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範文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説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範文五篇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敍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於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識知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通過情境導讀,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閲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教師抓朗讀訓練時,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自己的主導作用不但發揮在知識的傳授中,而且發揮在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上,並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閲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

在學習1-2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板畫,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麼想呢。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這時候,老鷹是怎麼説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通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台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中的讀、説、演正滲透着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半扶半放引着學生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通過看投影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讓學生自己去讀三、四自然段,小鷹和老鷹又會説些什麼呢?讓學生有的放矢地讀。最後,我設計了“小鷹已經飛了兩次,這時它又會怎麼想呢?”讓學生在眾説紛紜中,將自己的想法與小朋友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學生樂於查找資料的興趣。

5.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並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整體會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了解:大禹是什麼時代的人?他是誰?

2.生字卡片。

3.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板書:大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是誰嗎?(學生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並進行概括提煉。)

2.(板書:治水)“治水”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2課,看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夥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要治水?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為什麼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錄像資料:洪水氾濫的景象。

看完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無家可歸”這個詞。

(2)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麼?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開山挖河,治理洪水,參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體會“成千上萬”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

3.課件出示句子:“他們不辭辛勞,日夜苦幹。”

你有什麼感受?

4.大禹就是這成千上萬人的首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句做出標記。

5.集體交流,讀中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朗讀。

(1)“……聽見兒子在家裏啼哭,他的心被牽動了。……”

他的心裏在想什麼?讀一讀“牽動”這個詞。身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會對他説什麼?他又會怎樣回答?

(2)“他毅然轉過身……”

請學生做一做“毅然轉過身”的動作,説一説這個詞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語,再讀句子。

(3)學生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

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重點詞語:牽動、望了望、毅然,幫助學生體會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但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的模樣。”

①第二次路過家門,大禹心情怎麼樣?為什麼不進去?

②第三次路過家門,身邊的人又會説什麼?大禹怎樣做?

③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父親,他會怎樣問媽媽?

媽媽又會怎樣回答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

(從孩子的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6.經過十三年的苦幹,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整體感知。

大禹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為什麼能流傳下來?你們最想對大禹説的一句話是什麼?(大禹的精神是人們所敬佩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五)作業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還知道上古時代哪些部落首領的事蹟?可以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無家可歸安定

不辭辛勞

日夜苦幹

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世代相傳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遊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二)詞語積累。

學習課文後,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本課四個字的詞語較多,要注意積累。

(三)自主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四)指導書寫。

1.本課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治洪淹但代

左寬右窄:引

3.教師範寫。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五)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集”本上。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本課的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是一篇歷史傳説故事,學生對花木蘭有一些瞭解,但不多。要讓學生通過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悟到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目標,老師作了以下設計:

1、抓住“緊急”、“焦急萬分”讓學生感悟木蘭的尊老愛幼、為國為家。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圍繞“花木蘭為什麼去從軍”看圖、範讀、思考、朗讀、感悟。在理解了木蘭的心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寬學生的思維,拓展“説服了家人”的具體內容,感悟她為國為家敢於自我犧牲的.可貴之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及插圖可得出,家人包括:父親、母親、弟弟。他們都不同意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想説明木蘭是怎麼説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設置一個場景,家人們是怎樣阻止的,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適合特點的語言,這樣,一場勸阻的口語交際就這樣開始了。

母親勸阻時,(木蘭回答):媽媽,我從小練功習武,身體強壯,在不怕他們。您就放心吧!

父親勸阻時,(木蘭回答)父親,您可是咱們家的主心骨,您一定會健康常壽,我去替您從軍,説不定還能立下戰功呢!

弟弟勸阻説,(木蘭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顧父親、母親,我走了,家裏的一切都交給你了,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了思維能力。

2、抓住表示動作的重點詞感受木蘭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符是很難讓二年級學生感受到木蘭的英勇形象,在教學中,老師憑藉多媒體播放可視、可聽的形象畫面,帶給學生視聽感官上的衝擊,激起學生無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着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漸漸豐滿起來,學生也就有話可説,有情可表。最後引導學生去讀,讓學生通過讀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

3、結合插圖、角色想象,體會人們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仍以課文插圖引路,結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將士,會對木蘭説什麼?”(將士:怎麼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個女的?我們竟然沒發現!)體會人們的驚訝和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這樣,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閲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

二、本課的不足

這節的緊湊度還不夠,老師在指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這個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些,不要讓學生講得太多了,應該在讀中悟。還有第二自然段教學中,老師提的一個問題:“木蘭是個女子,她要不要去從軍呢?”學生回答的範圍太廣了,而且會亂,就沒辦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講到位。以後還學會再適當的加快些節奏。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我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也是我和學生在語文教育中發展的最終目標。“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語文實踐應是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的土壤。於是,“在真實的閲讀中學做真人”是我在《畫家和牧童》這一教學實踐中展示的教學思想。

一、析教材説學情定目標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內容。本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課文,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於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本課以牧童那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以戴嵩虛心向學的行為滲透了實事求是、敢於向權威挑戰的人本理念。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近兩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識字是重點,但不是教學的難點。怎樣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受到高尚情操的薰陶,成為我本課教學的難點。

基於以上分析,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在閲讀中積累和運用優美詞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能力目標:

促朗讀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的不斷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悟“只有在交往中學會謙虛,在合作中敢於説真話的品質”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

二、説流程談教法展思想

“返樸歸真”是新課程中閲讀教學改革的方向,什麼是真正的語文閲讀教學,許多仁人志士傾全力而研究。低年級的課文雖短,卻肝膽俱全。嘗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性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樹立從小愛讀書,多讀書的意識,是我的教學主攻方向。下面我通過以下環節來展示自己一些略顯稚嫩的教學思想:

1、賞畫評畫,走近畫家:

課前,師生一起欣賞李苦禪、齊白石、徐悲鴻等繪畫大師的名畫,使學生初步領略到畫家的風采,並能體會説出畫家的畫是不同凡響的。此時,選出一副畫讓學生去評價其不足之處,他們就會頓感詫異,“大畫家還會畫得不好?”趁此疑惑之時,老師馬上引入課題:“在很久以前,就有一個從沒有上過學,又沒有畫過畫的牧童,卻向一位大畫家提出了意見。你願意認識他嗎?”從而引導學生進入《畫家和牧童》這個故事中。這樣既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體會到生活才是賞畫、評畫的源泉。

2、以讀代講,感悟真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讀”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讀”這條主線,採用自由讀、默讀、個別讀、指導讀、評價讀、創設情景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發現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

⑴讀課題談感受大寫“畫家”,小寫“牧童”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充分談自己眼中的牧童和畫家是什麼樣的?在説一説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感受到畫家與牧童的距離,為下文牧童敢於説真話做了鋪墊;教師在此過程中迅速掌握學情,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程序,做到以學定教。

⑵初讀全文整體感知你覺得故事中的畫家、牧童怎麼樣?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氣。

⑶精讀課文學做真人:

①在閲讀中要有真實的感受為此,我有以下創新:

A、創新之一、學科整合,在實踐中感受“濃墨塗抹”和“輕筆細描”這兩個詞語是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不容易理解的,我充分開發身邊的資源,把美術老師請進課堂,親手演示中國畫的畫法,讓學生在繪畫實踐中感悟“濃墨塗抹”和“輕筆細描”。再由美術教師向學生介紹戴嵩的有關知識,內行談內行,學生更易感受戴嵩的大師風範。介紹後,再次引導學生讀人們的評價語言,定會惟妙惟肖。在閲讀中質疑,在釋疑中閲讀,真實的閲讀讓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

B、創新之二、眼耳口腦,多方面感受抓住文中的人物對話,並結合書中的插圖讓學生大膽想象每個人的表情、神態、語言。先説後讀再演,體驗出戴嵩的確畫錯了,牧童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才敢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這樣設計中,學生朗讀能力、想象力、對文本的理解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也在閲讀中逐漸生成了。

創新之三、創設情景,深層感受體驗源於深層次的思考。“如果當時牧童沒有看到戴嵩的《鬥牛圖》,這幅圖就這樣傳到了國外,被國外的農夫看到了,會怎樣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情感由此上升到一種愛國的境界。在這一高度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式的閲讀,真實地體會到“謙虛好學”和“勇敢建議”也是一種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更需要謙虛好學的品質,更需要我們每個人敢於説真話的勇氣。

②在閲讀中要有真實的收穫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於是,我設計了積累與“一”有關的詞句,摘抄課文優美的詞句。學生在説一説、寫一寫中積累語文。

③在閲讀要中有真實的評價學會欣賞,學會評價是本課力求體現的評價理念。“你願意學誰?為什麼?”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人要謙虛,博採眾長”的思想就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腦海裏了。在實踐中學會評價,讓牧童的勇氣增強學生評價的信心;在合作中學會欣賞,戴嵩的謙遜更是讓被評價者佩服。教學中我時時、處處給學生評價的舞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一次次自評、互評中學會做一個真實的人。

3、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課堂天地小,生活無窮大。語文學習來源於生活,也要回歸到生活。課後拓展練習設定為:

⑴評價身邊一個熟悉的人。

⑵上網收集更多的名畫進行欣賞,提高鑑賞能力。

⑶讀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説教材】

《鄭和做舟》是語文出版社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一件具體事寫出了鄭和從小樹立理想,併為之努力的事。鄭和撿了一些碎木條和小木片,忘記了吃飯和睡覺,一心一意地造小木船,並把它們搬到湖邊帶領小夥伴放船啟航的動人故事。課文語言淺顯,故事性強,充滿童趣,適合兒童閲讀。教材圖文並茂,插圖中鄭和和小夥伴們做船出海的情景躍然紙上,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於引發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本課共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紹鄭和,點明鄭和從小愛做舟的原因。第2自然段講小時候做舟的經過。第3、4、5、6自然段講鄭和的成功做舟後出海遠航。本課分兩課時完成。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課文的重難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認讀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掌握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鄭和是我國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小時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駕船出海遠航。

根據課時特點,我確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1、識字方面:掌握左右結構的字“祖、那”的字結構,多音字“系”ji的字音。自主積累“一心一意、又蹦又跳、一本正經、爭先恐後”等詞。

2、內容方面:能把鄭和做舟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説學情】

古代名人軼事是學生感興趣的,為此,我力求在第一課時就讓“鄭和”的形象在學生心中確立,怎麼辦呢?利用書上的插圖作為幻燈片的背景,要學生從一開始就牢記“鄭和”的名字,讓鄭和的形象深入學生的內心。

【説教學方法】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設計質疑釋疑,通過朗讀引導,鼓勵學生在自讀感悟、情感體驗中,領悟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本課時,試圖使用如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表演法、競賽法、評價法等等。總之,想讓學生在輕鬆、競爭的氛圍中學習新知,陶冶情操。

【説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問一問,説一説,演一演、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説”自己理解地內容,演文中的精彩,“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説教學過程】

一、質疑問難,引發互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例如,課始,預設了這樣的問題:課題中的關鍵詞是什麼?(做)做什麼?誰做什麼?學生補充上課題,鄭字加拼音。

2、齊讀課題,你想了解什麼?可以同桌交流。(相機板書:為什麼?怎樣?結果?)

二、藉助拼音,初讀課文,獨立識字。

1、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讓學生在初讀中瞭解課文大概內容。

2、小組學習:同桌為一組,互相讀,互幫互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下面,老師來做裁判,我們來一場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們班的女生讀書棒,還是男生讀的強。男女生指名讀課文,全班糾正字音,重點指導“系”的字音。在聽讀中糾正字音,培養合作精神。在獨立識字中產生成就感。

4、出示生詞。

學生掌握了一些獨立識字的方法,本着《大綱》中識字教學應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字不離詞的原則,我在這個環節只對重點字詞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如:“一本正經、爭先恐後”的意思;“祖、那”的字形結構;“系”的多音字。

5、做操寫字。

看着這些字你想提醒別人注意什麼?(相機寫出這幾個字)

6、(師)讓我們和這些“朋友”一起回到課文中再來默讀課文。想想鄭和是誰?課文第幾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鄭和?課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並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指導朗讀。

1、你對鄭和有了哪些瞭解?(第一自然段)

2、反饋,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一句:讓大家聽出鄭和是誰。

比較讀、教師範讀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駕着船去遠航。

他多麼盼望自己也能駕着船去遠航啊!

感悟讀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還(經常)跑到造船的地方問這問那,把造船的方法記下來。

四、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根據板書説:想想鄭和是怎麼做船的?

2、學生反饋。重點指導朗讀。

例如: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飯和睡覺。沒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隻小木船。(學生重點抓住“一心一意、常常、又蹦又跳”等詞來體會。)

3、小組學習,做好船又是怎麼做的.?採取讀、説、演的形式進行彙報。

重點指導朗讀和理解詞語:“一本正經”和“爭先恐後”。

例:鄭和高興得又蹦又跳,嘴裏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學生重點抓住又蹦又跳、喊)

五、引導昇華。

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指導朗讀。

你們喜歡鄭和嗎?為什麼?

教師拓展:你們看,鄭和從小就有遠大的理想。長大以後,鄭和曾經先後七次下西洋,最遠曾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促進了中國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你們呢?

六、把鄭和做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意圖:語文教學要想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必須使學生成為“語言的富翁”。因此,語文課必須重視範文語言的感悟、積累和內化。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課文已有了清晰的瞭解,理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安排以複述為主的主語實踐活動“聽故事,想象演説”,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語文學習規律,為學生提供了直接接觸語文材料的實踐機會,通過角色扮演,能潛移默化地將書中的語言內化為個體語言,從而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具體是這樣操作的:

1、指導怎樣講故事。

故事有開場白,向大家介紹故事的名字,故事內容用口語化的語言,與大家交流可以加上動作、加上想象。

注意只要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出來就可以了,不要求每句話都講到。可以按照課文語句講,也可以在講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的語言,不要朗讀式的講故事,讓學生如同與別人説話一般,加上適當的語氣。

2、講故事。

七、總結評價

八、説板書

zheng

鄭 和 做 舟

為什麼? 怎樣? 結果?

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