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魏,蜀,吳三分天下而進行互相爭鬥.如果我是其中一國的統帥,我會這麼做.

一,先要得民心.俗話説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要經常關心人民的衣,食,住,行,讓他們吃得好,睡得香,穿得暖,還要進入災區,農田調查莊稼的收成,大力開發農業.經常開採石油等地下珍貴的物品,籌備資金,及時地把資金髮放到災區,貧困地區,讓天下百姓都可以過上好日子.也要及時修建戰爭避難所,讓百姓在戰爭中有安全的保障.

二,訓練軍隊,招兵買馬,挑選人才.要管理好一個國家國防很重要,我要及時讓人打造最好的兵器用於國防,大力開發並兵器,使軍隊攻擊力增強,積極與國外先進武器溝通,造出更加強大的武器。武將要有強壯的身體,和率領兵隊的能力,在戰鬥中,要做到堅強不屈,勇猛無敵,能夠很好的率領軍隊.同時也要挑選智謀過人的`文官,要能夠積極獻策,策略能夠充分運用到戰鬥中,使軍隊能夠百戰百勝.還要讓軍隊進行強化訓練,讓士兵們有着更好的體質面對戰鬥.

如果我是三國中一國的統帥還要做很多事,我想:我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好好學習,以後要為祖國做出貢獻,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各個驍勇善戰,然而,羣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之周瑜,忠厚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説,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説,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也確實可稱英雄。

但,我仰慕曹操。曹操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儘管書中説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無能之輩還當皇帝?能者居上!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自己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雙方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膾炙人口。。

曹操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雖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鼈,但是他沒有殺劉備。曹操的大度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了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曹操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才有了晉國一統天下。

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這足可見曹操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

人無完人,曹操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是一位大英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説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説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4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意味深長。《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説: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向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十分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説,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必須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必須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齊去找劉備,最後最後與劉備會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述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説:當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能夠説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能夠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帶給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最後讓司馬家一統了亂世。

透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5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故事。書中寫的劉禪,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周瑜,魯肅,張飛、許褚、典韋,這些人物給我的印象很是深刻。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因為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温酒斬華雄中這些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我很佩服關羽能殺掉那麼多厲害的人。三國裏最有智謀的非諸葛亮不可,因為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七星燈,以空城計退司馬懿,以錦囊妙計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所以諸葛亮讓我很佩服。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諸葛亮誓不兩立,周瑜還説:“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周瑜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想把劉備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我感覺周瑜氣量狹小,不像一個英雄。劉備很重視人才,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備手下的大將,但他仍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他終於歸到了劉備門下。後來,多虧趙雲單槍匹馬從曹營救出了阿斗,才使阿斗脱險。所以這些事例讓我知道劉備很重視人才,趙雲對劉備很忠誠。

《三國演義》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曹操赤壁之戰之所以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曹操沒有聽取並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讓我知道一定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三國演義》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態,各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知道了,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這真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6

今天,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又一次翻開了我國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從《三國演義》裏,我們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精彩好戲:劉關張結義、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空城計……這些好戲讓我留連忘返,直呼過癮!

每一齣戲都有精彩的主角,每一個主角都有獨特的性格。比如: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愛民如子,曹操的敢作敢為,司馬懿的陰險狡詐,趙雲的`英勇善戰,張飛的粗中有細,關羽的忠勇,魯肅的敦厚等等。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被羅貫中刻畫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幅幅    動人的畫卷,令人讀後讚歎不已!

而今天,我要着重説一下曹操和劉備。曹操和劉備,一個是將相之首,一個是漢室之後,但結局卻大不相同。

曹操心胸狹窄,甚至於説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他的多疑。而正是他多疑又心胸狹窄,從而導致一個個名士之死:楊修是他肚裏的蛔蟲,偶爾跟他開點小玩笑,結果卻被他殺死了;華佗好心為他剖顱治病,卻被他起疑心殺死了……這一個個充滿鮮血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怕,不能不説是導致魏國衰敗的一個原因。

反觀劉備,論才智,他沒有曹操聰明;論謀略,他沒有曹操出色;論武功,他也沒有曹操高強。但他心胸寬廣!三請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他在長沙誠懇接收降將黃忠,從刀下救下魏延的命等等,這一個個充滿仁義的故事讓將士們又驚又喜,不能不説是蜀國從弱小一步步走向強盛的一個原因。

如果,曹操擁有劉備的胸懷,那麼三國的故事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從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

在生活中,不要為了得到一點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目光短淺;在學習中,不要為了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自滿,裹足不前;在與人相處方面,不要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在班級內部,不要為了沒選上幹部而心懷不滿,從此孤立自己。

法國偉大的作家雨果説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國的俗話也説過“宰相肚裏能撐船”。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心靈比海洋更遼闊、比天空更高遠的“船長”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7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覺得這是《三國演義》一書的真實寫照。劉備一心想統一漢室,可天下不只是他一個人想要一統中願,還有許多、許多的人也有着和他一樣的雄心壯志......《三國演義》我讀了又讀。在書中,我認識了武功高強、有勇無謀的呂布,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和司馬懿......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和呂布: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幫助劉備三分天下、三氣周瑜......劉備死後,計劃亮更加細心兼大膽,空城計、七擒l孟獲、大戰藤甲軍等等都是他的優異戰跡,他帶領着蜀軍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諸葛亮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發明家。你們不知道吧?木牛流馬、孔明燈、連弩、八陣圖,甚至饅頭也是他發明的.....你們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太太太聰明瞭!我真的很佩服他!再説説呂布,他武功高強、英勇善戰,無人能敵,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他夜襲徐州、轅門射戟,三英戰呂布更是我特別愛看的一個章節......我特別佩服呂布的,是他的.勇猛,他可是在三國中武功排行第一的"老大"。但是我又不喜歡他輕義重財,在水淹下邳城時的不以為然,不聽謀士們的勸告,結果被手下抓了去,被曹操殺害了。讀到這一節時,我不禁深深為之婉惜。《三國演義》裏,還有許多好玩的故事,許多性格分明的人物,看了一遍又一遍,讓人百看不厭----課外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8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我非常感動,關羽雖然投向了曹操,但心裏卻一直想着劉備。終於,關羽找到了一個機會,逃出了曹操營。過了東嶺關、汜水關,滑州關……過了五個關卡,殺了六名大將,終於找到了劉備。

我讀了這篇文章,懂得了兄弟情深,關羽不畏艱難。經歷千辛萬苦,過了五關斬了六名大將才找到劉備。令我十分感動我一定要學習他的精神。

《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內容是劉備不顧自己的.面子,親自三次來到諸葛亮家,來找諸葛亮。第一次,是諸葛亮不在,而只有小童在家,第二次,劉備下着雪來拜訪,諸葛亮還不在在家的是他弟弟諸葛均。第三次劉備是帶病去拜訪諸葛亮,到諸葛亮家的事後諸葛亮正在睡覺。出於尊敬他沒有叫醒諸葛亮,而是在外面等着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都要誠心誠意,一定要有誠心誠意打動別人。

讀《草船借箭》有感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大概內容就是周瑜想攻打曹操要十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了周瑜三日之內給他十萬支箭。第一天,第二天諸葛亮都沒動兵。而在第三天清晨,他拉了二十多條船,船邊放滿稻草人,向曹操水軍進發,當諸葛亮到達那一天有大霧,曹操不敢輕易進攻,就讓弓箭手射箭,一直射到了天亮,等到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走遠了,回來以後他們一數正好十萬。

我十分佩服他,他不僅能預測天氣,還十分聰明,而且特別細心。我十分喜歡他,一定要做一個他那樣的英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9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陰險狡詐的曹操、重情重義的劉備、曠世奇才周瑜。我認為《三國演義》是一部看不厭的`小説,我覺得小説最吸引人的是對於魏國、蜀國、吳國人間的描寫。三個國家中都有傑出的謀略家、將領和管理國家的人才,基本上三個國家在人才都很優秀。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了,雖然他被寫得很奸詐,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消失。他在幾年的戰鬥中,他是三位君主中智商最高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他打好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

在三國中,我最崇拜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很不錯。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為帶着二嫂,所以才投降。其實他還是想找到劉備。等到他得到一匹馬時,就騎着這匹馬又去找劉備了。在遇見二嫂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是一名好漢。曹操稱為奸雄,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這讓我知道了曹操的大度。周瑜只想殺諸葛亮,與諸葛亮誓不兩立,周瑜説:“只要把諸葛亮殺了世界就太平了。”我還覺得劉備很重視人才,剛開始趙雲並不是劉備手下的大將,但他仍十分欣賞趙雲,一番波折後,他終於成了了劉備手下。後來,多虧趙雲冒着生命危險從曹操手中救出了劉備的兒子,才使他脱險。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千姿百態。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讓我知道了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絕對不能不應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這真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啊!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0

《三國演義》是一部鉅著,幾百年來大家已經耳熟能祥了。可是真正要能瞭解到其中的思想還需要仔細研討。

當下人們對於《三國演義》有這麼幾類的應用。一者用作商業價值,在電影,電視,遊戲等領域橫行,作為重要的文化ip形成了重要的一種消費導向。一者則是網絡時代所興起一種關於三國時代武將戰力的討論。再有就是民間流傳演繹的故事和學術領域的研究。但現在大家各説各異,但大多都在指向對於原著的一種顛覆或者與原著不同的解讀,因此希望正本清源的再來梳理一下《三國演義》。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演義。演義不是小説,也不是什麼傳記更不是什麼歷史。演義根本上來講是要把社會公義演出來,所以在人物塑造上必然就會走向很強的指代性。我們今天好像在批評這樣的一種臉譜化的表達,但是其實這是一種很明確的道德指向。比如,關公就代表忠義的精神,關公用他的一生都在體現忠孝仁勇,最難能可貴的是可以做到忠義倆全。我們現在也很需要忠義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從《三國演義》中提倡發揚這種精神,可是我們大多都在關注其他方面。曹操則是奸詐的代表,前半生可以稱為治世之能臣,後半段則是亂世之奸雄。很多人都在為曹操鳴不平,説曹操很有才藝,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為什麼不能陰陽倆面來思想,曹操這麼好大家卻會給他貫以惡名,就是因為曹操根本不重視道德,惟才是用。曹操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召賢令,不顧道德,有才就用。他就沒有考慮到同樣有才,有德的人和無德的人根本不能相容,要麼彼此相鬥,要麼同流合污,那這樣下來最倒黴的就是老百姓。而劉備則是仁德的代表,仁義著於四海,很愛護老百姓,所以蘇東坡説他有他有次聽見有人講三國的故事,大家聽到劉備勝都非常高興,聽見曹操勝都非常氣憤,可見很早之前大家對於曹操和劉備就有不同的感覺。這裏面有很強烈的一種選擇,大家喜歡仁善愛民的君主而不是善於權術奸詐的政治家,這就是一種切回公義的體現。而整個三國最核心的精神代表就是關公和諸葛亮,所以《三國演義》前半段以關公為核心,後半段以孔明沒核心,孔明死後大家對後面的事情就不太關注了。

其次,我們需要有個正當的歷史觀。中華民族歷史非常悠久,但是大家並不真正的重視歷史。我們聰明的知道歷史很多都是假的,歷史大多數情況是為政治而服務,所以正史大家感興趣的不多,而什麼野史,祕傳之類反而更能引起大家的興趣。所以《三國志》真正讀過的人反而不多。我們真正讀歷史是讀歷史背後所藴藏的那個道理,叫做歷史意識。《三國演義》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含有豐富的歷史意識,能體現那個時代的世道人心也能給現代人很大的'啟發。比如趙子龍從千軍萬馬之中把阿斗救回來,劉備的表現。這個時候劉備沒有重視他的孩子,而説為此孺子,幾乎損吾一員虎將。如果是今天人,肯定先問我孩子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受驚等等。那麼趙子龍肯定會怎麼想?大家會怎麼想?下次還有誰去救阿斗?何況古人認為為天下者不為家,不能説因為你自己的一家就不顧將士的死活。再比如空城計不只有諸葛亮用過,張飛在長阪坡用樹枝揚塵也算是空城計,趙雲在定軍山一個人打開寨門對曹操也用過,為什麼老用什麼真假簡單的觀點去看這部著作。當然諸葛亮空城計之所以可以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司馬懿要放過他,因為沒有諸葛亮他會更倒黴,後來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果然被皇帝冰凍十年才找到機會復出。整部的《三國演義》都在從各個層面在給大家展現歷史的道理,而不是歷史本身,我們不注重這方面的學習老是在糾結是否合乎歷史,不是可惜了這麼一部鉅著麼。

再次我們還需要理解《三國演義》中到底有幾個國家,如果是隻看到三個國家那麼顯然存在很大的誤區。我們要理解三本身就不是實指而是虛數代表多,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因此也可以把這個反過來理解,三代表多,也包含有一。所以三國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而且從來都是一個國家,只是內部的軍閥混戰,所有的人都有天下要一統的意識,只是互相爭霸。因此裏面的人在各個陣營流動不屬於叛國而屬於跳槽,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也可以理解為多個國家,三個明面上的國家和一個看不見的國家,從孔明知道漢朝氣數已盡就應該留意到那個將要取代的國家是哪個,就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整不鉅作。

《三國演義》是一部鉅著,所表現出來一個複雜時代的世道人心,讓人覺得人間自有一股正氣留存,哪怕滄桑多難,也終會體現馳騁世間。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1

上個星期老師給我們推薦《三國演義》這本書,今天剛好讀完,我覺得這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這是一本描寫發生在東漢末年羣雄爭霸的有關歷史的書,很多耳熟能詳的典故和成語都出自這本書,如桃園三結義、寧可我負天下人、三英戰盧布、煮酒論英雄等等,讓我對於這些成語和典故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形象生動了。故事中的人物非常非常多,蜀國的劉備、諸葛亮、關雲長、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魏國的曹操、司馬懿、郭嘉、夏侯惇、典韋、許諸;吳國的孫策、孫權、魯肅、周瑜、呂蒙、陸遜,裏面的英雄人數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蜀國有一個無能的劉禪,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沒能幫蜀國完成一統大業,最後自己也病死了。我也終於知道有關二哥忠肝義膽的故事,讓我很佩服,我也做一個説話算數,忠實誠信的人,好好學習,熱愛祖國,為國家做貢獻。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2

這個學期我讀了本書,名曰《三國演義》,明末羅貫中所作,俗話説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今兒似乎領略了英雄氣概,受益匪淺。

這本書寫了東漢末年董卓篡位,其死後天下三分,蜀、吳、魏三國鼎立,各國之間陰謀陽謀,你爭我奪,互相猜算、不信任。三國老大努力為自己事業奮鬥並招攬人才的故事。最終卻是司馬家族奪了天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真是氣勢磅礴!東漢末年的動亂,造就無數好漢,足智多謀的諸葛老夫,老奸巨猾的曹操,武藝高超的呂布等等。書中有情有義,時而壯志凌雲,時而潸然淚下。講義氣是我學會的第一個道理。

書中的關羽,他因重義氣,被賦予了神仙的靈魂。過五關斬六將,不過須臾之間,水淹七軍,滅顏良文丑也不過一時。有勇有智,動作完美又迅速,快的難以想象,是驕傲的,不容置疑。但我亦不喜他,只因他自負嗎?對的。這是他缺點,應當接受事實,但他不服,也造就一番笑話。

是呂蒙殺了他,因他從吳下阿蒙中奮起,但卻被關羽附而死,太不公平,這關羽報復心定是強許多的。就這樣會使關羽的神聖形象變差。我認為義氣並不帶表只對自己兄弟好,他是寬廣的,對別人都一樣。這就是聖的'方面,但關羽使我感覺不到。黃忠,年老志不老,依舊志勇雙全,諸葛亮的佩服。但關羽就認為他一無是處,驕傲之至。

古代的義氣莫過於戰場兄弟,你我相依為命,或有救命之恩。有武義,想幹嘛就幹嘛,沒人治得了你,這義氣多的是虛假,幫你打個架就是義氣,喝幾盅酒就是義氣,你要是遇上武義解決不了的事,這義也就煙消雲散了。這在用刀説話的年代是行的。今日兄弟遵守法律,打打殺殺要坐牢,於是義氣的形式也改變,罵罵不順眼的人,借點大洋成了義氣潮流。

我真不懂義氣,但亦能判斷真假情誼。我侷限理解為能與你談心、寬容厚愛為義。望大家能理性的明白義氣,不要為別人所用,拿義氣是打殺的理由。

江湖義氣,你我略知一二即可。但社會義氣你我必須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