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6.55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國演義》讀後感[合集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小時侯,最開始認識《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是在動畫片裏瞭解的,漸漸的,我喜歡上《三國演義》這本書,書裏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比如:《桃園三結義》、《三國歸一》、《火燒赤壁》------

很多人喜歡關注劉備、曹操、諸葛亮,而我最難忘的人是呂布。

我是從動畫片裏認識呂布的,他頭戴束髮金冠,身披百花戰袍,手持方天畫戟,騎着赤兔寶馬,英姿颯爽,威武神氣。後來我在電腦遊戲《三國志》裏見識了他的驍勇善戰,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

暑假裏,我看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認識了呂布的另一面——背信棄義,慢慢地改變了對呂布的`看法。一隻赤兔和幾千兩黃金就使他投奔了董卓,並忘恩負義地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為了美女貂禪,中了王允的連環計,又殺死了義父董卓。最後,在曹操的算計下,呂布在沛城的戰鬥中,被部下所綁,投降於曹操,死亡之際,呂布卻大喊:“饒命!”曹操聽取了劉備的建議,不再重複丁原、董卓的老路,而將呂布吊死在白門樓上。

呂布縱有百般能耐,武功蓋世,但最終落了個不好下場,他的品行讓世人仇恨。同學們,我們應該吸取歷史人物的教訓,學會辨別事物,不要黑白不分,做個忘恩負義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講了:三國時期吳,蜀,魏三國鼎立。一場刀光劍影的戰爭還清晰可見,顯示三國時期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動盪不安的現象。

這本三國演義中還有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有鞠躬盡卒,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謙虛的劉備,義薄雲天的關羽......我最喜歡的是出神入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似乎是無所不能,不管有多少混亂,只要他一出現,就能演上一出出像“七擒孟獲”一樣

精妙絕倫的戲。讓我記憶憂新的一個故事就是空城計。諸葛亮將棋號放倒,把兵將隱蔽起來,讓他們不隨便走動,高聲説話。又讓人們將城門全打開各門留幾名士兵扮成老百姓在門口灑掃,然後自己在城樓高處彈琴,這樣,諸葛亮沒有用武力就讓敵人自己退軍了,真是妙計呀!

我也有了深刻的感想:要豐富對人或事的`看法,不能只看表面;也要學習思謀的策略性,有應對困難解決的方法,不要呆板機械,可以從另一方面思考。《三國演義》就像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詩歌,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現在我們就來領略戰火紛飛的沙場,品味忠仁義的故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瞭解到書中每個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足智多謀、穩重沉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雄且多疑;周瑜——擅長用兵、聰明絕頂、自視甚高。

我喜歡書中孔明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種充滿智慧的作戰方式,實在令人激賞,也讓我們學習到遇到緊急事件之時,不可驚慌,冷靜的用智慧去思考,明辨是非、凡事三思而行、秉持忠義之心幫助劉邦打天下,奠定了蜀國日後大業。並於出師表一文中,道盡了他的一片忠心,是三國演義一書中讓我非常感動之處。

“熟能生巧”,是讀完三國演義後另一個啟發,那時期的諸侯們個個對於打仗技巧都非常熟練,並不是他們天生善戰,而是時代迫使他們將一代代的經驗慢慢累積與傳承,且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才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和朝代,由此得知——凡事只要有心,肯花時間不斷努力練習就會慢慢熟練,再加上冷靜而明確的判斷,終會有成功之日。

《三國演義》是一本流傳兩千多年的歷史鉅著,看完《三國演義》之後可以從裏面學到不少歷史教訓,也從裏面認識了很多的.歷史人物,且書中所闡述的忠誠、禮義、仁德也是我們必須效法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在我讀了《三國演義》後,我就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比如做人地道理,如何對待明友的道理等等等。

還有關羽,張飛。劉備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三結義讓我看到了友情,桃園三結義是在一個桃園裏關、張、劉三人在此結拜成為兄弟,他們結拜有一個原因,1、是為了平定亂世,2、他們有一樣的志向。3、是為了報效國家。

他們的相遇也是偶然的,他們只是兩個相遇説出了自己的志向和願望發現他們都是要平定天下。

在他們結拜後去和黃巾軍一戰。張飛和關羽那可是戰無不勝啊,剛上陣張飛就剎掉了鄧茂,接着程遠又上去來只見關羽手起刀落將他砍成兩片。黃巾軍首領見了,紛紛掉頭鼠竄。

接着劉備等人去解救青州,通過幾番鬥智鬥勇終於勝了,接着劉、關、張三人便帶着盧植的軍中效命,盧植派劉備等人到穎川的打探戰況。誰知還沒到時,已將判軍打敗。敗軍為首的`張樑、張寶帶着手下正在逃跑,卻被曹操上前攔住斬殺無數。

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是友情是無限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些時光,對自己的朋友好一些,幹事情心先動動頭腦,不蠻幹。

我明白了我們一定要像劉備一樣有智慧,我們一定要多讀書,我還明白了友情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裏有很多好詞好句,形聲詞也很多,我推薦大家去看。

《三國演義》讀後感5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6

這個假期,我讀了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人和事讓我感觸很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回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這一回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兵少,出榜招募義兵。劉備、關羽、張飛在徵兵的過程中相識,三人志同道合,又都想為國家出力,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於是在桃園內設宴,結為異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從此,三人開始了報效國家的旅程。

讀完了這一回,我不僅感受到了劉備的博學多識、關羽的`忠義、張飛的粗獷豪放,還感受到了三兄弟的團結和講義氣,他們不需要什麼按指紋、找證明人、籤合同來是對方信任自己的,而是憑自己的為人、處事來獲得對方的信賴,只有大家都一心為對方、團體着想,大家才能團結,大家團結了,團體自然也就強大了。

關於團結,生活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受到了團結、互幫互助的力量。在軍訓期間,我肚子不舒服,搞得上吐下瀉的,同宿舍的同學們都幫助我,這個幫我拿藥,那個遞給我紙巾。在同學們無微不至的幫助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通過這件事,我對”團結“這兩個字的含義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自負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等英雄好漢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遠去了。但他們的故事讓今天的我們來閲讀、來細細品味還是很有價值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7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最喜愛的人物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181年,死於234年,享年54歲。諸葛亮一生匡扶漢室,輔佐劉備、劉禪成就霸業。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開始了他恢復漢室的征程。諸葛亮一生很會用計謀,如:“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空城計”等,一計連一計,計計讓人叫絕。諸葛亮一生為蜀國親率大軍南征北戰,“七擒孟獲”平定南方之亂;“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後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你知道嗎?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為蜀國大軍運送糧食,發明了一次能發十支箭的諸葛連弩,還有傳遞信號的孔明燈。他還喜愛書法,擅長繪畫,精通音律,喜歡撫琴吟唱。各方面都那麼優秀,實在是太厲害啦!

我想他小時候學習功課的'時候肯定很用心,要不怎麼會成為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軍事家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要向他學習這種可貴的精神!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今年寒假,我讀了小説《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描寫的三國具有很高的文學成就,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經常寥寥數語就令人物在讀者面前鮮活起來,對於事情的'發展,更是有條不紊,娓娓道來。

小説《三國演義》是以小説《三國志》改編而來,描寫了劉備、孫權、曹操三分魏蜀吳的故事。小説《三國演義》中有眾多英雄:劉備胸懷大志,對兄弟肝膽相照;關羽英勇善戰,對兄長肝腦塗地;諸葛亮知識淵博,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所有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最敬佩的人是諸葛亮。諸葛亮原來隱居在卧龍崗,所以也稱卧龍先生。劉備聽説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曾三顧茅廬用真心打動了諸葛亮。最後,諸葛亮當上了劉備手下的謀士。第一次出戰,關羽和張飛懷疑諸葛亮的能力,不聽從調遣。因為諸葛亮拿到了劉備的“令箭”,所以二人不得不執行命令。劉備、趙雲假裝戰敗,將曹軍領進蘆葦蕩中,藉着風勢,火燒曹軍。與此同時,關羽和張飛火燒曹軍糧草,幾對人馬前後夾擊,令曹軍狼狽不堪,倉皇逃跑。就這樣,劉備帶領的人馬憑藉着諸葛亮完美的計謀,以少勝多戰勝了曹軍。我看到此處感歎不已,諸葛亮不愧是一位出色的謀士啊!

我讀完小説《三國演義》之後,感慨萬分,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三國演義》讀後感9

話説“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古往今來,《三國演義》一直是中國歷史文學系中的一部宏偉之作。人們總是説:“温故而知新”。現在重温《三國演義》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仔細讀完後才知道,原來這本書裏真是有那麼多“美味”的故事啊!有令人感慨的,令人憤怒的,令人傷感的……

《三國演義》是明朝時期羅貫中寫的一部著作,主要內容是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的故事。

這本書裏,最令人崇拜的人是諸葛亮,他是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從《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計》中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幹。《七擒七縱孟獲》充分展現了他寬宏的胸襟以及顧全大局;《白帝城託孤》可以看出他的`忠心耿耿。但他也並非神仙,他也有失誤的時候。比如《街亭之戰》中,他不但沒能保住街亭還將街亭這一重要地點落入了敵人手中,最終導致蜀國滅亡。

周瑜是個心胸狹窄的大都督,他的職位雖然比諸葛亮高很多,但他並不滿足,總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幾次想謀害諸葛亮,但每次都會被諸葛亮給識破。後來,因為諸葛亮立下了許多大功,最終居然被他給氣死了。我個人認為,如果遇上了不開心的事情,應該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適當的和他人分享,不要總是憋在心裏,然後再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

我覺得,《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他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並且給了我許多的啟示和啟發,希望大家去細細品嚐。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記錄了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的亂世。那是一個英雄輩出,崇尚建功立業的年代,有着一位位傑的英雄人物。故事裏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講義氣的關羽和“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他們都在為成為一方領土的霸主而奮戰,每當我想起三國故事,眼前會浮現羣雄割據,三足鼎立的`畫面。

諸葛亮的妙計像一袋錦囊,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赤壁之火燒出蜀國半壁江山,然而在劉備去世後,他也難以挽秋蜀國,節節敗退,那個扶不起的阿斗,讓他的才能無計可施,讓人感到惋惜。

我最喜歡的人物當屬曹操,他“破黃巾,滅袁紹,收劉表,挾天子以今諸侯”。這些足夠體現出曹操傑出的統治手段和出色的軍事才能。不僅如此,曹操還為平定亂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供獻。為此他在北方屯田,建修水利、廣納人才、抑制豪強,這些舉措使得他所統治的地區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他也留下了許多詩歌抒發了自已統一中華的遠大抱負。然而英雄也難料後世,只可惜到了最後終究是“三國歸晉”的結局。

我感覺這是一個充實的假期,我閲讀了四大名著的故事。使我學到了自己應場具備的意志和品質。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這個星期,我閲讀了《三國演義》,終於知道這本書為何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了。這本書裏的故事情節曲折、驚心動魄,故事七分實三分虛,這本書還是章回小説的鼻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鮮明,如曹操奸詐、狡猾,諸葛亮機智、穩重,周瑜勇猛、心胸狹窄……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十八回《七星壇孔明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諸葛亮用二十隻火船偽裝成曹操的糧船,在靠近曹操的水寨時立刻點火,二十隻船撞入曹操的水寨,曹操水寨中的船隻立馬全着火,而且又被鐵環鎖住,無處可逃,曹操士兵損失慘重。這就是“火燒赤壁”。

諸葛亮藉助他的聰明才智,不和曹操的士兵硬碰硬,而是藉助火把曹操的百萬大軍損傷大半。諸葛亮借東風,實為他熟知天文地理知識,他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看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三國演義》眾多的.梟雄、英雄中,諸葛亮是我的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雖然他武力不算高強,但他卻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在眾多戰役中給劉備出了許多絕妙的主意,讓蜀國打了許多勝仗。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國演義》就像人間的珍稀佳餚,讓人回味無窮。還待我反覆細細品味。品三國,悟三國,還要用心去參透三國,這樣才能真正懂三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它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感動的是其中的兩位英雄人物——劉備和諸葛亮。

先説説劉備吧,他受將臣、百姓的愛戴。劉備的能力總是體現在用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微,進而幸得忠實的徐庶,最後受此二人指點風雪之中三顧茅廬,成功請到天下奇才諸葛亮。而後又收服數位博學多才的謀士助他抗東吳,戰曹操。他愛民如子,寧失性命也決不丟棄漢室百姓;愛將勝子,看着趙子龍大將抱着阿斗殺出曹軍的重圍,心疼得將親生骨肉棄之於地。一個做草鞋的`能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是因為這些高尚而善良的品質贏得了百姓們的愛戴和將臣的忠心。

諸葛亮是一個死而後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七星燈,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但書中描繪的諸葛亮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大家一個很深的印象。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在我的書架上,擠滿了一排排或新或舊,或大或小,或厚或薄的書。它們伴我成長,是我的精神食糧。在這個浩瀚的書海里,我最喜歡的書一枝獨秀。它是長篇,卻不是累牘;他刻畫了上百個活靈活現的人物而毫不乏味,它就是舉世聞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皇帝無能,天下大亂。這是,曹操、劉備、孫權分別建立魏、蜀、吳國政權,呈三國鼎立形勢。之後,三國戰亂紛紛。劉備、諸葛亮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治國,蜀國被魏國吞併。不久,魏國司馬家族兵變,改魏國為晉國,然後南下消滅吳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書中的人物被羅貫中先生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那麼多的人物,竟沒有兩個人的性格完全相同。劉備謙和善良,諸葛亮聰明機智,關羽沉着冷靜,張飛勇敢無畏……其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諸葛亮。他躬耕隆中而知天下事,他舌戰羣儒毫不膽怯,他足智多謀又神機妙算……他的聰明才智讓他在很多事件中都有令人拍板叫絕的表現,比如:草船借箭、七擒七縱、空城計等等。諸葛亮的一生,無論是出世時的躬耕不忘天下事,還是入世後的為蜀國鞠躬盡瘁,都是胸懷遠大抱負的體現。

俗話説“有志者,事竟成”。雖然我沒有諸葛亮的才智,但只要我從小立志,努力學習,“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己任,那麼總有一天,我也會有一番作為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三國演義》寫的是魏蜀吳三國的興衰史。東漢末年,董卓霍亂朝綱,天下羣雄紛紛起來反抗,文人墨客,武藝高強者甚多。我對關羽的敬佩之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表述的。

關羽威風凜凜,武藝高強。他手持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每次打仗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敵人聽到他的名字都畏懼三分。他的智謀也十分了得,水淹七軍,引得曹軍大敗。

關羽為人忠義,知恩圖報。他在桃園和劉備、張飛三結義後,一直為了劉備光復漢室的.理想馳騁沙場,從不背叛朋友,即使被曹操抓住也約法三章,要求得到大哥劉備的消息立即要去尋找大哥。後來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關將軍也是為了一報曹操當年的不殺禮遇之恩。

關羽意志堅強,不怕困難。他在與龐德激戰受了毒箭之傷後,神醫華佗為他刮骨療傷,他居然還在和馬良下棋。身受重傷,他還親自領兵作戰,給將士們做好榜樣。

關羽有點自負驕傲,最後害他大意失荊州,劉備在漢中和曹操決戰,關羽忍不住也想建功立業,如果想要北伐,最好的出發點是從荊州北上,要是向從荊州出發,襄陽、樊城必須佔領,所以關羽決定攻打樊城,在樊城指日可下的節骨眼上,曹操居然和孫權結盟圖荊襄,想之後平分地盤。關羽攻打樊城時,馬良建議他不要傾巢出動,畢竟要守住荊州,但在關羽眼中,東吳羣雄皆鼠輩,所以一點也不在乎,不聽勸告,結果孫吳的勇將呂蒙裝病乘勢攻下了荊州。

我喜歡關羽是因為我喜歡忠義,永不背叛兄弟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説起課外閲讀,我便馬上想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裏面描寫的人物實在是太精彩了,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沉穩的劉備、一身是膽的趙子龍,他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關雲長刮骨療毒是一個精彩的片段。話説關羽攻打樊城,中了一箭,箭頭有毒,毒已入骨,不能運動。華佗親自來到關羽營中,為關羽刮骨療毒。而關羽鎮定自若,全無懼色。華佗叮囑要靜養,一百天就可以恢復如初。讀到這裏,我感到關羽是一個真正的大丈夫,他不為疼痛,是一個有氣魄有豪邁的'英雄。

再説周瑜,他的才華與計謀,在當今社會又有幾個人是跟他一樣的。可是這麼優秀的一個人才,卻因為嫉妒諸葛亮,被活活氣死,實在是可惜了。他臨死前説了一句千古名言,那便是:“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説,面對一個才能和智謀都高於自己的人,不去請教別人,而是選擇了嫉妒和想方設法的與之爭鬥,甚至陷害別人。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十分精彩,讓我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