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6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1

怎麼寫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我們都説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1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

《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1種審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1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

因為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説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説:〝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説話嗎?〞

《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1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説:〝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2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字字句句,片片斷斷記錄下來的,後來《論語》成了舉世聞名的古代經典文化,曾經有朝廷宰相僅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他把論語中富有哲理的話講給昏君聽,昏君聽了孔子的話後,終於也變成明君了,從此他熱心治理國家,國家就強大起來了。

《論語》中有許多哲理名言,對我們的教育起着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學習論語是十分有意義的.。例如:子有四教,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剛毅木,訥近人,焚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從這些論語中,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們做事要謹慎,待人要忠誠,要懂得怎樣尊重別人。這都是我們做人的準則。

以後我在為人處世也要這麼做,並且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的夥伴。讓大家在學論語的過程中健康成長。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3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受《論語》影響的社會中長大,從學習到生活,我們的行為處事的標準無一不與儒家思想密切相關。讀了論語,更覺得是如此。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其仁義禮智信是孔子學説的基石和支柱,也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孔子學説中涉及到仁學。義利,禮樂智和。誠信。和諧。人生。君子。孝道。正直。朋友。修身。好學。志向。憂患。教育。德育。為政。用人。為官。飲食。感恩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孔子關於朋友方面的論述。有一首歌唱到:〝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歌詞雖然淺顯,卻把朋友對於人生的意義説得很到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就充分顯示了朋友在孔子的人生當中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我非常認同一句話:親情是最讓人覺得温暖的,愛情是最讓人覺得甜蜜的,而友情才是最讓人覺得快樂的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使佞,損矣。這句話明確的告訴我們,要和正直的人交友。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治理強調我們要和君子做好朋友。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為自己和家人奮鬥,然而在這奮鬥的過程中,與自己共同度過的,更多的是我們的朋友,朋友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才會使通往成功的路上,不那麼孤單,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無論是什麼性格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朋友,而這種關係得以維繫的橋樑就是信任與誠信。兩個人的相處,如果沒有信任可言,那麼這樣的關係是不會持久的答應朋友的事,一定要盡力做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隨便答應。讀孔子的《論語》,我更加深刻的領會了朋友對我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如何去交朋友,要交什麼樣的朋友,一句話,讀《論語》,我受益匪淺!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4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説,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了一個不敢夢想,害怕失敗的人。面對心嚮往之的事物我退卻了,漸漸的學會用“無所謂”三個字來掩飾自己內心的失落與難過。有時候,當我無法不面對污濁的空氣,擁擠的空間,我發現我再也找不回當年那個呼着“小時不識日”的我了。

而這種心態,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麼一種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卻還在用自己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着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夢想堅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荷蓧丈人那樣用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準確地説,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曾幾何時,我也“傻傻”地去給老人讓座,在地上撿了錢去交給警察叔叔,看見同學抄作業會嚴厲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車會裝睡覺,看到同學抄作業會走過去笑着對他説:“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隊的我也不會管,對着不喜歡的事我會笑,對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當我以一個“完美無缺”的姿態重新站起的時候,我以為我不會再受傷了。可是,我錯了,我躲不了。我終歸不能像孔子一樣喊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一個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公平難覓的年代,説出這樣的話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讓我敬佩。因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愛人”。我無數次地希望這個世界充滿仁,可是太難了,現在尚且做不到,更何況孔子所處的時代?於是我想起一個面色枯槁卻神情依然煥發光彩的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説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當他面對外界“今之從政者殆爾”,悵然若失地説“鳥獸不與同羣”時,誰又能夠像他一樣輕撫琴絃,淺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輕撫着這冷漠的紙張,讀着那些漸漸消逝在時空中的文字,我徹底折服了。高中作文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因為真正的君子是絕不會為殘酷的現實所擊敗,絕不會懷疑自己所選擇的路,也絕不會因為身處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環境的惡劣。他們會自己動手,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環境。

孔先生教會我的,讓我終生受用。他在夢裏告訴我:“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先生,我會努力做到的,因為夢想已經回來了。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6

讀了《論語》這篇著作,我受用不盡,不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還親密接觸,讓我對孔子瞭解的更深更多。

《論語》書是對孔子日常生活的舉止與語言方式,還有記載中國史代偉人對孔子的評價與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與別處倆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師傅,還反應了孔子好問好學的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他還非常謙虛,自己成了老師,還是求學,對問題都不恥下問;不像我們,遇到獎勵就萬分驕傲,遇到困難就不理不睬。在我練字期間,我在書法班的名譽上是大名鼎鼎的.;於是,我非常驕傲,在學校的作業本上寫得亂七八糟,還差點被批入“差字黑名單”;自從讀了這本著作,我在數學方面的字體大有進步,連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有一次,還在課堂上公開讚揚我的作業本呢!原來論語是多麼重要啊!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並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7

在這個假期裏,老師又上我們背誦了《論語》這本書,再次走進論語,給我的感受有很多……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後人稱他為“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孔聖人。

《論語》教會我如何學習,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又教會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

《論語》還教會我如何孝順父母,例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子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其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後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後沒有更改父母的為人行動,那就算是孝道了。

如果下次還能再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更加認真,更加仔細的閲讀!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8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藴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

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9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説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為完美的一面是用心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為這是在勵志,因為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為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説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説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就應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説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完美的事物都持支持態度的我説説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説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説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為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必須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的——于丹老師。

“我以前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户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着主人去京城裏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説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説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就應跟你比,你就更就應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説你容我幾小時時間,這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説那你必須來。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裏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説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麼?他説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這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武館的主人説,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為我泡一遍茶。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説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裏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這主人就這麼一向看着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説:這是我一

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能夠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茶師説: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他説: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應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説: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茶師就老在想着那句話,説我心泡茶的心應對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着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裏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向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為不明白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裏。因為他也不明白再往下該怎樣用了。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説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論語閲讀心得體會範文10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一樣,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夫子以往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我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可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資料,就打破了原先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我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為了學習,能夠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適宜。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