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1

俗話説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裏的“蘇”指的是我的家鄉蘇州。我的家鄉出過許多名人,有唐代書法家張旭、詩人白居易、宋代的政治家范仲淹、還有現代的教育家葉聖陶等等。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

他,是一位老人;他,是一位我們勝浦人民廣為人知的老師;他,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他,是一位連老師都會敬佩的老師,不僅僅因為他獨特風趣的課堂,而且還有他讓人羨慕的無數的優秀作品。

龔老師雖然年紀大,但是他的才華是我們遠遠想不到的。龔老師的上課方法很獨特,即使是同學們聽不進去的知識,也會在他的帶領下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同學們上完體育課回來很累,龔老師看到我們累成這樣,就像一根快要枯死的狗尾巴草,個個無精打采。龔老師就説:“今天我們不上課,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話説在古時候,有一位大詩人叫蘇軾,蘇軾與他的父親、弟弟

都很有才華,因此並稱為‘三蘇’,由於地方需要一位好官去管理,於是朝廷就派蘇軾去,自從那以後蘇軾和他的親人就再也沒有相見過。又是一年中秋節夜,望着明月,蘇軾思鄉心切,十分想回去看看家人們,多年不見,不知家裏境況如何,他不覺間便潸然落淚,一個人獨自回到房間,窗邊映着月光,靈感襲來,奮筆疾書,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詞,其中膾炙人口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被世人時代傳頌。下了語文課,我翻開書本,一看今天講的故事不正是要學的課文嘛!

龔老師不僅上課風趣獨特,作文也是一流的,他寫的作品有很多都被報社、雜誌所徵用,這些作品多的加起來可有一張課桌那麼高呢!

龔老師是我最敬佩的老師,是我們全校同學的目標,我們應該朝着這個目標前進。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2

他,梳着寸板頭,一抹濃黑的楷體“一”字鬍鬚,一件穿着破舊的襯衣。提着筆,在紙上飛速的寫着,字字有力,句句振人;他,在以筆喚人,以寫作喚醒人們流失渙散的靈魂;被贈於“民族魂”的他,默默地寫着,他,就是魯迅,一個以筆為武器奮鬥的人,喚着中國這條沉睡的巨龍,為國家無私奉獻着。

魯迅先生,是我最喜歡的名人,他敢於鬥爭,與守舊勢力抗爭,這是我們沒有的`,這是我們值得敬佩的,他在中國史上,寫下了一個輝煌的成就,讓我們崛起,讓我們去進步。

我喜歡他的樸素,身着一件破舊襯衣,被稱為“民族魂”的他,淡泊名利,不享受浮華生活,而是那樣勤儉,默默的貢獻着,不張揚,不炫耀,終身奮鬥着,努力着,寧願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祖國,對自己要求苛刻,這一點是值得敬佩的。

我喜歡他那為祖國奉獻的精神。

他在到日本仙台留學時,看到中國人的麻木、那種渙散的靈魂,於是決定棄醫從文,寫出一篇又一篇振奮人民的文章,鼓舞着一羣又一羣中國同胞們,對,他是為國家奉獻的人,這一點,我們也是值得敬佩的。

詩人臧克家寫到:詩人臧克家寫到: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仰首甘為儒子牛。”魯迅先生,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3

我的家鄉泰州,是一個魚米之鄉,又是人才輩出的地方。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位家鄉的名人一高行健。

高行健,法籍華人,劇作家、小説家、畫家、導演、評論家。在20xx年以小説《靈山》獲諾貝爾文學獎。

看完我對他的簡介,你是否再想聽一聽關於他的事例嗎?

小時候,高行健生活貧寒,家中一貧如洗。高行健每天衣着上,都縫滿了補丁,父親經常失業,兩年後,弟弟又出生了,整個大家庭裏又多了一個負擔。

該到上學年齡了,高行健卻上不起學,只好起早摸黑,三更半夜便起牀,一邊拼命地給富有人家打工,一邊又向當地圖書館借書,並大聲朗讀。

有一次,高行健遇到不會題目,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問父母,此時父親又不在家,他又只好請教母親,母親在戲劇團工作,也明白一些知識,便一心一意耐心教育他。高行健問道"母親,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是什麼句子呀!"母親答道:"桃花譚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古人都如此待友友善,你長大後,也要和朋友好好相處。"高行健也正是經過母親啟蒙教育,並勤學如問,為他的文學之路產生了興趣,也為他後來的.成就埋下了伏筆。

雖然高行健最後離開祖國,到法國定居,但他的文學成就,也牢記在我們心中。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名人高行健。

描寫名人的會考滿分作文4

20xx年,美國參議院裏燈火通明。一位五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台上,發表他的就職演説。鎂光燈從屋頂投射到他略微謝頂的頭上。他身前的小桌子上立着一塊牌子:能源部長—朱棣文。

朱棣文,1943年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任職於天津大學,擔任校長;父親身兼三所大學的教授,兄弟姐妹也都是海內外名校的優秀學生。他沒有因為優越的家庭背景和先進的教育條件而沾沾自喜,而是以父母為榜樣,激勵自己奮發向上,才取得了今日令人望塵莫及的成就。

仔細端詳《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收錄的朱棣文像,去觀察那揚起的鼻樑,莊嚴的柳眉,你會在歲月的溝壑中覺察到那是人生的智慧,會被那深邃的瞳仁所閃爍的、玳瑁框眼鏡所折射的敏鋭的知識光芒所折服。

朱棣文對待學習的'孜孜不倦在他就讀的大學裏也是出了名的。他的校友談到他,總要提起他的刻苦:“清晨五點就捧着一摞作業、書本鑽進圖書館撰寫論文;若遇到圖書館沒有開門,他就躲進盥洗室裏温習功課;課餘時間,他就泡在實驗室裏,做那些後來斬獲數項大獎的研究。”由此可見,他對學習是多麼勤奮,多麼認真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棣文的努力得到回報。1996年,他的“利用激光束捕捉原子”的實驗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此、朱棣文這個名字響徹全球,他的這種捕捉原子的方法直至今日仍在使用。

又有誰知曉,在這個巨大光環背後,是他多少個日日夜夜辛勤的工作,是他多少次坐在圖書館苦思冥想的成果?朱棣文的成功,是他勤學苦練的寫照。讓我們去學習朱棣文,學習他這種辛勤工作、刻苦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