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梅花魂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4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梅花魂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梅花魂説課稿

梅花魂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梅花魂》,我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説課,分別是: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意義

《梅花魂》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包括了古詩詞三首和記敍文三篇,體裁雖然不同,但都表達了愛國人士的愛國情操或濃濃的思鄉之情。本單元課文在寫作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首尾相呼應,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要體會人物的情感,還要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照應的,在今後的作文中加以運用。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文章。文章講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華僑老人,他十分喜愛梅花,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繡着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的交給我,讓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讚美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的是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讀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梅

花魂、縷縷幽香、葬身異國”等詞語,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瞭解課文首尾相應的寫作特點,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了濃濃的愛國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並培養閲讀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

2、瞭解課文首尾呼應的寫作特點。

(四)説教學難點:

對於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來講,要理解借物寄情的手法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理解外祖父通過讚美梅花中寄託深深的愛國情感便成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剛剛跨入高段學習的時期,理解力、觀察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正快速發展,加強對學生理解力、觀察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方法:

1、質疑法:俗話説,學貴有疑。教學時,我會從“魂”字入手,讓學生提出疑問。然後再從文章中理解“魂”所代表的含義。

2、討論法:對於課文中一些有深刻含義的句子,學生往往會不理解,這時候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當孩子們對着一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的時候,也是孩子學習熱情最高漲的時候,通過這樣的討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也會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3、品讀法: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這篇課文藴含着濃濃的感情色彩,通過朗讀,加上老師的點撥,自然可以體會人物的感情。所採用的朗讀的方式因句子的需要,重點的句子重點讀,細細讀,還要邊讀邊思考,方可領略文章的意旨。

四、説教學過程:

《梅花魂》是一篇敍事散文,結合文章的特點和寫作手法,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環節:

1、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我會把本課的12個生字詞做成兩頁課件,第一頁是有拼音的生字詞,第二頁是去掉拼音的生字詞。通過開火車讀的形式檢查字音是否每個都讀準了。然後通過集體讀的形式加以鞏固。容易讀錯的字還要反覆讀。

2、導入設計

結合課題,我打算從圖畫入手,課件出示雪梅圖,播放輕音樂,讓學生説説對梅花的瞭解。然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解疑的方法讓其他學生來解疑,然後我會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問題有兩個,分別是:梅花有着怎樣的.精神,使外祖父對梅花特別喜愛?作者圍繞

梅花回憶了哪幾件事?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直奔主題,讓學生提出疑問,然後自讀課文,最終達到初步瞭解全文大意。

3、整體感知,提煉脈絡、

通過默讀課文,學生對課文已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時是提取文章脈絡的好時機,我會請學生説説作者圍繞梅花回憶了哪五件事?老師提煉,及時作出板書。

再讀課文,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特別喜愛?這樣設計目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是想學生在朗讀中學會捉住重點去讀,讀重點,重點讀,以讀突破難點。

4、深入理解,重點品讀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生應該不難找到第三段是寫外公特別喜歡梅花,我會請兩個孩子讀這段話,聽了孩子繪聲繪色的朗讀,學生的心中很自然會浮現當時外公大發脾氣的情景。而當時的我只有五歲,對於外公的行為又害怕又奇怪,我為什麼害怕?我奇怪的又是什麼呢?學生小組討論,再彙報。在明白了外公對墨梅圖特別喜愛的時候,我再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能體現外公對墨梅圖特別重視。重點詞找到了,再反覆朗讀重點句子,體會墨梅在外公心中的地位就不難了。設計目的:這樣做讓學生先了解墨梅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目的是為後面讚揚梅花的精神做鋪墊,正是因為梅花不管經歷多少風欺雪壓,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外祖父才分外珍惜。

當學生明白道梅花的精神時,我會追問,梅花這種最有品格,最有骨氣,最有靈魂的精神代表的是什麼?是指那堅貞不屈的中國人。學到這裏,可以順帶讓學生説説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有着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

當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讓學生帶着感情朗讀13自然段,相信會讀得更深入了。此時,我們再回過頭看外祖父三次落淚的情景:

(1)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雨絲細如愁”之類的句子時,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

(2)外祖父因年老無法回祖國,嗚嗚地哭。

(3)臨行送別,淚眼濛濛。我們不難體會外祖父的心情,這三處的處理,我預設這樣,先讓學生自由讀,把三處情景找出來,把自己當作外祖父,寫一寫心中所想。然後全班交流。

最後由我總結,迴歸課題。外祖父幾次落淚,是因為心中眷戀着祖國,作為一箇中國人,血管裏流動着是中國人的血,胸中跳動着是一顆中國心,在外漂泊多年了,仍然不能落葉歸根,心中是多麼的淒涼。雖然自己不能回國了,但是外祖父還是鄭重地把墨梅圖送給我,其實是希望我從國小習梅花這種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精神。

5、學習課文的寫作手法,深化主題。

最後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到這兒我會向學生提出疑問,你發現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有什麼聯繫嗎?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課文的題目是《梅花魂》,外祖父是在簡單的讚賞梅花的嗎?他想贊

美的到底是什麼呢?部分學生會想到是在讚美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國人。我馬上追問:“這樣借梅花來讚美人的寫法叫什麼?——順勢托出借物喻人。最後強調在寫作文時,我們可以加以運用。

6、用歌聲唱響外祖父的心聲。

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成回國的心願,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到祖國去,他擁有的是一顆愛國心,一箇中華民族的赤子之心,就讓歌聲帶着他的靈魂一起飛向祖國吧。這時播放《我的中國心》,讓孩子們一起走近外祖父的心。

7、總結全文

一幅《梅花圖》寫出了一個久居海外的華僑老人的心聲,讚美的是一個個有着梅花精神的中華兒女,啟發我們的是,作為中國人就要有品格,有骨氣,有靈魂!

8、佈置作業

蒐集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合作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手抄報。

五、説板書設計

6、梅花魂—民族精神

設計目的:我的板書設計以概括事件的形式出示,題目體現中心,簡單明瞭,看到板書既能體現課文的主要內容,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這次説課過程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既在課堂上強化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情操。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梅花魂説課稿2

教材簡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好教材。這篇閲讀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倒敍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即:常常教外孫女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着梅花的手帕。最後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

1、緊緊圍繞外祖父在國外思念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展開回憶,中心突出。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借梅花來表情,藴意深刻。

本課是五年制小語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的第四篇課文。該單元遠雖然體裁不同,但都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愛國之情。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後照應,首尾連貫”,與前一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聯繫緊密。但是本組有側重於從訓練作文的角度提出,不僅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呼應,首尾連貫”的,並能在今後的作文中注意做到。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單元訓練重點及新大綱對高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目標1、3為本課教學重點;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兩點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完成目標的.具體措施:

本課的教學任務將分在以下五個環節中完成。

第一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閲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圍繞“課文講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分組認真讀課文,在充分的閲讀中整體感知,並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第二環節:學生彙報,教師點撥各小組選代表將集中了組員智慧的見解發表出來,其他組員可以適時補充,別的小組可以發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鼓勵學生髮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對其中問題做以點撥,如:作者小時候,外祖父為什麼常常教她唐詩宋詞?外祖父為什麼讓我擺弄古玩,而墨梅圖卻碰都不讓碰?老人為什麼把心愛的圖畫送給外孫女呢?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第三環節:重點感悟,領會含義重點讀“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總要有梅花的稟性才好”這段話,想想這句話講了幾層意思,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和通過梅花寄託的愛國之情,並從中領會課題“梅花魂”的含義。

第四環節:拓展引申,品味情感為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聯繫王安石的《梅花》詩和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詞,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加深學生的感受,並結合所學,舉例説説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讓學生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第五環節:總結全文,學習寫法出示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學生讀後,讓他們説出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繫?學生也許只能説出“聯繫緊密”之類的籠統感受,教師可進一步指出: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這樣首尾連貫,前後呼應,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至此完成教學目標1、2、3。

教學目標4的完成分散在整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新課標明確指出: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重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篇課文感情充沛,文辭優美,尤其適合於學生誦讀,在體會到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之後,讓學生帶著這位老人未了的遺憾反覆誦讀;在理解課文思考問題時,學生可默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在體會老華僑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時,讓學生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講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話(這梅花,總要有梅花的稟性才好)這兩節內容,意思含蓄,感情深刻,最能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藴含感情。因此,要做為朗讀重點,通過小聲讀,細體會,誦讀表感情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充分體現閲讀課文的特點。

梅花魂説課稿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梅花魂》,本組課文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雖然他們是處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但卻是同樣的思念、懷念和讚美故鄉的感情,一首首古詩,一篇篇散文,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赤子之心。而本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心。作者選取了記憶中有關祖父的幾件平常小事娓娓道來,將這一件件小事化為一幅幅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並在前後照應的文章結構中提升了祖父的愛國之情:祖父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學唐詩宋詞並常常情不自禁地落下冰冷的淚珠的情形、祖父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墨梅圖》上污跡的場景、祖父回不了祖國時那孩子似的哭泣、離別時被赤道吹來的風撩亂的祖父的那頭銀髮,以及那塊繡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這一幅幅畫面鮮明而深刻地留在我的腦海中,深深地打動着我,並讓我體會到了文章題目“梅花魂”所藴涵的深意。“梅花魂”所象徵的,不正是凝聚在一個愛國老華僑身上的那種品格、那種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民族氣節嗎?祖父對〈墨梅圖〉的珍愛,便是對深入其骨髓的中華民族品格和氣節的珍愛啊,這種珍愛是最深刻、最堅定不移、最感人的愛國情懷!

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理解文中的情感、明確文章的表達方式應該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通過之前的有關思鄉課文的學習,學生們應該能夠通過自讀感受到一份愛國之情,但是對本文中所體現出的對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氣節的理解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文中祖父的愛國情懷之所以能上升到對民族品格和氣節的一種堅定不移的熱愛,是源於對中華文化的熟悉和理解以及其豐富的人生閲歷。而五年級的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積累沒有達到那樣的程度,又缺少相關的體驗,年齡,學識上的巨大差距,使學生不能感受真切,理解起來難度自然就大。怎樣讓學生體會到這份深刻的愛國之情成為教學的重難點。

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三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字;

2、通過品讀文章有關中國文化的語段,理解“梅花魂”的深刻含義,感受祖父堅定不移、感人至深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點)

3、理解和學習文章選取平常小事表現深刻主題及前後照應的寫作方法,提升語文能力(教學難點)。

為達成上述教學目標,體現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朗讀法,批註法等等教學方法。

本篇課文我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安排學習生字,以及找到文章的大概,以及五個小故事,熟悉課文。第二課時安排學生在知道五個小故事的基礎上,通過批註法,讓學生理解小故事背後的真情,感受外祖父的愛國情懷,以及題目的深刻含義。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這一課時我安排了4個板塊:

一、圖片欣賞,渲染氣氛

以一張梅花圖導入課文,讓學生從感性的角度感受梅花身上的象徵意義,以及點到深層的內容,為學生理解課題“梅花魂”做好鋪墊,使得教學難度有所減緩。

二、重點品讀,體會情感

學生學習課文,找出文中的平常小事,並作出自己的批註,教師和學生一起來交流,體會外祖父的思鄉,眷戀祖國的心,感受外祖父的愛國情懷。最後理解外祖父內心獨白的第13自然段,那個“她”字,4個“愈”字,三個“最”字,感受祖父堅定不移,忠貞的愛國情懷。也從單單的梅花精神過度到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從而來理解課題“梅花魂”

的深意。

三、對話交流,提升情感

對於上個環節具體學習了外祖父的生活小事,學生會理解祖父思鄉,念鄉的情懷,而祖父那一段內心的獨白,學生的理解還不能那麼深刻,因此結合朗讀感悟,讓學生去想象和揣摩祖父內心的'感受,通過想象自己是那個小女孩,面對祖父這樣的內心表白,會有什麼感受,進行單方面的對話交流,以此來了解祖父的心情,並且反覆朗讀該段,從梅花這個象徵意義入手,不但理解祖父以梅花表自己思鄉的感情,更是以梅花喻人,人有骨氣的這種精神,也是喻中華民族這種頂天立地的精神。從而真正理解課題“梅花魂”的真正的深意。

四、拓展延伸,小結課堂

梅花圖再次展示,已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此時學生在看到梅花圖,一定會有很多不同的感觸,一定有更多的話要説,所以讓學生自己説一説,在理解了祖父思念家鄉的情感和愛國情懷的基礎上,讓學生動筆來寫一寫,從筆尖流露出學生自己學到的東西,實現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遷移。佈置一個課後作業,學習課文的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來寫一篇小作文,不但把學習的內容拓展到課外,而且也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得課堂充滿語文味,同樣課外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有語文味。

梅花魂説課稿4

一、先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篇回憶錄,以倒敍的手法給孩子們勾畫出了一位遠在異鄉的老華僑也就是“我”的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堅強、氣節正是老華僑的化身,也是老華僑眷念故土的寄託。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國人之氣節。透過“我”的記憶,追溯了我、外祖父關於梅花發生的五件事,雖然在敍述上有詳有略,但無論是外祖父贈梅,望梅、還是護梅,其實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藴涵的魂魄,影響“我”要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細緻的描寫了外祖父愛梅花的每個動作、神情,讓孩子們能在閲讀中從細微處體會出這位老人愛梅花,在梅花身上寄託了這分愛祖國的情誼。

文章結構嚴謹,做到了前後呼應,首位相連。開頭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結尾是看到梅花圖而想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這樣不僅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而且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們不難發覺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2、教學目標:

⑴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瞭解課前後照應,首相連的特點。

⑵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

念祖國的情感。

⑶ 情感目標:瞭解梅花的品格,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來看教學重難點。

3、教學重點:反覆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愛祖國的感情。

4、教學難點: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針對五年級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本單元的文本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

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中人物神情,勾畫對應文本,來體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對故土的眷念。

聯想理解法:為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聯繫學生課外閲讀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詩等名作,舉例説説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讀中品,品中悟:朗讀是與文本對話的工具,教師利用深情並茂地朗讀,用飽滿的真摯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同時激發學生朗讀的願望。在反覆誦讀品味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用情感驅動學習,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變成自己的,從而產生與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鳴。

2、學生學法有:

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傾聽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避免了教師教學的單一性,同時還不斷豐富了文本的情感內容。

圈點勾畫,談體會: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是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載體,所以學生的體會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從圈點勾畫的地方中產生的。

三、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安排教學。初讀課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題文結合,寫法呈現,課堂小結,課外拓展。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語言導入:梅花向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讚頌的對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文中我的外祖父對梅花更是情有獨鍾,圍繞梅花作者回憶了哪幾件往事呢?(師板書:護圖,送圖,贈絹)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創設是為幫助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本的主線,同時又有助於把握課文重點,為進入精讀鋪墊。)

(二)、重點説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我把這一重點分成三不來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為題,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帶領學生品梅花,為悟情鋪路。課前學生收集了相關的寫梅花的名句,對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課堂上給他們展示自己積累的機會,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煉梅花的特質。隨後,我又引導學生尋找勾畫文中描寫梅花的詞句,通過反覆誦讀,讓學生緊扣關鍵詞,從“冷豔、幽芳”,從4個愈和3個最中更深層次的體會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堅強耐磨的.氣節。在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讓學生愛花,贊花,懂花。

第二步:品爺孫事,悟華僑情。

因為有了整體感知環節的鋪墊,學生已經明瞭課文發生在爺孫倆身上的五件事,這一步的“品”就是要學生從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語言,神情、動作體會當事人的內心活動,從而實現悟情的目的。

教學中,我將引領學生體會事件中主人公老華僑的不同情感變化。將五件事歸為“落淚、生氣、鄭重其事”三種情緒表現,同時把“品落淚”作為重點。

讀全文,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根據生的交流侍機板書三次落淚。第一次叫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流淚。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麼?由此幫助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的內心世界,同時在教師深情的朗讀感染下指導學生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回國的消息時,他嗚嗚大聲哭了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讓學生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聯想此時的我會想些什麼?第三處在送別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裏對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生會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成回國的願望了,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

這一環節,緊緊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淚的情景,讓學生透過人物身份和不尋常的舉動感悟到海外遊子的愛國心。作者在描寫這幾次落淚時也伴隨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另外每次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同。第一處是讀中悟,第二處是想象悟,第三處是談體會。活動實現了由積累到表達感悟的過程。

對於文中其餘兩件事情的品讀和感悟,我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通過勾畫重點詞句去獨立領悟,同時提示學生可以把兩件事做一個對比,從差異中體會人物的內心。學生能從“訓斥、玷污、大發雷霆”等舉措和用詞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氣,對比先前的慈愛,不難領會出對“梅花”圖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對花的愛惜之情。後來,老人鄭重地將心愛的珍藏贈與我時,孩子們回憶先前的嚴厲,再讀老人對花的讚賞,那麼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與老人之間的情在何處。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氣節。

文本的精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文本的語言、內容、情感成為學生自己的特徵,“讓學生主動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這是我本堂教學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道理好懂,品質難求,所以這一步“品”一定要是學生自主的“品”,主動的“品”,教師只能無痕的引。

所以,在學生從外祖父愛花的身上悟出了他愛國的情節時,老師用板書中的“花 —— 國”做引子,讓學生結合品花品情的過程去尋找為什麼梅花能成為國的象徵?在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學生會再次讀祖父贈梅的那番話,會和文中的“我”一起尋找具有和梅花一樣特質的中國人,領會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實就是藴藏在中華民族身上堅強的民族氣節,梅花的品質正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這樣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濃縮到了文題上。

這一環節以文本為起點,又從文本中拓展,學生在每一次尋找有梅花魂的中國人的過程中,在每一次被這些人物的感動和欣賞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漸漸根植在自己的內心裏。

(三)、在給大家簡要説説題文結合,寫法呈現。

從題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樣的民族氣節,學生對於文章為什麼以《梅花魂》為題已經心中有數,教師再次將二者結合,通讀全文,讓學生尋找文本的寫作特點,引出“首尾呼應”,再次深化“主題”,明確花魂貫穿全文,承載着老華僑深切的愛國情感,承載着千千萬萬中國人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四)、在教學的結語部分,我給學生一個暢想的空間,給他們一次做英雄的機會,希望他們和我一起愛花、愛國、根植梅花的魂

(五)、在課外拓展的空間裏,我不希望學生的感悟隨着文本教學的結束而消失,所以讓他們去尋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尋找隱含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氣節,學做這樣的人。

四、最後説我的板書:

在板書設計中,所有的內容都在於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論是花還是愛國的老人,他們的身上都藴藏着屬於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也是我和學生們要去體驗和追尋的目標。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梅花魂

花 堅強不屈 國愛

吟詩(流淚)

護圖(生氣)

傷懷(流淚)

送圖(鄭重)

贈絹 (流淚)

梅花魂説課稿5

説教材

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陳慧英女士的佳作《梅花魂》。

這是一篇回憶錄,有過經歷就能沉澱情感,她以倒敍的手法勾畫出了一位遠在異鄉的老華僑,也就是她的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因此,我以“梅花”為主線,以讀代講,大膽想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愛祖國的感情。進而引導學生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由於文中的時代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點。

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方法:

1、質疑法:俗話説,學貴有疑。教學時,我會從“魂”字入手,讓學生提出疑問。然後再從文章中理解“魂”所代表的含義。

2、討論法:對於課文中一些有深刻含義的句子,學生往往會不理解,這時候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當孩子們對着一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的時候,也是孩子學習熱情最高漲的時候,通過這樣的討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也會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3、品讀法: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這篇課文藴含着濃濃的感情色彩,通過朗讀,加上老師的點撥,自然可以體會人物的感情。所採用的朗讀的方式因句子的需要,重點的句子重點讀,細細讀,還要邊讀邊思考,方可領略文章的意旨。

(二)説學法

五年級的學生對學習語文已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重在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讓他們多提出問題,多思考,多合作探究。同時建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梅花魂》是一篇敍事散文,結合文章的特點和寫作手法,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我會把本課的12個生字詞做成兩頁課件,第一頁是生字詞,第二頁是根據生字的意思説出相應的生詞。通過開火車讀的形式檢查字音是否每個都讀準了。然後通過集體讀的形式加以鞏固。容易讀錯的字還要反覆讀。

(二)導入設計

結合課題,我先出示一首毛澤東的詞《卜算子·詠梅》,齊讀。通過朗讀同學們很容易就知道這是一首描寫梅花的詞。介紹梅花的品格,揭題。從“魂”字入手,讓學生提出疑問,理解“魂”所代表的含義。同學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外祖父愛梅花。然後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找出描寫外祖父愛梅花的句子。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直奔主題,讓學生提出疑問,然後自瀆課文,最終達到初步瞭解全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三)深入理解

(1)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生應該不難找到第三段是寫外公特別喜歡梅花,我會請兩個孩子讀這段話,聽了孩子繪聲繪色的朗讀,學生的心中很自然會浮現當時外公大發脾氣的情景。而當時的我只有五歲,對於外公的行為又害怕又奇怪,我為什麼害怕?我奇怪的又是什麼呢?學生小組討論,再彙報。在明白了外公對墨梅圖特別喜愛的時候,我再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能體現外公對墨梅圖特別重視。重點詞找到了,再反覆朗讀重點句子,體會墨梅在外公心中的地位就不難了。

設計目的:這樣做讓學生先了解墨梅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目的是為後面讚揚梅花的精神做鋪墊,正是因為梅花不管經歷多少風欺雪壓,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外祖父才分外珍惜。

當學生明白道梅花的精神時,老師追問,梅花這種最有品格,最有骨氣,最有靈魂的精神代表的是什麼?是指那堅貞不屈的中國人。學到這裏,可以順帶讓學生説説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有着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

明白了過中的道理,再讓學生帶着感情朗讀13自然段,相信會讀得更深入了。

(2)最後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到這兒我會向學生提出疑問,你發現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有什麼聯繫嗎?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

課文的題目是《梅花魂》,外祖父是在簡單的讚賞梅花的嗎?不,他想讚美的到底是什麼呢?部分學生會想到是在讚美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國人。我馬上追問:“這樣借梅花來讚美人的寫法叫什麼?——順勢托出借物喻人。最後強調在寫作文時,我們可以加以運用。

(四)總結全文

一幅《梅花圖》寫出了一個久居海外的華僑老人的心聲,讚美的是一個個有着梅花精神的中華兒女,啟發我們的是,作為中國人就要有品格,有骨氣,有靈魂!

(五)佈置作業

蒐集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合作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手抄報。

板書設計

6、梅花魂中國魂

説課稿首尾呼應

細節描寫頂天立地不低頭折節

借物喻人

外祖父愛梅花更愛祖國

梅花魂説課稿6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課時。本課是學習新大綱感悟新大綱的基礎上設計的。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一、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説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語文課堂裏,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説,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滿激,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比如在這堂課中,在最後學完課文,我問道:“對於這樣一個思念祖國的華僑老人,此刻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梅花魂》的教學後,我讓學生欣賞《鄉愁》,引領學生閲讀現代和古代詩人所作的幾首詩歌,一方面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這一課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回憶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後,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徵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對中華民族的讚美層層引出。並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託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的倒數第四段,字裏行間都滲透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與喜愛,同時也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在品味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我設計了一個填空練習,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把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3、把別人的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梅花魂説課稿7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夯實基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承接上一節課,反饋所學的基礎知識。

二、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出示多媒體課件,師生一起配樂吟誦“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以此渲染授課環境,初步凸顯“梅花”的品質。緊接着從題目入手,質疑“魂”是什麼意思?讓學生思考,留下懸念。

這一設計目的是在課堂伊始,就讓學生抓住題眼,為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重點:感悟人物的思鄉之情做好鋪墊。

三、整體感知抓住主線

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本節課結合教學目標,再次和學生一起澄清課文主要內容,放大回憶外祖父的五件小事,抓住“人物愛國”的感情主線,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思考,梳理感情主線,使本節課的重點在學生心中逐漸明朗起來了。

四、鎖定事件深入理解

如何來理解這“五件小事”呢?我就從“弄髒墨梅圖”這件事入手,讓學生在質疑中討論:“為什麼和藹可親的外祖父面對這件小事而大發雷霆呢?”體會外祖父的反常。順勢引導學生抓住“惟獨、分外、輕輕、慢慢、抹淨”等詞語品讀、揣摩,來體會外祖父對這幅墨梅圖的珍愛,以小見大。

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初步瞭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學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義。我在這一環節中運用了討論法、品讀法,不僅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還讓他們掌握了抓住關鍵詞體會人物感情的方法。

2、在教師範讀,或指名、齊讀、品讀等方式的引領下,接下來我由扶到放,讓學生自主學習“臨別贈梅”、“贈送梅花手帕”等事件,讓學生質疑,手腦動起來,在書本上圈圈點點,標註出最能體現梅花品格的句子,引導思考:用自己的話説出梅花的品格是什麼?“魂”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就是這樣,在朗讀中質疑、解疑,讓學生一步步感受梅花的精神,對品格的理解逐漸加深,逐步點化“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就是外祖父拳拳的愛國之心,就是我們中國人那種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民族精神!這也與上課開始給學生留下的懸念相呼應。

五、以淚促情情由心生

語文的學習,重點在“品”,在“悟”,在讀中感悟。在以上品讀學習的基礎上,我又緊緊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淚,昇華、提煉學生的“純金感情”。

1、第一次落淚是外祖父教我唐詩宋詞時,當讀到思鄉的詩句時,外祖父不禁潸然淚下。我把這些詩詞通過多媒體課件放大,引導學生走進詩中,多層次朗讀,抓住“思、歸、愁”等字眼,由詩內到詩外,體會外祖父由詩而落淚所帶來的傷感、憂鬱之情。

2、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要回國的消息時,他竟然嗚嗚地大哭起來。在這一環節中,我從細處入手,在省略號上做文章,換位思考人物強烈的心理活動,體會外祖父想回但不能回的痛苦、矛盾的心理。

3、第三次是外祖父在送別時贈送我梅花手帕時淚眼朦朧。這次流淚,我以外祖父的外貌特寫為“嫁衣”,讓“繚亂”“銀髮”“衰老”這些詞語,啟迪學生的大腦、泛起心底的漣漪,讓孩子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位老人的形象,更是一位老人想歸國但不能歸國的心酸!情繫祖國!根扎故土!情也隨心而生!

4、學生生成的“情”,在以上環環的“温火”煨調中,慢慢甦醒、發酵、膨脹,升騰起來,這時作為一名具有浪漫情懷的語文教師,要及時把握時機,充分發揮多媒體作用,創設情景,烘托氣氛,激情面對學生説:“親愛的同學們,文中這三次落淚,是一位老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這三次落淚,是一位老人澎湃的心聲;這三次落淚,更是一位老華僑呼喚祖國的`最強音。”此刻,一首老歌《中國心》響起,讓學生的情隨着老人的心一起激越,讓學生在歌聲中體驗、昇華這位愛國華僑烙上中國印的中國心!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文本預設的情感、價值觀目標也得以實現。

六、擴展延伸

1、體會老人的愛國心,用一句話熱切地讚美老人;

2、説出你所理解的古今中外愛國人士的名字。

3、選取生活中的一種事情,仿寫本課,嘗試運用“前後呼應”的寫作手法。

在《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這一重要教學環節中,我非常重視語文情感上、精神上的薰陶和感染,我把它當成了雕刻之寶,以學生為主體,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挖掘文本所藴含的精神財富。

從這樣的理念出發,本節課設計以“愛國”為主線,按“整體—局部—細節—情生”的順序,循序漸進,授業解惑也。用幾句不成行的詩概括為:

整體感知華僑情

五件小事情更真

三次落淚愛紮根

梅花魂魄融血中

梅花魂説課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梅花魂》,我主要要從教學理念、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設計理念:

語文是一種感悟的藝術,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積,所以語文的學習就應該滲透過文字的軀幹,透視文字的靈魂,體會作者真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鄉愛國的文章,為此,整篇課文設計以生為本,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純的愛國深情,同時,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在落實工具性的基礎上體現人文性。

二、説教材

(一)説教材的地位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都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的愛國之情。《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文章。文章講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華僑老人,他十分喜愛墨梅圖,在回國之跡把墨梅圖和繡着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的交給我,讓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過讚美梅花來讚美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的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色,單元目標及要求,根據新課標要求,我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並會寫“撩、眷”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梅花魂、縷縷幽香、葬身異國”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了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並培養閲讀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

根據語文新課標要求,單元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重點如下: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四)説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所授的對象為五年級的學生,因此,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為本課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本單元的文本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

1、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通過看圖中來體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對故土的眷念。

2、聯想理解法:為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聯繫學生課外閲讀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詩等名作,舉例説説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3、讀中品,品中悟:朗讀是與文本對話的工具,教師利用深情並茂地朗讀,用飽滿的真摯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同時激發學生朗讀的願望。在反覆誦讀品味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用情感驅動學習,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變成自己的,從而產生與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鳴。

(二)、説學法:

1、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傾聽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避免了教師教學的單一性,同時還不斷豐富了文本的情感內容。

2、圈點勾畫,談體會: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是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載體,所以學生的體會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從圈點勾畫的地方中產生的。

四、説教學過程:

《梅花魂》是一篇敍事散文,結合文章的特點和寫作手法,我借鑑了記敍文的引導發現模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語設計

梅花歷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讚頌對象,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優美的詞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文中我的外祖父對梅花更是情有獨鍾,想一想作者圍繞梅花回憶了哪幾件事?

設計意圖:提出所學重點,考察學生對第一課時的學習瞭解程度,為進入下文做鋪墊。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默讀課文,通過默讀了解全文,提出問題,使學生默讀時有重點的把握瞭解點,讓學生能抓住重點事件。

(三)深入理解

1、在這個環節,我會先提出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快速的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祖父一向是和藹可親的,可是有一次他卻大發脾氣,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為什麼害怕了?學生朗讀課文在交流中體會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時不小心弄髒了墨梅圖,外祖父拉下臉來訓斥媽媽。指導學生抓住惟獨,分外,輕輕,慢慢,抹淨等詞語來體會。

設計意圖:瞭解字詞的作用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對學生寫作手法的積累,併為下一題做鋪墊。其中我在這個環節中運用了討論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由老師範讀“臨別贈梅”一段,找出在哪幾句體現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品格又是什麼?學生們回答後,提出“魂”的含義是什麼?

設計意圖:範讀中讓學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品格的回答使學生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層含義,理解“魂”字的含義,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顆愛國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導語相照應。

(四)品味賞析

1、外祖父讚美梅花頂天立地,堅貞不屈的秉性,可是有件事卻時刻寄託着他的情愫,每當想起就不禁悵然淚下。讀全文,找到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是什麼?

2、第一次是教我讀唐詩宋詞的時候,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的流淚,此刻祖父想到了什麼?由此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並且在這裏我會指導同學朗讀,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

3、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就要回國的`消息時,外祖父竟然嗚嗚的大哭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4、第三次在送別之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裏對外祖父的外貌做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5、聽歌曲感受外祖父的愛國心,並且有感情的伴隨音樂朗讀這三次落淚。

設計意圖:緊緊扣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淚讓學生感悟遊子的愛國心。作者在描寫這三次落淚時也伴隨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是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另外兩次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同。第一處是讀中悟,第二處是想象悟,第三處是談體會。活動實現了由積累到表達感悟的過程。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則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品讀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思想感情。

6、讀讀課文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繫,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學習“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體會這種寫作手法的好處。

(五)擴展延伸

體會老人的愛國心,説説古今中外都有哪些愛國人士?

設計意圖:瞭解古今中外的愛國人士,深入瞭解梅花魂的含義。

(六)總結全文

《梅花魂》是一篇華僑來人體現愛國心的文章,文章採用敍事的手法,寫了老人與“我”的五件事,運用了“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通過“讀——悟——理解——分析”而感受學習。

(七)佈置作業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運用“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

五、説板書設計

6、梅花魂

梅花魂——民族精神

珍愛梅圖

贈送梅圖 中國心

三次落淚

我的板書圖文並茂,一朵盛開的梅花,展開的花瓣中板書的是回憶外祖父的幾件事,花蕊則點明中心,梅花魂即民族魂,即外祖父的愛國心、赤子情,形象直觀,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自然在心中形成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遊子形象。這樣,梅花與老人交相輝映,融於一體,梅花魂不僅深深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也深深影響着孩子們。

在這次説課過程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我的説課到此結束。

梅花魂説課稿9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在引導學生體會漂泊在外的遊子們,是懷着一顆怎樣的赤子之心,懷念和讚美故鄉的。

《梅花魂》一課重點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國人之氣節。透過“我”的記憶,追溯了我、外祖父關於梅花發生的五件事。第一件和第三件作者直接表達了外祖父的思鄉念國之情,學生自己一讀也自然明白。二四五這三件小事,作者娓娓道出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珍愛墨梅圖,送墨梅圖贊梅花、贊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送繡有梅花的手絹,一步步讀來,讓我們恍然明白: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老人對祖國深深地眷戀之情全部寄託在梅花身上;同時,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也一如梅花,堅貞不移,雖然漂泊他鄉,但永遠不變的就是他熾熱的愛國之心。

2、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重點句段,體會外祖父的愛國之情。

3、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靈活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之中。

二、説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説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學生進行預習,獨立學習新課內容,熟讀課文,利用字典、聯繫上下文解決字詞障礙。

(一)導入新課,解題質疑

學生背誦《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激發學生情感,引入課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課題梅花魂。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預習檢測。設計意圖是考察學生預習情況,為文章的學習掃清文字障礙,按新課標要求進行字詞的積累,進入新課做鋪墊。

(三)品讀感悟

一:學生靜心默讀課文,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外祖父愛梅花,運用以前學過的圈重點詞句,寫批註的方法這樣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找到位,也可以使學生學會自主閲讀。

二:抓重點段,體會外祖父為什麼如此珍愛墨梅圖。引導學生體會外祖父愛梅、贊梅,贊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進而體會老人的愛國之心。兩個大問題既清晰又層層遞進,合理地巧妙地將文中的主要內容聯繫起來,也是一條清晰的.情感線,將外祖父的愛國之情抽絲剝繭般地落於學生們的眼中,心中。

三:在引導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感悟梅花的堅強不屈和中華民族有氣節人物的頂天立地,物和人的共同之處自然印在學生們的心中。此時提出借物喻人寫作手法,既清晰又水到渠成,學生輕輕鬆鬆地瞭解並掌握。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在學習《梅花魂》課文的基礎上,拓展遷移,讓學生自主閲讀學習陶鑄的《松樹的風格》,在閲讀中感悟松樹的精神,讓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昇華。在拓展閲讀和小練筆中,進一步落實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並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寫作手法,運用在自己的練筆中。

四、説板書設計

首尾呼應、梅花魂、中國魂。

動作描寫、頂天立地、不低頭折節。

細節描寫、語言描寫。

借物喻人、神態描寫、外祖父—愛—梅花—更愛—祖國。

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課堂所講重點,使學生一看即懂,看到板書就能夠明白所講內容及文章重點。

梅花魂説課稿10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愛心國小的趙秀華,今天由我完成説課任務。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篇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旅居國外的老華僑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回憶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即:教“我”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着梅花的'手帕。最後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學情分析】

1、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外祖父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對比閲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鄉的方式、寄託的對象卻是因人而異的,引發鄉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

3、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年級學生應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識字不應成為教學的重點,在本課教學時,應將重點放在對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要引導學生充分讀書,用心體會,積累書中美好的語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設計理念】

以教材為依託,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閲讀,充分開展師生對話,在對話中交流,在對話中成長。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的內容,品詞析句,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

3、拓展閲讀思鄉詩,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流程】

本課時的教學分以下四個環節完成:

第一環節:瞭解內容,初悟情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閲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學習完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圍繞“想象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幾件事?魂在課文裏指什麼?”來認真讀課文,在充分閲讀整體感知。

第二環節:品讀言語,體會情感:

此環節重點抓住課文中圍繞梅花來寫得的三件事,展開學習,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學生彙報,教師點撥。重點讀13自然段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和通過梅花寄託的愛國之情,結合所學,舉例説説中華民族有骨氣的人,讓學生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是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愛祖國的這種感情。從中領會課題“梅花魂”的含義。

第三環節:激情結課,昇華感情:

為了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課末以誦讀《我的中國心》來激起情感的高潮,激發學生深刻領會外祖父的愛國情和思鄉心。

第四環節:讀讀寫寫,積澱情感:

通過背誦思鄉詩來再一次加深學生的感受。

【説板書設計】

板書將圍繞梅花回憶的幾件事一一列出,並在其中體現單元的訓練重點,即首尾呼應,同時再現結構,清晰、明確。

梅花魂説課稿11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語文組xx號考生,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梅花魂》第二課時。下面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梅花魂》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二篇課文,本組以“思鄉”為主題編排了四篇體裁不同的文章,訓練重點是增強學生的愛國思想,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並能在以後的作文寫作中適時運用。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好教材。這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文章。文章講的是“我”的祖父是一位華僑老人,他十分喜愛墨梅圖,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繡着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的交給我,讓我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過讚美像梅花一樣有節氣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課文的主要內容,生字,新詞,用詞及表達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我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要求,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練掌握生字新詞讀寫及含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並能在以後的作文寫作中適時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並學習這種品格,體會老華僑眷戀祖國的感情。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聯繫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瞭解課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為:通過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和梅花手絹中寄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説學情、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結合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我準備採用“自主讀書,合作探究,感悟交流”的教學方法,努力建構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引導、合作者。在學法上,本課擬引導學生通過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議一議,自主,合作,探究地來讀懂課文,調動學生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

三,説教學過程

1,複習內容,導入課文

首先帶領學生齊讀課後26個生字,然後問學生“同學們,還記得課文圍繞梅花寫了哪五件事嗎?誰能告訴老師?”學生踴躍回答,練習表達。本環節主要考察學生對第一課時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鞏固歸納,為本課時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2,深入重點,揭示中心,能力培養

我會適時提出閲讀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研讀,勾畫重點詞句並説出自己的理解,然後我及時做出評價,引導總結。提出問題諸如:

(1)外祖父為什麼那麼喜愛梅花?

(2)而他又為什麼要把他最喜愛的墨梅圖和梅花手絹送給我呢?寄託了怎樣的情感呢?

(3)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能結合你所掌握的學習方法談談自己的感受嗎?等等

我將貫穿這些問題,鼓勵學生交流討論,歸納總結,最後解決問題,從而深入瞭解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出外祖父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眷戀之情。本環節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閲讀思考,言語表達及概括等多方面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3,難點突破,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本環節我會讓學生畫出文中引用的三句詩,討論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説出自己的體會,我會對學生的每一種想法都給予尊重和肯定,最後我加以完善並引導總結出,課文引用詩文的意圖在於體現老人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不忘中華文化,也要讓自己的子孫不忘自己的祖國文化,寄託了老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再讓學生朗讀有關外祖父愛梅花送梅花圖和手絹的段落,勾畫形象生動的詞句加以體會,直至最後討論總結出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愛國心,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海外赤子的一腔赤子之情!進而再一次的昇華情感!

最後引導學生髮現課文的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結構嚴謹,和生動形象的寫作手法,並鼓勵學生能在以後的作文中適時的大膽運用。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脈絡清晰,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説板書設計

梅花魂

愛國心赤子情民族魂

我的板書力求簡明、概括。讓學生獲得更鮮明、更震撼的情感體驗。

各位評委老師,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針對課文特點和單元訓練要求,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梅花魂説課稿12

國小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梅花魂》《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英所作,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今天我所上的是第二課時。本課是學習新大綱感悟新大綱的基礎上設計的。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一、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説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語文課堂裏,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説,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比如在這堂課中,在最後學完課文,我問道:“對於這樣一個思念祖國的.華僑老人,此刻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梅花魂》的教學後,我讓學生欣賞《鄉愁》,引領學生閲讀現代和古代詩人所作的幾首詩歌,一方面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這一課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回憶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後,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徵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對中華民族的讚美層層引出。並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託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的倒數第四段,字裏行間都滲透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讚美與喜愛,同時也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在品味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我設計了一個填空練習,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把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3、把別人的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梅花魂説課稿1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梅花魂》。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將結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策略組織設計教學,下面向各位評委老師做簡要的彙報。

這是一篇回憶錄,以倒敍的手法給孩子們勾畫出了一位遠在異鄉的老華僑也就是“我”的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堅強、氣節正是老華僑的化身,也是老華僑眷念故土的寄託。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國人之氣節。透過“我”的記憶,追溯了我、外祖父關於梅花發生的五件事,雖然在敍述上有詳有略,但無論是外祖父贈梅,望梅、還是護梅,其實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藴涵的魂魄,影響“我”要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細緻的描寫了外祖父愛梅花的每個動作、神情,讓孩子們能在閲讀中從細微處體會出這位老人愛梅花,在梅花身上寄託了這分愛祖國的情誼。

文章結構嚴謹,做到了前後呼應,首位相連。開頭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結尾是看到梅花圖而想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這樣不僅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而且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們不難發覺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以學定教,確立了以下學習目標認識12個生字,瞭解課前後照應,首相連的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念祖國的情感。瞭解梅花的品格,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反覆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外祖父愛梅花,並在愛梅花中寄託愛祖國的感情。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目標確立以後,我進一步思考實現目標的方法,於是,我選取了以下幾種策略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中人物神情,勾畫對應文本,來體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對故土的眷念。

聯想理解法:為使學生旁徵博引,學以致用,聯繫學生課外閲讀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詩等名作,舉例説説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讚揚並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願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讀中品,品中悟:朗讀是與文本對話的工具,教師利用深情並茂地朗讀,用飽滿的真摯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同時激發學生朗讀的願望。在反覆誦讀品味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用情感驅動學習,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變成自己的,從而產生與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鳴。

教學環節也由此展開: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語言導入:

梅花向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讚頌的對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文中我的外祖父對梅花更是情有獨鍾,圍繞梅花作者回憶了哪幾件往事呢?(師板書:吟詩,護圖,傷懷,送圖,贈絹)(這一環節的創設是為幫助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本的主線,同時又有助於把握課文重點,為進入精讀鋪墊。)

二、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我把這一重點分成三步來完成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為題,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帶領學生品梅花,為悟情鋪路。課前學生收集了相關的寫梅花的名句,對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課堂上給他們展示自己積累的機會,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煉梅花的特質。隨後,我又引導學生尋找勾畫文中描寫梅花的詞句,通過反覆誦讀,讓學生緊扣關鍵詞,從“冷豔、幽芳”,從4個愈和3個最中更深層次的體會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堅強耐磨的氣節。在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讓學生愛花,贊花,懂花。

第二步:品爺孫事,悟華僑情。

因為有了整體感知環節的鋪墊,學生已經明瞭課文發生在爺孫倆身上的.五件事,這一步的“品”就是要學生從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語言,神情、動作體會當事人的內心活動,從而實現悟情的目的。

教學中,我將引領學生體會事件中主人公老華僑的不同情感變化。將五件事歸為“落淚、生氣、鄭重其事”三種情緒表現,同時把“品落淚”作為重點。

讀全文,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根據生的交流侍機板書三次落淚。第一次叫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流淚。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麼?由此幫助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繫祖國的內心世界,同時在教師深情的朗讀感染下指導學生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鬱之情。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回國的消息時,他嗚嗚大聲哭了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麼,讓學生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聯想此時的我會想些什麼?第三處在送別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裏對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生會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成回國的願望了,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這一環節,緊緊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淚的情景,讓學生透過人物身份和不尋常的舉動感悟到海外遊子的愛國心。作者在描寫這幾次落淚時也伴隨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另外每次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同。第一處是讀中悟,第二處是想象悟,第三處是談體會。活動實現了由積累到表達感悟的過程。

對於文中其餘兩件事情的品讀和感悟,我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通過勾畫重點詞句去獨立領悟,同時提示學生可以把兩件事做一個對比,從差異中體會人物的內心。學生能從“訓斥、玷污、大發雷霆”等舉措和用詞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氣,對比先前的慈愛,不難領會出對“梅花”圖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對花的愛惜之情。後來,老人鄭重地將心愛的珍藏贈與我時,孩子們回憶先前的嚴厲,再讀老人對花的讚賞,那麼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與老人之間的情在何處。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氣節。

文本的精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文本的語言、內容、情感成為學生自己的特徵,“讓學生主動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這是我本堂教學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道理好懂,品質難求,所以這一步“品”一定要是學生自主的“品”,主動的“品”,教師只能無痕的引。

所以,在學生從外祖父愛花的身上悟出了他愛國的情節時,老師用板書中的“花——國”做引子,讓學生結合品花品情的過程去尋找為什麼梅花能成為國的象徵?在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學生會再次讀祖父贈梅的那番話,會和文中的“我”一起尋找具有和梅花一樣特質的中國人,領會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實就是藴藏在中華民族身上堅強的民族氣節,梅花的品質正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這樣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濃縮到了文題上。

這一環節以文本為起點,又從文本中拓展,學生在每一次尋找有梅花魂的中國人的過程中,在每一次被這些人物的感動和欣賞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漸漸根植在自己的內心裏。

三、題文結合,寫法呈現。

從題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樣的民族氣節,學生對於文章為什麼以《梅花魂》為題已經心中有數,教師再次將二者結合,通讀全文,讓學生尋找文本的寫作特點,引出“首尾呼應”,再次深化“主題”,明確花魂貫穿全文,承載着老華僑深切的愛國情感,承載着千千萬萬中國人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在教學的結語部分,我給學生一個暢想的空間,給他們一次做英雄的機會,希望他們和我一起愛花、愛國、根植梅花的魂在課外拓展的空間裏,我不希望學生的感悟隨着文本教學的結束而消失,所以讓他們去尋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尋找隱含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氣節,學做這樣的人。

最後説我的板書:在板書設計中,所有的內容都在於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論是花還是愛國的老人,他們的身上都藴藏着屬於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也是我和學生們要去體驗和追尋的目標。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梅花魂説課稿14

 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的基本功能是學習語言,培養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閲讀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感悟到表達的精妙,在培養語感、整體把握能力、領悟讀法上下功夫。努力摒棄繁瑣的內容分析和在人文內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學重點堅決地鉚定在理解、品味語言上。

二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這篇課文通過敍述外祖父教“我”讀詩詞而流淚,當“我”弄髒墨梅圖而生氣,得知自己不能回國而痛哭,臨別贈我墨梅圖和梅花手絹這五件事,刻畫了一位長年飄泊在外,最後葬身異國的華僑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他一片赤誠的愛國之情,是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

(二)【學情分析】

《梅花魂》這篇課文共寫了五件事,根據我對學生的瞭解,理解梅花魂的含義將是教學的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我曾採用過變序教學法。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學,學生勢必在興趣上減弱不少。為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變序教學法,並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創設良好的氛圍,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並試圖發展學生的情感。

三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熱愛祖國的中國心。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梅花魂”的含義。

四 【教學重點】

1 理解課題“梅花魂”不僅象徵外祖父一顆眷戀祖國的心,也象徵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即教學難點)

2 創設良好氛圍,體會外祖父深沉的眷戀祖國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五 【課前準備】

查找歷史上有氣節的中國人的資料。

六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導入,初知喜愛梅花情。

二 品味語言,感悟深深的梅花情。

三 自學交流,體會嚮往祖國情。

四 音樂欣賞,感受赤子的愛國心。

七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初知喜愛梅花情。

導語(邊出示梅花圖):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豔,屢屢幽芳,總使我想起漂泊異鄉的外祖父,因為外祖父對梅花格外稀罕。

 二 品味語言,感悟深深的梅花情。

(一)學習“珍愛梅圖”

採用變序教學。由第二件事----外祖父珍愛梅圖,使學生產生懸念,深刻體會外祖父對墨梅圖的“分外愛惜”,從而產生迫切解疑的心理。

1.先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從各個語段中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首先學生進行交流,瞭解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裏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髒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看見慈祥的外祖父大發脾氣,我心裏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畫,有什麼稀罕的呢?

首先體會“輕輕、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達效果。

(外祖父對墨梅圖小心翼翼,格外珍惜墨梅圖。)

讀一讀,體會兩個句子不同的表達效果。

訓罷,便用保險刀片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抹淨。

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

其次瞭解“清白”、“玷污”的含義。

在此基礎上理解“這清白的梅花為什麼不能玷污?”一向寬容慈愛的外祖父為什麼這次會大動干戈呢?通過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對祖國的眷念。

最後再請同學們讀讀外祖父珍愛梅圖的內容,深刻體會外祖父對墨梅圖的`“分外愛惜”。

教師導語:面對這麼小的一個孩子的無意過錯,一頓訓斥,讓我們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還有哪段話也寫出外祖父對梅花情有獨鍾?(相機引出第13段)

(二)敬送梅圖

1 請學生細細品讀第13段,看梅花有什麼值得外祖父稀罕的?

出示13自然段,生讀。

教師質疑:在外祖父的心中,這梅花是怎樣的一種花呀?

(出示課件)

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2 你發現這句話中哪幾個詞用得多?(出示課件) (愈……愈……愈……愈……)

3 梅花具有怎樣的品格?

用外祖父的話來回答:(生)“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

請學生用課前蒐集的好詞、佳句、詩文來讚美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 初步理解“梅花魂”的“魂”的含義。

答案: “梅花魂”的“魂”讚揚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

學生再朗讀體會,讀出讚美、感歎的語氣。

4 在外祖父心中,這梅花還僅僅是梅花嗎?你又從哪兒感受到?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出示課件)

啟發:你能不能用簡潔的文字來介紹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 (岳飛、戚繼光、江姐……)(出示課件,讚頌這些有氣節的中國人。)

5 啟發理解:你對梅花魂的“魂”字又有何新的理解?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

通過以上的學習,在充分了解梅花的品格後,深入挖掘“魂”的含義,理解了梅花的象徵意義,巧妙地將物(花)與人聯繫在一起,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激發學生對梅花、對有氣節的中國人的敬佩之情。

6 朗讀體會:“一箇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裏,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這裏的一個感歎號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並相機引導理解“秉性”。(秉性:性格)

補充資料:介紹作者的經歷。

再讀13段,總的理解:這一大段語重心長的話,是外祖父內心的表白,他在訴説着自己的志向,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這段話,也揭開了外祖父因“我”弄髒墨梅圖而大發脾氣的原因:這墨梅圖代表着外祖父的一顆心,一顆熱愛祖國的心。他身在異地,心繫祖國,他多麼想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啊!

導語:因此,當我弄髒墨梅圖時,“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出示課件)

(三)學習“吟詩落淚”

1 學生自學課文第2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深深的思鄉情。

交流,出示:

我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從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輕時讀了不少經、史、詩、詞,又能書善畫,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時候,我會拍着手笑起來:“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歎一口氣,説:“鶯兒,你還小呢,不懂!”

2 啟發學生理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的含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意思是:獨自一個人在遠方居住,每到過節的時候格外思念故鄉的親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出自王維的《山中送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回來不回來呢?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得好像夜裏的夢,滿天無邊無際落着的雨絲,細得好像心裏的愁。

3 教師解讀:外祖父落淚是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他思鄉的情感,落淚表達了遠方遊子對故土的依戀,表達了外祖父那濃濃的思鄉情。——寫出了外祖父對家鄉、祖國的思念真切,感人!

4 請你對比一下,這個自然段和剛才的第3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相同點:選取具體的一件事,運用了語言、行動、神態描寫,表現外祖父的特點。

不同點:這個自然段引用了詩句。

教學意圖:運用古詩文積累的知識,理解詩句含義,體會海外遊子深深的思鄉之情。運用比較法歸納寫法的異同,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積累寫作知識。

 三 自學交流,體會嚮往祖國情。

1 學生描述,想象當時的情景。

2 啟發: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外祖父眷戀祖國的心?

(教師説明:據諮詢作者證實,課文中的“唐山”是海外對“中國”的別稱,而非實指河北的唐山市。)

3 學生抓住文中語句體會老人一直熱愛着、思念着祖國,卻不能回去,他難過地哭了,充分表現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⑵ 讀第五件事《淚遞手絹》 (出示課件12:圖)

① 從“赤道吹來的風撩亂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體會到思鄉的深情,孤獨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② 從“想不到淚眼矇矓的外祖父也隨着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繡着血色的梅花。”(體會到老人把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眷戀之心讓外孫女帶回祖國,了卻自己的心願。)

這一舉動説明,外祖父把自己心愛的有關梅花的一切都交給了“我”,什麼都沒有留下,他託付“我”把這一切都帶回祖國去,也就是説把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帶回祖國,讓他魂歸故里。這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孤獨地在海外漂泊一生,死後也要葬在異國他鄉。但是現在,他可以安心了,因為那代表着他的心的墨梅圖和梅花手絹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了。這就是課文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加課件 音樂)

通過以上的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自學能力。體會“梅花魂”何在?“中國心”何在?創設良好氛圍,體會老人深沉的眷戀祖國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 音樂欣賞,感受赤子的愛國心。

1 欣賞香港著名歌星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感受那強烈的海外赤子之心。(出示課件13 音樂)

2 教師結語 (出示課件 大海圖)故鄉是我們的根。浪跡天涯的遊子、旅居他鄉的人們,誰不心繫故園?即使歲月催人老,滄海變桑田,又有誰能忘記曾經養育過我們的深情土地?祖國啊!請你相信:無論何時再相見,一個遊子的拳拳愛國心永不變!

【板書設計】

19 梅花魂

傲風雪 有氣節

(中國名花) (中華民族)

梅花魂説課稿15

學情分析

《梅花魂》這篇課文共寫了五件事,根據我對學生的瞭解,理解梅花魂的含義將是教學的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我曾採用過變序教學法,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學,學生勢必在興趣上減弱不少。為此,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變序教學法,並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創設良好的氛圍,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並試圖發展學生的情感,為此我進行了以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閲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梅花魂”的含義和深沉的愛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課題“梅花魂”不僅象徵外祖父一顆眷戀祖國的心,也象徵了中華民族的氣節。

2創設良好氛圍,體會外祖父深沉的眷戀祖國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梅花魂”的含義。

教學環節

一、引入新課

二、學文悟法

三、自學悟情

四、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語文課,通過初讀感知,我們知道了課文通過哪幾件事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呢?

五件事:(小標題)吟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敬送梅圖、淚遞手絹。課文這五件事能不能調換順序?(不能,課文是按事情的先後順序寫的。)

導語(邊出示梅花)引出梅花: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豔,屢屢幽芳,總使我想起漂泊異鄉的外祖父,因為外祖父對梅花格外稀罕。

二、學文悟法

(一)學習“珍愛梅圖”

1.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你從哪些語段可以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交流,出示: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裏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髒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颳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淨。看見慈祥的外祖父大發脾氣,我心裏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畫,有什麼稀罕的呢?

a、體會“輕輕、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達效果。

b、“清白”是什麼意思?“玷污”又是什麼意思?

c、“這清白的梅花為什麼不能玷污?”一向寬容慈愛的外祖父為什麼這次會大動干戈呢?通過老人的語言,行動來體會他對梅圖的珍愛,對祖國的眷念。

2.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深刻體會外祖父對墨梅圖的“分外愛惜”。

教學意圖:採用變序教學。由第二件事----外祖父珍愛梅圖,使學生產生懸念,深刻體會外祖父對墨梅圖的“分外愛惜”,從而產生迫切解疑的心理。

導語:面對這麼小的一個孩子的無意過錯,一頓訓斥,讓我們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還有哪段話也寫出外祖父對梅花情有獨衷?(相機引出第13段)

(二)敬送梅圖

1、細細品讀第13段,看梅花有什麼值得外祖父稀罕的?

出示13自然段,生讀。

教師質疑:在外祖父的心中,這梅花是怎樣的一種花呀?

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出示課件)

2、你發現這句話中哪幾個詞用得多?(愈……愈……愈……愈……,)(出示課件)

梅花具有怎樣的品格?用外祖父的話來回答:(生)“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呢!你能用好詞、佳句、詩文來讚美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嗎?(課前蒐集)

教學意圖: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架起課堂與課外的橋樑,引導學生把平時的積累靈活地用到具體的語境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這裏的一個感歎號,(教師指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由衷地讚歎梅花的品格、靈魂、骨氣。)

3、學到這裏,你對“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讚揚梅花不屈不撓的精神)

朗讀體會,讀出讚美、感歎的語

4、在外祖父心中,這梅花還僅僅是梅花嗎?你又從哪兒感受到?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出示課件)

朗讀,這裏的一個感歎號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並相機引導理解“秉性”。

啟發:讀着讀着,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現了一個個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你能不能用簡潔的文字來介紹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 (岳飛、戚繼光、江姐……)(出示課件,讚頌這些有氣節的中國人。)

質疑:學到這裏,你對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魂”。)

再讀13段,總的理解:這一大段語重心長的話,是外祖父內心的表白,他在訴説着自己的志向,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這段話,也揭開了外祖父因“我”弄髒墨梅圖而大發脾氣的原因:這墨梅圖代表着外祖父的一顆心,一顆熱愛祖國的心。他身在異地,心繫祖國,他多麼想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啊!

導語:因此,當我弄髒墨梅圖時,“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出示課件)

教學意圖:在充分了解梅花的品格後,深入挖掘“魂”的含義,理解

解梅花的象徵意義,巧妙地將物(花)與人聯繫在一起,拓寬學生學

習視野,激發學生對梅花、對有氣節的中國人的敬佩之情。

導語:外祖父喜愛梅花,心中思念着故鄉,這種濃濃的情又怎是我一時理解的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看看這是一些怎樣的語句使我不懂外祖父的心呢?

(三)學習“吟詩落淚”

1、生自學,理解。

交流,出示:

我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從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輕時讀了不少經、史、詩、詞,又能書善畫,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時候,我會拍着手笑起來:“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歎一口氣,説:“鶯兒,你還小呢,不懂!”

2、每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這類句子指哪類句子?

師質疑: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意思是:獨自一個人在遠方居住,每到過節的時候格外思念故鄉的親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出自王維的《山中送別》意思是:明年春天綠草如茵的時候,您回來不回來呢?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隨風飄飛的落花,輕得好像夜裏的夢,滿天無邊無際落着的雨絲,細得好像心裏的愁。

3、是的,當時我不懂外祖父為什麼吟詩落淚,同學們,你們懂嗎?

解讀:外祖父落淚是因為這些詩句觸動了他思鄉的情感,落淚表達了遠方遊子對故土的依戀,表達了外祖父那濃濃的`思鄉情。——寫出了外祖父對家鄉、祖國的思念真切,感人!

4請你對比一下,這個自然段和剛才的第3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相同點:選取具體的一件事,運用了語言、行動、神態描寫,表現外祖父的特點。

不同點:這個自然段引用了詩句。

教學意圖:運用古詩文積累的知識,理解詩句含義,體會海外遊子深深的思鄉之情。運用比較法歸納寫法的異同,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積累寫作知識。

三、自學悟情

第三件《不能回國》第五件事《淚遞手絹》

導語:導語:就這樣,外祖父時刻被濃濃的思鄉情困擾着,已近高齡的外祖父還能回鄉嗎?臨別時,他都做了什麼呢?

1、自學課堂交流

⑴讀第三件事從“聽到不能回國,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一句,體會老人一直熱愛着、思念着祖國,卻不能回去,他難過地哭了,充分表現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⑵讀第五件事

①從“赤道吹來的撩亂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體會到思鄉的深情,孤獨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②從“想不到淚眼蒙朧的外祖父也隨着上了船。遞給我一個手絹,一色雪白的細亞麻布上面繡着血色的梅花。”體會到老人把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眷戀之心讓外孫女帶回祖國,了卻自己的心願。

這一舉動説明,外祖父把自己心愛的有關梅花的一切都交給了“我”,什麼都沒有留下,他託付“我”把這一切都帶回祖國去,也就是説把那顆眷戀祖國的心帶回祖國,讓他魂歸故里。這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孤獨地在海外漂泊一生,死後也要葬在異國他鄉。但是現在,他可以安心了,因為那代表着他的心的墨梅圖和梅花手絹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了。這就是課文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加課件音樂)

教學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自學能力。體會“梅花魂”何在?“中國心”何在?創設良好氛圍,體會老人深沉的眷戀祖國之情,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總結全文

1、齊讀最後一段,説説這段對全文起到了什麼作用?

(點明中心)

2、回顧全文,口頭概括本文的中心。

(課文講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表露了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

3、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聯繫?你體會到了什麼?

(開頭和結尾緊密聯繫。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這樣前後呼應,首尾連貫,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學習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