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3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2.4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後感(13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用他那神奇的大筆為我們描繪了歷史畫卷裏的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漢。

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求賢若渴的劉備,粗中有細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雲。還有,雖然驍勇善戰但自以為是的關羽和英勇善戰而人品不好的呂布……其實,《三國演義》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如關羽、張飛,呂布的死,都是咎有自取。關羽,因為太自以為是,所以在攻打西川時,不慎中了敵人的埋伏而喪命麥城。

張飛,他每次喝醉了酒就鞭打士兵,最後,所有的士兵終於忍不住了,趁他熟睡時,殺害了他。呂布,因為死守沛城被敵人放水而置身於一片汪洋之中,沒有退路,於是他整天悶悶不樂,酒喝完了就打罵部下,最後,部下把他獻給了曹操,呂布的一生就這樣悲慘地結束了。

所以,我們要勇敢、正直,而且有智慧,更要善待他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之,人品要good!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

在快樂的寒假裏,我看了一本歷史名著——“三國演義”。覺得在所有的同類作品中,它都佔據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故事起源於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終於三國歸晉,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朝代,再現了羣雄追鹿、鬥智鬥勇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又説明了《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小説的巔峯。

俗話説的好:“自古亂世出英雄”。但是沒有那個朝代能如三國時期湧現出如此多的經典人物。書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結構宏大的'敍事方式、生動凝練的語言技術,無不令人拍案叫絕、歎為觀止。

在《三國演義》中,我喜歡諸葛亮的機智聰明,也喜歡劉備的謙恭待人的美好品質,特別是在三顧茅廬請諸葛的故事中,他的這一點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同時這一點也再次説明了劉備寬任、忠厚的精神。

總而言之,三國時期的每一個故事情節都在我的心中,永遠值得我們欣賞、尊敬。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3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讀完這本書,我深受鼓舞。

《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和許多扣人心絃的戰爭,當趙雲在孫權百萬大軍中來去自如單騎救主時,我佩服趙雲的.英勇,同時也為劉備慶幸;當諸葛亮用空城計騙司馬懿時,我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當司馬懿退軍時,我佩服諸葛亮的智慧……

通過讀《三國演義》,讓我從趙雲身上懂得了,遇事要勇敢,不要退縮;從諸葛亮身上懂得了,我們遇到危險時要馬上動腦想辦法,不要急得團團轉;從孫權身上懂得了,我們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行”。

生活中,比賽中,學習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人物的品質總是提醒着我努力克服困難,不斷進取。我希望以後我可以讀更多的書,長更多的知識,成為一個“小書蟲”!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4

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心得:我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感悟到:看一個人有沒有才能不能只看人的外表,要知道他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他以前的職位、着裝來看待人家,這樣就不會埋沒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以貌取人的.話,那麼世界上許多有才華的人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就會使得國家發展得非常緩慢。如果當時曹操不是非常明智的向諸侯求情,認為關羽非常有能力完成去斬首華雄的話(事實證明關羽非常有能力),蜀國就很難成立。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5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本充滿計謀與智慧的書。這本書是羅貫中寫的,書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才華橫溢的諸葛亮,仁政愛民、知人善任的劉備,對劉備忠心心耿耿的`關羽,膽識過人、善於奇襲、性格直爽的張飛,詭計多端、非常狡猾的曹操......

在眾多人物裏,我最喜歡諸葛亮,應為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了他的出謀劃策必打勝仗,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我讀了這些故事,讓我回味無窮。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設下一計,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可諸葛亮只要三天。於是,諸葛亮借了二十隻船,然後在船上放置了上千個草垛,第三天凌晨江上起了大霧,諸葛亮帶二十隻船來到曹操的水寨,曹操下令放箭,等到天亮,草垛上都是箭,那是,曹操知道中計,非常後悔。諸葛亮卻輕而一舉的得到了十萬支箭。

諸葛亮才華橫溢,我非常崇拜他。我要好好學習,也要像諸葛亮那樣聰明。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6

我國的四大名著宛如文學史上四顆璀璨的明珠。這個寒假,我讀了[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它主要講述了三國鼎立至三國歸晉的歷史故事。

劉關張三人桃園三結義,結為生死兄弟。劉備請諸葛亮幫助自己統一天下,最終他們成了一方的霸主。但是因為他們的'後代軟弱無能,整天花天酒地,不懂得去抗擊敵人,被晉國統一。這個結局有點兒讓人出忽意料,又有點兒在情理之中。

在書中我最佩服的人物不是老奸巨滑的曹操;不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不是忠勇雙全的關羽;而是求賢若渴的劉備。因為他想要統一天下,所以他三顧茅廬。一開始,諸葛亮不答應,劉備哭了,説以後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了。終於,諸葛亮被他的誠心誠意所打動,答應隨他出山,輔佐他統一天下。

讀了這本書,我收穫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7

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徐晃不聽王平意見,被黃忠,趙雲打敗,王平降玄德。操被劉備打敗,回到南鄭,魏延、張飛已得南鄭,操走陽平關。亮以疑兵勝操。操親領兵戰,備兵大敗曹兵,操棄陽平關而逃至斜谷界口,進退兩難,殺了楊修,次日出兵大敗回京兆。

劉備早年四處滇沛流離,曾攻取過許多地區和城鎮,都沒站穩腳跟,卻在取得成都後,有了真正屬於他的一席之地。成都,不僅是他登基加冕、號令三軍、問鼎天下之地,更是他長卧陵中、魂魄相依、永世廝守之地。可以説,成都是劉備一生中最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戰略基地、最佳幸運福地。

劉備曾身經百戰,但在他一生中,親自作為最高統帥,並率軍最多的3大戰略的決策,皆是在成都做出:建安二十年(215),劉備親率5萬大軍東伐;建安二十四年(219)春,劉備親自率大軍北伐漢中;章武元年(221)七月,劉備親率4萬大軍討伐東吳。

劉備終於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8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米契斯寫的,他以一個學生安利柯的日記形式,引導着每個閲讀它的人感到心靈的芬芳。

我也記住了幾課:有開學了,我的'同學們、好朋友卡隆、“小石匠”、少年鼓手等。

我最喜歡看的是好朋友卡隆。安利柯和卡隆成了朋友,卡隆也十分可愛。如果大學生欺負國小生,卡隆總是會毫不遲疑地衝過去,去幫助那些國小生,讀後感《愛的教育、三國演義讀後感》。卡隆身子高大,力氣也是最大的。他非常樂於助人,數學成績很好,如果有人説他説謊,他就會火冒三丈,所以大家都信任他。星期六的早上,一個二年級的學生正丟了錢在哭,卡隆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

卡隆就是那種寧可犧牲自己也會救助朋友的人,因為他高尚、誠懇。在他渾厚的嗓音中,誰都可以聽出他內心所藴涵的這種真摯的感情!

這篇的最後一段就是從書上找到的現成的句子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9

主要概括: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候敦撥矢啖睛)張繡從賈詡計打敗曹操,曹操出奇兵戰勝張繡。操因袁紹襲許都而回,郭嘉稱操十勝而紹十敗,荀[],郭嘉獻計攻呂布,操從之,陳宮得劉備結連曹操書信,呂布罵操攻備。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出兵助備,夏侯忄享被曹性射中左目,忄享撥箭啖睛,趕殺曹操性命。

人物分析:孫策是一位不怕功高蓋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張昭等江東重臣都是他聚攏來的,這為江東基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人脈基礎。

個人體會:我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詐當中有真誠的人,曹操這個人是奸詐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他也有坦誠的一面,甚至有可愛的一面。同時,他還是個寬容的人。曹操殺了於他有恩的許攸,卻放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人。所以説曹操是好是壞我們也不能下結論,只能跟隨着作者的手下筆墨來用心體會。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0

讀了《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後,感觸很深。

這一回主要講了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從這一回我看出了張飛是喝酒誤事,做事魯莽的人。劉備臨走時還説讓他戒酒。可是張飛只堅持了半個月,就開始讓文武百官喝個痛快,第二天再戒。從這裏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遵守諾言的人。李白飲酒後,可以做詩;張飛飲酒後,可以揍人,呵呵!看來每個人喝酒後都不一樣啊!張飛逼呂布的老丈人曹豹喝酒,曹豹不會飲酒,故以推辭。張飛把曹豹痛打一頓,呂布為此報仇,把徐州搶到自己手裏,可見呂布是一個重利輕義的人,是一個沒有遠見的見利忘義的.人。前番認丁原為義父,因董卓以財寶相送,呂布便殺了丁原。後番又認董卓為義父,因王允和貂蟬巧使連環計,又殺了董卓。今番投奔劉備,因劉備、關羽不在,張飛醉之,趁夜把徐州拿下。

當曹操在山東掃清障礙,網羅人馬,發展勢力時,無不關注着洛陽,長安帝王的行蹤和爭奪帝王的戰爭。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1

在我國的古典小説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愛讀的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元末清初的羅貫中所著,它描述了從東漢中平元年的黃巾起義,到西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統一中國,將近一個世紀中,魏、蜀、吳三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歷史。

作者在《三國演義》中對人物進行了生動的刻畫,雖然小説中人物眾多,但卻有鮮明生動的個性特徵。彷彿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我們面前。曹操的奸詐雄豪,關羽的忠義勇武,劉備的寬厚仁愛,諸葛亮的謀略超人,周瑜的心胸狹窄,司馬懿的老奸巨猾……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作者描寫戰爭場面的技巧驚歎不已,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筆把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瞬息變化的戰鬥形勢,描寫得千變萬華,複雜生動,引人入勝,對“孔明借東風”,“大戰長阪坡”,“火燒赤壁”,“水淹七軍”等經典段落,我都可以完整複述。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的鉅著!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2

《三國演義》是著名的歷史小説,書中向我們説了許多英雄,比如劉備、關羽以及諸葛亮。

其中讓我印象作深刻的是火燒赤壁,火燒赤壁講的是,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軍。因為曹操的`軍隊不善水戰,孫權、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裝投靠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裝打黃蓋,後者假裝向曹操投降;孫明推測出這次吹的風是東風。黃蓋假裝帶了數十條船向曹操投降,船裏裝滿了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了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

我在這本書裏知道了許多傳奇人物,在裏面我最敬佩的是劉備。因為他做人謙和、寬以待人。

我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3

我最喜愛的故事,莫過於《三國演義》了。暑假期間,我再一次閲讀了寧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

諸葛亮是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他的'智慧無人能及,他胸有成竹的氣質總能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温酒斬華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許許多多經典的故事都出自《三國演義》。

三國是指曹操,劉備,孫權各自佔領自己的地盤,互相征戰對抗,這段歷史中的勇不可擋的大將不計其數,聰慧絕頂的智者更是數不勝數。雖然爸爸説我此刻還不能透徹的讀懂這本書,但是仍擋不住我喜愛它。我想,等我長大了讀這本《三國演義》,也許就能真正領悟吧,不管怎麼説,喜愛就是喜愛,跟年齡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