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臘八粥作文(合集11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臘八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臘八粥作文(合集11篇)

臘八粥作文 篇1

今天是臘八節,不禁讓我回想起很多的事,以前,我也很喜歡喝臘八粥。每年的臘八節媽媽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之類加上白糖熬成的熱騰騰的粥。在我眼裏曾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當然,臘八粥也並是只在臘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親有沒有時間,有沒有心情。每當母親説要熬臘八粥了,那我會開心的幫母親剝栗子、花生等等,還熱心的儘可能湊着八種原料,回想起來,吃臘八粥是一件很麻煩很熱鬧的事。

而如今,小吃攤上隨處都可以買得到的八寶粥讓臘八粥對我的`吸引力消失貽盡,只要想吃,出門就可以買的到。我再不會對母親央求:“今天我們做臘八粥吧。”只因為,實在沒必要費工費時去準備那些東西,真想自己做,超市裏就可以買到一應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準備的那番忙碌,喝臘八粥也便沒有了以往的樂趣。有時候,我們所在意的,真的並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完成這件事的過程而已。就象臘八粥,沒有了為其忙碌的必要,品嚐起來便彷彿失去了當日的香甜。

臘八是如此,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也是如此。當月餅不再是隻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節在我的眼裏便黯然失色。當新衣服不是隻有在新年才能穿上身,只要想買,隨時隨地就可以購置新衣;當麻花、丸子、耦合之類不在是必須在年前準備的美食,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得到,春節在我眼裏便也成了越來越不熱鬧的節日。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只因為,已經沒有什麼能令人企盼的東西。曾經和母親忙碌着擰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經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關將近卻暗暗歎息又老了一歲。似乎只是眨眼之間,曾經以為會是多麼幸福的明天,擺在眼前時也不過如此,原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臘八節的臘八粥是我的幸福的感覺,媽媽今天你做了臘八粥了嗎?

臘八粥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户户都要製作。傳説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着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着,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着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裏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羣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着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臘八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也都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那該有多幸福啊!

臘八粥作文 篇3

落日的餘暉,褪盡了晚霞的最後一朵嫣紅,六年前和奶奶一起做臘八粥的 場景,又再一次地浮現在了眼前……

臘八,臘八,顧名思義,臘月初八,在這一天,按照古時候的習俗,會把家中所剩的各式各樣的豆子,乾貨,混着米煮成一鍋粥。

那年臘八適逢週末,我們一家便回到了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臘八。

經過一路奔波,終於到了家門口,此時已是傍晚,也是該做晚飯的時候。我便進了廚房,與奶奶一起製作最具有節日特色的臘八粥。

取一杯米,把綠豆,紅豆,小野豆,黃豆一股腦兒地通通倒在一起反覆淘洗,再往鍋中加入適當的清水,這第一步,算是做好了。那時家中還是老式的`灶頭,上面架着兩口大鍋,下面燒的是麥稈、木柴。奶奶負責燒火,據説極為講究,但我觀望了三四年,仍然不知道要再怎麼燒。

米下鍋後,要用大火燒上一個小時,再此期間,我時不時地打開鍋蓋攪和攪和,防止溢鍋。除了這個動作之外,我也在食櫃中翻翻這個,翻翻那個,看看有沒有能用到的食材。不負眾望,我找到了一大袋紅棗。打開水龍頭將大棗身上的淤泥清洗乾淨,這時,他們已從破破爛爛的乞丐變成了皺皺巴巴的小老頭,放入熬了近半個小時的粥裏,加點水,繼續攪和。

等半小時後,再掀開鍋蓋,棗已經一個個浮上水面,被漲得滾圓滾圓的,猶如初生的嬰兒般光滑,細膩。我舀起一個,塞入口中,輕輕一咬,汁水迸發而出,一股濃濃的棗香溢滿鼻間,一股濃濃的甘甜瀰漫舌尖。然後,才後知後覺地燙得直吐舌頭。

等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看,粥已經開始冒泡,奶奶將火勢減小些,粥仍在冒泡,冒出來的泡會膨脹,膨脹,到不能承受它的張力後,“噗”的一聲,沉入鍋底,煞是可愛。

粥出鍋了,奶奶,盛起兩大碗,往鄰居家走去,還沒走到,門開了。鄰居王奶奶走了出來,手裏端的,也是兩大碗臘八粥。兩位老人先愣了一下,然後對視一笑,那是相處多年的默契……

臘八粥作文 篇4

明天是農曆臘月初八,按照我們這裏的習俗,明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臘八粥”。“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到了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説: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河南人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穀豐登。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明天早上,要記着吃“臘八粥”哦!

臘八粥作文 篇5

又是一個臘八節,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臘八節的故事……

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説,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臘八節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就約好了夥伴,三五成羣,男孩揹着自制的冰車,女孩拎着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衝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釺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後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衝向前,有的原地打轉摔倒,有的衝出不遠屁股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後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夥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着前面人的襖後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着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迴盪着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乾淨,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着滿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着凍的發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牀,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後,端上媽媽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裏,搶着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裏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升起,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臘八粥作文 篇6

臘八粥的香味,在鍋裏沸騰的時候,一股淡淡的柴火味兒,帶着點潮濕味兒,漫在臉上,有點像棉花絮拂着臉上的味道;緊隨着陣陣噗噗聲,臘八粥便出鍋了,帶有五穀的香味頓時溢滿整間屋子。

臘八粥是我童年中最深刻的回憶與懷念。

小時候,我同奶奶住在鄉下。每回過年以前,我最歡喜的是將要迎來臘八節了。那時,我一整天都圍在奶奶身旁轉。至今依稀記得奶奶清晨一早,便點燃起柴火,架起大鍋,燒開了水,輕輕倒入已經備好的食材,有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紅棗等原料,煮熟後加入紅糖、核桃仁。這些都是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不一會兒鍋內五顏六色的,我好奇的扒在鍋沿前的磚頭上看着這些好看的豆子,奶奶本想蓋上鍋蓋的,可是不忍吵鬧,便依着我不將鍋蓋改上,以滿足我小小的好奇心。

太陽還掛在正空,散發出一縷縷微弱的陽光,奶奶的臘八粥已經煮好了。我手捧盛滿熱騰騰的'臘八粥的大碗,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卻不曾想燙到了舌頭。奶奶接過碗,滿臉笑容地説,急什麼,這粥啊,得慢慢喝。我重新輕輕地挖了一勺,吃上了一口,甜甜的粘粘的,臘八粥的香味在口腔內四溢,有綠豆的爽口、紅豆的淡苦、紅棗的香濃令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在年前平添了一種暖和温馨的氣氛。

關於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但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關於明太祖的故事。據説,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不小心在途中摔斷了腿。老財主很是生氣,便把他關在一間屋子裏,不給他吃飯。朱元璋餓得夠嗆的時候,看到一個老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裏面有米、紅棗,還有豆。於是,朱元璋把這些東西煮成一鍋,吃起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便叫御廚用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熬成粥。因為他吃粥的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就叫臘八粥。

現如今奶奶搬到縣城裏來了,每年臘八我們都依舊喝上臘八粥。喝着喝着,感覺吃到的實在不似兒時的臘八粥了。

臘八粥作文 篇7

“咔嚓,咔嚓……”這輛白色的單車,不知不覺承載了我六年的光陰。

朦朧間,那個背影與那輛單車又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嘩啦啦,嘩啦啦……”早晨,爺爺打着傘,騎着單車,送我上學。雨下個不停,雨絲落入嘴裏,甜甜的。不一會兒,太陽撥開雲朵,探出腦袋。空氣中,夾雜着泥土與青草的香味,經過路面上的積水灘時,一圈圈波紋散開,好不可愛。單車向前行駛着,“呼——”一輛電動車突然駛了過來,“嚓——”積水濺到了爺爺的褲子上,我強壓住心中的怒火,冷靜了下來。不一會兒到了學校,爺爺放下我便上班去了。

我站立在原地,陽光下,爺爺的背影是那麼的高大。白色的單車上莫名出現了一灘格外刺眼的血跡,原來爺爺的小腿劃傷了,我大喊道:“爺爺,你的腿出血啦!”可是爺爺已經走遠了。

第二天,想到爺爺的腿受了傷,我決定獨自去上學。

才走在路上不久,爺爺就追了上來。

“上車!”

“可是,爺爺你腳……”

“沒事,快上來吧!”爺爺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安慰道。我坐上後座,單車緩緩駛向學校。爺爺每踩一步都是那麼的'吃力,單車“咯吱咯吱”發出心疼的聲音,一股暖流湧進了我的心頭。我雙手緊緊抱住了爺爺,爺爺的背有點佝僂但又是那麼寬厚、温暖。陽光照在路旁的樹葉上,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生命在顫動,晶瑩剔透的露珠鑽入泥土,爬上單車,甚至不聽使喚地跑到了我的眼角……

還是這輛單車,只是白色漸漸變成了淡黃色,只是爺爺不再踩着單車送我,而是我踩,他在後面默默跟着,遠遠目送……

臘八粥作文 篇8

紅燒排骨,幸福的味道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生活最基本的就是一個字——“吃”。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那香醇美膩,且有濃郁湯汁的紅燒排骨。

對於掌握了紅燒排骨精髓的爸爸,做起紅燒排骨,簡直不費吹灰之力,而我做起來卻是笨手笨腳的,那味道簡直堪比爸爸的臭腳了。我想想都不服氣,總想找機會偷師學藝。

今天中午奶奶正好從菜場買了一斤排骨回來,我大喊:“哼,今天我倒要看看為什麼你每次燒的排骨都那麼好吃。”爸爸為了向我們展示他那精湛的刀工和烹飪技術,拿起鍋鏟,先在鍋中倒入涼水,把水燒開,再把排骨放在鍋裏焯水,放涼,放涼後起鍋燒油,油温燒至七成熱,下鍋炸至兩面金黃撈出,再用葱,姜,蒜,冰糖熬製,然後,再在鍋中依次放入生抽和老抽,熬出黑紅黑紅的美妙的色澤,順勢倒入排骨,再把葱薑蒜從鍋中取出,再次把排骨翻炒均勻,讓每一塊排骨都吮吸了湯汁,最後再倒入少許的水,蓋上鍋蓋,勾芡收汁。這樣,一盤美味的紅燒排骨就做好了,這美味無比的紅燒排骨,一端上桌香氣就撲面而來,這濃郁的味道,真讓人垂涎三尺,恨不得直接上手抓着吃,這也太香了吧!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就像幾年沒有吃飯的`小狗一樣,瘋狂地啃了起來。

我一塊接着又一塊,啃得汁水全都濺到了我的嘴邊,弄得狼狽不堪,又弄得滿桌都是,要是一不小心弄在了衣服上,那就倒大黴了,因此我將它稱為“調皮搗蛋的傢伙”。

這不能用美妙來形容,這是一種充滿回憶,奇特,無法描述的滋味,給人以舒暢,陶醉,幸福的感覺。

臘八粥作文 篇9

今天是農曆除夕,要喝臘月粥。

臘八粥是很講究的食物。我國喝臘月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了。從宋代開始。每家都要做。傳説有些寺廟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拿着腳沿街舉行火宴收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給窮人。吃了以後能得到佛祖的保佑,窮人也叫它“火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很好吃!

前一天奶奶因為這粥忙着工作。用冷水浸泡了黃米、黑豆、棗、花生等穀物。一看就聯想到味道。

清晨,奶奶用木材點燃爐子,立一個大鍋,加水,輕輕放入準備好的穀物,鍋裏很快就變成了五彩世界,散發着綠色,淡淡的清香。奶奶用一個大勺子輕輕攪拌,鍋裏立刻開始翻騰。奶奶滿意地蓋上鍋蓋去看電視,但我還是對這個很感興趣,並且在仔細等着。我現在知道奶奶用木炭的道理了。木炭燃燒的`火柔軟,温柔地支撐着鍋底,這樣做的粥更甜更好吃。,食物)木炭一點一點地往下延伸,我把它往前推,那顆堅硬的樹為我們的美餐化為灰燼。

一個小時後,鍋蓋裏噴出白色氣體,鍋裏也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我興奮得大喊大叫。奶奶來敲我的頭。“等等,你來了,你這隻小貓!“。

當她打開鍋蓋時,裏面的水幾乎都消失了,糾結的米粒之間有像噴發的火山一樣的小氣泡。膨脹的紅棗漂浮在上面,就像可愛的胖娃娃一樣。我和奶奶的臉都笑了。“太好了!”“話音未落之前,我端着碗叫家人起牀。

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碗燃燒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米很好吃!像吃親親果凍時的淺歌一樣光滑清爽。誘人的紅棗更甜更好吃。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冬天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説:“臘八粥好吃,有營養,可以增加腹部和壽命。”

唉,每天都是除夕該多好,每天都能吃臘八粥該多好啊!

臘八粥作文 篇10

“今天是臘八節,喝臘八粥啦!喝臘八粥啦!”聽到學校裏廣播的通知後,我忍不住的在教室裏叫了起來。同學們的眼光齊刷刷地向我看來,異口同聲地説:“看你就是個吃貨”。我向他們做了個鬼臉,嘴裏輕輕地念叨着,“好像你們都不想吃似的。”

沒一會兒,就有兩個不熟悉的叔叔抬着一大籃東西向教室走來,我想肯定是臘八粥來了。

果然,他們走進教室就給我們每人送上一碗碗裝的臘八粥。“謝謝叔叔!謝謝叔叔!”我接過臘八粥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蓋子,一陣陣濃濃的香味就撲鼻而來。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口粥就往嘴裏送,哇!又甜又糯的粥滑進嘴裏,嗯,真好吃!我一邊吃一邊仔細地觀察這盒暖暖的粥,心想,是用什麼材料熬出來的粥啊,會有這麼好吃?點了點攙在粥裏的材料有不下二十種之多,其中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棒子、葡萄、白果、菱角、紅豆、花生……哇!“這粥裏面的`品種也太豐富了吧!難怪這麼好吃”我對同桌説。“是啊,美味吧!”她津津有味地品嚐着。

這時,她突然話題一轉,問到:“你可知道這臘八粥是誰送來讓我們吃的嗎?”“不知道!”“我就知道你這個吃貨就管好吃的,不知道去品味好吃以外的另一種味道!”“還有另外一種味道?”我感到疑惑。“告訴你吧,看你好奇的樣兒?當然,允許你一邊喝粥一邊聽!”同桌平時知道的八卦最多,這時她又娓娓道來……

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停下手中的勺子,對同桌説:“那我們還是得真心地感謝陳思奇的爸爸,把我們想的如此周到,在這樣一個温暖的節日裏,給我們大夥兒還這麼多人都能吃上又温暖有美味的臘八粥!”“是的!”葛方冉微笑地靜靜點頭,諾有所思……

不知不覺碗裏的粥已被我吃得見底了,我慢慢懂得分享的快樂,那是臘八粥以外的另一種味道,美好深遠!

臘八粥作文 篇11

夜晚的小城舒適而又寧靜,只有車流與路面摩擦的嘩嘩聲。緊張的一天結束後,做完作業的短暫時間,成為了放鬆的時機。他正坐在沙發上,抬頭望向牆上的`日曆,明天就是臘八節了,他暗暗提醒道。

父母此刻也正在談論明天的計劃,本想又在家裏吃,他卻執意要回太太家。幾番斟酌,望着兒子期待的眼神,最後應允了,隨即撥了太太家的電話。

久違的通話,傳到了太太的家中。叮鈴鈴,鄉下太太家的電話響了起來,她猛地一驚:自己的孫子一向甚忙,怎麼主動打電話來了?按了接聽鍵,城裏的父親開了口:明天晚上我們想到你們家吃飯,兒子很想吃你燒的臘八粥。

她先是一愣,隨即歡欣不已:好的,她爽快地答應了。

臘八節,這一天,他乘公交趕回了家。轉過小區拐角,上了樓梯,門已為他虛掩着。他輕輕開了門,生怕驚動了其中和睦的氛圍。此時,氤氲的熱氣輕柔地向他飄飄迎來,熱流瞬間充溢全身。他望向餐桌,一家人正圍坐桌旁,談笑風生。太太見他回來,打住了話頭,拿起準備好的海碗,舀了一碗熱騰騰的粥,遞與落座的他。

此刻,她又享受到了天倫之樂,望着闔家團圓的一家人,她欣慰的笑了。

她是喜悦的,亦有不捨與留戀。日思夜想的兒孫們飛回來了,臘八節是契機。她擦了擦因激動而微微濕潤的眼眶,與一旁略帶神祕的他悄悄咬着耳朵

吃完飯,她懷着不捨,將他們送至門口。他們又回到城裏,父親問他跟太太説了什麼悄悄話。他自豪地説:上次去太太家,她説要讓我找機會讓你多來一來,她很想我們,這次他在表揚我哩!

父親聽到這話,很慚愧未能多關心自己的奶奶,默默走到一旁,擦了擦他濕潤的眼眸

此後,父母與他便常去看望太太,太太的日常,也開始變得精神活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