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成語故事

歷史上的成語故事

欄目: 成語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11K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簡短、生動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形式。那麼關於歷史上的成語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歷史上的成語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歷史上的成語故事

歷史上的成語故事篇一:一意孤行

西漢時期,有個叫趙禹的人,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司。

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漢武帝大為賞識,便讓趙禹擔任御史,後又升至太中大夫,讓他同太中大夫張湯一同負責制定國家法律。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他們根據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迴旋的餘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一起作客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

幾次以後,不少人説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過了一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決定製定“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制在職官吏,不讓他們胡作非為。

消息一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去勸説一下趙禹,不要把律法訂得太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閒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説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麼看法嗎?

他説:“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託,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

成語一意孤行便出自這個典故,是指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現在用來形容獨斷專行,不聽他人勸告。。

歷史上的成語故事篇二:曲突徙薪

古時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棟房子,許多鄰居和親友都前來祝賀,人們紛紛稱讚這房子造得好。

主人聽了十分高興。但是有一位客人,卻誠心誠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廚房裏的煙囱是從灶膛上端筆直通上去的,這樣,灶膛的火很容易飛出煙囱,落到房頂上引起火災。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與煙囱之間加一段彎曲的通道。這樣就安全多了。”(即“曲突”,突:煙囱。)

頓了一頓,這個客人又説:“您在灶門前堆了那麼多的柴草,這樣也很危險,還是搬遠一點好。”(即“徙薪”,徙:移動,搬遷,薪:柴草。)

主人聽了以後,認為這個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裏很不高興。當然,也就談不上認真採納這些意見了。

過了幾天,這棟新房果然由於廚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鄰右舍,齊心協力,拼命搶救,才把火撲滅了。

主人為了酬謝幫忙救火的人,專門擺了酒席,並把被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請到上座入席。惟獨沒有請那位提出忠告的人。這就叫作:焦頭爛額座上賓,曲突徙薪靠邊站。

這時,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幫助救火的人都請來了,可為什麼不請那位建議您改砌煙囱,搬開柴草的人呢?如果您當初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就不會發生這場火災了。現在,是論功而請客,怎麼能不請對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請在救火時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坐在上席呢?”

主人聽了以後,幡然醒悟,連忙把當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請了來。

歷史上的成語故事篇三: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説,現在退回去等於兩關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捱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於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儘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項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紅簡直就像深不可測;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

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工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象深不可測的大海。

三路大軍,開到會盟地點附近,擺開陣勢。天剛矇矇亮,吳王夫差親自鳴金擊鼓發令,三萬人一齊大聲吶喊,那聲音簡直像天崩地裂一般,驚動了到會的各路諸侯。

吳軍軍容如此盛大,軍威如此整肅,各國諸侯都不敢和夫差相爭,不得不承認吳國為盟主。

黃池之會,就在吳王夫差顯示如火如荼的盛大軍容後,取得成功。