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33K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

這本書的網上評價是相當高的,或許由於幾十年國內的傳播,其中的一些觀念已經間接或直接影響我們,或通過影響相關史學文章進而潛移默化影響我們。讀的時候,沒有那麼強的新穎、覺得與眾不同的觀念。當我看完書,看到後面關於成書的介紹,我想大概是八十年代時候,書中的那些説法相較於傳統較為突破人們對史學文章的認知。但,今天,可能由於其影響通過我身邊的老師、或讀物直接與間接影響着我,就沒有了眼前一新的感覺,或許這正是其偉大之處吧。我沒有去探查八十年代時候人們的歷史觀念是什麼樣的,不能站在那個時代而以今天的視角來評價是不合理的。

作為一本暢銷書,自然可讀性是其第一要素,要兼顧可讀性,自然史學的嚴謹會有所欠缺。但是,如果僅僅是枯燥客觀的描寫,又有幾分精神能夠讀下去。文章包含了作者帶感情的理性分析,也給我們開拓了一種眼界,畢竟假如是枯燥的描寫不見得我們就會去思考。作者的大歷史觀,我總結為分析背後的制度及根生蒂固的'道德,而把而人看作在歷史的車輪面前無抵抗之力。對於背後的道德、法律分析是深刻的,我比較認同的。

但是,作者似乎給予了歷史人物更多同情,尤其是萬曆、申時行,這點我是不太苟同的。在書中,他們是制度、根生蒂固儒家的受害者,有種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歷史的興衰更替確具有周期,每個人均會在其中深受影響。但是,我對萬曆的態度確是批評的。不論這麼樣從內心去,萬曆是不值得同情的。萬曆的不作為,消極怠工不值得同情。生活中誰不又遭受着痛苦呢?我更喜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樂觀、拼搏態度。對於申時行,作者予以了他那折中調和、熟悉人性陰陽的讚美,在我看來,身處要職,如不夠強硬,是難以改變現狀而有所進步的。在世上,只有你什麼都不做才有可能受到別人的最小非議。既然如此,就應為了正確的事情而不顧他人看法。對於身居要位,處事顯示温和又為哪般。為人謙恭是應有之義,但做事應有堅定與不讓步的原則、立場。在歷史的進程中,我更喜歡強勢人物張居正。雖然身上有有那些黑暗面,但強勢更能反應一種改變精神。

最後,大風起於青萍之末,人生何嘗不是,看似簡簡單單的萬曆十五年,何嘗又不是我們看似平平淡淡的每一天。幾十年後,我們走到的地方,都映射着我們身上一直以來的影子。正如這個帝國,一直為其固有的道德與法律、文官系統的牽累,終將走向衰落。而,我們身上的懶惰、得過且過,也在不斷的在無意中束縛着我們。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2

明史有“税重民窮”之説。如果意在説明當日官僚貪污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為全國税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税收約銀二千餘萬兩,和人口為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税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複雜。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麪包”——上面是一塊長麪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麪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幹試圖經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道德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幹主義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本有中興之願,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後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並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於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其意識形態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説,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着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為懷疑終極價值,就等於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執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為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為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為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脱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發生了改變,其行為也有所偏差,最後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為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為1587年,距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核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後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局部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繫着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脱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於交通通信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裏有效。省區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繫,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麪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係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在才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況且每個國家發展,也有他們先後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為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繫,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為行政基礎。

傳統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説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為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組織已經商業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後出頭露面而已。

因為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為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於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為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為前提,卻又因聯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生內戰。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髮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一。可見時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為可能。

總體而言,《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説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於戰爭。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3

終於斷斷續續讀完《萬曆十五年》,這是今年看的最慢的一本書,總是沒有太多的零碎時間可以用。

這本書總體上講講,是一部悲劇的書,悲劇的人物、悲劇的時代、悲劇的政治、悲劇的中國,然而黃仁宇卻可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去完成這部鉅作,雖然其中有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理念上的痕跡,但絕不掩蓋這本書在那種情況下誕生的光芒,何況,黃先生之謙虛,讓人敬慕,他説:下一代的人證實我們的發現,也可能檢討我們的錯誤,也就等於我們看到前一代的錯誤一樣。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以這樣的胸懷去解讀歷史,這才是我中華民族應有的眼界與胸懷吧。他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帝王,那種落寞、憤慨,是那個時代的文官集團和政治制度所賜。

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文官武將,文官不僅用筆,更會用心,更會制衡,武將不止使刀,亦會攻心,會迎合……這些歷史,讓人不可思議,讓人瞠目結舌,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歎之、敬之、愛之、罵之……歷史長河中,發生過的事,總會以特有的方式讓人記住、被人提起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4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説,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歎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他説,“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在以聖賢的“道德”標準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5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關於明朝,説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寫的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曆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曆年間而已。至於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運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敍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為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為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官集團為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説,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為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為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6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説起《萬曆十五年》,讀完《萬曆十五年》,你會發現在近代中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曆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發生大事的癥結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生的事為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曆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複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曆皇帝心生厭惡,權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彷彿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曆皇帝的一生處於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曆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曆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後期萬曆的做法是無為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曆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曆皇帝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萬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曆皇帝寸步難行,作為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為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曆皇帝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摺,在萬曆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為了統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曆,無法作為的的萬曆。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説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歎息。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7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8

黃仁宇先生以大歷史觀集會考察明朝歷史,通過前期大量閲讀史實資料及學術研究資料,綜合個人歷史研究成果,一舉將明朝興衰的前因後果擺在一起斟酌,最終將明朝的歷史節點聚焦於一個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暗藏玄機的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中一直提到這一年是無關緊要的,卻在黃仁宇先生從不同角度對關鍵歷史人物的融會貫通地剖析之下,顯示着這一年的不平凡——以各個關鍵歷史人物最終不幸的歸宿,暗示着明朝最終歷史走向——文官集團以孔孟道德作為立國之本,越來越僵化的政治體系與落後的.法制體系,社會發展尋求不到創新的途徑,即使有,也總是被大環境所扼殺:

萬曆皇帝因個人之力無法抵抗固化文官體制而不再熱衷於國事的退變、張居正鴻鵠之志以及先明政治手段與策略的落空與死後被反、申時行勉力維持文官之間平衡的無奈、海瑞作為最廉潔最死板清官獨自硬抗沒有法律支撐的土地糾紛、戚繼光有志規整強化軍隊建設卻屢遭文官壓制的無力、李贄欲尋求個人自由卻始終受限於傳統道德的壓抑,每個歷史人物的不幸都能印證明代的社會思想之僵化,終將終結為努爾哈齊及其兒子所取代。

還有點奇怪當時的傳統觀念會認為文化與政治與生活不能同時繁榮?有一個很獨特的歷史觀點,“文”與“質”的關係。哲學家李贄發現文極必亂,亂而後治,由重文轉重質(“質”保障人民生活質量)。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

我曾經以為《萬曆十五年》會是一幅宏篇巨構的歷史,就算不滿眼艱澀的文字,也該是難逃作者的主觀臆斷落了下乘(這也是我不喜歡讀歷史評論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夠客觀)。但顯然,是我胡亂猜測了。

這本書初讀顯得瑣碎,你甚至不覺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無奇的講一個故事,甚至有點無聊。

但到了後面,你開始被它吸引,於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過去,竟有點欲罷不能。

看書喜歡窺探作者的三觀,企圖找出作者的狹隘和洋洋自得。然而這次只看到作者對歷史的悲憫、清醒的目光以及高遠的視野。這絲毫不誇張的文字,突然讓我懷疑:是作者沒有斐然的文采,還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靜靜地講好一個故事?

再説故事。

我們總宣揚人定勝天,認為這樣才算英雄,作者卻讓我們看到到歷史的'偶然與必然:歷史大車輪下,很多人物被裹挾着前進,根本無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會失敗,只是難如登天!自動開啟hard模式,何苦?

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歷史課本里的寥寥數語,萬曆皇帝,海瑞,戚繼光,張居正,他們未必沒有爭過,沒那麼高尚,也沒那麼不堪,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歷史的潮流。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黃仁宇一生經歷了太多,對歷史有一種天生的悲憫和冷靜,者註定了這本書的成就:很多人寫史讀史,卻最終陷入偏見,客觀是最基本卻最難做到的。黃的高度,黃的經歷,足以讓很多人説一聲佩服,讓很多人汗顏。

至於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沒有了興致,罷罷罷,不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