人讀。

4.聯繫實際説一説,還車後一家人心情怎樣:

父親:( );

母親:( )

我: ( )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讀課文的開頭與結尾。

1.體會開頭與結尾之間的聯繫。(首尾呼應)

2.説説為什麼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理解這個”富有”的特殊意義)

四>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1.學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2.同學們,讓誠信陪伴你左右。記住母親的話:“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五>佈置作業

聯繫實際,寫一則有關城實、講信用的日記。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的脈絡,好的板書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我的板書以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展開,層次清晰,主題明確,既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又能幫助學生領悟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5.中彩那天

開頭:誠實+守信=財富

起因:父親(神情嚴肅)

經過:父親(悶悶不樂) 首尾呼應

結果:父親(特別高興)

結尾:最富有的時刻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學目標和準備、説教法學法、説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我説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意的散文故事(體裁風格)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的故事(內容)。四句式的語言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尤其是"**,我來幫助你吧"句式的反覆出現,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還有助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語言)作品字裏行間始終洋溢着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充滿關愛的情感基調,充分表現了小松鼠美好的心靈。揭示了與人方便,自己也能快樂的道理。(內容反映的思想)

我説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説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學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結合綱要)

二.説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總説活動目標)基於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標:感受動物間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 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麪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我將難點放在能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為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共4頁) 教學圖譜一套和字卡"我來幫助你" 表演道具若干

2.經驗準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三.説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多通道參與法,遊戲法,圖譜法。下面我重點説一下游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的特點。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學的輕鬆,學的愉快。

四、説活動過程

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圖片導入,引發興趣

(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

(三)完整欣賞,學習散文

(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引導語:首先我説説我的第一環節

(一)課件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一條活靈活現搖擺着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請幼兒猜猜這條大尾巴是誰的。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快來看一看,這條大尾巴是誰的呀?(小松鼠)這條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誰的大尾巴呀?"

2.教師:(課件出示一隻小松鼠)。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猜就猜對了。誰來説説這條大尾巴有什麼用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測幼兒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掃衞生,可以當降落傘等。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可以予以適當的表揚。

説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用一條動態的大尾巴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我讓幼兒猜測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打開了幼兒的思維,通過幼兒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想法,增強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的鋪墊。

説課稿 篇7

簡要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中國古代是農耕文明,那麼商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一)歷代商業發展概況

讓學生小組展示他們整理的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情況表:從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思考:1、為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商業活動會十分蕭條?

2、明清時期商業發展出現哪些新特點?

請同學介紹有關徽商和晉商和資料。

(二)貨幣發展史

貨幣發展史則以實物或實物圖片按時代順序排列説明。

(三)商業都市和城鎮的發展

商業都市發展則介紹各時期的大都市,尤其是唐都長安、北宋開封、元大都、明清北京。及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

以《清明上河圖》説明兩宋的繁榮就是建立在突破市坊制,市的時間、地點不再受限制的.基礎上。説明要繁榮商業,政府就必須減少對市場的限制。

(四)海外貿易的發展

海外貿易則以海外交通圖為主説明之:

可提供的有西漢的絲綢之路、唐朝海外交通圖、宋元海外貿易圖。

 小結:中國國民經濟中農業、手工業、商業之間的關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説課稿 篇8

【教材分析與處理】

《春天在哪裏》是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第一單元的教材都是圍繞“春天”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與這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融為一體,剛好又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學習本組教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在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穿插了綜合實踐活動,使口語交際更有憑藉,更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學生入學已有半年,能用普通話進行表達,但表達得不夠完整、不夠準確。由於學生年齡小,傾聽別人説話缺乏耐心、不夠認真。因此,將本次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完整地講述春天的變化,做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儀態大方、有禮貌。認真聽人説話,瞭解內容,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教法學法】

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方的互動過程,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活動準備】

活動的準備要從開始本組學習時就提出要求。在課文部分,引導學生走進春天的圖畫,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在識字部分,提示學生去找春天,畫春天,蒐集有關春天的資料。組織學生到濱江公園去春遊,要求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三個方面去尋找,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哪些變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激情引趣,創設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想不想聽?”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接着播放視頻《春天在哪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然後以“春天不僅在小朋友的眼睛裏,還鑽進了小朋友的耳朵裏,躲在小朋友的心田裏。回憶一下,大家到濱江公園去春遊,發現春天有哪些變化了?” 調動起小朋友的學習熱情。

這樣的設計,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把課堂教學拓展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敢説、樂説、會説、善説,享受到交際的樂趣。

二、小組討論,互相介紹

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互相介紹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物、聽到的春天的`聲音、感受到的春天的變化,在小組中合作交流,發表見解,互相補充。教師提示學生儘量説具體、補充完整,並且融入其中,個別輔導。

這樣做,能夠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增強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又可以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上台展示,交流彙報

教師問:“同學們在小組中説得真好,誰願意向全班同學彙報一下,你在哪裏找到春天了?它是什麼樣兒的?”找幾位同學上台説説,要注意説具體、説完整,做到大方、有禮貌。台下的同學和老師一塊兒認真聽,對沒説到的內容,可以進行補充,對沒聽懂的地方,可以發問質疑,還可以評價他説得好不好,並説明原因。

在交際過程中,學生會對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説得最多、最全面。比如,“我在公園裏找到春天了,我發現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桃花開了。”“我在廣場找到春天了,小朋友在放風箏。”“我到隆中去玩,發現鬱金香開花了。”“我回老家,在小河邊看到小蝌蚪了。”……此時,老師再問:“誰聽到了春天的聲音?”把學生引入聽覺感觀的回憶,學生就能説出風吹樹葉沙沙響,燕子唧唧叫,蜜蜂嗡嗡忙採蜜等等。教師再提示:“春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學生會説天氣暖和了,我們脱下厚棉衣,換上了單衣,早上上學不凍手了,白天變長了、變亮了,可以省電,哈氣時看不見白霧了……

課前,教師已要求學生蒐集了許多有關春天的資料。此時,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由各小組推薦學生上台,或展示圖片、繪畫作品,介紹圖中春天的景物,或展示照片,介紹是誰在哪裏幹什麼,那裏風景如何,或展示實物,介紹它在春天時的變化,或朗讀有關春天的詩詞,或談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聽與説的要求不變。

交際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初步的簡單的評價活動,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並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讚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課堂上這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進一步端正學生良好的聽説態度,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注意觀察和傾聽,及時發現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予以點撥糾正,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更要善於發現學生充滿童趣、富有創意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創造生機勃勃、極富動態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

四、播放視頻,温故知新

“同學們説的真美啊,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我們一起欣賞吧!”播放視頻《春滿人間》,展示出春天的美景。“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畫面,你們想説什麼?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視頻畫面温故而知新,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觀察春天的景物、傾聽春天的聲音、瞭解春天的變化、唱出春天的讚歌。

五、開放資源,拓展學習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在這一環節中,整合課內外和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官認識,開闊學生視野,播放視頻《春滿人間》,同學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説:“春天真美啊!”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讚美春天。如:畫一畫自己看到的春天、背一背有關春天的詩詞、唱一唱有關春天的歌曲、寫一寫有關春天的感受……這樣跨學科的整合學習,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促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中滲透整合,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意識。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學生不喜歡春天。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機會,讓喜歡春天的學生和不喜歡春天的學生分成兩隊,分別準備資料,雙方展開辯論,看誰能説服對方。在這一交際過程中,喜歡春天的學生可能會説:春天天氣暖和了,草綠了,花開了,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我可以出去春遊,所以我喜歡春天。春天來了,不用再穿厚棉衣了,我喜歡春天。春天可以放風箏,因此我喜歡春天。而不喜歡春天的學生可能會説:春天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感冒,我身體弱,不喜歡春天。春天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節,很多流行病就是這時候開始流行的,比如流腦、非典等,損害人的健康,我不喜歡春天。在這激烈的爭辯中,學生對春天的特點了解得更全面,認識更客觀。然後,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出去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應該注意什麼呢?讓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這樣水到渠成地為學生創設了交際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並從中得出,要有健康的體魄,必須注意衞生、積極鍛鍊身體,遊玩中還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